光电显示技术 迎来新视觉时代

合集下载

2023年激光显示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3年激光显示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
3.激光显示技术在家居领域应用广泛,呈现生动 细腻画面
激光显示技术在家居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画面和深度的沉浸式体验,使 得家居装饰和展示更加生动和有趣。由于激光显示技术具有更高的亮度、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 域,因此可以呈现出更加生动、细腻的画面效果。此外,激光显示技术还可以支持更高的帧率和更 宽的视角,进一步增强了沉浸式体验。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主题分享的现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带领大家深入探讨关于“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 应用”这一话题。在此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个主题。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育领域发展
在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也包括教育。
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升教学质量,个性化、多 样化学习体验
5. 技术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激光显示技术可能会引入更先进的激光器,以提高亮度、
激光显示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前景
激光显示技术的未来发展
1.激光显示技术的概述
激光显示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作为显示光源的技术,具有亮度高、色彩鲜艳、对比度高、视角宽、黑 色深邃、白色亮度高等优点。
2.激光显示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前景
激光显示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然而,激光显示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它的制造成本较高,限制了它的普及。其次,它的光学元件容易出现故障,需要定期维 护和更换。此外,它的颜色饱和度受到激光源的限制,难以达到完全的色彩还原。
尽管如此,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激光显示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的激光显示产品问世,以 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1. 更精细的图像分辨率
未来激光显示技术可应用于更小屏幕

可见之处2024年的光电技术发展

可见之处2024年的光电技术发展

光电技术的重要突破
激光器的发明: 开创了光电技
术的新纪元
光电效应的应 用:推动了光 电器件的发展
光纤技术的突 破:实现了高 速、大容量的
光通信
光电探测器的 进展:提高了 光电检测的灵 敏度和响应速

光电技术的应用领域
能源领域:太阳能光伏发电、 风能发电等
通信领域:光纤通信、卫星 通信等
医疗领域:光学仪器、激光 治疗等
可见之处2024年的光电 技术发展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光 电 技 术 发 展 历 程
03 光 电 技 术 的 现 状 05 光 电 技 术 的 发 展 前

04 可 见 之 处 2 0 2 4 年 的光电技术
智能化趋势明显:光电技术将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智能化的应 用。
绿色环保需求驱动: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光电技术在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将得 到更广泛的推广。
跨界融合创新发展:光电技术将与不同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催生更多创新型产品和服务。
光电技术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
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电技术在能源、通信、医疗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将 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可见之处2024年的光电技术应用场景
照明:LED照明、OLED照明等新型照明技术 显示:液晶显示、OLED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 光伏: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如薄膜光伏、多结太阳能电池等 医疗:光电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如光谱仪、激光治疗等
可见之处2024年的光电技术发展趋势
激光雷达技术:在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作者:熊健何珍蔡平薛小刚张小文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03期【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我国光电显示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光电显示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

其中人才的竞争将会成为该行业的竞争主体。

通过对光电显示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我院应用物理专业开设了该门课程。

为了提高这门课程的实用型、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相关原理,灵活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能与应用结合进行一些基本创新,并使得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结合。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就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以及对该课程谈一些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光电显示技术;教学质量;教学体会随着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抢占新一轮经济战略至高点的重要手段[1]。

随着网络科技以及智能设备的更新换代,光电显示技术已经成为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

尤其是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视、LED显示屏得到大规模应用后,人类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已经占到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2-5]。

光电显示行业也因此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

通过政府引导、金融和科研支撑,韩国、日本、台湾省的光电产业迅速抢占了国际市场,促使光电产业成为了新一代官、商、产、学、研合作建设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典范[6]。

我国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也逐渐形成了北上广等重要的光电产业集群,发展前景相当可观。

光电产业在我国的兴起对高校培养相关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我院应用物理专业开设了《光电显示技术》课程。

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尤其可以为学生在光电显示行业就业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

然而,《光电显示技术》课程开设对任何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光电显示技术更新速度快、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如何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与企业所需有机结合才是这门课程开始成功的关键。

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发展前景探析研究报告

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发展前景探析研究报告

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发展前景探析研究报告标题:光电显示产业链分析与产业发展前景探析摘要:本文对光电显示产业链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产业链的构成、环节划分、关键技术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对产业链各环节的分析,我们发现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发展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而且在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同时,本文还对光电显示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引言光电显示技术是一种将光电效应与电子显示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产业,以其超薄、高清晰度、省电等特点,在信息显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产业链的构成、环节划分、关键技术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二、光电显示产业链构成1.光电显示材料制备环节:包括有机发光材料的制备、无机发光材料的制备以及显示基板的制备。

2.显示器件制造环节: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的制造。

3.显示模组制造环节:将显示器件进行封装、封装后的模组进行测试。

4.显示面板组装环节:将显示模组与背光源、电源等组件组装集成。

5.成品组装环节:将显示面板与外壳结合,并进行最终产品的组装、调试。

三、光电显示产业链环节划分1.光电显示材料制备环节:主要涉及有机发光材料和无机发光材料的制备工艺与技术。

2.显示器件制造环节:通过薄膜技术将光电显示材料制备的器件转化为可显示图像的光电器件。

3.显示模组制造环节:将显示器件封装为模组,以便于后续的组装与测试。

4.显示面板组装环节:将显示模组与其他组件(如背光源、电源等)进行组装。

5.成品组装环节:将显示面板与外壳结合,并进行最终产品的组装、调试。

四、光电显示产业链关键技术1.光电显示材料技术:包括有机发光材料和无机发光材料的研发与制备技术。

2.显示器件制造技术:主要包括薄膜技术、光电器件制造工艺等。

3.显示模组制造技术:封装、测试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4.显示面板组装技术:液晶面板的组装技术、OLED面板的组装技术等。

光电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光电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光电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光电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光电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向前发展。

那么,光电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呢?一、光电器件的精密化和多功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电器件的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未来,光电器件将变得更加精密化和多功能化,这将促进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

比如纳米阵列技术将能够将传统的肖特基二极管或光伏器件等变成更小、更精密和更多功能的光学元件或电学器件。

这些新型光电器件将成为未来新型光电信息技术的基础。

二、光电技术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未来,光电信息技术将越来越注重集成化和智能化。

以人工智能为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 (CNN) 等技术,可以自动调节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参数,使图像更加清晰、真实。

此外,智能化的分形编码技术,将能够实现光学图像的更高压缩比,使图像传输更加方便。

在未来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中,集成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将加速光电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三、绿色、环保型的光电器件应用在光电器件的生产和使用中,环保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未来,绿色和环保的光电器件将会广泛应用。

比如,利用光学信息技术将会对环境监测、资源显示、地理信息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可再生能源、资源利用等新型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光电器件的绿色、环保型应用,保护我们的环境。

四、新型材料在光电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新型材料是生产和发展光电信息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

例如,利用钙钛矿材料制作太阳能电池,可以取得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同时,石墨烯的出现也能够加速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光电器件的性能和效率。

此外,新型材料还将加速光电器件的开发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光电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将越来越多地注重精密化、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绿色、环保、高效和低成本等方面,推动光电器件更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更便利、更高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现代光电显示技术

现代光电显示技术

现代光电显示器技术【摘要】光电显示技术作为光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速,本文简要介绍现代光电显示器技术的技术现状、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字】光电显示图像平板显示发展趋势【正文】光电显示技术是将电子设备输出的电信号转换成视觉可见的图像、图形及字符等光信号的一门技术。

它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

显示器件作为人机交换的窗口。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时期得到了长足的进展。

一、现代光电显示器的技术现状及技术特点目前流行的几种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显示( CRT ) 、液晶显示( LCD ) 、等离子显示( PDP) 、场致发射显示( FED) 、发光二极管( LED)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 OLED) 、DLP 投影显示和液晶硅微显示( LCOS) 等。

1、阴极射线管技术( Cathode raytube, CRT )CRT 是利用高能量电子束激发荧光屏而发光的器件, 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实现最早、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动式显示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高速电子束扫描荧光屏背后所带的红、绿、蓝彩色发光点, 使其发光, 这样就在屏幕上形成所要显示的彩色图像。

CRT 最大的优势在于高的性能价格比及大画面高密度显示, 它成本较低、亮度高、色彩还原度高、色度均匀、分辨率高、全视角且可以长期连续使用, CRT 技术很成熟,生产规模巨大,主要用于彩电显像管和电脑显示器。

2、液晶显示( 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 是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

LCD 是利用液晶分子对外照光进行调制而实现显示的一种技术, 它本身器件不发光, 环保性能好, 工作电压低, 功耗小, 最早诞生于1968 年的美国, LC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对比度、色彩、功耗、寿命、体积、质量等综合性能方面全面赶上和超过CRT的平板显示器件, LCD 不存在画面闪烁的问题, 操作者眼睛不易感到疲劳,LCD 也不存在辐射,对用户健康产生的危害较小, 同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子装置的工作, 被称之为绿色显示器. 因此,LCD 在各类平板显示器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光电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

光电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逐渐成为了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机器视觉的应用中,光电传感技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什么是光电传感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光电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发展等方面介绍光电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光电传感技术光电传感技术是指能够将光能(包括红外线、紫外线等)转化为电能或信号的技术手段。

在机器视觉应用中,光电传感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识别物体,这样机器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算法来做出决策。

二、1.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机器视觉应用中最为常见的光电传感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将光辐射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当光线照射到图像传感器上时,图像传感器会产生电信号。

通过提取这些信号,机器可以得到物体的图像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而言,图像传感器可以帮助车辆识别路面的标记和交通信号灯,使车辆能够在道路上自行判断行驶路线及行驶速度。

2.光电测量传感器光电测量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大小、形状、表面特征等参数的传感器。

它主要依赖于散射、反射、透过、漏光等特性来进行数值化测量,对于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过程而言,光电测量传感器可以大幅提高生产线的效率。

例如底盘上操作机器人的机手,光电传感器可以通过扫描理解工业机器人的所在位置,再根据特定的程序执行任务。

3.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和转换信号的装置,主要应用于监控运输和储存设备中的温度、压力、光照等环境参数。

光纤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领域通常包括检测机器视觉中的照度、颜色、物理尺寸等。

例如,在智能交通中,光纤传感器可以检测道路上的交通流量,根据数据分析交通流量并自动调控交通信号灯的时间。

4.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是一种检测物体热辐射的传感器,它能够感受物体的红外辐射,将其转换成为电信号进而得到物体的图像。

红外传感技术在机器视觉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夜视仪器、观测通讯天线等领域。

光电显示技术概述

光电显示技术概述

4. 了解相关知识,防止上当受骗!
2. 各类光电显示技术简介
按显示原理分类如下: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s)
等离子体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
电致发光显示(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场致发射显示(Field Emission Display )
2. 液晶显示器LCD技术更新,应用广泛
有源矩阵LCD(AM-LCD)和无源矩阵LCD(PM-LCD) 优点 应用范围 技术现状
亮度:200cd/m2 对比度:>100:1 彩色:>24bit模拟 帧频:>30Hz 分辨力:>130bpi 视角:水平60o(垂直45o) 大小:1.3~56cm
高性能、全彩 AMLCD 色、高分辨力、 个人视频用品 响应快、薄
1. CRT技术成熟,市场渐缩 CRT优点:
价格低,性价比高
易于调节分辨力
尺寸大小:1.3~114cm
寻址简单 寿命长 发光效率高:10lm/W,响应速度快 良好的彩色和灰度能力,可视性好
2. 各类光电显示技术简介
1. CRT技术成熟,市场渐缩 CRT缺点:
体积大、重量大
光散射,图像闪烁抖动
尺寸限制:<114cm
0. 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L12106 教材:《光电显示技术》李文峰
《平板显示技术》应根裕
《平板电视技术》李雄杰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童林夙
《信息显示技术》余理富 网站:中华显示网 / 中国液晶网 / 中华液晶网 /
1. 光电显示技术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显示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用于各个方面: 娱乐、工业、军事、交通、教育、航空航天、卫星遥 感和医疗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显示技术迎来新视觉时代
LED的应用、3D立体影像显示、软性显示器等技术,都是近年相当热门的光电技术。

就当前情况来说,包括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都积极热衷地投入相关领域的研发中。

一方面,在平面显示器已为市场主流、各种尺寸屏幕随处可见的同时,产业对于体积愈轻小、制造成本愈低廉的产品需求不断增高;另一方面,在传统制程与技术的限制下,科研学者们提出了更新的材料与技术,也带来了不同的解决方法,不但可以挠曲、便于携带,而且更省电、耐撞击,为未来3C 产品提供新的样貌。

一、3D影像显示,生活娱乐更丰富
过去数年好莱坞不断推出3D电影,更预计未来每年都有十部以上的3D电影上映,显见3D影像显示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同时更加深人们对于突破2D平面显示,迈向3D
影像生活的可能与需求。

3D影像显示不仅更符合人类视觉,也带来更多互动与真实感,因此包括影音娱乐及游戏产业,都相当注重这块市场。

而如何让消费者轻松舒适地观赏,就成为技术研发上的一大考验,例如能裸眼观看就是相当吸引
人的因素。

1.3D画框与3D数字看板
“3D画框”与“3D数字看板”结合了裸眼式3D显示器与视讯播放器,也就是不需配戴特殊的眼镜,就能够观看到3D的画面。

利用倾斜摆设的视差光栅技术,将影像做特殊的排列,使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影像,而产生3D立体的显示。

目前在高解析的“3D画框”上,已可达到四倍的Full HD 屏幕分辨率,高达3,840×2,160,3D立体分辨率更可达1,280×720,画质更细致清晰,因此适合用在画展、博物馆导览、立体剧院等高分辨率水准要求的场合。

而在分辨率较低的“3D数字看板”方面,则是强调影音串流处理的速度,并可达到1,920×1,080的屏幕分辨率,与640×360的3D分辨率,可用在电子看板、户外广告等多媒体视讯的播放,让呈现的影像内容更能吸“睛”。

2.快门眼镜立体3D显示器技术
想用一般的LCD显示器观看3D立体影像,“快门眼镜立体3D显示器技术”是个简便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时间差方式,透过配戴特殊设计的快门眼镜,对左右眼快速播送交错切换的画面,形成3D立体的影像。

“快门眼镜立体3D显示器技术”的关键,在于运用了动态背光模块设计及电控技术,消除动态残影,并搭配快门眼镜同步技术,使眼镜与影像同步,因而能产生正确且相当逼真清楚的影像;所见到的分辨率,即为全部的分辨率,可达1,680×1,050,且干扰少、成本低,没有视觉角度的限制。

3.2D转3D影像技术
目前推广3D影像显示的一大问题,在于3D内容不够充足,也因此较难促使消费者购置相关设备。

但是利用“2D 转3D影像技术”的软件运算,只要透过简单的步骤,就能将一般所拍摄的2D数字照片或影片,经由影像的分析与计算,转换成3D的影像内容,塑造层次感,供3D立体显示器播放;并可针对不同的内容类型,套用不同的算法。

“2D转3D影像技术”的运算及转档过程,可以达到全自动化,减少人工编修的需要;以单张数字照片为例,仅约一分钟就能转换完成,并可以无线方式传输,方便快速观看。

未来无论是用在立体数字相框、立体显示的手机或相机、虚拟窗户及立体画框等立体显示器上,都能节省不少时间,甚至可即拍即看,营造生活乐趣。

二、轻薄方便的软性显示器
无论是电视、计算机,或是手机、PDA、数字相框等,在现代生活里,很难想象没有显示器存在的日子,也说明了显示器做为获取信息与沟通的重要接口。

不过就以当今主流的LCD液晶显示器来说,是采用玻璃材质为基板制造,加上背光模块等组件而成,虽然目前已使用得相当普遍,但其相对较大的体积与重量也是厂商与技术研发单位亟欲克服的问题。

因此,小巧轻便,方便携带、收纳与更换,且耗电量更低,分辨率更高,并能藉由材料与制程的改善设计,降低生产或设备转换的成本,同时增加市场应用的可能,成为光电技术研发的方向。

1.AMOLED可挠曲屏幕
“AMOLED可挠曲屏幕”主要是结合了透明的塑料PI 基板取下技术,以及可挠曲硅晶薄膜晶体管技术,并整合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介质,所开发而成的可挠性主动显示器背板,其特色在于其高影像显示、高反应速率,以及可自发光、耗电少,不需背光模块,重量与厚度也大幅减少,更不易破裂,因此适合播放多媒体影音动态内容,并应用在笔记本电脑、手机、PDA、GPS等可携式及手持装置上。

利用AMOLED的特性,还可为产品进行特殊的设计,
例如将屏幕做成卷曲形,需要观看使用时再抽出使用,不仅可节省产品体积,并能维持显示的功能。

另外,“AMOLED 可挠曲屏幕”能立即与目前的产业制程衔接,以既有的设备,便能进行软性晶体管下板生产。

2.快速反应微流体显示器
提到印刷品,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油墨;但是到了电子印刷品的阶段,能否还是使用油墨来完成显示?“快速反应微流体显示器”所使用的主要原料只有特殊处理过的油和水,当施加电压时,就会驱使透明的水来推动具有颜色的油,以呈现出不同的影像,更像是本电子书;不止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反射率较反射式的LCD高,与传统LCD显示器的制程兼容性也高,易于厂商转换承接。

“快速反应微流体显示器”因具有反应速度快的特性,适用于消费性电子产品。

未来还可搭配喷墨式制程,将RGB 三色的显色介质注入同一个面板中,达到彩色显示的功能,无需外加装彩色滤光片,并有机会能改良开发成为软性显示器。

三、LED迈向成熟,技术结合打造多元应用
当夏季来临、电价喊涨,大家都为用电一事苦恼时,改
用较省电的电器用品或设备,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以日常生活所需的照明来说,LED的应用就是一项颇具未来性的趋势。

LED具备耗电量少、发光效率高、寿命长等特性,因此也成为LCD背光源与照明的最佳来源。

但事实上,LED在现今的消费市场中却迟迟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而随着节能减排概念愈加深化,相关技术愈为成熟,LED在家居与室内用途上,已有了更加实用与便利的发展:尤其是Ac LED技术的研发,能让一般灯具更方便地转换使用LED灯,而不需另行购置设备,也减少损坏更换的不便。

1.可挠曲AC LED照明光源
灯光照明的设备,一定都是硬柳梆的吗?作为照明用途,LED堪称是最具多样性的光源。

相较于一般灯具仅有固定的外型或角度,缺少变化的灵活特质与弹性,“可挠曲AC LED 照明光源”一方面运用了AC LED的技术,无需变压器就可进行操作,增添家用的方便性;同时还以薄型化的AC LED 晶粒与单片式导光扩散板,加以薄膜封装技术制成,使其可以挠曲,并将整体封装厚度降至2mm以下,弯曲半径可小于5cm。

现代人对于居家或室内环境的自主性愈来愈高,都希望能有自我风格,“可挠曲AC LED照明光源”可以随家中摆
饰或装潢造型进行弯曲贴合,或是配合灯具创意设计任意挠曲,让家中的照明可随环境需求适当地调整,营造出灯光情境与多样化的氛围,也能使灯具的样式更加多元,提供更多的应用。

2.自扩散型光导板/扩散板加工技术
发展LED应用时最常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要克服其“点”光源的特性,使光线能更均匀地扩散,达到照明的效果。

“自扩散型光导板/扩散板加工技术”是利用双相动态交联技术,将纳米级高扩散粒子混于透明的高分子材料中,再搭配精密加工射出技术,成为高扩散型导光材料。

运用光导板中的纳米扩散粒子,可将光线进行多向散射,使LED发出的光能均匀扩散到整个透明材质,形成“面”光源,达到“匀光”的效果,甚至可以RGB混光的方式,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情境。

“自扩散型光导板/扩散板加工技术”能广泛应用在LED、面板、及光电相关产品上,包括家具、家电、灯具、装饰,或是3c用品、户外广告、指示看板、商品外壳等。

例如与家具结合,就能成为可发光的桌、椅、柜等。

特别是在制程与尺寸方面,“自扩散型光导板/扩散板加工技术”可采用既有的模具射出,或是以无限制的灌铸方式来制造,不仅简单、方便,而且成本低廉,更兼具省电的
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