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服务平台V2.0-技术白皮书

容器服务平台V2.0-技术白皮书
容器服务平台V2.0-技术白皮书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痛点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系统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 CI&CD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功能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开发集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代码仓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工程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用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用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服务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容器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交付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基础镜像........................................................... 错误!未定义书签。项目镜像........................................................... 错误!未定义书签。应用市场........................................................... 错误!未定义书签。运维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集群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主机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控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告警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务器环境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系统概述

1.1建设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应用模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及生活模式,面向教育、企业及政府单位的企业应用逐步走向云化、互联网化,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服务器环境越来越复杂,管理依赖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运维压力大,开发、测试、运维的整体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团队竞争力下降。行业的问题积累,有时需要新技术的出现才能解决。Docker的横空出世,让人们看到了build、ship、run一体化的希望,而奕云CaaS正是希望基于docker 的容器化技术,解决用户从代码自动编译打包,到线上运行维护的全套需求.

1.2痛点分析

传统运维模式的问题: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服务器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紧急上线,技术债务,临时版本的程序,脚本等,可能长期得不到清理,最终引发问题。

技术平台快速发展,管理依赖是件很麻烦的事,而且影响运维和开发的沟通。

环境统一问题,经常导致上线失败。开发、测试、运维协作困难。

监控体系不断重构,难以满足需求。

规模小无需自动化,而规模大后再自动化又容易引起问题。

十分依赖经验丰富的运维人员。

传统单体架构问题:

加载、编译耗时长。

代码管理负责。

横向扩展难。

各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高。

针对以上问题,奕云容器管理平台设计了可以帮助您构筑企业级DevOps 流程工具链和交付文化以及微服务架构的敏捷开发流程,助力企业实现交付能力的平滑升级。

1.3系统简介

奕云caas平台是基于容器的企业应用支撑云平台,为企业提供Devops、微服务架构、自动化运维等解决方案,通过奕云CaaS平台提供的容器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基础设施云化,应用架构现代化,开发流程敏捷化,打造行业领先的IT能力。

容器服务是基于基础设施提供的 Docker 容器引擎服务平台,覆盖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开发、测试、演练、上线等生命周期管理,保持应用系统快速搭建和各环境的一致性。

容器技术可以处理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性,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交付方式,统一配置,统一环境,保证效率,能有效的实现资源限制。此外,容器能够做到快速迁移,秒级高可用。容器服务能够对应用进行按需配置,秒级弹性伸缩,大大减少开发,测试及运维人员的环境搭建和应用创建的服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降低硬件和软件及人力成本。

奕云CaaS采用私有云模式,实现用户私有集群的容器化管理和资源智能化分配,提供全流程标准化的主机管理、应用持续集成、镜像构建、部署管理、容器运维和多层级监控服务。

1.4建设目标

开箱即用,定位为纯工具,与自身业务无关。

开发自运维,使开发人员能全流程跟踪和发现应用服务的问题。

全流程全视图,覆盖集成、部署、运维、监控等每一个产品开发运维环节,一步到位,省

心省力

追求效率和利用率,分钟级的构建和部署,提高开发交付效率,极速的升级回滚和扩缩容,让业务能够快速迭代和弹性伸缩。

智能化的监控,及时了解业务和主机运行状况,发现潜在的问题。

标准,用docker镜像和容器分别标准化业务的集成和交付环节,统一产品开发交付的工作

流程,标准化生产和测试环境,避免开发测试过程中环境不统一的问题。

第2章系统架构

上图为系统架构图,CaaS平台以google开源的K8S集群管理系统为基础来管理Iaas基础设施,在Docker技术的基础上,为容器化的应用提供部署运行、资源调度、服务发现和动态伸缩等一系列完整功能,CaaS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从开发到运维的工具链,实现Docker镜像的管理、服务管理、API管理、监控告警管理、CI&CD集成管理,通过控制台单一入口组件为企业提供应用支撑平台。

第3章CI&CD流程

上图为CI&CD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开发人员可在应用程序和运行平台这两层进行应用程序的编码、构建、测试和发布;

测试人员可进行环境的快速搭建,测试环境的一致性和持续集成等工作;

运维人员可进行从硬件、操作系统到运行时平台的安装、配置、运行监控、升级和优化等工作。

开发使用不同的镜像服务部署开发环境,方便本地开发环境的搭建和一致性;

测试通过使用镜像完成服务持续集成,简化测试环境的搭建;

运维使用同一份镜像服务部署,保持环境的一致性,也可以制作镜像并进行快速部署;在应用大流量的情况,能做到秒级的扩容;

开发环节:

CI 流程

Developer

Gitlab

CaaS-CI

K8S

Docker registry

Commit and push

code

Webhook 触发构建镜像

代码编译

通过

否控制台提示或邮件

通知

执行测试

通过

镜像升级自动部署到测试环境

打包镜像

否在registry 存储生成的项目镜像版本 上图为开发环节开发人员从提交代码到发布到测试环境的整个过程。 测试环节:

测试环节流程跟开发环节流程一样,建立测试项目并进行CI 流程进行验收测试,以前端框架为angular 为例,采用protractor + selenium 方案。

G ITLAB 建立测试项目,编写protractor 测试脚本,模拟浏览器执行测试。 提交代码。

执行protratcor 镜像到selenium 环境进行测试。 测试完毕将测试结果通过nginx 镜像发布出来。 运维环节:

手工将测试通过的镜像发布到生产环境中。

运维人员可进行从硬件、操作系统到运行时平台的安装、配置、运行监控、升级和优化等工作。

第4章功能说明4.1功能清单

层单元多角度监控主机和服务的运行状况

告警管理设置告警策略,告警发送到用户短信或邮箱

4.2开发集成

由代码仓库和项目管理组成,通过关联Gitlab上的项目在CaaS上走CI流程构建可部署的项目镜像。

4.2.1代码仓库

功能说明

将Gitlab上具有权限的项目做关联,自动生成Gitlab的webhook,用于代码提交后自动触发CI构建流程。关联的项目用于项目构建镜像时选用。

关联代码库:选择需要构建镜像的项目代码库,关联后自动生成Gitlab的webhook。

查看webhook:查看设置到gitlab上的webhook信息。

4.2.2项目管理

功能说明

项目是一组工程的集合,是管理需要构建镜像的项目以及构建镜像配置。

新增项目:新增项目信息。

项目成员:管理成员对项目的权限。

删除项目:删除已创建的项目信息。

4.2.3工程管理

功能说明

对项目的所有工程进行管理,管理工程构建配置以及构建记录等。

新建工程:创建工程构建配置信息。用户可选择使用代码仓库进行构建,也可以不使用代码仓库构建。创建的工程配置用于生成dockerfile文件。

删除工程:删除已创建的工程构建配置信息。

工程构建:点击构建按钮,选择代码仓库的分支以及版本,点击确定后将使用工程构建配置生成的dockerfile生成项目镜像并存储到docker仓库中。

工程详情:列出工程的基本信息、构建配置以及构建记录。

构建记录:列出手工构建或者自动触发构建的记录,每条记录可以查看构建日志以及停止构建操作。

4.3应用管理

用于将项目生成的镜像部署到测试环境或生产环境上,镜像升级可自动触发升级,对于运行的镜像可停止、扩缩容、升级回滚等操作。

4.3.1应用管理

功能说明

应用是一组服务的集合,集群采用Kubernetes作为分布式容器管理工具,用户可以将应用的镜像部署到生产或测试环境中。用户可以管理正在运行的业务,进行升级回滚、扩容缩容、日志查看、异常恢复、启动停止等操作。

新建应用:新建应用信息,并添加成员的权限。

删除应用:删除已定义的应用。

应用详情:点击详情进入应用管理界面,可新增应用的服务以及管理应用的部署配置和运维操作。下图为应用详情界面。

4.3.2服务管理

功能说明

列出所有应用的服务,并对服务的部署配置进行管理。

新增服务:新增服务信息,填写部署到集群环境的K8S部署配置以及负载均衡信息。

删除服务:修改已创建的服务信息以及部署配置信息。

重启服务:重启正在运行的服务。

停用流服务:停用正在运行的服务。

启用服务:启用停用的服务。

升级/回滚:镜像升级可触发自动升级,升级后可回滚到指定旧版本的配置。修改部署配置后保存就对部署配置版本升级一个新版本,会提示用户是否升级。

扩容/缩容:正在运行的服务可点击扩容缩容按钮对实例进行手动伸缩服务的实例数量。填写伸缩实例的数量即可完成伸缩功能。

自动伸缩:填写是否开启自动伸缩的开关以及CPU或内存的阈值,当业务访问需求变化触发阈值则进行实例的自动伸缩以满足业务需求。

部署详情:展示部署的信息,列表显示部署触发的事件以及错误信息。

4.3.3容器管理

功能说明

管理所有服务部署产生的所有容器实例。可以查看容器日志以及采用web界面ssh登录到容器的控制台。

日志查看:查看容器内服务产生的日志。

控制台:点击控制台则以root身份ssh登录到容器的控制台查看容器内服务状态。

4.4交付中心

4.4.1基础镜像

功能说明

添加用于构建项目镜像的基础镜像,以满足项目工程构建的需求。

新增基础镜像:新增基础镜像,添加的信息有基础镜像的仓库地址、镜像名称和版本。

删除基础镜像:删除基础镜像。

4.4.2项目镜像

功能说明

列表显示通过项目管理中通过项目构建配置产生的镜像,按项目名分类管理该项目所有工程所有分支以及各个版本的镜像。

删除镜像:删除项目下某个分支某个版本的镜像。原则上不允许删除镜像,以免回滚操作找不到镜像导致回滚失败。因此删除镜像需在系统配置中配置私有仓库的token认证才允许删除。

其他镜像:在私有仓库中无法进行分类的镜像全部划分到其他镜像列表中。

4.4.3应用市场

功能说明

由奕云发布或第三方发布的可一键部署的应用。通常为已写好K8S编排文件的应用。

部署:应用市场上的应用可点击部署按钮一键或少量修改后进行部署,填写应用名称,修改并确认编排文件无误后即刻创建应用。

发布应用:发布到应用市场的应用通常包括应用的图标、市场分类、编排文件、项目镜像,按文件夹形成规范,将具备规范的软件包放置于指定目录即可将应用发布到应用市场上。首先从公网上加载奕云发布的官方应用,然后再加载指定目录上的第三方应用。下图为应用市场界面。

4.5运维管理

4.5.1集群管理

功能说明

管理多个K8S集群,对于拥有developer权限以上的用户,可以为该集群添加主机并设置主机的工作场景、主机标签、是否用于构建等信息。

新增集群:新增集群信息,填写K8S集群的APISERVER、etcd、dns、日志开启等信息。

集群设置:对添加的集群信息进行查看和修改。

删除集群:删除已定义的集群信息。

命名空间:添加集群命名空间,不同团队可以拥有不同的命名空间,不同命名空间的服务名、部署名、POD名称可以相同。

集群成员:添加成员并设置集群成员的权限。

4.5.2主机管理

功能说明

维护集群中的节点,可添加K8S节点以及管理节点标签。

添加主机:通过选择主机类型是centos或ubuntu类型,将生成的命令拷贝到主机上执行即添加一个K8S的节点。

标签设置:管理该主机的标签,可添加、删除用于该主机的标签,用于服务部署时编排到该主机。

主机设置:设置该主机的工作环境是测试环境还是正式生产环境以及是否用于CI构建镜像。

实例列表:列出运行于该主机的容器实例,可以查看该实例的日志和ssh进日控制台查看服务状态。

4.5.3监控管理

功能说明

奕云监控管理提供多维度的主机和运行实例的监控,通过列表和图表方式呈现给用户。

监控列表:列出主机或容器的资源占比,监控指标有CPU占用、内存占用、磁盘读写占用、网络流入流出占用比。

图标监控:以曲线图和饼状图方式呈现的监控数据。

4.5.4告警管理

功能说明

告警管理用于添加报警策略,用户可以自定义主机组以及用户组,当主机组满足告警策略定义的阈值时,发送邮件或短信给用户组中定义的用户。

新建模板:新建告警策略模板,用户可选择主机或容器实例进行监控,设置告警逻辑,当告警产生时发送的邮件模板和用户组。

添加主机组:添加运用于告警模板的主机组合。对不同的主机组可设置不同的告警策略模板。

添加用户组:添加接收告警邮件或短信的用户组。

未恢复告警:列表显示未恢复的告警,只有master权限才可以删除未恢复的告警。

第5章运行环境5.1服务器环境要求

CaaS平台可以直接部署于物理机上,也可以部署于虚拟机上。

普通方案如下:

高可用方案如下:

K8S主控制器Etcd服务CPU4核以上,内存8G+,硬

盘100G+,os:Centos7+或+

1台主控制服务器,用于编排

管理调度

CI自动构建系统CPU4核以上,内存4G+,硬

盘100G+,os:Centos7+或+1台+CI流程构建镜像,如无需构建可忽略,如构建项目

比较频繁则适当扩容。

Docker仓库CaaS数据库CPU4核以上,内存4G+,硬

盘500G以上,os:Centos7+

或+

1台镜像存储以及mysql数据

存储

K8S服务节点CPU4核以上,内存16G以上,

硬盘100G+,os:Centos7+

或+3台+K8S节点,业务承载节点。

视业务规模而定,访问量

并发量大的应用需适当

增加内存或服务器。

业务承载存储CPU4核以上,内存4G以上,

os:Centos7+或+,硬盘容量

视业务而定,业务数据存储,如果已有数据存储系统如oracle 数据等则可忽略。

CaaS平台部署时需保证公网和内网网络正常,无拦截机制。

部署完成后可以关闭公网访问。如需从公网提拉镜像则需公网访问。

如需外部网段推拉镜像,则需开通5000端口。

CaaS控制台服务默认采用9090端口。外部访问则需开通9090端口。业务端口根据业务具体情况进行开通。一般建议开通一段端口用于更多服务需要发布出去时使用。

FusionCube超融合平台技术白皮书

华为FusionCube HCI 超融合平台技术白皮书

前言 概述 本文档介绍了华为FusionCube 3.2 虚拟化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 Hyper- converged 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FusionCube 3.2 HCI)的产品价值、产 品架构、高性能、线性扩展、系统安全以及系统可靠性。 借助本手册,您可以全面了解FusionCube 产品。 读者对象 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 ●营销工程师 ●技术支持工程师 ●维护工程师 符号约定 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注意”不涉及人身伤害。

目录 前言 (ii) 1产品概述 (1) 2产品价值 (2) 3产品架构 (4) 3.1FusionSphere 场景架构 (5) 3.1.1架构 (5) 3.1.2典型配置 (6) 3.1.3组网 (9) 3.1.4工作原理 (9) 3.2 Vmware 场景架构 (10) 3.2.1 架构 (11) 3.2.2 典型配置 (11) 3.2.3 组网 (14) 3.2.4 工作原理 (15) 4分布式存储 (16) 4.1架构概述 (17) 4.2关键业务流程 (20) 4.2.1数据路由 (20) 4.2.2IO 路径 (21) 4.2.3Cache 机制 (23) 4.3存储管理 (25) 4.3.1存储集群管理 (25) 4.3.2存储服务化 (26) 4.4数据冗余 (26) 4.4.1多副本 (26) 4.4.2Erasure Code (27) 4.5特性介绍 (28) 4.5.1SCSI/iSCSI 块接口 (28)

H3C_CAS-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V2.0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 Copyright ? 2012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 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目录 1 前言 (1) 1.1 IT行业当前面临的困境 (1) 1.1.2 高昂的成本支出 (1) 1.1.3 缓慢的业务部署速度 (1) 1.1.4 分散的管理策略 (1) 1.2 应对困境的有效措施 (2) 1.2.1 控制服务器数量膨胀,提高服务器利用率 (2) 1.2.2 采用虚拟化基础架构技术和云运营体系,提高业务响应速度 (2) 1.2.3 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化、可视化的管理 (2) 1.3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简介 (2) 1.3.1 概念介绍 (2) 1.3.2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产品介绍 (3) 2 技术特点 (5) 2.1 基于集群的集中管理 (5) 2.2 完备的虚拟机生命周期管理 (5) 2.3 性能状况监测 (6) 2.3.1 物理服务器性能状况监测 (6) 2.3.2 虚拟机性能状况监测 (6) 2.3.3 虚拟交换机状况监测 (7) 2.3.4 虚拟网卡性能状况监测 (7) 2.4 共享存储管理能力 (8) 2.5 高可靠性 (9) 2.5.1 传统的高可靠性和故障切换解决方案 (9) 2.5.2 H3C CAS云计算管理平台HA解决方案 (10) 2.6 动态资源调整 (11) 2.7 经济高效的灾备恢复方案 (12) 2.8 支持IEEE 802.1Qbg标准 (13) 2.9 多租户业务安全 (13) 2.10 自助式云业务工作流 (14) 2.11 用户分级管理 (16) 2.12 数据中心集中保护与审核 (18) 3 典型组网应用 (18) 3.1 服务器虚拟化应用 (18) i

中科云计算平台技术白皮书

LINGHANGTECHNOLOGIES CO.,LTD 中科云计算平台技术白皮书 北京领航科技 2014年04

目录 1.云计算概述 (4) 2.产品介绍 (5) 2.1 传统数据中心架构向云基础架构的变革! (5) 3.应用领域 (6) 3.1云计算应用场景标准 (6) 3.2产品应用领域 (7) 3.2.1 电子政务领域 (7) 3.2.2 教育领域 (7) 3.2.3 医药医疗领域 (7) 3.2.4 制造领域 (7) 3.2.5 金融与能源领域 (8) 4.功能特性 (9) 4.1虚拟计算 (9) 4.2融合存储 (9) 4.3动态拓展 (10) 4.4性能实时监测,故障报警 (11) 4.6网络管理 (12) 4.7在线迁移 (13) 4.8业务连续 (13) 4.9资源调度 (13) 4.10负载均衡 (14) 4.11安全可靠,容灾备份 (15) 5.产品优势 (16) 5.1秒级获取 (16) 5.2融合架构 (16) 5.3定制性能 (16) 5.4高扩展性 (16) 5.5高可用性 (16) 5.6高稳定性 (17)

5.7易管理 (17) 5.8定制镜像,快速部署 (17) 5.9异地灾备 (17) 5.10全面监控 (17) 6.平台模块 (18) 6.1云主机 (18) 6.2云硬盘 (18) 6.3云监控 (19) 6.4云镜像 (19) 6.5云安全 (19) 7.系统硬件要求 (20) 7.1系统总体要求 (20) 7.2中科云计算基础设施设备要求 (20) 8.价值与效益 (22) 8.1价值 (22) 8.2效益 (23)

企业原生微服务平台技术方案建议书

企业原生微服务平台技术方案建议书

目录 1. 微服务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 (3) 2. 微服务分布式事务处理 (10) 3. 自动化测试框架 (12) 3.1.说明 (13) 3.2.使用 (15) 4. 微服务监控 (15) 5. 微服务与docker (36) 6. 微服务与devops (43) 7. 代码管理 (47) 8. 基础开发平台 (49) 9. 微服务的价值 (50)

微服务是目前最先进的开发方式,使用spring cloud、boot开发微服务非常成熟,如何对一个产品进行微服务开发,这里给出详细指导。 1.微服务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 微服务是目前最先进的架构设计思想,在许多国内外大互联网公司得到成功的应用,其核心是化繁为简、化整为零,把应用分解为小的服务模块进行独立开发。微服务的这一特点使其便于部署到容器,对整个开发、测试、运维都发生了革命性影响,有力地支持了devops开发,便于敏捷开发和自动化测试,利于独立部署、维护升级和故障处理,提高效率和质量,带来了一系列优势。那么,微服务有哪些奥秘呢?下面从技术原理上进行剖析。 化整为零的思路不是开发一个巨大的单体式的应用,而是将应用分解为小的、互相连接的微服务。一个微服务一般完成某个特定的功能,比如下单管理、客户管理等等。每一个微服务都是微型六角形应用,都有自己的业务逻辑和适配器。一些微服务还会发布API给其它微服务和应用客户端使用。其它微服务完成一个WebUI,运行时,每一个实例可能是一个云VM或者是Docker容器。 Spring Cloud是微服务开发的优秀框架,在spring Boot的基础上进行开发,Spring Cloud 为开发者提供了在分布式系统(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能路由、微代理、控制总线、一次性Token、全局锁、决策竞选、分布式会话和集群状态)操作的开发工具。使用Spring Cloud 开发者可以快速实现上述这些模式。

云游戏技术白皮书(2020

目录 缩略语 (3) 1.云游戏的概念 (4) 1.1云游戏的定义 (4) 1.2云游戏的分类 (4) 1.3云游戏的特征 (5) 1.3.1对终端硬件配置的要求降低 (5) 1.3.2对云服务器性能和传输网络的要求提升 (6) 1.3.3有利于简化审批和内容管控 (6) 2.云游戏的发展状况 (7) 2.1国际云游戏市场发展状况 (7) 2.2国内云游戏市场发展状况 (7) 2.3云游戏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8) 2.3.1机遇 (8) 2.3.2挑战 (9) 3.云游戏关键技术 (11) 3.1云计算 (11) 3.2GPU (11) 3.35G (12) 3.4边缘计算 (12) 3.5视频编解码 (13) 4.云游戏端到端解决方案 (14) 4.1系统组成 (14) 4.2云端服务系统 (15) 4.2.1流化能力 (16) 4.2.2应用交付 (17) 4.2.3业务服务 (18) 4.3传输网络 (20) 4.4终端系统 (20) 4.5安全与管理 (21) 4.5.1云游戏系统安全 (21) 4.5.2云游戏未成年人防沉迷 (21)

4.5.3云游戏版权保护 (21) 4.5.4云游戏隐私保护 (22) 5.云游戏应用案例 (23) 5.1应用案例1 (23) 5.2应用案例2 (24) 5.3应用案例3 (26) 5.4应用案例4 (27) 5.5应用案例5 (27) 6.云游戏应用展望 (31) 参考文献 (32)

缩略语 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全称PC 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 VR 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 GPU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 AR 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 FPS Frame Per Second画面每秒传输帧数IDC 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SOC 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 SLA 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务级别协议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IaaS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 TPS 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事务处理量SDK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白皮书

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白皮书

目录 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整体态势 (1) (一)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保持活跃创新态势 (1) (二)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呈现蓬勃发展良好局面 (1)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 (2)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路径 (3) (一)平台应用场景逐步聚焦,国内外呈现不同发展特点 (3) (二)我国平台应用进展迅速,大中小企业协同推进 (5) 1.平台应用全面开展,模式创新与跨界融合成为我国特色.5 2.我国大中小企业基于平台并行推进创新应用与能力普及.7 (三)平台应用发展层次与价值机理逐步清晰 (9) 1.由单点信息化走向跨域智能化,应用呈现三大发展层次.9 2.数据分析深度与工业机理复杂度决定平台应用优化价值和 发展热度 (12) (四)垂直行业平台应用走向纵深 (13) 1.高端装备行业重点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展平台应用.. 13 2.流程行业以资产、生产、价值链的复杂与系统性优化为应用 重点 (15) 3.家电、汽车等行业侧重于规模化定制、质量管理与产品后服 务应用 (17)

4.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平台应用以产品溯源与经营管理优化为 重点 (18) 5.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关注质量管理与生产效率提升 (19)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进展 (20) (一)边缘功能重心由接入数据向用好数据演进 (22) 1.数据接入由定制化方案走向平台通用服务 (22) 2.边缘数据分析从简单规则向复杂分析延伸 (23) 3.通用IT 软硬件架构向边缘侧下沉,为边缘应用创新提供更 好载体和环境 (24) (二)模型的沉淀、集成与管理成平台工业赋能的核心能力. 26 1.信息模型规范统一成为平台提升工业要素管理水平的关键 (26) 2.机理模型、数据模型、业务模型加速沉淀,工业服务能力不 断强化 (27) 3.多类模型融合集成,推动数字孪生由概念走向落地 (28)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从定制开发走向成熟商业方案 (29) 1.平台聚焦工业特色需求,强化工业数据管控能力 (29) 2.实时分析与人工智能成为平台数据分析技术的创新热点. 30 3.平台贴近工业实际,完善工具不断提高工业数据易用性. 31 (四)平台架构向资源灵活组织、功能封装复用、开发敏捷高效加速演进 (32) 1.容器、微服务技术演进大幅提升平台基础架构灵活性.. 32

腾讯云-智能钛机器学习平台白皮书

智能钛机器学习平台 产品概述

目录 产品简介产品概述 (3) 什么是TI-ONE..................................................................................................................................................................3..... 如何使用TI-ONE ..............................................................................................................................................................3.... TI-ONE 定价....................................................................................................................................................................3....... 其他相关产品...................................................................................................................................................................3....... 客户价值 (5) 技术价值...........................................................................................................................................................................5....... 业务价值...........................................................................................................................................................................5....... 应用场景 (6) 金融风控...........................................................................................................................................................................6....... 营销推荐...........................................................................................................................................................................6....... 工业质量检测...................................................................................................................................................................7....... 算法大赛...........................................................................................................................................................................7....... 物业智能化管理................................................................................................................................................................8...... 人物监察管理识别...........................................................................................................................................................8...... 版本更新. (11) V.1.5 版本说明..............................................................................................................................................................1..1..... 新特性.....................................................................................................................................................................1..1..... V.1.4 版本说明..............................................................................................................................................................1..1..... 新特性.....................................................................................................................................................................1..1..... 问题修复及优化.....................................................................................................................................................1..2.... V1.3 版本说明...............................................................................................................................................................1...2.... 新特性.....................................................................................................................................................................1..2..... 问题修复及优化.....................................................................................................................................................1..2.... V1.2 版本说明...............................................................................................................................................................1...2.... 新特性.....................................................................................................................................................................1..2.....

云存储服务技术白皮书(终)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华为云存储服务技术白皮书 huawei 2012/6/26

目录 1华为云存储服务介绍 (5) 1.1简介 (5) 1.2服务定位 (5) 2华为云存储应用场景 (6) 2.1网盘服务 (6) 2.2互联网海量数据存储 (7) 2.3数据备份/容灾 (7) 2.4数据归档 (8) 2.5BigData/HPC (9) 3华为云存储服务概念及功能介绍 (10) 3.1云存储基本概念 (10) 3.1.1对象(Objects) (10) 3.1.2存储空间 (10) 3.1.3REST接口 (11) 3.2云存储功能 (11) 3.3访问权限控制 (12) 3.4线下大数据量导入/导出服务 (13) 3.5对象的版本化管理 (13) 3.6可定制的日志服务 (14) 4华为云存储服务特点 (14) 4.1易用性 (14) 4.2高扩展性 (14) 4.3高可靠性 (15) 4.3.1数据可靠性 (15) 4.3.2数据校验 (16)

4.3.3数据自动修复 (16) 4.4高可用性 (16) 4.4.1网络级可靠性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节点可靠性设计 (17) 4.4.3进程可靠性设计 (17) 4.5高性能 (17) 4.5.1并发访问性能 (17) 4.5.2吞吐能力 (17) 4.6安全性 (18) 4.6.1软件控制安全 (18) 4.6.2数据分块存储(暂未实现) (18) 4.7易管理性 (18) 4.8按需计费 (19) 5华为云存储服务结构简介 (19) 5.1华为云存储服务框架简介 (19) 5.2UDS结构简介 (20) 5.2.1UDS系统结构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多网络平面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6华为云存储服务使用说明. (20) 6.1API接口介绍 (21) 6.1.1服务操作 (21) 6.1.2存储空间操作 (21) 6.1.3对象操作 (21) 6.2多种语言的SDK (22)

飞天开放平台技术白皮书

飞天开放平台技术白皮书 2013/03/08

目录 1. 概述 (1) 2.体系架构 (1) 3.飞天内核 (2) 4.分布式系统底层服务 (3) 4.1. 协调服务(女娲) (3) 4.2. 远程过程调用(夸父) (4) 4.3. 安全管理(钟馗) (5) 4.4. 分布式文件系统(盘古) (5) 4.5. 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伏羲) (7) 4.5.1. 在线服务调度 (8) 4.5.2. 离线任务调度 (8) 4.5.3. 集群监控和部署 (9) 4.5.4. 集群监控(神农) (9) 4.5.5. 集群部署(大禹) (10)

飞天开放平台技术白皮书 1.概述 阿里云计算为中国第一大公有云平台,云计算产品服务完全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先后获85项国家技术专利,获得国家发改委的云计算专项资金支持。 阿里云飞天开放平台是在数据中心的大规模Linux集群之上构建的一套综合性的软硬件系统,将数以千计的服务器联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并且将这台超级计算机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以公共服务的方式,输送给互联网上的用户或者应用系统。 阿里云致力于打造云计算的基础服务平台,注重为中小企业提供大规模、低成本的云计算服务。阿里云的目标是通过构建飞天这个支持多种不同业务类型的公有云计算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在云服务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处理自己的业务流程,帮助开发者向云端开发模式转变,用方便、低廉的方式让互联网服务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将网络经济模式带入移动互联网,构建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全新互联网生态链。在此基础上,实现阿里云成为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的目标。 2.体系架构 如图2.1所示是飞天的体系架构图。整个飞天平台包括飞天内核(图2.1 中黄色组件)和飞天开放服务(图2.1中蓝色组件)两大组成部分。飞天内核为上层的飞天开放服务提供存储、计算和调度等方面的底层支持,对应于图2.1 中的协调服务、远程过程调用、安全管理、资源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任务调度、集群部署和集群监控模块。 飞天开放服务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了存储和计算两方面的接口和服务,包括弹性计算服务(Elastic Compute Service,简称ECS)、开放存储服务(Open Storage Service,简称OSS)、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pen Table Service,简称OT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简称RDS)和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pen Data Processing Service,简称ODPS),并基于弹性计算服务提供了云服务引擎(Aliyun Cloud Engine,简称ACE)作为第三方应用

SuperMapiServer微服务多实例技术白皮书

SuperMap iServer 微服务多实例【技术白皮书】

前言 随着64位系统和多核计算机日益普及,如何通过并行来充分利用64位系统和多核环境下的计算资源成为系统设计和开发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多进程,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GIS本身具有海量数据的特点,同样需要多进程这一并行途径来充 分利用多核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微服务架构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架构模式,主张将一个应用划分为多个进程间隔离的服务。参考微服务架构的思想,SuperMap iServer设计实现了支持可视化配置、动态可伸缩的单机多进程架构。 为进一步丰富与完善多进程具有的优势,SuperMap iServer 在多进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多实例的服务部署模式。本解决方案将帮助您了解如何以多实例的方式部署服务。 本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章: 第一章为简介,由于多实例是在微服务多进程基础之上设计的,因此需要先为您介 绍SuperMap iServer 微服务多进程 第二章介绍了多实例方案,包括什么是多实例及应用场景。 第三章、第四章为如何启用多进程模式、多实例的主要操作,通过详实的示例为您 展示具体操作流程 第五章为多实例配置时的注意事项。

目录 前言 (2) 1多进程与多实例 (4) 1.1多进程简介 (4) 1.2什么是多实例 (5) 1.3多实例应用场景 (5) 1.3.1避免高并发时服务访问效率低的问题 (5) 1.3.2进一步解决单机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6) 2如何配置多实例 (7) 2.1启用多进程 (7) 2.2配置多实例 (8) 2.2.1示例:在快速发布中配置多实例 (9) 2.2.2示例:在服务管理中配置多实例 (12) 3注意事项 (13)

弹性计算云服务技术白皮书(终)

弹性计算云产品 一、弹性计算云 (2) 1.产品概述 (2) 华为弹性计算云概述 (2) 华为弹性计算云功能 (2) 华为弹性计算云亮点 (3) 2.产品构成 (4) A.云主机(Cloud Server) (4) B.云硬盘 (9) C.镜像(操作系统和软件) (10) D.弹性带宽 (12) E.IP地址 (16) 3.产品特性 (17) A.弹性伸缩 (17) B.持久存储 (17) C.自助服务 (17) D.服务器模板 (19) E.混合组网 (19) F.弹性负载均衡 (19) G.弹性带宽 (19) H.安全组 (20) I.HA和动态迁移 (20) 4.产品安全 (20) A.物理安全 (21) B.基础安全 (21) C.网络安全 (21) D.传输安全 (21) E.虚拟化安全 (22) F.数据安全 (22) G.管理维护安全 (23) 5.购买价格 (23)

一、弹性计算云 1.产品概述 华为弹性计算云概述 弹性计算云(ECC—Elastic Computing Cloud)是整合了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按需使用、按需付费的一站式IT计算资源租用服务,以帮助开发者和IT管理员在不需要一次性投资的情况下,快速部署和管理大规模可扩展的IT基础设施资源。 弹性计算云通过严格的设备选型、可靠的网络设计、周到的运营能力,提供高性价比的弹性IT计算资源和服务。企业可以通过基于浏览器的、图形化界面的云计算管理平台,足不出户实现按需、自助开通、部署、控制和管理大规模的IT基础设施,并拥有对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全控制权限,这些IT基础设施的交付时间只需10分钟,企业还可以随时调整计算需求,比如即时增加新的计算能力,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也可以即时停机甚至减少在IT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与传统物理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相比,大大提高了企业业务扩展的效率和运营能力。 华为弹性计算云功能 弹性计算云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虚拟计算环境,用户可以通过Web界面直接启动带有操作系统镜像的云主机(Cloud Server),这些操作系统覆盖了从windows到Linux等各种主流的操作系统,甚至通过镜像(Image)的管理,可以直接将系统的配臵信息、应用程序及其运行的环境等直接和云主机一起生产,一起启动。用户可以直接通过Web界面来实现应用的组网操作,在云计算平台上快速部署自己的应用程序,并管理自己对应用和基础设施的访问权限。

产品技术白皮书

产品技术白皮书 1、数据服务平台概述 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数据作为一种资产已经达到共识,将数据当作核心资源的时代,数据呈现出战略化、资产化、社会化等特征。企业和政府部门经历了IT系统的建设都存在了海量的数据,更多的企业已经完成或者开始准备着数据中心、数据集市等一系列的系统建设,已初步形成企业级的数据资源目录。 但各个企业的数据接口在管理上存在规范不统一、数据源多样、维护成本高、集成难度大,在技术上存在SQL注入、Dos攻击、安全性差、架构不能灵活扩展等风险。数据共享服务的需求正变得愈发迫切 数据服务平台用于对企业的数据服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B/S应用平台,是数据使用和价值变现的基础平台,在数据消费者和数据提供者之间建立了有效的通道,并可管理不同类型格式的接口。数据服务平台提供API服务创建功能,提供了多种方式生产API,创建方式非常灵活,能够支持服务代理、数据库查询、数据脱敏、参数转码等多种功能。提供Restful风格的数据调用方式。通过web界面即可完成数据服务接口的服务发布、审核、共享,无需编程人员开发代码。基于微服务架构,提升服务开发效率,使服务注册,服务调用等工作变得简单,操作简洁易用;服务接入规范、简单,可灵活扩展,新的

服务可以快速接入。 2、数据服务平台定位 数据中心整体的功能架构及结合数据服务平台所具备的能力: 数据服务平台主要包含数据服务开发、数据服务提供、数据服务管理功能。 数据服务开发:针对数据服务的开发者,系统提供多种方式生产API,包含服务代理、数据库插叙、数据脱敏、参数转码等。通过流程化的操作步骤即可完成API的在线一体化的开发、发布、审核。 数据服务提供:基于服务目录的方式,数据服务提供者将服务发布到服务目录。数据服务使用者即可对提供的服务进行在线申请。 数据服务管理:数据服务管理包含服务的申请、调用、授权、熔断、灰度加载、监控等。 3、数据服务平台特点与优势 一键数据共享

cVideo云视频系统技术白皮书

cVideo云视频监控系统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背景描述 (1) 2.cVideo云视频介绍 (2) 2.1 cVideo系统简介 (2) 2.2 系统架构 (2) 2.3 产品优势 (4) 3.cVideo产品技术架构 (7) 3.1 总体描述 (7) 3.1.1 各个模块的作用: (8) 3.1.2 系统工作流程: (9) 3.2子系统描述 (10) 3.2.1 处理服务器描述 (11) 3.2.2 存储服务器描述 (11) 3.3.3 系统数据流描述 (13) 4.关键技术 (15) 4.1 cVideo智能识别 (15) 4.1.1 简介 (15) 4.1.2 应用案例 (15) 4.2 cVideo云端转码 (18) 4.2.1 视频转码简介 (18) 4.2.2 云转码 (18) 4.3 JobKeeper云调度 (19) 4.3.1 简介 (19) 4.3.2 JobKeeper主要优势 (20) 4.3.3 JobKeeper架构 (20) 4.4 cProc云处理 (24) 4.4.1 cProc简介 (24) 4.4.2 cProc主要优势 (24) 4.4.3 cProc系统架构 (25) 4.5 cStor 云存储 (27) 4.5.1 cStor简介 (27) 4.5.2 cStor主要优势 (27) 4.5.3 cStor系统构架 (28) 4.6 技术创新 (30) 5 cVideo系统部署解决方案 (32) 5.1 一级云视频监控系统部署方案 (32) 5.2 多级系统部署方案 (33) 5.3 云转码系统部署解决方案 (35)

微服务核心架构梳理

微服务核心架构梳理

目录 1.什么是微服务 (3) 2.微服务的利与弊 (5) 3.什么组织适合使用微服务? (6) 4.微服务技术架构体系 (10)

本文从头到尾梳理一下,有关微服务架构的核心内容。阅读本文你将看到业界主流微服务框架的核心原理,包括服务发现,网关,配置中心,监控等组件,功能和架构原理的简单介绍。 1.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之父Martin Fowler,对微服务大概的概述如下: 就目前而言,对于微服务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While there is no precise definition of this architectural style ) 。但通常而言,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架构风格,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每个服务运行独立的自己的进程中,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服务之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通常是基于HTTP的RESTful API ) 。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另外,应尽量避免统一的、集中式的服务管理机制,对具体的一个服务而言,应根据业务上下文,选择合适的语言、工具对其进行构建,可以有一个非常轻量级的集中式管理来协调这些服务。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来编写服务,也可以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 根据Martin Fowler的描述,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小服务,没有特定的标准或者规范,但他在总体规范上一定是小的。 ?进程独立,每一组服务都是独立运行的,可能我这个服务运行在Tomcat容器,而另一个服务运行在Jetty上。可以通过进程方式,不断的横向扩展整个服务。 ?通信,过去的协议都是很重的,就像ESB,就像SOAP,轻通信,着意味着相比过去更智能更轻量的服务相互调用,就所谓smart endpoints and dumb pipes,这些Endpoint都是解耦的,完成一个业务通信调用串起这些micro service就像是Linux系统中通过管道串起一系列命令业务。过去的业务,我们通常会考虑各种各

阿里云飞天开放平台-技术白皮书-改

飞天开放平台技术白皮书

目录 文档图索引 (3) 1.概述 (4) 2. 体系架构 (5) 3. 飞天内核 (6) 4.分布式系统底层服务 (7) 4.1.协调服务(女娲) (7) 4.2.远程过程调用(夸父) (7) 4.3. 安全管理(钟馗) (8) 4.4. 分布式文件系统(盘古) (8) 4.5. 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伏羲) (9) 4.6.集群监控和部署 (11)

文档图索引 图 1 飞天体系架构 (5)

1.概述 阿里云飞天开放平台是在数据中心的大规模Linux集群之上构建的一套综合性的软硬件系统,将数以千计的服务器联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并且将这台超级计算机的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以公共服务的方式,输送给互联网上的用户或者应用系统。 阿里云致力于打造云计算的基础服务平台,注重为中小企业提供大规模、低成本的云计算服务。阿里云的目标是通过构建飞天这个支持多种不同业务类型的公有云计算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在云服务上建立自己的网站和处理自己的业务流程,帮助开发者向云端开发模式转变,用方便、低廉的方式让互联网服务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将网络济模式带入移动互联网,构建出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全新互联网生态链。在此基础上,实现阿里云成为互联网数据分享第一平台的目标。

2. 体系架构 图 1 飞天体系架构 如图2.1所示是飞天的体系架构图。整个飞天平台包括飞天内核(图2.1中浅灰色组件)和飞天开放服务(图2.1中白色组件)两大组成部分。飞天内核为上层的飞天开放服务提供存储、计算和调度等方面的底层支持,对应于图2.1 中的协调服务、远程过程调用、安全管理、资源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任务调度、集群部署和集群监控模块。 飞天开放服务为用户应用程序提供了存储和计算两方面的接口和服务,包括弹性计算服务(Elastic Compute Service,简称ECS)、开放存储服务(OpenStorage Service,简称OSS)、开放结构化数据服务(Open Table Service,简称OT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简称RDS)和开放数据处理服务(Open DataProcessing Service,简称ODPS),并基于弹性计算服务提供了云服务引擎(Aliyun Cloud Engine,简称ACE)作为第三方应用开发和Web应用运行和托管的平台。

微服务架构平台构建指南

微服务架构平台构建指南如何从0构建起一个亿级请求微服务架构

目录 一.微服务实施的前置条件 (3) 二.微服务实施的具体步骤 (6) 三.服务拆分理论和原理及方法 (9) 四.架构“三板斧”如何切入到微服务框架中 (15) 五.微服务后服务的测试方法 (25) 六.线上监控的实现 (36) 七.微服务实施总结 (38)

如何从0 开始构建一个亿级请求的系统历程,其中包括了服务拆分、微服务测试、容量预估以及上线等流程。稳定的系统不仅要依赖好的架构设计,而且需要对核心代码、高频访问模块精雕细琢。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优化,长期积累起来就会有质的变化。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做架构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微服务实施的前置条件 很多技术人员在听到企业技术架构要转型,打算从单体架构往微服务架构转型,得知消息后就异常的兴奋,认为自己马上又能学到新的技术了,开始去关注到底是选型哪种技术架构,并运行框架提供的Demo,认为成功运行Demo 就具备了实施微服务的条件了,等待公司一声令下,就踏上微服务之旅了。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人员考虑事情的思维,通过过往的经验来看,更重要的是在实施微服务之前全员统一思想、充分培训、以及工程结构标准化。 统一思想:因为在准备实施微服务的时候,首要条件就是获得高层的认可,因为涉及到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后续人力资源的增补,另外在新架构上线后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需要得到高层的支持。另外,在单体应用中其组织机构包括开发部、测试部、运维部、DBA 部,每个部门各司其职由高层统一指挥,看似很非常合理的组织结构,但是在项目或者迭代实际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跨部门沟通,形成了孤岛式功能团队。 充分培训:微服务架构的开发人员具备“精”、“气”、“神”的特质,否则在后续发展阶段一定会出现各种难题。“精”是指熟悉业务,熟悉选型的开发框架,而不仅限完成demo 运行,必须要熟悉原理,最好能熟悉源码,做到面对问题不慌,“气”是指大家对微服务架构这件事情的思想认知一致,能够在一个频道上对话,“神”是指需要了解其理论知识,比如什么是服务治理,什么是服务自治原则,明白为什么需要这样而不是那样。

华为FusionCloud桌面云-呼叫中心场景技术白皮书

DAS DAS DAS 资料编码 华为FusionCloud 桌面云解决方案 5.3 呼叫中心场景技术白皮书 文档版本 01 发布日期 2015-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5。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 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 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8518443970.html, 客户服务邮箱: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8518443970.html, 客户服务电话:4008302118

目录 1 传统呼叫中心面临挑战......................................................................................................... - 5 - 1.1 呼叫中心简介...................................................................................................................................... - 5 - 1.2 传统呼叫中心的困境 .......................................................................................................................... - 5 - 2 云计算与桌面云带来生机 ..................................................................................................... - 6 - 2.1 云计算 ................................................................................................................................................. - 6 - 2.2 桌面云 ................................................................................................................................................. - 6 - 3 桌面云成为呼叫中心运行最佳平台...................................................................................... - 8 - 3.1 方案优势和客户价值 .......................................................................................................................... - 8 - 3.1.1 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按需分配和动态调整................................................................................ - 8 - 3.1.2 云座席提升呼叫中心运维能力 .................................................................................................. - 8 - 3.1.3 桌面云提升桌面统一交付能力 .................................................................................................. - 9 - 3.1.4 桌面云提升数据安全性.............................................................................................................. - 9 - 3.2 华为云呼叫中心解决方案简介 ........................................................................................................... - 9 - 3.2.1 座席虚拟化................................................................................................................................. - 9 - 3.2.2 平台虚拟化............................................................................................................................... - 10 - 3.3 华为桌面云呼叫中心的方案选择...................................................................................................... - 10 - 4 桌面云呼叫中心虚拟化方案 ............................................................................................... - 11 - 4.1 桌面虚拟化(VDI)方案.................................................................................................................. - 11 - 4.1.1 方案介绍................................................................................................................................... - 11 - 4.1.2 方案特点................................................................................................................................... - 11 - 4.1.3 应用场景................................................................................................................................... - 12 - 5 桌面云呼叫中心VOIP技术方案 ....................................................................................... - 14 - 5.1 软电话部署于座席虚拟机的云座席方案(语音共路) ....................................................................... - 14 - 5.1.1 方案组网................................................................................................................................... - 14 - 5.1.2 带宽需求................................................................................................................................... - 15 - 5.1.3 方案特点................................................................................................................................... - 16 - 5.1.4 应用场景................................................................................................................................... - 16 - 5.1.5 应用实例—浙江移动客服桌面云............................................................................................. - 16 - 5.2 软电话嵌入瘦客户端的云座席方案(语音旁路) .............................................................................. - 18 - 5.2.1 方案组网................................................................................................................................... - 18 - 5.2.2 带宽需求................................................................................................................................... - 19 - 5.2.3 方案特点................................................................................................................................... - 19 - 5.2.4 应用场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应用实例—上海电信10000号呼叫中心 ................................................................................. - 20 - 5.3 软电话分离部署的云座席方案(语音分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