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大竹名人

合集下载

大竹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大竹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

大竹县明清文科进士名录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分宕渠县东部置大竹县,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757)大竹县并入邻山县,改称渠州,不久又分邻山县建大竹县,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大竹县、邻水县同时并入邻山县,不久再分邻山县建大竹县;北宋,大竹县一度并入邻山县,一度并入流江县,南宋高宗赵构绍兴三年(1133)复置大竹县;此后,历代均设大竹县,元属渠州,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1376)改属广安州,清属绥定府。

1950年属大竹专区,1953年属达县专区,1993年属达川地区,现属达州市。

大竹县在清朝清宣宗旻宁道光18年戊戌(1838年)出过一个文科探花——江国霖。

笔者找了清人李周望(康熙丁丑〔1697〕进士,国子监祭酒)于康熙59年(1720年)所编《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以下简称《碑》)、今人朱保炯、谢沛霖合编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版,简称《索》)和今人江庆柏编的《清朝进士题名录》(2007年版,简称《题》)进行查证,结果得出:大竹县在明朝有文科进7名,在清朝有文科进士7名。

现将这14名文科进士的科年、甲第录出,供有兴趣者参考。

大竹县明朝文科进士名录刘文林明永乐2/3/294《索》1960《碑》94杨纯明成化8/3/151《索》1672《碑》347吕和明成化17/2/73《索》1885《碑》387李应和明弘治3/3/59《索》1202《碑》441江万实明正德3/3/48《索》1032《碑》537徐万璧明嘉靖2/3/118《索》977《碑》636江宗棐明万历8/3/71《索》1030《碑》976大竹县清朝文科进士名录陈瑄清康熙9/3/236《索》2093《题》175江国霖清道光18/1/3《索》1034《题》908毛鸿图清咸丰10/2/27《索》647《题》1022濮斗衡清同治1/3/65《索》1087《题》1036夏裕纶清同治2/3/58《索》359《《题》1046王履亭清同治10/2/38《索》317《题》1081邓思哲清光绪2/3/128《索》601《题》1129【注】邓思哲,在《索》601为128名,在《题》1129为163名。

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

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

一心为民的达州古代官吏江国霖本文导读:江国霖的父亲江大溶是清朝的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曾在乡里作塾师。

其母邓氏系大家闺秀,亦知书达理。

江国霖从小便受到良好家庭的教育,幼时在其父开的塾馆中学习。

他聪颖嗜学,攻读刻苦,15岁便被录入县学为诸生(秀才),16岁补博士弟子。

知府孙益廷对其颇为钟爱,推荐到绥定府学深造,奖给助学补贴。

江国霖刻苦攻读,风雨无间,曾题联自勉曰:“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

”可见他从小便有凌云之志。

道光十一年(1831),江国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道光十八年又取为进士,后参加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探花),成为达州古代科举考试之冠。

他即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次年又被任命为广西主考。

时其父病故,江国霖奔丧回家,建"听风楼"书房,博览古今典籍,间或步至田间,了解民间疾苦。

三年服满后,出任顺天乡试司考官,继为江南主考,国史馆编修和湖北学政。

从政之余,潜心研读典籍。

道光二十七年(1847)冬,江国霖出任广东惠州知府,到任伊始,立即清理积案,发现前任官吏贪污受贿,造成许多冤案。

江国霖亲审讼词,及时决断。

未逾半年,不但积案处理完毕,而且对受害者平反昭雪,进行经济补偿,深受群众爱戴。

惠州地处东江下游,水患频繁,十年九涝,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

道光二十八年八月连日暴雨,江水陡涨,沿江数县一片汪洋。

江国霖紧急组织抢险救灾,督促部属全力以赴,并亲到灾区慰问灾民,自出俸银救济,并倡导州民捐资,设站施粥,普救灾民,使广大灾民得以度过难关。

道光二十九年,江国霖出任雷琼兵备道,距城十里的海口镇,过去商船云集,市场繁荣,后因西洋海盗数次抢劫,官兵畏惧,不敢出动剿灭,海盗气焰更加嚣张,以致商旅不敢营集,造成百业萧条,给人的生活需求带来极大困难。

江国霖到任后,立即巡视海岸,增筑炮台,征募船只,训练水兵,并在水军中破格提拔优秀士兵黄开广、吴全美等多人,委以重任,派遣他们率领精干水兵日夜出海巡游,先后捕获西洋海匪100余人,海患遂平。

谭友顺作品

谭友顺作品

谭友顺作品
谭友顺
【期刊名称】《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
【年(卷),期】2017(000)012
【总页数】1页(P47-47)
【作者】谭友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生存之道的求索——评谭大友著《生存智慧的当代阐释》 [J], 汪志强
2.关注民生服务发展--记牡丹江移动公司海林分公司总经理谭友利 [J], 王意芬
3.谭恩美笔下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研究——以谭恩美作品《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为例 [J], 张芳
4.谭恩美笔下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研究——以谭恩美作品《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为例 [J], 张芳;
5.立志种杨梅带富一个村——记重庆市巫山县培石乡黄龙村党支部书记谭家友 [J], 唐探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斛——精选推荐

李斛——精选推荐

李斛目录人物简介人物履历时代条件荣誉成就夜景特色遭遇迫害评价代表作品人物简介李斛,号柏风,四川省大竹县人,画家,美术教育家。

人物履历李斛自幼家境贫寒,1926年靠舅父接济人粱山屏锦铺南岩小学读书,1932年转至成都继续上中学。

因自幼极好绘画,曾暗自投考成都艺专和东方美专,成绩优秀。

后被舅父发觉,为就业考虑,强令其改读师范。

1935年考入四川省立成都师范学校学习美术,课外则常为贫苦工农、挑夫、小贩等画像。

学至中途曾因家庭经济困难一度辍学,当小学教师两年。

1940年,成都师范毕业后,本想报考已迁到重庆的中央大学艺术系,由于长江涨水,江轮停航未能成行。

于是以教学为业,先后在江津、梁平、万县等地中小学和万县师范学校教美术,并任万县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

同时作画卖画,负担全家生活。

1942年,他如愿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在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黄显之、吕斯百、傅抱石、谢稚柳等先生的指导下,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尤以素描、肖像画最为突出。

在中大学习期间,青年李斛目睹了在外强侵略下旧中国人民的苦难,深知长期因循守旧只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落后和挨打的厄运,在大师们的指点下,立志用手中的画笔,冲破当时中国画坛一味抄袭古人、严重脱离现实生活的现状。

他认为,要使中国画更好地表现现实生活,既要努力学习优秀传统技法,也要掌握国外绘画中有用的东西。

对待自己民族的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错误的,但是拒绝西洋绘画的科学因素那种保守的、闭关自守的态度也是不对的。

要敢于吸收西洋绘画的科学因素,只有兼收博取、通晓古今中外的美术、并把各种有益的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融化在一起,才能创作出具有民族特点,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中国画。

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他探索着把中国传统的水墨技巧与西洋的绘画艺术相融汇,在艺术实践中大胆尝试,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风貌的新中国画,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如1944年创作的《战火中的难民》、《中渡口担煤工人》等画,均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美展,后者当时即被法国使馆买去。

北纬30

北纬30

北纬30°·中国行第1集舟山《远方的家》20120601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2集千岛之城—舟山《远方的家》20120604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3集仙山竹海醉宁波《远方的家》20120605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4集宁波—姚江寻宝《远方的家》20120606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5集古韵情长寄绍兴《远方的家》20120607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6集西施故里尽珠玑《远方的家》20120608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7集磐安: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远方的家》20120611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8集磐安:生活在大山里《远方的家》20120612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9集潇洒桐庐《远方的家》20120613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0集山水淳安《远方的家》20120614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1集秘境龙游古韵柯城《远方的家》20120618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2集畲乡景宁《远方的家》20120619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3集山水风情心怡遂昌《远方的家》20120620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4集江山多娇《远方的家》20120621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5集常山柚都石城《远方的家》20120625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集开化:生活在钱江源《远方的家》20120626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7集寻奇赏秀品黄山《远方的家》20120627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8集梦萦徽州《远方的家》20120628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9集黄山脚下行纪《远方的家》20120629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20集婺源为什么这么美《远方的家》20120702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21集鄱阳:"清"山绿水《远方的家》20120703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22集景德镇:窑火千年《远方的家》20120704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23集景德镇:古窑新风《远方的家》20120705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24集庐山:不走寻常路《远方的家》20120706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25集铜陵:山水铜都《远方的家》20120709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26集山里山外品池州《远方的家》20120710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27集梦里九华《远方的家》20120711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28集江湖之城:南昌《远方的家》20120712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29集养生福地宜春《远方的家》20120713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30集宜春多样的精彩《远方的家》20120716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31集靖安群山中的秘密《远方的家》20120717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32集古韵悠悠话安庆《远方的家》20120718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33集天柱山家在青山绿水间《远方的家》20120719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34集大山深处的守望《远方的家》20120723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35集人杰地灵之城黄冈《远方的家》20120814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36集走进别样小城黄梅《远方的家》20120815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37集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远方的家》20120816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38集荆楚明珠阳新《远方的家》20120817 许伟北纬30°·中国行第39集江风古韵品鄂州《远方的家》20120820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40集江城武汉《远方的家》20120818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41集武汉生活秀《远方的家》20120822 吴丹北纬30°·中国行第42集楚韵香城醉咸宁《远方的家》20120823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43集通山寻歌赤壁怀古《远方的家》20120824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44集秀美崇阳雄奇九宫《远方的家》20120827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45集岳阳大湖之城《远方的家》20120828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46集寻龙舟之源游鱼米之乡《远方的家》20120829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47集山水洲城幸福长沙《远方的家》20120830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48集长沙物产丰饶之地《远方的家》 20120831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49集人杰地灵说湘潭《远方的家》20120903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50集品读湘潭《远方的家》20120904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51集益阳家在南洞庭《远方的家》20120905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52集安化家在茶马古道间《远方的家》20120906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53集麋鹿故乡—石首《远方的家》20120907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54集家在荆州《远方的家》20120910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55集荆州千年古城《远方的家》20120911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56集物华天宝话仙桃《远方的家》20120912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57集孝感传承在这里《远方的家》20120913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58集山水古城品孝感《远方的家》20120914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59集三楚重镇魅力荆门《远方的家》20120917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60集宜昌三峡人家《远方的家》20120918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61集宜昌清江好人《远方的家》20120919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62集宜昌美之长阳《远方的家》20120920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63集问道武当山《远方的家》20120921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64集生活在武当《远方的家》20120924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65集秭归楚韵留香《远方的家》20120925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66集宜昌长江活化石《远方的家》20120926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67集不一样的神农架《远方的家》20120927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68集常德桃花源里的城市《远方的家》20120928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家乡的味道《远方的家》20120929北纬30°·中国行第69集常德壶瓶山夜行《远方的家》20121001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大山里的人《远方的家》20121001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美味大不同《远方的家》20121001北纬30°·中国行第70集张家界山的王国《远方的家》20121002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多彩的民间文化《远方的家》20121003北纬30°·中国行第71集张家界武陵人家《远方的家》20121003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走进传统技艺《远方的家》20121004北纬30°·中国行第72集湘西永顺一份亦动亦静的美《远方的家》20121004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水美鱼肥乐渔家《远方的家》20121005北纬30°·中国行第73集湘西龙山:武陵山深处探奇《远方的家》20121005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寻找桃花水母《远方的家》20121006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动物家园《远方的家》20121007北纬30°·中国行第74集湘西保靖赶秋节奇遇记《远方的家》20121008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75集湘西的风情往事《远方的家》20121009 周雪梅4 北纬30°·中国行第76集魅力湘西谷韵吉首《远方的家》20121010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77集魅力湘西走进凤凰城《远方的家》20121011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78集楚西厄塞秀美巴东《远方的家》20121012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79集秘境巴东《远方的家》20121015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0集仙居恩施《远方的家》20121016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1集有利之川利川《远方的家》20121017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2集“山中聚宝盆”宣恩《远方的家》20121018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3集巴土风情神往咸丰《远方的家》20121019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4集巫山:泛舟巫峡《远方的家》20121022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5集逍遥巫溪《远方的家》20121023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6集清凉黄水火热万州《远方的家》20121024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87集秘境黔江《远方的家》20121025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8集乌江苗都彭水《远方的家》20121026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89集奇异武隆《远方的家》20121029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90集享山乐水双城行《远方的家》20121030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91集山城味道《远方的家》20121031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92集纵情山水间《远方的家》20121101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93集石香花海大足《远方的家》20121102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94集奇异苗乡铜仁松桃《远方的家》20121029北纬30°·中国行第95集乌江畔土家人思南《远方的家》20121106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96集石阡长寿之乡《远方的家》20121107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97集铜仁家在梵净山《远方的家》20121108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98集山川壮美看遵义《远方的家》20121109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99集乡土汇川多彩凤冈《远方的家》20121112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00集走近仡佬族《远方的家》20121113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01集丹青赤水《远方的家》20121114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02集赤水河畔话古蔺《远方的家》20121115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03集品味泸州《远方的家》20121116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04集古韵合江龙乡泸县《远方的家》20121119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05集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远方的家》20121120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06集宜宾塘坝古街《远方的家》20121121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07集美在自然贵在人文《远方的家》20121122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08集追寻僰人的足迹《远方的家》20121123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09集咸泉涌动盐说自贡《远方的家》20121126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10集川中枢纽诗画内江《远方的家》20121127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11集内江传承的精彩《远方的家》20121128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12集天府之源灵秀资阳《远方的家》20121129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13集柠檬之乡秀美安岳《远方的家》20121130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14集静怡山水秀遂宁《远方的家》20121203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15集遂宁的别样旅行《远方的家》20121204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16集致富思源魅力广安《远方的家》20121205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17集广安奇妙之旅《远方的家》20121206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18集悠悠大竹古老渠县《远方的家》20121207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19集却话巴山达州行《远方的家》20121210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20集访巴蜀文化品珍果醇香《远方的家》20121211 张梦路北纬30°·中国行第121集蜀门秦关走巴中《远方的家》20121212 张梦路北纬30°·中国行第122集三国争霸地一代女皇家《远方的家》20121213 张梦路北纬30°·中国行第123集川北的客家印记《远方的家》20121214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24集山水乡情话南充《远方的家》20121217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25集阆中胜事《远方的家》20121218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26集羌风羌韵新北川《远方的家》20121219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27集诗意江油绿色梓潼《远方的家》20121220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128集深山中的白马藏族《远方的家》20121221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129集古蜀新韵《远方的家》20121224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130集德孝之乡《远方的家》20121225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131集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远方的家》20121226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32集西岭山脚下小城故事多《远方的家》20121227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33集蜀风古韵话郫县《远方的家》20121228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34集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远方的家》20121231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35集成都休闲生活《远方的家》20130101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36集童话世界九寨沟《远方的家》20130102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37集多彩风情走阿坝《远方的家》20130103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体验之旅《远方的家》20130101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不一样的精彩《远方的家》20130101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别样的美味《远方的家》20130102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珍稀动物零距离《远方的家》20130102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山乡水情多彩风情《远方的家》20130103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高手在民间《远方的家》20130103北纬30°·中国行第138集阿坝——最近的遥远《远方的家》20130104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39集羌年羌情新阿坝《远方的家》20130107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40集熊猫故乡生态雅安《远方的家》20130108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41集雅安:秘境探宝《远方的家》20130109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西藏段开播仪式《远方的家》20130109北纬30°·中国行第142集深山中的宝库--天全《远方的家》20130110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43集蜀中异彩--雅安《远方的家》20130111 蔡丽娜北纬30°·中国行第144集眉山长寿之旅《远方的家》20130114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45集灵山秀水之地《远方的家》20130115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46集世界的乐山《远方的家》20130116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47集味在乐山《远方的家》20130117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48集西昌:太阳之城《远方的家》20130118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49集大凉山里彝族年《远方的家》20130121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50集走进女儿国泸沽湖《远方的家》20130122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51集心中的香格里拉木里《远方的家》20130123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52集一半仙境一半人间泸定《远方的家》20130124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53集情满康定美在丹巴《远方的家》20130125 李七月北纬30°·中国行第154集山间的美丽家园《远方的家》20130128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55集探秘康巴腹地《远方的家》20130129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56集弦子故乡巴塘《远方的家》20130130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57集嵌在藏东的明珠昌都《远方的家》20130131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158集藏东明珠纯美昌都《远方的家》20130201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159集昌都-雪域山边永存的风景《远方的家》20130204 彭祖北纬30°·中国行第160集峡谷深处有人家《远方的家》20130205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1集墨脱纪行:翻越多雄拉《远方的家》20130206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2集墨脱纪行:山谷人家《远方的家》20130207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民间的盛典《远方的家》20130208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国宝大熊猫《远方的家》20130211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丛林精灵《远方的家》20130213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山里人家《远方的家》20130214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鲜香的诱惑《远方的家》20130215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动物故事多《远方的家》20130216北纬30°·中国行特别节目:多彩的民俗表演《远方的家》20130217北纬30°·中国行第163集墨脱纪行:向往背崩《远方的家》20130218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4集墨脱纪行:田园山城《远方的家》20130219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5集墨脱纪行:莲花圣地《远方的家》20130220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6集路上好风景《远方的家》20130221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7集高原上的江南《远方的家》20130222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68集文成公主与山南《远方的家》20130225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69集山南寻香记《远方的家》20130226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70集寻找喜马拉雅藏獒《远方的家》20130227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71集雪域氧吧《远方的家》20130228 王静北纬30°·中国行第172集初来拉萨《远方的家》20130301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73集悠闲拉萨《远方的家》20130304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74集拉萨的灵山秀水《远方的家》20130305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75集难忘拉萨《远方的家》20130306 王瑶洁北纬30°·中国行第176集双湖纪行:驰骋藏北草原《远方的家》20130307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77集藏北尼玛:羌塘草原上的太阳《远方的家》20130308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78集藏北高原:一次一"错"再"错"的旅程《远方的家》20130311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79集那曲嘉黎:走进羌塘上的小江南《远方的家》20130312 周雪梅北纬30°·中国行第180集丰收时节日喀则《远方的家》20130313 谭文颖北纬30°·中国行第181集边境小城—亚东《远方的家》20130314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82集味美岗巴神秘定结《远方的家》20130315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83集梦想珠穆朗玛《远方的家》20130318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84集 318国道终点站—樟木《远方的家》20130319 唐天骄北纬30°·中国行第185集阿里:快乐的高海拔《远方的家》20130320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186集普兰:生活在神山圣湖旁《远方的家》20130321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187集扎达:土林上的传奇《远方的家》20130322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188集阿里:为了美好的家园《远方的家》20130325 刘莎北纬30°·中国行第189集阿里:希望的原野《远方的家》20130326 刘莎《北纬30°·中国行》189集全部播完。

论《名人》中大竹七段的棋道精神

论《名人》中大竹七段的棋道精神

论《名人》中大竹七段的棋道精神作者:于勇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3期摘要:大竹七段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说《名人》中与秀哉名人对局的棋士。

作者为了表达对秀哉名人壮美而悲哀的一生的怜爱之情,用近乎崇拜的态度对其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而对大竹七段的描写则笔墨甚少。

论文拟对小说中关于大竹七段的描写片段进行细致梳理,再现大竹七段和秀哉名人同样高尚的品格和令人尊敬的棋道精神。

关键词:秀哉名人;告别赛;大竹七段;棋道精神《名人》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的“喜爱”之作。

描写了日本棋界泰斗本因坊秀哉名人与年轻棋手大竹七段的一盘对局。

川端康成作为观战记者,描写了“由于一心扑在棋艺上而丧失了许多现实的东西”的人生悲剧。

正如名人的棋艺以这盘告别赛而告终一样,下完这盘棋,名人再也没能恢复健康,一年之后他的生命也宣告结束了。

小说中名人是日本传统和美学的体现者,大竹则是合理主义的代表。

川端站在名人的角度,描绘了一场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告别赛。

在充满崇敬之情和怜惜之意的笔触下,征战告别赛的老名人被刻画的入木三分,对于激战的另一方大竹,作者的笔墨极显吝啬。

国内研究《名人》的人虽然不多,但都深入剖析了川端康成对棋道传统失落的失望,对秀哉名人壮美却悲哀的一生的怜爱。

认为此作是一曲讴歌名人艺道和高尚人格的颂歌(徐秀姿,1999),充分展现了日本民族传统的精神——即使用生命也要维护自己名誉的精神(王国军,2004),出于对围棋艺术的维护,才铸成了名人的失败。

但是,如果仔细梳理小说中着墨不多的对大竹七段的形象刻画,会发现大竹和秀哉名人一样有着高尚的品格和令人尊敬的棋道精神。

不仅继承了重视传统义理人情的明治式棋手风范,而且开拓了日本围棋界新布局。

一、告别赛的规则制定1509年丰臣秀吉授予棋艺高超的日海和尚“本因坊”称号,开始了“本因坊”世袭制。

名人是棋手的最高称号,与其拥有的荣誉和地位相仿,他的棋技被称为是神技,其境界被认为是常人所难以达到的圣域,因此同一时代只可能有一人存在。

大竹英雄简介

大竹英雄简介
965年,大竹在升段赛第一部中获得冠军,同时晋升七段,在第九期首相杯争夺淘汰赛中首次获得冠军。但是,从1963年至1964年,在拼命奋战进入名人战和本因坊战的循环赛的预选赛中三战皆负,通往应该称为棋手的正式比赛的重要冠军称号的道路被封闭了。围棋的才能另当别论,他这种最为软弱性格的弱点受到指责。
对于后来的少年来说,拥有大竹这样的师兄是很幸福的。比大竹晚许多年的小川诚子说:“大竹先生非常和气,是重感情的师兄。我当木谷先生的内弟子时,大竹先生已经独立了,但是,也常去四谷的道场,与加藤先生、石田先生下连棋。我也加入其行列,并请教了许多。记得每当下完棋,大竹先生就说:光下围棋,身体不灵活可不行。于是,大家一起去新宿御苑做体操,游玩消遣。”用大竹先生的话来说,把学棋扔在一边,只要有工夫,就拉住伙伴去玩耍。
但是,在才能云集的围棋界,同样的专业棋手称大竹英雄具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因此,试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被世人称作天才山部的山部俊郎说:“在当棋院学生时,我曾与他下过几盘快棋,他身材虽矮小,但每次我都感到他头脑中迸发出一种智慧与机敏的才能,针扎般的感觉遍布全身,这下可闯进一个前途无量的家伙,使我感到赞叹不已。”
5、站在顶点
但是,1975年大竹迎来了第三个高峰时期。在第十四期名人战中与藤泽秀行、坂田荣男激烈争夺,结果成为挑战者,在四对三的重大激战中降服石田芳夫夺得名人桂冠。同年,从石田芳夫手中也夺得王座,加上五连冠的全日本第一位,获得三项桂冠,名符其实地站在了围棋界的顶点。
第二年的《围棋年鉴》上刊载着如下的消息:“石田与林君角逐的背后,有点儿被人们遗忘的大竹,眼看就要无法忍耐之时,一跃而居首位。抑制住与石田的七番胜负获得新名人桂冠,已经具有足够的威信,甚至觉得头脑中加进新的字眼儿有些碍眼。有关大竹的棋,手法、棋形、不甘示弱的长处是招牌,另一方面,只要走错一处就会一泄千里的缺点也很显眼,然而,仅这次于名人战、王座战中,却显示出与以往的印象截然不同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若大竹的复仇的心态萌发,今后城池也不会轻易崩溃。”

墨润十田

墨润十田

墨润十田
谢江(大竹县)
跋山涉水云雨间,心中有土自生田。

勤奋耕耘数十载,戎身归隐学先贤。

书画印文载青史,松风竹韵赛神仙。

挥毫泼墨惊四座,点笔成金展宏篇。

【注:陈十田先生是中国青年书画名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师从齐白石弟子吴悦石先生,因德高、艺高、威望高而名扬京城和中国书画界,可谓:天分超人,勤奋惊人,才气聚人。

近日回竹,诚邀数友至画室吃茶,其间挥毫泼墨,将我两年前写的小诗《竹海听泉》跃于纸上。

得此墨宝,甚喜,遂赋诗一首《墨润十田》,回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竹名人[清](一六二三至一六九九)字此度,号燕峰,四川新繁人。

谟家为道士,流遇江苏泰州。

工书善诗。

王士祯颇赏其诗,遂与订交。

后师孙奇逢,学益进。

有鹿峰、燕峰等集。

卒年七十七。

《益州书画录》费密(1623-1699)字此度,号燕峰,新繁人,生于明末清初,遭逢离乱,经历兵戈,后移家陕西、江苏等地。

他广结文友,潜心著述,教授生徒,为清初著名学者、诗人和思想家。

费密出身于书香世家,祖父嘉诰为四川大竹县训导,父经虞为云南昆明知县。

他六岁从师读书,好学穷理,深得长辈的赞赏。

二十岁时,张献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打到成都。

他只身去昆明探望父亲,途中被少数民族掳劫,幸为父亲赎回,受到镇守嘉定的明将杨展任用。

后来杨展被投降张献忠的武林定所杀,费密出曾被俘。

1652年,费密回故乡新繁,见祖传房屋已成灰烬,遂北行到陕西沔县定居。

在沔县,他谢绝了当地总兵官和重金聘用,而专心研究医学。

1657年,他又携家到江苏扬州。

当时海内名流钱谦益、屈大均、万斯同、朱彝尊、孔尚任等都与他交往密切。

为了不断增长学识,他于1673年徒步数千里专程到河南卫辉苏门山问学于儒学名士孔逢奇,得其真传。

次年春他又到浙江与思想家吕留良切磋学问。

费密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至老死,葬于泰州野田村。

费密守志穷理,讲学著述,在文学、史学、经学、医学、教育和书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其主要著作有《中传正纪》、《弘道书》、《文集》、《诗钞》、《外集》等40种298卷,并完成其父所编的《剑阁芳华集》20卷,《雅论》26卷。

后代学者评论说:"蜀中自杨升庵外,唯密著作最富,论说精辟,对后世颇有影响"。

在学术上,费密以汉儒为宗,力倡实学,反对宋儒空虚疏狂的积习,对其抹煞汉唐诸儒的功绩表示异议。

费密肯定汉唐诸儒在学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对宋明理学的"道统论"进行深刻的批判,在开创清代学风上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在清代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费密学识渊博,诗文亦颇有建树。

他继杨升庵之后为中华和巴蜀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诗题材广泛,法度谨严,"以深厚为本,和平为调,以善寄托为妙,常戒雕巧快心之语",清初蜀中谈诗者,首推费氏为大家。

费密的诗现存55首,大多抒写亲身经历,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文笔清新,朴实自然。

他的《朝天峡》一诗深受当时著名学者兼诗人王士祯的赞赏,称其中"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两句为"十字堪千古"/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所圈阅唐、宋、明朝人歌咏四川的一些诗词中,就有费密的《朝天峡》。

费密之子锡琮、锡璜也都以诗文著名于世,锡琮有诗集《白鹤楼稿》,锡璜有《掣鲸堂诗集》和《贯道堂文集》。

费密生逢战乱,长期寓居江南,不能回归故乡,曾请著名画家石涛绘《繁川春远图》寄托乡思。

故乡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位先贤。

清道光八年(1828),新繁知县马裕霖在新繁城南建费公祠,1922年,新繁知事刘咸煊将费公祠移建于东湖,扩大规模,更名"四费祠",以纪念费氏四代六位乡贤。

破山和尚破山和尚,法号海明,四川大竹人,为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渊源于佛门中影响最大的天童派———“天童衣钵正在破山”,遂成为佛坛执牛耳的人物。

他是当时西南以至全国的佛坛领袖,也是位名声远播的诗人、书法家、绘画大师。

1633年,他回到川东梁山(今重庆梁平),建双桂堂(后被称为“西南第一丛林”),广收弟子,弘扬佛法,推动禅学,前后30余年,使四川乃至整个西南的佛教“兴盛到历史顶点”,成为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最后活跃及其终结”(见《中国禅宗史》)。

由于他的宗教、思想、文学、艺术,实践于明末清初战乱频仍的时期,在调和矛盾于血腥、和谐社会于刀剑、安抚百姓于水火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尤其在诗歌、书法、绘画上,造诣高超,有大量作品传世。

五百年来重庆一代高僧,为近古影响全国著名的诗人、佛学家、书法家、绘画大师。

破山和尚继承圆悟风格,倡导棒打启悟禅风。

自谓“万竹山中无剩言,拟开口处便还拳,连连打彻自家底,胜遇诸方五味禅。

”(《破山明禅师语录》卷十四)法门以参禅与念佛、参禅与学教、参禅与持戒并重,在看话禅基础上,将禅、净、教、戒统一。

嗣法弟子遵义文雪和尚称赞他:“九坐道场,风清日皎,触着磕着,令人便饱,棒下翻身,无处寻讨,六十年来料掉不少。

收拾群机,雷奔电扫,恶辣钳(chuí)鎚,万国无闻,弦琴曲只一操”。

(《丈雪语录·本师老和尚像赞》)剃度弟子百余人,嗣法弟子八十七人,其中有录者三十四人,止有名号录无者五十三人,子孙蕃衍,遍布西南,诸如敏树如相、象崖性(tǐng)珽,丈雪通醉、燕居德申、灵隐印文、半云如慧、密行寂忍、圣可德玉,两生真从、莲月印正、明然如泰、雪臂峦、云幻宸、竹帆波等,都或在贵州各有临济灯系,或直接阐教于黔中。

临济禅系因黔中弟子的活跃而大振家声,溯源则当以密云、破山为中兴功臣。

时人评论说:“西来一宗,自天童(密云圆悟)中兴,济下儿孙遍天下,可谓盛矣。

然未有如双桂(破山海明)之尤超于诸方也。

”(《双桂破山明禅师年谱》)。

赤松和尚为他撰像赞云:“破头山上破家私,走向天童陷铁围。

不料儿孙遍天下,西方佛日庆重辉。

”(《黔灵山志》卷五)今弘福寺大殿尚悬有破山一联云:“悬佛日于中天光含大地,耀心珠于性海彩彻十方。

”可见其影响。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来由,本是一个悲壮的典故。

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现在的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强迫里面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攻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

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

于是破山一边吃,一边说出了这句话。

他是为了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江国霖江国霖(1811-1859),字雨农,号晓帆,大竹童家乡盐井沟人.父大溶,曾在在八角庙,盐溪老屋作塾师,生母邓氏,亦略知书。

夫妇晚年得子,国霖又系单传,故极为钟爱。

国霖幼时随父学习,英敏强记,出语尺人。

三岁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四岁学写文章,十五岁意以优成绩录入县学为诸生(秀才),十六岁补博士弟子,知府孙东缶(益廷)颇为赞赏,推荐到绥定(达县)府学深造,奖给助学补贴。

国霖学习勤奋,鸡窗攻读,风雨无间。

曾题联自勉:“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

道光十一年(1831),国霖乡试中举,十八年,取为进士。

殿试一甲第三(即任翰林院编修。

次年,任广西主考。

时大溶病殁,国霖奔丧回家,守制于童家禹王宫内。

建“听风楼”书房,博览古今古典籍,间或步至田间,询部民间疾苦。

三年服满。

出任须天乡试同考宫,继为江南主考,国史馆协修,庶吉士教习和湖北学政。

从政之余,潜心研读典籍,贯穿诸子百家,羡纂注成书。

士民争购,一时轰动京城。

道光十十七年冬,出任惠州知府。

到任伊始,立即清理积案,亲审讼词,及时快断。

未逾半年,署风案牍一空。

闲时微服出访。

了解百姓疾苦,调查匪情盗情,及时施治。

惠州地处东江下游,水患频繁,十年九涝,道光二十八年八月,大水复又为灾,沿江数县,一片汪洋。

国霖紧急动员抢险救灾,命令部属全力以赴,自出俸银,倡捐巨金,并亲到灾区慰问疾苦,广施钱粮。

省城人从,则设站施粥,普救灾民。

道光二十九年,出任雷兵备道。

距城十里,有海口镇。

过去商船云集,市场繁华,后因西洋海盗数次来动,官兵畏而不出,贼焰益张,以致商旅裹足,百业萧条。

国霖到任后,立即巡视海岸,增筑炮台,征募船只,并在水军中破格提拨优秀士兵黄开广,吴全美等多人。

委以重任。

派遣出海巡。

先后捕获西洋海匪100余人,海患遂平。

自是琼海数千里,商船往来,繁荣如旧。

儋州,历来黎汉杂居。

咸丰元年(1851),土客籍失和,纷争迅速扩大,危及省城,官吏惊惶不安。

国霖受命弹压,挥兵进至那达墟。

自思黎人此举,全系受人蒙骗。

只适当用兵,不就更多流血。

乃不听从人劝阻,毅然乘轿独往黎寨,面见头人,陈说利害。

黎人深受感动,遂负荆请罪,表示和睦相处,誓不相残。

国霖更给布匹酒食,予以抚慰,并拨款修理房舍,安置流亡,医治战争创伤。

儋州遂宁。

国霖治琼,奖励耕织,警戒游惰。

提倡亲友睦邻,化息讼争。

兴办学校舍以明礼,育人才。

亲到琼台书院讲学,并筹款三千元设奖鼓励勤奋师生。

琼州好学之风日盛。

三年,以政缚卓著,被推荐为广东按察使,旋升广东布政使。

国霖夙夜匪懈,案头公文,日有数尺,皆一一过目,细心审阅。

广东盐务,历来弊不少,以至课税难收。

究其原因,多系官府自身不廉所致。

国霖认为“官无私而后能缉私,先恤商而后能治商”。

乃断然废除原附在盐价上衙门杂费。

接着,又严格缉私,肃贪倡廉。

盐政得以整顿。

国霖常说:“患在内,不在外”,要求下属令必果行,严禁推诿拖拉。

咸丰六年冬,英国军队窜到佛山骚乱。

次年十一月入侵省城;动走制府。

国霖极为愤慨,遂召集官吏,商讨对策;清理内奸,储备资粮,整理乡团武装,准备随时迎击英军再次来犯。

八年离任代理广东巡抚。

不久即受人中伤,被朝廷革掉官职。

罢官以后,心情忧郁。

闭门谢客,深居简出,以吟诗,习字自娱。

间或到古寺散闷与僧侣为伍。

国霖做官时已瘁劳咯血,此时旧病加剧以致卧床不起,咸丰九年病卒。

遗体葬于大竹西乡八角庙。

国霖身体魁梧,内严外谦,生活俭朴,在粤做官司十年,未置田产,薪俸多接济别人。

咸丰年间,录取秀贡,朝廷有捐银增额规定。

国霖不忘桑梓,曾为家乡捐薪俸万两,使大竹每年得以多取秀才一名。

一生所著诗极多,经精先留存编有<梦溪斋诗集>,<随月山房文集>等收若干卷。

观察林氏称其诗“清新隽逸,洗净铅华,足为性情淡雅,具有仙骨”。

身后,惠州士民为其画象供于“三贤祠”中。

范绍增范绍增名舜典,号海廷,绰号“范哈儿”,“大老造”。

属马,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

自幼不喜读书,常到茶馆“听书“,对江湖豪侠劫富济贫心向往之。

13岁入袍哥,终日在外游荡。

清宜统三年(1911),大竹县,渠县一带袍哥首领,同盟会员张作霖聚众而起。

范绍增随之摇旗呐喊,随机应变,受到张赏识,收为袍哥小兄弟,并介绍加入同盟会。

[民国]2年(1913),乡八霖参回“癸丑反袁”失败,被迫率部上山,在渠竹,达边境一带抢劫财物,购枪支,扩充实力,范则为张当总管事。

[民国]5年,范绍增随张参加反袁护国战争。

张在邻水县一带活动时,张被亲袁川军袭杀。

范率部继续反袁。

[民国]7年4月,受川滇黔靖国联军援川陕第二路总司令颜得基收编,任模范营营长。

不久,编入征缉五旅王维舟团任营长,王离职后,范即升任团长。

[民国]9年10月,颜德基参加唐继尧发动的倒熊(克武)之战失败,范绍增改编在熊系第一军第六师余际唐部任团长,驻扎云阳。

此间曾回大竹县清河场,将被其抢过财物的人家请来,偿还损失。

范绍增在余部受到排挤,日夜思变。

一个风雨之夜,率部袭击驻夔府的第二军唐式遵部,夺得枪械上千件,集结两千多人,活动于酉阳,黔江一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