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自由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检测方法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检测方法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是用来评价化合物在体外是否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一种常用方法。
DPPH自由基是一种常用的自由基模型,其具有紫色,可通过其吸收峰的变化来反映清除能力。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用于检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化合物与DPPH反应后的溶液吸光度的变化来评估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实验过程如下:1)准备1mM的DPPH乙醇溶液。
2)将待测化合物按一定浓度体系添加到相应的试管中。
3)将相同体积的DPPH溶液加入到每个试管中,混匀。
4)放置在室温下,静置反应30分钟。
5)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反应体系的吸光度,计算清除率。
2.电子顺磁共振法(EPR)电子顺磁共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而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过程如下:1)准备含有DPPH和待测化合物的溶液。
2)使用电子顺磁共振仪测量样品的EPR信号,同时测量含有DPPH和不含DPPH的样品作为参比。
3)通过比较样品与参比的EPR信号来计算清除率。
3.原子力显微镜方法(AFM)原子力显微镜方法是一种非常灵敏的方法,可以用于直接观察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实验过程如下:1)制备DPPH自由基薄膜。
2)将待测化合物沉积到DPPH自由基薄膜上。
3)使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变化。
4)通过观察DPPH颜色的变化和表面形态的变化来评估清除率。
4.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快速、灵敏且简便的检测方法,利用化合物与DPPH反应后荧光上转换的变化来评估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实验过程如下:1)制备DPPH乙醇溶液。
2)将待测化合物与DPPH溶液混合。
3)使用荧光光谱仪测量样品的荧光强度的变化。
4)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来计算清除率。
总结:以上所述是几种常用于检测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分别基于吸光度、EPR、AFM和荧光等原理。
dpph抗氧化能力测定

DPPH.法测定绿原酸清除自由基能力2.1 待测液的制备将绿原酸(纯度56%)、维生素C 和没食子酸分别配制成体积分数为0.1mg/mL 的无水乙醇溶液。
2.1.1 绿原酸母液的配制 称取 9.0 mg 绿原酸,定容到50ml ,即可得到绿原酸的母液0.1mg/mL 。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分别为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
2.1.2 Vc 母液的配制 称取 mg VC ,定容到100ml ,即可得到VC 的母液。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分别为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
2.1.3 没食子酸母液的配制 称取 mg 没食子酸,定容到100ml ,即可得到没食子酸的母液。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溶液。
分别为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mg/ml 。
2.1.4 DPPH 母液的配制 称取 mg DPPH ,用无水乙醇定容到100ml ,即可得到DPPH 的母液。
然后,再将所配制的母液按照要求稀释成至一定浓度的溶液。
C DPPH = mg/ml 。
(建议用0.025mg/mL )2.2 DPPH.溶液的可见光谱以无水乙醇为对照,在分光光度计上对DPPH.溶液进行在440~600nm 下扫描。
A max = nm2.3 抗氧化活性测定DPPH.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它的乙醇溶液呈紫色,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峰为 nm 。
当DPPH.溶液中加入自由基清除剂时,溶液颜色变浅,517nm 处的吸光度变小,而吸光度变小的程度与自由基被清除的程度呈线性关系。
因此,可用来检测自由基的清除情况,从而评价某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其能力用清除率(Scavenging Rate,SR)来表示,清除率越大,抗氧化能力越强[4.5]。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在食品、药物、化妆品以及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抗氧化活性是指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其测定方法可以评估物质的抗氧化性能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一、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基于DPPH自由基的紫色溶液,在受到氧化损伤时会褪色。
通过测定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实验步骤:1.准备0.1mM的DPPH溶液。
2.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
3.取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加入相同量的DPPH溶液。
4.静置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变化,计算出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二、还原能力测定法还原能力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物质对氧化剂的还原能力,通过测定还原剂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实验步骤:1.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还原剂溶液。
2.取一定量的还原剂溶液,加入适量的氧化剂溶液。
3.静置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变化,计算出还原剂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4.根据吸光度与还原剂浓度的关系,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三、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是一种综合评估样品抗氧化活性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的抗氧化剂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样品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估其总抗氧化能力。
实验步骤:1.准备一定浓度的氧自由基溶液。
2.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
3.取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加入相同量的氧自由基溶液。
4.静置反应一定时间后,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变化,计算出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以上是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ORAC法、TEAC法等也被广泛应用。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测定目的,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是评估化合物或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着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日益深入,目前已经发展出很多种测定方法。
以下将介绍三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DPPH自由基清除法、Fe2+/Fe3+还原能力法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
1.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2,2-二苯基-1-苦味肼)是一种紫色的自由基,常用于评估化合物或材料的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基于DPPH自由基与抗氧化物质发生反应后,颜色由紫色变为淡黄色或无色。
测定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其原理是待测样品与DPPH混合后,通过电子或氢的转移反应,DPPH自由基将被清除,溶液颜色由紫色转变为淡黄色。
根据吸光度变化可以计算出自由基清除率,进而评估抗氧化活性。
2.Fe2+/Fe3+还原能力法:该方法基于还原能力测定抗氧化物质对Fe3+离子的还原能力。
常用的试剂是FeCl3溶液和TPTZ(2,4,6-三聚吡啶甲酸)、酸性pH缓冲液。
其原理是待测样品能够还原Fe3+离子为Fe2+离子,Fe2+离子与TPTZ反应生成有颜色的络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变化,进而计算出还原能力。
较高的吸光度变化表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3.ABTS自由基清除法:ABTS(2,2'-联氨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自由基是一种蓝绿色自由基,其浓度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最大吸收。
该方法基于ABTS自由基清除率来评估抗氧化物质的抗氧化活性。
该方法较DPPH法和还原能力法更为灵敏。
其原理是待测样品与ABTS自由基反应后,ABTS自由基将被清除,溶液颜色由蓝绿色变为无色或浅黄色。
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自由基清除率,进而评估抗氧化活性。
除了上述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外,还有很多其它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抗氧化活性的评估,如氧化还原测定法、Fenton反应法、还原剂抑制能力法等。
每一种测定方法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适用范围,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样品性质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3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抗氧化活性是指物质对氧化过程的抑制作用,能够减缓或阻断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损害。
目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主要包括DPPH 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铁还原能力测定法。
以下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DPPH自由基清除法:DPPH(2,2-二苯基-1-若氧基-苯基-π-苦味噁唑)自由基清除法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定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是一种紫色稳定的自由基,在接触到氢供体(抗氧化剂)后,会发生颜色变化从紫色转变为黄色。
可以通过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吸光度的降低表明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2.ABTS自由基清除法:ABTS(2,2'-联氨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自由基清除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ABTS自由基是一种无色可溶性自由基,其生成主要通过氧化剂与ABTS反应而产生。
测定方法是将ABTS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蓝色自由基溶液,然后将样品加入到溶液中,通过测定吸光度的变化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吸光度的降低表明样品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
3.铁还原能力测定法:铁还原能力测定法是一种评估抗氧化活性的常用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对Fe3+还原为Fe2+的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能力。
在这个方法中,还原剂(如抗氧化剂)会与Fe3+反应,生成Fe2+,并且Fe2+的浓度可以通过测量其吸光度来确定。
浓度越高,吸光度越高,表明样品的抗氧化能力越强。
这三种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各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DPPH自由基清除法适用于评估样品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但其结果受其他化合物的影响较大;ABTS自由基清除法对于水溶性和脂溶性样品均适用,但其结果也受其他化合物的影响;铁还原能力测定法适用于样品中还原型物质的测定,可评估样品对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来评估样品的抗氧化活性。
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总结

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方法总结1 总还原力的测定采用Lee等[14]方法,略修改.取1.0 mL浓度为25μg/mL, 50μg/mL, 100μg/mL, 150μg/mL和200μg/mL的样液,加入2.5 mL磷酸缓冲液(0.2 mol/L,pH 6.6),然后加入2.5 mL 1%六氰合铁酸钾(K3Fe(CN)6), 50℃水浴30 min后加入2.5 mL 10%的三氯乙酸,混匀1 500 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5 mL加2.5 mL水和0.5 mL 0.1%的三氯化铁混匀,于700 nm处比色测定.以25~200μg/mL维生素C为标准溶液做标准曲线,以维生素C相当含量(mg/g)表示样品总还原力.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采用Yamaguchi等[15]方法,取0.2 mL浓度分别为25μg/mL, 50μg/mL, 100μg/mL, 150μg/mL和200μg/mL的样液同1.0 mL 95%的DPPH乙醇溶液混匀,于37℃反应60 min后在517 nm处比色.DPPH自由基清除率用以下方程式计算: Y= [(OD517对照-OD517样品)/OD517对照]×100式中:Y为清除率,%;OD517对照为517 nm下对照品的吸光度值;OD517样品为517 nm下不同浓度样品的吸光度值.3 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测定桦褐孔菌多酚的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由改动后的Nicholas Smirnoff[11]法测得。
反应体系(4 mL)包括:1 mL H2O2(8.8 mmol/L),1 mL FeSO4(9 mmol/L),1 mL水杨酸(9 mmol/L),1 mL多酚溶液(0.4mg/mL)。
H2O2最后加入以启动整个反应。
反应体系在37℃条件下温育60 min,在15 000×g条件下离心6 min。
抗氧化测定方法流程

一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仪器及药品:酶标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甲醇、DPPH等DPPH 即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其甲醇溶液呈紫色,并在517 nm处有强吸收。
参考Braca et al. (2001)的方法进行测量。
取0.1 ml样品,加入3 ml 0.004%DPPH 甲醇溶液(质量分数)。
(0.02g溶于500ml甲醇溶液。
)混合均匀后,静置30 min后在517 nm处测定吸光值。
抑制率采用公式[(A0-A1)/A0] · 100计算,其中A0(加0.1ml甲醇和3mlDPPH甲醇溶液)为加入样品前的吸光值,A1 为加入样品后的吸光值。
(空白样采用甲醇。
用甲醇溶液调零。
)配置各个级分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浓度范围可以先做预实验,大致在1mg-1000mg/l 之间:测定吸光值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绘制吸收曲线,找出其IC50二FRAP法测定抗氧化能力药品:醋酸纳、醋酸、三吡啶基均三嗪(2,4,6-Tripyridyl-s-triazine,TPTZ)、盐酸、FeCl3·6H2O、维生素C(L-Ascorbic Acid)(1)300mmol/L的醋酸盐缓冲液(pH=3.6):3.1g C2H3NaO2·3H2O +16mL C2H4O2 溶于1L容量瓶中定容。
(或着是1.869g醋酸钠)(2)10mmol/L三吡啶基均三嗪(2,4,6-Tripyridyl-s-triazine,TPTZ,分子量312.33)溶于40mmol/L HCl中:称取0.312g三吡啶基均三嗪溶于50ml小烧杯中,加入0.34ml浓HCl(约11.7mol/l)搅拌均匀,然后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
(3)20mmol/L FeCl3·6H2O溶液,称取2.703gFeCl3·6H2O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然后定容到500ml容量瓶中FRAP试剂:25mL 醋酸盐缓冲液+ 2.5mL TPTZ溶液+ 2.5mL FeCl3·6H2O溶液(10:1:1)标准样:0.1-1mmol/L的维生素C(L-Ascorbic Acid)溶液FRAP分析步骤:取0.1 ml 样品放入10ml试管中,加入新鲜的FRAP试剂3.0 ml,然后置于25℃恒温水浴中,5 min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593 nm处测吸光值,(空白样采用去离子水。
清除自由基功能的测定实验目的

清除自由基功能的测定实验目的自由基是一类具有不成对电子的高度活跃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形成和累积会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引发多种疾病。
因此,研究和测定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对于探索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发相关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估不同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步骤如下:1. 实验材料准备:- 各种待测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自由基发生剂(如过氧化氢、DPPH等)- 各种常用溶剂(如乙醇、水等)- 甲醇-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 显微镜2. 实验操作:- 将待测物质和自由基发生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达到反应体系的最佳浓度。
- 在不同时间点(如0 min、10 min、20 min等)取样,离心去沉淀。
- 用甲醇溶解沉淀物,使其溶解充分。
-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计算自由基清除率。
- 若需要观察清除自由基的形态变化,可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 数据处理:- 根据吸光度值计算自由基清除率,以评估待测物质的抗氧化能力。
- 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pH值,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不同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获取更精确的结果。
3. 实验操作要规范、仔细,避免误操作对结果产生影响。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自由基发生剂和有毒溶剂。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测定得到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不同时间点的自由基清除率。
通过对比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以评估它们的抗氧化能力。
清除率高的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的损伤,从而对细胞和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实验中还可以观察待测物质对自由基形态的影响。
例如,通过显微镜观察自由基颜色的变化、形态的变化等,可以进一步了解待测物质对自由基的清除机制。
实验的局限性与扩展:本实验只是一种简单的测定方法,对于评估物质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氧化/自由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
一、技术简介
自由基是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原子团。
它是线粒体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自由基清除系统可使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保持在极低的动态平衡水平上,对机体是有利的。
但当体内蓄积过量自由基时,就会损伤细胞,导致动物组织或细胞的氧化损伤。
在抗氧化研究中,自由基的检测已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由基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自由基相关酶的测定,化学发光测定,吸光度法等。
以SOD检测为例,介绍其主要原理和实验流程。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一种抗氧化剂,其主要功能是清除机体内的自由基。
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后者氧化羟胺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对氨基苯磺酸与甲萘胺作用下呈现紫红色,用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
当被测样品中含SOD时,则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专一性抑止作用,使可形成的亚硝酸盐减少,比色时测定管的吸光度值低于空白管的吸光度值,通过公式计算可求出被测样品中SOD的活力。
二、实验流程
1. 从血液或组织中提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2. 设置测定管和对照管,加入相应的试剂;
3. 混匀,37℃恒温水浴30min;
4. 加入显色剂;
5. 吸光度检测;
6. 根据公式计算SOD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