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10第十课

合集下载

哲学与生活 第十课

哲学与生活    第十课

(3)辩证否定的实质 辨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辨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辨证否定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 辨证否定观, 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 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 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 ----是既肯定又否定 又保留, 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 消极的内容, 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 极合理的因素。它体现了事物发展 极合理的因素。它体现了事物发展 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的统一。 中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一位商界奇才在讲他的成功之道 给大家出了一道题: 时,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某地发现 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 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 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是你, 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是你, 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 会怎么办?” 有人说“绕道走”,也 有人说“游过去” 有人说“游过去”。商界奇才含笑 不语,最后他说: 不语,最后他说:“为什么非得去 淘金, 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 营运生意呢? 营运生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保留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旧事物中没有 中没有、 增添 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 律的因素 旧事物——新事物 旧事物——新事物 发展 联系
辨证否定观的实质是 扬弃” 辨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实质 扬弃----是既肯定又否 扬弃----是既肯定又否 ---既克服又保留, 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 因素。 因素。它体现了事物发展中的 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列宁号召青年要成为共产主义 者.要成为和过去的旧东西实行 (1)唯物辩证法认为 ,然而他又 唯物辩证法认为, (1)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是发展和 彻底决裂的一代新人, 彻底决裂的一代新人 (3)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 (3)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和旧事 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 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 说:如果你们试图从这里得出结 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拒绝学习和 克服又保留, 扬弃” 克服又保留,是“扬弃”。 论说,不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 论说,不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 吸取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在理论是错误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因此我们青年 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没有否定就 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知识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知识就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那你 没有质变. 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产生和旧 只有在实践中不倦地学习古今中外一切 们就犯了极大的错误. 们就犯了极大的错误.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10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前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3分。

满分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2、以下观点对辩证的否定理解正确的为()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③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④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3.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看,新制度必然
代替旧制度,新的社会形态必然代替旧的社
会形态,从哲学上说,新社会对旧社会的否
定是( ) C
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一个质变的过
程 ②彻底砸烂旧社会的一切
③“扬弃”④只是社会发展的形式的变化
A.①②
B.①④
C. ①③
D. ③④
4.司马光看见小孩掉进水缸,他不是按照常 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
飞鸽传书——信件——BP机——大哥大——手 机——(2G-3G-4G?)……
缺“芯”之痛剥去了一层关于“中国制造” 骄傲的外衣,但是,美国的恶意阻挠并不 能终止中国发展5G的目标与节奏
趋势:移动终端还在不停息的进化中
功 能短信 声音来自彩屏MP3/MP4 照相
游戏
移动互联网
蓝牙
GPS 手机电视
设备的整合与开发
当代信息化战争实际上就是芯片战争
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创新
辩证否定观原理
世界观: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 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辩证否定观主张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 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D 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答案】 ①“既要摸石头,也要过河”在对现存事物的 肯定的理解中有对现存事物否定的理解,是对现存事物 的批判和发展。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材料中的“既要摸石头,也要过河” 是结合新情况进行创新和突破。③因此,在改革发展道 路上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 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不断追求和实 现对理论、实践的新突破,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上,促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新发展。

生活与哲学(高中政治第十课) PPT教学课件

生活与哲学(高中政治第十课) PPT教学课件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极力维护资本主义性质——肯定方面 无产阶级想促使资本主义灭亡——否定方面
二、重要考点分析
注意:辨证否定观的特点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
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A、辨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辨证的否定是实现新事
这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中体现着辨证否定 哲理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自己发展 自己,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2)铁被氧化成氧化铁,氧化铁不再是铁, 这是对铁的否定,但又包含着铁,又是对铁的 保留,这是扬弃的过程,物种进化也是不断扬 弃的过程
方 法 论 要 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 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 确立新观念,。
知识点缀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 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二、重要考点分析
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B、辨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辨证的否定不是新旧事
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是吸取、保 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 础。所以,辨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它 们联系起来。
二、重要考点分析
克服 ——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 保留 ——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增添 ——旧事物中没有、符合客观规律的
08江苏高考
重要考点
1.理解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2.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共13张PPT)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共13张PPT)


否定同 发展和 联系的 关系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含义 作用 实质
辩证 法的 革命 批判 精神
理论依据
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基本内涵 二者关系
方法论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 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 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 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①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②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 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 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 ,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 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 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 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 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 ”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 ”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 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12分)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腾讯内部需要自我竞争。米聊、飞信等社交软件来势凶猛, 如果靠移动QQ动作缓慢的自我更新,很可能会被抢占有限 的用户市场。与其这样,不如先自己革了自己的命,让自己 打败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打败。”
——某业内人士
不管你在移动互联网大浪 潮面前有多强,稍微疏忽,也 许是一个月可能就翻船了。
——马化腾
善治民者不泥古。这给我们的启示 A.要以怀疑一切的精神否定权威
C
B.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超越客观条件
C.要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D.坚持辩证否定,把握新旧事物的联系
牛刀小试
有人感叹,世界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
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使用手机成瘾,让手
机变成了“手雷”,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对此,我们
案例三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 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 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 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 ,造就了信息络社会的生活方式。
案例四
影评: 《大圣归来》归来的何止是大圣战斗的能力,还有曾经迷
常州目前已集聚石墨烯原料及下游应用企业51家,预 计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12亿元。
案例二
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在腐败存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要先治标,严肃执纪、 严厉惩治,形成“不敢腐”的威慑力,遏制腐败蔓延势 头,为治本赢得时间。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倒逼我们 加大治本力度,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修订了《中国 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例》,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好制度,扎紧笼子。
2015-11-23
案例一
2015年11月17日,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 圳贝特莱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联合举行全球 首款石墨烯3D触控芯片解决方案Z-Touch新品发布会, 为石墨烯应用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

届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PPT课件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 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
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 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 新事物。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肯定方面是维持事物的存在、保持事物的性质和现 状的方面,即肯定一事物是该事物而不是它事物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 位,它极力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的现状,所以它是属于肯定的方面;
2 辩证否定观的特点
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实
现新事物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发展的阶段性)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的否定不是
新旧事物的一刀两断,而是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 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所以,辩证的否定既把新旧事物区别开来,又把 它们联系起来。(发展的连续性)
否定方面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向它事物转化的方 面。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处于被压迫 被剥削的地位,它要求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竭 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所以它是属于否定的方 面。
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
辨证的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 物内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 导地位决定的。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 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高考一轮复习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本课知识地位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
世界的“状态” 怎么样?
基本结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的、 发展的、矛盾的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十课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二、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2)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政治 角度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 1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 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 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文化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角度 (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4、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方 面,肯定方面维持其存在,保持现状,否定方 面则是促使它灭亡或者转化为其他事物转化的 方面。
B、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相互依存,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 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 并战胜了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了新事物。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树立创新意识,关注变化的实际, 突破成规陈说……
广州标致车引进国外生产线后,企业不注意技术的 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汽车的国产化率很低。而上海 大众企业,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注意对技术 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截至200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 率已超过95%,奥迪的国产率超过了70%,捷达国产化率 超过80%。正是凭借这么高的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 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优势,也赢得了 竞争优势。同时大众汽车还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创新, 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走在了 别人的前面。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在生产发展中,不能照搬照抄,而必须 进行技术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 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10.1.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
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
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
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
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
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
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
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书本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是人类
进步的阶梯,但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谁也不可能“一眼望穿天下事,一书写尽天下理”。

权威往
往比普通人更能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

因此,我们不仅要
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专家点评
与辩证的思维方法相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其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10.1.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因此,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关链接
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大学》里记载着这样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0.2.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被誉为“当代毕异”的我国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王选,从1975年起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究开发。

他立志要超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照排系统和美国流行的第三代照排系统,研究出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他埋头苦干18年,终于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开创了汉字印刷的崭新时代,引发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想一想,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什么关系?
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没有创新就没有新城的崛起
10.2.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度是困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的难题。

1991年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1992年,他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为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指明了方向。

运用所学原理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

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大发展,还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10.2.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与建立在感性直观基础上的古代科技相对应的是模糊直观的思维方式,与近代经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而与现代理论自然科学相对应的则是辩证的思维方式。

想一想,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为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

不同的
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
关。

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寻
真知的可能;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就不
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
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