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他汀类药物的肌肉不良反应
【咨询与问答】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肌肉酸痛必须停药?

【咨询与问答】服用他汀类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或肌肉酸痛
必须停药?
他汀类药物不但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它是当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药物,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事件。
常规剂量的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只有极少数患者才会出现肝脏和肌肉的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肌痛酸痛乏力,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肉疼痛通常发生在腿部、臀部和背部的肌肉群组织中,在手指或其它类似部位通常不会发生。
体检可发现这些部位有肌肉压痛,同时血肌酸激酶也明显升高。
如果仅仅是出现肌肉酸痛,CK 没有升高,复查肝肾功能,如果正常,可不必停药。
如果出现上述部位疼痛,同时伴随肌酸激酶升高至正常值的十倍以上,需要停药。
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至正常值三倍以上,建议减低剂量或停药,如果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得5倍以上,应终止他汀类药物治疗。
让医生换用其他对肝脏或肌肉无不良反应的调脂药进行治疗。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不能同时服用环孢素、红霉素、伊曲康唑、吉非罗齐、烟酸等药物,因为这些药物
可增加他汀类药物对肌肉的不良反应。
同时也不能大量进食葡萄柚(即西柚)汁,因为其也能增加他汀类药物对肌肉的不良反应。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每6~12周复查肌酸激酶和肝酶,以便了解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另外,由于他汀类药物是通过抑制合成胆固醇酶而降低胆固醇,而此酶在夜间活性最强,因此建议在睡前服用可获得最大疗效。
他汀的副作用有哪些?

他汀的副作用有哪些?我们身体内的大部分胆固醇都不是直接从食物中吸收来,而是在人体内重新合成的。
其中,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最主要器官。
他汀类药物能作用于肝脏,抑制肝脏将葡萄糖等物质转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功能,从而降低血脂,是目前调脂效果和耐受性都较好的一类药物。
但长期高剂量使用也可能给血糖、肝脏、记忆力、肌肉带来不良影响和相关副作用,还可能出现过敏、药物交互副反应。
1.影响血糖控制效果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使多余的葡萄糖到肝脏转化为胆固醇等物质。
但他汀类药物会抑制胆固醇合成,使得血糖难以降低。
因此,可能引发糖尿病或使糖尿病恶化。
建议做法:•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一定详细询问医生用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好处,找到相对最佳的方案;•用药过程中加强血糖监测,若血糖控制效果不好,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肝脏问题因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在肝脏转化,而且约70%的代谢物是由肝脏排泄,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影响肝脏健康。
对于肝脏或肾脏功能正常的人而言,长期低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无大碍。
1%的人有肝转氨酶升高。
如果出现以下罕见但严重副作用,立刻就医:•眼睛或皮肤发黄;•尿液颜色较深;•严重胃痛或腹痛;•持续恶心或呕吐。
推荐做法:•在初始用药及3-6个月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若正常,每隔6-12个月监测一次;•戒酒、严禁与酒同服,饮酒会提高出现肝脏问题的几率;•原有肝病史者慎用。
3.对记忆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体1/4的胆固醇在大脑内,而大脑中的这些脂质对形成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维持底层记忆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同时,大脑内的胆固醇也会减少,所以会影响到记忆力和其他需要高脑胆固醇水平的心理过程。
200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3/4使用他汀药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问题或思维混乱等不良认知反应。
建议做法:•若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等问题,可询问医生是否要担心对记忆力的影响;•询问医生是否能通过舌下服用维生素B12(每日1000微克)或叶酸(每日800微克)或者维生素B6(每天200毫克)来代替;•注意,任意情况下都不要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确诊ASCVD的患者以及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应用他汀治疗的获益是肯定的,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的有益作用远超过因增加糖代谢异常所致的不利影响,因而不应因为过度担忧这一不良反应而影响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在临床上,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只要具备他汀治疗的适应证就一定要积极应用。对于这些患者,更应加强生活方式干预,特别是要嘱患者加强饮食控制与合理运动并控制体重,以降低新发糖尿病风险。若他汀治疗过程中出现血糖增高,可对其进行相应的非药物或药物治疗。
他汀所致肌肉不良反应的易患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情况:①高龄,特别是女性;②体型瘦弱;③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特别是肾功能不全);④合并应用多种药物;⑤感染、创伤、围手术期或剧烈运动后;⑥合并应用可能影响他汀代谢的药物或酗酒;⑦应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⑧特殊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既往曾有肌病史等。对于这些患者,需更为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加强监测,同时尽量避免应用大剂量他汀治疗。
虽然美国认为他汀治疗过程中无需常规监测肝脏功能,但基于我国具体情况,仍建议在接受他汀治疗前以及他汀治疗4~8周后检查肝脏转氨酶。若无异常,以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即可。肝脏转氨酶轻度升高(不超过3倍ULN)不是应用他汀的禁忌证。治疗过程中发生转氨酶轻度升高也不是停药指征。若患者出现食欲下降、乏力等消化道症状甚至黄疸,需要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了解是否由他汀相关的肝损害所致。他汀所致肝损害呈剂量相关性,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发生肝脏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应增加。因此,若无明确适应证,不宜常规应用大剂量高强度他汀治疗。
他汀类药物的肌肉不良反应优选演示

1. Bruckert E et al.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5;19(6):403-14. 2. Ucar M et al. Drug Saf. 2000;22:441-57. 3. Corsini A.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3;17:265-85. 4. Bruckert E et al. J Clin Epidemiol. 1999;52:589-94.
物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危险增加。
• 3.他汀剂量与肌病的发生相关。2005年法国Bruckert等对7924 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出现肌肉症状及危 险因素进行观察研究(PRIMO研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辛 伐他汀(18.2%)>阿托伐他汀(14.9%)>普伐他汀(10.9%) >氟伐他汀(5.1%)。(1)
3.3
LIPID
4512 4502 P
6.1
AFCAPS/TexCAPS
3304 3301 L
5.2
WOSCOPS
3302 3293 P
4.9
PROSPER
2891 2913 P
3.2
4S
2221 2223 S
5.4
CARE
2081 2078 P
5.0
MIRACL
1538 1548 A
0.3
LIPS
7
3
-
-
0
0
-
--
0
0
-
-
-
-
-
-
-
-
-
-
3
0
-
-
-
-
-
-
他汀类副作用

他汀类副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
虽然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效果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
首先,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胀和胃肠不适等。
这些副作用在开始使用药物时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逐渐消失。
其次,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肝脏产生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肝酶的升高和肝功能异常上。
肝酶的升高在大多数患者中是可逆的,即停药后,肝酶会回到正常水平。
但极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肝功能不全,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定期检测肝功能,并及时监测和调整剂量。
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肌肉痛和肌肉炎症。
这种副作用较为常见,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度的肌肉痛和酸痛感。
但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肌肉炎症和肌肉损伤,甚至出现肌肉坏死的情况。
因此,如果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痛或肌肉无力,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最后,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虽然这些副作用较为轻微,但仍需引起重视。
总之,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消化系统副作用、肝脏副作用、肌肉痛和肌肉炎症以及神经系统副作用等。
尽管存在这些副作用,但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胆固醇和防止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疗效是显著的。
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反应,尽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副作用。
同时,注意合理使用药物,遵医嘱使用,并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真的那么大吗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真的那么大吗他汀类药物是许多心脏病患者的必备药物之一,一旦他们的身体在吃药之后出现不舒服的情况,便会怀疑是不是他汀药物的副作用所导致的,而有的患者因怕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在没有咨询医生的情况下便自行停药。
那么,什么是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吃他汀类药物时有哪些食物禁忌?你了解多少呢?一、什么是他汀类药物?当下的他汀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及匹伐他汀。
这类药物竞争性抑制HMG CoA还原酶,即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胆固醇的目的。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有:稳定斑块、调节血脂以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对心脏的调节及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有哪些?(一)伤肝功能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损伤,指的是他汀类药物使转氨酶升高所带来的副作用,一般出现在患者用药的3个月内。
但损伤肝功能的发生率极低,仅在0.5%—2.0%,如果患者在用药之后3个月内指标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且后期不再增加药量,便基本不会出现此影响。
那么,服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服用护肝类药物吗?答案是否定的!目前还没有研究可以证明护肝药能够减少他汀的肝损伤情况,且护肝类药物也是药,服用护肝药会增加患者的肝肾代谢,从而增加患者的肝脏负担。
如果实在害怕该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可以多吃一些对肝脏有保护作用的食物,如香蕉、枸杞、山楂等。
如果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可以遵照医嘱对药物进行调整,如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
(二)肌肉酸痛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后,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的情况,尤其是大腿、臀部、小腿等部位,肌肉酸痛是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
但肌肉酸痛是心理作用的可能性更大。
在安慰剂对照的随机双盲研究中得出:肌肉损伤的发生率在0.1%—0.2%,但在患者知道自己服用他汀类药物时,肌肉损伤的发生率在7%—29%。
因此,该类药物所带来的肌肉损伤极有可能是主观性不良反应,患者调整自身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便能得到有效改善。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应注意严重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能干扰胆固醇合成,加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清除,且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目前中老年人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
他汀类药物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1.肝脏毒性: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使用高剂量他汀药物时,肝毒性反应增加。
2.肌肉毒性:患者出现肌痛、肌无力或痉挛,血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出现横纹肌溶解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更多,伴有尿发红,继而出现肾功能衰竭,死亡率高。
他汀类药物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
1.7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体型瘦小、酗酒、多系统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艾滋病、神经肌肉疾病、心律不齐者。
2.与贝特类降脂药联用,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或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联用,与抗真菌药等联用时。
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1.用药前应详细了解全身多种同
时存在的疾病和血脂水平,使用合适
的他汀类药物用量,从较小剂量开始。
用药4~6周后复查血脂并调整剂量。
有些人不管血胆固醇水平高低,一开始就用高剂量,以致反应增多或血脂水平降得过低。
2.医生在用药前应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肝脏、肌肉毒性,一旦出现肌痛、肌无力时应及时找医生评估。
3.应定时监测肝功能、肌酸磷酸激酶,以利肝、肌损害早期发现。
老年人应用他汀类药物较多,虽然他汀类药物的肝、肌毒性总体发生率低,但亚洲人的肝、肌毒性的发生率较高,应予重视。
并发风湿阴主任医师丁关庆(中日友好医院北京100013)
服用他汀类降脂药
应注意严重不良反应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对策分析

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对策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症逐渐成为了常见的慢性疾病。
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高血脂症的一线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
中等强度他汀治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而且还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同时也会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对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不良反应与对策进行分析,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1. 肝脏功能异常:他汀类药物可以影响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导致肝酶升高。
严重时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甚至肝损伤。
长期应用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2. 肌肉损伤:他汀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肌肉疼痛、无力、痉挛等不适症状。
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肌肉损伤甚至横纹肌溶解。
这些不良反应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的几周内可能发生,因此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3. 胃肠道不适:他汀类药物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不良反应对策1. 监测肝功能: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等。
对于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要减少药物的剂量或者停药。
2. 观察肌肉症状:在使用他汀类药物后的几周内,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自身的肌肉症状变化,如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诊,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适当调整药物的用量或者停药。
3. 调整用药时间和剂量:对于胃肠道不适的不良反应,可以考虑调整药物的用药时间,如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胃肠道不适的发生。
对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可以考虑调整药物的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用药方案。
三、中等强度他汀治疗的注意事项1. 个体化用药:在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用药。
对于老年患者、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合并疾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用药的选择和用量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Bruckert E et al.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5;19(6):403-14. 2. Ucar M et al. Drug Saf. 2000;22:441-57. 3. Corsini A.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3;17:265-85. 4. Bruckert E et al. J Clin Epidemiol. 1999;52:589-94.
7
3
-
-
0
0
-
--
0
0
-
-
-
-
-
-
-
-
-
-
3
0
-
-
-
-
-
-
-
-
-
-
-
-
-
-
0
1
-
-
-
-
-
-
1
2
--97来自925(-17 ~ 27)
5150 4960 190
(-38 ~ 410)
83
60
23
(-4 ~ 50)
0
0
0
Participants in 21 randomized trials who developed muscle disorders, elevated creatine kinase (CK)
他汀类药物诱发肌病的发生率
他汀类药物诱发肌病的发生率
Participants (N)
Rhabdomyolysis †
Study*
Rx PI Statin Duration (yr) Rx
PI
HPS
10269 10267 S
5.3
EXCEL
6582 1663 L
0.9
ASCOT
5168 5137 A
0
0
0
0
0
-
-
-
-
0
0
0
0
0
0
4.4
2.8
1.6
(-2.4 ~ 5.5)
Trial Participants with Disorder (n)
Myopathy ‡
Rx
PI
Minor Muscle Pain §
Rx
PI
Elevated CK ‖
Single Measure
2 Consecutive Mesures
他汀诱发肌病的机制
他汀类
HMG-CoA
HMG-CoA 还原酶
甲羟戊酸
胆固醇
泛醌 异戊烯腺 (辅酶Q) 嘌呤
多萜醇
肝脏效应
肌肉效应
↓ LDL-C
肌细胞膜功能异常 肌细胞能量代谢异常
物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危险增加。
• 3.他汀剂量与肌病的发生相关。2005年法国Bruckert等对7924 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高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出现肌肉症状及危 险因素进行观察研究(PRIMO研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辛 伐他汀(18.2%)>阿托伐他汀(14.9%)>普伐他汀(10.9%) >氟伐他汀(5.1%)。(1)
危害
• 肌病未能及时被发现,仍旧继续用药,则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 肾功能衰竭
1. FDA数据
肌肉症状的定义
疾病 定义(5)
发生率
肌病 肌肉的任何疾病
肌痛 肌肉疼痛或疲软不伴CK升高 肌炎 有肌肉症状伴CK升高,无肌酐升高。
21个临床试验荟萃显示,肌病比率5/10 万人/年.大剂量他汀治疗研究中10.5%的 患者报告肌肉症状,高于临床对照试验 中观察到的1-5% ,(1)
门诊患者发生率为7%(2),是停药的主要 原因(3)
发生率为0.1%-0.5% (4)
肌溶 解
有肌肉症状伴CK显著升高 (以超过正常 21个临床试验荟萃显示,横纹肌溶解 值上限10倍以上,并伴肌酐升高为典型) 1.6/10万人/年.他汀类药物致死性横纹
肌溶解症的发生率为<1/100万处方.
5. Pasternak R et al. Circulation 2002;106:1024–28 . Ucar M et al. Drug Saf 2000;22:441–57
844 833 F
3.9
GREACE
800 800 A
3.0
PMSG
530 532 P
0.5
ACAPS
460 459 L
3.0
REGRESS
450 434 P
2.0
FLARE
409 425 F
0.8
KAPS
224 223 P
3.0
LRT
203 201 L
0.5
MAAS
193 188 S
4.0
Riegger et al
187 178 F
2.5
LCAS
157 164 F
0.9
All trials
Incidence per 100,000 person-yrs
Treated minus placebo, per 100,000 person-yrs
(95% CI)
5
3
0
0
1
0
0
0
1
2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Rx
PI
Rx
PI
49
50 3330 3359
-
-
-
-
5
0
512 125
17
7
-
-
8
10
-
-
-
-
-
-
11
9
-
-
21
21
0
0
20
19
77
83
3
1
-
-
36
32
-
-
0
0
-
-
11
8
71
64
6
1
0
0
0
4
-
-
12
7
-
-
-
-
-
-
-
-
-
-
-
-
-
-
0
3
-
-
-
-
-
-
-
-
-
-
2
3
-
-
0
0
-
-
-
-
-
-
-
-
-
-
1
0
-
-
0
0
-
-
Law M, Rudnicka AR. Am J Cardiol. 2006;97(8A):52C-60C.
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的特点
• 1.在极少的情况下,肌病会导致横纹肌溶解,并可能危及生命。 • 2.他汀类药物引起肌肉毒性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很低,但这种危险
在某些高危人群会增加. • 3.高危人群常存在合并用药的情况,这使得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
(优选)他汀类药物的肌肉不良 反应
• 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肌病
背景
表现
• 为肌痛或肌无力,并伴有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至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 也可有发热和全身不适的症状,并可测得增高的血清他汀类药物浓度
• 肌肉症状2-5%,横纹肌溶解<1/百万(1)且与剂量相关;临床常用的他汀
发生率 发生严重肌病的比例相当
•
(1)Bruckert E et al. Cardiovasc Drugs Ther. 2005;19(6):403-14
他汀类药物诱发肌病的机制
• 他汀诱发肌病的机制
他汀类药物抑制HMGCoA还原酶
– CoQ10合成减少,肌细胞能量代谢异常 – 胆固醇合成减少,导致肌细胞膜功能异常 – 影响了与细胞分裂增值相关的物质的合成
3.3
LIPID
4512 4502 P
6.1
AFCAPS/TexCAPS
3304 3301 L
5.2
WOSCOPS
3302 3293 P
4.9
PROSPER
2891 2913 P
3.2
4S
2221 2223 S
5.4
CARE
2081 2078 P
5.0
MIRACL
1538 1548 A
0.3
L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