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相关肌肉症状
他汀的副作用有哪些?

他汀的副作用有哪些?我们身体内的大部分胆固醇都不是直接从食物中吸收来,而是在人体内重新合成的。
其中,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最主要器官。
他汀类药物能作用于肝脏,抑制肝脏将葡萄糖等物质转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功能,从而降低血脂,是目前调脂效果和耐受性都较好的一类药物。
但长期高剂量使用也可能给血糖、肝脏、记忆力、肌肉带来不良影响和相关副作用,还可能出现过敏、药物交互副反应。
1.影响血糖控制效果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使多余的葡萄糖到肝脏转化为胆固醇等物质。
但他汀类药物会抑制胆固醇合成,使得血糖难以降低。
因此,可能引发糖尿病或使糖尿病恶化。
建议做法:•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一定详细询问医生用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好处,找到相对最佳的方案;•用药过程中加强血糖监测,若血糖控制效果不好,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肝脏问题因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在肝脏转化,而且约70%的代谢物是由肝脏排泄,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影响肝脏健康。
对于肝脏或肾脏功能正常的人而言,长期低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无大碍。
1%的人有肝转氨酶升高。
如果出现以下罕见但严重副作用,立刻就医:•眼睛或皮肤发黄;•尿液颜色较深;•严重胃痛或腹痛;•持续恶心或呕吐。
推荐做法:•在初始用药及3-6个月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若正常,每隔6-12个月监测一次;•戒酒、严禁与酒同服,饮酒会提高出现肝脏问题的几率;•原有肝病史者慎用。
3.对记忆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体1/4的胆固醇在大脑内,而大脑中的这些脂质对形成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维持底层记忆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同时,大脑内的胆固醇也会减少,所以会影响到记忆力和其他需要高脑胆固醇水平的心理过程。
200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3/4使用他汀药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问题或思维混乱等不良认知反应。
建议做法:•若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等问题,可询问医生是否要担心对记忆力的影响;•询问医生是否能通过舌下服用维生素B12(每日1000微克)或叶酸(每日800微克)或者维生素B6(每天200毫克)来代替;•注意,任意情况下都不要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概述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概述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血脂症的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方法对目前相关资料报道的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总结概述,以反映出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依据,概率从而引起人们对其的重视。
结果他汀类药物偶可引起肌病、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很少见;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多发生在开始用药的三个月以内,减少用药或停药后可恢复;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脑损害,出现记忆力下降,易激惹、认知障碍等精神和神经症状,及时停药可缓解,近期脑出血患者不建议应用;他汀类药物可引起内分泌损害,包括血糖、甲状腺激素和性腺分泌异常,但增减幅度不高;他汀类药物与肾功能损害关系不大;他汀类药物可引起心脏损害;心衰患者要权衡利弊,他汀类药物与肿瘤的关系目前有争议。
标签: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一、他汀类药物与肌病(一)他汀相关性肌病分类1、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无力,通常发生在腿部、臀部和背部的肌肉群组织中,在手指或其他类似部位不会发生。
不伴肌酸肌酶(Greatine kinase.CK)升高。
2、肌炎:有肌肉症状,同时伴有CK轻中度增高。
3、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并伴随CK显著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常有褐色尿及肌红蛋白尿,甚至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为肌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他汀相关性肌病的发生率大概为1.5%-5%,引起肌痛的发生率5%,出现肌炎及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是罕见的,且往往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
引起肌病的常见人群:老年(尤其大慢性肾功能于80岁,女性)体型瘦小、虚弱,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因糖尿病引起)及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肌病危险较高,部分老年患者在尚无肌酶升高或肌病发生时即可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增加跌倒所致创伤。
另外,合用其它特殊药物,贝特类(尤其是吉非贝齐)烟酸类(罕见)环孢富素、HIV蛋白酶抑制剂,维拉帕米、胺碘酮、大量西柚汁及酗酒等。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你知多少?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你知多少?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些药优良的降脂作用及稳定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使得它们这个家族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是药三分毒”,他汀类药物同样存在着很多副作用,我们在临床中也要引起警惕。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究竟有哪些?1.肌病风险他汀类药物会引起相关性肌病,有些病人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肌痛或肢体无力,伴有CK升高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也有发热和全身不适,肌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仍继续服药,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曾经在2001年美国有31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出现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而导致死亡,当时生产厂家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表声明,并将拜斯亭撤出市场。
2.糖尿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尤其是服用大剂量的他汀,引发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新发糖尿病及原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临床试验(JUPITER)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糖尿病增加了27%;涉及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试验(PROVE-ITTIMI22)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血糖控制恶化有关;2011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JAMA2011,305:2556)纳入5项有关他汀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较中等剂量治疗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1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12月14日发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进一步警示了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3.肝酶异常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不同他汀类药物说明书对肝脏安全性的描述详尽程度不同,各种他汀类药物致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各不相同。
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官方网站发布了新信息,建议删除他汀类药物原有说明中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规定,推荐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上需要时才检测肝酶。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

我院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探讨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脂药物。
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预防冠心病等疾病方面,他汀类药物已成为第一选择。
然而,他汀类药物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
因此,在临床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必须注意安全性和合理性。
一、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1、肝功能异常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肝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
在临床中,应该定期检测肝功能,以及及时观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过程。
如果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减量或中止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2、肌肉疾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肌肉疾病是一种潜在的风险。
例如,肌肉酸痛、痉挛、肌肉无力等症状。
在他汀类药物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肌肉疾病的症状,如出现应切换到其他降脂药物或调整他汀类药物的用量。
同时,还需要警惕肌红蛋白尿等严重症状的出现。
3、视网膜损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视网膜损伤是一种罕见但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因此,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视网膜的变化。
对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检查视网膜的变化。
1、合理选药对于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他汀类药物。
例如,选择剂量、适应症等。
有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对他汀类药物的耐药性,此时可考虑调换其他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用药。
例如,在年轻患者中,应特别注意他汀类药物的用药量。
如果用药超量,可能会增加患者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损伤风险。
因此,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医生需要优化药物治疗,加强异质性药物治疗,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风险。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是降脂药物中的一种重要的药物之一。
在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安全性和合理性。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并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合理用药,以达到最好的降脂治疗效果。
他汀类药物的肌损害

------------------------------------------ 最新资料推荐------------------------------------他汀类药物的肌损害他汀类药物的肌损害他汀类药物的问世堪称心血管药物治疗学中的里程碑,然而,其20余年临床应用之现状堪称高处不胜寒,不良反应的争议声也接连不断。
他们与肌损害的关系便是典型体现之一。
业已证实,临床试验中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肌肉症状发生率1.5%〜3%,临床实践中报道比例为0.3%〜33%; 21项临床试验荟萃结果显示,肌病比率每年为5/10万人,横纹肌溶解每年为1.6/10 万人,他汀类药物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嗅的发生率为< 1/100万嗅处方。
新近,一项基于20嗅04〜2009年1644嗅220例美国食品和药品监嗅督管理局小口人)不良事嗅件报告数据分析评估他汀相嗅关的肌肉不良事件,发现四嗅种他汀(包括瑞舒伐他汀、嗅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嗅伐他汀)的不良事件报告率嗅比例(PRR)、报告比值嗅比(POR)、几何平均数嗅(EBGM)基本相似,提嗅示肌肉不良反应为他汀类药嗅物的共性。
遗憾的是,他汀嗅类药物的肌损害已为人们所嗅熟知,其详实客观的医学证嗅据却相对缺乏。
值得欣喜的嗅是,2019年伊始,J嗅ACC与Circulat嗅ion相继发表了Lars嗅en和Park等有关他嗅汀与肌损害的机制研究结果嗅。
前者采用病例对照(n嗅=19)的方法,观察辛伐嗅他汀10〜40 mg 治疗嗅至少12个月以上患者肌肉嗅损伤的证据。
结果发现,与嗅对照者相比,辛伐他汀治疗嗅组葡萄糖耐受不良(061嗅T试验葡萄糖浓度增加30嗅%~34%;胰岛素水平相嗅似,但辛伐他汀治疗组胰岛嗅素敏感性明显下降,P<0嗅.05 或0.01);尽管嗅线粒体密度无明显差异,线嗅粒体中辅酶Q10 蛋白含量嗅及线粒体抗氧化磷酸化能力嗅在辛伐他汀治疗组明显下降嗅(前者下降16%,后者诸嗅多相关参数下降26%〜6嗅0%, P<0.05或0.嗅01);后者则采用随机双嗅盲法观察健康受试者(n嗅=420)阿托伐他汀80嗅mg 治疗6个月对肌力和肌嗅肉性能的影响,发现阿托伐嗅他汀增加血肌酸激酶[平嗅均血肌酸激酶增加(20.嗅8141.1)U/L,嗅P<0.0001)],肌嗅痛的发生数也明显增加(1嗅9 vs 10, P =0嗅.05),提示引起轻度肌嗅损伤,但并不减少平均肌力嗅和肌肉活动性能。
他汀类药物致肌病(附5例分析)

・
34・ 0
JCi e rlA gs 20 Y 2 : l N uo, uut 07, .U, n
・
学 术 交 流 ・
他 汀 类 药 物 致 肌 病 ( 5例 分 析 ) 附
苏前 【 摘要 】 目的 探讨 他汀类药物致肌病 的临床 、 电图 ( M ) 血相关 酶的改 变。方法 肌 E G及
Saisasc tdmy p ty ( n ls f5 css s i . Dp r e to er oy hr epe tt ・so i e o ah a ayi o ae ) n a s u Qa n eat n f N uo g ,T i P ols m l d ' H si l uh u Luh u55 0 ,C i o t L zo , iz 4 0 7 hn pao i f o a
p t n s h d mu ce h p ag s .T e v u s o ra i e k n s n alt e c s s wee i c e s d t i e e td ge . a i t a s l a h l e i e a h a e fc e t i a e i h a e r n r a e o d f r n e r e l n l
EM G x mi to s p romed i te s Th e ul o c s s no a n h t e s s my g n c e a nain wa e r f n 2 paint. e r s t f 1 a e wa r la d t e o h rca e wa o e i m
降 。全 部 病 例 肌 酸 激 酶 不 同程 度 升高 。E MG检 查 2例 , 例 正 常 , 例 肌 源 性 改 变 。 停 药 后 肌 病 症 状 在 2~易 出现 , 药 可 恢 复 , 停 预后 良好 。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你知多少?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些药优良的降脂作用及稳定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使得它们这个家族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是药三分毒”,他汀类药物同样存在着很多副作用,我们在临床中也要引起警惕。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究竟有哪些?1.肌病风险他汀类药物会引起相关性肌病,有些病人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肌痛或肢体无力,伴有CK升高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也有发热和全身不适,肌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仍继续服药,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曾经在2001年美国有31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出现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而导致死亡,当时生产厂家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表声明,并将拜斯亭撤出市场。
2.糖尿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尤其是服用大剂量的他汀,引发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新发糖尿病及原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临床试验(JUPITER)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糖尿病增加了27%;涉及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试验(PROVE-ITTIMI22)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血糖控制恶化有关;2011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JAMA2011,305:2556)纳入5项有关他汀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较中等剂量治疗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1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12月14日发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进一步警示了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3.肝酶异常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不同他汀类药物说明书对肝脏安全性的描述详尽程度不同,各种他汀类药物致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各不相同。
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官方网站发布了新信息,建议删除他汀类药物原有说明中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规定,推荐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上需要时才检测肝酶。
一例服用瑞舒伐他汀片引起肌痛患者的病例分析

一例服用瑞舒伐他汀片引起肌痛患者的病例分析引言:瑞舒伐他汀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的药物。
虽然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是有些患者在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肌痛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对一位因服用瑞舒伐他汀而引起肌痛的患者进行病例分析。
病例描述:本次病例涉及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患有高胆固醇和高脂血症。
在之前的治疗中,他曾使用过他汀类药物,但由于肌痛的副作用而不再使用。
该患者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片10mg,每晚一次,包括他的医生已经告知该药可能会引起肌痛的可能性,并对他进行了必要的监测。
在服用药物的第四周,患者开始出现全身肌痛和疲劳的症状。
他描述这种痛感为肌肉疼痛和僵硬,主要集中在双侧股四头肌和双侧上臂的肌肉中。
这些症状持续了大约一周的时间。
相关检查:为了评估这些症状,医生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检查。
首先,进行了肌酸激酶(CK)水平的测量。
结果显示CK水平明显增高,超过了正常范围(正常范围为30-200U/L),达到了400U/L。
接下来,医生还检查了患者的肌肉炎症标志物,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
这些标志物的结果也显示了略微的升高,表明可能存在轻度炎症反应。
此外,医生还进行了肌肉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肌肉中存在轻度的水肿和炎症。
治疗和转归:在诊断后,医生决定立即停用瑞舒伐他汀片,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包括休息、局部肌肉按摩和热敷。
在停药24小时后,患者的肌痛症状有所缓解,并且CK水平开始下降。
在停药72小时后,CK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
在此期间,患者的肌肉疼痛和疲劳也逐渐减轻。
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后,医生将瑞舒伐他汀更换为其他降脂药物。
讨论:瑞舒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酶的活性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然而,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干扰肌肉中的线粒体功能,导致肌痛和肌肉炎症的发生。
肌痛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副作用,尤其在高剂量和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在我们的病例中,患者在服用瑞舒伐他汀片后出现了肌痛症状,并且相关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认了肌肉炎症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联合使用某些药物包括吉 非贝齐、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增加他汀 类药物血药浓度,从而增加 SAMS 风险 考虑可能与遗传药理学相关
27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一般特征
年龄 > 80 岁( 年龄 > 75 岁通常建议谨慎) 、女 性、低体质量指数、亚裔 急性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未治疗或治疗不 充分) 、肾功能障碍( 慢性肾脏病 3、4 和 5 期)
7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
7%-29 29% 的患
者出现他汀相关的肌肉症状(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SAMS)
注册研究显示SAMS的发生率
6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
在随机对照研究中, 他汀类药物与对照组 不良事件( 包括肌肉疼痛) 发生率相似 他汀类药物导致的血清肌酸激酶 ( creatine kinase,CK) 浓度显著升高相关联的肌肉症状称之为肌炎
CK 浓度升高 > 10 × 正常值上限( 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 的发生率为每年 1 /10000 ~ 1 /1000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SAMS 的评价和诊断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的诊断标准尚
未得到公认,共识建议整合所有与肌肉
相关的不适(疼痛、无力、痉挛等)作 为“肌肉症状”,再根据肌酸激酶(CK)
的升高与否进行细分
25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排除诱发因素及继发原因
多种易感因素 伴发疾病
其他常用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作用药物的使用,新的症状可能出现
体力活动者的症状似乎更常见
13
SAMS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
当患者再次使用同种他汀类药物时, SAMS 似乎常更早发生 大部分 SAMS 患者不伴有明显的 CK 浓度升高
14
SAMS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如何识别真正的SAMS
美国脂质协会依据STOMP试验和 PRIMO调查制定一种症状评分系统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的识别与处理
他汀类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
他汀类药物
4S临床试验首次证实他汀类可降低冠
心病死亡率和患者的总死亡率
此后的CARE、LIPID、LIPS等研究也 证实这类药物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
重要作用
2
他汀类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
他汀类药物
HPS研究表明,在基线胆固醇不高的
高危人群中,他汀类治疗能获益
35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eachers are invited to criticize and correct
ASTEROID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治疗 可逆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3
他汀类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
他汀类药物
SPARCL、PROSPER、CARDS、
ALLHAT-LLT 和 ASCOT-LLA研究分
别显示出他汀在卒中、老年人、糖尿 病及高血压患者中有临床获益
4
他汀类药物的循证医学证据
他汀类药物
确保没有他汀类药物使用的禁忌证
排除 继发因素 诱发因素
告知患者有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及这些不良反应大多能成 功解决
强调饮食和其他生活方式改变措施
30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尽管出现 SAMS,但仍优先使用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 治疗策略
排除 继发因素 诱发因素
如果重新使用仍不能耐受, 最好使用不同的他汀类药 物,低剂量或间歇给药( 强效或有效他汀类药物)
SAMS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他汀相关肌肉症状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的诊断标准尚未得到公认 国外指南建议整合所有与肌肉相关的不适 ( 疼痛、无力、痉挛等)作为“肌肉症状”,再
根据肌酸激酶(CK)的升高与否进行细分
11
SAMS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既往已有或不明原因的肌肉、关节、肌腱痛,炎
性或遗传代谢性、神经肌肉缺陷疾病或肌肉缺陷 相关既往病史 疾病( 如麦卡德尔病、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
乏症、腺苷脱氨酶缺乏症、恶性高热) ,既往他
汀类药物诱导肌肉毒性,既往接受其他降脂治疗 发生肌病病史 遗传学 遗传因素如肝药酶 CYP 同功酶和药物转运体基 因的多态性
Key: CETP=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
a
efficacious statin such as
atorvastatin or rosuvastatin
SAMS 的易感因素
多种因素易发SAMS,包括女性、亚
裔、多系统疾病及低体质量
体育活动量大、饮食的影响( 葡萄柚或红莓汁过
其他风险因素 度摄入) 、过度饮酒、滥用药物( 可卡因、安非 他明、海洛因等)
29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确保有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适应证以及患者完全清楚该治 疗预期受益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辅助使用非他汀类药物治疗并达到相应 LDL-C 靶目标
由于没有证据支持,不建议使用营养补品缓解肌肉症状
31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Therapeutic flowchart for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
SAMS 的易感因素
多种因素易发SAMS,包括女性、亚
伴发病
或肝功能障碍、胆道梗阻、器官移植受体、严重 创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糖尿病、维生素 D 缺乏症
裔、多系统疾病及低体质量
手术
高代谢要求的手术、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大手术 前暂时停用他汀类药物
28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既往 CK 浓度升高史尤其 > 10 倍正常上限值,
SAMS 可能导致初始治疗 2 年内非常
高的他汀类药物停药率 ( 高达75% )
8
INDEX
1 2
SAMS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SAMS:目前的指南和共识
3
4
SAMS的评价和处理流程
总结
PART ONE
SAMS的诊断标准及临床表现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
对SAMS的识别可利用该症状评分系统
进行临床评估,并排除引起肌肉骨骼症 状的其他原因
15
PART TWO
SAMS:目前的指南和共识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current guidelines and consensus
SAMS:目前的指南和共识
美国ACC/AHA胆固醇治 疗指南
32
PART FOUR
总
结
The thinking that statins bring to us
他汀类药物带给我们的思考
1 2 3
34
参考文献
[1]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 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11):890-894. [2] Stroes E S, Thompson P D, Alberto C, et al.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symptoms: impact on statin therapy-European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Consensus Panel Statement on Assessment, Aetiology and Management[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5, 36(17):1012-1022. [3] Mancini G B, Baker S, Bergeron J, et al.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atin Adverse Effects and Intolerance: Canadian Consensus Working Group Update (2016)[J].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16, 32(7):S35-S65. [4] Rosenson R S, Baker S, Banach M, et al. Optimizing Cholestero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不同的人群中,他
汀治疗后,LDL-C 每降低 1 mmol/L,
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减少 20%, 全因死亡率降低 10%,而非心血管原
因引起的死亡未见增加
5
他汀类药物的适应证
美国FDA批准的 阿托伐他汀钙片的适应证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原发性异常 β 脂蛋白血症 混合性血脂异常 高三酰甘油血症 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脂血症 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心血管事件的二级预防
病理生理学概述、及SAMS的遗传易感 性6方面进行描述
20
SAMS:目前的指南和共识
加拿大他汀不良反应专 家共识
2016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更新发布 了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和耐受性的诊断 ,预防和管理共识2106更新版
21
SAMS:目前的指南和共识
加拿大他汀不良反应专 家共识
2016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更新发布 了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和耐受性的诊断 ,预防和管理共识2106更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