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合集下载

会计发展:国家化与国际化

会计发展:国家化与国际化

会计发展:国家化与国际化会计国家化是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会计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

会计国际化则是指通过比较,协调处理各国会计制度的差异,寻求各国都能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主要表现为各国会计事务处理方法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一定程度的趋同化。

本文认为,国家化是会计发展的内因,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外因。

一、国家化: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会计是一种确认、计量、记录经济事项的技术,以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会计始终处在特定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

因而,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具有国家化的一面,各国政治、经济、法律体系、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等各项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其会计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规定了会计发展的基本格局。

会计的本质作用不仅仅在于从形式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运行过程和结果,而且要从本质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所内含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因此,在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下,会计的诸多方面都必须能够体现这些制度的基本要求。

会计系统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性的要求决定了会计系统与整个母系统及其他各子系统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具有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的双重身份,企业实际上是在国家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部门,会计核算的范围可视为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部分,企业的会计核算实质上是以国家的各项要求和指标为尺度来归集会计信息,是对计划经济予以局部的反映。

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吸引外资、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使得我国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些外部环境变化使我国的会计主体拥有了相当广泛的自主权,会计的服务对象变为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

企业经营活跃,业务频繁,会计行为所涉及的范围和利益主体较广,会计的市场作用明显。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经济信息提供方式,其信息的传递、揭示和交流已经跨越了国别的限制。

会计的国际化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提供了充分的共享信息,会计的国际化不仅能推动国内企业的快速发展,而且能够有效的吸收国际资本,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

但是在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各国会计之间存在很多差异,这就使得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矛盾日益突出。

而会计协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围绕该问题进行陈诉。

关键词:国际化;国家化;协调;中国特色一、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概念会计国家化指会计与特定的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生产力水平和文化传统紧密相关,这就使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都对本国的会计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会计体现出个体性。

会计要必然适应环境才能得到生存和不断发展,这种适应性表现为会计制度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制约,又因为会计是一国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会计的利益取向必须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会计国际化是指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会计作为一种世界性通用语言,各国间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会计准则日趋一致,也就是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和处理会计事务时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以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协调、规范、沟通和统一。

一个国家会计理论和方法向国际会计理论和方法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历史性的发展过程,当今国际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会计职业的国际化,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和资本市场国际化,这就要求各国在参与国际贸易和进入国际资本市场时将本国的会计惯例逐步转化成国际会计惯例,实际上会计国际化就是会计惯例国际化。

二、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吸纳又相互排斥,会计作为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

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贸易和投资在国际上逐渐融合。

会计国际化也成为了一个趋势,有利于提升会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开放性,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从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角度来论述这一问题。

一、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会计制度和规范逐渐趋于一致,成为一种普遍的财务管理手段。

这种趋势不仅是由于国际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还因为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变得十分重要。

首先,会计国际化有助于提高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适应全球性的会计标准,保证他们的财政报告得到国际认可,获得全球金融和投资市场的信任和支持。

此外,全球标准化的会计规范也方便了投资者、银行家和企业家对国际贸易和投资机会的分析和评估。

其次,会计国际化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通过制定通用的财务报表格式和会计核算原则,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全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另外,国际化的会计标准也能够使企业更加透明、规范和可靠,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最后,会计国际化可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由于国际化的会计标准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率,所以就能够加快全球生产力的提升,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二、会计国家化会计国家化是指在各个国家内,会计制度和规范反映出地方文化、法律和制度上的差异,形成一种符合本国国情和文化的会计制度。

在一个国家化的会计环境下,企业适应本国和本地市场的会计法规和制度,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实现管理和监督。

首先,会计国家化可以增强本国企业对会计信息的控制和管理。

企业在遵守本国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中国特色,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管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其次,会计国家化可以更好地体现本国经济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

会计制度和规范应该能够合理地反映出本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制度环境。

浅谈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浅谈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浅谈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作者:刁星宇来源:《经营者》2017年第09期摘要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会计作为一门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其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由此,会计的国际化也成为必然趋势。

而且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会计逐渐与会计的国际惯例接轨,也进一步在多个方面促进了会计的国家化。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主要探讨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含义、二者联系以及推进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国际化国家化一、前言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重要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往来非常频繁,经济发展空前繁荣。

由此,会计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与此同时,受到会计国际化的影响,世界各国会计的国家化特征也是明显加强。

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基于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对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把握,进而才能够对会计环境进行正确的判断、整顿与完善。

同时,也能够在今后日新月异的全球经济形势下长足发展、适应变化与竞争,加快国家的经济基础建设。

而这些成果的前提必然基于对于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正确认识以及对二者间联系和重要意义的充分认知。

二、会计的国际化会计的国际化,是会计领域中表现出的国际化行为,主要要求各国在进行会计政策的制定和会计事务的处理中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

[1]在某种意义上,会计的国际化是由会计本身的技术特性决定的。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技术语言,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

由此,世界各国的会计理论及方法虽然在形式等细枝末节处有所差异,但其本质与功能却是大同小异。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各国、各地区之间对相似或相同的经济贸易活动的会计处理的差异,这对于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缩小差异需要对会计进行国际上的协调和统一,但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求世界各国达成会计的整体框架和运行机制的统一。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作者:朱晓婷来源:《财讯》2018年第16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s进步,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那么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则成为了社会上值得关注的话题。

会计作为企业与社会发展的重点环节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通过加强会计的国际化标准,扩大了国际交流,使得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所加强,提高7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因此本文将要首先分析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概念,接下来再阐述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

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可以对会计的发展有新的看法。

会计国家化国际化发展前言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快速蔓延,会计的国际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同时这种国际化的趋势也成为了会计发展的重要特征。

想要使得会计朝着更加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家本身不仅仅要适当给予恰当的政策支持,同时也可以给予资金的资助。

此外,国家化与国际化作为会计发展的两个特征在其发展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所以,正确的认识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会对会计的长远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概述(1)会计国际化所谓的会计国际化,主要可以从沟通观、协调观、统一观来阐述,以上的三个方面也是对会计计国际化认识的本质观点。

沟通观指的就是通过不同国家对会计方法以及程序等的比较,以便达到相互了解的过程。

协调观指的就是通过国际组织的有效协调,尽量减少不同会计准则的差异,进而达到增强会计信息的效果。

统一观只要就是会计的国际化达到的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

简单来说,会计国际化就是通过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尽量扫除资金流动过程中的障碍,进而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尽量的与国际标准看齐,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2)会计国家化会计的国家化,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根据自身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政治制度等制定出来的会计标准与体制,这种会计的国家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出国家的发展特色,并且与国家的实际发展状况相统一。

中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分析

中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分析

中国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分析一、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及关系(一)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会计的国家化是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等密切相关,在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中表现出的国家特色,主要体现在各国制订的适用于本国境内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会计工作规范等。

会计国际化是指通过比较、协调和处理各国之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的差异,寻求国际经济业务双方都能适用和接受的会计模式。

会计国际化的早期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搜集归纳各国会计实务,辨识各国会计差异,对世界各国会计模式进行分类,进而探测会计差异背后的经济、法律、文化、政治、历史背景和原因,从而形成对各国会计模式的不同划分标准。

(二)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大量理论研究表明,会计科学应以国家化为起点,国际化为导向。

这说明从产生时间上讲,先有会计的国家化,后有会计国际化,这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经济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信息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时,就产生了当局政府统一会计制度和方法的要求,于是有了会计的国家化;当经济活动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超出一国国界时,就产生了会计国际化。

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是相互排斥、相互促进的关系。

会计的国家化是由各国客观环境的特殊性决定的。

否认会计的国家化,一味追求甚至以强制手段推行国际化,其最终结果只能事与愿违;会计的国际化是当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视这种客观存在,一味强调系统的国家化,甚至以强制手段在会计工作中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其最终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同时,会计的国家化可以加快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会计的国际化有利于完善会计的国家化。

二、中国会计的国家化原因我国会计准则立足于本国国情并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肯定会受到我国特定的、政治、法律、经济等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中国特色,即会计的国家化。

(一)政治、法律环境每个国家的会计理论、会计规范及会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本国政治制度、政府形象、国家利益及社会安定为前提条件,任何不符合前提条件的会计理论、规范和行为均会受到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强制干预和严厉惩处。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国 家不 可 回 避 的 问题 。 本 文 通 过 阐述 会 计 的 国 家 化 与会 计 国际 化 的 国会 计 的 国际 化 水平 以及 在 国 际 上 的影 Ⅱ力 。 向
32 我 国会 计 国际 化进 程 中遇 到 的 问题 及 对 策 在 我 _ 们 的 日常生 活 中 ,无 论做 什么 事情都 不是一 帆风 顺 的 , 都 在 当今 社 会 , 会计 的 国家化 与会计 国际化 是会计 发 展 所 的重 要特征 ,也是 会计 的科 学化 的两个相 辅相 成 的 方面。 会 面 临许 多不 同的 困难和 问题 , 以在 实现会 计 的 国际化 过程中, 同样 不可 能避免 的会面 临一 些 问题 。 伴随 着 国际投 资 、 资的迅 速发 展和 全球 经济 一体 化 趋势 融 321 我 国会计 国际化 进 程 中遇 到 的 问题 首 先是 国 .. 的 日益加 强 , 会计 国 际化 成为一 种 不可 变更 的趋势 。 而与 际协调 的问题 。 因为会 计 的国 际化就 是会计 的协调 过程 。 此同时 , 会计 的 国家化也在 不 断的加 强 中。 以 , 所 正确 的认 识 会计 国际 化 与会 计 的 国家 化并 且 良好 的 处理 这 二 者 的 而基 于 会计 环 境 的差 异 我 国会计 制度 及 实务 与 国际惯 例 仍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着较 大差距 。具体 表 现在 : ) 同的法律 造 就 了不 (不 1 关系 , 对于会计 的发展和 进步 有着 重大 的意义和作 用。
关 键 词 : 计 的国 家 化 会 会计 国际 化 会计 协调
同 的会计 体制 。② 由于 我 国是 以公有 制 为主体 , 政府 行 为 1 会计 的国 家化概 述 对 会计 的影 响十 分 重大 ; 而西 方是 以私 有制 为 主体 , 会计 为 了综 合 的解释 会计 的国家化 , 这里 我们 可 以认 为 在 会 计 的 国家化是 指在 一 国特定 的生产 力水 平 、经济体 制 、 体 系 g然 要服 从 于 维护 资 本所 有 者 的私 有 财 产和 权 益 的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修改版]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修改版]

【摘要】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问题,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而出现的,在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中,国家要统筹协调会计制度、准则、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会计的国家化就是必然的。

在对外经济交往的过程中,就需要通用的一致性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会计的国际化就势所必然。

研究会计的国家化和国际化问题,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会计;国家化;国际化一、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及关系(一)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含义会计的国家化是指与一个国家特定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国家特色。

这种特色明显的带有国家和民族的特点,受民族文化传统、国家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工作规范等都要适合本国家的具体国情。

会计国际化是指在国际交往中通过比较国与国之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方法的差异,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会计模式,以进行双边贸易和经济交往。

而在理论研究中,就是要以各国会计实务为基础,比较各国会计差异,对会计模式进行归纳分类,进而探究会计模式差异背后的深层次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原因。

(二)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的国际化,从发生时间上来看,是先有会计的国家化,后有会计的国际化。

这说明,会计科学研究应以国家化为起点,国际化为趋向进行研究。

会计国家化和会计国际化的产生,都是与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范围时,经济活动就会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扩大,信息的运用范围也就不断扩大,国家为了规范经济活动和信息使用的方式方法,就会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当经济交往和会计信息的使用发生在国与国之间,也就是说经济活动和信息交往呈现国际化的特点时,也就必然产生会计国际化的现象。

会计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会计国家化是有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的特殊性决定的,具有特殊性,不能否认会计国家化的特殊性而一味强调国际化,以强制手段推行国际化,也不能一味地强调国家化,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这都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
摘要: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的国际化问题也已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问题。

本文通过阐述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的定义,并阐述我国会计的国家化现状及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而我国通过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扩大对外交流、与国际协调等方法使我国平稳、高效的加快了国际化进程,逐步提高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关键词:会计的国家化会计国际化会计协调
在当今社会,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会计的科学化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伴随着国际投资、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会计国际化成为一种不可变更的趋势。

而与此同时,会计的国家化也在不断的加强中。

所以,正确的认识会计国际化与会计的国家化并且良好的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对于会计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1 会计的国家化概述
为了综合的解释会计的国家化,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会计的国家化是指在一国特定的生产力水平、经济体制、社会制度、文化等与会计紧密的联系下,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明显的国家特色,我们可以称之为会计的国家化。

2 会计的国际化概述
关于会计的国际化,学术界认识不一,主要的分歧表现在会计
的国际化的本质、财务会计国际化的基本目标和财务会计国际化所依据的标准上。

关于会计国际化的本质认识有三种观点,它们分别是“沟通观”、“协调观”和“统一观”。

“沟通观”认为会计的国际化就是通过对各国会计方法、程序等的比较,以明白差异,达到相互了解的过程;“协调观”认为会计的国际化就是通过有关国际组织的国际协调,达到尽量缩小差异、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观”认为,会计的国际化就是实现各国会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我们可以说会计的国际化就是指通过有关国际组织的国际协调,在与我有利的前提下,达到扫除本国财务会计信息对国际资本顺利流动的障碍、尽量缩小差异、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尽可能的向国际公认会计标准看齐的过程与结果。

会计国际化的本质是会计的国际协调化或趋同化,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动态过程。

3 我国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理性抉择
3.1 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意义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本市场飞
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必然的趋势和潮流。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现会计的国际化,将为全球经济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减少或消除成本和障碍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会计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不容回避的发展趋势和事实。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还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会计信息如果不真实、客观、准
确,则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甚至有可能导致相反的决策,为决策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而随着国际上可比性计划和核心准则计划的出台并实施,有效地提高了国际会计准则的质量后,国际会计准则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强有力的支持和日益广泛的认可。

3.2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面临许多不同的困难和问题,所以在实现会计的国际化过程中,同样不可能避免的会面临一些问题。

3.2.1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是国际协调的问题。

因为会计的国际化就是会计的协调过程。

而基于会计环境的差异我国会计制度及实务与国际惯例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①不同的法律造就了不同的会计体制。

②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政府行为对会计的影响十分重大;而西方是以私有制为主体,会计体系自然要服从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

故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

③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直接影响会计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④教育水平和专业教育状况对会计实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国对与西方会计的研究不够系统,使我国的国际会计教育水平有限,所以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所以在这些方面进行协调是一个非常重要也十分迫切的问题。

3.2.2 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的解决对策①加快会计准则国
际化的进程,强化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工作,在制定过程中构建与会计国际化相适应的会计环境。

如果想使我国在国际会计协调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必然要加强我国自身的会计准则建设工作,作为会计国际化的核心内容,加快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必定可以促进会计国际化过程。

为了要服从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突出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基本信息需求,摆正会计准则和传统的会计制度的关系。

这同时还要加快准则制定的速度,协调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开展准则的制定、培训、宣传和研究工作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展准则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其可操作性。

会计的国际化是通过不断借鉴会计的国际惯例而实现的,因此把握国际会计的借鉴标准、方式和方法是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标准。

②正确处理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把握好国际化的方式方法。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理所当然地要积极融入到会计国际化的大潮流中去。

我们要在照顾会计环境和国情需要的前提下,取长补短而不是生搬硬套,正确看待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处理好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

③扩大对外交流,加强与国际会计组织的合作。

在面对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时,我国应该积极地与经济背景相似、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开展合作,还要有意识地培养精通国际会计的专家,动员学术界和实务界的有关人士共同研究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问题,来积极的参与进入会计国际化的活动当中,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中拥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发言权,使iasb在制定准则时能更多的关注与发达国家所处会
计环境不同的我国的特殊会计问题,尽力的争取在会计国际协调进程中的主动权,力求找出国际认可的解决我国实际会计问题的方法,以减少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协调成本。

④完善公司治理的机制,规范上市公司财务行为。

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层及时、充分、如实披露财务信息的意识,促使上市公司提高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就是完善公司治理的机制,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行为的表现。

而与此同时,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适时调整可能诱导上市公司编造虚假财务信息的政策法规,还要政府赋予证监会更多的监管权力。

⑤加强会计教育与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并加快培育国际会计人才。

为了解决好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以超前的意识,在会计教材、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普及现代会计理念,建立一套完善的会计人员教育培训制度和一大批复合型的国际会计人才队伍。

⑥发挥会计职业组织和相关人员在会计规范制定中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因大力倡导会计教育工作者、会计民间职业团体踊跃参与到我国会计规范的制定中,集中所有优势力量,为我国会计国际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的问题会伴随我们很长时间,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事物随之而改变,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的国际化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信通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我国会计的国际化进程也会不断的、稳健的、快速的发展,最终扩大中国会计对世界会计的影响力,实现我国在会计国际
化大潮中地位的提升,而中国的会计国际化道路也必将把我们带入一个真正辉煌灿烂的新经济当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
[2]魏明海,龚凯颂主编.《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3]王善平著.《国际会计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4]姚晓东.《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3月.
[5]周丽.《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2010年2月.
[6]安静.《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年10月.
作者简介:万妮娅,女,会计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企业会计专业,现任神华集团准能公司大准铁路财务科成本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