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教学模式与方法

第十章教学模式与方法
第十章教学模式与方法

第十章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重难点解析

一、教学模式

(一)概念

教学模式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范型。这种教学行为范型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学生、媒体互动状态和过程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以系统、有序、简明的形式表达的一种结构关系。

(二)教学模式的类型

1.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根据社会互动理论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社会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和品格的发展。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有:杜威和塞林的小组探索教学模式,奥利弗等人的法理学教学模式,马夏拉斯和考克斯的社会探索教学模式等。

2.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把教学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根据计算机、人工智能的运行规程确定教学的程序,主要着眼于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有:布鲁纳等人的概念获得模式、皮亚杰等人的探究教学模式,施瓦布的科学探索教学模式,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等。

3.个人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个别化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学思想提出来的。注重个人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坚持个别化教学,着重个人潜力和人格的发展。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有: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格拉尔的课堂会议教学模式,舒茨等人的意识训练教学模式等。

4.行为强化教学模式

这是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提出来的。把教学看做是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控制和培养。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有:意外事故管理模式,通过操作方法的自我控制模式、训练模式、压力减轻模式、脱敏模式、直率训练模式等。

(三)教学模式的结构

1.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

3.操作程序

4.实现条件

5.教学评价

(四)国内外常用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成,主要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讲授和学习,较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和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

基本程序范型:

诱发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

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是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这类教学模式较多,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八字”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模式、“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等。

(1)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这是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卢仲衡等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试验中总结出来的。

实施自学辅导模式的前提是学生要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习惯,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1)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约用一周至二周);2)引导学生自学自结,让学生逐步适应自学辅导模式,养成自学习惯(约需两个月);3)让学生自己概括和归纳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独立性(约需半年至一年);4)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贯彻班集体与个别化相结合教学原则;寓有效的学习心理于教材之中原则;教师辅导下学生自觉为主原则;强化动机、浓厚兴趣原则;启、读、练、知相结合原则;自检与他检相结合原则;尽量采用变式复习以加强理解与巩固原则。

(2)“八字”教学模式

上海育才中学1977年创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教学模式。“读读”即学生在课外阅读课本;“议议”即让学生议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或由教师提出的问题;“练练”即学生在课内做由教师组织安排的练习题;“讲讲”即教师给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疑解惑。“读读”是基础,“议议”是关键,“练练”是应用,“讲讲”贯穿教学始终。

这种模式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互相启发;有利于减较学生的课业负担;有利于因材施教。该模式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

(3)“六步教学法”模式

这是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魏书生创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课堂教学。定向,即教师确定新课程学习与训练的重点、难点,并把重点、难点告诉学生,使学生方向明确。自学,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重点、难点,自己找答案,接受知识、消化

知识的过程。讨论,学生对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开展探讨,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学生的讨论。答疑,教师在必要时对学生经过讨论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自测,就是要求学生根据“定向”提出的重点、难点,自拟一组自测题,自答自评。自结,即下课前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以强化所学知识。

六步教学法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主人的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

这是原武汉师院黎世法教授所创用。具体做法:

自学课:1)布置自学提纲;2)自学指导谈话;3)独立自学;4)教师巡视指导。

启发课:1)讲解本单元的知识体系;2)主要讲解重点、难点;3)鼓励学生提问。

复习课:1)布置复习提纲;2)学生复习;3)了解学生情况,主要辅导学生;4)找学生宣读复习笔记,并讲评。

作业课:1)布置作业和参考练习题;2)作业指导谈话;3)学生独立作业。

改错课:1)互相改;2)集体改;3)补充;4)重做。

小结课:即一单元结束后,对全部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

这种教学模式较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以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以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即“情境——问题——假设——解决——验证”五个步骤为理论依据。也称“引导——探究”式。基本步骤:1)提出问题;2)提出解答问题的假设;3)指导学生讨论、探索,寻求问题的解答;4)假设经试验证实而成立为结论;5)总结提高。

这种模式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重视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一般适用于数理学科,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储备,前期知识掌握得扎实。

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有效获得知识,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如“情境教学”、“愉快教学”等。

操作程序:1)创设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或绘画、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和美感、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情绪。2)情境体验。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种项智力活动,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3)总结转化。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学生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知识,领悟学习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

这种模式有利于对学生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

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程序:1)定向示范教师要向学生阐明所要掌握的行为技能,并说明完成技能的操作原理和程序,同时向学生表演示范动作。2)参与

性练习。教师参加或教师亲临指导学生练习,边练习边指导。3)自主练习。当学生掌握了动作的要领时,给学生加大活动量,让学生自主练,使技能、动作更加熟练。4)迁移。使学生在练习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迁移”是对模仿的更高要求,是模仿的进一步深化。

6.程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它把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地排列起来,每一个问题都要先做出解释,然后提出要学生回答的问题,学生对每一小步的问题确认无误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

7.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为美国布鲁纳所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通过学生自己的研究和探索,“发现”所要学习的结论。

基本步骤一般为:1)教师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3)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材料,形成概念;4)探索中验证概念;5)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

8.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美国布卢姆等人所创立。操作程序是:1)单元教学目标设计。2)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进行群体教学。3)形成性评价(A);将学生按评价结果分为两类:凡掌握知识点在80%以上者,称为达标组;未达标组应进行必要的补偿性矫正学习。4)矫正学习,如补课、个别辅导、请达标组优生一帮一互学等。5)对未达标组形成性评价(B)。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把班级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以求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9.“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认为,传统教学,师生之间地位悬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的、有指导性的教学。教学应该要提供一种人道的、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中心,他们能得到理解,得到尊重,能使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有效地统一起来,学生的个性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教师不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是顾问,应学生的要求参加讨论、探索、研究。

这一模式着眼于长期的间接的效果、倾向、变化和整个人格的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

首先教师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或问题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尽情地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任何观点。教师只应学生的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对学生的观点做任何评价。同时开放性还表现在探索形式的丰富多彩,不受任何束缚。最后,学生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在这种教学中,往往没有结果和结论,结论不统一。但这无关紧要,因为这种教学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样一种过程对学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去学习和工作。

10.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网络教学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通过教师、学生、媒体等多边、多向互动,资源共享,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模式。

基本特征:1)以现代媒体主要是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和核心,现代教学科技和设备的进步是其发展的先决条件,注重现代教学媒体的高度综合性。2)教师、学生、媒体是互动的基本要素,三者多边、多向互动,教学资源共通、共享;语言文字是最主要的交流工具。3)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个别化学习。4)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空、教学资讯等方面的局限性,适应“学习社会”的需要。5)引入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原则和方法,借助心理学、思维科学、教学论的研究成果。6)实现群体教学、个别教学、自学三者的有机统一。

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现代化,教学理论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是教学过程积极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学的个性化、个体化。

主要步骤:1)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教学的需要,选择有关课件,或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自行编制课件。并在系统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过程和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2)教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包括学习方法指导。3)教师通过媒体授课或指引学生利用媒体学习,师生与媒体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多向互动。学生通过网络自学、自创,教师巡回辅导,因材施教;必要时,教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指导,把教师的讲授和学生个别自学结合起来,把个别指导与群体指导结合起来。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讨论,还可以进行形成性练习和自测自评,开展反馈——矫正活动。4)归纳、总结,并提出课外自学要求。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主要特征:1)师生共同完成的活动;2)源于教学实践,升华为理论后反过来指导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贵在得法”;3)教学方法脱离不了教学规律和教学实践,不同的情形、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教法,即“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常用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十种。

(一)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方式。讲授法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单位里使学生获得较多的系统知识。

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授内容应正确,富有科学性和思想性。对于一些尚有争议、尚未定论的知识,在讲授

时应告诉学生,使得他们了解事实。

(2)讲授时应注意启发。讲授并非单纯是教师讲,教师应给学生创设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的认识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发展,能动地获得知识技能。

(3)讲授时应讲究语言的艺术。语言清晰、精炼、生动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音速要适度,并恰当配以身体语言。教师讲课时的语言艺术,能使人如沐春风。

另外,要考虑讲授的整体性策略。在讲新教材时,应尽可能简练、清楚、明白。在理解新教材、进行发散性思考及联想时,应尽可能进行无拘束的从容不迫的对话。在归纳小结时,应尽可能用概括语言。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提问学生,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能够逐步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智力的方法。

谈话法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够对教学活动得到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活动,使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特别是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于中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使用。

应注意的问题:

(1)做好谈话设计。即要事先设计好所要问的问题和谈话步骤,在设计问题时,一般按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来设计六种问题类型:知识性的、理解性的、应用性的、分析性的、综合性的和评价性的。

(2)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回答、参与的机会。有些老师喜欢提问成绩好的学生,这是不可取的。

(3)善于提问,善于启发诱导。向学生提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趣味、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思考,给予恰当的诱导,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知识。

(4)做好归纳小结。当问题解决后,教师应及时做好归纳总结,使大家明确正确结论,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内容、参考书等,获得知识、培养读书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读书指导法的使用应注意:

(1)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任务和范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才能围绕着中心而学,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默读、精读、泛读的方法,如何做记号、眉批、摘要、写提纲、写心得体会,如何使用工具书等,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加强阅读辅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选择合适的参考书和课外书,一般应选择能结合课内学习、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思想认识的书。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相关实物、教具或演示实验,指导学生经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一种方法。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可形成准确而具体的表象,强化了学习效果。中小学阶段比较适用此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使用演示法应注意:

(1)做好充分的演示准备。一般教师自己应事先试做一遍。

(2)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和过程。演示前或演示中应提醒学生注意演示的要求、过程和重环节,如演示中颜色的变化、形状的变化、状态的变化等,以达到演示的目的。

(3)注意演示方法。演示要配合教学内容进行,不宜过早或过迟。演结束后,将器材收好,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校外社会生产、生活场所,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观法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预备性参观,指的是在讲新课前的参观,使学生获得学习新课所需感性认识。二是并行性参观,在学习新课的同时进行参观,旨在深入理解理性知识。三是总结性参观,在学习新课之后的参观,为的是验证和巩固所学知识。

运用参观法应注意:

(1)制订计划。参观前,教师确定参观的目的、对象、地点及时间。制定计划要明确参观具体要求、步骤以及参观后对材料整理的要求。安排交通、联系住宿等。

(2)实验。讲明参观要求与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记录、收集资料,安排调查、访问。

(3)总结。总结的方式多种多样,可讨论、座谈,可让学生撰写报告、心得体会,或制作图表、模型、标本,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以获得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方法。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感知性实验是在学习新课前的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感知性知识,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验证性实验是在讲完新课之后所做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所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

运用实验法应注意:

(1)实验前做好准备。编制学年或学期的实验计划,制定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实验用品,编制实验小组。学生做好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中要具体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实验,根据情况可进行全班或个别的指导,随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实验后要总结。教师视全体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2.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又称为实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以掌握技能技巧的方法。分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两种。

运用实习法应注意:

(1)做好实习准备。教师要制定实习计划,选好地点或仪器,向学生指明实习的目的、任务,编好小组,加强劳动纪律等教育。

(2)实习中要具体指导。教师要全面了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有经验体会要及时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精神。

(3)实习后及时总结。学生要对实习活动进行总结,教师评定实习作业优劣。

3.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训练,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分为心智技能、动作技能、文明行为习惯练习三种类型。

使用练习法应注意:

(1)明确练习目的,提高练习的自觉性。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精心选择练习题目,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明确练习目的,提高他们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保证练习的质量。

(2)加强变式练习。要针对学科、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动多样的练习方式。

(3)及时检查练习。要按时检查学生练习的结果,及时指明练习的正确与否,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练习结果的能力和习惯。

(四)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1.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中心问题而通过集体的组织形式,进行探讨、研究,明确是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是以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及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前提的。可单独使用,也可同其它教学方法相配合运用。一般不作为上新课的教学方法。可分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整节讨论、短时讨论。

运用讨论法应注意:

(1)充分准备。讨论前师生要做好充分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确定讨论问题,问题要有吸引力,有深入钻研的价值。学生要明确讨论中心、讨论题目及要求,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准备发言提纲。

(2)讨论时要对学生启发引导。教师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围绕讨论主题,深入探讨,最终解决问题。

(3)做好总结。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好总结,使学生明确结论及依据;对争论的问题要发表见解;及时纠正错误、模糊、片面认识。

2.研究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探索和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适用于中学高年级。

运用研究法应注意:

(1)慎重选择研究课题。选题要难易适中,不宜过大,一般宜选择非常具体的问题。

(2)创设研究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设备、环境。

(3)教师既要指导,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

(4)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五)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

1.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由布鲁纳提出。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探索“发现”问题的结论。

发现式教学法程序步骤:1)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提出问题;2)学生提出假设: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和答案;3)验正假设:通过实验、讨论,对假设进行检验;4)得出结论,总结提高。

2.范例教学法

范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讲解精选的知识经验及典型事实范例,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程序步骤:1)通过个别的典型特征来说明整体;2)对前一阶段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3)掌握一般性规律,即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进一步探索获得规律性认识;4)获得知识和经验并能自如应用。

3.“掌握学习”教学法

“掌握学习”教学法由美国的布卢姆积极倡导。这种方法是以每个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为标志,为每个学生找到他完成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使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得到发展。

“掌握学习”教学法的程序步骤: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群体教学——形成性测验——(再学习——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每个学生都达标。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时,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知识点掌握80%以上为达标,达标者进入下一单元;未达标者进行补偿性矫正学习,然后再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直至达标。

二、典型例题

1.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P236

答: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学生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它的操作程序的步骤包括: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2.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 P241

答: 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的主要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在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管理学,工艺学等学科上呈融合化趋势.(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

转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既非单一的"教的模式",也非单一的"学的模式",而趋向两者的辩证统一.(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代教学模式研究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强调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3.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249--250

答: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主要是:(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教师选择教学方

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

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

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置于

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注重知识传授.注入式

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掌握知识,又不利于其智慧的发展,是一种不科学不民主的教学方法.

(2)要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具体体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

目的和任务,依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防止教法格式化.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特征,如概念性内容可选用讲授法,自

然现象的规律揭示可选用演示法等.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要依

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经验,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特征.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有利的教学设备,努力

自制教具,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设条件.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_1

---------------------------------------------------------------最新资料推荐------------------------------------------------------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 教学原则与与教学规律的区别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 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指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选择)乌申斯基也指出,一般来说,儿童的思维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 启发性原则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 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用启发式问题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 1 / 4

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自己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 巩固性原则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4 循序渐进原则我国古代《学记》中就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主张: 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这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乌申斯基、布鲁纳等也都很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 因材施教原则(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裴斯泰洛奇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 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分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区别的与联系?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分析学情,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简单来说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手段:是师生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指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为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使用阶段。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 (1)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都是以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支撑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程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区别: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引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所以教学模式是比较具有逻辑性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结构,指向的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笼统的指导性的结构框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则比较细化具体与灵活,往往指向单个的或局部的教学行为(可以指向具体的一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甚至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在选定了一堂课的内容并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要考虑怎样去讲授这一节课,怎样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怎样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等等,对一具体实施过程的谋划就是教学策略。)。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二者都是师生为了某种教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方法的总和,都是教学论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每一种教学模式都反映了一定的教学思想、教育目的、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原则、和一系列的完整的操作程序和体系等。教学模式是对多种教学方法的提炼和组合,而教学方法常常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侧面的一系列操作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5)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1.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王洪江老师的录像课(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就是利用这一教学法完成的。 3.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又活跃了教学气氛,提高了教学的感染力。这种教学方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经常应用,因现场教学模式要受到客观条件的一些制约,因此,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此种情景教学法。学生们通过亲自参与环境的创设,开拓了视野,自觉增强了科学意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既满足了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体现了其方便、有效、经济的特点,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求。 4.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培养思维表达能力,让学生多多参与,亲自动手、亲自操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5. 体验学习教学法:“体验学习”意味着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建构,亲历过程并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和体验情感。它的基本思想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指导思想 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 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 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设置专业模块,有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运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秘书实务中,“会务组织、商务活动、接待工作”等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其实操性强、技能要求高。为了使学生达到熟练掌握课程重点内容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我们通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一是利用企业真实工作现场、工作项目和工作过程构建生产性教学实践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会务组织、经营活动策划、现场布置和接待等真实的企业活动;二是利用校内模拟仿真型的实训室和现场,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程的重点内容。例如:商务活动中的签约仪式、庆典活动策划等在模拟实训室进行仿真演练,这种边学边做的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近年来,课程组在实施学习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了多达12种的教学方法,除了有常见的讲授法、案例研讨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实物操练法等,更是尝试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1.工作场景模拟法 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工作任务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完成“企业文书管理”、“企业办公室事务管理”等6个学习情境中的多个教学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内容都与实际工作相同。为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锻炼学生职业技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照5人左右一组成立商务公司,所有实训项目均放在各公司背景下进行。在实训项目操作中,每个公司需要各自承担不同企业的秘书工作,通过完成任务,达成准职业人标准。 2.分角色扮演实训法 虽然从秘书实务角度来看,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角色就是秘书,但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场景中,会产生不同角色。学生需要交替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秘书岗位特点,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分角色实训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技能的全面训练。 3.任务驱动,成果导向法 课程组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整合成为6大学习情境,并将每个学习情境里的大任务细分为若干个小任务。让学生以秘书身份随着课程情境的渐近开展逐一完成项目的任务,当课程结束之际,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并进行成果展示。 4.实操与竞赛合一法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改革:本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具体方法和手段的确定以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满堂灌”方式,广泛采用启发、讨论、学生展示、课堂讲评和案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总学时45,实践环节12学时,占总学时的25%) (1)课堂讨论:例如第一章关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在教师系统地讲授过“职业教育概念及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的,进一步的讨论加深了对职业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2)教学观摩:例如在讲第六章职业教育的教学,就是在教师讲授过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到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进行教学观摩,并在观摩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完成的。 (3)小组工作:例如第二章“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采用让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并要求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把本小组工作成果展示给大家。 (3)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在老师带领下从事参加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增强素质,提高能力。 (4)专题讲座和实地考察:针对职业教育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请职业院校的专业人员做报告,带领学生到职业院校考察并与职业院校的师生座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加深学生对职业教育问题的理解。 2.进行案例教学,突出理论分析中学生的参与性,强调师生的共同探讨与互动。 3.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①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过的综述和调研。②通过个体研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精诚协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思路与方法

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项目进程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善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围绕着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各种问题,众说纷纭,大家展开了空前热烈的大讨论。这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项目学校搞清楚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以及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理念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简言之,就是把某种课堂教学的优点总结成为经验,把这种经验提炼为标准,再把标准内化为可操作的流程。 二、为什么要建模? 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它具有约束的作用。这是很多项目学校和教师之所以困惑的地方。有的学校和教师甚至觉得根本没必要建立什么模式,因为大家认为“教无定法,我以我法上讲台”是一条真理,如果非得让大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某种固化的模式,会觉得自己被深深的约束了。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模式还具有规范性的一面,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改善刚刚起步阶段,大家都还在纠结于新老两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这个时候模式的规范性特点就突显出了它的巨大作用。我们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种巨大的作用,才会在本阶段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改善中,设计模式构建的任务。希望能用一种立足于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与本校学情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和规范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改变我们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当大家对这种模式的理念以及方式运用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

时候,也就是全体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都得到提升的时候,也就是可以自主运用和发挥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水平的时候。所以,教学模式这把双刃剑的运用,必须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1.建模。在课堂教学改善初期,需要建立起立足于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与本校学情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和规范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2.用模。积极引导教师们大胆运用这个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运用中不断调整、修正、完善、优化这个教学模式,使之能更具有操作性。并能与各个不同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教学特点相结合,创造出学科变式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全体教师应该像呵护婴儿般的对待这个对于自己学校来说新生的事物,而不是百般挑剔和指责。 3.出模。完成了模式调整、修正、完善、优化,创造出学科变式模式后,本校课堂教学将发生巨大的变革。在这个阶段,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继续沿用模式进行教学,模式将表现出约束性的一面来。这个时候,学校就到了出模的阶段。可以让自己学校的老师们在新理念、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进行教学。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有一个巨大的飞跃和提升。 有意思的是,很多教师认为“教无定法(模式)”,应该“我以我法(模式)上讲台”,所以坚决反对模式构建。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观点。其实每一个教师,因为长期的工作和经验,早就不自觉的在自己的学科教学领域内建立了某种模式,只不过这种模式带有强烈的个人习惯、风格和色彩。但严酷的现实是我们昭通教育已经远远的被

指使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必要性 现代化基础 1.社会发展基础 19世纪末以来,世界人口激增带来巨大的入学压力;人类知识总量的激增与老化周期缩短对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涨的民主运动对普及教育的要求等成为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社会因素。 2.科学发展基础 神经生理学家Brodmann 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分为52个功能区, Sprey 裂脑实验研究中发现人的左右脑各有分工(左脑半球主要 管理语言、逻辑思维;右脑半球主要管理形态结构、时间与空间)。心理学家Trechler 关于感官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而获得的知识分别是 83%、11%、3.5%、1.5%、1.0%。这表明,各种感官都与知识的获得 相关联,教学中应当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特别是视觉、听觉,最好 的教学手段是视听结合、兼用形象与声音来呈现教学内容。 3.技术基础 自19世纪末以来,幻灯、电影、电视机、计算机等相继发明, 并不断地在教学领域推广使用。这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直接地为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正是这些现代科技把教学手 段现代化变成了现实。而且,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设备电子、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1、含义: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实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述,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这一原则的提出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年龄小的学生用的几率大 2、代表人物:荀子,夸美纽斯 3、分类 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等 模像直观: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等 语言直观:教师形象化的语言描述 4、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重视运用语言直观(形象化语言) 选教具,加讲解,防滥用,重语言 (二)启发性原则 1、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2、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产婆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3、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善于提问,设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发扬教学民主 善提问,重实际,扬民主,调积极 (三)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含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2、代表人物:《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 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重系统,需灵活,主次分明,层次清 (四)巩固性原则 1、含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 2. 代表人物:孔子(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夸美纽斯(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3、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先理解,后巩固,重视复习多扩充 (五)量力性原则 1、含义: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2. 代表人物: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赞科夫(证实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行性) 3、要求

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转载) 在北美,教学策略有时可作为教学模式的同义词。〔27〕有的学者则认为,教学模式规定着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从教学研究的发展来看,先有教学模式研究,然后才有教学策略研究,这也反映出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28〕这两种认识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还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把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模式的同义词是不妥当的,这样做完全抹杀了两者之间的区别;而仅从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就得出教学模式规定教学策略的结论也是以偏概全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其区别主要在于教学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可供参照的一系列教学行为的组合,而教学策略尽管也以一整套的教学行为作为表征形式,但其本身是灵活多变的,不具有相对固定的属性。在教学活动中,对各种教学模式有选择地进行使用,就可视为是教学策略的一种体现。两者之间另一个区别在于教学模式有一定的逻辑线索可以依据,它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而教学策略的结构性却显得不足,而且它往往比较明显地指向于单个的教学行为。 注: 〔2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2页。 〔28〕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教育研究》2000年第12期。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式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机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引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有的学者认为,二者同一;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模式规定者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属于较高层次,教学策略比教学模式更详细,更具体,受到教育模式的制约;有的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而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策略,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大方法。 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策略,都是以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的理论为支撑的,辅助教师进行教,和学生进行学的一系列方法、步骤、程序。教学模式是

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一、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概念,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方法和策略;掌握教学方法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了解当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选用的基本标准、原则和技巧;在教学策略的选用上,重点掌握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和原则;了解当代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发展趋向。 二、学习要点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而采取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国内外教学法的分类 1、国外教学法的分类 美国学者拉斯卡提出:“教学方法就是发出和学生接受学习刺激的程序。”这些学习刺激称之为A、B、C、D刺激,由此形成四种教学方法。 (1)呈现方法 (2)实践方法 (3)发现方法 (4)强化方法 2、我国教学方法的概括性分类。 从具体到抽象,教学方法由三个层次构成: (1)操作性教学方法

(2)原理性教学方法 (3)技术性教学方法 (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九种,即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四)教学策略的概念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五)教学策略的特征 1、指向性 2、操作性 3、整体综合性 4、调控性 5、灵活性 6、层次性 (六)教学策略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2、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 3、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4、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七)构成教学策略的要素 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一般包含以下几个要素:指导思想、教学目标、

第八章 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第八章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本章重点 了解小学教学原则的内涵及我国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1、内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规律 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指导教学的全过程,既指导教 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 2、教学原则体系: (1)、直观性原则:指依据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实物、模像等 直观手段,让学生获得具体形象的感知认识和经验。 (2)、启发性原则:指教学中教师把学生放在学习主体的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 力,从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系统性原则:指教学活动应按照一定的逻辑系统,根据 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持续、连贯、系统地展开,使学生掌握 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性原则:指在教学中通过经常性的复习,使学生牢 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5)、量力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努力可 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即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 (6)、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 论的指导下进行,即教学中要做到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

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小学教学应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注意结合具体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和提 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发展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理解小学教学方法的内涵、分类、选用依据 1、内涵:小学教学方法是小学教师引导小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 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途径和手段,包括小学教师教的方法 和小学生学的方法。 2、分类:(1)、根据教学任务,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学生获得知识 的方法、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方法以 及巩固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2)、根据信息接受与表达的方式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听、看、读等活动,让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方法, 另一类是讲、写、用等活动来指导学生表达信息的方法; (3)、按照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 讲解法、图解法、的特点,可以将教学方法分为讲解法、图解 法、讲述法、模拟法和启发法等。 (4)、按照学生认识活动形态: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直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3、选用依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方法

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

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必要性 现代化基础 1.社会发展基础 19世纪末以来,世界人口激增带来巨大的入学压力;人类知识总量的激增与老化周期缩短对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涨的民主运动对普及教育的要求等成为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社会因素。 2.科学发展基础 神经生理学家Brodmann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分为52个功能区,Sprey裂脑实验研究中发现人的左右脑各有分工(左脑半球主要管理语言、逻辑思维;右脑半球主要管理形态结构、时间与空间)。心理学家Trechler关于感官与学习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而获得的知识分别是83%、11%、3.5%、1.5%、1.0%。这表明,各种感官都与知识的获得相关联,教学中应当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特别是视觉、听觉,最好的教学手段是视听结合、兼用形象与声音来呈现教学内容。 3.技术基础 自19世纪末以来,幻灯、电影、电视机、计算机等相继发明,并不断地在教学领域推广使用。这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直接地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基础,正是这些现代科技把教学手段现代化变成了现实。而且,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设备电子

化、兼用形声呈现教学信息、对教学内容作一定的变换“处理”、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适应性强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它的出现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1)拓展了教育的时空,使传统阶段教育向现代终身教育发展成为可能;(2)引起教育内部的深刻变革,促使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冲击传统的教育结构、制度,促使现代教育体系的确立;引起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的变化;把传统的教师←—→学生教学系统发展成为教师←—→教学机器←—→学生的新型教学系统;发展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改变教科书的概念。(3)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降低了教育成本,增进了教育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学手段现代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它对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教学手段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特别是在实践上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策略 (一)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整合 从辩证的角度看,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各有优点与不足。现代化教学手段多长于知识的传授、长于智力发展,而短于品德、情感、审美教育,师生之间缺乏人际交往、情感交往,学生难以从教师那里受到思想、情感、人格、审美方面的熏陶和感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还存在短于具体的技能、技巧的培养,对眼、耳的过度刺激有害学生的感官。

(完整版)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常见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一、常见的教学方法的模式 1、启发式教学法: 2、案例分析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实例中学习概念,从特殊到一般。 3、示范-模仿教学程式:教师的示范与学生的模仿,以发展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学模式。 4、暗示教学法:侧重于学生的感情和潜意识,是对启发式教学法的发展和深化。 5、问题研讨教学模式: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进行一系列的活动最后由教师总结。 6、发现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和问题总是及掌握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发现法是发挥学生智力的潜力,培养内在动机,巩固记忆的最好教学方法之一。 7、演示教学方法:教师把实物或直观教具(特别是电教媒体的发展)展示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辅助方法,还需和其它方法配合,才能收到更佳的效果。 8、尝试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先尝试练习,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一般称为先练后讲) 9、自学辅导教学法:通过一种新教材和新教法,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习惯与能力。 10、“掌握学习”教学法: 二、常见的课堂教学的模式 1、“学导式”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2、反馈教学法:以信息反馈为主线,由原来讲授法信息的“单向传递”变成“双向传递”。以检验学生效果和掌握程度,学生再进行调节和改进。 3、单元教学法: 4、有序启动式教学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按规律循序渐进,启动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5、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最优中学教学方式的实验法)

三、常见的课堂教学整体化的模式 1、目标教学 2、结构----定向教学 3、层次性教学:遵循学生理解知识,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的规律性,采用按层次推进、逐步深化、分散重点、螺旋上升的方式。 4、立体化教学:教学结构指导思想:横向包含德、智、体等因素。纵向包含传习性教育,独立性教育,创造性教育等多层次。立向包含课内、课外、校外等多渠道。 5、情境教学法。都是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6、小组六步导学法:以小组开展活动的教学形式。七十年代末,上海育才中学就采用“谈谈,议议,讲讲,练练”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形式,让前后两桌的四位学生组成“读议小组”,引导学生探索、评论。操作程序是,决策、引导、观察、调整、评价、按续。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指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选择) 乌申斯基也指出,一般来说,儿童的思维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的。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用启发式问题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第斯多惠也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自己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4循序渐进原则

我国古代《学记》中就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朱熹进一步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这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乌申斯基、布鲁纳等也都很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裴斯泰洛奇很重视“知识与知识的应用”。乌申斯基也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特点(填空)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四种。 2谈话法 谈话法也称问答发,是中小学生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 3讨论法 一般包括四个阶段:解释讨论的目的;进行讨论;保持讨论不偏离主题;结束讨论。 运用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把全体学生组织到讨论中来;要作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演示分为四种: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图片、图画的演示;实验的演示;幻灯、录音、教学电影的演示。按教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演示单个的物体或现象;演示实物的

在课堂教学中您使用过哪些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

在课堂教学中您使用过哪些评价方法或评价工具?如何用那些新的评价工具或不同的评价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我使用过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思维导图、讨论、作品展示等。因为现在我们都是用多媒体上课,所以每节课都会展现大量的相关讯息给学生,虽然能够让学生更好更方便地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但也很容易造成思维上的混乱。所以为了突出课本的内容,我一般都是先根据课本内容做一个大的枝干,再让学生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总结提炼和发散思维,然后将他们讨论的结果填补到其余细节部分的分支上,以完成本课内容的知识导图。这样,本节课的内容就通过一个类似于图表的形式全部展现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并且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讨论,加上教师的补充,知识点能更好地被学生记在脑海。 ?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比较重视课堂的评价,除了必要的终结性评价外,新时期更重要的还是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我使用过的评价方法和工具主要有:运用思维导图、评价量规、学习日志和学习档案、成果的展示等方式来评价和反馈学生学生学习的情况。将评价整合进平时的课堂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我一般会注重以下方面: 1、确定学习主题前,通过多媒体把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希望的效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的学习有更明确的方向。 2、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量规,多使用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来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帮助学习建立学习档案。学习档案包括老师对学生的每个时期的评价、也包括学生自己写的学习日记。 4、注重评价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更多的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和学习。 5、鼓励学生有创新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网络来记录评价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对导师进行评价等。

童话教学原则及方法

童话教学原则及方法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等手法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阅读和欣赏水平的文章。根据描写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和超人体童话;呈现的样式有童话诗、童话散文、童话小说、童话寓言等。小学语文教材里就有编入了不少的童话,所编入的课例无不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对于儿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及塑造健全的人格,都有其它文体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抓好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搞好小学童话教学呢?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学习语言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原则 知识的传授与智力的发展相统一的问题,是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向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也是世界教学改革的趋势。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直坚持教学与智力发展统一论,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人的一种心理特点,是人对事物的综合认识能力,它的下属概念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学生在学习拼音、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和养成听说读写等项能力的过程中,必定要发展上述各种能力。因此,在童话教学中特别注重这一原则的贯彻落实。 二、注意听说读写基础能力综合训练的原则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口头语言的运用,读写是书面语言的运用,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童话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对于综合训练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效果尤为突出,这是由童话的特点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决定的。 三、注意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的原则 学科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乃是学校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语文教学比其他学科的教学更强调这一原则。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在阅读教学中是语言性阅读和文章性阅读的统一。学生每读一篇课文,首先是从语言文字入手的,并从语言文字的阅读中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涵,这就是披文入情。然后,再推敲这些思想内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技巧。这两个方面都领会了,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教师要善于分析、认识教材,既要认真发掘教材内部的思想教育因素,又要发掘运用语言的特色,认识它是怎样用丰富生动的语言表现感人的形象、说明深刻的道理、抒发高尚的情感。童话的特点更适宜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 四、注意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总结过这样一条经验: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条经验揭示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辩证关系。课外活动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教材中的童话篇目仅仅是例子,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把从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去,自行去阅读;去搜集、去编写,从而扩大学习空间。这样,学生的个性才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一、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 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的 一种计划或范型。 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可称为“理论说”.. 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是以 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第二种观点可称为“结构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第三种观点可称为“程序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 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第四种观点可称为“方法说”..认为“常规的教学方法俗称小方法..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 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鉴于以上对各种教学模式观点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 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 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是一种设计和实施教学的理论..尽管由于各种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 或教学理论不同..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操作性 2.整体性 3.简约性 4.开放性 5.针对性 ..三..国内教学模式及评价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 巴特及其弟子戚勒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造并传入我国..我们又对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1..理论基础。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有关的心理学、教育 学基础理论。它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2..教学目标。这一模式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 ..3..操作程序。它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 固运用——检查评价。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由感知到理解..达到领会..然后再组织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最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4..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被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成为我国基本的教学模式.. 是由于它有下列优点。第一..它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较为迅速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 突出地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是人类传播系统知识经验最经济的模式之一。第二..它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一模式主要适 用于学科课程的书本知识的教学..适用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适用于班级授课制的课程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