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812海洋地质与资源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创建于2004年12月,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最新设置的院系之一,也是目前首都70余所公立高校中唯一的涉海院系。
此前,中国地质大学曾建有“海洋地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性质与海洋学院有别,目前建制依然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为海洋学院的成立奠立了基础。
学院当前设有“海洋科学”本科专业,并以海洋地质与固体矿产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含气体水合物)资源、海岸带环境与资源、海洋生物与生态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专业方向。
自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已培养毕业生2届共计90名。
现有在校本科生200余人。
更高文化层次上,学院拥有“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海洋地质”博士学科点及“海洋地质”、“海洋化学”2个硕士学科点。
其中,“海洋地质”博士点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此外,2008年获准设立“近海资源环境”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
目前在校硕、博士研究生80余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招生专业及代码
070700海洋科学
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海洋大学考研《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704《普通地质学》考试范围说明一、考试性质《普通地质学》是现代地球科学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海洋学、和海洋地球物理学及其它专业课的重要基础。
《普通地质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海洋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业硕士生而实施的考试,旨在选拔具有较强海洋地质学知识以及海洋研究能力的人才。
二、考察目标普通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考查学生对板块构造理论、大陆边缘和大洋洋底构造、海洋地质作用、海洋沉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的掌握等。
(一)绪论1 地质学的形成和发展2 地质学的特点(二)地球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地球的外部圈层2 地球的形状和表面形态特征3 地球的物理性质4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5 地球的动力地质作用系统(三)地质年代1 相对地质年代2 同位素地质年龄(四)风化作用1风化作用的类型2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3 风化壳及土壤(五)陆地流水的地质作用1 陆地流水的分类和运动特点2 片流与洪流的地质作用3 河流的地质作用4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5冰川的地质作用(六)海洋及湖泊的地质作用1 海洋的侵蚀和搬运作用2 海洋的沉积作用3 湖泊的沉积作用(七)风的地质作用1 风的侵蚀与搬运作用2 风的沉积作用(八)成岩作用与沉积岩1 地表动力地质作用的一般规律2 成岩作用3沉积岩(九)构造地质与地质构造1 岩层产状2 构造运动及其表现3 地质构造(十)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1 岩浆作用2 变质作用(十一)全球板块构造1大陆漂移学说2 海底扩张学说3 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十二)造山带与沉积盆地1 基本概念2 造山带基本特征3 造山带形成过程和演化4沉积盆地(十三)矿产资源1 概述2 能源矿产3 金属矿产4 非金属矿产(十四)地质环境1 概述2 第四纪以来的全球变化和海平面变化3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4 影响人类健康的地质环境因素(十五)地质灾害1 地震2 山崩、滑坡、泥石流3 地面沉降与塌陷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4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初试考试大纲 (2)660一般地质学A (1)955地质学综合 (5)956应用地球物理综合 (7)957一般地质学C (11)复试考试大纲 (20)地球物理勘探综合 (13)地质学基础 (15)初试考试大纲660一般地质学A【一】考试性质一般地质学A是中国海洋大学地质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熟悉并差不多掌握地质学的差不多理论、原理和实际工作方法,学会运用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地质现象、地质过程、岩矿特征、构造体系和地史演化过程等差不多现象,并能结合实际地质问题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总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与选择题:约20%简答题:约40%读图题〔绘图题〕:10%论述题:约30%【四】考试内容1、研究对象与方法〔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地质学的研究方法〔3〕地质学的研究意义2、地球概述2.1地球的差不多特征〔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固体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2.2地球的结构〔1〕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要紧特征〔2〕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要紧特征2.3地球的要紧物理性质〔1〕地球的密度和压力〔2〕重力〔3〕地磁〔4〕地热3、地质作用3.1地质作用的概念〔1〕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2〕地质作用的类型3.2内动力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2〕地震〔3〕岩浆作用〔4〕变质作用3.3外动力地质作用〔1〕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及特征〔2〕河流及其地质作用〔3〕冰川及其地质作用〔4〕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5〕海洋及其地质作用〔6〕湖沼及其地质作用〔7〕风及其地质作用4、地质年代4.1化石〔1〕化石的形成〔2〕化石的类型〔3〕常见的化石4.2地层〔1〕地层及其层序的建立〔2〕地层的划分和对比〔3〕地层学差不多定律〔4〕地层单位和地层系统4.3地质年代〔1〕相对地质年代〔2〕绝对年代5、矿物5.1矿物及晶体的概念〔1〕矿物的概念〔2〕晶体与非晶体5.2矿物的化学成分〔1〕矿物的化学成分〔2〕矿物的化学成分与地壳中元素的关系〔3〕矿物化学成分的变化〔4〕矿物中的水5.3矿物的形态〔1〕矿物的单体形态〔2〕矿物的集合体形态5.4矿物的物理性质〔1〕矿物的光学性质〔2〕矿物的力学性质〔3〕矿物的其他性质5.5要紧矿物介绍〔1〕矿物分类〔2〕矿物命名〔3〕要紧矿物类型6、岩石6.1岩浆岩〔1〕岩浆与岩浆活动〔2〕岩浆岩的成分〔3〕岩浆岩的结构构造〔4〕岩浆岩的产状〔5〕岩浆岩的类型〔6〕岩浆的起源和岩浆的演化6.2沉积岩〔1〕沉积岩的成分〔2〕沉积岩的结构构造〔3〕沉积岩的形成过程〔4〕碎屑岩类〔5〕粘土岩〔6〕碳酸盐岩6.3变质岩〔1〕变质作用与变质岩〔2〕变质岩的成分〔3〕变质岩的结构构造〔4〕变质岩的类型7、地质构造7.1构造运动的概念及差不多方式〔1〕构造运动的概念〔2〕构造运动的差不多方式及其特点〔3〕构造期与构造事件7.2岩层的产状和地层的接触关系〔1〕岩层产状〔2〕地层的接触关系7.3褶皱构造〔1〕褶皱和褶皱要素〔2〕褶皱的形态〔3〕褶皱的组合〔4〕褶皱的成因与研究7.4断裂构造〔1〕节理〔2〕断层的差不多类型〔3〕断层的组合形式〔4〕断层的识别标志8、板块构造8.1大陆漂移〔1〕大陆漂移说概述〔2〕大陆漂移说的证实8.2海底扩张〔1〕海底扩张说的提出〔2〕海底扩张说的证实8.3板块构造〔1〕板块构造的概念〔2〕板块边界类型〔3〕板块的运动〔4〕大洋演化9、块体运动〔1〕妨碍块体运动的要紧因素〔2〕块体运动的要紧类型10、地球的起源与演化10.1大爆炸宇宙说〔1〕大爆炸宇宙说〔2〕大爆炸宇宙说的证据10.2太阳系与地球的起源〔1〕太阳系的起源〔2〕地球的起源10.3地球的演化〔1〕地球内热的演化〔2〕地球层圈构造的形成〔3〕生命的起源11、地质图判读12、地层柱状图编制13、地层剖面图绘制【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805 海洋地质学 考试大纲

掌握内容和考试要点 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的划分、具体圈层特征和海洋主要地球物理特征;掌握海陆漂移、海底 扩张、板块构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大陆边缘构造(沟-弧-盆体系)、洋中脊、地幔对流 和地幔柱等特征;了解海底热液和海底变质作用概念和特征。 四、海洋沉积学和古海洋学 掌握内容和考试要点 掌握现代海洋不同沉积背景(陆架、陆坡、盆地)的沉积学特征;掌握海洋沉积物早期成 岩阶段的地球生物学过程;掌握古海洋学概念、研究内容和主要科学进展。 五、 海洋矿产资源 掌握内容和考试要点 掌握海洋矿产概念、分类和分布特征;掌握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海洋砂矿、海洋铁 锰结核、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主要矿产资源的概念、成因和主要特征等; 六、 海洋生物 掌握内容和考试要点 了解海洋生物分布、生态和含量等一般特征;掌握海洋极端地质环境(海底热泉、冷泉 等)海洋生物一般特征; 七、 海洋地质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掌握内容和考试要点 了解海洋地质灾害、海洋工程建设及其环境影响、海洋地质与国家权益及人类可持续发展 关系;
ODP、IODP、InterRidge 等)、重大科学进展和对地球科学的影响。 二、海底地形、环境分区和海岸带海陆相互作用研究
掌握内容和考试要点 掌握现代海洋的海底地形和海洋环境分区的具体特征;了解海岩带海陆相互作用的研究内 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三、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物理、海底构造、海底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地质学》考试大纲
一、 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背景知识 约30% 海洋地质专题 约70% (二)题型比例 术语解释 约30% 论述题 约70%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其他
海洋地质学
一、绪论、现代海洋地质研究方法和重大科学进展 掌握内容和考试要点 了解海洋地质学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掌握现代海洋地质研究方法(DSDP、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614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地球资源-环境-灾害与人类发展,约15%地球圈层系统和动力地质作用等,约85%(二)题型比例术语解释约30%论述题约70%二、其他普通地质学绪论考试内容地质学、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营力动力系统,内营力动力系统)。
一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考试内容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各圈层的概念、大气环流(季风概念、中国季风特征),大气圈组成、运动、分层、大气降温率;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大地水准面概念);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内部圈层构造: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地内变化趋势和地球物理异常)。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和圈层构造(波速随深度变化总体特征;莫霍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外核);圈层特征(上/下地壳+地幔硅镁层、岩石圈、软流圈)。
二地球的物质组成考试内容矿物(元素和丰度,矿物肉眼识别特征)岩石:三大岩石及主要特征(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代表性岩浆岩;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变质岩;沉积作用和沉积岩;三大岩石之间的循环)三地质年代考试内容地质年代确定依据(地层叠覆率,生物演化率,地质体之间切割率)。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地质年代表)。
四岩石圈板块构造考试内容板块构造的建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边界(分离型,汇聚型,转换型,威尔逊旋回)板块驱动机制:地幔柱、热点、部分熔融(了解内容)五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考试内容构造运动(概念、岩层产状(+V字型法则)、变形变位;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褶皱概念、要素,褶皱基本类型,褶皱识别-横剖面)断裂构造(概念、类型(节理,断层),断层基本要素,断层组合,断层识别-横剖面)六风化作用考试内容风化作用(概念,影响因素)风化作用类型:物理风化作用(方式,产物);化学风化作用(方式,产物);生物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物:风化壳七地面流水地质作用考试内容地面流水类型和水动力特点(环流);片流和洪流的地质作用(片流,洪流):过程和产物。
2019年地大海洋科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地大海洋科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专业介绍海洋科学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复试时间3月23日前,各学院确定并公示复试方案。
3月23日-4月4日,各学院组织考生复试。
复试内容(科目)复试分数线凡第一志愿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教育部划定的录取线均可参加复试。
符合我院调剂要求的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提交申请,经学院复试领导小组初审确定名单,通过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在系统中同意复试后可参加复试。
复试流程专业课笔试时间:3月29日10:00-12:00 地点:综合教学楼(具体教室另行通知)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进入考场。
考试形式:闭卷。
科目:地球科学概论参考书:《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地质出版社科目:地球化学参考书:《地球化学》赵伦山,张本仁科目: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参考书1:《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周群英,王士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参考书2:周德庆. 《微生物学教程》(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专业面试和口语测试内容包括:英语自我介绍、对话,英语科技短文阅读、翻译;专业课问答等。
(分组名单另行通知)第一组,地点:科研楼607,3月29日14:00开始,组长:刘宝林第二组,地点:科研楼616,3月29日14:00开始,组长:辛仁臣高等数学加试根据相关规定,凡由学术型转入专业学位型的考生必须具有“高等数学”成绩。
自然资源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科学综合考试大纲

自然资源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海洋科学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本海洋科学综合考试大纲适用于自然资源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内容涉及海洋科学导论、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和遥感导论。
要求学生了解海洋科学基本知识,掌握海洋科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掌握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或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
考试对象为参加自然资源部方向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
海洋科学导论为必考部分,考题所占分值30%。
专业基础部分涵盖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和遥感导论,占据总分值的70%。
在这一部分,有三套难度相当的题目,分别为流体力学、数学物理方法和遥感导论。
报考海洋遥感研究方向的考生需选择遥感概论题目作答;而报考非海洋遥感研究方向的考生可从流体力学或数学物理方程中任选一套题目作答,但只能选择其中一套,多选不给分。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海洋科学导论(必考部分,试题总分值30%,《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著,高等)1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意义了解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史和研究意义。
2系统与海底科学掌握的基本知识,海与洋,海底地貌特征。
3海水的物理性质和世界大洋的层化结构理解并掌握海水的热学和力学性质,世界的热量与水量平衡,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和水团。
4海洋环流理解并熟练掌握海流的成因及表示方法,海流运动方程,地转流,风海流,世界大洋环流和水团分布5海洋中的波动理解并熟练掌握波浪的概念和波浪要素,小振幅重力波,有限振幅波动,海洋内波,开尔文波和风浪和涌浪。
6潮汐理解潮汐现象以及与潮汐有关的天文学知识,掌握引潮力,平衡潮理论和潮汐动力理论,风暴潮。
7大气与海洋了解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海洋上的天气系统,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8海洋声、光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并掌握声波的基本理论,海洋的声学特性,浅海声传播理论和典型水文条件下的声场特征,海洋的光学性质。
9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了解并掌握中国近海自然环境概况,海洋水文状况,水团和锋面,海洋环流,潮汐、潮流和海浪。
Removed_中国海洋大学地质考试大纲

1
:50 45. 44. 43. by 42.41.— 4—0.—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50 45. 44. 43. by 42.41.— 4—0.—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50 45. 44. 43. by 42.41.— 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9.—3—8.by37@.—— 36.35. —34—. ——33.312. 1.2.3.34.0.5.6—.—29.by28.by@27.26.—— 25. 24. 23. 22. by 21.20. — 1—9.by:18.by:17.— 1—6.— 1—5.—1—4.—— 13. 12. 111.0“. ”by: 9M.“OOOKN”b8y.:——7.——6.——5.——4.——3.——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沉积体系分析的概念、
原理和方法;
2.了解近岸带的地形地貌特征;熟悉和掌握三
4.主要的海洋沉积体系类 角洲、河口湾、潮坪、潟湖、海滩五种沉积体
型、沉积作用和内部沉积 系的内部构成、垂向序列和沉积作用过程;
构成特征;
3.了解大陆念、 陆架、陆坡和陆隆等主要沉积单元的沉积作用
原理和发育模式。
过程及其产物;掌握重力流、海底扇、海底峡
谷和等深流以及深水沉积体系的沉积组成及
其沉积构造特征;
4.了解碳酸盐沉积作用方式(化学作用、生物 作用和机械沉积作用)和沉积模式;掌握大陆 边缘各种碳酸盐沉积环境、相带的沉积作用过 程;理解碳酸盐岩的主要沉积模式;
5.了解大洋盆地的地形地貌特征;了解大洋环 流的形成机制、运动规律以及远洋沉积作用过 程;熟悉和掌握大洋沉积物的来源、组分、类 型及分布规律;
二、 大洋岩石 圈、洋底构 造和大陆 边缘
3.熟悉和掌握威尔逊旋回的概念和大洋盆地 演化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大陆边缘的类型、 特征和构造单元的划分;边缘海盆地的特征和 形成演化模式;了解大陆边缘的地质作用及大 陆边缘的发育演化机制;
4.了解环太平洋巨型汇聚带、大西洋被动大陆 边缘带和全球洋中脊系统的分布状况和基本 地质-地球物理特征;了解洋中脊构造概念和 类型、洋中脊的基本构成及洋中脊扩张动力学 演化;熟悉转换断层的概念、构造特征及洋中 脊的分段性;了解无震脊的构造特征和成因, 大洋深海盆地的地壳特征、岩石组成和地球物 理特征。
2、海域典型矿产的形成条 核和结壳、海底热液矿床、海底油气、天然气
件和成因模式。
水合物等海洋矿产资源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
律;
3.理解和掌握滨海砂矿、海底磷矿、大洋锰结 核和结壳、海底热液、海洋油气、天然气水合 物的形成机制、成矿模式及典型实例。
试卷满分:150 试题结构:1.概念题型:5 道,每道 4 分;2.简答类题型:5 道,每道 20 分;3. 论述类题型(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等):1 道,每道 30 分。
三、 海洋沉积 学与层序 地层学
1.海洋沉积学概念、研究 内容和研究意义;
2.海平面变化,海水的运 动及沉积作用;
1.了解海洋沉积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内容、海 平面变化和研究意义;熟悉海水运动的类型、 沉积物的搬运与沉积作用;沉积体系、沉积体 系域和成因相的概念;掌握海陆交互相、海相 沉积体系类型;了解大陆边缘的源汇系统;
6.理解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层序发 育机制和主要控制因素;熟悉层序地层单元的 划分及各级层序地层单元的基本特征;掌握陆 架边缘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发育模式。
四、 海底矿产 资源
1、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 1.了解海洋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产状和分布规律;
2.熟悉和掌握滨海砂矿、海底磷矿、大洋锰结
1.了解海洋地质学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和趋 势;海洋地质学对海洋地质灾害、环境影响及 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现代 海洋学和古海洋学的主要概念和重要进展;
2.熟悉海洋地质学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及研究意义;海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 的地质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及其应用领域; DSDP、ODP、IODP 等国际大洋研究计划的主要 目标、研究主题和取得的重要科学成就;
1.板块构造理论; 2.大陆边缘地质作用; 3.大洋盆地和洋中脊构造 系统。
1.熟悉海洋岩石圈的结构;了解海洋岩石圈 的演化与海底沉降的关系;
2.了解地幔柱和新全球构造的基本概念;理解 和熟悉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全球板 块划分与各类板块边界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和 标志;了解岩石圈板块的运动机制;
硕士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812
科目名称: 海洋地质与资源
内容模块
考查点
基本要求
一、 海洋地质 学学科概 况
1.海洋地质学学科发展历 史、现状和趋势;
2.海洋地质学研究对象、 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
3.海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 容、主要的地质地球物理 调查技术方法;
4.现代海洋学和古海洋学 基本概念和重要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