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山西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山西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山西红色资源调研报告山西红色资源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红色资源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文化资源。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山西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山西红色旅游资源、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以及红色教育开展情况。

调研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走访、访谈和网络调查等方式。

三、调研结果1. 山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中共党史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等。

但部分景区开发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化管理和创新性设计。

2.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问题,部分重要文物受损严重、流失情况较多,并且保护和修复工作缺乏资金支持和专业人才。

3. 红色教育在山西普遍开展,但整体宣传力度不够,教育方式较为传统,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问题分析1. 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无法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影响长期旅游发展。

2. 文物保护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长远考虑,导致文物资源无法有效保护和利用。

3. 红色教育宣传不足,无法激发广大群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五、建议措施1. 加强山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注重开展创新性和多元化的旅游活动。

2. 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机制,加大对红色文化遗产的投入,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3. 加大红色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各类主题活动,提高红色教育的参与度和趣味性。

六、总结山西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景区、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联合努力,才能更好地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使其成为山西旅游和教育的重要资源和亮点。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

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红色旅游调查报告范文一、延安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现象二:XX县后九天山寨,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曾经有三部长篇小说(张国全的《烈原》、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和樊永刚的《兰花花》)和一部30集电视连续剧(《盘龙卧虎高山顶》)对准这一座山进行宣传,但附近村民对该山体不但没有进行有效保护,也没有任何宣传标志,更谈不上开发为红色旅游景点。

XX县在做旅游规划时,也没有把后九天考虑进去。

油井,自建矿以来,从来没有搞过陈列或展览。

后来有识之士建议建立一个“中国石油博物馆”,县上的意见是建在XX县,市上的意见是建在延安城,结果,到现在连一块简单的展板都没有。

现象五: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是4a级旅游景点,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景点自开发至今近xx年了,依然仅仅只是横着一根杆儿收门票。

其他的服务设施近乎于零。

地质公园内没有一座专业的地质博物馆,壶口区域丰富的文化没有丝毫表现。

圪针滩是一个千年古渡,旱地行船成为中国古代航运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观,是研究中国漕运文化和河船文化的活化石,可惜很早以前就推平了古窑,开起了沙场,甚至修起了宾馆。

现象七:虽然延安旅游景点的公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城区公厕布局和数量远远赶不上日益发展的红色旅游市场的需要,造成延安城区的好多地方有人随地大小便,极不雅观。

现象九:延安的宾馆接待能力不足,设施陈旧老化,实际接待能力远远不够,一到旺季,连周边的县城也住满了客人,游客只能委曲求全在小旅馆苟且。

现象十一:延安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最典型的景观就是延水襟带,宝塔高耸,大桥飞跨,那是一种印在亿万国人心目中沧桑、秀美、古迈、质朴的感觉。

现在却被高楼大厦遮住了,不仅看不见宝塔山延河大桥相印相衬的经典造型,视觉上大大制约了对延安城市的审美。

延安是山城,典型的景观“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只能是一种并不遥远的记忆。

至于山城的城墙、窑洞早已不见了踪影。

关于龙岩的红色历史故事

关于龙岩的红色历史故事

关于龙岩的红色历史故事龙岩,这座位于福建西北部的古老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摇篮之一,龙岩承载着众多红色历史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了无数英勇的革命战士和革命精神的传承。

让我们一同走进龙岩,探寻这些红色历史故事的真实面貌。

位于龙岩市连城县的皇冠山是一座有着重要红色历史意义的山峰。

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曾是一处重要的军事据点。

红军第五军团和第六军团在皇冠山建立了指挥部,组织了一系列战役。

其中,皇冠山战役是红军与日军展开的一场激烈战斗。

红军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成功地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皇冠山战役的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抗日战争的士气,也为中国共产党在龙岩地区的扩大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除了皇冠山,位于龙岩市新罗区的八字山也是一处重要的红色历史遗址。

这里曾是红军第五军团的指挥部所在地,是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的地方。

八字山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在龙岩地区的重要战役之一。

虽然红军最终失败了,但这场战斗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勇精神和坚定信念。

八字山战役也成为了龙岩地区红色历史的重要象征之一。

龙岩还有许多红色历史故事,例如在连城县境内的红军坟,这是纪念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地方。

在这座坟墓中,安葬着数百名红军战士的遗骸。

每年的革命忌日,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瞻仰英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除了这些红色历史遗址,龙岩还拥有许多相关的文化景点和红色旅游资源。

例如在新罗区的龙岩市红色文化广场,可以通过展览和图文资料了解到更多关于龙岩的红色历史。

龙岩市博物馆和龙岩市文史馆也收藏着丰富的红色文物和历史资料,为人们提供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机会。

在龙岩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无数英勇的革命战士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记于心,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龙岩的红色历史故事,不仅是这座城市的骄傲和宝藏,也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传承这些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珍视我们的历史,更好地塑造我们的未来。

龙岩旅游调研报告

龙岩旅游调研报告

龙岩旅游调研报告龙岩旅游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主要是为了了解和探讨龙岩市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消费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促进龙岩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调研方法:1. 现场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景区观赏等方式,深入了解龙岩市各个旅游景区的情况,包括景区的规模、设施、旅游项目等。

2.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并在游客中进行调查,了解游客对于龙岩市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龙岩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遗迹等,其中以云水谣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大峡谷等景区最为著名。

2. 龙岩市目前的旅游设施较为完善,景区内配套设施齐全,包括停车场、餐饮服务、购物等,可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3. 旅游项目多样化,包括观光、登山、采摘等,游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项目。

4. 调研结果显示,游客对龙岩市旅游资源评价较高,认为景区美丽宜人,空气清新,硬件设施齐全,服务态度良好。

5. 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部分游客对龙岩市旅游价格感到不满意,认为有些项目价格偏高,不够亲民。

6. 旅游服务方面,游客普遍认为导游服务质量不错,但也有部分游客对接待服务感到不满意,认为服务人员待客不热情。

四、改进建议:1. 加强旅游宣传,提高龙岩市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2. 降低旅游价格,同步提高旅游品质,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龙岩市的旅游资源。

3. 增加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感受到更好的接待。

4. 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景区服务水平,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5. 加大对旅游景区的保护力度,保护好龙岩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

五、总结:通过本次旅游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龙岩市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现状。

龙岩市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城市,具有巨大的旅游潜力。

但也要注意到游客对旅游价格和服务质量的关注。

因此,龙岩市旅游部门需要进一步提高旅游宣传力度,降低旅游价格,加强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推动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龙岩新罗区红色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方案

龙岩新罗区红色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方案

旅游规划与开发姓名:张棱磊学号: 2017055739班级:17级旅管专升本二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龙岩新罗区红色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方案一、龙岩市新罗区简介新罗区(古属漳州府龙岩县,宁洋县),福建省龙岩市辖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介于北纬24°47′02″-25°35′22″,东经116°40′29″-117°20′00″之间。

东连漳平市,西接上杭县,北邻连城县、永安市,东南与南靖县交界,西南与永定区毗邻。

全境东西宽66千米,南北长89千米,总面积2685.4平方千米。

户籍人口49.14万人,常住人口68.3万人(2012年)。

通行闽南语漳州腔龙岩话。

新罗区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邻海城市,是革命老区,新兴的工业城区,是福建重要的林区、矿区,是全国四大高岭土矿产地之一,是福建主要烤烟产区、柑橘生产基地之一。

新罗区是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地,民俗文化丰富。

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的中国民歌“龙岩采茶灯”、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龙岩山歌、龙岩静板,还有地方特色的东肖文化庙会、江山郭公文化节和适中盂兰盆盛会等。

2018年10月,新罗区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二、龙岩新罗区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新罗区境内有古建筑20余处,天宫山古庙为闽西南著名佛教建筑之一,典常楼和闽西工农银行旧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塔、新罗第一泉井、龙池书院、白土暴动遗址、文明塔、赤水天后宫等为省、市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地有红四军军部和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旧址、毛泽东旧居、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和后田暴动陈列馆。

(一)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在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议下于1986年建立的,是我市唯一的一座综合性的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龙岩红色旅游主要资源分布

龙岩红色旅游主要资源分布
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县
红四军军部、前委、政治部旧址、南门坝(毛泽东、朱德检阅工农赤卫队操场)、1927年朱德率南昌起义军战斗遗址、红一军团四军长王良牺牲地
漳平市
永福暴动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朱德旧居(义盛典楼)、红二十一军军长胡少海牺牲地、邓子恢旧居、(龙)岩南(靖)漳(平)县委和军政委员会驻地
新罗区
1928年白土暴动旧址(东肖后田)、闽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红四军司令部旧址、朱德旧居(市府内)、毛泽东旧居(肇安堂)、军民祝捷大会旧址(中山公园广场)、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闽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和中国红军军官学校一分校、闽西列宁师范暑期学校、闽西工农银行、红十二军军部、闽西国共两党和平谈判旧址、奇山书社旧址、汪洋龙池书院
连城县
新泉革命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前委机关旧址、1929年毛泽东、朱德陈毅旧居(望云草室)、工农妇女夜校旧址
永定县
红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朱德毛泽东旧居(张家祠、赖家祠)、周恩来旧居(秋云楼)、红四军万人祝捷大会旧址、1928年永定暴动遗址、福建省第一支红军部队成立地、闽西苏维埃政府旧址、彭杨军校三分校、工农银行、列宁师范、1929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毛泽东饶丰书房遗址和纪念亭
长汀县
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汀州试院)、红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旧址(毛泽东、朱德旧居)---辛耕别墅、中央苏区第一所红色医院---福音医院、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云骧阁)、中共福建省委旧址(周恩来旧居)---中华基督教堂、福建省职工联合会旧址、中共福建省委四次反“围剿”会址、瞿秋白就义地与纪念碑(西门罗汉岭)、红军入闽首战顺利纪念地(策武长岭寨)、朱德率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松毛岭战场遗址、何叔衡殉难地(灌田梅径)、中央苏区长汀县驻地、中央苏区汀东县驻地、古城暴动旧址、杨成武将军的故乡、红九军长征出发地---中复村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龙岩市红色旅游逐渐发展起来,政 府加大了投资力度,增加了红色旅游景区的数量和规模。同时,红色旅游开始 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发展,如增加了民俗、生态等元素。
提升阶段:2010年至今,龙岩市红色旅游进入提升阶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 策措施,推动红色旅游向更高层次发展。龙岩市不仅注重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和传承,还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红色文化品牌。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龙岩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红军长征出发地、革命历史纪念地等。 开发龙岩红色旅游对于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次 演示将研究龙岩红色旅游的开发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
龙岩红色旅游开发历程龙岩红色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致经历了三个 阶段。初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龙岩市开始红色旅游资源的保 护和利用,建设了若干个革命历史纪念地和博物馆,如古田会议纪念馆、才溪 乡调查纪念馆等。
2、品牌塑造: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节、拍摄革命题材电影等方式,提高了该地 区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市场定位:针对不同客群需求,制定多层次的市场定位策略。例如,针对 学生市场推出研学旅行产品,针对中老年市场推出怀旧之旅等。
4、产品创新:该地区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如红军餐、红 军服、红军歌等,受到了游客的广泛欢迎。
2、加强宣传推广: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如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对母瑞 山红色旅游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制定旅游规划:可以结合市场需求和母瑞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旅游 规划,合理安排旅游线路和活动,提高游客的游览质量和满意度。
4、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可以进一步挖掘母瑞山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 值,将其打造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山西红色基地调研报告范文

山西红色基地调研报告范文

山西红色基地调研报告范文山西红色基地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红色旅游成为了山西省重要的旅游资源。

山西省内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延安革命根据地、晋西南革命根据地等。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红色旅游资源,我们组织了一次调研活动。

二、调研目的1.了解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2.了解山西省红色旅游服务设施和管理状况。

3.掌握游客对红色旅游产品的需求和满意度。

4.提出相关建议,推动山西省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调研过程我们首先进行了文献调研,了解了山西省红色旅游的基本情况。

随后,我们分成小组,深入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调研。

我们对景区的管理状况、景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红色旅游产品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了解。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采访了一些游客,了解他们对红色旅游的看法和意见。

四、调研结果1.山西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山西省红色旅游服务设施相对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内的公共厕所不够干净、餐饮服务不够多样化等。

3.游客对山西省红色旅游产品的需求较高,希望能提供更多的红色旅游线路和体验活动。

4.山西省政府在红色旅游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需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建议1.建议山西省加大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维护好红色基地的文物和历史遗迹。

2.建议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的投入,改善景区内的服务设施和环境。

3.建议推出更丰富多样的红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建议加强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六、总结通过这次调研活动,我们对山西省红色旅游的现状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山西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山西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红色旅游的支持和投入,进一步发掘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只有这样,才能使山西省的红色旅游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又能为山西省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己逐步成为一项社会影响面越来越广、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新兴产业。

其中以红色景点景区为标志的旅游线路,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从韶山到井冈山,从南湖到遵义,从瑞金到延安,从古田到西柏坡,在一处处红色旅游景点上,人群常年川流不断。

据报道,近年来每年都有超过上亿人次的中外游客在红色旅游线路上参观学习、赏游采风。

红色旅游文化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已远远超出了旅游的本身。

龙岩地处闽西,与江西赣州、广东梅州交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截至2009年5月20日,经中央党史研究室确认的全国34个中央苏区县中,福建占了20个。

其中,龙岩的7个县市区全部为中央苏区县。

虽然龙岩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从全省旅游发展来看,龙岩仍处于落后位置。

随着面临一个要求越来越高的旅游市场,旅游者日益成熟,他们用发达地区的眼光来判断,由此将影响到龙岩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因此,加强龙岩旅游资源整合,挖掘亮点,丰富旅游产品,形成龙岩独具特色的品牌旅游区域,通过实现该区域自我品牌的发展塑造更多的旅游精品来吸引游客,是龙岩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此,我在暑假假期间做了关于龙岩红色旅游资源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目的此次“龙岩红色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了解龙岩红色旅游资源现况◆龙岩红色旅游资源意义和优势所在◆龙岩红色旅游资源存在问题◆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三、调查结果龙岩红色旅游资源意义和优势所在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界定,是指建党后和建国前的这段历史时期内,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力的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蕴含的革命精神。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丰厚,龙岩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发祥地,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在这里,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事伟大革命实践的深深印记。

龙岩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7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基地2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3个。

根据国家启动的“红色旅游工程”《全国发展“红色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2004年省发改委会同旅游局、老区办上报的全省15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我市的上杭古田、才溪、长汀名列其中。

龙岩完全可以形成合力,打造成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精致的红色旅游名城。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存在问题龙岩红色旅游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但勿容讳言的是,相对外省各著名的革命圣地异常火爆的红色旅游热,尚有较明显的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龙岩范围内有名的、规格更高的红色旅游景区少。

龙岩红色旅游资源的品牌数量、区域优势的品位质量优势明显。

从地域上区分重点是红色老区和红军长征线路,龙岩市均在其列;在全省83位开国将领中,龙岩籍有68位的比例(占82%)。

众所周知,中央苏区是由赣南和闽西两块根据地组成的,作为红色资源遗产,理应由双方共同传承,而江西以瑞金为主体的“共和国摇篮 - 中央苏区”,己成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基地之冠,而龙岩却仅有少数的几处景区景点。

2、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单一、落后。

红色旅游区遗留下的许多历史文物是红色历史文化的载体,人们到此可缅怀先烈,抚古惜今,但各地红色旅游区对这些历史文物的开发缺乏创意,多为文字介绍和遗址、遗物展示;静态旅游产品多,动态旅游产品少;参观性产品多,参与性产品少。

这种博物馆式的开发模式造成红色旅游资源共性大,个性小,景区面貌千篇一律,景区吸引力小。

3、各自为阵,没有形成合力。

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有机溶合的新生事物,各地结合实际创出特色,如永定的土楼、连城的冠山等,而龙岩作为闽西代表的中心城市,所辖的7个县(市、区)内所有的红色旅游资源,没有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不能营造“红色大旅游”的氛围。

4、宣传力度不够。

按照国家发改委有关上报红色旅游规划的三条原则: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影响,有开展旅游活动的潜力,具备外部大交通条件。

龙岩中心城市完全符合要求,可以打造成具有非常有吸引力的红色旅游景区。

但龙岩中心城市丰富的红色资源没有被列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路线的规划和设计中,在榜上有名的我市三大红色旅游景区中,未能将其纳入,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缺失。

一些红色旅游资源在外界的知名度不是很响亮,甚至在有些人眼里和红色旅游城根本就挂不上号,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据统计,200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6亿元,分别比增18%和20%,其中入境游客5.2万人次、外汇收入1200万美元,分别比增265%和73%,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 的8.5%,龙岩旅游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龙岩市积极向全国宣传推广以“红色、客家、生态”三大主题为核心的特色景区,全力打造“海峡客家”品牌。

在“福建土楼”建筑群申遗成功的推动下,龙岩旅游业开始飞速发展。

目前,正在筹建“中国福建土楼?世界客家祖地”博览会(客家风情园)、“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客家族谱馆及海峡客家论坛中心、开发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等。

与此同时,红色旅游资源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包括大力实施古田红色旅游三期项目,全力打造南起新罗经古田新泉,北至长汀的“百里红色旅游长廊”;深化冠豸山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工作,积极推进上杭古田中国红军长征园、新罗云顶茶园国际旅游度假村、梅花山环线旅游开发、武平梁野山旅游开发等各项旅游开发工作,总体而言,龙岩市“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开发良好,三种旅游资源互补性较强,旅游景点整体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永定土楼为代表的“客家之旅”、以冠豸山、九鹏溪等为代表的“绿色之旅”和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几大精品旅游线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二、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虽然近年来,龙岩的旅游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全国、全省的先进旅游地市旅游发展情况相比,龙岩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色旅游资源各自存在问题(1)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民俗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不足,资源开发者仅重视客家土楼、连城培田古民居等民居建筑艺术的开发,而忽视围绕文化资源品牌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的多方面价值。

二是民俗文化资源受到较大的破坏,如龙岩很多民间文化资源如闽西汉剧、客家山歌、族谱文化等,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重视,现正处于散失、濒危的状态,还有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风貌受到了较大的破坏等。

(2)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红色资源的开发方式较单一、格式化,旅游活动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景点大多按照博物馆陈列、橱窗展示的形式,表现方法比较陈旧,多为静态观光,体验性和参与性的项目不多,游客缺乏新奇感受。

二是红色旅游的开发仅限于旅游资源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

同时,旅游产品主要是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仍显不足,局限于低层次的参观、考察。

(3)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突出,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重经济利益、轻环境效益,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粗放,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二是生态旅游景观资源较分散,开发难度大,各景区景点的知名度较低,景观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水平不高。

2、“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共同存在的问题。

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就是资源整合力度不足,资源开发缺乏统筹协调。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自身整合度不强,景点布局较为分散,资源凝聚性不高,很多游客只游览参观知名、经典的旅游景点,而其余相关景区点很少涉足,造成门票收入低、景点利用率低,游客停留时间短,制约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是龙岩“古、红、绿”三色旅游资源之间的整合度不强,尚未充分形成整体合力。

资源开发者未能树立对各种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旅游资源的观念,不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把山水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客家民风民俗综合起来,相互烘托,形成集约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导致既龙岩旅游资源既无整体性也无特色可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龙岩旅游业的发展。

四、小结与建议旅游业是我市的十大产业之一,红色旅游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的规划和《龙岩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等,龙岩应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争创合力打造红色旅游名城。

1、要重新认识,更新观念。

要充分利用、发挥好龙岩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高起点高定位,我们不能老是做“不哭的孩子”,更不能做“等、靠、要”的“懒孩子”,我们要去争取更多榜上有名的、规格更高的红色旅游景区,齐心协力共同打造红色旅游名城。

2、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红色大旅游”思想。

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有机溶合的新生事物,相关各地也都结合实际创出特色,如永定的土楼、连城的冠豸山等,有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龙岩作为闽西代表的中心城市,所辖的7个县(市、区)内所有的红色旅游资源,都应该冠以“龙岩”名号,充分借助这张城市大名片,通过整体捆绑的形式,采用统一的调子号令,统一的品牌包装,这样做的结果,非但不会冲淡主题,削弱以上杭、长汀为龙头的红色旅游,反尔可避免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的现象。

3要提升景区吸引力。

通过全方位的创造,把枯燥的历史遗迹、抽象的文化景观、文化事件过程化、生动化,让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情景交融,情因景而生,景因情入胜。

如让旅游者换上军装,进行仿军事行动,打野战、吃红军饭等。

旅游者在参与之余又能进行深度体验,使旅游者的体验达到全身心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听导游的说教。

4要把握时机,打响闽西的红色旅游品牌。

抓住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古田会议召开八十周年大庆的契机,通过红色文化,带动客家文化、河洛文化的传播;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通过推动全市红色旅游形成规模优势,带动各县(市、区)的红色旅游均衡和谐发展。

5要进一步强化对龙岩中心城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宣传和开发。

龙岩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有着突出的特色和优势:一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