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治疗的六大法则

合集下载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蚂蜂等蜂类昆虫蛰咬或者蜇伤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蜂蛰伤急救治疗是指对蜂蛰伤的紧急处理和治疗方法,旨在减轻疼痛,防止过敏反应,并加速伤口愈合。

紧急处理步骤:1. 迅速远离蜂巢或者蜜蜂、黄蜂等昆虫,以免再次受到蜇伤。

2. 将被蜂蛰的部位抬高,以减少毒液扩散。

3. 用刀背或者指甲轻刮被蜇处,将蜂刺刮出。

注意不要用镊子夹取,以免挤压蜂毒。

4. 用清洁的温水和肥皂清洗伤口,以防止感染。

5. 用冰袋或者冷敷物敷在被蜇处,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治疗方法:1. 镇痛药物:可口服非处方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但需遵循正确的用药剂量。

2. 局部药物:可使用含有抗组胺成份的局部止痒药膏,如氯雷他定凝胶,以缓解瘙痒和不适感。

3. 消肿药物:可使用含有消肿成份的药膏,如糖皮质激素药膏,以减轻肿胀和红肿。

4. 冷敷:持续冷敷被蜇处,可缓解疼痛和肿胀。

5. 避免搔抓:避免搔抓被蜇处,以免引起感染和加重症状。

6.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

预防措施:1. 注意穿着: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物和长裤,以减少暴露的皮肤面积。

2. 避免香水和花香:蜜蜂等昆虫对香水和花香有很强的吸引力,尽量避免使用强烈的香水。

3. 注意食物:不要在户外进食,特别是甜食和肉类,以免吸引昆虫。

4. 不要走光秃地:避免在光秃秃的地方行走,这些地方通常是昆虫的栖息地。

5. 注意垃圾处理:垃圾桶应保持清洁,避免吸引昆虫。

6. 避免激怒昆虫:不要扰动昆虫巢穴,避免激怒昆虫。

7. 携带急救药品:对于易过敏的人群,应携带急救药品,如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以上是关于蜂蛰伤急救治疗的详细内容,希翼对您有所匡助。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户外被蜂蜇伤急救法

户外被蜂蜇伤急救法

户外被蜂蜇伤急救法1.被蜂蜇伤后,其毒针会留在皮肤内,必须用消毒针将叮在肉内的断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

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处,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柠檬。

2.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1.被毒蜂蜇伤后,往患处涂氨水基本无效,因为蜂毒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2.黄蜂有毒,但蜜蜂没有毒。

被蜜蜂蜇伤后,也要先剔出断刺。

在处置上与黄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

3.被蜂蜇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

不过如果太严重的话,比如说被大群的蜂蛰的较重的话,还是送医院吧,野外有一种蜂叫牛蜂,有大拇指那么长,而且很胖,不要说人,蛰死牛的情况也是有的。

有一种黄蜂也很厉害,被蜂螫,应该顺着蜂刺的方向用指甲把螫针刮掉连蜂毒一起刮掉,不能用两个指头的指甲把螫针夹出来,这样会把蜂毒往肌肉里挤,延长消肿时间。

处理过后什么都不用管它,三天全部消肿指从来没有被螫过的人。

如果经常被螫的人,比如养蜂人,蜜蜂螫后,不会红肿。

有少部分人会引起皮肤过敏,如果不是很严重,也不必担心,几个小时后皮肤过敏会消失。

如果严重,则要看医生。

如果没有过敏反应,应处理好被蜜蜂蛰伤处,仔细观察被蛰部位有无残留蜂刺,如有则需拔除,然后伤口涂3%的氨水或肥皂水。

一般普通蜜蜂蛰后,会有痒的症状,涂些清凉油或蚊虫叮咬膏,症状会减轻些,慢慢就好了,没关系的!被蛰之后的处理因为一般蜂蛰时痛的原因是蜂蛰入皮肤时释放酸性物质,所以可以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例如用纯牛奶涂抹患处即可.但是只适用于一般蜂蛰,严重的话还是及时上医院吧!最好记得是什么蜂,医师才好对症下药!蜂有蜜蜂、黄蜂、大黄蜂及土蜂之分。

雌蜂的尾部有毒腺及蛰针。

蜜针本为产卵器的变形物,可由它注毒液到人体。

雌蜜蜂的毒刺上尚有逆钩,刺入人体后,部分残留于伤口内。

黄蜂的刺则不留于伤口内,但黄蜂较蜜蜂蛰伤严重。

蜂毒的综合治疗方法

蜂毒的综合治疗方法

2、蜂毒软膏外用:
蜂毒软膏外用是指将蜂毒软膏涂于患部、或按摩时当润滑剂外涂用。
该法对骨关节痛、某些皮肤病效果颇佳,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消肿止痛。将水杨酸3g,纯蜂毒1g,硅酸盐适量,用凡士林加至loog,调匀制成软膏,或用其他类型的蜂毒制剂,如蜂肽油等,根据不同疾病涂在病变部位、关节或相应部位,主要用于外科、骨伤科和皮肤科等疾病。
蜂毒的综合治疗方法有:
1、蜂毒雾化吸入法:
蜂毒雾化吸入法是指以超声雾化器,或用燕气喷发的方法,用吸入器所发生的水蒸气来带动雾化的蜂毒,病人由—个磁管将含有蜂毒的蒸气吸入的治疗方法。
肺泡吸收面积非常大,因而药物从肺内吸收极为迅速。首先用雾化装置将蜂毒雾化,然席用吸入器所发生的水蒸气来带功雾化的蜂毒,病人内—个磁管将含有蜂毒的蒸气吸入。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件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等病。
3、口服:
目前,有一些蜂毒的口服制剂,如新西兰天然蜂业公司出产的蜂毒口服胶丸(Bee Venom &Manuka Honey),每日两次,早晚各一粒。可用于各种痛证,特别是灸、理疗和药物治疗;或应用蜂毒疗法的同时,配合使用蜂胶,或配合服蜂蜜、蜂王桨或蜂花粉等,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如韩国有人用蜂针结合服用蜂王浆、蜂胶、蜂花粉治疗肝硬化患者18例,效果良好。来源39蜂疗网

蜂类螯伤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蜂类螯伤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

蜂类螯伤中毒救治方法及要点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种类很多,如蜜蜂、黄蜂、大黄蜂、土蜂、狮蜂等。

其头、胸、腹三部分划分极为明显,腹部末端有与毒腺相连的螫刺。

【毒理】蜂类的毒力不一,蜜蜂毒力较弱(群蜂螫伤亦可致死),其毒液呈酸性,含有蚁酸、组胺、磷脂酶A及透明质酸酶、卵磷脂酶。

黄蜂的毒液毒性较强,除含有组胺外,还含有5-羟色胺、胆碱酯酶和缓激肽等,可以导致溶血、出血及中枢神经损害,并能引起中毒性肝病。

如溶血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对蜂毒具特异体质的人,轻微刺伤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中毒症状】1.局部症状(1)绝大部分蜂类螫伤,仅有明显的红肿、烧灼感及刺痛,甚至形成水疱,很少引起坏死。

(2)如刺伤舌、咽喉部,则可出现语言不清、喉水肿、吞咽困难,甚至窒息等。

(3)螫伤眼睛,可致视网膜炎、视神经脱髓鞘等,发生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2.全身症状(1)被群蜂或黄蜂刺伤后,可发生蜂毒的吸收现象:病人有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烦躁不安,以致痉挛、昏迷、周围循环衰竭、肺水肿、心肌及呼吸肌麻痹,可于数小时内死亡。

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内脏出血,尤以脑膜出血为甚。

(2)有特异体质者可迅速发生以下症状:颜面特别是唇与眼睑肿胀、鼻塞、尊麻疹、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咽物困难、喉水肿、胸部气闷、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现象,最后可因呼吸与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故需提高警惕,积极救治。

【治疗要点】3.局部治疗(1)使病人休息,保持安静,仔细检查螫处皮肤有无折断的毒刺或毒囊。

如有断刺可用镶子拔出,然后用拔火罐或用吸奶器吸出毒液。

因毒囊离蜂体后,仍继续收缩数秒钟,挤出毒液,故切勿用于挤压,以免更多的毒液挤入皮内引起严重反应。

(2)被蜂刺伤处可用以下药物洗敷:①选用3%氨水、5%〜10%碳酸氢钠水、肥皂水、食盐溶液、糖溶液等洗敷伤口;②用野甘草叶子洗净榨汁,涂擦患处(或以鲜叶洗净揉擦),每隔5min擦药1次,一般擦6〜10次,红肿灼痛即可减轻;③黄蜂螫伤时,可用弱酸类溶液如食醋或鲜马齿范洗净挤汁涂搽。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人体被蜜蜂或其他类似昆虫蜇伤后引起的症状和疼痛。

蜂蜇的毒液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主要成分是肽类和酶类物质,能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

对于蜂蛰伤的急救治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迅速将被蜇处的蜂刺取出:使用直尖的物体(如指甲、刀刃或者铁针)轻轻刮除,避免用手捏压,以免使蜂毒进一步挤压入皮肤。

2. 清洁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或者消毒液清洗被蜇处,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

3. 冷敷:用冰块或者冷水毛巾冷敷被蜇处,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

4. 局部药物:可以涂抹一些含有抗组胺成分的止痒药膏或者外用激素药膏,以减轻瘙痒和红肿。

5. 服用口服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以减轻过敏反应。

6. 观察症状:注意观察被蜇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面部肿胀等,如果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

7. 避免刺激:被蜇处应避免暴露在阳光下,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

8. 饮食调理: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

9. 预防感染: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抓挠,可以使用适当的消毒药水或者抗菌药膏。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人群来说,蜂蛰伤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被蜇者有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1. 呼吸困难或喉咙肿胀。

2. 面部或嘴唇肿胀。

3. 出现晕厥、心悸、胸闷等心血管症状。

4. 被多只蜜蜂同时蜇伤。

5. 曾经有过严重的过敏反应史。

总之,蜂蛰伤的急救治疗主要包括及时取出蜂刺、清洁伤口、冷敷、局部药物和口服抗过敏药物等。

对于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应及时就医。

同时,平时要注意避免蜜蜂和其他昆虫的蜇伤,以预防此类意外发生。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

蜂蛰伤急救治疗蜂蛰伤是指被蜜蜂、黄蜂、马蜂等蜂类昆虫蛰伤后引起的疼痛、红肿、瘙痒等症状。

蜂蛰伤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蜂蛰伤发生后,及时进行急救治疗非常重要。

以下是蜂蛰伤急救治疗的标准格式文本:1. 确保安全:首先,确保自己和被蜂蛰伤的人的安全。

如果还有蜜蜂在附近,尽量远离蜂巢或蜜蜂的活动区域,以免再次被蛰伤。

2. 移除蜂刺:用指甲或细小的物体轻轻刮去蜂蛰伤处的蜂刺。

切勿用镊子或钳子夹取,以免挤压蜂毒进入伤口。

3. 清洁伤口:用温和的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清洁蜂蛰伤处,以防止感染。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

4. 冷敷:将冰块或冷水敷在蜂蛰伤处,可帮助减轻疼痛和肿胀。

每次冷敷持续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多次。

5. 使用止痛药: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以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6.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你知道自己对蜂蛰过敏,或者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应立即就医。

医生可能会给你注射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

7. 观察症状:蜂蛰伤后,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的症状。

如果伤口出现明显的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8. 预防未来蜂蛰伤:避免穿着鲜艳的衣物、使用香水或带有强烈气味的化妆品,以免吸引蜜蜂等昆虫。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免靠近花丛、垃圾桶等可能有蜜蜂巢穴的地方。

9. 过敏测试:如果你曾经出现过严重的过敏反应,建议进行过敏测试。

过敏测试可以帮助确定你对蜂蛰等物质的过敏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情况下的蜂蛰伤急救治疗建议,如果你或他人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在进行任何急救治疗前,请先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

秘方偏方:被马蜂蛰治疗秘方

秘方偏方:被马蜂蛰治疗秘方

被马蜂蛰治疗秘方蜂毒主含蚁酸,神经毒、组胺。

被蛰后,会出现剧痛、灼热、红肿等。

被较大黄蜂蛰后,症状会更严重,会有头晕、痛、恶寒、发烧、痉挛甚至晕厥等表现。

那么,如果不幸被马蜂蛰到有哪些缓解、医治方法或秘方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注射药物被马蜂蛰后,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就近的医院注射利多卡因,局部涂皮白金,这样能有助于缓解疼痛。

拔罐吸毒被马蜂蛰后,可马上寻找蜂针,并将其拔除,之后再进行拔火罐,将毒液吸出,此举能够减低毒素吸收。

使用肥皂水,食醋等被马蜂蜇后,还可以局部使用百分之的三氨水、或者肥皂水进行清洗,并在黄蜂蛰伤的部位,涂上醋酸、食醋。

食用草药此外,还可在伤口周边将以下任意一种草药捣烂进行外敷,像半边莲、蒲公英等。

大蒜被马蜂蛰后,也可用红皮大蒜,拿大蒜在被蛰处擦抹,蜂毒便可解不少。

碱面当然,还可使用家中的碱面抹于被蛰处,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

尿液如果在野外被马蜂蛰伤,且身边没有任何可缓解的东西时,还可用自己的尿液。

洋葱被马蜂蛰了,用洋葱涂抹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什么是蜂蛰伤?蜂蛰伤是指被蜂蛰伤后出现局部和系统的中毒症状,是一种生物性损伤,是临床急症之一。

蜂蛰伤后的症状被蜂蛰伤后轻者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等,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数小时至1-2小时后可自行消退;如果是被群峰蛰伤多处,有可能出现发热、头晕、头痛、恶心、烦躁不安和昏厥等全身症状。

如果被蜂蛰伤了,该怎么办?1、拔——尽可能拔除毒刺,注意不要过度挤压伤口!2、冲——中和毒素,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溶液;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小苏打或肥皂水等碱性溶液冲洗;如果不能分辨何种蜜蜂可用清水或硼酸水冲洗!3、敷——用干毛巾包冰袋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注意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冰块敷!对于家中有抗过敏药的,可以口服1-2片抗过敏药。

4、送——就近医院急诊就诊,进一步治疗!注意事项1、’避免挤压蛰咬处,这样可能会使更多的毒液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循环。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蜂毒法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蜂毒法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蜂毒法(胆囊炎、头痛、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蜂毒法是将蜂毒注入人体一定部位引起红肿疼痛,从而收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外治方法。

用蜂毒治病由来已久,最初流行于民间,其方法是捕捉工蜂直接螫刺病人皮肤表面.促其毒囊中的毒液排出后,再拔除螫刺。

主要用于治疗痹证。

由于本法手续繁杂,且局部疼痛剧烈,所以近代改用预先制备的蜂毒水剂或油剂,进行皮内注射,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到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支气管哮喘、面神经麻痹等证。

一些研究机构还对蜂毒的治疗机理进行了研究,现代研究初步表明:蜂毒具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抗惊厥,并有镇痛、抗菌作用,能提高机体防御机能而促进患病机体康复。

【操作方法】一、蜂螫法用镊子轻轻夹住工蜂的腰腹部,将其尾部对准患处或应刺穴位,然后稍稍夹紧镊子,蜂螫即刺入皮下,再加压其腹部,促使毒液注入。

初痛甚微,2~3天有红肿热痛反应,4~5天后肿痛消失。

每7天治疗1次,7次为1疗程。

为减轻疼痛,可预先用普鲁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

二、注射法1.用预先制备的蜂毒水剂或油剂,行皮内注射,以200蜂毒为]疗程。

开始以1蜂毒(约0.1m1)作皮内注射,如无不良反商。

可隔日递增1蜂毒,直至1次注射10蜂毒。

然后根据病人情况应用维持剂量,每次3~6蜂毒,隔日1次,至总量达200蜂毒为止,全程约需3个月。

2.注射部位,可采用两侧上臂或大腿背面皮肤,轮流注射;或按不同病患部位,在痛点周围进行注射,也可参照经穴原则,行穴位注射。

【主治病症】一、胆囊炎穴位螫刺法(《中国民间疗法》) 以蜂螫太阳、头维等穴,每日1次,或酌情以右胁上腹部疼痛缓解为度。

功能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所致的胆绞痛。

三、头痛穴位螫刺法(《中国民间疗法》) 取蜜蜂螫太阳、头维等穴,每穴被蜂螫3下,每日3次,每次间隔1分钟,1天为1疗程。

主治头痛。

三、坐骨神经痛1.局部螫刺法(《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取1~5只蜂,行疼痛部位螫刺,每日或隔日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毒治疗的六大法则
虽然民间常用活蜂直刺法,但活蜂螫刺治病,副作用较大,使患者表皮疼痛较剧烈,而且较难准确控制蜂毒的用量。

因为1只蜜蜂螫于皮肤大约释放0.1~0.3mg(约3~4μl)的蜂毒,停留在皮肤时间的长短也对释放蜂毒的量有影响。

另一方面治疗还受蜂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便于推广使用。

因此要将古老的传统医疗技术转化为现代医学技术。

蜂毒属生物药品,目前世界的医学家们正在用蜂毒治疗疑难杂病,对其临床和机制进行研究,专家们认为它是21世纪最具特色的医疗技术之一。

1、蜂毒制剂注射疗法:蜂毒注射前最好先要进行过敏性皮试,皮试阴性者方可进行蜂毒注射法。

当然有的蜂毒制剂将部分会引起过敏反应的成分去除,可能不会有过敏反应出现。

用消毒的注射器吸取蜂毒注射液(水剂、油剂、调好的粉针剂等),在肌内注射;或在选取的穴位上,进行常规消毒,用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地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麻、胀等“得气”感应(效果较好),回抽无血后,即可将蜂毒注射液缓缓地推入。

如药量较多,可以作多向针刺注人,或边注边退针。

注入蜂毒的剂量要根据病情、病人的体质及注射的部位而定。

一般开始以低浓度小剂量为宜,以后渐增。

剂量为0.5~3mg/日,最大剂量5mg/日。

穴注剂量:头面部穴位每穴0.3ml,胸背部穴位每穴0.5~1ml,四肢部及腰背部穴位每穴1~5ml。

患者在一般情况下,隔日注射1次;对蜂毒反应轻微或病情较重的患者,每日1次;对蜂毒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

2、蜂毒电离子导入法:蜂毒电离子导人法是指借助直流电离子导入仪,将蜂毒从穴位皮肤导人体内,治疗疾病。

既有直流电的治疗效应,又有蜂毒的刺激作用,可有扩张血管、消炎止痛的功效。

导人的离子主要来源于蜂毒注射液,其极性为阳极,带正电荷,故蜂毒溶液应从阳极的衬垫板导入。

首先应做导人过敏试验,用稀释后的蜂毒液,通电5分钟进行观察,或进行皮肤划痕反应观察,若无明显过敏反应者,可以接受治疗。

将蜂毒溶液均匀直接洒在离子导入仪阳极的药垫上,置于穴位或病变局部的皮肤上,然后接好负极(负极可用生理盐水或中药液川芎、毛冬青溶液等),打开离子导人仪的开关,进行离子导入,使蜂毒导人体内。

输出电流强度应由患者的耐受性和肌肉的厚薄而定,以患者有感觉,又不引起疼痛,或患者仅有少量针刺样的感觉为宜。

每次治疗一般为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此离子导入衬垫法的电极部位,可用对置法或并置法。

注意要保持衬垫的湿润,否则无法导电;并注意两电极勿穿过心脏。

1)对置法:用左右双侧对称,或部位的前后对称进行治疗。

如治疗肩周炎,肩前与肩后各
放一个电极对置;治疗支气管哮喘,前后对置法:胸前天突或华盖穴放一电极,配合背后肺俞或定喘放一电极;治疗面瘫时,可将正极置于患侧面部,负极置于肩胛区;足跟痛,可用照海穴与申脉穴各放一个电极等。

2)并置法:即两电极并列横排或竖排。

如治疗网球肘,可在手三里与曲池各放一个电极;治疗腰痛或腰椎间盘突出时,两侧肾俞或大肠俞各放一个电极,或命门与腰阳关、或秩边各放一个电极;膝关节痛,可在血海穴与阴陵泉穴各放一电极。

除用衬垫法外,还可用体腔法与水浴法,但体腔法要特制的体腔电极插入,而水浴法是将蜂毒倒人溶液中浸泡通电极,此法蜂毒用量较大,容易浪费。

3、蜂毒超声导入法:超声导入法是指用超声波治疗仪以蜂毒注射液或蜂毒软膏为接触剂,进行离子导人的方法。

该法与电离子导入法有相似之处,但主要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温热作用及化学作用。

应用蜂毒穴位超声中频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是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个例证。

超声波有其特有的治疗作用,有人将超声波置于胸腺区,发现能刺激脾脏内抗体生成细胞,并抑制IgE的生成,认为超声波能产生非特异性脱敏反应。

该法常用直接接触法进行治疗。

将超声波声头直接和治疗部位的皮肤接触,中间放蜂毒制剂。

1)移动法:轻压声头,均匀移动于受治疗部位。

适应较广病灶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方法。

2)固定法:用适当的压力将声头固定于受治疗部位。

多用于神经根及较小的病灶和痛点治疗。

常用<0.5W/cm2剂量,但目前此法已较少应用。

3)穴位治疗法:用超声刺激穴位。

通常每穴作用0.5~2分钟,声强为0.25~0. 5W/cm2,可适当加压将声头固定于穴位进行治疗。

此法无痛、无不适感。

主治各种疼痛、肌肉酸痛、肌力降低、关节变性、骨质增生、硬皮病等。

一方面具有蜂毒的药理作用;另一方面,超声波的温热效应,可增强血液循环,加强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的活力,降低肌肉和结缔组织张力,缓解痉挛及减轻疼痛,同时又可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起到镇痛作用。

注意:保护声头,切忌碰撞与空载;避免烧灼伤皮肤,如感觉到有烧灼感或疼痛感时,应立即关机。

操作人员的手不得直接持声头,应有橡胶等外套保护。

超声和电场作用于人体肺俞、膻中、定喘等穴位,可以宣肺理气、止咳化痰、平喘、调节机体生理功能,超声局部产热对穴位又有一定灸的作用。

4、蜂毒雾化吸人法:蜂毒雾化吸入法是指以超声雾化器,或用蒸气喷发的方法,用吸入器所发生的水蒸气来带动雾化的蜂毒,病人由一个磁管将含有蜂毒的蒸气吸入的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等病。

5、蜂毒软膏及擦剂外用:是指将蜂毒软膏涂于患部,或按摩时当润滑剂外涂用。

该法对骨关节痛、某些皮肤病效果颇佳,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新陈代谢,消肿止痛。

将水杨酸3g、纯蜂毒1g、硅酸盐适量,用凡士林加至100g,调匀制成软膏。

或用其他类型的蜂毒制剂,如蜂肽油等。

根据不同疾病涂在病变部位、关节或相应部位,主要用于外科、骨伤科和皮肤科等疾病。

复方蜂毒擦剂是以大胡蜂毒液为君药的彝族药。

该药经云南省双柏县蜂养殖研究会的药理、毒理及临床试验表明,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能。

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四肢麻木及牙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6、蜂毒制剂口服:蜂毒片剂与胶囊:进行口服以治疗,根据体质、剂量与病情的不同,可每日1~3次,1粒/次。

适用于治疗各种痛证,关节炎等疾病。

该文出自 39蜂疗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