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形式对比研究

某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形式对比研究
某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形式对比研究

某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形式对比研究

摘要;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从1965年北京开始修建地下铁道,至今我国已有46个城市建设地下铁道。41个城市的通车里程已达2518.6km,其中上海为473km,北京为456km,广州为236km,还有很多个城市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地下铁道的设计、施工技本大大推动了我国深基础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设、勘察设计、城市轨道交通。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national importance to city traffic congestion,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ity rail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begin the construction ofunderground railways in Beijing from 1965 till now, China has 46 city construction of underground railway. 41 citytraffic mileage has reached 2518.6km, which is 473km Shanghai, Beijing 456km, Guangzhou 236km, there are a lot of a city is the preparatory work. Design ofunderground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is greatlypromote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deep fo undation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Keywords: city construction, survey and design, city track traffic.

由于地铁线网的规划以及为满足人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换乘条件,很多车站可能采用两层站或者三层站形式来满足布置及使用要求,提供换乘条件。这里就某车站围护结构形式进行对比,得到可供参考的定性判断。

1.工程概况

1.1 结构概况

车站为地下岛式车站,标准段为三层双跨箱形结构,标准段宽度为20.9m,车站长为144.1m,高为21.93m,车站标准段顶部覆土约3.55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5.68m,盾构井处深约26.67m。共有2个风道,3个出入口、1个消防专用口和1个换乘通道,附属基坑深约18.6m。

1.2水文地质

基坑范围内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三大类,结构穿越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细砂,基础底为低压缩性的粉土和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160~220KPa。

基坑范围内4层地下水,上层滞水(一)标高约37.45m,水位埋深约2.3m,承压水(二)标高约33.6m,水头高约2.5~3.0m,水位埋深约6m,承压水(三)标高约13.3m,水头高约2~3m,水位埋深约13.3m,层间水(四)标高约13.3m,水

地铁车站二次结构施工方案(DOC)

关庄站二次结构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关庄站车站建筑(变更B版)》 2.《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关庄站车站隔墙孔洞》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年版) 4.《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系列 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 二、工程概况 关庄站为地下岛式车站,标准段为三层双跨箱形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K11+416.000m,车站有效站台右线中心轨顶高程为16.3m。标准段宽度为20.9m,车站长为144.1m,高为21.88m,车站标准段顶部覆土约3.65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5.53m,盾构井处深约26.77m。共有2个风道,3个出入口。车站主体和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2.1、车站建筑概况 车站主体建筑面积9255.87m2,附属建筑面积4609.38 m2(地下),地下总建筑面积13865.25 m2,地上总建筑面积673.37 m2。 ⑴设备层 车站地下一层为设备层,主要布置有变电所、通信信号用房、通风用房等,布置有部分管理用房,本层除1-4轴外均有电缆夹层,方便电缆在本层敷设,在两端的风道均布置有安全疏散口,方便本层人员疏散。在本层西端有经站厅上到本层的出入口,需在本层出地面。 ⑵站厅层 车站地下二层为站厅层,由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两部分组成。站厅层的中部为公共

区,主要的管理用房及设备用房设置在车站公共区的东侧,少量的管理用房及设备用房设置在车站公共区的西侧。公共区分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在付费区设置有2组楼梯和4部扶梯与站台联系,能够满足正常客流和紧急情况下疏散的需要;在付费区设置一部垂直电梯与站台层联系。 公共区由栏杆和进出站闸机分隔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付费区内设通往站台的4部自动扶梯和2部2.0m宽楼梯和1部垂直电梯。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之间近期设有3台入站闸机,8台出站闸机,3台双向闸机(宽通道)和4台双向闸机,并设1处售票问讯处;非付费区布置8台自动售票机、2台自动查询机、2台半自动售补票机和2台便携式验票机。 ⑶站台层 车站的地下三层为站台层。12m岛式站台,楼扶梯两侧为上车、下车站台。站台层由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两部分组成。中部为公共区,主要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在东侧, 在东侧布置有连接三层的防烟楼梯间,方便消防人员对车站各层人员实施救援,少量的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在西侧;设置有2组楼梯、4部扶梯、1部垂直电梯与站厅层联系。 2.2、防火设计 ⑴防火分区 本站共设九个防火分区。站台层和站厅层公共区为防火分区一,总面积约3269m2其中含设备层公共区面积249m2,站厅层面积1718m2,站台层面积1302m2;站厅层和设备层东西两端风道分别为防火分区二和三,防火分区二总面积为1164m2,其中站厅层风道面积为569m2,设备层风道面积为595m2;防火分区三总面积为1499m2,其中站厅层风道面积为819m2,设备层风道面积为680m2;车站设备层东西两端设备用房分别为防火分区四、防火分区五,面积分别为1252m2、1158m2;站厅层东、西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分为两个防火分区,分别为防火分区六和防火分区七,面积分别为为434m2、283m2;站台层东、西两端设备管理用房分别为防火分区八和防火分区九,面积分别为269m2、132m2。除公共区防火分区外,每个防火分区的使用面积均小于1500m2。车站站台、站厅防火分区,其安全出口数量三个,并直通车站外部空间。其中防火分区二和三为无人值守区,设置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除防火分区二和三外其余设备区防火分区均有2个安全出口,其中1个出口直通地面。车站的综控室、变电所、配电室、通信机房、通讯及空调机房、消防泵房等重要设备用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 管道穿过隔墙和楼板时采用不燃材料将缝隙填塞密实。 防火分区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h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在防火墙设有观察窗时,采用C类甲级防火玻璃。防火门上带有闭门器,所有防火门均向逃生方向开启。 ⑵防烟分区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要点解析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要点解析 摘要: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采用明挖法施工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在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时,围护结构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相结合的施工工艺能够提高围护结构施工质量,保证止水帷幕的有效性,对现阶段车站施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围护结构 前言 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明挖法施工是比较常用的施工方法。与20 年前不同,当时明挖法讨论的问题是临时结构物和主体结构物的外力如何确定、地下连续墙如何与主体结构结合等,目前更多的是接近工程施工、地下水的处理、地层改良的设计方法、省力化的施工方法,考虑的是环境和节省资源的设计施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明挖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城市地铁明挖法施工中,接近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接近施工实质上是围护结构的位移问题,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特别重视接近施工所引发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围护结构对整个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成了第一道防水体系、第一道土体反作用力支撑体系。同时,围护结构的成

功与否,与主体结构的质量也息息相关,它对施工的安全进行也显得尤为重要。 1 地铁车站中围护结构施工所采用的工艺 本文以广佛地铁线西朗车站为例进行介绍。西朗车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中,靠近广州地铁一号线,是佛山至广州的一个大型换乘车站。西朗车站长386.3m,标准段宽20.7m。地铁车站为两层框架结构,基本处于风化岩层地段。 在西朗车站的施工中,车站所采用的是明挖法施工的方法。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工程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明挖法车站围护结构分为钻孔灌注桩施工、旋喷桩施工以及支撑体系施工。 为保证2010 年广州亚运会前投入使用,西朗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前首先选用灌注桩配合旋喷桩作为止水围护结构,这种施工工艺是非常适合该地层的。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西朗地铁车站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水泥选喷桩作为止水帷幕,钻孔桩数量大、桩身长,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桩基和围护工程质量,更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正确地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使钻孔灌注桩达到全部优良。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第一章主体结构施工 第1节主体施工准备 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前准备工作 (1)首先编制结构施工专项方案,报有关部门审批后实施。方案中包括设备、机具、劳动力组织、混凝土供应方式、现场质量检查方法、混凝土浇筑流程、路线、工艺、混凝土的养护及防止混凝土开裂等的各项措施。 (2)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仔细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 (3)结构施工前,对围护结构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确保围护结构表面不渗漏。 (4)在每一结构段施工前首先进行接地网施工,接地网施工结束后,再施做垫层。 (5)对侧墙、立柱、中楼板、顶板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并经安全专项论证、报审批准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6)对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 2、施工节段划分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从下至上”的原则,满足车站质量要求及工期里程碑节点安排,结构施工由车站两端向中间方向施作,竖向从车站底板开始自下而上施作。主体结构共划分为17个节段,每段20m左右,施工队伍分别分段同时展开流水作业,施工节段的划分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cm的墙体上。 (2)明挖结构施工缝的间距宜为15~20m。

(3)环向施工缝应避开附属结构及一些设备房间的距离要求设置。 3、主体结构施工流程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4-1-1。

图4-4-1-1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图

每施工段的施工流程见表4-4-1-1所示。 主体结构每施工段施工流程表4-4-1-1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X号线 X期工程 XX标 XXX站围护结构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XXXX城市轨道交通X号线 X期工程XX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九月

目录 1 工程概述 (1) 1.1 编制依据 (1) 1.2 工程概况 (2) 1.2.1 工程规模 (2) 1.2.2 结构形式 (2) 1.3 周边环境 (2) 1.3.1 周边建(构)筑物情况 (2) 1.3.2 管线情况 (2) 1.3.3 其它情况 (3) 1.4主要工程数量 (3)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1) 2.1 工程地质 (1) 2.2 水文地质条件 (2) 3 机械设备、人员配置计划 (3) 3.1 机械设备配置 (3) 3.2 人员配置 (4) 4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5) 4.1 施工组织安排 (5) 4.1.1 安排原则 (5) 4.1.2 施工安排5 4.2 施工顺序及进度 (6) 4.2.1 钻孔桩施工顺序 (6)

4.2.2 单桩施工进度 (7) 4.3 钻孔桩及格构柱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7) 4.3.1 施工工艺流程 (7) 4.3.2 施工方法 (9) 4.4 冠梁施工 (31) 4.4.1 冠梁施工安排及概况 (31) 4.4.2 主要工程数量 (31) 4.4.3 冠梁施工流程 (32) 4.4.4 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32) 5 工期保证措施 (35) 6 质量保证措施 (36) 6.1 过程质量措施 (36) 6.1.1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6) 6.1.2 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的控制 (37) 6.1.3 测量控制 (37) 6.2 钻孔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7) 6.3 冠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9) 7 安全保证措施 (40) 7.1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40) 7.2 钢筋笼起吊安全注意事项 (41) 7.3 冠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2) 7.4 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43) 44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车站是旅客上、下车的集散地, 也是列车始发和折返的场所, 是地下铁道路网中的重要建筑。 在使用方面, 车站供旅客乘降, 是旅客集中处所, 故应保证使用方便、安全、迅速进出车站。为此, 要求车站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设备, 以提供旅客正常的清洁卫生环境。 地下铁道车站又是一种宏伟的建筑物, 它是城市建筑艺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 一条线路中各站在结构或建筑艺术上都应有独特的特点。 车站设计时, 首先要确定车站在现有城市路网中的确切位置, 这涉及到城市规范和现有地面建筑状况, 地下铁道车站不比地面建筑, 一但修建要改移位置则比较困难, 因此确定车站的位置时,必须详细调查研究, 作经济技术比较。车站位置确定后, 进行选型, 然后根据客流及其特点确定车站规模, 平面位置,断面结构形式等。然后进行车站构造设计, 内力计算, 配筋计算等等。 一、工程概况: 长沙市五一广场站设计为两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全长134.6m,宽度为21.8m,上层为站厅层,下层为站台层。车站底板埋深16m,采用明挖法施工,用地下连续墙围护。 二、设计依据: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地铁施工技术规范。 三、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3.1 设计选用矩形框架结构。 设计为岛式车站,采用两层三跨结构。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车站其矩形框架由底板、侧墙、顶板和楼板、梁、柱组合而成。顶板和楼板采用单向板,底板

按受力和功能要求,采用以纵梁和侧墙为支承的梁式板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钻孔桩护壁,采用钢管和钢板桩作基坑的临时支护。临时立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下基础采用桩基,桩基采用灌注桩。 3.2 车站开挖围护结构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采用0.8m厚、30m深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比为 =0.875,其中基坑开挖深度H 为16m,入土深度D为14m 。 四、侧压力计算: 土分层及土的钻孔柱状图如图4.1: 图4.1土分层及土的钻孔柱状图(单位,m)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要点解析

摘要: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采用明挖法施工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在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时,围护结构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相结合的施工工艺能够提高围护结构施工质量,保证止水帷幕的有效性,对现阶段车站施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围护结构 前言 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明挖法施工是比较常用的施工方法。与20 年前不同,当时明挖法讨论的问题是临时结构物和主体结构物的外力如何确定、地下连续墙如何与主体结构结合等,目前更多的是接近工程施工、地下水的处理、地层改良的设计方法、省力化的施工方法,考虑的是环境和节省资源的设计施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明挖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城市地铁明挖法施工中,接近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接近施工实质上是围护结构的位移问题,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特别重视接近施工所引发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围护结构对整个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成了第一道防水体系、第一道土体反作用力支撑体系。同时,围护结构的成功与否,与主体结构的质量也息息相关,它对施工的安全进行也显得尤为重要。 1地铁车站中围护结构施工所采用的工艺 本文以广佛地铁线西朗车站为例进行介绍。西朗车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中,靠近广州地铁一号线,是佛山至广州的一个大型换乘车站。西朗车站长386.3m,标准段宽20.7m。地铁车站为两层框架结构,基本处于风化岩层地段。 在西朗车站的施工中,车站所采用的是明挖法施工的方法。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工程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明挖法车站围护结构分为钻孔灌注桩施工、旋喷桩施工以及支撑体系施工。 为保证2010 年广州亚运会前投入使用,西朗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前首先选用灌注桩配合旋喷桩作为止水围护结构,这种施工工艺是非常适合该地层的。 2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西朗地铁车站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采用钻孔灌注桩加水泥选喷桩作为止水帷幕,钻孔桩数量大、桩身长,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桩基和围护工程质量,更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正确地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使钻孔灌注桩达到全部优良。 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但由于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必须要严格要求,对各种影响因素都必须有详细的考虑,如地质因素、钻孔工艺、护壁、钢筋笼的上浮、混凝土的配制、灌注等。若稍有不慎或措施不严,就会在灌注中发生质量事故,小到塌孔、缩颈,大到断桩报废,以致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尽量避免发生事故及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西朗车站根据当地的地质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钻孔施工方法:其中位于车站两侧的桩采用旋挖钻进行施工;横跨 公路的中间段,由于地质条件良好,旋挖钻施工影响城市交通,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成孔。部分岩层较浅的车站围护结构亦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的施工工艺。在围护结构的桩基施工中,桩基靠近主体结构侧墙一侧,宜远离侧墙边距离10cm 左右,并在施工时保证桩基的垂直度,避免侵入主体结构。 水下浇注混凝土是用混凝土从孔底开始灌注,将孔内泥浆置换出来,成为混凝土桩的。在浇注过程中,应及时掌握孔内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及导管插入的深度,测定每个混凝土面位置应取两个以上的测点,测绳受拉伸、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所标长度变化较大,须经常校正。 浇注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否则先浇灌进去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浇灌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

地铁车站内部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1.3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2) 3施工部署 (2) 3.1工程总体目标 (2) 3.2施工总体部署 (3) 3.3施工组织管理 (3) 3.4工期保证措施 (4) 4施工分块及施工顺序、工艺流程 (5) 4.1施工分块 (5) 4.2施工顺序 (6) 4.3施工流程 (6) 5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7) 5.1钢筋施工 (7) 5.1.1普通钢筋施工............................................................................................................................................ 7T J S O4。 5.1.2钢筋植筋施工............................................................................................................................................ 7K0F A I。 5.2模板施工 (9) 5.3混凝土施工 (10) 5.3.1砼施工技术措施 (10) 5.3.2施工缝缝面处理 (11) 5.4预埋件及预埋留孔 (11) 5.5支架施工 (11) 5.5.1支架搭设 (11) 5.5.2轨顶风道支架体系设计验算 (15) 6质量保证措施 (16) 6.1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6.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 6.3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17) 6.4支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18)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8)

地铁车站二次结构施工方案.doc

关庄站二次结构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关庄站车站建筑(变更B 版)》 2.《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关庄站车站隔墙孔洞》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1999)(2003年版) 4.《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系列 5.《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 二、工程概况关庄站为地下岛式车站,标准段为三层双跨箱形结构,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K11+41 6.000m,车站有效站台右线中心轨顶高程为16.3m。标准段宽度为20.9m,车站长为144.1m,高为21.88m,车站标准段顶部覆土约3.65m,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5.53m,盾构井处深约 26.77m。共有2个风道,3个出入口。车站主体和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2.1、车站建筑概况 车站主体建筑面积9255.87m2,附属建筑面积4609.38 m2(地下),地下总

建筑面积13865.25 m2,地上总建筑面积673.37 m2。 ⑴设备层 车站地下一层为设备层,主要布置有变电所、通信信号用房、通风用房等,布置有部分管理用房,本层除1-4轴外均有电缆夹层,方便电缆在本层敷设,在两端的风道均布置有安全疏散口,方便本层人员疏散。在本层西端有经站厅上到本层的出入口,需在本层出地面。 ⑵站厅层

车站地下二层为站厅层,由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两部分组成。站厅层的中部为公共区,主要的管理用房及设备用房设置在车站公共区的东侧,少量的管理用房及设备用房设置在车站公共区的西侧。公共区分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在付费区设置有2组楼梯和4部扶梯与站台联系,能够满足正常客流和紧急情况下疏散的需要;在付费区设置一部垂直电梯与站台层联系。 公共区由栏杆和进出站闸机分隔为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付费区内设通往站台的4部自动扶梯和2部2.0m宽楼梯和1部垂直电梯。付费区与非付费区之间近期设有3台入站闸机,8台出站闸机,3台双向闸机(宽通道)和4台双向闸机,并设1处售票问讯处;非付费区布置8台自动售票机、2台自动查询机、2台半自动售补票机和2台便携式验票机。 ⑶站台层 车站的地下三层为站台层。12m岛式站台,楼扶梯两侧为上车、下车站台。站台层由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两部分组成。中部为公共区,主要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在东侧, 在东侧布置有连接三层的防烟楼梯间,方便消防人员对车站各层人员实施救援,少量的设备管理用房布置在西侧;设置有2组楼梯、4部扶梯、1部垂直电梯与站厅层联系。 2.2、防火设计 ⑴防火分区 本站共设九个防火分区。站台层和站厅层公共区为防火分区一,总面积约3269m2其中含设备层公共区面积249m2,站厅层面积1718m2,站台层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1011-4A标雅宝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1011-4A标项目经理部编制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目录 1.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1.1编制依据 (2) 1.2 编制原则 (2) 1.3 编制范围 (2) 2.工程概况 (2) 2.1工程简介 (2) 2.2 工程数量 (3) 2.3 自然条件 (3) 3.施工总体安排 (5) 3.1施工组织机构 (5) 3.2施工场地平面布置 (6) 3.3施工进度计划 (6) 3.4劳动力配置 (6) 3.5机械设备配置 (7) 3.6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 (7) 4.钻孔桩施工 (8) 4.1施工工艺流程 (8) 4.2施工准备 (9) 4.3施工方法 (11) 4.4质量要求标准 (17) 5.冲孔桩施工 (18) 5.1施工工艺流程 (18) 5.2施工准备 (18) 5.3施工方法 (20) 5.4质量要求标准 (24) 6.旋喷桩施工 (24) 6.1施工工艺流程 (24) 6.2施工准备 (25) 6.3施工方法 (26) 6.4质量要求标准 (27) 7.冠梁、混凝土支撑梁施工 (27) 7.1冠梁施工 (27) 7.2混凝土支撑梁施工 (29) 7.3质量要求标准 (30) 8.质量保证措施 (31) 8.1质量保证体系 (31) 8.2关键技术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 (33) 9.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37) 9.1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 (37) 9.2安全防范重点与措施 (44) 10.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49) 10.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9) 10.2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51)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及防水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XG-T-003 编号:007 地铁车站工程主体结构及防水工程 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上海新光建设工程监理咨询公司 目录 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1) 2、编制依据 (1) 3、监理工作流程 (2) 4、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2) 4、1结构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2) 4、2防水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12) 4、3接地及防迷流工程监理控制要点 (15) 5、监理平行检验计划 (16) 6、监理工作得方法及措施 (16) 7、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7) 8、旁站监理计划 (17)

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名称(指本地铁车站工程名称)才 1、1、2建设单位 1、1、3设计单位 1、1、4施工单位 1、1、5监理单位 1、1、6本车站工程内容及工期要求(从设计说明与施工组织设计中摘录) 1、2 专业工程特点 1、2、1 车站主体结构工程分包单位名称及承包方式 1、2、2 主体结构工程内容及工期要求 1、2、3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法及采取得主要技术措施 (从施工组织设计中摘录) 2、编制依据 2、1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00); 2、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3 《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2、5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2、6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08-2002); 2、7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GB50299-1999); 2、8 《上海地铁基坑工程施工规程》 (SZ-08-2000); 2、9 《市政地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DGJ08-236-1999); 2、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11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08-11-1999); 2、1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2、13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96); 2、14 《钢筋等强度滚轧直螺纹连接技术规程》 (DBJ/CT005-99); 2、1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地铁附属围护结构工法桩方案(精品)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一、工程概况 (1) 二、浦沿站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4) (1)、浦沿站工程地质情况 (4) (2)、浦沿站水文情况 (4) 第二章编制依据 (7) 第三章施工部署 (8) 一、项目班子组织与管理 (8) 二、施工总平面布置 (8) 三、主要工程数量 (9) 第四章施工方案 (10) 一、施工流程及主要施工参数 (10) 二、施工方法 (13) 三、施工要点及特殊情况处理 (18) 四、H型钢起拔方案 (19) 五、SMW工法桩质量控制要点 (21) 六、测量技术措施 (23) 七、雨季施工措施 (24) 第五章施工机械设备及劳动力投入 (26) 一、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 (26) 二、拟投入的劳动力 (26) 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8) 一、施工筹划 (28) 二、进度计划 (28) 三、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0) 第七章管理措施 (32) 一、技术管理措施 (32) 二、质量管理措施 (32) 三、安全管理措施 (35) 四、文明施工措施 (37)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浦沿站为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的起点站,站前设单渡线,站后设折返线加双停车线。车站位于东冠路和浦沿路交叉口,沿浦沿路南北向布置,北侧为新浦河,南侧为化工路。 杭州地铁4号线1标浦沿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K2+570.415,站台宽度12m,有效站台长度120m。车站主体总长590.92m,标准段宽20.7m,深16.3m。端头井段宽24.8 m,南端头井深18.2m,北端头井深 17.0m。车站共设置8个出入口及3组风亭、其中1个预留出入口,4个紧急疏散口。 车站附属结构覆土一般为为 3.75m~5.11m,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出入口及风道等附属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加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内支撑设2道,首道为混凝土支撑,水平间距一般为6m;第二道为钢支撑,水平间距3m,采用Φ609,t=16mm支撑;在集水坑底部,对地基进行旋喷加固。 图1-1、浦沿站平面布置示意图(一)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及同步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第八项目部)槎头车辆段工程 槎头车辆段B区盖体结构工程 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盖单位章) 年月日

目录 目录 (1)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4) 三、施工总体筹划 (4) 四、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 4.1测量方案 (6) 4.2钢筋工程 (8) 4.3 混凝土工程 (11) 4.4模板工程 (12) 五、质量保证措施 (13) 5.1钢筋质量保措施 (13) 5.2混凝土质量保措施 (15) 5.3质量针对性措施 (16) 六、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

一、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十二号线主体结构设计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00年版) (4)广州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强制性条文》(2000年版)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市政地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GTJ08-236-2006) (7)广州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99) (8)《地下工程防水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1)《钢筋机械接头施工验收规范》 JGJ107-2003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 (1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1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BJ08-903-2003)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9-2006)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要点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58141943.html,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要点解析 作者:宋虎喻青儒肖飞 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下半月》2013年第02期 摘要: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采用明挖法施工具有非常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而在采用 明挖法进行施工时,围护结构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旋喷桩相结合的施工工艺能够提高围护结构施工质量,保证止水帷幕的有效性,对现阶段车站施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车站;钻孔灌注桩;旋喷桩;围护结构 中图分类号:U231.4U455.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2-0029-02 前言 在地铁车站施工中,明挖法施工是比较常用的施工方法。与20年前不同,当时明挖法讨论的问题是临时结构物和主体结构物的外力如何确定、地下连续墙如何与主体结构结合等,目前更多的是接近工程施工、地下水的处理、地层改良的设计方法、省力化的施工方法,考虑的是环境和节省资源的设计施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明挖法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城市地铁明挖法施工中,接近施工是不可避免的。接近施工实质上是围护结构的位移问题,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特别重视接近施工所引发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围护结构对整个车站主体结构的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成了第一道防水体系、第一道土体反作用力支撑体系。同时,围护结构的成功与否,与主体结构的质量也息息相关,它对施工的安全进行也显得尤为重要。 1 地铁车站中围护结构施工所采用的工艺 本文以广佛地铁线西朗车站为例进行介绍。西朗车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中,靠近广州地铁一号线,是佛山至广州的一个大型换乘车站。西朗车站长386.3m,标准段宽20.7m。地铁车站为两层框架结构,基本处于风化岩层地段。 在西朗车站的施工中,车站所采用的是明挖法施工的方法。明挖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经济、安全的优点,城市地下工程都把它作为首选的开挖技术。其缺点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明挖法车站围护结构分为钻孔灌注桩施工、旋喷桩施工以及支撑体系施工。 为保证2010年广州亚运会前投入使用,西朗地铁车站明挖法施工前首先选用灌注桩配合旋喷桩作为止水围护结构,这种施工工艺是非常适合该地层的。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

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珠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拱北至横琴段 湾仔站附属围护结构 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珠海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二工区项目经理部 年月日

目录 1编制依据 (3) 1.1工程所在地的现场调查资料 (3) 1.2主要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 (3) 2工程概况 (3) 2.1设计概况 (3) 2.2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4) 2.3工期要求 (5) 3施工安排 (5) 3.1施工组织机构 (5) 3.2施工现场布置 (6) 4施工准备 (7) 4.1场地平整 (7) 4.2现状管线拆改 (7) 4.3劳动力准备 (7) 4.4材料准备 (8) 4.5机械准备 (8) 4.6技术准备 (9) 5施工方法及措施 (9) 5.1测量放线 (9) 5.2施工工艺流程 (9) 5.3监控量测 (14) 6质量验收及标准 (15) 6.1质量目标 (15) 6.2质量验收 (15) 6.3质量保证措施 (18) 6.4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8) 7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2) 7.1方针及目标 (22) 7.2消防、保卫、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措施 (22) 7.3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5) 7.4重要安全控制措施 (26) 8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27) 8.1自然环境保护 (27) 8.2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27) 8.3施工现场噪音及灯光控制措施 (27) 8.4施工污水处理 (28) 8.5施工粉尘控制 (28) 9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9) 9.1应急组织体系 (29) 9.2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措施 (29) 9.3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措施 (30) 9.4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防范措施 (30) 10雨季施工措施 (32)

地铁站结构及施工组织设计(DOC)

前言 随着我国迅速发展城市化进度日益加快,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和超大城市,随之而增加的人口和私人轿车,致使交通负荷增加,交通阻塞,行车速度缓慢。由于地铁有节省土地、减小噪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速度快、车次多、客运量大,安全、准点、舒适等优点。所以在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最佳者莫过于地铁了。地铁用于解决大城市交通的重要途径已经为世界各国建设专家所共识。地铁的出现也会使地铁沿线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正处于急速发展的时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代表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车站是地铁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铁乘客乘坐地铁必须经过车站,它与乘客的关系极为密切;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地铁运营中很大一部分技术设备和运营管理系统,因此,它对保证地铁安全运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车站位置的选择、环境条件的好坏、设计的合理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地铁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 本设计是根据沈阳东陵路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进行地铁车站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以我国最新颁布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依据,最大程度的反应了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科学技术成果。应用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借鉴已有的工程实例,把每一项工程都力争做到最好。 本设计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工程概况,介绍东陵路站的地质情况、设计标准依据及条件。第二章为基坑围护设计。第三章为主体计算,包括梁、板及柱的内力计算及配筋情况。第四章为施工组织设计,在本论文中比较重要,它能综合的反应这个工程的施工情况和施工水平。第五章为工程概算,对施工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循序渐进的对地铁车站进行了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由于本人资料有限,对施工场地了解的不足,对地铁车站施工的经验匮乏,在本次设计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当之处,希望读者能谅解,同时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我可以修改完善。

西安地铁基坑明挖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案

第八章基坑明挖围护结构施工 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钻孔桩施工 第三节冠梁施工 第四节钢支撑施工 第五节土钉墙施工 页脚内容216

第一节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南康村站】是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的一个中间站,车站设计范围:YCK6+759.270~YCK6+969.800,长208米,宽18.5米,基坑底板深16.21米。包括车站主体、2个风亭及4个人行通道出入口。本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YCK+902.800,位于未央路与凤城二路十字路口地面下。1号风亭即北端风亭与待建的千禧国际广场地下室合建,风亭形式为高风亭,冷却塔布置在北端风亭旁的绿化带内。2号风亭即南端风亭设置在车站东南侧第五国际地块内,风道进入第五国际地下室后,出地面做低风亭。主体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1200 mm的间隔钻孔桩+Φ600mm的钢管支撑。主体基坑围护结构见下图2-8-1。 图2-8-1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剖面图 本站附属结构共4个出入口通道、1个消防通道、2组风道,通道及风 页脚内容216

道底板埋深给9.65米左右,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属结构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根据实地情况,附属工程均采用明挖顺序法施工,其通道围护结构可采用间隔钻孔灌注桩的支护形式,风道由于跨度较大并有施工场地,采用土钉墙+挂网喷混凝土的支护形式施工。 位于车站东侧的3个出入口通道靠近在建的建筑第五国际及规划的千禧国际广场,及位于车站西侧的2个出入口通道位于以发大厦及凯鑫国际前的人行道上,其围护结构采用Φ800mm@1500 mm的间隔钻孔桩+支撑,均采用Φ600,壁厚12/14mm的钢管支撑。桩间采用100 mm厚的网喷混凝土支护,同时在竖向采用两道水平间距为4.0m的钢支撑。其工程量见表2-8-1 主体及附属围护结构主要工程量表2-8-1 1.2地质、地形概况 南康村车站场地内地层为:地表一般均分布有厚薄不均的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其下第四纪晚更新世风积黄土、(Q3eol)及残积(Q3el)古土壤;晚更新世及更新世冲积粉质粘土及砂类土等。 站区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大道与凤城二路十字路口,地貌单元处渭河南岸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场地无断裂分布,地面标高介于390.56~ 页脚内容216

地铁车站附属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优化

地铁车站附属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优化 【摘要】城市地铁及轨道交通是我国近几年基本建设投资的热点,大力发展城市地铁及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很多大中城市市政建设的重点,继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之后,深圳、武汉、天津、重庆、杭州、成都也陆续开始了地铁的建设。本文主要对某地铁车站附属围护结构施工方案优化对比。 【关键词】地铁车站;出入口;风亭;附属围护结构;方案优化 1 工程概况 某地区某地铁车站为地下两层三跨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为明挖法施工。主体总建筑面积为12517.85?O,其中包括:车站主体建筑面积8487.40?O;附属建筑面积4030.45?O。包括1号、2号、3号、4号出入口及通道与无障碍电梯和1号、2号风道及风亭。原设计车站附属围护结构类型为:1、4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采取放坡开挖加土钉墙支护体系;2、3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采取钻孔灌注桩、冠梁及钢支撑支护体系。由于现场场地平整、清淤等原因,1号风亭、4号出入口现状标高比原标高低0~2.85m,2号风道

现状标高比原标高高0~1.14m,1、2号出入口现状标高比原标高低0~2.26m。 2 施工方案优化原因分析 受施工现场地形地貌限制,车站主体结构虽为地下两层结构,但原设计主体围护结构采取放坡开挖、土钉墙、钻孔灌注桩、冠梁及钢支撑组合支护体系,造成车站主体结构顶板及侧墙部分平均超出冠梁3.4m左右,具体形式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附属结构均从车站站厅层接出至地面,按原设计施工附属围护结构,1、4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采取放坡开挖加土钉墙支护体系较为合理;2、3号出入口及2号风亭采取钻孔灌注桩、冠梁及钢支撑支护体系,势必要求对主体结构站厅层侧墙出入口及风亭预留洞口进行临时封堵,且对两侧进行肥槽进行回填压实,以满足附属钻孔灌注桩、冠梁及钢支撑作业平台需要。临时封堵采用的材料、型号及尺寸设计并无明确要求。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一般采取砖混结构临时封堵。但会存在以下问题: ⑴、封堵结构尺寸不好确定,尺寸太大足够满足施工需求,但是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增加不必要的施工成本;尺寸太小不能满足施工需求,且存在安全隐患;

地铁车站内部结构施工方案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1.3编制原则 (1) 2工程概况 (2) 3施工部署 (2) 3.1工程总体目标 (2) 3.2施工总体部署 (2) 3.3施工组织管理 (3) 3.4工期保证措施 (4) 4施工分块及施工顺序、工艺流程 (4) 4.1施工分块 (4) 4.2施工顺序 (5) 4.3施工流程 (5) 5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5) 5.1钢筋施工 (5) 5.1.1普通钢筋施工 (5) 5.1.2钢筋植筋施工 (6) 5.1.2.1工艺流程 (6) 5.1.2.2注重事项 (8) 5.2模板施工 (8) 5.3混凝土施工 (9) 5.3.1 砼施工技术措施 (9) 5.3.2 施工缝缝面处理 (9) 5.4预埋件及预埋留孔 (9) 5.5支架施工 (10) 5.5.1 支架搭设 (10) 5.5.1.1模板支架搭设型式 (10) 5.5.1.2支架材料及构件的选用 (10) 5.5.1.3 支架搭设流程 (10) 5.5.1.4 支架搭设与拆除 (10) 5.5.2轨顶风道支架体系设计验算 (13) 6质量保证措施 (14) 6.1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 6.2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 6.3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15) 6.4支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16)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6)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昆明轨道交通首期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内部结构主要施工图纸表表1.1-1 图纸名称图号出图日期×××××车站主体建筑KMDT1.SS.131-JZ-01 2010年5月 ×××××车站主体结构KMDT1.SS.131-JG-02 2010年1月 ×××××车站附属结构KMDT1.SS.131-JG-03 2010年5月 ×××××车站内部结构KMDT1.SS.131-JG-05 2011年6月 2、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有关规范、规程: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5)《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7)《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版 (8)《钢筋混凝土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9)《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10)《钢管脚手架、模板支架安全选用技术规程》(DB11/T583-2008)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3、业主、设计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 4、施工场地周边环境及施工条件。 1.2编制范围 本次施工为×××××内部结构土建工程,包括轨顶风道、站台板及站厅层、站台层的楼梯钢筋、混凝土、预留孔洞、预埋件处理等施工。 1.3编制原则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X号线 X期工程XX标XXX站围护结构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XXXX城市轨道交通X号线 X期工程XX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九月

目录 1 工程概述 (1) 1.1 编制依据 (1) 1.2 工程概况 (1) 1.2.1 工程规模 (1) 1.2.2 结构形式 (2) 1.3 周边环境 (2) 1.3.1 周边建(构)筑物情况 (2) 1.3.2 管线情况 (2) 1.3.3 其它情况 (2) 1.4主要工程数量 (2)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 2.1 工程地质 (2) 2.2 水文地质条件 (2) 3 机械设备、人员配置计划 (3) 3.1 机械设备配置 (3) 3.2 人员配置 (3) 4 围护结构施工方案 (5) 4.1 施工组织安排 (5) 4.1.1 安排原则 (5) 4.1.2 施工安排 (5) 4.2 施工顺序及进度 (5) 4.2.1 钻孔桩施工顺序 (5) 4.2.2 单桩施工进度 (6) 4.3 钻孔桩及格构柱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 4.3.1 施工工艺流程 (6) 4.3.2 施工方法 (8) 4.4 冠梁施工 (23) 4.4.1 冠梁施工安排及概况 (23) 4.4.2 主要工程数量 (24)

4.4.3 冠梁施工流程 (24) 4.4.4 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24) 5 工期保证措施 (28) 6 质量保证措施 (29) 6.1 过程质量措施 (29) 6.1.1 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29) 6.1.2 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的控制 (29) 6.1.3 测量控制 (29) 6.2 钻孔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9) 6.3 冠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1) 7 安全保证措施 (32) 7.1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32) 7.2 钢筋笼起吊安全注意事项 (32) 7.3 冠梁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33) 7.4 机械设备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34) (34) 8 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35) 8.1 组织保证与责任分工 (35) 8.2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35) 8.3 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35) 8.4 环保措施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