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2020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语文段考试卷解析版

胜利油田2020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语文段考试卷解析版
胜利油田2020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语文段考试卷解析版

语文月考检测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古诗文默写。

(1)伤心秦汉经行处,。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雪花是美的,胡天飞雪在岑参心中化作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明媚春光;

鲜花是美的,白居易春行钱塘湖,为“,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景象深深陶醉。

(4)凄神寒骨,。

(5)杜甫在《春望》运用细节描写表现自己忧愁难解情状的诗句是,。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寓豁达于心中,寄希望于未来的哲理性诗句是:“,”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阅读材料,分析下面的问题。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不文明行为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出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一)分析下面“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提取主要信息。用一句话评价社区居民交通出行状况。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1)主要信息:

(2)评价:

(二)央视2015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可见这并不是少数人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人集体闯红灯的行为石家庄和沈阳均出台政策整治陋习,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两市整治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两个相同的措施。

【材料一】:为有效引导市民出行行为,石家庄市交管部门在市区示范路口整治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大路口,对群体性闯红灯的,要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对闯红灯的人,将全部处以50元以下罚款。此次活动中,对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或家庭困难者,交管部门也准备了几项辅助措施,如罚款可以改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当两个小时的交通志愿者,也可以改成让他所在单位领导或者社区管理者到场现场共同接受教育等。

【材料二】:为强化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通行秩序管理,沈阳市启动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的“全警执罚”工作。记者在一份处罚标准说明上看到,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的处罚标准分为:5元、10元、20元、30元、50

元……警方告诉记者,违法后想逃避制裁是不可能的。不罚款还有很多有效的处罚方式,违法者还可以选择路边罚站观摩交通执法,或者选择做交通执勤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3)两个相同措施分别是①

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10月,全国因行人闯红灯肇事造成798人死亡,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红灯”。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危险行为,请你拟写一句劝诫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

(4)宣传语: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3.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A. 拎取/ 吝啬狡黠/威胁叨扰/惊涛骇浪

B. 雾霾/ 埋怨聒噪/城廓休憩/ 锲而不舍

C. 蓬蒿/ 膨胀搭讪/ 禅坐襁褓/牵强附会

D. 嗔怒/ 箴言芥末/慰藉哂笑/ 嬉皮笑脸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妇孺皆知惹事生非一筹莫展食不果腹

B. 芸芸众生水波粼粼望眼欲穿进退维谷

C. 冥思遐想众目睽睽莫衷一是眼花缭乱

D. 心无旁骛吹毛求疵根深蒂固更胜一筹

5.(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馔:饭菜

19、下列含有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 宋濂尝与客饮

B. 坐客为谁

C. 同舍生皆被绮秀

D. 俯身倾耳以请

6.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3、对本曲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

B.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住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C. 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

D. 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立意精辟,主题深刻。

四、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7.在下面一段语句的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予以完整、连贯.

德国哲学家慈根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记忆是在重复中进行的,重复是同遗忘作斗争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遗忘是记忆痕迹的淡漠或消失,重复可以加强大脑皮层的“痕迹”。重复学习不仅 a ,还可以 b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8.名著阅读。

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格列佛游记》和《鲁宾逊漂流记》两部小说的不同特点。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2、从炼字的角度品析首句中“聚”“怒”两字的妙处。

七、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10.(一)(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

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馔:饭菜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1)叱咄(2)翌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

(2)俟其欣悦俟

(3)濂具以实对具

(4)间召问群臣臧否臧否

11.(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馔:饭菜

翻译下面句子。

(1)未尝稍降辞色

(2)诚然,卿不朕欺

甲文表现宋濂、的品质;乙文表现宋濂、

的品质。

八、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12.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

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题目是《我为白菜狂的日子》,“我”的“狂”体现在文中哪些地方?

文章第一段用了大量的细节来刻画母亲,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它们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依然沉痛”,这“沉痛”的背后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文章多次写到那棵最小的白菜,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13.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①近日,第三十五届国际环境遥感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0余位遥感专家参加了会议,这也是该会议发起50年来首次在中国举办,这说明我国遥感技术的应用发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

②遥感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

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③今年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部署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

在李克强身后挂着一幅芦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提供的。遥感作业时间是4 月20 日11点,距离地震发生刚刚过去3个小时。那么科研人员怎么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判断地震灾情呢?

④遥感地球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说:“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请楚

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辆等地面信息。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等等,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并确定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确定救援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总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服务抗震救灾。

⑤今年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数次极端强雾霾事件,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

排放量大,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等是导致强雾霾事件的主要原因。遥感地球所陈良富研究员基于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除了人为排放引起的本地污染浓度上升这一内在原因外,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急剧下降的重要外部原因。

⑥目前,对雾霾主要靠地面监测,但地面监测站只能监测地上几米高范围内的

PM2.5数值。而灰霾随高度变化,分布不一样。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如果不科学地认识极端强雾霾的发生机理,就容易判断错误,认为都是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在治理上进入误区。

要得出科学判断,仅凭地面一种观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来补充,更全面容观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⑦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应用遥

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家用红外像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373年毁于地震的古城“Hekike”;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明、隋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⑧总之,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广

泛应用。

请联系全文内容,将第⑧段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为什么说遥感技术是“千里眼”?)

(2)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下划线的词为什么不能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⑦段列举美国、希腊、中国等专家应用遥感技术的事例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历经东西魏至宋,雕凿断断续续达400

年之久,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它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

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

术造诣。但其风化侵蚀严重,如何加以保护一直是个难题。

问题:请谈谈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这个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14.(1) 转变

(2)“悦纳”这个词,是一种特大气的范。悦纳你的环境,悦纳你的亲人,悦纳你的同学,悦纳你自己!有了悦纳,心路就会更宽,心路前方就会点着长明的“桔灯”。有了悦纳之心,快乐便会涓涓长流。以“悦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记叙文六要素要完整,要有细节,要写真情;议论文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空洞无物的文章要降到三类或四类作文。

十、排序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5.把下列带序号的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句意连贯()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①高高在上的佛,平静地俯视你,用眼神关照你,只有沐浴在佛光普照中,你才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身心震撼和灵魂的激荡。

②在伊河对岸遥望卢舍那,想起《洛神赋》中“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的名句。

③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④卢舍那大佛是整个石窟中气势最宏大的石刻,据说是以武则天为模板的雕塑,神态祥和宁静,气质华丽高贵,高高在上又平易近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1)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悄怆幽邃

(5)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直接性默写题、理解性默写题、迁移性默写题、运用性默写题、简单赏析性默写题五种类型。解答此种题目,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宫阙”“祗”“幽邃”“簪”的写法。

2.【答案】(1)主要信息: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个别居民经常违章。

(2)评价:社区居民文明出行意识需要提高。

(3)①对交通违法者进行经济处罚

②让交通违法者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4)答案示例一:抢灯快走乐一时,祸起难防痛一生。

答案示例二:遇到路口莫闯灯,一慢二看三通过。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这类题目是综合性学习中最常见的,需要透过数据或文字或图表,根据题干要求,提取最有效的信息。本题中通过表格可知: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较为普遍,甚至有个别居民经常违章。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本题要求学生针对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较为普遍的情况进行评价,既然评价必须要有鲜明的观点,要指出问题的根源,如本题可以这么评价:社区居民文明出行意识需要提高。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信息提取的能力以及材料探究的能力。这类题目是综合性学习中最常见的,需要透过数据或文字或图表,根据题干要求,提取最

有效的信息。解答本题可以首先将两则材料中涉及的处罚措施概括出来,再提取两个城市处罚措施中的共同点即可,可以概括为:①对交通违法者进行经济处罚;②让交通违法者做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拟写宣传语的能力。宣传语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洁明了、大多采用上下两句(最好字数相等、结构相对)、要有人文性和感召力,如本题可以拟写为:抢灯快走乐一时,祸起难防痛一生。

3.【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不可读错,要注意排除方言的干扰,拼音时注意多音字,易混的声母与韵母,鼻音与边音等问题。掌握这些易错点,平时多加注意,仔细辨识,加强记忆,注重积累。本题可用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项“叨扰/惊涛骇浪”都读tāo;B项中“聒噪/城廓”都读做guō;C项中“蓬蒿/ 膨胀”都读péng;D项中的读音各不相同。故本题选择D。

4.【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A中“惹事生非”应为“惹是生非”,故选A。

5.【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

替代通假字是文言文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本题中C项的“被”通“披”,是穿的意思。故本题选择C。

6.【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元曲这一文体知识、诗歌的内容与主题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这类题型,先要读懂诗歌,再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答题。本散曲写诗人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C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主要原因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故选C。

7.【答案】示例:a可以提高学习效率b进入长久记忆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细读上下文语境,认真揣摩,答案不唯一,符号语境即可。据上文可知,记忆是在重复中进行的,重复是同遗忘作斗争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遗忘是记忆痕迹的淡漠或消失,重复可以加强大脑皮层的“痕迹”。所以可填,重复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进入长久记忆。

8.【答案】《鲁宾逊漂流记》主要内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家的鲁宾逊,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私自离家出海航行,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但每次都历尽艰险。小说表现了鲁宾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性格。《格列佛游记》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及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两部小说,人物经历不同,小说主题不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了解名著知识的能力。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答题时,要结合两部小说的具体情节分析不同特点。两部小说,人物经历不同,小说主题不同。

9.【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动态的描写,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赏析能力,并且具体到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通晓诗句的内容,再具体到需要品析的字,理解其在表达内容及情感方面的作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 怒”,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动态的描写,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

10.【答案】【小题1】

(1)训斥,呵责(2)第二天

【小题2】

(1)担忧、忧虑(2)等到(3)都、完全、详细(4)好坏优劣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

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此题中(1)叱咄:训斥,呵责(2)翌日:第二天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

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课外文言文词语的含义往往考查的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如课内学过

的“陟罚臧否”“具答之”,可根据这些句子来分析加横线的字的意思。(1)担忧、忧虑(2)等到(3)都、完全、详细(4)好坏优劣

11.【答案】【小题1】

(1)(前辈)从不曾稍微言辞委婉些,把脸色温和些。

(2)的确这样,你不会欺骗朕。

【小题2】

勤奋好学尊敬老师实事求是荐人唯贤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

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

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

词来疏通句子。“卿不朕欺”正确语序应为:“卿不欺朕”。此两句翻译为:(1)(前辈)从不曾稍微言辞委婉些,把脸色温和些。(2)的确这样,你不会欺骗朕。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

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加以概括,简要表达。甲文主要写了宋濂去百里外

拜师求问的经历。“尝趋百里外,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

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表现了宋濂

勤奋好学、尊敬老师的品质。乙文“濂具以实对,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这些句子表现了宋濂实事求是、荐人唯贤的品质。

12.【答案】【小题1】

“狂”主要表现在:母亲决定卖掉白菜时,“我”不愿意且埋怨(冲撞、责怪)母亲;老太太刁难“我”的白菜时,“我”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我”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太太;母亲要“我”算账时,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

【小题2】

本段细节描写用了“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痛苦的心理。

【小题3】

表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

【小题4】

“我”因故意多算一毛钱让母亲丢脸、难过而自责;“我”对自己当年幼稚不宽容的做法而感到愧疚;“我”因辜负了母亲平时的教育,做事出格,让母亲失望而感到懊悔;“我”因欺骗伤害了母亲,但又无法弥补而痛苦。

【小题5】

表现了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我”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能力。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

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

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根据文中所写事件:老太太刁难“我”的白菜时,“我”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我”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太太;母亲要“我”算账时,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分析可知,体现了母亲本性善良、为人诚信、朴实能干、严格教子的品质。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品味作者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感受,概括出看法和体会。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深入的剖析,多方位地感悟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这里结合原文答出作者自责、懊悔、痛苦之情即可。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作用的能力。这类题型,先读懂文章所写

内容,再联系文章的主题、作者感情和文中关键性语句以及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对文章第五段中的句子“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和“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的分析可知:这棵最小的白菜长成不易;表现了“我”对这棵白菜特别的喜爱;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气愤时惩罚老太太多算一毛钱作铺垫;也用这棵最小白菜的曲折经历来暗示了“我”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

此题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需结合文章的内容,理清行

文思路,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梳理全文事件可知,文中依次写到:母亲决定卖掉白菜时,“我”不愿意且埋怨(冲撞、责怪)母亲;老太太刁难“我”的白菜时,“我”不顾尊长,气愤地回击她;“我”算账时,故意多算一毛钱报复老

太太;母亲要“我”算账时,不诚实,欺骗、伤害了母亲。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应重点抓住“叹息、抬高、瞥、锁定、端详”几个动词来揣摩人物的心理。读文可知,这些词语生动地表现了

在艰苦的年月里,母亲对自己珍爱的白菜不想卖又不得不卖的矛盾、无奈和

痛苦的心理。

13.【答案】【小题1】

地震(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雾霾(大气污染)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

【小题2】

(1)因为“千里”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而“眼”能突出遥感技术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特点。

(2)“至关重要的”突出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判断和评估灾情的重要性。

【小题3】

生动而具体地说明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作用也不容觑。

【小题4】

(1)对龙门石窟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2)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散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温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得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同时要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相对于本文而言,文章主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广泛运用,第③④两段主要介绍了其在地震监测和评估方面的应用;第⑤⑥段则是介绍其在雾霾状况观测方面的应用;第⑦段首句点明其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方面的应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能力。说明文语言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的经典题型,通常需要注意的是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尤其要注意的是那些限制性的词语;其次要注意的则是语言的形象性,在阅读的时候要用心感受。

(1)本题主要从语言的形象性的角度来出题。“千里眼”是个形象的说法,要理解该词,必须结合文本来解读,通过第②段首句“遥感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

年代,是指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可知:遥感技术具有远距离感知的特点,并且灵活如眼,因而“千里”符合遥感技术可以远距离感知的特点,而“眼”能突出遥感技术探测和识别目标的特点。

(2)本题侧重于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出题。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重要特

点之一,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体会,并积累相应的解题技巧。“至关重要的”对“作用”起了修饰限制的作用,突出了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了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判断和评估灾情的重要性,如果删去则不具备这种效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得明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服务的;其次注意找出

或概括出相应语段的中心句,而第⑦段的中心句就是“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该段中的例子都是为此服务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说明文是介绍知识的文体,阅读

说明文必须能获得说明对象的相关知识,本题就是要我们通过阅读说明文所

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得读懂全文,再根据所要

解决的问题来阅读文章相应的段落。本题提供的是关于龙门石窟的保护,这

和文章第⑦段介绍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致的,因而可以从该段提取相应的语句来回答。

14.【答案】(1)略

(2)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1)本题属于一道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得理解清楚题目的含义,再思考写作意义及素材的选择,还得考虑的是写作的角度和手法的问题。对于本题而言,“转变”,是指从一种形式、状态或特点变为另一种形式、状态

或特点,接着思考的是什么发生了转变,如何转变的,转变的意义何在,可以

写人的转变,也可以写物的转变,在写法上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以突出写

作目的。

(2)本题属于一道话题作文。对于话题作文的写作,首先得理解清楚话题的含义,再思考写作意义及素材的选择,还得考虑的是写作的角度和手法的问题,最后思考文体的选用。首先明确话题的意思:“悦纳”中的“悦”是喜悦,高兴,“纳”是接纳、接受、承认,合起来就是高兴地接纳;接着思考悦纳的主体客体分别

是什么,为什么要悦纳,悦纳的意义何在,最后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要注意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要写什么文体就得有该文体的特点,

记叙文六要素要完整,要有细节,要写真情;议论文要论点鲜明,论据充分。

15.【答案】④①③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顺序的排列能力。做这类题目,首先要先默读一遍,了解整个语段的意思,熟悉段落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如:谁做什么?谁怎么样?说了件什么事?介绍了什么……这样能使我们把握住排列时的总方向。再仔

细地读,根据其意知道这段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一般的顺序有:时间先后

顺序;空间转换顺序;事情发展顺序;总分顺序等,仔细地寻找句子中相关的词语来确定顺序。本语段主要介绍的是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④首先引出介绍的对象,①紧承④介绍大佛的眼神,③顺承①介绍大佛的艺术价值,②由大佛联想到《洛神赋》的名句,因而顺序为:④①③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烦恼忧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 ( )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弛你的神经。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因辛苦而恣睢()的村姑,无不使你 yí()然自得,超然物外。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这部著作由于具有创新性,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_______。 ②她_______嗓子不好,怎么也不肯唱歌。 ③汽车在四川的北部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 。 A.推重推脱目不暇接B.推崇推脱应接不暇 C.推重推托目不暇接D.推崇推托应接不暇 3.下列词语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瘦西湖风光令国内外游人流连忘返。 B.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 C.为了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令人赏心悦目的《安徒生童话》邮票。 D.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识之士提醒人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4.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 你;你高傲时,它呼唤你;你莽撞时,它呼唤你;你跌倒时,它呼唤

你。 5、名著阅读:下列人物均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出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的名称、书名和作者。人物:林冲、诸葛亮、贾宝玉、孙悟空、鲁智深、曹操。(3 分) 。 6.语言运用:(2分) 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祝愿或真诚的希望。在这即将毕业离别之际,请你给在你心中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某位同学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赠言(3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7.根据提示默写(6分) ①、《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为国家利益而甘愿献身的诗句 是:, 。 ②“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殷切盼望(《望江南》);愁是范仲淹笔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渔家傲秋思》);愁是李清照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钧重量(《武陵春》);愁是辛弃疾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破阵子))。 ③、,寤寐求之。(《诗经·关雎》)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3分) 春日偶成(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1分)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试卷D卷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二次段考试卷D卷 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 1. (2分) (2017七上·石台月考) 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B . 纳罕——惊奇,诧异。 C .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D . 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2. (2分)(2017·潍坊)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 . 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 C .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 . 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二、默写 (共1题;共3分) 3. (3分)(2011·襄阳)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爱国之情,人所共有。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表述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罗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吟唱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表达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________,________” 抒发忠君报国的雄心壮志。这些蕴含古人炽烈情感的名句,感动了无数读者。 三、书写 (共1题;共3分)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60分) 考号:__________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 白玉为床,金作马 D. 伐薪烧炭南山中 2.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 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3.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镁 B.水 C.空气 D.二氧化锰 4.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5. 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意义一致的是( ) A. 都属于阳离子: B. 都属于阴离子: C. 属于同一种元素: D. 属于同一种原子: 6.下列示意图分别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向上排空气法 C.氧气验满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7.氮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为红棕色气体叫二氧化氮(NO2),此氧化物中氮的化合价是()A. +1 B. +2 C. +3 D. +4 8.下列化学用语与对应表述不相符的是() A. O——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2H—— 2个氢原子 D. NA——钠元素 9.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 B、CO2 C、H2 D、CO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0.(3分)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碳酸根离子, (2)2个氧分子, (3)1个铁原子_________ 。 11.(5分)请从下列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注:填序号) a.活性炭 b.肥皂水 c.铝 d.干冰 e.水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 ; (2)区别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 (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4)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的是;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

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语文试卷(人教版)明德 说明:本试卷共6页;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总分100分 2分 一、听力部分。先阅读下面的问题,再认真听老师朗读两遍短文,完成以下试题。相信自己是最棒的!(5分) 1、短文讲了 和 的故事。(2分) 2、你想对短文中的谁?说些什么?(3分) 二、书写部分(8 分) 1、把下面的字规范、美观地写在方格内,注意笔画的写法和笔画所在的位置。(3 分) 我提醒大家上面( )这个字,要想写正确、写美观需要: 。 2.比比谁拼的准确,谁写的规范。(5分) 三、积累运用(31分) 1、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牛圈.(ju àn qu ān ) 的.确(de d í) 轻重.(zh òn ɡ ch ón ɡ) 着.地(zh áo zhe ) 逃难. (n àn n án) 肝脏.(z àn ɡ z ān ɡ) 信奉.(f èn ɡ f ēn ) 宽恕.(sh ù x ù)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稍( ) 辛( ) 拔( ) 忘( ) 捎( ) 幸( ) 拨( ) 妄( ) 3、好朋友,手拉手。(4分) 漆黑的 绵羊 渐渐地 欣赏 绿色的 晚霞 平稳地 呼啸 白色的 夜晚 不停地 行驶 金色的 草地 安闲地 消失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4分) ( )先( )后 声( )击( ) ( )精会神 ( )木( )兵 莫名其( ) 围魏救( )

我能用上面的成语,说一句话 5、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渔夫把网拖上来。 改成“被”字句: (2)、文成公主在一个叫路纳的地方遇到了一条河。 缩句: (3)、天神来到人间。 扩句: (4)、这个瓶胆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改成陈述句: 6、日积月累我知道。(5分) (1),百战百胜。 (2),腹背受敌。 (3)鸡迟宿,,。 (4)关羽失荆州,。 (5)早开的红梅。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6分) (1)我能从“,”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我能从“,”想象出小孩在树荫下学习种瓜的场面。 (3)我能从“,”感受到桃红水碧、鹭飞鱼肥的江南美景。 四、阅读部分(29分) (一)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7分) 1、本周,你们班背诵的经典是《》,作者是 (),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是 (3分) 2、本学期,你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这本书写的主要内容是: 。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喜欢他(她或它)的理由是 。 (二)仔细阅读下面的课内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 消息很快传开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来到斜塔周围,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是古代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呢,还是这位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略?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 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1-6每小题2分,7-12每小题三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头晕目眩(xuàn)啜泣(chuò)吮吸(shěn) B.采撷(xié)倔强(jué )潸然(shān) C.扼制(è)不屑(xiè)繁衍(yǎn) D.枯萎(wěi)栖息(qī)擎天撼地(qíng) 2.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陡峭竟赛问心无愧 B.懊悔蹂躏坚持不懈 C.酿蜜娴熟七窍生烟 D.侥幸清澈一尘不染 3.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对那些专心欣赏好音乐的人们,一看见他们那一幅专注而感动的神情,我就肃然起敬。 B.每天晚上我走到这个地方,总是心惊肉跳,不晓得会遇到什么东西。 C.每次捧读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都会被感动潸然泪下。 D.会操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昂然挺立地走进比赛场地。 4.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 A、他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 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 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校门口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C.李明同学很勤奋,也很智慧,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 D.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6. 诗词搭配有误的一项() A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水调歌头》——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 《过零丁洋》——文天祥——清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饮酒》——陶渊明——晋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二、古诗文填空:(10分) (1)山气日夕佳,。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都护铁衣冷难着。 (5)人生自古谁无死?。 (6),拔剑四顾心茫然。 (7)予观夫巴陵胜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象万千。 (8)蝉则千转不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三、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①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

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二次段考试题(含答案)

板桥学区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二次段考试题(含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小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读一遍。 ( )1. Where would Paul like to go on vacation A. B. C. ()2. What does Tony often do on weekends A. B. C. ()3. Which would the girl most like to eat A. B. C. ( )4. Which girl is Jack’s sister A. B. C. ( )5. What did Robert do during the weekend A. B. C.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几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一个或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材料读两遍。

( )6. What might the air in the town be like A. Dirty. B. Clean. C. Wet. ( )7. Who is Li Ping A. Lin Tao’s friend. B. Lin Tao’s classmate. C. Lin Tao’s cousin. ( )8. What does Peter most want to be A. A reporter. B. A magician. C. A DJ. ( )9. What does Sam think of the movie A. Boring. B. Serious. C. Educational. ( )10. How often does John go to the theater A. At least three times a month. B. At least twice a week. C. At least once a week.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1-12题 ( )11. What is Susan’s dream A. To be in America’s Got Talent. B. To be a talented student. C. To visit America. ( )12. How many candles can Susan blow out at a time A. Ten. B. Fifteen. C. Twenty.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3-15题 ( )13. How was Tim’s vacation A. Wonderful. B. Exciting. C. Terrible. ( )14.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on that day A. Rainy. B. Cloudy. C. Windy. ( )15. Why did Tim reach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t night A. Because it was raining very hard. B. Because there were too many people. C. Because Tim was very tired. 听下面一段材料,回答16-20题 ( )16. Where did Emily go on May Day vacation A. To Hangzhou. B. To Hainan. C. To Dalian. ( )17. What did Sam do on May 1st A. He swam in the sea. B. He visited the museums. C. He went to the park. ( )18. How did Sam go to the museum A. On foot. B. By bus. C. By bike. ( )19. How was the weather on the morning of May 3rd A. Sunny. B. Windy. C. Rainy. ( )20. How was the park A. Big and noisy. B. Clean and green. C. Crowded and small.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段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段考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6页,25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写在相应的位置。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5、不准使用计算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l—35.5、K—39、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 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 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 2.前年4月19日,温家宝总理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杀人奶粉”中的蛋白质、钙、磷、锌、铁等成份含量严重不足,营养价值比米汤还差。这里所说的钙、磷、锌、铁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3.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A.LiCoO4 B. LiCoO C. LiCoO3 D. LiCoO2 4.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在医疗上可作为消毒杀菌剂。下列关于H2O2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A.双氧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 H2O2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 H2O2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期期末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 分) 一、看谁写得既正确又漂亮。(8 分) lǒng zhào róng qià yǐn bì lǎn duò ( ) ( ) ( ) ( ) chǎo rǎng níng jié píng héng yī lài ( ) ( ) ( ) ( )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1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zhàng zhǎng ) ,但岸边的树木却枝叶茂密.不留一点缝隙.(xī xì)。 2 .请不要攀折.(zhé shé)花木,以免枝折.(shé zhé)花落。 3 .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dī tī)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的垂柳不可计数.(shǔ shù)。 4 .白公鹅在浅水滩里时而伸长头颈.(jǐng jìng ) ,时而将脖颈潜.(qián qi ǎn )入水中。 三、按要求填空。(8 分)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照猫画()横()江面耀()扬威 血()亲情不胜()烦应接不( ) 2 .根据语境,在括号里填上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 l )当初因为没有人.我才勉强承担了这个任务,现在是()呀!( 2 )妈妈把这件事情的()说得很清楚。 四、按要求写句子。(8 分) 1 .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爱是黑暗中的灯塔,让人在迷途中找到前进的方向。(照样子,写句子)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20XX年2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李海琴审核:徐宏寿 请注意:考生须将本卷所有答案答到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嗯,”他终于说,“送行的季节差不多过了。好,我将给你上课。” B.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撕碎,但不可以被打倒”。 C.我四、五岁时候,大家都不喜欢我:我不听他们的话。 D.总是把自己看作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危险;时时把自己看作泥土,就会为众人铺出一条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她讲得娓娓动听 ....,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B.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 C.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可理喻 ....的。 D.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 ....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5.名著阅读。(6分) (1)《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国著名作家(人名)的作品。(2分)(2)《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的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2分) (3)《格列佛游记》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他们认为这种改革除了对身体健康有益外,还有哪两个好处?(2分)

广西高一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段考试卷

广西高一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段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2020·丽江模拟) 已知集合,,则为() A . B . C . D . 2. (2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期中) 已知全集 = = = ,则 =() A . B . C . D . 3. (2分) (2019高一上·白城期中) 若2∈{1,a,a2-a },则 a =() A . -1 B . 0 C . 2 D . 2或-1 4. (2分) (2018高一上·马山期中) 一水池有2个进水口,1个出水口,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某

天0点到6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至少打开一个水口给出以下3个论断: 点到3点只进水不出水;点到4点不进水只出水;点到6点不进水不出水.则正确论断的个数是 A . 0 B . 1 C . 2 D . 3 5.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月考) 函数在区间(-∞,4)上递减,则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5) D . 6. (2分)已知奇函数f(x)与偶函数g(x)满足f(x)+g(x)=ax﹣a﹣x+2,且g(b)=a,则f(2)的值为() A . a2 B . 2 C .

D . 7. (2分) (2019高二下·湖州期末) 若定义在上的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 函数有1个极大值,2个极小值 B . 函数有2个极大值,3个极小值 C . 函数有3个极大值,2个极小值 D . 函数有4个极大值,3个极小值 8. (2分) (2019高二下·牡丹江期末) 已知函数,若函数与函数 有相同的值域,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9. (2分)设,则满足的x的值为() A . 2 B . 3 C . 2或3

广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广东省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3分) 1. (2分) (2018高二下·静海开学考)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 △H=-221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1);△H=-57.3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kJ/mol B . ①的反应热为221kJ/mol C . 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kJ热量 2. (2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C(金刚石,s)+O2(g)=CO2(g) ΔH1②C(石墨,s)+O2(g)=CO2(g) ΔH2 ③C(石墨,s)=C(金刚石,s) ΔH3=1.9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 ΔH3=ΔH1-ΔH2 D . ΔH1>ΔH2 3. (2分)(2016·分宜模拟)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 醋酸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 B .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 Fe2++4 Br﹣+3 Cl2═2 Fe3++2 Br2+6 Cl﹣ C .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 +H+═CO2↑+H2O D . 碳酸氢铵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石灰水:Ca2++HCO +2 OH﹣+NH ═CaCO3↓+NH3?H2O+H2O 4.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期末)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结合语境,将汉字写正确。(18分) 2020年的春天,似乎有些(màn)长。 ),让本来应该喜庆的节日增(tiān)了几分(jì)静和)(lǜ)。 人们(duǒ)在家中消遣时光,盼望着早一点(jiě)脱,早一点复工复产,用辛(qín)的劳动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共同(fáng)御,白衣天使冲锋在第一线,让(jiàn)(kāng)的生命不再(zāo)受感染。 )于(zhí)守,(mái)头苦干,(wéi) 二、多音字分辨,给加点的字注意标调。(4分) 1、冬去春又来,桃花梨花开,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形成一幅最新最美的画面。 2、病毒固然可恶.(),但是积极的预防,良好的心态,正确的生活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 3、看吧,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塞.()外边陲,坚强的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战胜了这次疫情。 4、越是在最艰难的时刻,越能显示人民子弟兵的光辉形象,是他们冲.()锋在第一线,他们是生命的逆行者,是最可爱的人。

三、形近字辨析,组成词语。(20分) 镶()屈()端()慌()诲() 壤()掘()瑞()谎()敏() 俸()梭()措()晌()替() 峰()棱()借()响()潜() 四、词语积累,完成填空。(6分) 嫦娥()月天()地阔局()不安从容不() 欣喜若()一丝不()扬()而去变化多() 惊()失措龟兔()跑赞叹不()无()为力 五、词语词义巧搭配,用线连一连。(12分) 千里马比喻外强中干、一触即溃的人。 老黄牛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小气的人。 变色龙比喻有才能、有才干的青少年。 小蜜蜂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纸老虎比喻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人。 铁公鸡比喻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人。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 六、经典诗文,理解填空。(16分) 1、看天高云淡,望尽南飞雁,李白独坐敬亭山,心有灵犀,深有感慨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那种境界只有你能读懂。 2、送别朋友,一丝牵挂一份情长。王昌龄在芙蓉楼送别辛渐说:“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年级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为 120 分钟。 全 卷 总 分 表 四 题 号 一 二 三 五 总 分 (一) (二) (三)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脂肪(zhǐ) 倔强(ju é) 拮据(j ù) 自给自足(jǐ) B.颠簸(bō) 酝酿(liàng) 膝盖(xī) 不折不扣(zh é) C.贮藏(zh ù) 解剖(pōu ) 允许(rǔn) 深恶痛疾(j í) D.魁梧(w ú) 惩罚(chéng) 提防(dī) 刚正不阿(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物竞天择 养精畜锐 冥思苦想 咬文嚼字 B.按部就班 翻来覆去 如座针毡 根深蒂固 C.声色俱厉 险象迭生 恃才放旷 涕泗横流 D.言行相顾 大相径庭 敷衍塞责 克尽职守 3.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杰出不凡。) 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嘴里嘘气。) 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 星。 (不言而喻:此处指这些明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 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开朗。 B.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赴汤蹈火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 抹杀,消灭于黑暗中。 C.为了完成这部著作,他寻章摘句,翻阅了大量的文献,终于掌握了第一手 资料。 D.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

第二次段考_考题1

國中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理化第二次段考試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範圍:2-4~4-6 參考資料: 原子量:C=12、H=1、O=16、S=32 一、單選題(每題3 分) 共75 分 1~3題是題組 ( ) 1. 設某溫度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 g/100 g水,今於50 g水中加入25 g 硝酸鉀,並充分攪拌,則此溶液為:(A)飽和溶液(B)未飽和溶液 (C)過飽和溶液(D)無法判定 ( ) 2. 承上題,關於這杯溶液的描述,何者正確?(A)溶質溶解速率大於析出速率(B)溶質溶解速率等於析出速率(C)溶質溶解速率小於析出 速率(D)溶質不再溶解 ( ) 3. 承第1題,如果希望所有硝酸鉀恰好完全溶於水中須採用下列何種方式?(A)使用酒精燈加熱水溶液(B)使用玻璃棒攪拌(C)加入更 多食鹽(D)使用較細顆粒的硝酸鉀。 ( ) 4. 小華加熱食鹽水,使水蒸乾,留下食鹽,他是利用水與食鹽的何種性質不同把它們分離的?(A)密度(B)熔點(C)沸點(D)顆粒 大小

( ) 5. 利用上圖裝置蒸餾藍色墨水,由冷凝器流出什麼顏色液體?(A)紅色(B) 藍色 (C)綠色 (D)無色 6~7題是題組 ( ) 6. 利用左圖裝置進行 電解水的實驗後,在正負極產 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A)1:1 (B)2:1 (C)1:2 (D)1:3 ( ) 7.承上題,實驗結束 後,發現作為正極的鐵質迴紋 針顏色改變,可能原因為:(A) 鐵生鏽 (B)鐵與氫氣反應 (C) 鐵變成銅了 (D)迴紋針上的膠 膜溶解於水 ( ) 8. 下列何者是化合 物? (A)硫 (B)黃金 (C)水 (D)白銀 ( ) 9. 鉛、銅等物質不 能以化學方法分解出別種物質 ,故化學上稱其為: (A)元素 (B)質子 (C)化合物 (D)混合 物 ( ) 10.下列哪一種物質是化合物? (A)氦氣 (B)鐵 (C)食鹽 (D)碳 ( )11. 下列何種物質是晶圓中的主要元素? (A)碳 (B)氧 (C)矽 (D) 銅。

九年级化学第第二次月考试卷(人教版)(优选.)

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Zn-65 一. 选择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 1. 果汁的成分有蔗糖、柠檬酸、苯甲酸钠、橙汁等物质,则果汁属于() A. 化合物 B. 单质 C. 混合物 D. 纯净物 2. 氧元素与硫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B.活性炭可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铜丝可用作导线D.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5.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 当你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8.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9.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音:lán)和镍(音:niè)的一种合金可用作储氢材料。镧(L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为57,下列有关镧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7 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化学反应的快慢 11. 苯甲酸(化学式为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能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下列有关苯甲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苯甲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B.苯甲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苯甲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7:6:2 D.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12.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 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13.化学变化前后肯定不变的是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的个数④原子的质量 A.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5.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领先水平。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X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X=N2↑+4H2O,则肼(X)的化学式为() A. N2H6 B. N2H4 C. NH2 D. N2H4O2 16. 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其中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那Mo元素的化合价是() A.+4价B.+6价C.+5价D.+7价 17、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4 6 111 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15 0 84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80分钟) 班别: 姓名: 得分: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现在是你充分展示聪明才智的时候了。请开动脑筋,认真审题,细心作答,别忘了把字写工整!祝你成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5分) tu ī ji àn l ǒn g zh ào m ǐn ji é zh ì hu ì xu ǎ n z é 二、用“√”选择正确的读音。(8分) 1.站在长城上,踏.(t à t ā)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 (zh ǎn g ch án g )城的劳动人民来。 2.请不要攀折.(zh é sh é)花木,以免枝折.(sh é zh é)花落。 三、先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写词语。(2+2分) 如( )添翼 笨( )先飞 汗( )功劳 神( )气爽 这个学期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如“架子十足”), 请写出两个你最喜欢的带数字的四字词语。 四、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观:①看 ②景象或样子 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 2.我们要有积极的人生观. 。 ( ) 3.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 ) 五、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8分) 幸运 幸福 1.小钱是( )的,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使小钱再次 拥有了( )的生活。 只要……就…… 因为……所以…… 2.走搭石的人们,( )发现哪块石头不平稳,( )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 3.( )弟弟学习认真,( )老师表扬了他。 六、根据你的积累把对应的内容连在一起,并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我会连: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莫以恶小而为之 莫以善小而不为 烟淡烟浓远近秋 树红树碧高低影 近水遥山皆有情 清风明月本无价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七、默写古诗《题西林壁》,别忘了写上作者姓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填空。(7分) 本学期,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读了《 》、《 》等童 话故事,其中,我最喜欢 (谁),因为 。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5分) 一、阅读《跨越海峡的生命桥》选段,回答问题。(14分) 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扩 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利用大地震动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7小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这里是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的舞台。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开始吧!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一)古诗文积累(1-7题每句1分,对联2分,口语交际2分,书写1分) 1. 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2. 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3.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4. 足蒸暑土气,。(白居易《观刈麦》) 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文章中能证明这个结论的句子是: ,。 7. 《出师表》中体现出诸葛亮“淡泊以明志”人生境界的名句是: ,。 8.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各地都有特色美食。某班要举行一次以“饮食文化”为主题 的班会,下面是宣传语中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特色美食传承文化; 下联:。 9.小宁在看一部古代宫廷题材的电视剧时,发现剧中一些人物在 行礼时做错了动作,他想拨打电视台的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他在电话里应该怎么说?

二、阅读(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 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左传》是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末年所作。(1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1)齐师伐.我()(2)肉食者 ...谋之()(3)公将驰.之()(4)一鼓作.气()12.纵观全文,请你分析一下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2分) 13.纵观鲁庄公在战前、战时、战后的表现,分析一下鲁庄公的人物形象。(3分) 14.本文题目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2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渔翁

南宁市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II)卷

南宁市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在不同温度下,水达到电离平衡时c(H+)与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100℃时,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H2SO4溶液恰好中和后,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B . 25℃时,0.2 mol/L Ba(OH)2溶液和0.2 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C . 25℃时,0.2 mol/L NaOH溶液与0.2 mol/L乙酸溶液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等于7 D . 25℃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大于7 2. (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强电解质,后者为弱电解质的是() A . 硫酸,硫酸钡 B . 碳酸,碳酸钠 C . 食盐,酒精 D . 碳酸氢钠,醋酸 3. (2分) (2016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氯化钠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和Cl﹣ B . CaCO3难溶于水,但CaCO3属于强电解质 C .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弱电解质 D . 硫酸钠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4═2Na++S6++4O2﹣

4. (2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 . 氯气可用于制漂白液 C . 氧化铝可用于制造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D . 氧化钠可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5. (2分) (2015高二上·秦安期末) 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升高温度,KW增大,pH不变 B . 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C .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W不变 D .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6. (2分)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是() A . 该溶液由pH=3的CH3COOH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 . 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 C . 加入适量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CH3COO-)>c(Na+)>c(OH-)>c(H+) D . 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c(Na+)、c(NH4+)之和 7. (2分) (2017高二上·蚌埠期末)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用热的纯碱溶液清除灶具上的油污 B . 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 C .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D . 用明矾[KAl(SO4)2?12H2O]作净水剂,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 8. (2分) (2018高一上·汕头期末) 有关NaHCO3和Na2CO3的性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