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琴文化变迁概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琴文化变迁概览

古琴文化的历史一直以来就是人与古琴之间的认同历史。从《左传昭公元年》中提出的“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礼记》中“士无故不彻琴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的“琴音调而天下治”、陈旸《乐书》的“今夫琴者,君子常御之乐”,到《白虎通》的“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道人弹琴,琴不清亦清,俗人弹琴,琴不浊亦浊”、李贽《琴赋》的“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等等诸多历代对于古琴的言论记载来看,无论是古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古琴美学思想的转变,还是古琴文化主体的文化身份问题,无不体现出人与古琴之间的认同过程,并以之体现士与琴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这一过程实际上也表现出古琴文化认同的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苗建华在其《古琴美学思想研究》一书中对古代琴人身份的变迁问题有所专述,认为先秦时期琴人身份并不固定,有天子、王侯、贵族、隐士、后妃、奴隶、艺人、文人、家庭妇女等,经汉、魏晋以后,古琴以为八音之首,成为文人专用乐器而逐渐脱离普通民众,经宋、元,古琴音乐最终脱离民众,主要成为士和上层贵族的艺术;另外,从先秦至明清,在古琴的演奏形式、演奏场合、音乐审美、琴人身份等方面则经历了前期的相对自由到后期的绝对禁锢;而在古琴文化认同过程中,实际上存在既受传统礼乐思想的巨大影响,又无法违背古琴音乐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至古琴美学思想与音乐实践的矛盾;就古琴功能划分而言,作者又指出先秦至明清整个古琴

美学史的发展过程,也是艺术琴和文人琴不断斗争的历史。除了历时的认同差异,在共时条件下代表不同演奏技法及审美取向的多种古琴流派也同样体现出鲜明的认同特质。从唐宋时期逐渐成形并陆续发展起来的诸多古琴流派除了具有地域性特点之外,更多地表现出了古琴艺术风格与古琴特定群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虽然古琴经历了封建社会的文化选择,文人逐渐成为古琴文化的主流群体,并赋予了古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机遇,但是随着时空的转移,进入现代社会的古琴在新的文化场域中受到了前所未遇的文化冲击。如果说古代社会的古琴文化主要是受到士阶层的影响并与之认同互证的话,那么在士阶层已经消失了的现代社会,影响古琴发展并与之形成对话的主要因素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时局的动荡,士阶层逐渐趋于消亡,古琴被排斥在主流话语之外,曾经的精英阶层文化符号在当时被视作历史的遗物,但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文人琴家出于文化记忆的坚持与兴趣爱好的延续,在士阶层正式消亡到建国前这段时间里组建了大量民间社团性质的琴社,如扬州广陵琴派(1912)、长沙南薰琴社(1912)、长沙愔愔琴社(1917)、济南德音琴社(1917)、太原元音琴社(1920~1921)、北京九疑琴社(1927)、南通梅庵琴社(1929)、汉口大同琴社(1931)、南京青谿琴社(1934)、开封中州琴社(1933~1937间)、苏州-上海今虞琴社(1936)等等,过去的士阶层群体以“化整为零”方式分散各地,看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诸多琴社实际上正是传统文人阶层在面对文化身份危机

时力图维护自我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的表现,古琴文化的社会性方面在这一时期则降至历史最低。但是,关于古琴音乐的打谱、律调、演奏、琴史等传统琴学问题的讨论研究仍在以个人及小规模的群体组织形式不断发展。

建国后,在传统琴学继续发展的同时,古琴的社会性方面开始以新的形式突显出来。1949年7月举行的“第一次中国文代会”,确立了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指导方针,一切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古琴推向了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下的“群众化、大众化”方向;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及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则以国家号召提倡的方式鼓励包括古琴在内容的各类艺术发展与学术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琴人的文化身份及社会地位开始发生变化,不少琴人陆续参与了官方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大规模、组织性、专业化的琴学活动陆续展开,如1956年国家文化部、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研究所组织的全国古琴普查活动,《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历代琴人传》、《琴曲集成》等重大琴学文献的编撰工作,都是以官方或文化部门的组织形式进行开展的。这一时期虽然古琴的社会性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是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运动也削弱了古琴文化曾经具有的诸多特殊性内涵:琴人过去士文化阶层的定位转向了人民大众;琴曲创作及演奏趋向“大众文艺”化;随着新中国专业教育及学科建设的发展,原本自成独立体系的古琴文化无形中被区别为“专业”与“业余”的不同领域,现代社会分工使得“以琴为业”

的现象得以出现;在琴学研究上,区别于“传统琴学”的“现代琴学”已经形成。

改革开放至今,古琴的社会性方面被进一步强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琴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市场化趋势;2003年古琴成功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力量开始针对性的介入古琴文化的发展;在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西方音乐文化对古琴的影响在专业古琴领域表现的越发突出。在国家力量、市场经济、中西文化以及现代媒介等等多种话语既冲突矛盾又相互刺激的状况下,古琴文化在“现代复兴”的面貌下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琴人、学者、官员、商人等等不同立场的文化群体发出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并以各自不同目的为出发点,对包括古琴作品在内的各种文化解释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与改造,使古琴扮演了国家文化资本、城市文化名片、市场经济资源、娱乐消费对象、现代专业与社会教育内容、群体身份象征、个人兴趣爱好等等文化角色,当代古琴文化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认同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