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安徽省区划将有大调整(地级市减少到14个).pdf

合集下载

安徽的区划调整,1个县升格为省会,政区不断扩大,为何只有4个区

安徽的区划调整,1个县升格为省会,政区不断扩大,为何只有4个区

安徽的区划调整,1个县升格为省会,政区不断扩大,为何只有4个区安徽省,成立不到400年,省会变动了20余次安徽是一个很特别的省份!其一就是、安徽的建省史并不是太长;其二、安徽的省会,在历史上变动得很频繁。

清康熙六年,安徽省才正式成立,距今还不到400年。

明朝时安徽属于南直隶,后来才和江苏分设。

安庆,成为了安徽的省会。

有意思的现象来了。

清朝很长时期,安徽巡抚衙门却不在安庆,而是在南京。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安徽的省会虽然在安庆的时间最长,但是中间也曾在蚌埠、芜湖、合肥等地摇摆过,不过在其余城市的时间都不是太长。

从安徽省成立之后,一直到1952年,安徽的省会变动有20余次,这个在全国省份中恐怕不多见。

今天的安徽省,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位于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接壤地带,所以安徽既属于中部崛起,又属于长三角城市群。

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2021年末的常住人口为6113万人。

现辖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共16个地级市。

安徽的区划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才形成了如今的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分为皖北、皖南2个行署,这个行署可不是六七十年代的行署,而是省级建制。

由于各区域解放时间的不同,所以那时候行署的设置很常见,只是一个临时的省级管理机构。

皖北行署,驻地位于合肥市;皖南行署的驻地,位于芜湖市。

但是此时,还不能称合肥为安徽的省会,因为皖北行署只是现在安徽省的一部分。

而且在1949年1月之前,合肥还是一个县,和平解放之后,合肥才升格为合肥市。

其实在民国时期,我国的市已经很多了,就因为合肥在历史上长期不是安徽的中心。

1952年之后,合肥成为安徽的省会,也经过了多次区划调整1952年,皖南和皖北两大行署合并,安徽省成立,省会定于合肥。

至此,这个由县升格而来的省会城市,一直到今天,而且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合肥如今是安徽第一大城市、第一经济强市,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还在向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奋斗。

安徽省行政区划

安徽省行政区划

安徽省行政区划安徽省行政区划安徽省行政划分安徽省,简称皖,中国23个省之一,位于华东地区,省会合肥。

[1][2][3][4][5][6][7][8]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辖16个地级市。

截至2021年9月,全省辖45个市辖区、9个县级市、50个县,合计104个县级区划。

截至2021年6月,全省辖265个街道、987个镇,240个乡、9个民族乡,合计1501个乡级区划。

[9]中文名安徽省行政区划地级市16县级区划104乡级区划1501区划数量区划代码合计市辖区县级市县安徽省340000 104 45 9 50 合肥市100 9 4 1 4 芜湖市200 7 5 1 1 蚌埠市300 7 4 3 淮南市400 7 5 2 马鞍山市500 6 3 3 淮北市600 4 3 1 铜陵市700 4 3 1 安庆市800 10 3 2 5 黄山市1000 7 3 4 滁州市1100 8 2 2 4 阜阳市1200 8 3 1 4 宿州市1300 5 1 4 六安市1500 7 3 4 亳州市1600 4 1 3 池州市1700 4 1 3 宣城市1800 7 1 2 4 收起县级区划市辖区县级市县合肥市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巢湖市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湾沚区、繁昌区无为市南陵县蚌埠市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淮南市大通区、潘集区、寿县、凤台县田家庵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和县、当涂县、含山县淮北市 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 濉溪县 铜陵市 郊区、铜官区、义安区枞阳县安庆市 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 桐城市、潜山市 宿松县、太湖县、怀宁县、 岳西县、望江县 黄山市 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黟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滁州市 琅琊区、南谯区 天长市、明光市 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凤阳县阜阳市 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 界首市 临泉县、颍上县、太和县、阜南县宿州市 埇桥区萧县、泗县、灵璧县、砀山县六安市 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霍山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亳州市 谯城区 利辛县、涡阳县、蒙城县 池州市 贵池区 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宣城市 宣州区宁国市、广德市 泾县、郎溪县、旌德县、绩溪县收起。

最新安徽行政区划调整

最新安徽行政区划调整

最新安徽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地级市在最新一轮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安徽省的地级市进行了部分调整。

这些调整包括新设地级市、撤销地级市以及地级市之间的合并。

通过这些调整,安徽省的地级市数量和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更加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设地级市安徽省在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中新设了一些地级市。

这些新设的地级市主要是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市或者地区,通过提升其行政级别,更好地发挥其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新设地级市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整合地区资源,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撤销地级市在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安徽省也撤销了一些地级市。

这些被撤销的地级市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撤销地级市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地级市合并在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安徽省还进行了一些地级市的合并。

这些合并主要是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通过地级市的合并,可以更好地实现地区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调整区县除了对地级市进行调整外,安徽省在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中还对部分区县进行了调整。

这些调整包括撤县设区、撤区设县以及区县之间的合并和分拆。

撤县设区在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安徽省将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县撤县设区。

这些撤县设区的区主要是一些与地级市中心城区联系紧密、融合程度较高的县。

通过撤县设区,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撤县设区还可以提高城市的规模和城市化水平,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撤区设县在最新的行政区划调整中,安徽省也将一些区撤区设县。

这些被撤区设县的区域主要是因为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需要更好地发挥县级政府的职能作用。

撤区设县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同时,撤区设县还可以增加县级政府的自主权和管理权限,更好地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
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
佚名
【期刊名称】《安徽省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1(000)014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平稳顺利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总页数】11页(P7-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3
【相关文献】
1.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的通知 [J],
2.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机构编制划转及人员安置意见》的通知 [J],
3.安徽省交通厅安徽省建设厅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物价局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信访局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安徽省监察厅安徽省人民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安徽省民政厅安徽省总工会关于 [J], ;;;;;;;;;;;;;;
4.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乡镇区划调整工作的
通知 [J], ;
5.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巢湖地区设立地级巢湖市的批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安徽行政区划调整大构想安徽行政区划大构想安徽省财政厅课题组在编辑此文之前,编者采访了该报告的主要执笔人。

课题组成员一再强调,调整行政区划并非财政部门的职能,而此项研究仅仅表明,他们是以研究者的身份提出设想与建议。

据介绍,酝酿这份报告的理论支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与行政区划的内在关联性。

他们认为,为顺应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尤其是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依托政府大力引导和强力推进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适时调整行政区划,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而直接促成这项课题出炉的现实原因是源于以下几组对比:一是与全国和华东地区及周边各省相比,安徽的地级市个数相对较多,地级市所辖县个数较少,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成本支出较大。

如果按照全国市均管辖8.6个县来计算,安徽应设置地级市12.3个,比现行17个要少4.7个。

根据安徽省2001年财政预算内支出水平测算,4. 7个地级市行政成本比周边省份多支出8.27亿对安徽省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提出设想和相关政策建议,以利于安徽省在探寻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找到新的切入点和兴奋点。

建国以来,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幅度较大。

为便于分析,这里按照地域空间、行政建制、区域称谓以及管理体制的变更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后至“文革”前。

1949年4月,皖北全境解放,设立皖北行署,驻合肥市,辖合肥、蚌埠两个专级市和淮南矿区办事处,以及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巢湖、安庆6个专区、48个县、4个县级市。

5月皖南解放,又设皖南行署,驻屯溪,后迁芜湖,辖芜当、池州、宣城、徽州4个专区、芜湖1个专级市、22个县、4个县级市。

1951年皖南行署迁入合肥,与皖北行署合署办公,1952年撤消两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会定在合肥市,辖5个专级市、7个专区、67个县、3个县级市、17个市辖区。

到“文革”前,安徽行政区划为5个省辖市(合肥、蚌埠、淮南、马鞍山、濉溪),一个特区(铜陵),9个专区(阜阳、宿县、滁县、六安、安庆、巢湖、芜湖、徽州、池州),辖70个县。

安徽省各地级市地图

安徽省各地级市地图
14
霍邱县
叶集区
金安区
金寨县
裕安区 六安市
霍山县
舒城县
2021/3/11
六安市地图
MAP OF THE LUAN
六安,简称英,别称“皋城”。位于安徽 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西翼,地理意义上的“皖西” 特指六安。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 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 历史悠久。因舜封皋陶于六(Lù),故后世称 六安为皋城。
5
岳西县
桐城县
太湖县
潜山县
怀宁县
宜秀区
大观区
迎江区
安庆市
宿松县
望江县
2021/3/11
安庆市地图
MAP OF THE ANQING
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 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 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素有“万里长江 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称。全市现辖 怀宁、桐城、望江、太湖、岳西、宿松、潜山7 县(市)及迎江、大观、宜秀3区。全市总面积 13589.9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21平方公 里 。 2015 年 末 全 市 总 人 口 数 为 524.1 万 人 , 其 中市区常住人口80万人。
临泉县 灵璧县 全椒县
太和县 泗县 定远县
阜南县
凤阳县
颍上县
天长市
界首市
明光市
金安区 宣州区 裕安区 郎溪县 霍邱县 广德县 舒城县 泾县 金寨县 绩溪县 霍山县 旌德县 叶集区 宁国市
贵池区 谯城区 东至县 涡阳县 石台县 蒙城县 青阳县 利辛县
2021/3/11
21
安徽共有16个省辖市(地级市)
4
长丰县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21•【字号】皖发[2011]19号•【施行日期】2011.08.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皖发[2011]19号2011年8月21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平稳顺利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题主线,扎实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各项工作,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优化布局,科学发展。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立足安徽发展阶段性特征,顺应经济规律,尊重群众意愿,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培育壮大中心城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形成更加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推动巢湖流域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护,统筹皖江两岸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人为本,平稳为上。

科学设计政策,兼顾各方关切,把人员安置和群众权益保障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解决好关系广大干部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坚持依法合规,规范操作,在机构撤并组建、人员安置、财产移交划转等工作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严明纪律,有情操作,深入细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尽最大努力让安置人员各得其所、心情舒畅,确保思想稳定、工作稳定、社会稳定。

--科学配置,精干高效。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撤销地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撤销地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机构编制划转及人员安置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皖办发[2011]29号【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发布日期】2011.08.21【实施日期】2011.08.2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机构编制划转及人员安置意见》的通知(皖办发[2011]29号)各市、县委,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单位、各大学:《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机构编制划转及人员安置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省直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1年8月21日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机构编制划转及人员安置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国函[2011]84号)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实施意见》(皖发[2011]19号)精神,现提出机构编制划转及人员安置意见。

一、基本原则按照“人随事走、编随人走,对口安排、职级不变,公开公正、平稳顺利”的原则,坚持组织安排、工作需要和个人意愿相结合,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分层分批、自下而上妥善安置。

1、首先安置离退休人员(包括提前退休和提前离岗人员)。

2、在职人员安置分三步进行:先安置科及科以下人员,再安置县处级干部,然后安置市厅级干部(其中市人大、政协副职可适时先行安排)。

3、省行政区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巢湖工作办公室及下设各专项工作组成员,在领导小组领导下做好相关工作,待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基本结束后予以妥善安排;市直有关部门抽调到各专项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可根据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适时予以妥善安排。

二、安置政策1、地级巢湖市市直机关(含直属参公单位)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劲爆】安徽省区划将有大调整(地级市减少到14个)
“吞”了巢湖后合肥跃居中国面积最大城市2011-08-26 15:57 南方报业网网友评论 1 条,点击查看我有话说2011年8月21日,市民在市府门口拍照留念,一
日之后,这块牌子不复存在。

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摄
三分巢湖市,做强合肥都市圈,安徽省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这可能是全省区划调整的开端。

如此大胆的区划调整,孰是
孰非,静待检验。

而巢湖成合肥内湖,治污可盼破局。

□南方周末记者吕宗恕发自合肥、巢湖□南方周末
实习生沈念祖12年前一纸公文令巢湖变身地级市,
2011年8月22日,同样是一纸通告,巢湖市被分拆,回到
原点。

这应该是全国第一个被撤销的省辖市,区划调整
之猛烈和大胆,全国罕见。

这可能只是安徽区划调整的
第一步。

按照当地学者描绘的蓝图,到2020年,安徽将逐
步实施从乡镇到省辖市的一揽子调整规划,将省辖市由目前
的17个减至14个,县级市由5个增到22个,56个县减到31个。

现有城市区划2020年安徽的区划预测图(六子绘制)尽管该说法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孙自铎认为是“部分学者
的观点,不代表官方”,但拆分巢湖已彰显安徽的勃勃雄心。

当巢湖人还沉浸在撤市的悲伤中时,做大的新合肥已决定设
立巢湖管理局,尽快统筹滨湖综合开发。

而中轻度富营养化
的第五大淡水湖——巢湖能否经受得住即将掀起的新一轮
环湖城市大开发,难免不令学界担忧。

拍照留念“刚听到消息,感情上还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生于巢湖的安徽
省政府参事苏更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一个多月以前,他还
对拆分巢湖市的消息心存疑虑。

然而,巢湖市“消失”
得比想象的要快。

8月22日,安徽省正式宣布撤销地级
巢湖市。

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改为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
辖,合肥市代管。

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
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
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

加上居巢和庐江两区县后,合肥以708万户籍人口一跃成为长江边又一座超
大城市,以11408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超越2011年初被境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中国最大城市”武汉,成为中国面积
最大城市。

距离安徽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不过24小时,巢湖市委、市政府多块牌匾已被撤下,其政府官方网站也无
法打开。

此前,已有坊间传言。

早在8月18日,巢湖市政府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停止财务活动。

此举在巢湖
学院一财务人员看来,也就是自即日起冻结账户,各单位财
务公章作废。

从21日一大早开始,就有不少市民赶到
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大门前拍照留影。

面对一拨又一拨前来与
“巢湖市人民政府”合影挥别的市民,政府大院门前的女保
安一脸茫然。

据了解,这里办公区很快将以不菲价格整体变
卖。

合肥之南的巢湖市,因湖得名。

未撤销之前,也是
全国惟一以湖命名的地级市。

1984年,仍属巢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的巢县撤县改称巢湖市(县级)。

15年后,巢湖地区及县级巢湖市被撤销,设立地级市。

12年轮回,巢湖市似乎从起点回到原点。

恨铁不成钢距省会合肥不过六十余公里的巢湖市,因交通便利,临湖濒江,曾一度被喻
为合肥的后花园,但命运多舛。

巢湖市地处皖中,与合肥、南京、安庆、滁州接壤,与铜陵、芜湖、马鞍山三市隔
长江相望,全市182公里江岸线是1995年安徽出台的皖江经济带开发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对巢湖发展寄予
厚望。

然而,“恨铁不成钢”,多位受访人士如此评价巢湖。

在皖江经济带规划出台当年,时限为1995-2000年的巢湖城市总体规划却因多种原因未正式上报审批。

此后,中
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巢湖规划组在编制巢湖总体规划
(2000-2020)时发现,在没有获批的几年里,“城市未能形成整体、有序、合理的建设框架,建设与规划脱节。

城市
建设的现状与规划总图差别较大,……城市‘文脉’出现断层。

”经济数据同样难堪,巢湖市199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71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产结构比例与全
国也有较大差距。

即便是在市区国民生产总值不及全市三成
的窘境之下,巢湖市依然被升格成地级市。

“这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长期关注皖江经济发展的中国区域经济学
会资深顾问、安徽省政府参事程必定说,巢湖县改市,完全
是行政命令,不符合经济规律,难以形成带动整个市域经济
发展的经济极核,竞争力弱,与省内其他中小城市差距也就
愈来愈大。

与巢湖毗邻的芜湖,早已成为安徽省的经济、文化、交通次中心。

同比之下,巢湖经济份额并不显著,全
市大中型企业的绝大部分散布于市域各县。

早先设计的经济
带动作用,在巢湖市难以发挥起色。

在当地开了多年出租的合肥人刘龙兵对巢湖爱恨交加。

他喜欢巢湖小而宜居,
恨地方领导让巢湖错失发展良机。

据报道,巢湖市原市委书
记周光全因涉嫌受贿被查,被拉下马的还有多位巢湖官员。

合肥不肥合肥并不“肥”,这也是安徽焦虑之处。

在中部崛起国家战略颁布之前,武汉和郑州是多位国内著名区
域经济研究学者几乎一致首肯的“双龙头”,同处中部的合肥却无法享受这一优待。

早在1992年,合肥因拥有大
多数省会城市远无法媲美的城市绿地率等高指标数,率先入
选中国首批“全国园林城市”。

不过,“绿色之城”不如经济强市看好,沿海城市不断攀升的GDP让本身体量弱小的合
肥遥不可及。

直到2006年才历史性突破千亿元大关,而武汉,GDP超过千亿元已是五年前。

2005年武汉中心城区人
口就已超500万,是合肥中心城区人口总数的两倍还多。

在省内,合肥也不免尴尬。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
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
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

而芜湖、马鞍山在争夺长三角资源
上并不会因为合肥是省会城市而谦让,甚至力推“芜马同城化”,密切与南京都市圈合作。

“芜马同城化”和周边
城市如南京一直在刺激着合肥。

“十一五”期间,合肥城建
投资仅是前十年的四倍多,而GDP翻番至两千亿也只用了
三年。

巢湖市地处合肥、芜湖和马鞍山三市包围的经济洼地,
无法形成城市辐射效应,另外,合肥中心城市规模小,划江
而治等问题突出,水系特别是巢湖的管理体制不顺,也制约
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撤并巢湖的设想逐渐浮出水面。

早在2005年,近十万字的《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规划(2005-2020)》上报民政部时,该规划中就已提出适时撤销巢湖
市的设想。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安徽省人大代表团再次以
1号集体议案方式,提出区划调整建议,被列入全国人大重
点议案。

计划在不断加速。

2010年7月,全国人大、民政部组织联合调研。

2011年4月,安徽省发展战略研究会举
办“安徽十二五开局的战略问题研讨会”,八十多位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如今,“撤销省辖巢湖市已到时候了”。

7月,撤销巢湖市的请示正式获批,新的行政区划勘界、制
图等工作随即将展开。

忧巢湖污染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最直接的结果是,合肥拥有更多的土地储备,做大GDP 更有底气。

8月5日,居巢区两宗优质小地块在合肥土地市
场顺利成交,其中一块地以589万元/亩成为巢湖单价“地王”。

土地价格拉动明显。

不过,以GDP为目标的区划调整在业界颇受诟病。

南京大学教授郑弘毅对此态度激烈:“单靠扩大行政区划来提高城市化是自欺欺人,虽然外延扩大,但质量都很低。

”巢湖成为合肥内湖,水环境是大
合肥经济圈成功的关键要素。

被多个城市割据多年的巢湖水
污染问题,或因城市扩容而破题。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
学院院长兼省政府参事张自立说,现在整个巢湖划归合肥来管,实际上就是明确了责任主体,对巢湖治理无疑是好事。

据张实地分析发现,巢湖里城市生活污水比例远大于农业面
源污染,由此,即将掀起的新一轮环湖城市发展令他不安。

8月22日消息公布当天,由多位安徽省政府参事共同参与,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孙立广领衔主持的《环巢湖经济圈的矿产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完成最后一次修改。

在孙立
广看来,此次对环巢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无疑是历史
性机遇,但一旦规划不周,实施不力,对巢湖的影响将不可
想象。

建议中,课题组提出设立至少是合肥市长任一把
手的环巢湖管理机构,而不是目前为治水刚刚成立的巢湖管
理局。

让同样是安徽省政府参事孙立广最放心不下的,
是已造成湿地破坏的环巢湖公路居巢段。

“我们前期在考察中发现,居巢区的部分沿湖公路切断了水体与湿地的自然联系,湿地变成了宅基地。

”在沿湖公路建设中,“不能求平直
高速,要特别注重湿地的保护和湿地复生”。

旧合肥因绿而美。

一位要求匿名的参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若不高规
格重视巢湖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只一味疯狂开发,将重蹈滇
池之辙,合肥大城市梦到头来只是一场噩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