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 09 风车
苏科版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09风车》教案

苏科版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09风车》教案一. 教材分析《09风车》这一课是苏科版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风车的应用场景。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掌握风车的基本结构,以及如何利用风能产生动力。
教材中提供了风车的制作图纸和步骤,同时也介绍了风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农业、交通等。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风车有了一定的认知,他们可能见过风车或者在游戏中接触过风车。
然而,他们对风车的制作过程和原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使学生逐步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此外,学生需要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车的制作过程,掌握风车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风能产生动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风车的制作过程,风车的基本结构,利用风能产生动力。
2.教学难点:风车的制作技巧,风车的应用场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演示法:教师演示风车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制作风车,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完成任务。
4.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风车的应用场景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车的制作材料:纸板、剪刀、胶水、彩笔等。
2.准备风车的图纸和步骤说明。
3.准备相关视频资料,介绍风车的应用场景。
4.准备安全提示标志和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风车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风车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风车的制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武进区苏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风车》第2课时教案

武进区苏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风车》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风车》是苏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风车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风车的结构、功能以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风车的制作方法,二是风车的使用和保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重,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风车的结构、功能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风车的制作方法。
2.风车的使用和保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风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风车的制作和保养任务。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车的制作材料:纸张、竹签、剪刀、胶水等。
2.准备风车模板和说明书。
3.准备教学课件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视频,展示风车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风车模板和说明书,向学生讲解风车的结构、功能和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风车的各个部分,理解风车的工作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风车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风车的制作技巧,如剪裁、拼接、涂色等。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后,进行风车的展示和评价。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风车制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风车的使用和保养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使用风车,并学会保养风车,延长风车的使用寿命。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车的制作方法和使用保养知识。
小学劳动与技术一年级上册 09 风车

探究学习(15分钟)
1.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能马上知道这个风车由哪些部件组成?
各抒己见,想办法。
引发学生思考。
2.拆一拆:
(1)拆一拆,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2)原来风车是由这些小部件组成的。(出示图片)
这根长长的小棒叫支架;中间的小圆片和珠针我们称它为转轴;转动的就是风叶。
一位学生上台拆解风车。
2.动手实践:教师巡视,委任率先完成的同学为小老师。
接受任务,了解制作规则。
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交流评议(5分钟)
1.展示:小朋友们都做好了,真了不起!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送上来,让大家欣赏?
2.评价:小组长,你觉得你们这组谁的风车制作得最漂亮?为什么?
引导评价时关注制作要求,奖励制作星。
在拆解中发现风车的组成,认识各部件。
3.看一看:仔细观察展开的风叶,你有什么发现?(实物投影)
风叶是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剪出来的。
观察、交流,发现风叶的特点。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
4.剪一剪:
(1)我们的材料纸上就有一个这样的正方形。你知道这上面的黑色直线是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
剪切线(板贴:剪切)
(2)谁愿意上来剪一剪、试一试?
(3)谁来说说他剪得怎么样?
(相机引导评价,要注意正确使用剪刀,要剪平整、剪光滑。)
(4)沿直线剪切难不倒小朋友们,可是这个圆形垫片。我们该怎么剪呢?(老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剪切)
(5)看明白了吗?我们来比一比谁剪得最圆。拿起材料纸,每人剪一个圆片。
记住要点:慢慢剪,圆又圆
(6)请两个小朋友把自己剪的小圆片拿上来看一看,大家来评一评。
教师活动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件 43 转动的风车

绘制 风车
Start
任务二
风车 转动
任务三
绘制 新风 车
Finish
绘制风车
1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根据课 本给出的通关秘 籍进行操作,完 成风车的制作。
请在此输入目录文字
Please Enter The Contents Text Information
画一个椭圆,使用“箭头工具”沿椭圆选 取一半,按delete键删除。选中剩余部 分,选择“修改—组合”把组合后的部分 作为风车的第一个叶片。
请在此输入目录文字
Please Enter The Contents Text Inform部分没有了?
问题二:中心点制作完成后, 移动到风车上的时候消失了?
问题三:移动叶片的时候,边 框线条不跟着移动?
3
答疑解惑
总结学生制 作过程中出 现的各种问 题
请在此输入目录文字
风车转动制作过程 Please Enter The Contents Text Information
插入关键帧
在风车图层所对的时 间轴上任选一帧选中, 右击插入关键帧
设置补间动画属性
属性面板这种补间 选项中动作,设置 旋转为顺时针
转化为元件
选中“风车”右 击在快捷菜单中 单击转换为元件
设置动作补间动画
复制第一个叶片,使用“粘贴”和“修改— 变形”工具制作叶片
画一个小圆作为风车的中心,把叶片移 动到合适位置,组成风车图形
绘制风车
请在此输入目录文字
Please Enter The Contents Text Information
2
学习微课
在制作过程 中,出现问 题可以参考 我们的进阶 通关秘籍
绘制风车
动画手翻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小学劳动技术一年级上册

动画手翻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科版(2023)小学劳动技术一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苏科版小学劳动技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传统工艺制作》中的《风车》一课,教材介绍风车的历史、种类、制作材料和方法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制作风车的指导和参考。
课文旨在通过让学生制作风车,了解传统工艺制作的方法和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了解风车的历史和种类。
学生掌握制作风车的方法和步骤。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风车的制作,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制作的兴趣和热爱。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风车的方法和步骤。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制作风车的过程中,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制作出富有个性的风车。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风车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准备制作风车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铅笔、吸管、图钉等。
制作一些示范风车,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张彩纸、一把剪刀、一支铅笔、一根吸管、一个图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师生互动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风车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对风车的印象。
学生观看视频后,积极举手发言,可能会说“风车很漂亮”“风车可以转动”等。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思考风车的用途和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风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思考风车的用途和制作方法,为后续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2. 了解风车的历史和种类师生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风车的历史和种类。
劳技《小风车》

小风车教学目标:1.欣赏风车图片,了解风车知识。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探究制作风车的方法,能用纸杯等材料设计并制作小风车。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激发他们自己动手制作兴趣,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制作构思新颖、美观牢固的小风车。
难点:风叶的制作方法。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小风车作品若干、记号笔、剪刀、卡纸、珠针等学生:卡纸、吸管、珠针、双面胶、剪刀、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过渡):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有一种车既不载人也不载货,有风的时候它转,没风的时候它是一道风景”,是什么呢?学生猜出:风车(课件出示一张荷兰风车图片)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风车的内容。
板书揭题:《小风车》,明确这节课的要求和任务。
二、欣赏风车王国并了解风车外形。
过渡:这是“风车王国”——荷兰的风车,提问:这架风车有哪些部分组成?(板书:发电房、风叶)发电房的形状是?风叶是四片在它们国家风车到处都是俨然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一起去看看其它的风车(课件播放荷兰风车图片)。
这些风车有哪些不同点?(发电房的形状,风叶的形状、多少)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风车有什么作用吗?你们的知识面真广,它们有的用来榨油,有的用来磨面,有的用来发电,有的用来抽水等等,各有各的作用。
过渡:风车除了这些作用外还是我们小朋友的玩具、还是漂亮有趣的工艺品,很多人去荷兰游玩,都会带回一些风车小模型,看,老师这有个。
三、学习方法。
出示实物小风车,提问:这个小风车除了风叶和发电房还多了哪个部分?(板书:支架)。
大家是不是也想自己做个小风车呢?1.请大家拿出抽屉里的纸,自学制作步骤。
提问:看明白步骤了吗?谁来说说?学生口述风车的制作方法,教师示范。
第一步:取一个纸杯做发电房,用吸管做风车支柱。
为了使吸管固定,在纸杯底上剪个比吸管小的洞。
第二步:美化发电房,做门窗(剪贴),盖上屋顶。
第三步:另取一个纸杯,截取杯口部分做风车框,插在“发电房”的支架上。
一年级学生怎么做风车教案

一年级学生怎么做风车教案教案标题:一年级学生怎么做风车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风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制作一个简单的风车。
3.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风车转动的原因。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风车。
2. 彩纸、剪刀、铅笔、牙签、胶水等制作风车所需材料。
3. 课堂黑板或白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类型的风车,激发学生对风车的兴趣。
知识讲解:2. 在黑板或白板上,简单介绍风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风力转动风车的原理。
制作风车:3. 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制作风车:a. 给每位学生分发彩纸、剪刀、铅笔、牙签和胶水等材料。
b. 指导学生将彩纸剪成正方形,并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剪一个小口。
c. 学生将四个角的小口对准正方形中心,用牙签固定。
d. 学生可以在风车的每个角上贴上小纸片或装饰品,增加风车的美观性。
e. 学生将风车固定在铅笔的一端,确保风车能够自由转动。
实践操作:4. 让学生到室外或教室窗边,观察风车在风的作用下转动的情况。
鼓励学生尝试用手吹气或用吹风机吹风,观察风力对风车的影响。
讨论与总结:5. 引导学生讨论风车转动的原因,引导学生总结风力对风车的作用。
拓展活动:6. 鼓励学生尝试制作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风车,观察它们在风的作用下的转动情况,并比较不同风车的效果。
评估:7. 观察学生在制作风车和观察实验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于风车制作和风力原理的理解。
教学延伸:8. 可以邀请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风车带回家,进行更多的观察和实验。
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在制作风车和观察实验中的安全。
- 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难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武进区苏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风车》第2课时说课稿

武进区苏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风车》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风车》是苏科版一年级劳动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风车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风车的结构、功能以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风车的制作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展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一年级新生,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和体验还相对较少,对于风车的制作和使用也较为陌生。
但学生对于动手操作和实践有着浓厚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风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风车的结构、功能和制作方法,学会制作风车并能够正确使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风车的结构、功能和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风车的制作技巧和团队协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任务。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风车为主题的动画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风车的特点和作用。
2.讲解:教师简要讲解风车的结构、功能和制作方法,为学生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风车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交流:各小组展示制作好的风车,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车制作的重要注意事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风车的结构为主线,突出风车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制作方法。
板书内容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风车过程中的态度、合作意识以及技能掌握情况;终结性评价以学生制作的风车质量为主要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