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二氮杂卓类药物

合集下载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原因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原因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原因
苯二氮卓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焦虑症、失眠症和癫痫等疾病的药物,包括苯巴比妥、地西泮、劳拉西泮等。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过量使用:长时间或高剂量的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导致中毒,特别是在没有医生监督下过量使用药物。

2. 滥用:有些人滥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以获得娱乐或逃避现实,这种滥用可能导致中毒。

3. 药物相互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如酒精、镇静剂、抗抑郁药等同时使用可能导致中毒。

4. 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敏感度不同,有些人可能会对正常剂量产生中毒反应。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症状包括意识模糊、行为改变、肌肉弱化、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低血压、体温下降等。

如果怀疑中毒,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有关药物的使用情况。

杂环类药物分析3

杂环类药物分析3

地西泮
中国药典——艾司唑仑及其片剂
• 艾司唑仑的鉴别方法:
• 取本品约10mg,加盐酸溶液(1→2)15ml,
缓缓煮沸15分钟,放冷,加亚硝酸钠和 碱性β-萘酚试液,生成橙红沉淀
(四)分解后氯化物反应
• 有机氯化合物,用氧
瓶燃烧法破坏,生成
氯化氢,可显氯化物
Cl
CH3 O N N
反应
• 中国药典(2010年版)
吸收;在242nm波长处的吸光度约为0.51,
在284nm 波长处的吸光度约为0.23。
(六)红外吸收光谱法
三、杂质检查
有关物质
有关物质
• 生产或贮藏过程中引入的中间体、副产 物和分解产物 • 药典方法: – 薄层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查 – 方法是?
实例:地西泮的【有关物质】
• 杂质:地西泮中杂质主要为合成中间体与分解 产物(去甲基安定、2-甲氨基-5-氯二苯甲酮) • 以及某些化学结构不清的有关物质 • 原料药物:检查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地西泮片:检查方法 ——薄层色谱法
• 中国药典(2005年版)
• 地西泮及其片剂、注射液
• 艾司唑仑及其片剂、注射液 • 方法:高低浓度对比法
四、含量测定
• 含量测定方法
– 非水溶液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比色法、荧光法、色谱法等 • 能否将上述方法与药物的理化性质进行
联系?
• 中国药典(2010年版)
• 收载的主要方法为
• 非水溶液滴定法、分光光度法及色谱法
• 地西泮1位氮被取代,水解后不生成含芳伯氨
基的产物
水解后呈芳伯胺反应
氯氮卓和奥沙西泮加亚硝酸钠和碱性萘酚,生 成橙红色沉淀,其反应如下: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滴定终点以溶液出现浑浊为终点指示难以观察。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
溶剂系统:甲醇+3%无水碳酸钠
终点指示:电位法指示(Ag-玻璃电极系统)
..
34
第十章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测定方法与计算
例如:异戊巴比妥及其钠盐的测定: 取本品约0.2g,加甲醇40ml使溶解,新鲜配制的3%
无水碳酸钠溶液15ml,照电位法,用硝酸银滴定液 ( 0.1mol/L ) 滴 定 , 即 得 。 每 1ml 硝 酸 银 滴 定 液 ( 0.1mol/L ) 相 当 于 22.63mg 的 C11H18N2O3 ( 或 24.83mg的C11H17N2NaO3)。 原料药:直接滴定法(容量分析法)
(一)银量法
基于巴比妥类药物在合适的碱性溶液中,可与银离子 定量成盐,可采用银量法测定本类药物及其制剂的含量。 如苯巴比妥及其钠盐、异戊巴比妥及其钠盐以及它们的 制剂,中国药典均采用银量法测定其含量。
优点:操作简便,专属性较强。其他的杂质不与硝酸银反 应。
缺点:受温度影响较大;接近滴定终点时反应较慢。

O
R1 C N
+ H+ R1 C N
C R2 C
O
C N
O
H+
C R2
C
pK2=.1. 2
O
C N H
O
10
第十章 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析
• 由于该类药物具有弱酸性(pKa:7.3~8.4) ,可与强碱反应 生成水溶性的钠盐。反之,钠盐加酸后成游离的巴比妥类 药物,可提取分离出来。
H2O
R1
N
O
巴比妥
R1 COONa

第十章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详解演示文稿

第十章巴比妥及苯并二氮杂卓类详解演示文稿
CH中 巴2CO比间NH2妥体[水C小Ⅰ2H解)5的O]H,,特,[H酯2性利S化O4进用] 行其检在查乙。醇-C溶H2液COO中C2H的5 溶解度比苯
[ 缩合 ]
C
OC2H5 OC2H5
,
C2H5ONa
COOC2H5 [ 酸化],[消除]
-C=C-ONa
可用于区别苯巴比妥和其他巴比妥类药物。
第42页,共71页。
(3)硫元素的鉴别试验 巴比妥类分子结构中含有硫的药物,如硫喷妥钠,
可将其硫元素转变为无机硫离子,而显硫化物的反 应。
如,硫喷妥钠在氢氧化钠试液中与铅离子反应生
成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转变成黑色的硫化铅。此 鉴别试验可用于硫代巴比妥类与巴比妥类药物的区 别。
温和pH10以下时水解较慢,pH11以上随着碱度 的增加水解速度也随之加快。
第21页,共71页。
4. 与重金属反应
(1)与Ag+的反应
5,5-取代的巴比
妥类药物
+ AgNO3 + Na2CO3
+ AgNO3
可溶性的一银盐
二银盐白色↓
第22页,共71页。
(2)与Cu2+的反应
吡啶
巴比妥类药物 + 铜吡啶试液
另 外 , 在 pH13的强碱性溶液 中,硫代巴比妥类药物在 255nm 处 的 吸 收 峰 消 失 , 只 存 在304nm处的吸收峰。
第33页,共71页。
7. 色谱行为特征(主要用于鉴别)
(1) TLC: 一般采用对照品(或标准品)比较法,要 求供试品斑点的Rf值应与对照品斑点的一致。
(2) HPLC: 与对照品比较保留行为,主要是比较保留时 间和相对保留时间。
第17页,共71页。

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类BZDs)总结

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类BZDs)总结

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类/BZDs)总结适应症一、焦虑障碍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社交恐怖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s)是多数焦虑障碍的一线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是二线治疗。

在惊恐障碍、强迫症和社交恐怖治疗中,SSRls只是替代了三环抗抑郁药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位置,仍需与BZDs联用。

最近有人提出,SSRls联合BZDs有其合理性,因为这两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BZDs激动GABA A受体,SSRls激动5-HT1A受体,故BZDs联合SSRls是治疗多数焦虑障碍的有效方法。

此时BZDs应定时用药,而不是必要时用药。

在SSRI起效后,BZDs可逐渐撤药。

从原理上看,中枢神经系统有1/3的是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GABA通过激动GABA A受体降低觉醒性。

GABA A受体含有α、β、γ、δ和ρ共5个亚基,每个亚基含有4个跨膜区,分子中心部位形成Cl-通道。

不同亚基上有不同药物的结合位点。

当GABA A受体激活时,通道打开,Cl-流人,细胞膜电位的外正内负状态更加明显,此时称为膜超级化,当膜超级化时,去极化更困难,神经元更难以兴奋,倾向抑制。

在α与β亚单位界面上有一个GABA结合点(一个GABA A受体上有2个GABA结合点),在α和γ亚单位界面上有苯二氮卓结合点(一个GABA A受体上有一个苯二氮卓结合点),即苯二氮卓(BZDs)受体。

神经成像研究表明,惊恐障碍病人的皮质和皮质下苯二氮卓受体结合下降。

导致GABA 能下降,觉醒增加,易感焦虑。

BZDs通过激动苯二氮卓受体而打开GABA A受体上的Cl-通道,Cl-流人神经元,细胞膜超级化,使去极化更困难,点燃率下降,该效应在海马和杏仁核可抗焦虑。

(一)惊恐障碍1.急性期治疗:阿普唑仑的惊恐有效率为65%-85%(记作3/4),与三环抗抑郁药相当,但起效快,45~90分钟起效。

缺点是作用持续时间短(4~6小时),停药后易发生反跳和复发。

药师指导:苯骈二氮卓类药物

药师指导:苯骈二氮卓类药物

药师指导:苯骈二氮卓类药物苯骈二氮卓类药物结构:氮原子具有碱性,可以和某些有机碱沉淀剂反应产生沉淀,还可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含量。

氯氮卓和地西泮C7上均有氯离子取代。

鉴别:沉淀反应。

氯氮卓和地西泮的二氮杂卓环上氮原子有碱性,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铋钾试液反应产生橙色沉淀。

药典采用此方法鉴别氯氮卓。

水解后的重氮化-偶合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氯氮卓C2上的甲氨基水解为羰基,进一步水解,生成二苯甲酮衍生物,具有芳伯氨基,与亚硝酸钠溶液和碱性β-萘酚试液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产生橙红色沉淀。

药典采用此法鉴别氯氮卓。

地西泮无此反应。

硫酸-荧光反应。

苯骈二氮卓类药物溶于硫酸后,在紫外光(365nm)下,呈现出不同颜色的荧光,地西泮:黄绿色荧光;氯氮卓:黄色荧光。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氯元素的鉴别。

氯氮卓和地西泮C7上均有氯原子取代。

首先用氧瓶燃烧法破坏,使有机结合的氯气转化为Cl-,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加硝酸酸化后,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

地西泮的有关物质:薄层色谱,检查原料药和片剂中的有关物质,主要杂质为去甲基安定和2-甲氨基-5-氯二苯酮。

注射剂主要检查2-甲氨基-5-氯二苯酮等分解产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非水溶液滴定法。

地西泮:溶剂:冰醋酸和醋酐,指示剂:结晶紫,滴定液:高氯酸。

至溶液显绿色。

氯氮卓:溶剂:冰醋酸。

至溶液显蓝色为终点。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地西泮片和氯氮卓片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

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地西泮注射剂中含有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附加剂,干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标为萘。

地西泮的制备实验报告

地西泮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地西泮的合成原理和制备方法。

2. 掌握地西泮的制备工艺流程。

3. 了解地西泮的性状、用途及质量控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地西泮(Diazepam),化学名为7-氯-1,3-二氢-1-甲基-5-苯基-2H-1,4-苯并二氮杂卓-2-酮,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抗焦虑、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本实验采用合成法,以苯二氮卓为起始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步骤制备地西泮。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反应瓶、冷凝管、搅拌器、蒸馏装置、干燥器、天平等。

2. 试剂:苯二氮卓、盐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丙酮、硫酸、碳酸钠等。

四、实验步骤1. 苯二氮卓的制备(1)将苯二氮卓与盐酸混合,搅拌溶解。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8.0。

(3)加热回流,反应时间为1小时。

(4)冷却后,加入丙酮,析出沉淀。

(5)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苯二氮卓。

2. 地西泮的制备(1)将苯二氮卓与硫酸混合,搅拌溶解。

(2)加入碳酸钠溶液,调节pH值为7.5-8.0。

(3)加热回流,反应时间为2小时。

(4)冷却后,加入无水乙醇,析出沉淀。

(5)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地西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性状苯二氮卓:白色固体,熔点为234-236℃。

地西泮:白色固体,熔点为293-295℃。

2. 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泮的含量,结果显示,地西泮纯度为98.5%。

3. 纯度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地西泮进行纯度分析,结果显示,地西泮的纯度为99.5%。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地西泮,并对其性状、含量和纯度进行了测定。

2. 通过实验,掌握了地西泮的合成原理和制备方法。

3. 本实验为地西泮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佩戴防护用品。

2. 控制好反应条件,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3. 定期检查实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八、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地西泮制备的影响。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原因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原因

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原因苯二氮卓类药物(Benzodiazepines)是一类常用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失眠、抽搐等疾病。

然而,长期滥用或过量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中毒,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原因,并对其可能的后果进行评估。

1. 误用和滥用(Misuse and Abuse)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镇静、抗焦虑和肌肉松弛等效果,一些人可能滥用它们来追求放松、快感或逃避现实。

长期滥用药物会导致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加,这就需要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

过量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引起中毒症状,如昏睡、呼吸困难、心跳减慢等。

2. 配伍滥用(Polydrug Use)有些人会将苯二氮卓类药物与其他药物或酒精一起使用,这被称为配伍滥用。

与其他药物的共同作用可能会增强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中枢神经抑制效果,导致副作用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的配伍滥用包括与酒精、阿片类药物或抗抑郁药一起使用。

3. 误认为无害(Perceived Safety)苯二氮卓类药物处方广泛,使用较为普遍,使一些人误以为它们是安全无害的药物。

他们可能会忽视使用剂量和使用频率的限制,以及医生的建议。

长期大剂量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如记忆障碍、认知功能受损等。

4. 药物依赖和戒断综合征(Drug Dependence and Withdrawal Syndrome)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即身体对药物发生依赖性。

如果突然停止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能会发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焦虑、失眠、震颤、恶心等症状。

为了避免戒断症状,一些人可能会继续滥用药物,从而增加中毒风险。

5. 过度减量(Rapid Tapering)在戒除苯二氮卓类药物时,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戒断症状。

然而,有些人为了快速戒除,可能选择过度减量,即急剧减少药物剂量。

这种方法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戒断症状,并增加中毒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