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火根从1982年开始先后9次写信给《人民日 报》等重要报纸,询问国营企业能不能像承包土地 一样搞承包,都被一一否定。最后他又把信写给原 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袁打电话给省委第一书记 白栋材,两人一致表示支持。卢火根承包后将“责” 和“利”统一起来,把全厂干部职工进行分流重组。 许多人的铁饭碗被端掉了,有人上门吵闹,有人出 言威胁,有人散布他迫害工人的政治谣言。但是, 承包一年后,企业实现了大幅度的营利,各种谣言 不攻自破。 请思考:⒊长期亏损的企业到卢火根手中一年 就营利了,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由此反映了什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你听说过 计划经济吗?
你听说过 市场经济 吗?
说一说: 你所了解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是什么?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程标准: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 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 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反“和平演变”战略与策略》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 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 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
思 想 解 放 和 认 识 深 化 的 过 程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 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 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⒉经济体制改革
课本P.57“探究学 习总结”二、学习延伸 请分析:中国的经 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 农村开始?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 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 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⒉经济体制改革 三、改革为何——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一、我要买一本《新华字典》,同等条件 下,新华书店不打折,灵通书店打八折,我应 该选择哪一家?
卢火根从1982年开始先后9次写信给《人民日 报》等重要报纸,询问国营企业能不能像承包土地 一样搞承包,都被一一否定。最后他又把信写给原 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袁打电话给省委第一书记 白栋材,两人一致表示支持。卢火根承包后将“责” 和“利”统一起来,把全厂干部职工进行分流重组。 许多人的铁饭碗被端掉了,有人上门吵闹,有人出 言威胁,有人散布他迫害工人的政治谣言。但是, 承包一年后,企业实现了大幅度的营利,各种谣言 不攻自破。 请思考:⒈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全 面展开,1983年初卢火根就开始搞承包,他承包经 营的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 的最大分别:农民将国家的土地承包 (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国家与农 民订立合同﹐规定农民将相当数量的 农产品上缴给国家后﹐其它的余粮则 由农民自由处理﹐可在自由市场出售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 都是自己的”)。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课本P.55“学思之 窗” 请思考:小岗村为 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 化?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 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 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⒉经济体制改革 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价格
二、周末来到服装 城,看到某一家服装店 打出“亏本清仓”的标 语,这体现了什么?
竞争
三、盐池高级中学校园附近有很多商店、 摊点,这是什么原因?
供求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竞 争和供求之间的相互作用,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社会经 济的发展。
所谓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经济为 基础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品经 济„„可见,典型的全社会范围的市场 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中共十四大召开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基本框架
1997中共十五 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大召开 理论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 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 三、改革为何——改革目标
限定地域 规定种类
规定期限 限制数量
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
计划
限定地域 规定种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规定期限 限制数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你认为该怎么办?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 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 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⑴思想路线 ⑵战略决策 ⑶工作中心
小岗村的做法,在当时是 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的。 既不符合宪法的规定,宪 法上有人民公社;又不符 合党的决议,中央文件明 确规定,不许分田单干, 不许包产到户。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 每户户主签字盖章, 如以后能干,每户保 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 交和公粮不在(再) 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如不成,我们干部作 (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 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 养活到十八岁。 ……
1983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有点“耸人 听闻”的消息,标题叫《在国家经委和江西省委支持 下卢火根冲破阻力承包办厂》: 卢火根原是国营丰城硫酸磷肥厂的一个中层干部, 小厂500多名职工,因为长期“吃大锅饭”,人浮于 事,连年亏损。卢火根家住农村,他看到原先出工懒 洋洋的农民,在联产承包后精气神全被激活了,庄稼 越种越好。承包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呢?凡事爱琢磨的 卢火根在家里做起了试验,把鱼烧好后,平均分给了 四个孩子。吃饭前,跟孩子们交代清楚,中午就这些 菜,晚上也没有菜,必须计划着吃。这一次果然与平 常的“大锅饭”很不相同,每个孩子不仅都吃饱了, 而且还都剩了鱼,留着晚上吃。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 都知道鱼“包干”后就要自己精打细算了。
0.77亿公斤 5.02亿公斤 6.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30多年前……那时候起早贪黑,恨不得把每个 劳动力当天干什么都给定下来,结果呢?到头来就是 吃不饱肚子。后来搞承包制,放开搞活,农民自己决 定干什么、怎么种,几年时间温饱问题就解决了。
——2014年3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李克强总理记者会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为何改革——改革背景:传统计划经济体 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二、如何改革——改革过程 ⒈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⒉经济体制改革 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促进 ⑵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卢火根从1982年开始先后9次写信给《人民日 报》等重要报纸,询问国营企业能不能像承包土地 一样搞承包,都被一一否定。最后他又把信写给原 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袁打电话给省委第一书记 白栋材,两人一致表示支持。卢火根承包后将“责” 和“利”统一起来,把全厂干部职工进行分流重组。 许多人的铁饭碗被端掉了,有人上门吵闹,有人出 言威胁,有人散布他迫害工人的政治谣言。但是, 承包一年后,企业实现了大幅度的营利,各种谣言 不攻自破。 请思考:⒉得到了国家权威部门和江西省委支 持,卢火根才成功地承包工厂,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支持卢火根的行动,加上传 统观念的阻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