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教案
隧道工程 - 电子教案

绪论一、隧道的基本概念及工程概述地下工程:在山体内或地面下修建的建筑物隧道:以保持地下空间作为运输孔道的地下工程导坑:在地下开挖出一个洞穴并延伸成为一个长形的孔道衬砌:在坑道的周围修建支护结构衬砌的内轮廓应能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同时也无需无谓的放大。
衬砌的形状和尺寸,应能使结构受力状态最为合理,既不浪费又能稳固。
通常以圆形、椭圆形、马蹄形和卵形为多。
衬砌的用料应适合施工和养护Array的要求。
通常用坚固、耐久、少腐蚀、能防水、防火、价廉、便于就地取材的材料。
洞门:在隧道端部外露面修建的为保护洞口和排放流水的挡土墙式结构。
明洞:在洞门与洞身间用明挖法修筑的隧道。
洞身衬砌、洞门和明洞就组成了隧道的主体支护结构,作用是保持岩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
为了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还需设置一些附属建筑物。
隧道的附属建筑物是为了运营管理、维修养护、给水排水、供蓄发电、通风、照明、通讯、安全等而修建的建筑物,包括有:为工作人员在隧道进行维修或检查时,能及时避让驶来的列车而在隧道两侧开辟的大小避车洞;为了保证隧道洞口的稳定与安全而修建的边仰坡;为了引导洞口边仰坡地表水流而修建的排水天沟;为了排除隧道内渗入的地下水,保证列车正常运行而设置的防水设备及排水设备;为了净化隧道内机车所排出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设置的通风系统;电力及通讯设施;消防设施等。
隧道的主体支护结构和隧道的附属建筑物组成了隧道建筑物。
隧道工程的修建,首先是把施工地区的地质和水文的情况勘察清楚。
将勘察到的资料结合工程使用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决择。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有步骤地进行施工,并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时进行各种量测,不断有针对性地修正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使之更趋于合理。
在隧道建成交付使用以后,还要定期检查,并按检查出的问题或病害,作出养护计划,分轻重缓急予以维修或大修,务使工程建筑物时刻处于良好状态,正常发挥它的工作效能。
二、隧道的种类及其作用1.从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来分,可以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
安建大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安建大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安建大隧道工程的设计原则、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
3. 理解隧道工程中涉及的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初步的隧道设计。
2.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隧道施工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在隧道工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隧道工程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尊重他人、积极沟通、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树立隧道工程中的安全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结合安建大隧道工程实例,让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对隧道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隧道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定义、分类及用途- 隧道工程在交通建设中的应用2. 隧道工程设计原则- 设计流程与基本要求- 隧道地质条件分析- 隧道结构设计3.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4.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 安建大隧道工程概况- 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要点- 隧道工程中的技术创新5. 隧道工程相关软件应用- CAD软件绘制隧道施工图- 隧道工程BIM技术应用6. 隧道工程安全与环保- 施工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隧道工程概述第2-3周:隧道工程设计原则第4-5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第6周:隧道工程案例分析第7周:隧道工程相关软件应用第8周:隧道工程安全与环保教材章节关联:《隧道工程》第1章 隧道工程概述《隧道工程》第2章 隧道工程设计原则《隧道工程》第3章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隧道工程》第4章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隧道工程》第5章 隧道工程相关软件应用《隧道工程》第6章 隧道工程安全与环保三、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对隧道工程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施工技术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隧道工程模块教学方案

隧道工程模块教学方案一、课程概述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课程立足于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实际工程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熟悉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3. 了解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隧道工程的地质勘察和隧道地质条件评价3. 隧道设计原理和方法4. 隧道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方法5. 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6. 隧道工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四、教学方式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隧道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隧道工程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析:讲解隧道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4. 实习实习:安排学生到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程操作。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提问、实验报告、作业和讨论等;2. 期中考试: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核;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隧道工程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4. 实习报告: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隧道工程原理与设计》,《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手册》等;2. 实验设备:隧道工程模拟实验设备、测量仪器等;3. 实习基地:寻找合适的隧道工程施工现场作为实习基地。
七、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拥有丰富的隧道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2. 辅导教师:从事隧道工程实践和研究的专业人员;3. 实习导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指导和评估。
八、教学计划1. 第一阶段:隧道工程基本概念和分类;2. 第二阶段:隧道工程设计原理和方法;3. 第三阶段: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和方法;4. 第四阶段:隧道工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5. 第五阶段:隧道工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6. 第六阶段:实习实习和总结。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v级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v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和技术;2. 学习隧道工程中的力学原理,了解隧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要点;3. 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控制措施,了解隧道工程项目的管理流程。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隧道工程中的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隧道设计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隧道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热情;2.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严谨、负责任的工程伦理观;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
本课程旨在结合V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隧道工程知识,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从事隧道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概述- 隧道工程定义、分类及用途- 隧道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2. 隧道施工技术- 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隧道施工中的支护技术- 隧道施工中的爆破技术3. 隧道结构与设计- 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隧道施工图识读与绘制4. 隧道工程管理与安全- 隧道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与方法- 隧道工程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5. 计算机辅助隧道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介绍- 隧道设计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隧道设计案例分析与实操练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充分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公路80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构造,理解公路80隧道工程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技术要点及安全管理措施。
3. 引导学生掌握隧道工程中的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如隧道断面尺寸、支护结构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隧道工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分析公路80隧道工程案例。
2. 提高学生进行隧道工程图纸识读、施工方案制定及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隧道工程相关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专业,增强对隧道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面对工程挑战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载体,结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工程专业有浓厚兴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隧道工程基本概念:包括隧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构造,重点讲解公路80隧道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第一章 隧道工程概述2. 隧道施工技术:介绍隧道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管理措施。
教材章节:第二章 隧道施工技术3.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讲解隧道支护结构类型、设计原理及计算方法,分析公路80隧道支护结构设计案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4. 隧道工程关键参数计算:包括隧道断面尺寸、围岩稳定性分析、施工监控量测等,结合公路80隧道工程进行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隧道工程计算5. 隧道工程案例分析:选取典型隧道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施工及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DOC)

《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目的和任务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该教学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与提高,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巩固本课程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要求①必须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全部规定内容,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
②设计图件采用计算机或铅笔绘制,要求线条清晰,整洁美观,符合有关建筑制图规范。
③说明书一律用碳素墨水抄写公正,文句通顺,简明扼要,文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
三设计资料船溪隧道进口位于新晃县杉木塘村,出口位于新晃县兴隆乡龙马田村。
本隧道所处路段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建筑限界按80km/h行车速度确定。
为分离式单向行车双线隧道。
隧道左线起汽桩号为2K69+840~2K71+770,全长1930m,右线汽桩号为YK69+870~YK71+835,全长1965m,按隧道分类左、右线均属长隧道;左线隧道位于R=3000m的圆曲线内,右线隧道位于R=35000m的圆曲线内。
左右线均不设置超高。
左线位于1.1%的上坡与0.66%的下坡,竖曲线半径R=3500m 竖曲线上,右线位于1.1%的上坡与0.66%的下坡,竖曲线半径R=35000m的竖曲线上。
隧址位于湖南省新晃县波洲镇与兴隆乡境内,属于低山区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穿越二道冲沟,隧道最大埋深约188m,隧道进口及出口山体坡度较大,约40°~50°,隧道进口及洞身上坡上遍布杉树、灌木,出口山坡植被较少。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2月2日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查得:隧道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参照其附录D。
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由于勘察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应考虑地形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
该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
12月至翌年1月为枯水期,降水量最小,从2月份起见增。
马桂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

马桂军隧道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掌握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隧道工程的设计和计算;具备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隧道工程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具体安排如下:1.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构造及特点:介绍隧道的定义、分类、构造要素及各类隧道的特点。
2.隧道工程的设计原理:讲解隧道工程的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及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3.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介绍隧道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和管理,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防范措施。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主要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隧道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隧道工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3.实验法:学生进行隧道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具体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隧道工程教材,确保学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隧道工程》教案

第1章绪论1.1 隧道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及发展概况1 什么是隧道?隧道是指一种修建在地层中的地下工程建筑物公路隧道是指专供公路运输使用的地下工程结构物2 隧道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1)重要性:交通是国家基础建设重要的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必要性: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快速畅通交通网是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紧迫性: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还很少(2001年底近2万公里),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造成各种交通设施超负荷运转,交通事故、交通阻塞和交通公害等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阻碍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3 隧道工程的发展概况(1)隧道的发生和发展历史(2)隧道技术的发展与成就3 隧道工程的发展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难题(1)隧道工程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已从沿海地区向西部山区延伸,公路隧道的数量和建筑规模越来越大。
城市化交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交通事业方兴未艾,隧道事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隧道工程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与环境保护、非爆破的机械化施工、设计可靠合理、使用安全等方面。
(3)隧道工程需要解决的难题:1.2 隧道的分类及其作用隧道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介绍按照用途、长度、断面分类1 按照用途分类: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城市隧道和矿山隧道(1)交通隧道公路隧道—专供汽车运输行驶的通道。
铁路隧道—-专供火车运输行驶的通道。
水底隧道—-修建于江、河、湖、海、洋下的隧道,供汽车和火车运输行驶的通道。
地下铁道—-修建于城市地层中,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火车运输的通道。
航运隧道--专供轮船运输行驶而修建的通道。
人行隧道-专供行人通过的通道。
(2)水工隧道引水隧道-是将水引入水电站的发电机组或水资源的调动而修建的孔道。
尾水隧道—用将水电站发电机组排出的废水送出去而修建的隧道。
导流隧道或泄洪隧道—水利工程中疏导水流并补充溢洪道流量超限后的泄洪而修建的隧道。
排沙隧道——它是用来冲刷水库中淤积的泥沙而修建的隧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分院(系、部):
教研室: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隧道工程》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隧道工程地质环境及围岩分级
第三章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
第四章隧道结构构造
可以把水流引入侧沟排走,确保运营安全。
4.装饰洞口。
洞口是隧道唯一外露部分,是隧道的正面外观。
修建洞门可起装饰作用,特别在城市附近、风景区及旅游区内的隧道更应配合当地的环境,给予艺术处理进行美化。
(二)洞门的形式
由于隧道洞口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同,洞门形式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
1.洞口环框
当洞口石质坚硬稳定(Ⅰ~II级围岩),且地形陡峻无排水要求时,可仅修建洞口环框(如图3-2-1所示),以起到加固洞口和减少洞口雨后滴水的作用。
2.端墙式(一字式)洞门
端墙式(一字式)洞门是最常见的洞门,如图3-2-2所示。
它适用于地形开阔、石质较稳定(Ⅱ~Ⅲ级围岩)的地区,由端墙和洞门顶排水沟组成。
端墙的作用是抵抗山体纵向推力及支持洞口正面上的仰坡,保持其稳定。
洞门顶水沟用来将仰坡流下来的地表水汇集后排走。
图3-2-1 清竹环框式洞门图3-2-2 端墙式洞门
3.翼墙式(八字式)洞门
当洞口地质较差(Ⅳ级及以上围岩),山体纵向推力较大时,可以在端墙式洞门的单侧或双侧设置翼墙,如图3-2-3所示。
翼墙在正面起到抵抗山体纵向推力,增加洞门的抗滑及抗倾覆能力的作用。
两侧面保护路堑边坡起挡土墙作用。
翼墙顶面与仰坡的延长面相一致,其上设置水沟,将洞门顶水沟汇集的地表水引至路堑侧沟内排走。
4.柱式洞门
当地形较陡(Ⅳ级围岩),仰坡有下滑的可能性,又受地形或地质条件限制,不能设置翼墙时,可在端墙中部设置2个(或4个)断面较大的柱墩,以增加端墙的稳定性,如图3-2-4所示。
柱式洞门比较美观,适用于城市附近、风景区或长大隧道的洞口。
图3-2-3翼墙式洞门图3-2-4 柱式洞门
5.台阶式洞门
当洞门位于傍山侧坡地区,洞门一侧边仰坡较高时,为了提高靠山侧仰坡起坡点,减少仰坡高度,将端墙顶部改为逐级升高的台阶形式,以适应地形的特点,减少洞门圬工及仰坡开挖数量,也能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如图3-2-5所示。
6.斜交式洞门
当隧道洞口线路与地面等高线斜交时,为了缩短隧道长度,减少挖方数量,可采用平行于等高线与线路呈斜交的洞口(洞门与线路中线的交角不应小于45°)。
一般斜交式洞门与衬砌斜口段应整体灌筑。
由于斜交式洞门及衬砌斜口段的受力复杂,施工也不方便,所以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采用它。
7.喇叭口式洞
速度铁路隧道,为减缓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在单线隧道洞一般设喇叭口洞口缓冲段,同时兼作隧道洞门,如图3-2-6所示。
由于隧道洞口段受力复杂,除了受有横向的垂直及水平荷载外还受有纵向的推力,所以《铁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单线铁路隧道洞口应设置不小于5m长的模筑混凝土加强衬砌,双线和多线隧道应适当加长。
洞门宜与洞身整体砌筑。
综上所述,洞门的形式较多,选择洞门形式应根据洞口的地形、地质条件、隧道长度和所处的位置图3-2-5 台阶式洞门
图3-2-6 喇叭式洞门
当地形狭窄,山坡陡峻,基岩埋置较深而上部地基
稳定性差时,为了使基础置于基岩上且减小基础工程,
可采用刚架式外墙,此时称明洞为刚架式明洞(有时也可
采用长腿式明洞)。
该明洞主要由外侧刚架,内侧重力式墩台结构、横
顶梁、底横撑及钢筋混凝土盖板组成,如图3-2-12所示。
并做防水层及回填土石处理。
3.悬臂式棚洞
对稳定而陡峻的山坡,外侧地形难以满足一般棚洞
的地基要求,且落石不太严重的情况,可修建悬臂式棚
图3-2-12 刚架式明洞
洞。
它的内墙为重力式,上端接筑悬臂式横梁,其上铺
以盖板,在盖板的内端设平衡重来维持结构受外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
同时为了保证棚洞的稳定性,要求悬臂必须伸入稳定的基岩内。
第三节附属建筑物
为了使隧道正常使用,保证列车安全运营,除上述主体建筑物外,还要修筑一些附属建筑物。
其中包括:防排水设备、电力及通讯信号的安放设备及运营通风设施等。
一、防排水设施
隧道的永久性防排水,是用防排水工程措施实现的。
通过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截、堵、排”综合治理的方法。
(一)“截”
它是指截断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入隧道的通路。
为了防止地表水渗入地层内,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在洞口仰坡外缘5m以外,设置天沟,并加以铺砌。
当岩石外露,地面坡度较陡时可不设天沟。
仰坡上可种植草皮、喷抹灰浆或加以铺砌。
(2)对洞顶天然沟槽加以整治,使山洪渲泄畅通。
(3)对洞顶地表的陷穴、深坑加以回填,对裂缝进行堵塞。
处理隧道地表水时,要有全局观点,不应妨害当地农田水利规划,做到因地制宜,一改多利,各方满意。
(二)“堵”
它是指衬砌防水,即堵住地下水从衬砌背后渗入隧道内。
其办法是在衬砌外围、衬砌中间或在其内表面设置防水层,或进行压浆。
(1)防水层:防水层种类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两类。
一类为粘贴式防水层,如用沥青将油毡(或麻布)粘贴在衬砌的外表面(适用于明挖修建的地下工程),复合式衬砌在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衬砌之间可粘贴软聚氯乙烯薄膜\聚异丁烯片、聚乙烯片等防水卷材。
另一类为喷涂式防水层,如“881”涂膜防水胶、阳离子乳化沥青等防水剂。
(2)压浆:向支护背后压注水泥砂浆,用以充填支护与围岩之间的空隙,以堵住地下水的通路,并使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改善支护受力条件。
采用压浆分段堵水,使地下水集中在一处或几处后再引入隧道内排出,此法可收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三)“排”
它是将地下水排入隧道内,再经由洞内水的沟排走。
隧道内设置的排水建筑物有:
1.排水沟。
除了长度在100m以下,且常年干燥无水的隧道以外,一般的隧道都应设置排水沟,使渗漏到洞内的和从道床涌出的地下水,沿着带有流水坡的排水沟,顺着线路方向引出洞外。
排水沟的断面按排水量计算确定,但一般沟底宽不应小于40cm,沟深不应小于35cm。
沟底纵坡宜与线路纵坡一致。
水沟上面应设有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其顶面应与避车洞底面齐平。
排水沟在一定长度上应设检查井,
第五章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