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死亡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之一,它的必然性和神秘

性引起了古今中外无数人士对人生的思考。葬礼是人们对死者举行的一种安葬仪式,用以怀念、圣化或者安抚亡灵以及安置尸体,各民族传统的殡葬文化则体现了人们对个体的人生价值、意义以及死亡的不同诠释。东西方传统的主流殡葬文化也折射出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地域风俗、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中西生死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

首先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东西方殡葬文化体现了各自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传统的殡葬仪式不仅体现了对待死者的哀思,也体现了中国人对待生死的达观和幽默。中国俗语称结婚和丧事为“红白喜事”,其中丧事称为白喜事,把死亡看做是顺应自然界万物生长的客观规律,对待死亡是坦然、从容的。正如李白的诗句“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庄子的“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农村许多老年人甚至是中年人都早早准备好了自己的棺材,老人们怀着宗教般的热忱或谈论或亲手制作自己的棺材。这种对待生死的达观、幽默也体现在丧葬音乐中。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上通常要雇请专门的丧葬礼乐人员通宵演奏、说唱,传统的哭丧音乐曲调悲戚能够烘托出悲伤哀悼的气氛,但另一方面,这些丧葬音乐也包含了调侃风格的乡村趣事,生活琐事的演绎,这些轻快、幽默的曲目和着喧闹的锣鼓、鞭炮声可以冲淡人们悲伤的心情,让人调整心态,坦然接受逝者的离去,也为死者摆脱世界的烦恼而欣慰。[收稿日期]2012-02-16

[作者简介]彭燕(1972-),女,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 。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2—0120—02

西方主流丧葬文化则表现的是浓重的宗教氛围和哀思肃穆之情。基督教徒的丧葬仪式通常包括对于死者进行唱圣歌的守灵、罪之赦免、奉献祈祷等宗教仪式。在显要人物的葬礼中通常伴随着大笔的钱或者物品的慈善捐赠,这些捐赠是希望对于逝者的灵魂有益。传统的天主教徒葬礼还包括死前受洗、守灵、教堂弥撒仪式、墓地安魂仪式等。这些充满着宗教色彩的仪式主要是用来免除死者的罪孽,防止他们的灵魂受到上帝的惩罚。同时,西方的葬礼也表现了人们的哀悼之情。通常在西方社会政要的丧葬仪式上,灵车前有士兵牵着一匹鞍具披挂齐全的马,没有骑手,但有一双鞋尖向后的马靴挂在马的身上,这个仪式象征着这个逝去的大人物最后一次回望他的属下。没有骑手的马则表达了人们失去领袖的遗憾、哀伤之意。出席殡葬仪式的来宾大多都是仪表整齐、身着深色的礼服以示对于死者的尊重和哀悼。但是基督教要求教徒们不必对于逝者过于悲伤,人们在死者的葬礼或纪念仪式上欢呼“阿利路亚”,以欢呼死者将要得到的复活。

其次,中西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不同。中国人受佛教和道教以及儒家学说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死观。佛教认为死后是有来世的,今世的修为表现决定了来世是受苦还是享福,是投胎转世到高等的物种还是低等的物种;道教认为死亡是自然的过程;而儒家则持中立态度“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提出“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1]

。这种视死如生的观点演变成了中国人传统丧葬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厚葬和守孝。受佛教的影响中国古人认为神灵鬼魂的世界与人的世界是彼此相通、相互依存的。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死的定义是:“死,澌也,人所离也。段玉裁注释:“形体与魂魄相离,故其字

从传统殡葬文化解析中西生死观

彭 燕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传统殡葬文化在其形成过程中融入了广大民众的宗教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的生死观,东西方传统殡葬文化的差

异也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本文从东西方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对待死者尸体的处理方式、殡葬仪式所反映的宗教情感以及对于死者的缅怀形式等方面解析这种生死观的不同。

关键词:传统殡葬文化;生死观;文化差异

・121・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从夕人”。书中对鬼的定义是:“鬼,人所归为鬼”[2]。古人认为人死后要变成鬼魂,鬼可以作祟世人,也可以保佑世人。所以中国传统的丧葬仪式便包含了两个目的,一是对死者的灵魂百般讨好,以求其福佑;二是要力求摆脱死者鬼魂的纠缠,以避其祸害。在丧葬过程中就要向死者提供类似生前的生活条件以安置死者灵魂,现在出土的许多陪葬丰富的古墓便说明了这一点。这种“通过丧葬仪式将现实社会的等级关系移植到了灵魂生活的阴间世界”[3]。古代汉族丧葬文化的主流形式是传统土葬,通常尸体被放入木质的棺木中,被埋入挖好的地穴中,地面上堆砌成的坟头大小和形式与死者社会地位、财富的多寡有关。古书《礼记》中专门规定了从黄帝到庶民的各种丧葬仪式,其中对于葬礼的用饭、死者的穿衣、棺材重数、坟墓修造等有着不同的等级。另外,自南北朝兴起的对于新近的死者进行七七斋也是人们安置亡灵的很好证明,即人死后每隔七天为一祭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这段时间正是人的亡灵在阴间寻求生缘的时间,因此要供酒、奉食、烧纸钱,“这样做一则使新鬼有能力买通旧鬼,在阴间得到妥善安置,免遭挨饿受穷之苦和棍打鞭抽之罪;二则让新鬼安心于阴间的生活,不再迷恋阳世,影响世人的正常生活秩序”[4]。因此,儿孙想要得到死者的福佑就要为其选用木质良好的棺材,质量上乘的寿衣,和风水好的墓地,以及虔诚的祭奠以献媚于死者以求其泽福于生者。

西方的殡葬文化受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影响,死者要埋葬在“圣地”,即教堂的公墓中,或者接近教堂的地方。这样死者更接近于上帝,以便得到救赎,灵魂得以升天进入天堂。皇室显贵通常埋葬在宫殿旁的小教堂中,他们的尸体被放入棺材中且放置在教堂的地下室的墓穴中,高官富人阶层则埋葬在私人建造的家族地下墓窖中或者教堂墓穴中,与东方习俗不同的是这些墓穴有出口通道连接外面的世界。犹太教和基督教都遵从埋葬,这样以便尸体复活[5]。在早期的欧洲大陆,丧葬事宜是由教堂掌管的。当时的殡葬文化中有二次安置骸骨的习俗,尸体首先是埋置在临时的坟墓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把骨骸拣出二次安放在藏骨堂或者直接埋置在墓地。藏骨堂是西方人用来最后保存去世的人的遗骸的地方,这种方法既能节省死人占据的土地和空间,也能体现宗教意义上的“身体是灵魂的栖身之所”。所以无论是天主教徒还是东正教徒在早期都广泛采用这种方式。这些遗骸骨罐或者放置在公墓的列拱墙上或墙后。社会显贵们的遗骸也有的埋置在教堂地板下,这些大理石厚板上通常标明死者的名字,死亡日期等信息。那些再次直接埋置在墓地的大多是普通人,穷人通常在坟上立个木头的十字架,为了防止日久腐烂也有立金属十字架的。如果家人负担的起,就在坟墓上立个墓碑,富裕的家庭通常会让墓碑具有艺术气息,设立一些雕像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常见的是哭泣的天使等形象。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除了对尸体进行埋葬之外,火葬也是最主要的处理尸体的方法之一。尸体火化是把尸体进行焚烧以代替传统的墓葬方式,这样不仅减少了尸体带来的健康危险以及挤占有限的墓地,但是火葬的最初推行在中西方由于有违于人们的殡葬宗教情感而困难重重,火葬让中国人礼制分明的传统土葬文化无法延续,早期的基督教徒和罗马天主教徒曾反对尸体焚化,认为焚化尸体是异教徒的行为。

最后,东西方对于死者缅怀方式的不同。中国人对待死去的祖先或者英雄的纪念方式是在固定的节假日对其进行祭拜。在儒家宗族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死者的安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聚族而葬”。那些生前行为不端的人,对其恶行的最大惩罚便是死后不能被埋入祖坟,受不到子孙的祭拜。有些英雄豪杰由于生前为百姓做了好事,死后被后人尊为神仙,得到了人们的香火供奉,如三国时期的关云长被民间尊为文财神。人们相信那些被祭拜的祖先的魂灵可以保佑子孙免除祸端、享受人世的福寿康宁。但是,中国人对待鬼神又有敬畏和规避的态度,孔子的“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以及俗语“人鬼殊途” 都表明了人们对于鬼魂的疏远,不希望与之过于紧密。

西方人对自己的祖先没有强烈的祭拜仪式,但是他们对于那些逝去的圣哲也有虔诚的缅怀之意。基督教认为有德行的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他们的尸体在经过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之后得到圣化,那些大圣人的尸骸通常埋葬在教堂里以供人们瞻仰、膜拜。通常教堂通道的大理石板下面或者教堂的侧面墙壁中或者地下室会埋葬着社会显贵的遗骸,或先哲尸体。对西方信徒来讲结婚和死亡一样,都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仪式,他们的婚礼也通常在教堂举行,结婚的新人们在大喜的日子里,脚踏着大理石板上刻着的是死人的生平信息,下面埋葬的便是其骸骨,这让敬畏鬼神的中国人有些毛骨悚然,很难在情感上接受。另外,西方人对于死者的思念情感也表现在用死者的名字来给新出生的婴儿命名以示对死者的怀念,而中国人为了表示对祖宗的尊敬是要避其名讳的。

综上所述,东西方传统主流殡葬文化的差异反映出中西生死观的不同。东方的丧葬文化反映了中国人对待生死的达观、幽默态度,以及传统土葬所涵盖的复杂宗教情感,而西方丧葬文化主要表现的是浓重的宗教氛围,以及西方人圣化尸体的宗教情感。这种不同的生死观也体现在人们对死者的缅怀形式上。

【参考文献】

[1]杨伯峻.今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1.188.

[3]吴守斌.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丧葬文化[J].大众文艺,2009(5).

[4]勒凤林.死亡与中国丧葬文化[J].北方论丛,1996(5):23.

[5]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tian_burial.

(责任编辑:杨晓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