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南海争端的起始和目前南沙群岛的控制现状
南海争端问题

南海争端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对资源的依赖性愈发强烈。
海上战略、贸易通道是否安全决定着中国发展所需的石油等战略性资源能源的海上输送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从而直接关系到中国发展的全局。
作为具有战略、经济地位中国的南海,其更是意义非凡。
近年来,随着美国及有关国家的蓄意干涉,南海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和趋于国际化,对中国的国家建设、经济、安全制约越来越明显。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安全的经济环境,南海问题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南沙群岛主权归属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安全问题。
能否解决南海争端已经成为中国及领导人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南海问题的产生南海问题主要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南海主权归属问题上的争议。
其主要包括:一,南沙群岛的主权归属问题;二,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划分问题。
其中两个问题中南沙群岛的归属是南海问题的核心。
南海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一,经济因素。
南海的大量海底石油及天然气与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同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升了南海的价值,使某些东南亚国家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
二,自身因素。
在幅员辽阔的中国,海洋意识的淡薄和自身力量的制约使中国忽略了对南海的关注、经营。
三,战略因素。
南沙群岛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咽喉,是东亚通往南亚、大洋洲、非洲、欧洲的重要航道和多条国际海运线和航空运输线的必经之地,也是扼守马六甲海峡、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拉巴海峡的关键所在。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趋势南海问题的现状:第一、多国强占。
越南是迄今为止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国家,达29 个之多。
菲律宾占领9个岛礁并非法将我国4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版图。
马来西亚侵占了弹丸礁、光星仔礁和南海礁,此外还将27万平方公里南沙海域划入其版图。
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分别侵入了我国传统海域5万和3万平方公里。
中国台湾省控制着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而中国是南沙群岛的合法拥有者,却只占有7个岛礁。
第二、扩军备战。
第三讲--中国南海争端资料讲解

清代《更路簿》记载了中国海南岛渔民所习用的南沙群 岛各个岛、礁、滩、洲的地名具体方位,其中南沙计73 个地名。
②中国最早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中国人民至迟明初就到南沙群岛从事开发渔业生 产了。
1868年《中国海指南》记载了我国渔民在南沙群 岛活动情况,郑和群礁有“海南渔民,以捕取海 参,贝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亦有久居礁间 者,海南每岁有小船驶往岛上。
菲律宾: 9个
早在1946年,菲律宾就对南沙群岛提出过主权要求。 1956年菲“探险家”到南沙一些岛礁活动,将这些岛 礁命名为“卡拉延群岛”。1978年6月11日,菲总统 签发1596号总统法令,正式宣布“卡拉延群岛”归菲 所有。其主要论据是: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岛屿”; 这些岛屿离菲最近,对菲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
南沙四大群岛。
南沙群岛地图
②组成
南沙群岛:是
中国南海诸岛四大
群岛中位置最南、
岛礁最多、散布最
广的群岛。主要岛
屿有太平岛、南威
岛、中业岛、郑和
群礁、万安滩等。
曾母暗沙是中国领
土最南点。
2. 南沙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概述: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
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
但70年代开始,越、菲、马等国以
(1)南沙群岛的历史概况
①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
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唐宋年间,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 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 沙”、“万石塘”、“万里长沙”等。
③地图中的记载
南海争端及对策

南海争端及对策一、南海现状目前南海诸岛的情况是,越南占了29个,占据最多;菲律宾占了8个,占据最早;马来西亚占了5个,占据得最肥。
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
中国实际控制9个,大陆8个,台湾1个。
现在看来此地已被掠夺得支离破碎,海域被分割,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情况非常普遍,中国版图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名存实亡。
最近,中国南海争端又起,风云突变。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二、南沙群岛缘何惹得各国垂涎世界上战争的原因千奇百怪,但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利益角逐和资源抢夺。
经济价值,南沙海域是聚宝盆。
从地图上看,这些岛都很小,很多小岛小到只有在退潮时才能露出海平面,黄岩岛也是小到搭一个平台都很困难的程度。
但根据国际法,有了这个小岛,就可以控制12海里的领海,再占据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这里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更重要的,石油储量约为350亿吨,号称第二个波斯湾。
随着陆地能源的枯竭,未来能源靠海上,海上能源靠深水,对于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未来的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为中国的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其次,南沙海域是黄金通道。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控制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道,是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
再次,战略价值。
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我国能控制南沙海域,我军防御纵深将增大上千千米。
这一宝贵的战略纵深,不但加大了我军海、空力量的回旋余地,而且对于我国抵御强敌战略空袭,掩护陆上兵力行动具有突出意义。
中国南海争端

2、从非常实际的角度上讲,要打仗都是要得利益的, 没有利益的战争是白耗钱财属于穷兵黩武,会使国家 进入危险的境地。虽然南沙蕴藏石油、可燃冰、锰、 铁、铀等各种资源,但南海石油有个特点开采难度大, 南海最大的石油资源全在海盆里,水深有两千到一千 五百米,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风险也大。另外,中 国目前在南海缺乏转运中心,导致开采出来的资源运 送成本相当的高。而周边国家越南,文莱等都是近岸 开采,直接用管道输送,不仅技术上容易实现,而且 运行成本也够低。
6、最后,即使打下来了,南海诸岛礁面积很 小,无法建立基地。没有基地,缺乏航母无法 持久作战。如何据守?
八、对南沙现状的反思
纵观南沙事态的演化史,客观上造成对我们不利的一 面,但也有我们主观上的失误和不足。 ①我国历史上是个重陆地轻海洋的国家,这种思维模式 对我国的海洋策略造成重大影响。如果在当时能够高瞻 远瞩认识到海权对中国的重要性,建立一支国力所能承 受的适度规模的海军,经常派去到南海地区巡逻,游弋, 宣示我对南沙的主权,让周边国家看到我们在南海的存 在,可以有效的遏制邻国的扩张野心,不给他们造成机 会。 ②其次,从维护大局出发,我国的忍让态度也让这些恶 邻小霸们得寸进尺,步步紧逼。1974年,1988年对越海 战只是一种有限的还击,没有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也 没有改变南海的根本局面。
二、南沙群岛现状:
目前,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中沙群岛 被中国实际控制,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控制, 而南沙群岛的情况复杂得多。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 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资源 遭到大量掠夺。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 马来西亚和文莱,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 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6国7方在南沙群岛 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
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与现状

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目前南海形势错综复杂。
当前,菲律宾提出南海仲裁案的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立场,被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媒体贴上了“不尊重国际法”的标签;中国不承认、不执行仲裁案裁决结果的立场,被扣上了“不遵守国际法”的帽子。
鉴于这种形势,有必要将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本质问题搞清楚,以正国际社会视听。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发展演变南海是位于东南亚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台湾本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印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海岛礁由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南海是位于西太平洋的一个边缘海,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南海海域总面积大约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这些岛礁被合称为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其中面积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12平方公里,其他各岛面积要小得多,其中西沙最大岛屿永兴岛1.85平方公里,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0.4平方公里。
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并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
中国人民对南海诸岛的发现可以上溯到汉朝。
大量翔实的中外史料对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提供了丰富的证据。
早在二千年前的汉代,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航海和生产实践中发现了南沙群岛。
这在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时万震的《南国异物志》、东吴将领康泰的《扶南传》等书里均有记载。
这些记载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土地的认识,在国际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东汉杨孚《异物志》有“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
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崎头”则是当时对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
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了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中国人民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开发经营以及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的实际管辖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

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与现状分析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南海拥有广阔的海域。
然而,南海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
这篇文章将深入分析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和现状,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根源1、主张领土主权的历史纷争南海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被认为是中国的领土。
在历史上,中国曾通过各种方式对南海进行控制,例如航行、贸易和领土统治等。
但是,在19世纪后期,欧洲列强的崛起和日本的侵略,使得中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严重破坏。
去殖民化和抗战时期,日本曾单方面宣称对南海的主权。
1947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九段线图》,宣布对南海拥有主权。
2、国际法和标准的角度在国际法和标准的角度,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基线是所有沿海国家的主权线。
领海宽度在12海里以内,海洋渔业和石油勘探等资源属于沿海国家的管辖范围。
领海以外的200海里内,是该国的专属经济区。
这意味着,沿海国家至少在12海里范围内对该海域拥有绝对管辖权和权利。
3、国际市场清晰性南海拥有丰富的能源、渔业和其他自然资源,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关注。
沿海国家都主张自己对该地区的领土主权。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认为,南海是其领土,并进行了海洋勘探和开发。
而中国也主张自己对南海有主权要求。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1、中国与越南之间的海洋争端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海洋争端始于20世纪90年代。
越南主张其在南海的主权,反对中国把海洋领土划为“九段线”。
2009年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海域出现了严重摩擦,中国公开发表了有关南海问题的白皮书,认为该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越南则认为中国的主张是违反国际法和标准的。
自此,在南海的海域,中国和越南之间的海洋争端逐渐恶化。
2、中菲之间的海洋争端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海洋争端源于南沙群岛和黄岩岛的争议。
2012年,菲律宾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出申请,要求判定菲律宾在南海的领土和经济权。
然而,中国拒绝接受这项申请,并坚持其对南海的主权主张。
南海问题的由来和现状

南海问题的由来和现状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却迟迟难以得决,反而处于越来越被动的状态。
当前,南海主权争端问题日趋复杂化,并使中国的南海海权与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南沙群岛岛礁多数被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占据;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主权与资源争端时有发生,冷战结束后尤其是1995年以来,南海周边的东南亚相关国家与中国围绕南海主权和资源的争端频频发生;南海周边国家不断扩充军备,并加强合作;菲律宾在南沙问题上异常活跃,不断叫嚣要把南沙问题提交国际法庭,以积极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
面对目前复杂的局势,我们应该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既要捍卫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要妥善处理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产生的争端。
1.南海问题的由来:所谓南海问题主要是指涉及南海的岛屿主权、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三方面的争议,争端方为中国,中国台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称之为…六国七方‟①。
”其实质就是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地区主权归属上的争端,焦点是南海群岛的主权归属。
有关南海问题的争端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末,在此之前,并不存在南海争端问题。
1969年,联合国一个专门调查委员会在南海周围海域进行石油资源的预测研究,认为南海海底可能是世界上蕴藏石油和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②南中国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油气、矿产等资源,被称之为第二个“波斯湾。
③再加上南海是世界上一条重要的海上国际运输航线,使南海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和资源价值。
一时间,南海的战略价值凸显。
南海地区所蕴藏的战略价值使南海地区的周边国家对南沙诸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也纷纷以种种借口抢占和争夺我南沙诸岛。
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觊觎中国南海的油气资源,近些年来,他们侵犯中国主权的动作不断发生。
越南曾声称在南沙“决不放弃一寸土地”,“不惜与中国一战”。
马来西亚则在中国南沙地区大肆开采石油资源并鼓动东南亚国家联合起来成立南沙集团,共同对抗中国或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南海问题的由来、现状和解决方案探讨

南海问题的由来、发展、解决方法一、南海的历史:南海——曾经也是一片宁静之海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人民最早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
南海早在先秦时代就被中国人知晓,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从此以后南海始终处于中国政府管辖。
公元前1世纪的《异物志》和晋朝裴渊所著《广州记》已有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的记载。
明清时代,海南岛渔民到南沙群岛进行捕捞的人数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形成了固定的作业路线。
中国渔民还在岛上种植树木,开垦荒地,开发海岛。
19世纪以来,外国航海家和侵略者根据他们目睹的事实也不得不承认是中国人民在开发、经营南沙群岛。
英国海军部测绘局《中国海指南》对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描述为,“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介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也有久居岛礁者。
”中国还是最早管辖和行使南海主权的国家。
明代《郑和航海图》中标绘的“万生石塘屿”即今天的南沙群岛。
1716年《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都将南沙群岛列入版图之内,标为“万里石塘”。
所谓南海问题,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并不存在。
南海作为中国的传统海域,在世界上并没有异议。
世界上一些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都认为南海是属于中国的。
包括越南在上世纪50年代曾多次正式地、公开地声明,承认西沙、南沙等都是中国领土。
1956年,越南总理范文同曾经正式照会周恩来总理,明确表示南沙、西沙属于中国。
直到70年代,在越南军方出版的地图上,还标明南沙、西沙都是中国的。
甚至连越南中小学生的教科书都标明南沙、西沙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所以说,南海曾经是一片宁静之海。
二、南海问题从何而来?纷争升温——利益的驱动地缘因素:南海是我国南部的陆缘海,也是世界第三大陆缘海。
同时南海地区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全世界40%左右的海上运输量要经过南海。
南海周边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
环南海国家包括中国以及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航道安全利益牵动各方的神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讲南海争端的起始和目前南沙群岛的控制现状
(一)南海争端的起始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基本未受到严重挑战。
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组织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
一位美国科学家对东海和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惊叹不已,惊呼这一海域为“第二个海湾”。
此后,东海、南海的不少周边国家都陆续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甚至开始出兵抢占南沙群岛的岛屿。
至1973年8月底,南越占领了中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的6个岛屿。
1974年1月,我军以武力回击,使南越老实了一阵子。
20世纪80年代,南海的丰富资源被更多的国家觊觎,一些岛礁逐步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侵占。
这种“渐进式”的过程,大体上是以舆论造势、外交试探再到驱逐中国渔船、实际控制周边海域的方式进行的。
截至2009年,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抢占岛礁扩大“主权”范围的政策,转为以军事控制、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并重的方式强化对南沙群岛的“有效占领”,以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企图谋求对南沙群岛“主权”的合法化。
就这样,所谓的“南海争端”就产生了。
(二)南沙群岛的控制现状
南沙群岛虽然是我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但实际上处于我们实际控制下的并不多。
1、中国控制8个岛礁
中国控制8个岛礁,其中南沙诸岛中的最大岛太平岛由台湾派军驻守…
2、越南占领29个岛礁
越南占领29个岛礁,已形成230海里的岛链,驻扎了一个营600人的军队,并在南威岛设立指挥部…
越南,它的国土面积呈S形,北边是北部湾,和我们的广西、海南、广东大约这三省是交界的,再往南一直延伸到南海。
越南武器装备主要有两样,一个是从俄罗斯那里买的苏-30,它的作战半径很大,直接飞到三亚一点问题没有,苏-30飞机巡逻到中国的海南岛,以至整个海南都没有问题,另外一个是基洛级潜艇,可以到黄海、东海,而且可以封锁马六甲海峡。
整个南海,越南是仅次于中国的一支力量。
3、菲律宾占领7个岛礁
菲律宾占领7个岛礁,进驻了10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拥有一条长1300米的简易飞机跑
菲律宾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90年代初期以前,美国在菲律宾有两个大的军事基地,一个是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再一个是克拉克空军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美国第七舰队驻扎的。
90年代菲律宾要独立,国家要收回主权,把美国赶跑了。
后来,菲律宾感觉中国太庞大了,菲律宾太小了,所以说他感觉不安全,这样又跟美国签了一个美菲军事协定,每年有一定的军事演习,如果菲律宾哪一天不测的时候,美国还可以帮它打仗。
这就为美军干预买下了伏笔。
3、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礁
马来西亚占领3个,在所占岛礁上驻军100人,拥有一条600米长的简易飞机跑道
马来西亚这个国家虽然小,但是它的战略地位很重要,直接扼守马六甲海峡,谁都不敢得罪它,首先中国不敢得罪马来西亚。
通过马
来西亚的船只最多的就是中国的,我们出口的东西要通过马来西亚,通过马六甲海峡送出去,进口的也要通过,所以今年胡主席在参加上合组织会议的时候虽然非常繁忙,还是用一天的时间访问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4、文莱占领1个岛礁
这个就是南海争端方里面最弱小的了,实力基本可以忽视,但这个国家抢夺南海资源的步子却一点不慢。
(三)南海争端的国际化
之前,南海争端虽然也存在,但没有象现在这样激烈,这样火药味十足,近两年南海问题发生急剧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南海争端正在日益国际化,美日等国际力量不断插手南海争端。
去年7月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河内举行的东盟外长论坛上表示,南海问题关系到美国的利益,为解决南海问题美国有意主持召开国际会议。
接着,9月24日,在第二次美国—东盟峰会上,奥巴马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在纽约就加强美国和东盟关系举行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的主权争议,强调南海的航行自由很重要。
刚才我们也提到,马伦访华时也高调宣布美国要保持在南海的存在。
而在此前,美国历届政府对南海问题的立场都是保持中立,直至2009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问菲律宾时,仍向新闻界表示,美国的现行政策是不介入南海的领土争议问题。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奥巴马政府要改变以前的中立政策,高调介入呢?
首先,这是遏制中国的需要。
毫无疑问,象中国这样超大规模国家的崛起,注定是西方无法接受的: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甚至人种也不同,按照西方“只要不是基督徒就是异教徒”的两
分、两元逻辑,从战略上讲,西方千方百计遏制中国是必然的。
更何况,面对中国的持续成功和西方的相对衰落,西方第一次真切地预感到自己时代的终结。
因此,美国如此迅速地就南海问题向中国叫板,并不意外。
目前南海“紧而不绷,乱而不战”的局势对美国最有利,美国可以仲裁者的超然地位凌驾于中越菲之上,两头得利。
美国与南海争端当事国举行军演,意在扶植东南亚诸国对抗中国,打“代理人战争”,消耗中国国力。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以及金融海啸使美国实力大为缩水,为了让中国这条巨龙被困于浅海,美国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争议,挑拨离间,使这些国家彻底倒向美国,沦为华府打手。
而当中国与这些国家进行缠斗时,美国则可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医治创伤,亦可利用倾销军火收取保护费,坐收渔翁之利。
今次南海危局给美国提供了进一步围堵中国的良机,可以预计,美国介入的力度与广度将不断增大。
其次,南海是美国贸易和石油的重要航线,同时也是美军向印度洋部署,特别是向波斯湾、中东地区部署兵力的重要通道,因此,对于美国来说,南海是其对亚太进行军事干预的重点方向之一。
最后,随着全球的经济中心和地缘政治重心正在从大西洋两岸转向太平洋地区,美国也想借南海争端,重新在越南和菲律宾站稳脚跟,加强围堵中国,提升自己的发言权。
据日本媒体报道,越南政府表示,计划把金兰湾重新建成军民两用设施,允许美国等国舰艇停泊,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牵制。
自21世纪以来,五角大楼就想重新进驻越南金兰湾,卡住中国远洋海军的脖子。
这次,终于利用南海争端得逞了。
这个国际因素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是日本,为了取得亚洲领导地位,也把发展同东盟的关系放在重要的地位,力图以东盟为突破口,
把投资和外交重心向亚太地区作战略转移。
同时,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其海上经济能源补给线也经过南海海域。
日本唯恐我国行使对南海的主权后两国一旦爆发冲突,其经济命脉就会被掐断。
而南海问题就成为美日插手的最好突破口和切入点,东盟因情就势,实行“以大制大”的平衡政策,在南海问题上频打“美国牌”和“日本牌”,造成了南海争端的“国际化”。
三、谈谈对南海争端解决途径的思考
我们说,南海争端现在日益激烈,也到了必须认真考虑加以解决的时候了,这个问题如同台湾问题一样,不能无限期拖下去,拖下去的话,对我们极为不利。
因为从国际惯例来看,国际法尊重先占为主的原则,谁先占领并实行有效的管理,谁就拥有较大的主导权,就会得到国际法的尊重。
我国有50多个岛礁被马来西亚、越南、文莱等占领使用了30多年,如果对方使用武力长期占领,并进行经济开发和行政管理,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默许和现实,国际习惯法就会认为我国对这种非法占领的事实已不再表示抗拒,所以就倾向于尊重这样的占领现实。
所以,我们不能老说历史怎么怎么样,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
大英帝国还曾经是“日不落帝国”呢,今天不也缩回到他自己的英伦三岛去了吗?我们要正视现在的现实,想办法加以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从国际上的成功例子来看,主要有三种途径:外交手段、军事手段和第三方仲裁(如国际法庭)。
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