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体会

合集下载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体会

老年期抑郁症病人的护理体会
行 ) ( 验 。 P< . 5为 具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检 O0
2. 果 结
3 结论 .
哮喘已成 为儿童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 大多数患儿分散在家中治疗 , 多数 患儿家长对该疾病认识不够 充分 , 不能有效进行 哮喘发作的应急防护等 自 我护理措施 , 而近年 来 , 自我 护理 已经成 为个体 、 家庭的一个发 展趋势 【 。 5 ] 为了提高哮喘疗效 , 了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外 , 除 医护人员还应教授患儿及 其家属基本的健康教育 , 使其在哮喘预防 、 急性发作等时候 能够有效控制疾 病进程 。近年来 , 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护理过程 中对患者的疾病 预后 、 疾病 发生频率、 生存质量等的改善均有重要意义 , 其主要分为院内健康教育与 院 外健康教育。而 院内健康教育是 院外健康教育 的基础。

78 .

[ ] 陈虹 , 2 杨翠花 , 彭碧秀, 儿童哮喘长期 管理 与控制中健康教 育的效 等. 果评价[ ] 中国健康教育,05,i ) 8 4— 2 . J. 20 ( 1 :2 86 [ ] 计惠民, 归燕. 性疾病患者 的 自我护理 [ ] 国外 医学. 3 徐 慢 J. 护理 学分
作 者简 介 : 翠 龙 。 生 于 16 许 出 9 2年 6月 . 。 西 南 宁 . 科 , 管 护 师 , 女 广 本 主 主要 研 究方 向 : 年 护 理 。 老
医学信 息
护 理 园 地
ME IA F R o D C LI O MAr N N I

N 9 0 1 o0 2 1
本 研 究 主要 采 用 护 理 人 员 院 内教 育 , 推 动 家 长 对 患 儿 进 行 院 外 教 育 以 从 而增进健康教育对哮喘患儿依从性 , 自我护理 习惯 , 良好 的生活习惯 , 自 我 管 理能 力 及 治 疗 效果 的 改善 。本研 究 中 的健 康 教 育 方 式 主 要 采 用 口头 讲 解哮喘相关知识及哮喘健康教育手册的发放两种方式 。 本研究结果显示 , 经过 医护人员 l a的健康教育后 , 观察组患儿在正确使 用干粉剂 、 坚持使用 峰流速仪 、 按期复诊及记 录哮喘情况等方面明显 优于对 照组 , 提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儿及家属 的依从性 , 帮助患儿建立 良好的 自我护理 习惯 , 提高患儿及家属 应对疾病措施 , 成 良好的生活 习惯 等 , 养 是 提高患儿 自我管理 能力及 治疗效 果的较好方 法, 明显 促进 了病人 与医护 及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抑郁症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可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关键词】抑郁症;护理抑郁症属于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易激动,缺乏兴趣和精力,无信心,生活质量下降。

严重者导致社会关系紧张、失业、诱发或加重其精神或躯体疾病[1],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笔者在抑郁症科从事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为了使抑郁症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早期出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护理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对所患疾病缺乏正确认识,缺乏治疗信心,拒绝住院治疗,护士应加强健康指导,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用心倾听患者的心理问题。

同情其挫折,关心其痛苦,理解和尊重患者,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住院治疗。

2 加强巡视、密切监护、严防意外抑郁症患者容易出现悲观、失望、孤独无助、自我评价低、兴趣减退、生不如死的感觉,所以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是抑郁症患者重要的护理问题。

2.1 对自杀观念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应将其置于重要监护病房,专人护理,24 h不离开视线,严格交接班制度,加强危险品检查,确保患者安全,必要时行保护性约束。

2.2 严密观察患者的言语、动作和行为表现,避免单独居住、单独活动,尤其在交接班、吃饭、清晨、夜间或工作人员少、工作忙碌时,及时掌握病情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护理,严防意外发生。

2.3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常变化,情绪极度低落、伤心绝望、彷徨不安或突然情绪开朗,表现活跃,主动与他人交往以蒙蔽他人,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报告医生,严格交接班,积极引导患者、纠正错误或消极的观念,分散其注意力。

3 加强心理护理抑郁症患者表现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兴趣丧失、对工作学习和前途悲观失望、毫无信心,自认为是社会的累赘,家庭的负担,焦虑、失眠、易怒,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地说,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3.1 入院时热情地接待患者,态度和蔼、举止端庄、讲话热情,使其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老年期抑郁症36例临床表现与护理

老年期抑郁症36例临床表现与护理

药物护 理 : 持 服 药人 口是 保 证 治 坚 疗, 缓解症状 的基 本条 件 , 是做好 护 理工 作的重要前 提 。根据 抑郁 症不 同表 现类
住院安全 , 寻找有 效护理方法降低 意外及 自杀的发 生, 分析 住 院现状特 点 , 定相 制
应 的 护 理 措 施 。 方 法 : 析 住 院 患 者 意 外 分
老年期抑郁症是指首 次发 病于 6 0岁

以后 , 以持久 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相 的 种精神 障碍… 。我科 近年来 收治 老年
患者, 重点强化 他们 的独立 性 , 少依 赖 减
性 , 意 巩 固和 发 展 新 学 到 的应 对 技 巧 和 注
抑郁症患者 , 经过 精心护理 取得较满意效 果, 现将 护理体会 进行 总结报告如下 。 临床资料 我科 20 2 1 0 5— 00年收治老年抑 郁症 患者 3 6例 , 1 男 5例 , 2 例 , 女 1 年龄 6 5— 7 0岁 。诊断 标 准 : 国精神 障碍 分类 与 中
示。对此 , 决不能掉以轻心, 及时报告主 要
进食少 和 水分 不 足 等原 因, 常易 出现 便 秘 。所 以 , 当尽可能鼓励病人进食蔬 菜 应 和水果 , 带领其做些活动 , 时上厕 所 , 定 帮
助其建立 有规律 的大便 习惯 。必 要时 可
管医生并加强护理 , 严防自杀行为。 细心观察患者 睡眠情况 , 抑郁症患者
常拌有失 眠 , 入 睡 困难 、 醒 为 多 见。 以 早 常表现入 睡前忧心忡忡 、 焦虑不安 。此 时
诊断标准第 3版。病程 0 5~1年 , . 文化 程度 , 中 5例 , 中 2 高 初 0例 , 小学 1 1例 ,
以城市居多 , 文化程 度无 关 , 格 特征 与 性

空巢老人下肢骨折后焦虑、抑郁的护理体会

空巢老人下肢骨折后焦虑、抑郁的护理体会

影 响老人的心理情绪 , 焦虑 、 抑郁 症 的发生率更 为显著 。不仅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也 与躯体症状 相互 作用 , 严重影 响着 治疗效 果和预后。另外 , 空巢老人住 院期间的主要特点是患者 住 院全程无亲 属陪 护 , 其一 切工 作均 由护 理人 员完 成 。为
此 加 强 空 巢 老 人 后 的护 理 质 量 尤 为 重 要 。

1 61 ・Biblioteka ・临 床 监 护

空巢 老人 下 肢骨 折 后焦 虑 、 抑郁 的护 理 体会
陈光 华 , 孛素 霞 , 王 冬红 , 武 文涛
【 关键词 】 空 巢老人 ; 下肢骨折 ; 焦虑 , 抑郁 ; 护理
【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3 ) 0 9 B一 0 1 6 1 — 0 2
理人员 组成的护理小组 。全天陪护在患者身边 , 为空巢老人住 院期间提供全程服务 , 全面评 价其健康 状况 和需求 , 进 而优化 服务模 式等措施 , 提 高空巢 老人 护理质量 , 增加 他们 的 自信
1 0 s , 收缩 1 0次 为一组 , 重复 1 0次 , 每天 3— 4次。身体其他 各
部位 的关节 、 肢体亦应进行功能锻炼 。鼓励 下肢骨折患 者每 3 小 时用 吊架锻炼 1 次 。伤后 2周 , 指导患 者活动 骨折部 位上 、 下 的关节 。( 2 ) 行 走锻炼 : 做 患肢 外 固定 的患 者 , 疼痛 减轻 后 可早期进行 患肢 的行走锻炼 ; 行走时护士应提供安全保 护。先
选取 2 0 0 9— 2 0 1 1年符 合标 准 的病 例 6 9例 , 均 为年 龄 6 0 岁以上的空巢老人 , 男3 5例 , 女3 4例 ; 胫腓骨 骨折 2 7例 , 股骨 颈、 干、 粗隆间骨折 4 2例 , 存 在并发 症 的 5 1例 , 排 除骨肿 瘤或 骨髓 炎等所致的病理性 骨折 , 无 精神 异常 、 酗酒及 肝 肾功能异 常, 无睡眠呼 吸暂停综合症 等所 致的抑郁 。除 3例疗效不太满 意外 , 其余效果显 著。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

方法对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评。

结果经过系统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体重减轻、睡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均得到显著改善,阻滞、日夜变化、焦虑、绝望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能够很好的与医护人员配合并且能够得到积极的心理护理,均可以收到明显疗效。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心理护理;体会老年抑郁症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及意志活动减少。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严重困扰着老年抑郁症患者。

病程较长,常影响家庭生活及社会的功能,严重的可导致自杀[1],心理护理是老年抑郁症治疗的一项重要环节,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走出心理误区,避免自杀以及其他伤害行为,提高患者的心理应激能力。

我们于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对于住院治疗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人住我院治疗的4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46例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hamd>20分[2]排除脑器质性、躯体性疾病所致的抑郁状态。

患者病程3个月至11年。

其中女25例,男21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0.6岁;患者文化程度:初中以下22例,初中10例,高中8例,大学以上6例。

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首先在人院后1周内以及出院前1周内分别采用hamd进行测评,超过35分为严重抑郁,总分>20为轻或中度抑郁。

经过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体重减轻、睡眠障碍以及认知障碍均得到显著改善,日夜变化、焦虑、阻滞、绝望感有不同程度改善。

2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3]2.1 精神状态以及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脑功能减低,患者思维缓慢、反应迟钝、精神恍惚、记忆力以及理解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者可以产生幻觉、人格解体等症状。

老年抑郁症的防治护理体会

老年抑郁症的防治护理体会

抗抑郁剂等 , 其 他还有电休克 、 心理治疗等 。
3 . 2 预防措施 主要是 预 防复发 。老 年抑郁 症发 生与 心理社会 因素密切相关 , 身体 老化 与躯体疾 病也是 重要 的诱 发 因素 。因此 , 根据 不同高危 人群 , 采取 相应 的有效 措施 , 对 老年抑郁症复发 的预 防会起到积极 的作用 。 3 . 2 . 1 加强对老年人群 的精神卫生知 识宣传 , 以做到早
既往神经 、 精神病史患者 。 1 . 2 临床特点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症状 常不典型 , 多数 患者有突 出的焦虑 、 烦躁情绪 , 精神运动性迟缓和躯体 不适 的 主诉也较年 轻患 者更 为 明显 。情 感 低落 是抑 郁 障碍 核 心症
状 。 以显 著 而 持 久 的情 感 低 落 为 主 要 表 现 , 伴有兴 趣缺乏 、 快
3 .防治 措 施 与 护 理
会伦理及心理 因素的影 响 , 极 易诱发 老年 抑郁症 的发 生 。严
重影响老年人身 心健 康和社 会和谐 发展 , 因此对 老年抑 郁症 的防治 、 护理康复十分 重要 。本 文主要 分析 了老 年人抑 郁症
的可能发病原 因和防治护理措施 , 旨在促 进老年抑郁症康复 。
发现 , 早治疗 。
感缺失 、 思维迟缓 、 意 志活动减少 、 精神运 动性 迟滞 或激越 、 自
责 自罪 、 自杀观念和行 为 、 睡 眠 障碍 、 食 欲减 退 、 体重 下 降、 性 欲减退 、 抑郁 心境晨重晚轻 的节律改变等 , 伴随症状 与高涨或
低落 的心境相协调 。病程 特征 : 多数 为间歇性 病程 , 间歇 期精 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 平 。既往 有类似 的发 作 , 或病 程 中出现 躁狂与抑郁 的交替发作 。体格 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一般无 阳性 发现 , 阳性 家族史有参考价值 。 标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

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

与 , 病人 对 自己有 I信 心 , 让 h 同时注 意及 时肯定 和加 强
这种 良性 感觉 。培养 老人 的个 人兴 趣 和爱好 , 如养 花 、 欣 赏音乐 等 , 量 引导患 者往好 的方面思 考 , 尽 避免 老想 不幸 的或 不开 心 的事情 , 鼓励 其保 持乐 观 、 极 向上 的 积
郁症 的治疗 全 程 中应 辅 以心理 治疗 。心 理护理 能 给患
者提 供支 持 , 除 心理 负担 , 助 病 人 克 服疾 病 的 困 解 帮 扰 , 得 导 致 抑 郁 症 的环 境 因素 等 诱 因 减 少 到 最 低 使
程度。
1 2 1 疑病 性 : 现 为 以 自主神 经症状 为 主的躯 体症 . . 表
月 自2l O 1年 6月 , 收治 2 8例 老年 期抑郁 症 患者 , 合 结
精 心护 理 , 得满 意疗 效 。现将护 理体 会报 告如下 。 取
1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 料 .
过 自己的言语 、 眼神 、 或姿 态表 现 出对 患 者 的充 分 理解
和 同情 , 得他 ( ) 愿 意 向 护理 人 员 倾 诉 。老 年 抑 使 她 们
快 , 年人很 难跟 得 上 。对 老 年 病 人 护 士 和家 属 要 有 老
耐 心 、 心 , 老 年 人 一 定 的 反 应 时 间 和 空 间 , 别 在 细 给 特
不 展 , 日唉声叹气 , 孤独 感 , 外界 无动 于衷 。 终 有 对
病人提 出问题 时 , 士 和家 属 要 认 真 应 聆 听 和注 意 老 护 年人 的情 绪 , 则老 年人 觉得对 自己不 重视 或不尊 重 , 否
到较好 的调适 。老 年期 抑 郁 症 易 复发 , 防其 复 发具 预 有 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老 年 期 抑郁 症 的发 生 与 心理 、 社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护理体会

老年人脑卒中后抑郁的护理体会
以 微笑 服务 营造 一 种 家 的 感 觉 ; 用 听 音 乐 、 报 纸 来 缓 解 采 看
12 方法 .
采用 S DS量 表 , 量 表 含 有 2 本 O个 反 应 抑 郁 主 观
感 受 的项 目, 每个 项 目按 症 状 出 现 的 频 度 分 为 四级 评 分 , 其 中1 O个 为 正 向评 分 ,O 为 反 向评 分 。 按 评 定 时 依 据 的 等 1个 级标 准 为 :1 没 有 或 很 少 时 间 ; 2 少 部 分 时 间 ; 3 相 当 多 () () () 时 间 ;4 绝 大 部 分 或全 部 时 间 。若 为 正 向 评 分 题 , 次 评 为 () 依 粗 分 12 3 4分 ; 向评 分 题 , 评 为 4 3 2 1分 。 待 评 定 、、 、 反 则 、、、 结 束 以后 , 2 把 O个 项 目 中 的 各 项 分 数 相 加 , 得 到 总 粗 分 即 ( ) 然后 将 粗 分 乘 以 1 2 X, . 5以后 取 整 数 部 分 , 得 到 标 准 分 就

6 2分 为 轻 度 抑郁 , 6  ̄ 7 ≥ 3 2分 为 中 度 抑郁 , 7 > 2分 为 重 度
抑 郁 。 ] 13 治 疗 . 根 据 不 同症 状 选 用 不 同 药 物 , 伴 有 焦 虑 和 睡 对
2 6 加 强 营 养 维 生 素 和 氨 基 酸 对 人 的 心 理 健 康 很 有 帮 . 助 , 气 暴 躁 且 怪 癖 、 观 的人 在 大 幅度 增 加 营 养 后 , 脑 中 脾 悲 大 用来 维 持 正 常 情 绪 的去 甲 肾上 腺 素 会 大 大 增 强 , 而 在 很 大 从 程度 上 克 服 情 绪 的低 落 [ 。所 以 , 强 营 养 对 患 有 抑 郁 症 的 4 ] 增 人也是 非常重要 的 , 议患 者多食用 深海鱼 、 蕉 、 萄柚 、 建 香 葡 全麦面包 、 菠菜 、 桃 、 蒜 、 樱 大 南瓜 、 脂 牛 奶 、 肉 。 低 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5-11T09:36:13.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6期作者:邬芳华
[导读]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本文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313000)
【关键词】老年患者;抑郁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6-0332-02 老年抑郁症为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上、以持久的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减退、配偶亡故独身、空巢、躯体疾病等诸多原因,使老年人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易诱发心理异常,而导致精神障碍。

据统计我国55岁以上的中老年抑郁症比例高达10%~15%,首次发病的中老年抑郁症以50~60岁这一阶段最高,而且女性高于男性。

在65岁以上抑郁人群中,有自杀观念者高达10%。

[1]本文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我院心身科60~78岁老年抑郁症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女性54例,男性3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2.8岁。

符合ICD-10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18分。

排除标准:无精神病性症状及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1.2 治疗结果
采用HAMD在护理前、护理后三周各评定1次,以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4级评分标准,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

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中65例为痊愈(75%),17例为显著进步(20%),3例为进步(3%),2例为无效(2%)。

2护理
2.1生活护理
老年抑郁症患者24小时不应该离人,应有专人护理,最好是亲属,如有特殊情况也可请人护理。

鼓励家属要关心、体贴患者,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指导合理饮食、规律进食,合理搭配营养,多饮水,多进食蔬菜、水果,忌抽烟、喝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2睡眠护理
睡眠障碍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常见症状,要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鼓励患者白天适当活动,减少卧床时间,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兴奋性饮料,可睡前热水泡脚或饮热牛奶,以促进睡眠。

2.3用药护理
告知患者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加量、减量或停药,要严格按照医生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服药前告知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以免影响其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抗抑郁的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文拉法新等,一般1~2周之内疗效尚不是很明显,有可能只是部分症状得到改善[2],有些患者早期用药时甚至会加重病情,如引起或加重焦虑、坐立不安;少部分患者甚至产生自杀念头[3];有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静坐不能等反应[2-3]。

2.4 安全护理
抑郁症患者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因此,要为患者创造安全的病房环境,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将剪刀、刀、绳子等危险物品带进病房;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尤其在夜间、凌晨、午间、交接班间隙及节假日等工作人员少及偏僻角落;做到服药到口;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及言行变化,如发现异常先兆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交班,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采取防范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5心理护理
2.5.1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
在与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态度要真诚、和蔼,尊重患者的隐私,不随意在公共场所谈论患者的病情,要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要以积极的语言激发患者最大限度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以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并适时用点头、微笑、手势等非语言方式来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

引导患者要从多方面看待问题,要多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

在得到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可请已恢复的同种病例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5.2改变认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指导患者采用适宜的行为方法处理心理冲突和压力;和患者一起查找思想中过激的不恰当想法和观念,共同探讨、重建理性认识,达到调节、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目的;鼓励患者多与外界交流,鼓励子女经常探望、多关心患者起居生活,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了解患者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做些自己喜欢又力所能及的事,鼓励患者每天运动,如跳舞、打太极拳、散步等,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如打扑克,唱歌、下棋等,以分散其注意力,逐渐忘记烦恼;鼓励放松训练包括听音乐、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

采用愉快、柔和的音乐进行放松训练[4]。

引导患者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鼓励其展开联想,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

2.6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知识,说明坚持治疗及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

鼓励其多与外界交流,鼓励子女经常探望,多关心患者起居生活,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思想,出院后检查其是否按时、定量服药。

抑郁症出院后的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家庭心理干预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因此只有社会、家庭、医院三者相互结合,才能促进患者康复,避免疾病复发。

3.小结
本组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通过加强生活护理、睡眠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强调家庭照顾,使患者心理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了患者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俄地,边普.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体会[J].西藏医药杂志,2012,33(4):61-62.
[2] 彭伟珍,孔令春,陈华.抑郁症药物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1,23(7):169-171.
[3] 马丽娜,李耘.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17(24):3777-3779.
[4] 宋艳红,吕玉仙,张林等.心理护理联合音乐疗法改善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11-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