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1化石吟(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参考答案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参考答案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参考答案(一)化石吟一、“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化石吟”就是赞颂化石。

以此为标题可以引发读者的遐思,激发阅读兴趣。

化石向人们展示了在远古的世界,地球上生活着原始动物,最早出现的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的古脊椎动物——鱼,以后又在此基础上进化成其他动物,如两栖类动物、爬行类动物、鸟类动物、哺乳类动物等(可结合生物知识具体回答,只要说明生物进化就行了)。

另一方面,远古的世界,地球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由原始植被进化而来的原始森林覆盖了陆地的绝大部分,那真是一个“葱茏”“幽雅”的世界(可结合地理知识回答,符合要求即可,不拘泥于字句。

)二、“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

可以说,最后一节是对第二节的回答。

这样写首尾呼应,使全诗结构浑然一体。

三、这段含义是说,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

化石里残余着一些有机物,为后人们留下了宝贵的信息,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有机物,可以了解该生物存活时的生理状况,并进而了解了当时的自然环境状况。

这样写的好处在于,诗句运用了表达含蓄的语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物进化的图画,大肆铺陈,吟咏化石,盛赞化石的功劳,回答了生物进化的“平凡真理”“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四、巨型鹦鹉螺Orthocone奥陶纪(距今5.1—4.38亿年)——海洋无脊椎动物全盛时期。

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

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之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

笔石是奥陶纪最奇特的海洋动物类群,它们自早奥陶纪开始即已兴盛繁育,分布广泛。

腕足动物在这一时期演化迅速,大部分的类群均已出现,无铰类,几丁质壳的腕足类逐渐衰退,钙质类的有铰类则盛极一时;鹦鹉螺进入繁盛时期,它们身体巨大,最大可达11米长,是当时海洋中凶猛的肉食性动物;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为了防御,三叶虫在胸、尾长出许多针刺,以避免食肉动物的袭击或吞食。

语文七年级上册化石吟word课后题及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册化石吟word课后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奇huàn()guǒ()藏cōng lóng()()骸骨()潜行()zhuóyuè()()躯壳()档案()思绪()2.《化石吟》是一首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的意思。

3.对“化石”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从以上的注释可知,化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的,我们见到的鱼化石、虫化石和树叶化石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的,研究化石有两大作用,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题目为“化石吟”,“吟”本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在古代诗歌的题目中较常见,例如《_____ ___》《________》,本文题目中“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以及生物课、课外获得的知识回答: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6.课文第一节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四种古生物的神奇特征。

请你仿照它的句式,结合生物知识,再写几句,要求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一致,生物名称不能重复。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与下面诗句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C)朋友,不要说地上是阴影,那是因为你总低着头。

A.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B.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C.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D.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阴影永远留在你的身后8.将下面的句子改为一个反问句。

最新[Word]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化石吟同步练习+6名师优秀教案

最新[Word]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化石吟同步练习+6名师优秀教案

[Word]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化石吟同步练习 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化石吟同步练习6【本课重点】《化石吟》是科学诗,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化石保留了下来,是生命之躯曾经存在的明证。

同时它又是抒情诗,通过赞美化石从而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基础练习】1.解释词语。

(1)腐朽:(2)化为乌有:(3)潜行:(4)海枯石烂:(5)葱茏:(6)叹服:2.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 ) 其貌不洋( ) 坐想其成( )以逸代劳( ) 故技重演( ) 针贬时弊( )言不由中( ) 出神入画( )3.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4.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拓展阅读】1.阅读诗节,回答问题。

人造卫星又回答:对了,我正想告诉你,我靠神目——遥感技术,发现了隐藏的古城废墟——那是在南墨西哥的密林中,有你古代的玛雅城两座;两座古城里既有金字塔,又有千姿百态的石头建筑。

这永不消逝的废墟呀,它的考古价值堪称瑰宝骊珠:显示出公元前六百至九百年间,古代玛雅文化的繁荣画图!(1)这是人造卫星对地球说的一番话,诗歌采用的手法写出了人造卫星的技术在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

(2)从古代的遗迹来了解当时的历史,考古的价值就在这里。

请你查阅资料,举出实例来证明这一点。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去年六月,蒙大拿洛基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帕特?莱基在蒙大拿荒原的一个偏僻地方,发掘出一具约12米长、约为完整骨骼75%的霸王龙骨骼化石。

除了尾部短缺一小部分外,差不多是一具完整的霸王龙骨骼化石。

据此,科学家就能着手解开霸王龙的一些悬而未决之谜。

通常,体长12米,体重达3000千克,并长有17.7厘米长、剃刀般锋利牙齿的霸王龙,如果不归入食肉动物范围,令人难以理解的。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达标测试题(含答案)宁阳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达标题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化石吟》达标题A卷1.解释词语。

(1)腐朽:(2)化为乌有:(3)潜行:(4)海枯石烂:(5)葱茏:(6)叹服:2.改正成语中的错别字。

事在必行()其貌不洋()坐想其成()以逸代劳()故技重演()针贬时弊()言不由中()出神入画()3.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4.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化石吟》达标题B卷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骸骨()裹藏()葱茏()潜行()猛犸()2.《化石吟》是一首的抒情诗,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思。

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的意思。

3.指出下列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①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②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4.简要地分析一下这首诗前后照应的特点。

5.诗的一二两节采用问句的形式,有什么作用?6.根据课文内容以及生物课、课外获得的知识回答: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化石吟》达标题C卷(一)阅读下列诗句、答题: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1.根据下面句子的含义概括出相应的成语。

①形容经历了极长的时间,一般多指誓言。

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②太阳和星星的位置发生变化,指季节已改变。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一句的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21课 化 石 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第21课 化 石 吟

巧妙。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仿照参考示例进行赏析。
参考示例: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 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优选课件
点拨:
赏析:运用四个问句形成排比,既增强语势,富有强烈的节奏感,
又表现了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开启了读者想 象与联想的闸门。
优选课件
﹒﹒ ﹒﹒﹒﹒

化石,把化石比作人脸上的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
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3)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 进发。 答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无论时间多么久远,无论变化多 大,都阻拦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向近代进发,又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化的过 程。
第五单元
第21课 化 石 吟
优选课件
1.题目解读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
石头一样的东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有助于确定
地层的年代。“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 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优选课件
2.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科学24小时》1982年第2期。这首科学诗写于
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祖国各地,学
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兴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 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作者在这个时候,写 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优选课件
3.文体常识——科学诗
(1)定义:以科学知识为题材的诗歌,是科学与诗相结合的 产物,它用形象的思维、拟人化的手法,通俗、生动、有趣地把 科学知识表现出来。 (2)特点:艺术的形象性和科学的知识性,内容的科学性与 诗意。 (3)分类:从表达手法上分,有科学叙事诗、科学幻想诗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21化石吟练习5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1化石吟练习5新版新人教版

《化石吟》一、给以下加粗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万载( ) 骸骨( ) 猛犸( ) 档案( )日转( ) 卓越( ) 奇hu àn ( ) gu ǒ 藏( )葱l óng ( ) 幽y ǎ( ) 思x ù( ) 躯k é( )二、形似字注音组词。

载()栽()裁()骸()骇()垓()档()铛()裆()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诌()绉()⎧⎨⎪⎩⎪ 三、选词填空。

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________的神话。

A .奇异B .奇幻C .奇丽D .奇异2.你把我的________引向远古。

A .思路B .思潮C .思绪D .思想3.光阴在你脸上________道道皱纹。

A .留下B .写下C .埋下D .刻下4.黑色的躯壳________着生命的信息。

A .包藏B .隐藏C .裹藏D .掩藏四、选出以下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不押韵的一句( ) A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B .刻画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C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D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刻画五、阅读。

(一)肉体虽早已腐朽子虚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宝贵的密码。

1.为加粗字注音。

腐朽()潜行()2.辨析多音字并组词。

壳()()________________⎧⎨⎩3.为什么说化石里“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什么缘故说化石留下的是“密码”?(二)谁最先发觉了恐龙在英国南部的苏塞克斯郡有一个叫做刘易斯的小地址。

180年前,那个地址曾经住着一名名叫曼特尔的乡村医生。

这位曼特尔先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专门喜爱________和________化石。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化石吟》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21课化石吟》同步精讲精练(含答案)

《第 21 课化石吟》一、填空题1.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

(1)“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

______(判断对错)(2)“光阴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化石中隐蔽了古生物的信息。

______(判断对错)(3)“长眠地下刚清醒的化石啊”运用拟人的手法,说明人类对化石有很深的了解。

______(判断对错)二、选择题2.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优秀(zhuó)奇异( huàn )引颈( j ìn)ɡ...裹藏(ɡuǒ)悄悄( qi āo)骸骨( hái)B. ...C. 叹服(tàn)潜行( qi án)躯壳( ké)...D. 猛犸(mǎ)皱纹( zhòu)腐败( f ǔ)...3. 以下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B.重现的太古林木多么葱郁、优雅.C.长眠地下刚清醒的化石啊.D.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4.与下边诗句连接最密切的一句是()朋友,不要说地上是暗影,那是由于你总低着头。

A.抬起你的头,大步往前走,把暗影永久留在你的身后B.挺起你的胸,抬起你的头,把暗影永久留在你的身后C.抬起你的头,迎着太阳走,把暗影永久留在你的身后D.迎着太阳走,誓死不回头,把暗影永久留在你的身后5.选出以下诗句朗诵节奏区分错误的一项()A. 如同/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绘B.C. 肉体/虽/早已腐败/子虚乌有D.三、语言表达黑色的躯壳 /裹藏着 /生命的 / 信息生之灵火 /却悄悄 /潜行在 /地下6.区分诗句最后一节的朗诵节奏。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熟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清醒的化石啊,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吃惊!7.判断以下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1化石吟(含答案)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21化石吟(含答案)

自我小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骸.骨(hái)腐.朽(fǔ)潜.行(qián)B.裹.藏(guǒ)档.案(dàng)引颈.长吼(jǐng)C.卓.越(zhuó)猛犸.(mǎ)密码.(mǎ)D.悄.然(qiāo)葱茏.(lóng)万载.(zǎi)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小说里生死相许、海枯石烂....的爱情理念深深地印在了她们的心里,她们憧憬着类似的爱情发生。

(2)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悄然..兴起。

(3)1996年,虎门镇政府为了推动服装产业发展,举一镇之力举办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

斗转星移....,虎门服装交易会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辉煌历程。

3.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4.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比喻)B.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比喻、拟人)C.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排比)D.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对比)5.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说说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生物记载在地层书页里的文字。

在沉积岩中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

生物的遗体形成的化石叫遗体化石,生物的粪便等遗物形成的化石叫遗物化石,生物的足迹等遗迹形成的化石叫遗迹化石。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变,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自我小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骸.骨(hái)腐.朽(fǔ)潜.行(qián)
B.裹.藏(guǒ)档.案(dàng)引颈.长吼(jǐng)
C.卓.越(zhuó)猛犸.(mǎ)密码.(mǎ)
D.悄.然(qiāo)葱茏.(lóng)万载.(zǎi)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小说里生死相许、海枯石烂
....的爱情理念深深地印在了她们的心里,她们憧憬着类似的爱情发生。

(2)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神州大地悄然
..兴起。

(3)1996年,虎门镇政府为了推动服装产业发展,举一镇之力举办中国(虎门)国际
服装交易会。

斗转星移
....,虎门服装交易会已经走过了近二十年的辉煌历程。

3.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4.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比喻)
B.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比喻、拟人)
C.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排比)
D.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对比)
5.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说说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生物记载在地层书页里的文字。

在沉积岩中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

生物的遗体形成的化石叫遗体化石,生物的粪便等遗物形成的化石叫遗物化石,生物的足迹等遗迹形成的化石叫遗迹化石。

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变,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化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①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②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③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④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⑤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⑥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6.第①节连续发问有什么作用?
7.第③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诗歌哪些地方写到了远古?8.怎样理解第⑤节中画线诗句的含义?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0.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能去掉吗?为什么?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4题。

鱼化石
艾青
①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②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③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④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⑤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⑥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⑦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11.诗歌的第①节主要描绘了什么?这一节与哪两节形成对比?
12.综观全诗,揭示诗歌主旨的是哪一句?
13.“鱼化石”这个意象给你怎样的启示?
14.《鱼化石》和《化石吟》都以化石为主题,其内涵有什么不同?
15.某班开展“化石吟”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按要求完成任务。

(1)在活动中,语文课代表说道:“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该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请你仿照画线部分的句式,以“化石”为内容,再续写一句。

(2)“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科学家根据猛犸的化石复原出猛犸的形象,对此你有何感想?
16.(2013北京)对下面这首小诗修辞手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给友人
不站起来才不会倒下
更何况我们要去浪迹天涯
跌倒是一次纪念
纪念是一朵温馨的花
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
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
我们就这样携着手
走呵走呵
你说看到大海的时候
你会纵情欢笑
是呵是呵
我们的笑直上云霞
A.诗中说“跌倒是一次纪念”,又把这种“纪念”比喻成“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挫折也是人生中的美好经历的感悟。

B.诗中的“寻找管什么日月星辰/跋涉分什么春秋冬夏”,运用对偶,句式工整,抒发了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C.诗中反复使用“走呵”,强调了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的态度。

D.诗的结尾用笑声“直上云霞”的夸张表述,形象地表达了实现人生愿望时“我们”
的喜悦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答案
1.D解析:D项中的“悄”读音应为“qiǎo”。

2.(1)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2)形容寂静无声。

(3)原指天上的太阳和星斗每天不断变动位置,后来用来比喻时光飞逝。

3.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4.D解析:D项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5.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6.表现了科学探索精神,引起下文。

7.第③~⑥节。

8.把化石比作人的脸,把痕迹比作皱纹,皱纹记录了生物的信息,如同生命的档案。

9.对自然伟力的赞颂。

10.不能。

因为它照应第①节,使全诗浑然一体。

11.描绘了活鱼跳跃、浮沉的形象。

与诗歌的第④⑤节形成对比。

12.活着就要斗争。

13.要珍爱生命,充分体现生命的价值。

14.《鱼化石》的内涵在于从化石中得到启示:只要生命存活,就应该斗争,把能量发挥干净。

《化石吟》的内涵在于歌颂化石能够展现远古景象,进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人类的伟大。

15.(1)化石能够说话,是在告诉我们研究应尊重科学。

(2)我感受到了科学的神奇和伟大。

16.B解析:这两句诗强调的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坚持前行,风雨无阻,并非表现“对同甘共苦的友谊的赞美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