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 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管理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土地管理学所研究的):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成果。【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是有形的土地实体与无形的土地权利的统一体。】

2. 土地资源: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3. 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经济意义上讲,地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法律意义上,地产是产权主体对土地的独占权,或是产权主体对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占有和排他性权利。

4.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5.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运用一定的方式,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管理的主体是人,或以人、机关和技术设备(建筑物、信息载体等)组成的管理系统。管理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利用一定的手段,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以,管理是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有目的的活动。

6.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二、简答题。

1. 简述土地的重要性。

(1)我国上古时代的“社稷祭祀”制度(2)国家之间的战争

(3)土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2. 简述土地具有的双重内涵。

(1)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

(2)资产:土地作为财产,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其有了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权)意义。

【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缺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类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

3. 从土地资源特性和资产特性来理解,土地的特性有哪些?

(1)土地的资源特性:a.土地的客观性(自然性); b.土地的生产性;

c.土地的面积有限性;

d.土地的位置固定性;

e.土地的地域分异性;

f.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g.土地的多功能性;

(2)土地的资产特性:a.土地资产的垄断性; b.土地价格构成的二元性

c. 土地资产的增值性

4. 从自然和经济两个角度来理解,土地的特性有哪些?

(1)土地的自然特性:a.土地的原始有限性; b.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c. 土地面积的固定性;

d. 土地质量的差异性

e. 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f. 土地功能的永续性

(2)土地的经济特性:a. 土地供给的有限性;b. 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和变更方向的困难性;

c. 土地利用的相对分散性和差异性;

d.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e. 土地利用后果的长久性和社会性;

f. 土地的二重性(土地商品具有劳动产品和非劳动产品)

5. 土地的功能有哪些?

(一)负载的功能:土地能将万物,包括生物与非生物负载其上,成为他们的安身之所。(二)养育的功能:土地具有肥力,具备适宜生命存在的氧气、温度、湿度和各种营养物质,从而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殖、世代相传,使地球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三)仓储的功能:土地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石油、煤、水力、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沙、石、土等建材资源。为人类从事生产、发展经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四)提供景观的功能:土地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秀丽的群山,浩瀚的大海,奔腾的江河,飞泻的瀑布,无垠的沃野,悬崖幽谷,奇峰怪石,清泉溶洞,千姿百态,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风景资源。

(五)储蓄和增值的功能:土地作为资产,随着对土地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投资于此,能获得储蓄和增值的功效。

6. 生产三要素有哪些?

(1)土地;(2)劳动;(3)资本

7. 简述土地在社会物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土地是实现一切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2)土地在非农业生产中与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土地在非农业生产中作为地基、场地、操作基地。农业生产中,不仅是活动场所和配置基地,而且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与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

8. 土地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一)土地是自然的产物(二)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三)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四)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五)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9. 简述土地与人口的辨证关系。

(1)人口:人口因素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状况。【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对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有着重要作用。它推动着未被利用的土地的开发,已利用土地的再开发,不断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土地供给:a.土地的自然供给,即自然所实际供给的各类土地数量,就某一区域或全世界来说,是固定不变的,是毫无弹性的。b.土地的经济供给是以土地的自然供给为基础,在土地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动态的、有弹性的供给,但在不同的土地利用上,差异很大。【总之,土地与人口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土地的供求关系。】

(3)人口与土地的关系:a.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大;

b.通过提供高质量的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大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与人口的关系:没有土地,人类就不能生存。

(5)土地与生产建设的关系:土地对于各项生产建设起着基地、场所的作用。如城乡居民点、工矿、交通运动及水利等各项建设项目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