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痛散合八珍汤治疗产后身痛53例临床分析
姚芷龄巧用八珍汤治产后头痛经验

…★张君1…王建权1…石强2(1.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学…南昌……330004)摘要:姚芷龄对产后头痛有独到的认识,总结。
关键词:产后头痛;气血亏虚;八珍汤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姚芷龄,女,副主任医师,江西著名妇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数十年,师从其父姚荷生先生,临床上擅长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不孕证、先兆流产、盆腔炎等妇产科疾病。
姚师业承家学,长于脉诊,注重问诊,临床重视观察疾病现象,精于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经验丰富。
本人有幸跟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姚师常用八珍汤治疗产后头痛屡获效验,现介绍如下。
产后头痛是妇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头痛病”的范畴,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致淸窍不利,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妇人在产后这一特殊的生理期罹患头痛之病情者相对于平时更复杂,故在治疗时应明白这一时期的生理病理情况,在治疗上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西医在治疗本病时常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方法,但收效甚微,而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优势。
1…病因病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
气血“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灌溉一身”,只有气血充盈,才能保证机体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1]。
头为“诸阳之首”“清阳之府”,居于人体最高位。
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
无虚不作痛,头痛亦然,盖一身之气血皆上冲头面,气虚血少则头部不得充养,不荣则痛。
亦有因实而痛者,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心腹诸痛》中提出:“近世治痛有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者;有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
”产后起居不慎,六淫之邪乘虚而入,使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而致头痛。
妇人在这一特殊的时期,极易因气血亏虚,卫外不固,而感受外邪,产后头痛,按“虚则补之”的治则,运用益气补血法治疗,临证常用八珍汤加减。
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因其八味药皆乃益气补血之珍品,故名“八珍”。
本方为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方而成,具有益气补血之功,主治气血两虚证。
趁痛散治疗产后遍身疼痛50例

趁痛散治疗产后遍身疼痛50例作者:董焱刘金星董红晓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41-01【摘要】:本文从临床实践总结治疗产后遍身疼痛的经验,以虚、寒为主要病因血虚寒凝为主要病机;在治疗上强调以养血补肾、散寒祛风疗法治疗产后疼痛。
【关键词】:趁痛散产后遍身疼痛产后风当归产后遍身疼痛又称产后身痛、产后关节痛。
因脉络空虚风寒湿邪袭入肌腠,经络关节所致。
此疼痛与平人身痛不同,不可当伤寒而用发表出汗的药物,否则会致变症为痉,应以养血补肾,散寒通络为主。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0例均为门诊病人,平均年龄为(24±4)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l0余年。
临床表现以肢体酸痛、麻木、重着、甚者不能行走为主,局部无红、肿、灼热,血沉,抗o均正常。
2 治疗方法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产后气血亏虚,经脉失养或素体肾亏,胞脉失养,以及产后营卫失调,腠理不密,感受风寒湿邪,使气血运行受阻所致。
因此养血补肾、散寒祛风为治则。
以趁痛散加减为主方,整方如下:当归15克,甘草6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独活12克,肉桂6克,桑寄生30克,怀牛膝12克,薤白1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日两次。
3 治疗结果3.1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治疗10 天疼痛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显效:治疗10 天疼痛基本消失,随访1年未见加重。
好转:治疗15天疼痛明显减轻。
无效:治疗15天疼痛未见好转。
3.2 治疗结果经过10~15天治疗,痊愈29例,占58%;显效11例,占22%;好转7例,占14%;无效3例,占6%,总有效率 94%。
3.3 病例介绍病例 1张某,女,36岁,2009年3月5日初诊。
第二胎,婴儿健康,产后20天因2日前起夜。
昨日遍身肢体关节酸痛,不能行走。
关节时而发响,面色萎黄,手足发冷,脉细数,苔白,血沉,抗o均正常。
中医医案——产后身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趁痛散治疗产后身痛病案:赵某,女,30岁,2014年8月18日。
主诉:下肢关节疼痛40余天。
病史:足月剖腹产产后43天,下肢关节疼痛40余天,恶露淋漓1月余,现乏力自汗。
舌紫黯,脉沉无力。
初诊:下肢关节疼痛,乏力自汗。
舌紫黯,脉沉无力。
西医诊断:产后身痛中医诊断:产后身痛,产后恶露不绝。
辨证审机:气血亏虚,邪阻经络。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药:趁痛散加味黄芪30克苍术20克当归15克王不留行30克独活15克川牛膝30克薤白15克制何首乌15克元胡15克炮姜5克穿山龙30克白芷15克通草5克桂枝15克丹参20克。
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服用。
二诊:2014年9月1日下肢关节疼痛好转,舌紫脉沉。
以前方加:桂枝20克,五灵脂15克。
三诊:2014年10月15日药后疼痛明显缓解,脚部仍有不适,舌紫暗,脉沉。
处方如下:丹参20克当归15克黄芪30克苍术20克川牛膝10克独活10克桔梗10克薤白20克杜仲15克桑寄生15克路路通15克元胡10克通草5克四诊:2014年11月2日药后疼痛基本消失,现无明显不适。
按语产后身痛的发病原因多因产后气血亏虚,百骸空虚,筋脉失养,加之产后起居不慎,风寒湿三气杂至痹阻经脉气血,“不通则通”。
产后身痛患者多虚多瘀,在治疗上宜补气血,血行而风自灭;另一方面产后身痛患者不宜峻投风药,酌情采用祛风药,中病即止。
本例患者为产后恶露不止,亡血耗气,加之误服疏解之品,重伤气血,致使周身筋脉骨节失荣,故而疼痛难耐。
以养血祛风、散寒除湿为主治疗,方用趁痛散加减。
趁痛散出自《傅青主女科》,谓“产后百节开张,血脉流散,气弱则经络间血多阻滞,累日不散,则筋牵脉引,骨节不利……或身热疼痛,若误作伤寒,发表出汗,则筋脉动荡,手足发冷,变症出焉,宜服趁痛散。
”以黄芪、当归、桂枝、炮姜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苍术健脾祛湿;桑寄生、独活、穿山龙、元胡、通草、路路通祛风通络止痛;当归、丹参、川牛膝、王不留行补血活血通经,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另一方面川牛膝可引诸药下行;路路通、通草、王不留行有行气活血、通络下乳之效。
产妇腰痛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有哪些

产妇腰痛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有哪些产妇腰痛是产后常见的症状之一,给产妇带来了不少困扰。
中医在治疗产妇腰痛方面有着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产妇腰痛的发生主要与产后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瘀血阻滞等因素有关。
气血亏虚是产妇腰痛常见的原因之一。
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耗,气血不足,不能濡养腰部经脉,从而导致腰痛。
这类产妇往往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气短。
治疗上应以益气养血为主,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加减。
药物如当归、熟地、白芍、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能补充气血,滋养经脉,缓解腰痛。
肾气不足也是引发产妇腰痛的重要因素。
肾主骨生髓,产后肾气亏损,腰部失于濡养,就会出现腰痛。
表现为腰部酸软疼痛,喜按喜揉,下肢无力,头晕耳鸣,夜尿频多。
治疗时需补肾壮腰,方剂可选肾气丸加减。
其中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肉桂、附子等药物,能温补肾气,强壮腰膝。
外感风寒湿邪同样会导致产妇腰痛。
产后气血虚弱,卫外不固,若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邪,邪气痹阻腰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产生疼痛。
此类腰痛往往遇寒加重,得热则舒,伴有肢体关节酸痛。
治疗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常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等药,可驱散外邪,疏通经络,减轻疼痛。
瘀血阻滞也是产妇腰痛不可忽视的原因。
产后恶露未尽,瘀血留滞于腰部经脉,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
这类产妇的腰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按之痛甚。
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方剂可用生化汤加减。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等药能活血化瘀,祛瘀生新,通则不痛。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可以用于产妇腰痛的治疗。
比如艾灸,通过艾灸腰部的穴位,如肾俞、命门、腰阳关等,能够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热敷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腰部疼痛部位,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浅谈“八珍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9年第7期(总第264期) 疾病防治43浅谈“八珍汤”在临床中的应用王泉水 惠庆亮 吕东生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畜牧兽医工作站 264422)中图分类号:S85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7-0043-02 “八珍汤”是中医治疗气血双虚的老方子,药物的组成是以补气方“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血方“四物汤”(当归、川穹、白芍、熟地)两个方子合并而成,所以是气血双补常用中药方剂。
在临床治疗上针对气血双虚的牲畜,在八珍汤方剂基础上进行加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笔者在文登区葛家站工作二十多年,经常在临床上见到的家畜因劳役过度,生产过量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致使家畜由于外邪或内伤发病。
由于家畜发病的病机不同,而表现的病症不同,也就是中兽医所讲的“先诊后辨”,通过辩证论治选出相应治法。
笔者在门诊常以 “八珍汤”作为药方基础,根据病机和病症,辩证因果、慎重考虑后,再施以药物加减治疗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方解分析“八珍汤”是由 “四君子汤”和 “四物汤”组合而成,为气血双补的药方。
“四君子汤”为脾气虚弱的基础方,主补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气必从脾胃着手。
方中党参补中益气为主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为辅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佐药,白术、茯苓何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相合,共奏补中气、健脾胃之功。
“四物汤”是补血调血的基础方剂,所主诸证皆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
治宜补血养肝,调血行滞。
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为主药;当归补血养肝,并能活血行滞,为辅药;白芍养血敛阴,为佐药;川芎入血分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为使药。
从药物配伍关系看,地、芍是血中止血药,芎、归血中之气药,两相配伍,可使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共同组成治血要剂。
因此,不仅血虚之证可用以补血,即使血滞之证,即可加减运用。
趁痛散治疗产后遍身疼痛65例的临床分析

趁痛散治疗产后遍身疼痛65例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趁痛散在治疗产后遍身疼痛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遍身疼痛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趁痛散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65例患者中,58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89.2%,1例患者治疗无效,无效率为1.5%。
治疗后患者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头疼及寒冷阴雨等各项指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遍身疼痛的患者采用趁痛散进行治疗能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免疫功能,能强化组织损伤修复,对血细胞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趁热散;产后遍身疼痛;临床效果产后身体疼痛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现象,通常是由于产褥期间出现肢体关节疼痛引起的。
基于产妇自身的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护理,则会出现产后亏虚的情况,甚至会引发疾病。
根据西医相关理论证实该病属于慢性疾病,其中软组织及疼痛源容易出现变化,产后产妇的自身免疫力逐渐下降,临床表现为疼痛,同时疼痛感和气候因素有一定的联系,治疗不及时会对产妇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次研究中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遍身疼痛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趁痛散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具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遍身疼痛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2-37岁,平均年龄(27.9±1.2)岁。
其中初产妇20例,其余为经产妇。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关内容,患者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全身疼痛、关节不适等。
经初步治疗后病情可完全缓解,受累关节及肢体不留畸形,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同时排除合并肝脏疾病及药物过敏者。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采用趁痛散进行治疗,药物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当归20g,白术20g,肉桂5 g,桑寄生20 g,牛膝15 g,生姜10 g,甘草10 g。
【姚芷龄:八珍汤-产后头痛】

【姚芷龄:八珍汤-产后头痛】妇人在产后这一特殊的生理期罹患头痛之病情者相对于平时更复杂,故在治疗时应明白这一时期的生理病理情况,在治疗上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西医在治疗本病时常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方法,但收效甚微,而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病例邓某,女,44岁,因巅顶刺痛反复发作半月余于2018年2月6日就诊。
患者自诉2017年1月因停经1月余于当地医院检查,妇科彩超示:宫内早孕,约6W+;孕酮:16. 23ng/mL,血HCG:26800mlU/mL,予以黄体酮肌肉注射等对症处理。
2周后复查妇科彩超提示:胚胎停育;于2017年2月25日行刮宫术,术后恢复良好。
同年10月再次怀孕,2017年12月下旬又因胚胎停育而行刮宫术,术后第3天洗头后出现巅顶痛。
现病史:患者缘于半月前(刮宫术后第3天)洗头后出现巅顶阵发性刺痛,痛不甚但拒按,伴冷感,遇冷风后头痛加重,休息或温敷后缓解;久视后出现视物模糊,伴流泪;劳累后腰酸明显。
近2年白发明显增多,纳食可,二便平,夜寐安稳,胸腹及颈部可见散在红色小皮疹,高出皮肤表面,略有灼热感,无明显疼痛、瘙痒,平素食辛辣食物后颜面易长痤疮。
平素月经情况尚可;LMP:2018年1月18日,9天净,D1-2量较平时大增,鲜红色,余无所苦;近白带量一般,无色透明,质地一般,无明显异味。
婚育史:孕4产1人流3。
舌脉诊:舌质偏暗红、苔白底浮黄;脉较细(右甚),较弦,稍欠流利,寸较旺。
辨证:坠胎后摄生不慎,外感风寒,血行不畅。
诊断:头痛。
治法:益气活血,养血祛风。
方药:岷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2g,生地12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6g,土茯苓15g,桃仁10g,红花5g,藁本3g (后下)。
7剂。
水煎30min,日1剂,饭后温服,日2次。
2018年3月20日二诊:服上药后头痛减轻一半,仍有冷感,吹风后头痛较前减轻,休息后缓解,喜温喜按;久视后仍视物模糊、流泪;晨起目眵较多;劳累后腰酸明显;纳食可,二便平,寐安,舌质正红、苔白底浮黄,有齿痕;脉较细弦、稍欠流利,尺沉。
八珍汤临床治验

八珍汤临床治验八珍汤原方用于治疗失血过多致气血皆虚诸证,笔者治疗多种疾病证见气血亏虚型,服用本方效果甚佳。
.八珍汤可扶助正气,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
标签:八珍汤;气血亏虚;益气养血八珍汤最早出自《正体类要》[1],药方组成:当归10g、川芎5g、白芍药8 g 、熟地15g、人参3 g、白术10g 、茯苓8g、炙甘草5g;用法:清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食前服:功用:补益气血。
本方在原书用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皆虚诸证,八珍汤能补气益血,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昏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食欲减退,疮疡溃后久不收口,心悸怔忡,妇女月经不调,崩漏不止等。
今人广泛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病后虚弱、贫血、手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者;及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顽固性溃疡等,属于气血两虚者。
若在八珍汤中加入黄芪、肉桂即为十全大补汤。
笔者治疗多种疾病证见气血亏虚型,使用本方加减,效果甚佳。
如证见气虚不甚时,常以党参加量代替人参。
现举隅如下:1 便秘:患者,男,70岁,主诉:“便秘十年,加重一月。
既往体虚,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便秘时轻时重,多方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患者虽有便意,临厕时努挣,挣则汗出短气,常历时30分钟便仍不能出,大便先干后软,2~5日一行,见面色无华,神疲气怯,肢乏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虚。
中医辨属气血亏虚型便秘。
处方:当归20g、川芎8g、白芍12g、熟地18g、红参8g、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8g、火麻仁12g、生姜3片、大枣二枚,水煎服,一日一剂。
5剂证减,10剂大便正常,改用八珍颗粒口服随访半年未犯。
按:老年便秘患者,常见于气血亏虚型,是因老年后身体机能减退,气血亏虚,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阴血亏虚则肠道干涩而致便秘。
本方以八珍汤为主以益气养血,重用当归合火麻仁润肠通便,则血充气畅而肠通。
2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女,72岁,主诉:“阵发胸闷痛反复发作五年,加重一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痊愈 2 例 , 1 显效 2 , 0例 有效 1 , 0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 率
96. 3% 。 2
4 讨论
产后身痛 与一 般风 湿身痛 不 同, 因产 后气血俱 虚 , 虽有 外邪 , 当 以 调 理气 血 为 主 , 稍参 宣 络 , 可 峻 投 风药 ” 亦 “ 不 ( 沈 氏女科辑要 笺正》 。也 正如 傅青 主所 言 , 后百 节开 《 ) 产
身多发性关 节痛 。
2 治 疗 方 法
趁痛散出 自《 注妇。历代医家如陈 自明 、 己、 薛 叶天士 、 青主等 皆用此 方治 傅
2 1 方药 .
趁 痛 散合八 珍 汤 : 当归 1g 白术 1 g 怀 牛膝 2, 2,
1g 黄芪 1g 生 姜 6 , 2, 5, g 肉桂 3 , 白 5 , 活 1g 桑寄 生 g薤 g独 2, 1g 党参 1g 茯苓 l g炙 甘草 6 , 地 1g 白芍 1 g 川芎 2, 2, O, g熟 2, 0, 6 。水煎服 , 日1剂。 g 每
趁 痛 散合 八 珍 汤 治 疗 产后 身痛 5 3例 临 床 分 析
赵艳伟 , 王晓辉 , 高
( 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 , 山东 潍坊
霞
2 10 ) 6 0 0
di1 .9 9ji n 17 0 6 .0 0 1 .3 o:0 36 /. s.6 2- 3 9 2 1 .8 06 s
中图分类号 : R 1. 746
21 00年 9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a fChn s epeSHe t dc l u lo ieeP o l a h J n l
Sp 2 1 e .0 0 V 12 S o. 2 HM No 1 .8
第2 2卷
下半月 第 1 8期
【 中医与 中西医结合 】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7 0 6 (0 0 1 2 5 0 6 2— 3 9 2 1 )8— 34— l
产褥期 间 出现 肢体 疼 痛 、 木 、 着 者 , 为 “ 麻 重 称 产后 身 痛 ” 或称“ , 产后关节 痛” 并称 “ 后 痛风 ” , 产 。此症 往往迁 延 难 愈 , 院应 用趁 痛散合 八珍 汤治 疗 , 我 疗效 满意 , 报告 如 现
社 ,97:7 19 5 3—54 7. 。
肠系膜脂 肪少 , 肠系膜血管及“ 漩涡征 ” 显示不 清 , 新生 儿 C T
扫描表现为 团块状软组织影 , 增强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
[] 朱 3 [] 王 4
珍, 姚庆华 , 赵一鸣. 婴儿肠旋 转不 良合 并中肠扭转 x线 琪, 郭万亮 , 周 民.儿童肠 旋转不 良伴 中肠扭转 的影像
生儿采用泛影葡胺 上消化道造影取得 良好 效果 。C T对非 新
学影像学表现[ ] 江苏医药 , 0 , ( ) 7 1 7 2 J. 2 8 3 7 :5 — 5 . 0 4
[] 李 5
敏, 王
玮. 结肠造影对新 生儿肠旋转不 良诊 断价值 的探
讨[ ] 新生儿科杂志 , 0 52 ( )2 9—2 1 J. 2 0 ,0 5 :1 2.
生儿诊断 具有重要 价值 ,必要时 辅 以腹部 C T增强 扫描 , 以
避 免 肠 坏 死 这 一严 重后 果 的发 生 。 参 考 文 献
[ ] Me ltr 1 Aie s WH, rnme A.E rec at n snl ail K e r o K megnygsmit t a rdoo ei -
22 辨证加减 . 气 虚 明显者加 重 四君 子汤之 量 ; 血虚 明显
该症 。但今人不如昔人气血壮旺 , 产后 身痛时气血之虚更 为 明显 。所以 , 临床 中仅用趁痛散 , 疗效 往往 不尽人意 。 其 实践证 明 , 有必要合用八珍汤 , 以加强其补气养 血之力 。 八珍汤“ 是气血双补的常用方……本方气血双补 , 阴阳兼 顾 , 能使阳生阴长 , 运血 生。可用 于……妇 女月经 不调 , 气 胎产
3 结 果
[ ] 周凤梧. 2 实用方剂学[ . M] 济南 : 山东科学出版社 , 8 ,:7 . 1 0 4 74 9
( 收稿 日期 :00— 7—1 ) 21 0 2
( 接第 22 上 4 4页 )
舒 o h eb r [ ] a i l ot A 19 ,4: 1 ftenw on J .R do Ci N r m,9 6 3 8 9— l n h
8 4. 4
.
系膜根部 S A、MV正常 排列迷 失及 相伴 肠袢 走行 异常 为 M S 其典型 C T表现 , 术前即可作出正确诊 断。对 于单纯 出现 “ 漩
涡征” 的病例 , 应行 胃肠道钡 剂造影 进一 步观察 。因新生儿
[ ] 朱雄继 , 汝舟. 用外科 手术学 [ . 京 : 民卫生 出版 2 吴 实 M] 北 人
( 收稿 日期 :00—0 21 5—1 ) 8
23 4 5
诊断 [ ] J .临床放射学杂志 ,9 9 1 (0 :1 6 9 19 ,8 1 )6 7— 1 .
综上所述 , 上消化道造 影是诊 断 V M最有价值 的影像学 I 方法 , 螺旋征” “ 是其典 型表现 , 扩张 的降段十二 指肠异 常的 水平走 向对于远段肠管显影不 良的 V M病 例有 提示作用 , I 新
者加重 四物汤之量。 23 疗效标准 . 痊愈 : 肢体关节肿痛 、 酸楚 、 重着 、 麻木 等主
要症状消失 , 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显效 : 肢体关节肿痛 、 酸楚
崩 漏” 。两方合 用 , 理气 血之 效更 强 ,稍参 宣络 ” J 调 “ 之义
不变 , 自然屡有效验 。
参 考 文 献
[ ] 程建敏 , 6 郑祥武 , 虞志康 , 等.肠旋转不 良伴 中肠扭 转的 C T诊 断[ ] J .中华放射杂 志, 0 , ( 5 : 6 18 2 13 3 ) 1 — 3 . 0 5 3
[ ] N cosDM,iD S pr rm sne cvi r ao : T s no 7 ihl L K. uei eet en o t n C i f o i r ti g migt art i [ ] MR,9 3 1 1 77— 0 . du l a o J . m otn 18 ,4 :0 7 8
张, 血脉流散 。气 弱则 经 络间 多 阻滞 , 日不 散 , 筋牵 脉 累 则 引, 骨节不利……宜服趁痛散… 。
1 临床资料 本组产后 身痛 5 3例 , 龄 2 年 4~3 0岁 , 程 3个 月 一2 病
年 。病 变限于上肢 1 , 6例 病变在下肢 1 , 8例 其余 1 9例为全
[ ] 清 ・ 山. 1 傅 傅青主女科 [ . 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06 l : M] 北 人 20 , 0
1 6. 2
等症状明显减 轻 , 关节功能活动 已有恢 复 , 但不完 全。有效 :
痹症 主要症状减轻 , 复发 , 仍有 或主要症状 减轻 , 肢体关节功
能活动改善不 大。无效 : 痹症 主要症 状无 明显减 轻 , 体关 肢 节功 能活动无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