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知识管理信息化初探

合集下载

浅析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运用

浅析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运用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196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12月下浅析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运用周洁欣上海久隆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2摘 要 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电力企业管理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利用信息化系统可实现准确、全面地了解各种资源的状态和分布情况,并进行合理调配。

决策能力提升借助信息化系统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并进行决策支持。

协同与沟通能力加强通过信息共享和流通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和沟通障碍,因此,本文针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运用做出具体分析。

关键词 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有效运用Analysis of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in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Zhou Jie-xinShanghai Jiulong Electric Power (Group) Co., Ltd., Shanghai 200052, ChinaAbstract The informatization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 key mean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The use of informatization system can achiev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and reasonable allocation. Decision-making ability is improved,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systems, a large amount of data is quickly and accurately collected and analyzed, and decision support is carried out.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strengthened, information silos and communication barriers between departments are broken through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ircul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makes a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effective application引言电力企业在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电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发电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发电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摘要:概述了知识管理的定义、内涵及相应工具,知识管理系统在发电企业的作用,对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和架构进行了分析。

说明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特性。

关键词:知识管理系统;工具;平台;架构;技术;特性前言随着电力行业“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将直接面临市场竞争和发展的新课题。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机遇和挑战并存。

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竞争环境,发电企业如何由安全生产型向安全效益型的转变,实现“低成本运营”的战略目标,将是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比发达国家电力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借鉴电力行业相关成熟理论,我们认为发电企业的知识管理及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将是提高员工素质和经济效益,提升中国发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持工具,是实现知识化提升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

发电企业知识化信息化建设趋势:∙平台化:适应环境与组织的变化;∙专业化:结合电力系统各专业特点和优势;∙体系化:ERP、全面预算管理、全面绩效评估、全面生产维护、三标一体化;∙集中化:资金、资源、信息、知识,纵向整合;将提高员工素质、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它作为衡量知识化信息化建设成败的标准1 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工具1.1 知识的定义知识是指从相关信息中过滤、提炼及加工而得到的有用资料。

在商业领域,知识指与企业经营及管理的各个要素相关的有价值信息及资料,具体而言是指市场、客户、竞争对手、技术、产品、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股东、业务流程、管理流程相关的有价值信息和资料。

从知识本身的表现形态看,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既包括直接的知识内容,也包括间接的专家渠道(含专业机构)和知识渠道。

1.2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知识管理是企业在面临一种新的形式下作出的战略性的反映。

以知识管理为理念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以知识管理为理念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

以知识管理为理念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摘要: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要有管理理念的支撑,也要有工作方式的变革,以知识管理理念为核心,强调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建设背景下,通过知识在电力企业领域发挥主导作用,使企业更好的完成信息化建设,对于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对于工作方法进行调整。

结合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本文主要探究了以知识管理为理念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式。

关键词:知识管理;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引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发展必经之路,21世纪作为信息化的时代,在开展工作组织时要考虑知识为核心,对于企业工作模式进行变革。

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的变化,借助企业知识创造经济价值,既可以保障其运作模式的科学,也可以通过企业构建出独特的知识体系结构,以知识为支撑开展管理变革,以知识为基础进行管理创新。

由于知识管理强调管理思维上的创新,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以知识管理为理念进行工作组织要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个角度出发,在知识与信息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助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的管理优化。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电力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期,要对于工作组织方式进行变革与调整。

电力企业作为技术装备密集型的产业,有着信息化发展较早、工作组织成果显著的特征,而在发电、输电、供电、办公、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当前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都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在信息技术与电力企业日常工作的结合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工作都有了信息化的支撑,通过技术支撑下,工作模式的组织调整与变革,电力企业生产效率管理水平有着显著提升。

虽然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持续的推进,并不断的进行技术优化,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强调资源的共享,强调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交流,但当前电力企业虽然借助信息平台进行了数据之间的共享,但各部门的运作模式仍然相互独立,而不同部门之间交流沟通的不够顺利,对信息的高效利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知识管理在信息化维护工作中的初步探索

知识管理在信息化维护工作中的初步探索
对 瞬息 万变 的市场 时 ,知识 管理可 以帮助 企 业提高 管理 决策 的质量 。 简单 地 说 ,就 是在 企业 中进 行 系统 性地 知识 分享 ,使大 家很 方便 地获
取 知识 ,而 不 需要每 个 人都 从头 开 始去 探索 。 同时 ,知识 管 理也 是一 个组
织和 个人 之 间双 向沟通 、不 断累积 的过程 。
> >知识是包括个人 的隐形 经念、想法、见解、价值毵和 判断.
\同点 不
活动

方 编码 法
\ \
个性化
产生知识
存储知识
传 递知识
应用 知识
通 过 编 码 知 识 的复 用 提 供考 虑 具 体 战术 和 提供 快速、可 靠和高质 战略情 况的定制建议 量 的信 息 为范例 建档 使用个人 专长的灵活 、 创造性 的流程 文档 的准备和修 改 ( 如 以笔记 、 会议纪 要、 项 添加 附件等 ) 目报 告 为 基础 进 行泛 泛的描述 根 据 分 类 法 进 行 评 价 建立 并 维护 个 人 接触 和归纳 ,以便互相 参考 和 人际 网络 ;打 电话 、 非正式会议 对 范 例 分 析 结 果 、 演 修 改 特 定经 验 以应 对 示、检查表 、调查 问卷 最 新挑战 的复用/ 借鉴
两种 方法 要根 据具 体 的利弊 进行 选择 ,多数情 况 下需要 结合 使用 。在
实 施 知 识管 理 时 ,需 要 遵 循 “ 简 单 越 好 ” 的原 则 , 在现 有 的基础 上 进 越 行 ,这 样才 可能 实现 快速 成 功 ,并获 得组 织 的认 同 ;还需 要做 好 员工 之 间
随着 烟草 行业 改革 的不 断深 入 ,信息 化项 目接 二连 三地 推进 ; 当地政 府 管 理 部 门推 出 的应 用 系 统 也 日益 增 多 : 同 时 ,一 些 企业 因 内部 管理 需 要 ,也 建立 了不 少应 用系 统 。而 这些应 用 系统 对信 息 化 的服务 管理 提 出 了 较 高要 求 ,给 信 息化 维护 工作 带 来 了不少 的压 力和 挑 战 。针对 这一 情 况 , 我们 积 极对信 息 化管 理工 作进 行 了总 结和 探索 , 寻找 应对 的方 法 ,并 通过 对 知识 管理理 论 和质 量管 理体 系 的有机 结 合和 实践 ,建立 了一 套信 息 化维 护知 识 管理系 统 ,从 而协 助 日常维 护 ,分 享知 识 ,提 高信 息化 工作 效 率和

信息化知识管理在电力客服中的应用探讨

信息化知识管理在电力客服中的应用探讨

信息化知识管理在电力客服中的应用探讨摘要电力行业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技术的发展,行业内竞争逐渐加剧,供电企业必须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将知识管理应用于电力客服,是近年来管理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电力客服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而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社会地位,因此,在电力企业构建信息化的现代企业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模式,就必须加强知识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知识管理;电力客服;客服应用前言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就是要形成一种有效的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机制,而知识创新往往是以组织革新、文化塑造等管理系统的变革为前提的。

知识管理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以知识创造价值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客户知识资源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乎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格局和社会地位,因此,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管理无疑占据了管理创新机制的主导地位。

1 电力客服管理的现状与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目前,工业经济在国际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将逐步被知识经济取代。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如何定义“知识”,自古希腊时代就已在哲学家脑海中思索多年,并引发了许多认识论的讨论。

本文的目标并不是要致力于知识术语的探索、质疑和重构,或者从古今哲学的角度提出“普遍原理”。

这是因为对于知识的某种理解,既不是构建一个企业知识理论的决定因素,也不会引发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兴趣。

不过,仔细考察信息技术、战略管理、组织理论等文献所讨论的多种知识观点却是非常有用的。

这有助于我们揭示隐藏在组织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系统中有关知识的一些假设[1]。

目前客服中心多实行“首问负责制”,把客户的疑难问题转移到客服人员的身上。

面向客户,客服人员如何在第一时间内快速识别问题,给予正确的解答或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对客户问题的一次解决率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并降低服务成本,是是否实现优质服务的判断依据。

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知识管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知识已成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一、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的关系知识管理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组织管理和人才开发等手段,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以实现企业的全面增长和创造价值。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将企业的管理、运营和决策等业务过程加以自动化、信息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知识管理与企业信息化密切相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为知识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方面,信息化使企业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内外部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整合,提高企业的知识水平。

另一方面,信息化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手段,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知识管理工作,例如通过知识库、协同平台等技术手段实现知识共享和交流。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然而,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1. 知识孤岛问题企业内部知识资源通常分散在不同的岗位、部门和业务领域,形成知识孤岛。

这导致了知识难以对企业整体产生价值,需要进行跨部门和跨领域的知识共享和交流,以促进企业知识的整合和优化。

2. 知识获取难度大企业信息化建设通常需要进行复杂的知识获取和整理工作。

这涉及到多种技术和领域的知识,包括业务流程、系统架构、数据结构等。

由于这些知识点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知识的获取和整理成为了困扰企业的难题。

3. 知识共享和协作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多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同配合,需要进行跨部门的知识共享和沟通,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然而,很多企业却存在信息交流不畅、部门孤立等问题,缺乏有效的协作和沟通方式,导致了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初探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初探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初探摘要: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近年来企业管理领域也广泛应用了互联网技术,电力企业管理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其带来的效益与日俱增。

但是,鉴于电力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信息化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因此,如何做好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是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本文将从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现状和应对策略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管理以及电力等环节都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

电力企业运用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降低电力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如何理解信息化管理的内涵、怎样建设信息化管理工程是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1、现代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内涵所谓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指的是通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自身电力管理理念结合,最终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运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实现电力企业跨越发展。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流程的信息化,包括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等信息化、无纸化。

二是生产制造业务的信息化;三是企业商务流程的信息化,包括销售、采购等业务流程。

四是企业运作管理的信息化,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工作平台。

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重新部署了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有效的流通,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集中管理加密,确保了信息安全,它的实施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了核心竞争能力[1]。

2、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电力企业信息化起步相对于国内其它行业而言较为领先,但是相比国际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在20世纪末实行,迄今为止已经实施了将近20年,但是自2011年,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才开始真正意义上开始发展。

我国电力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手段后管理水平大大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都都有所提高。

如今,电力企业信息化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论文

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论文

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论文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论文前言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的增加,电力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在市场中的地位,在管理过程中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极大的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

电力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应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发挥信息化的强大作用,促进电力企业事业的蓬勃发展。

现本文就电力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和作用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国家的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与电力行业有密切的联系,特殊性是电力行业具有的特点,电力企业的机构较为庞大,并且较为复杂,随着市场化在电力行业中开展,电力企业已经是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粗放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了。

市场经济体制是以集约化管理为主要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

传统形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之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和人们的用电量在逐渐的增多,因此就需要电力企业对企业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促进电力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电力企业管理中信息化的作用在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在生产方面的发展,二者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协调性,一定要对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也是电力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信息化系统建设操之过急是严重影响电力企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是十分重视前期的规划工作,如果在工作的前期阶段能够有一份比较完善的规划,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很多不良效应的出现,从而也能够确电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质量。

1、信息化的物资管理电力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证是物资,电力企业的的运营效率也与物资管理的效率存在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企业知识管理信息化初探
摘要: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员工获取、利用知识的有力支撑,在企业的高效应用
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及绩效的提高。

本文以G电力公司的实践为案例,开发
了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中的网络知识评价系统,并对该系统的优势和应用效果进
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知识管理;信息化
引言: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的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为,在组织内部构建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通过组织运行中知识的获取、共享、创
造等过程,实现知识在个人积累与组织知识库之间的往复增长,使得知识成为管
理与业务操作的智慧资本,协助做出正确决策。

基于知识管理与企业发展的紧密联系,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
认识到知识与知识创造能力的价值,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已深入人心。

毕马威咨询公司(KPMG)在《2000年知识管理研究报告》中指出,企业引入知识管理获得的具体效益分别是:协作并可做更佳的决策(71%)、对顾客的掌握度
更高(64%)、协助企业降低成本(57%)、协助企业增加利润(52%)。

但是,作为国企的中坚力量,我国电力企业的知识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滞后。

这集中体现在,知识管理在电力企业中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体系,直接降
低了员工应用知识的效率。

一、G电力公司的实践
G电力公司目前共有1.8万职工,以往的知识评价采用传统的纸笔模式,对
于命题、组织安排、阅卷评分等,人事部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鉴于现实工
作需要及发展前瞻,G电力公司建设了电力企业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中的网络知
识评价系统,以计算机测试的形式支持知识评价工作的开展。

测试中,将企业的
规章制度、文件精神和岗位规范等以考题的形式分发给受测员工;测试后,应用
科学的定量考核方法,对每位员工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应用能力做出客观、准确的
评价;同时通过汇总知识评价数据得到关于企业改进方向的统计信息,并提供给
企业职能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以配合企业后续管理工作的进行。

1.建设原则。

(1)层次性和全面性原则。

考题范围、考评指标、统计信息来源要全面,以减少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误差。

(2)量化和客观性原则。

根据知识评价数据得出结论,杜绝主观武断,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公信力。

(3)可行性和实用性原则。

知识评价的项目要有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及绩效的提高;考评的策略要科学、高效,方法要易于实现。

2.知识评价系统逻辑架构。

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设计G公司的知识评价系统的总体逻辑架构。

网络知识评价系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建设、题库系统、考务管理系统建设在
总部信息中心,为企业知识评价工作提供运行和服务支持。

总部人事管理部门通
过内部网络访问信息中心系统,负责题库建设、考场编排、准考证发放、成绩统计、成绩及合格信息报送等贯穿知识评价全过程的工作。

单位人事部门通过内部
网络利用考务管理系统,负责报名、发放准考证到知识评价职工手中。

考场建设
应用服务器等基础设施,部署计算机测试系统,为理论知识评价提供实施、管理、
监控、记录手段。

职工在单位人事部门进行测试报名,在考场利用机考系统进行
理论测试,并获取合格证书。

3.知识评价系统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基于JavaEE的B/S/S三层架构,框架自上而下分别为客户端(Client)、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 Server)。

用户界面、业务逻辑、数据存储单独处理,各层之间采用标准的XML数据格式传
递消息,在应用集成平台的支持下,可充分满足知识评价系统运行、集成、管理
的需要。

4.系统调用流程如下:
(1) 框架的业务逻辑层接收、过滤请求并将其提供给服务实现中具体负责此业
务的请求处理类。

(2) 业务逻辑层处理请求,实现业务逻辑。

服务实现接收业务逻辑层传出的用
户界面层数据,并将其转换为业务层数据格式,统一处理异常,调用业务逻辑层
向上的数据接口,将业务逻辑层返回的数据传给用户界面层,用户界面层接收业
务逻辑层数据并显示。

业务逻辑层处理的成功、失败或其他状态信息传回实体数
据模型,实体模型处理业务逻辑,并对数据进行持久化操作。

(3) 数据存储层接收业务逻辑层的数据,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4) 数据库执行相应操作从而完成一个业务操作流程。

二、优势
结合上文关于知识评价系统逻辑、技术架构的介绍,综合系统的运行反馈信息,印证了该系统设计、建设的高效与合理性。

G电力公司网络知识评价系统有
以下突出优势:
1.机考形式保证了知识评价的公平、公正。

系统可实现更换座位、时间调整、登记考场记录、强制交卷等功能;依托题库资源,可实现试卷的异构处理,即相
邻座位员工的试卷内容不同;通过系统内嵌的网络视频监控可实现知识评价全程
监控、组织协调与管理控制,有效减少各类舞弊行为。

2.自动生成测试结果。

员工的测试结果由系统自动计算得出,保证计分的准
确性;降低了测试的人工、物力成本;保证了测试的时效性,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定位员工知识缺陷并智能化提出改进意见,加快了企业知识库中知识的流动速度,不仅利于员工知识水平的提高,也利于知识库的快速、持续更新。

3.功能灵活。

系统可以灵活设定测试标准、测试方式等,从而满足企业不同
部门的实际需求;系统提供了高效的考务管理方案,如灵活的考场安排、座位编排,测试人员时间错峰等;测试管理人员可以统一测试文档模板、通过网络通讯
工具建立各部门交流互动机制,使得测试信息的发送和反馈更为快捷,提高考务
工作的效率。

4.高效的统计分析。

基于系统可以方便的查看测试结果及历史测试数据,通
过对比、分析当前测试数据和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员工的发展趋势以协助员工做
出有效的职业规划;总务管理部门集中管理量化数据,可以通过多维度分析整体
掌控各部门的知识管理状况,灵活定制统计分析报表用以提供决策支持。

5.利于员工的发展。

员工通过参加测试充分知悉自己的知识缺陷,经过针对
性学习可快速弥补缺陷,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员工通过系统的统
计分析功能,可获知自身发展趋势以做出更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从根本上提高
自身素质。

三、应用效果
从直接经济效益角度,通过建设网络知识评价系统,可以节省可观的人工、
资料成本。

G电力公司现有员工1.8万余名,以每人每年20%人员进行一次知识
评价,每次测试费100元计算,每年可以节省知识评价费用36万余元。

在系统
建设方面,采用本网络知识评价系统,硬件只须配置1台应用服务器,1台数据
服务器,总价只须7万预算。

G电力现在下属25家发电公司,以此计算可以节省24套服务器,可以节约费用168万元,而且G电力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
新建项目的落成,利用该系统实施的员工知识评价的经济性愈加明显。

同时,参
与知识评价的员工可以实现不离岗、不请假、照常工作,不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这也正是这套系统的核心价值。

四、展望
联系知识管理信息化给电力企业知识管理带来的深刻变革,电力企业要持续
推进知识管理的信息化工作。

进一步地推进知识、人、业务以及IT技术的有机融合,并且以知识和人作为两个关键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围绕“人如何获取知识,如何利用知识”等,开展知识管理的深化、加强工作。

参考文献:
[1]TALLMAN S, et al, Knowledge, cluster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4,29(2).
[2]赵辉,陆冷飞.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考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中国教育信
息化•高教职教,2009(12).
[3]谭大纯,蔡政宏.知识管理策略、知识管理策略与功能性绩效之联结模式建构
与跨产业实证研究[J].辅仁管理评论,2003,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