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循环系统_1

第六章 循环系统_1
第六章 循环系统_1

---------------------------------------------------------------最新资料推荐------------------------------------------------------

第六章循环系统

第六章循环系统第六章循环系统名词解释:

血液循环:

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使血液循环的管道,瓣膜是保证血液按一个方向流动的特有结构。

窦性心率:

指在窦房结以外的心肌潜在起搏点所引起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自动节律性:

心肌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机械活动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输出量:

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液总量,称为每搏排出量,简称排出量。

心率:

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

动脉:

1 / 10

是血管由心脏射出后流往全身各个器官所经过的血管,可分为大、中、小、微动脉 4 种。

静脉:

是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

血压:

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通常以毫米汞柱为单位。

动脉脉搏: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周期性的压力波动引起动脉血管所发生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微循环:

心肌细胞兴奋过程中,由 0 期开始到 3 期膜内电位恢复到60mV 这一段不能再产生动作电位的时期,称为有效不应期。

问答题:

1. 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体循环:

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

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体循环。

由于左心室的血液来自于肺部,经气体交换,是含氧较多的、鲜红的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除进行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

---------------------------------------------------------------最新资料推荐------------------------------------------------------ 肺循环:

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回左心房。

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肺循环。

由于右心室的血来自于由全身返回心脏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含氧较多的动脉血。

2. 简述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

后上部为左心房和右心房,两者间以房中隔分开;前下部为左心室何有信使,两者间以室中隔分开。

房室口边缘有房室瓣,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三尖瓣。

右心房有上下腔静脉口及冠状窦口。

右心室发出肺动脉。

左心房右四个静脉口与肺静脉相连。

左心室发出主动脉。

在肺动脉和主动脉起始部的内面,都有 3 半月瓣,分别称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那些特点?复极化时间长,有 2 期平台。

3 / 10

其动作电位分为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

离子基础是:

0 期为 Na+内流; 1 期为 K+外流; 2 期为 Ca2+缓慢持久内流与 K+外流; 3 期为 K+迅速外流; 4 期为静息期,此时离子泵增强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得以恢复。

4. 心脏为什么会自动跳动?窦房结为什么能成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心脏使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

心脏的泵血功能与心脏的结构特点各生理特性有关。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并将兴奋经特殊传导系统传到整个心脏,保证了心房和心室肌细胞分别称为两个功能合胞体。

心室在心脏泵血功能中的作用更为重要。

由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心室内压的变化,通过瓣膜有序的开放与关闭,导致血液的射出与回流,使血液周而复始的沿一个方向流动。

5. 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是怎样产生的?正常心脏是按窦房节发出的兴奋进行节律性收缩活动的。

在心肌正常节律的有效不应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其他部位兴奋,使心室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为期外收缩或期前收缩。

当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以前,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以内,因而不能引起心肌

---------------------------------------------------------------最新资料推荐------------------------------------------------------ 兴奋和收缩。

这样,在一次期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6. 在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如何完成一次泵血过程?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有次序的收缩和舒张,造成心腔内容积和压力有规律的变化。

压力变化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

心腔内压力的变化,伴随着心内瓣膜有规律的开放和关闭,这就决定了血液流动的方向。

心房收缩期:

心房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张状态。

心房收缩,心房压力升高,将血液挤压入心室。

心室收缩期:

心室收缩时,心室压力增高,当室内压大于房内压时,使房室瓣关闭。

当室内压大于动脉压时,动脉瓣开放,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

心室舒张期:

心室舒张,室内压下降,动脉瓣关闭,当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流入心室。

7.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由哪些?如何影响?(1)心肌初

5 / 10

长异长自身调节:

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致每搏排出量发生变化,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2)动脉血压:

当动脉血压升高即后荷加大时,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射血期可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

(3)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

心肌初长改变无关,仅以心肌细胞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改变增加收缩力的调节,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4)心率 8. 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于其影响因素。

心脏收缩的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阻力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主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小动脉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心室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不可能全部通过小动脉,不少血液停留在动脉中,充满和压迫动脉管壁,形成收缩压。

同时,由于大动脉管壁具有很大弹性,随着心脏射血,动脉压力升高而弹性扩张,形成了一定的势能贮备。

心室舒张时,扩张的动脉血管壁产生弹性回缩,其压力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并随着血量逐渐较少而下降,到下次心缩以前达到最低,这时动脉管壁所受到的血压测压力即为舒张压。

9. 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有和作用?心脏的神经支配:

---------------------------------------------------------------最新资料推荐------------------------------------------------------ 支配心脏的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 1~5 胸段,节后神经纤维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

心肌细胞膜生的受体为型肾上腺素能受体。

当去甲肾上腺素与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腺苷酸化酶,使细胞内 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了细胞内蛋白激酶,使蛋白磷酸化,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激活, Ca2+内流增加,提高了心肌收缩力。

去甲肾上腺素还能加快肌浆网钙泵的转运,从而加快了新技术张速度。

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加强 4 期内向电流,使自动除极速度加快,自律性提高。

通过提高 Ca2+内流,使房室结细胞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房室传导加快。

因此,交感神经能使心脏出现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

心迷走神经起源于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与心内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 M 型胆碱能受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肌浆网释放 Ca2+减少。

乙酰胆碱还可抑制钙通道,减少 Ca2+内流;激活一氧化氮合

7 / 10

酶,产生 NO,通过胞内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使细胞内 cAMP 增多,降低钙通道开放的概率,减少 Ca2+内流。

由于Ca2+内流减少,使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房室交届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最低,传导速度减慢。

在窦房结细胞,乙酰胆碱与 M 型胆碱能受体结合,经 Gk 蛋白促进 K+外流,抑制 4 期以 Na+为主的递增性内向流,从而降低自律性,心律减慢。

血管的神经支配:

支配心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可分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

交感缩血管神经在全身血管广泛分布,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而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则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较与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强,故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时引起缩血管效应。

交感舒血管神经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这类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 M 型胆碱能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副交感输血管神经只有少数器官分布。

10. 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当血压升高时,动脉扩张程度增大,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冲

---------------------------------------------------------------最新资料推荐------------------------------------------------------ 动沿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至孤束核,通过延髓内的神经通路,分别到达延髓头端副外侧部和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下降,心交感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和交感缩血管中枢传至心脏的冲动减少。

同时,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

于是心律减慢,心输出量减少。

次反射称减压反射。

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减压反射减弱,血压回升。

11.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有和影响?肾上腺素核区甲肾上腺素均能使心律加快,心脏活动加强,心输出量增加。

但两者最终作用的结果取决于靶细胞上的受体类型及与受体的亲和力。

肾上腺素可使某些器官的血管收缩,而另一些器官的血管舒张。

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抑制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的直接加强效应。

故心律减慢。

9 / 10

循环系统生理

循环系统生理 第一节循环系统生理 (1)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1) 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1) 三、心音和心音图 (1)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2) 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2) 第二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2)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3) 第三节血管生理 (4)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4)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形成 (5) 三、动脉血压与动脉脉搏 (5)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流 (5) 五、微循环 (6) 六、组织液和淋巴液 (6)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7) 一、神经调节 (7) 二、体液调节 (8) 三、自身调节——局部血流调节 (8) 第一节循环系统生理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中起主要作用,所以有时也依据心室活动将心动周期分为心缩期(systole)和心舒期(diastole)。

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一)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1.心房收缩期 2.心室等容收缩期 3.射血期(ejection period) 4.心室等容舒张期 5.心室充盈期(filling period) 三、心音和心音图 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启闭、血液流速的改变对心血管壁可以产生压力作用并引起心血管壁发生机械振动,这些机械振动可通过心血管的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如将听诊器放在胸壁某些部位(图4-5),就可听到“扑–通”声音,称为心音(heart sound)。第一心音(S1)又称收缩音。 第二心音(S2)又称舒张音,声调尖(频率高达60~100 Hz)、历时短(0.08 s),由半月瓣关闭引起,标志心室舒张开始。 第三心音(S3)出现在快速充盈期末,频率低、振幅低,持续时间约为0.1 s,是因血流速度发生变化产生的涡流振动心室壁和瓣膜造成的。 第四心音(S4)很弱,仅能于心音图上见到,是心房收缩推动血液挤进心室冲击心室壁引起振动造成的,故又称心房音。 听诊时,多数情况下只能听到第一和第二心音。除了以上四种心音外, 四、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1.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 2.每分输出量(minute volume) 每分输出量是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又称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3.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4. 心指数(cardiac index,CI)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淋巴管、淋巴器 官 鸡体内的淋巴 管最大者为左 右胸导管,沿腹 腔脊椎两侧前 行,开口入前腔 静脉。鸡的淋巴 器官据其在免 疫活动中的作 用,从形态学角 度,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初级 淋巴器官或中 枢淋巴器官如 胸腺和腔上囊;另一类是次级淋巴器官或周围淋巴器官如脾脏。鸡无淋巴结,鸭等水禽有数量不多的淋巴结。淋巴器官的功能是维持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神经系统是指挥和协调禽体生命活动的中心,它通过各种反射活动,使禽体各部分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禽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外周神经、植物性神经和感觉器官组成。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不如晡乳动物发达,可分为大脑、小脑和延脑三部分,禽类无明显的脑桥。大脑由两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之后为小脑,大脑是体内各部分活动的总指挥,小脑维持平衡,延脑协调呼吸、消化和血液循环。禽类脊髓细长,从枕大孔与延髓连接处起向后延伸,其后端不形成马尾。 (二)外周神经系统 禽的外周神经系统与猪、牛相似,脑神经有12对,脊神经有39~41对,其中最大的为坐骨神经。 (三)植物性神经 植物性神经分两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分布于身体各部分,副交感神经主要分布于与胸腔、腹腔。

心脏 家禽的心脏是圆锥形的,外覆有心包。鸡心脏位于体腔前部稍偏于右,夹在肝的左右叶间,可分为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口相通连,左右心室内有动脉起始部开口,称动脉口,有特殊瓣膜,防血液倒流,心脏的左右两瓣膜有中隔,互不相通,左右心房与心室间分别有房间隔和室间隔。鸡心脏搏动比较迅速,每分钟约150~200次。 血管 鸡的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血液中细胞的分类及各自的作用 血液中有红细胞、白细胞和凝血细胞,禽的红细胞有一个较大的核,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无核。白细胞据其细胞质内有无颗粒分为无颗粒白细胞和颗粒白细胞。无颗粒白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有颗粒白细胞据颗粒的着色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淋巴细胞能固定毒物,产生免疫抗体。单核细胞有趋化性和一定的吞噬能力,可形成巨噬细胞。异嗜性粒细胞有明显的吞噬能力。禽的凝血细胞相当于哺乳动物的血小板,参与凝血过程。

第六章 循环系统1

第六章循环系统 一.名词解释 1.体循环 2.肺循环 3.二尖瓣 4.三尖瓣 5.心脏特殊传导系统 6.动脉 7.静脉 8.毛细血管 9.心肌工作细胞 10.自律细胞 11.快反应细胞 12. 慢反应细胞 13.自律性 14.正常起搏点 15. 潜在起搏点 16.机能合胞体17.房室延搁 18.心动周期 19.每搏输出量 20.射血分数 21.心指数22.动脉血压 23.收缩压 24.舒张压 25.中心静脉压 26.心血管中枢27.血-脑屏障 28.超速驱动压抑 29.微循环 30.直捷通路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体循环:也较大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向全身毛细管网,然后流经小静脉、大静脉、汇集成上、下静脉,最后回流到右心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把血液中的O2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组织器官,同时又把各组织器官在代谢中产生的CO2和代谢产物通过血液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 2.肺循环:也较小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再经肺泡壁毛细管网,最后经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通过此过程,血液中的CO2经肺泡排出体外,而O2则经肺泡流入血液。 3.二尖瓣:是指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结构,有两个突起故称二尖瓣开口朝向左心室,有腱索与心室内乳头肌相连。当乳头肌收缩时腱索拉紧,二尖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左心房。 4.三尖瓣:是指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结构,有三个突起故称三尖瓣开口朝向右心室,有腱索与心室内乳头肌相连。当乳头肌收缩时腱索拉紧,三尖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房。 5.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它们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组成,比一般心肌纤维粗,肌原纤维少,肌浆较多,没有收缩能力,但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的能力(房室结内结区细胞除外)。 6.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组织毛细血管的管道,与心室相连通。内部血压高,血流方向是离心的。 7.静脉:是把血液从各组织毛细血管汇集起来最终运回心房的管道,与心放相连通。内部血压很低,血流方向是向心的。 8.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连于动、静脉之间,相互连接成网,穿行于组织中,一般仅容纳1~2个红细胞。有较高的通透性,允许液体、营养物质和气体在血液和组织也之间进行交换。 9.心肌工作细胞: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没有自律性,执行收缩功能。属于非自律细胞,包括心室肌和心房肌。 10.自律细胞: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具有自动产生兴奋的能力,能自主发出节律性兴奋冲动,即具有自动兴奋性、传导性,但收缩性很小。这类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脏的节律。 11.快反应细胞:包括心室肌、心房肌和浦肯野细胞,前二者属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后者属快反应自律细胞。其动作电位的特点是去极化速度快,振幅大,复极化过程缓慢并可以分为几个时相(期),兴奋传导快。去极相是因慢钙通道开

智慧树知到《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循环系统功能与疾病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A:对 B:错 答案: 对 2、循环系统、脉管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是不同学科对一个系统的不同侧重的描述。 A:对 B:错 答案: 对 第二章 1、有关下肢浅静脉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大隐静脉是全身最长的浅静脉 B:大隐静脉行经内踝的前方 C:大隐静脉与隐神经伴行 D:小隐静脉行经外踝的前方 答案: 小隐静脉行经外踝的前方 2、不属于肝门静脉属支的是 A:肝静脉 B:胃左静脉 C:脾静脉 D:肠系膜上静脉

答案: 肝静脉 3、行经三角胸大肌间沟的上肢浅静脉是 A:头静脉 B:贵要静脉 C:肘正中静脉 D:肱静脉 答案: 头静脉 4、关于中动脉哪项是错误的? A:内弹性膜不明显 B:中膜无弹性膜 C:管径约为1~10mm D:可调节到各器官的血流量 E:又称肌性动脉 答案: 内弹性膜不明显 5、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 A: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 B: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真毛细血管 C: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 D:连续毛细血管,血窦和真毛细血管 E:窦状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和直接通路 答案: 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血窦 6、下列各项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HDL B:LDL C:VLDL D:TG 答案: LDL 7、下列哪项不是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的? A:肺动脉 B:主动脉 C:冠状动脉 D:脑动脉 答案: 肺动脉 8、颅脑动脉粥样硬化不会直接导致 A:脑供血不足 B:脑栓塞 C:脑萎缩 D:血管性痴呆 E:脑水肿 答案: 脑水肿 9、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病变多位于主动脉各分支开口处 B:可引起夹层动脉瘤 C:胸主动脉病变最严重

生理-循环系统.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是指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表 1—2— 3— 1) S1-2-3-1心脏射血过程中<?室容积、压力膜启囲和血流方向的变化 肘相心房 压力 心室 动际 瓣慎 AV 3V 心室容积的变ft .血流方向 等容收缩期 P aP, 关 开 迅速遍少 心室到动膳 减慣射血期 PaPvPvFT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的胚胎发育 原始心脏于胚胎第2周开始形成,4周时心房和心室是共腔的,8周房室中隔形成,成为具有4腔的心脏。所以,胚胎发育2~8周为心脏形成的关键期,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形成主要在这一期。 二、胎儿血液循环和出生后的改变 1.正常胎儿的血液循环胎儿时期的营养和气体交换是通过脐血管和胎盘与母体之间以弥散方式进行交换的。由胎盘来的动脉血液经脐静脉进入胎儿体内,至肝下缘分成两支,一支入肝与门静脉吻合,另一支经动脉导管入下腔静脉,与来自下半身的静脉血混合,共同流入右心房。由于下腔静脉瓣的隔阻,使来自下腔静脉的混合血(以动脉血为主)进入右心房后,约1/3经卵圆孔入左心房,再经左心室流入升动脉,主要供应心、脑及上肢;其余流入右心室。从上腔静脉回流的来自上半身的静脉血,入右心房后大部分流入右心室,与来自下腔静脉的血液一起进入肺动脉。由于胎儿肺部处于压缩状态,经肺动脉的血液只有少量流入肺,经肺静脉回到左心房;而大部分血液经动脉导管与来自升主动脉的血汇合后,进入降主动脉(以静脉血为主),供应腹腔器官和下肢,同时,经过脐动脉回流至胎盘,摄取氧气及营养物质。故胎儿期供应脑、心、肝及上肢血氧量较下半身高。 2.出生后循环的改变出生后脐血管阻断,呼吸建立,肺泡扩张,肺小动脉管壁肌层逐渐退化,管壁变薄、扩张、肺循环压方下降,从右心经肺动脉流入肺的血流增多,使肺静脉回流至左心房的血流量增

加,左心房压力增高。当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时,卵圆孔瓣膜功能上关闭,到出生后5~7个月,解剖上大多数闭合。自主呼吸建立后血氧增高,动脉导管壁受到刺激后收缩,同时,低阻力的胎盘循环由于脐带结扎而终止,由于肺循环压力降低和体循环压力升高,流经动脉导管血流逐渐减少,高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出生后体内前列腺素的减少,使导管壁平滑肌收缩,导管闭塞,最后血流停止,形成动脉韧带。足月儿约80%在出生后24小时形成功能性关闭,约80%婴儿于生后3个月、95%婴儿生后一年内形成解剖上关闭。若动脉导管持续未闭,可认为有畸形的存在。脐血管血流停止6~8周完全闭锁,形成韧带。 三、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1.心脏重量在整个小儿时期,心脏重量的增长速度并非匀速生长,出生后6周内心脏重量增长很少。此后,心脏重量增长的速度呈持续和跳跃性增长。新生儿的心脏相对较成人大,其重量约为20~25g,1岁时心脏的重量为出生时2倍;5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9岁时为出生时的6倍,青春期后心脏重量的增长为出生时12~14倍,达成人水平。 2.心脏容积出生时,心脏4个腔的容积为20~22ml,1岁时达到出生时的2倍,2岁半增大到3倍,近7岁时5倍,约为100~120ml;其后增长缓慢,青春期始心脏容积仅为140ml;以后增长又渐迅速,18~20岁时,心脏容积已达240~250ml,为出生时的12倍。

27系统精讲-循环系统-第一节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

1.动脉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改变外周血管的阻力,又称 A.阻力血管 B.收缩血管 C.容量血管 D.功能血管 E.舒张血管 【答案】:A 【解析】:考察血管的功能。动脉的功能是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动脉管壁有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改变外周血管的阻力,根据其功能可推断出“阻力血管”。 2.交感神经兴奋时 A.心肌收缩力减弱 B.外周血管扩张 C.血管阻力减小 D.血压下降 E.心率加快 【答案】:E 【解析】:记忆性题目,考察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需掌握。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3.下列关于心脏瓣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左房、室间通过二尖瓣相通 B.左房、室间通过三尖瓣相通 C.左心室与主动脉通过主动脉瓣相通 D.右心室与肺动脉通过肺动脉瓣相通 E.心瓣膜具有防止心房和心室在和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的功能 【答案】:B 【解析】:考察心脏的瓣膜结构。左心房、室之间有二尖瓣,左房、室间通过二尖瓣相通,右心房、室之间有三尖瓣,右房、室间通过三尖瓣相通,左心室与主

动脉之间有主动脉瓣,左心室和主动脉通过主动脉瓣相通,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有肺动脉瓣,右心室和肺动脉通过肺动脉瓣相通;心瓣膜具有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的功能。 4.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不包括 A.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B.电解质、某些激素 C.心肌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交感神经 【答案】:E 【解析】:考察调节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体液因素。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调节钠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起重要作用,电解质、某些激素等,也是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另外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交感神经是神经调节不属于体液因素。 5.心脏瓣膜的功能是 A.净化血液 B.起部位血液泵的作用 C.调节心脏功能 D.防止血液反流 E.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考察心脏瓣膜的解剖功能。心瓣膜具有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的功能。

第六章 循环系统试题

---------------------------------------------------------------最新资料推荐------------------------------------------------------ 第六章循环系统试题 第六章循环系统(一)一、填空题 1、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包括淋巴管)组成,主要功能是不断把氧气营养物和激素运送到全身并将各器官和组织所产生的 CO2及其它代谢产物带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_。 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有二期平台期_。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时程长是由 Ca2+_离子内流流引起的。 4、特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是 4 期自动去极化。 5、心肌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 _收缩性。 心室肌的生理特性有传导性、兴奋收缩性。 6、使心肌收缩力减弱的离子是 K+ , Na+ , H+。 7、心动期缩短主要以舒张期缩短明显。 8、衡量心功能的指标有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心脏作功。 9、第一心音的特点是调低,音强,时间长。 二、选择题 1、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快慢成反比 B、心房与心室先后收缩C、心室的收缩期比舒张期长D、心房和心室可同时处于舒张状态 2、在射血初期,心腔内压 1 / 11

力变化是: ( D )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小于动脉压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3、心动周期中,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半月半开放之前的时间相当于: ( A ) A、等容收缩期 B、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充盈期 4、心肌的前负荷是指: ( C ) A、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 B、静脉回心血量 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 D、等容舒张期血量 5、心肌的后负荷是指: ( B ) A、循环血量 B、动脉血压 C、外周阻力 D、血液粘滞性 6、有关心输出量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是指每分钟从两心室射出的血量 B、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C、安静时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D、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 7、关于心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第 1 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 B、第 2 心音是由于房室瓣关闭而产生 C、第 3 心音在健壮青少年有时可听到D、第 4 心音只在心音图上可见到 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 C ) A、去极化过程快 B、复极化过程缓慢 C、形成 2 期平台 D、 4

循环系统解剖及生理知识

循环系统解剖及生理知识 一、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全身各器官组织运输血液,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生命活动。此外,循环系统还具有内分泌功能。(一)心脏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位于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1.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个心腔。左、右心房之间为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为室间隔。左心房、左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二尖瓣,右心房、右心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房、室间隔结构完整及心脏瓣膜结构与功能正常,方能保证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防止出现血液反流或分流。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泵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返回右心房,此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泵出,经肺动脉及其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此为肺循环(图3-1) 2.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传导系统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图3-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均能发出冲动(自律性),但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为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 3.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流主要在心脏舒张期。左冠状动脉主干很短,随即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 (二)血管 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类。动脉的主要功能为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其管壁含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能在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影响局部血流量,改变血流阻力,故又称“阻力血管”。毛细血管是人体进行物质及气体交换的场所,故称其为“功能血管”。静脉壁薄,弹性小,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将血液送回心脏,其容量大,又称“容量血管”。 (三)调节循环的神经-体液 1.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

生理学循环系统

第三章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1.定义: 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按一定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 2.功能:运输实现体液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防御功能分泌生物活性物质 3.意义:血液循环一旦停止,生命也随之终结。 第一节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肌细胞生物电现象→兴奋收缩偶联→节律性收缩→射血→推动血液循环 一、心肌细胞功能分类 (一)按自律性分类: 1.工作心肌细胞:心房肌、心室肌 特点: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但无自律性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①自律细胞:窦房结(P细胞)、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细胞 特点: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无收缩性 ②非自律细胞:结区,有兴奋性、传导性,无自律性和收缩性 3.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的组成和分布 窦房结:P细胞、过渡细胞。优势传导通路 房室交界:房结区、结区、结希区房室束及其分支浦肯野纤维网 (一)工作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静息电位(RP:-90mV) 形成机制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的类似主要是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2.工作心肌细胞AP的特点:1 复极过程复杂 2 持续时间长 3 升降支不对称(1)0期(去极化期) ●膜电位:-90→+30 mV(幅度120mV) ●除极速度(0期上升速率):200~300V/S ●历时:1~2ms 机制:刺激→静息电位上移→达到阈电位→激活快Na+通道→再生式Na+电流→Na+平衡电位 3.快Na+通道:1.失活快2.激活快、开放快3. 持续时间短。 4.阻断剂:河豚毒素(TTX) ? (2)1期(快速复极初期) 膜电位:+30mV→0mV 历时:10ms 产生机制:一过性外向离子流(Ito),其离子成分为K+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六章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第一节概述 循环系统:血液循环(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淋巴循环(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 心血管系统 ?体循环: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淋巴循环的组成与功能 淋巴循环的组成: 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9)、淋巴导管(2) 淋巴器官:脾 淋巴组织 功能:免疫防御:回收蛋白质;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是脂肪吸收的主要途径;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他微粒。 第二节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1、心的外形:中纵隔偏左,两肺之间,外裹以心包。圆锥形,长径12-14cm,横径9-11cm,前后径6-7cm,重260g,心尖朝左前下方,心底朝右后上方 2、心的内腔:分为四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二尖瓣、三尖瓣 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 半月瓣形态 心室横切 房、室间隔 3、心壁的结构 ?心内膜:衬于心房和心室壁内面的一层光滑薄膜,与血管内膜相续;瓣膜 ?心肌层:内纵、中环、外斜三层;收缩性心肌和特殊传导系 ?心外膜:心包膜脏层,与心包膜壁层相延续;心包腔 4、心传导系: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Purkinje纤维网 ?心传导系的功能:引起心脏自动节律性兴奋,并将冲动传导到整个心脏,以协调心房和心室按一定的节律进行收缩。 二、心脏生理 (一)兴奋性 心室肌细胞的膜电位变化 1. 去极过程(0期)短(1-2ms),去极幅度达120mV,由-90mV ,上升到+20,称超射。 2.复极过程慢,历时200-300ms。 (1) 1期复极(快速复极初期)由+2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10ms。 (2) 2期(平台期)往往停滞于近零的等电位状态,形成平台。是区别于神经或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占100- 150ms。 (3) 3期复极(快速复极末期)复极加快,由0mV较快下降到-90mV,占100-150ms。 3. 静息期(4期)膜电位后的恢复时期。 形成机制 1.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的形成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六章循环系统(Circulation System) 第一节概述(General) 一、循环:各种液体在一个密闭的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和交换的过程。 循环系统:包括(彩图6)循环系统是封闭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和淋巴管系统(淋巴循环)两部分。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 循环系统的主要机能是: ①把机体从外界摄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部,供给组织进行新陈代谢之用,同时把全 身各部组织的代谢产物,如CO2、尿素等,分别运送到肺、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 的新陈代谢和内环境的稳定; ②它还将为数众多的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物质(如激素)运送到相应的器官,以调制各器官的 活动; ③淋巴系是组织液回收的第二条渠道,既是静脉系的辅助系统,又是抗体防御系统的一环。 1、淋巴循环:营养成分(小肠液)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脾组织液回流静脉、清除异物、生成淋巴细胞并参与免疫调控(见§5,P167-168) 2、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 2.1基本构件及功能 ●心脏:动力器官(泵作用) ●血管:运输管道(动、静、毛细血管) ●瓣膜:控制血流方向 ●血液:携带并交换物质 2.2主要任务:将运输和养分进出组织器官,保证新陈代谢的进行。 ●运送物质(气体、养分、代谢产物、功能因子) ●调节体温(保持体温恒定) ●调整血流量,及血液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比 ●内环境稳定、防御功能等 A、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 左心室(left ventricle) 主动脉(aorta) 流经全身组 织器官上、下腔静脉右心房(right atrium) 出去的是a血;进入的是v血 B、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 右心室(right ventricle) 肺动脉干(pulmonary truck) pulmonary arterial 肺泡(气体交换) 左心房(left atrium) 出去的是v血;进入的是a血 第二节心脏(Heart,Cardiac-) 一、心脏解剖* 1、位置与形态:左胸前区,心尖位于左前下方 本人拳头大小 锥形 2、基本结构:图Jin2-8,9,17,22 2.1心脏区域划分心腔:图Jin2-10 左(心,体循环)与主动脉,上下腔静脉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