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中长跑耐力训练

合集下载

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提高技巧

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提高技巧

中长跑训练方法有哪些提高技巧中长跑是一项要求耐力和持久力的运动项目,需要均衡的训练和正确的技巧。

以下是一些中长跑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技巧。

1.耐力训练:中长跑是一项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所以耐力训练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来提高心肺功能。

定期进行长距离的训练,逐渐增加距离和时间的长度,可以提高耐力。

2.间歇训练:中长跑不仅需要优秀的耐力,还需要灵活的速度控制能力。

间歇训练是一种反复进行高强度和低强度的训练方法。

可以选择跑200米、400米或800米的间歇训练,每次高强度的跑步应该在个人最大心率的85%以上,然后在低强度的跑步中恢复。

3.核心肌肉训练:中长跑需要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核心肌肉的训练可以通过做平板支撑、桥式动作、坐姿交替举腿等来加强。

强健的核心肌肉可以提供稳定的身体姿势和正确的运动动作,帮助减少受伤的风险。

4.正确的跑姿:中长跑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持身体直立,肩膀放松、手臂自然摆动,眼睛注视前方。

脚步可以稍微撑直、落在脚掌前部,避免重击脚跟。

5.饮食和补充水分:适当的饮食和补充水分对于中长跑训练也至关重要。

要确保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和促进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此外,在训练前后适当的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6.适当的休息和恢复:中长跑对身体的负荷较大,适当的休息和恢复非常重要。

每周安排一到两天的休息日,让身体有时间恢复和修复。

可以选择进行轻量级的活动,如散步或瑜伽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放松。

7.心理训练:中长跑需要坚持和毅力,心理训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疲劳。

可以使用正向的自我暗示来增强信心,设定目标并追求。

参加比赛和与其他跑友一起训练也可以提供社交支持和竞争动力。

总之,以上是一些中长跑训练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技巧。

坚持正确的训练方法和适当的休息,配合良好的饮食和心理训练,你将能够提高中长跑的水平。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

初中跑步耐力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跑步能力,特别是中长跑能力。

2. 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性,提高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相互信任和团结协作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跑步耐力训练方法2. 跑步技术要领3. 训练计划和实施三、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a.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b. 讲解跑步耐力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

c. 确定训练目标和要求。

2. 实施阶段:a. 跑步耐力训练:采用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不同距离和强度的跑步训练。

如4000米-12000米匀速跑、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400米、800米变速跑等。

b. 跑步技术训练:讲解和示范跑步摆臂、步频、步幅等技术要领,引导学生进行技术练习。

c. 力量训练:进行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组合练习,增强学生的基础力量。

d. 越野跑训练:利用公园、山川等环境进行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提高学生的耐力水平。

e. 跳绳训练:进行10分钟跳绳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协调性。

3. 调整阶段:a. 引导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b. 总结训练成果,反馈训练效果。

c.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调整训练计划。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跑步耐力的提高:通过定期进行跑步测试,如1000米、800米跑,观察学生的耐力水平的变化。

2. 学生跑步技术的改进: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技术动作,评价技术的正确性和改进程度。

3. 学生力量的增长:通过力量测试,如深蹲、俯卧撑等,评估学生的力量增长情况。

4.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意志力等,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态度。

4. 定期进行训练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初中1000米训练计划

初中1000米训练计划

初中1000米训练计划1. 引言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体能素质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而1000米跑作为中长跑项目之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为了帮助初中生制定科学合理的1000米训练计划,下面将提供一种适合初中学生的训练方案。

2. 训练目标1000米跑主要考验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通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初中生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提高心肺功能:通过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氧气输送和利用能力。

- 增加耐力:逐步增加跑步的时间和强度,培养学生的耐力和忍耐力。

- 培养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训练的坚持和挑战自我,使学生在跑步过程中培养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3. 训练计划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效果,初中1000米训练计划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训练强度、训练频率、休息与恢复以及逐渐增加的原则。

3.1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期(2周)- 周一:进行长跑练习,距离为600米,强度适中。

- 周三:进行短跑练习,距离为200米,强度适中。

- 周五:进行中等距离跑,距离为400米,强度适中。

- 周六:休息。

- 周日:进行中等距离跑,距离为400米,强度适中。

3.2 第二阶段:提高训练期(4周)- 周一:进行长跑练习,距离为800米,强度适中。

- 周三:进行中等距离跑,距离为400米,强度适中。

- 周五:进行短跑练习,距离为200米,强度适中。

- 周六:休息。

- 周日:进行中等距离跑,距离为600米,强度适中。

3.3 第三阶段:巩固训练期(2周)- 周一:进行中等距离跑,距离为600米,逐渐增加强度。

- 周三:进行短跑练习,距离为400米,逐渐增加强度。

- 周五:进行长跑练习,距离为800米,逐渐增加强度。

- 周六:休息。

- 周日:进行1000米跑,测试自己的训练成果。

4. 注意事项在进行1000米训练计划时,初中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热身和放松在每次训练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以准备身体。

2024年中学生中长跑训练计划

2024年中学生中长跑训练计划

中长跑训练计划引言:中长跑是一项对耐力和速度都有较高要求的运动,对于中学生来说,参与中长跑训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本训练计划旨在为中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科学的训练框架,帮助他们提高中长跑成绩,同时享受运动的乐趣。

一、训练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逐步提高学生的中长跑能力,包括但不限于:1.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2.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3.提升跑步经济性和技术;4.培养良好的竞技心态和比赛策略。

二、训练原则1.系统性:训练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系统性原则,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难度。

2.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运动水平,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和负荷。

3.适应性:训练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适应情况适时调整,确保训练负荷的适宜性。

4.趣味性: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保持学生的训练兴趣和积极性。

三、训练周期训练周期分为基础期、提高期和竞赛期三个阶段:1.基础期(4-6周):重点是基础耐力和力量训练,为提高期打下坚实基础。

2.提高期(6-8周):在基础期基础上,增加速度和专项训练,进一步提升能力。

3.竞赛期(4-6周):针对比赛进行模拟训练和战术演练,同时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调整。

四、训练内容1.耐力训练:长距离慢跑、间歇跑、重复跑、节奏跑等。

2.速度训练:短距离冲刺跑、变速跑等。

3.力量训练:核心肌群训练、下肢力量训练等。

4.技术训练:跑姿调整、摆臂练习等。

5.恢复与调整:拉伸、按摩、交叉训练等。

五、训练计划示例以下是一个基础期的训练计划示例:周次 | 训练内容 | 距离/时间 | 强度 | 备注-------|-------------|-------------|----------|-------1 | 适应性慢跑 | 30分钟 | 轻松跑 | 热身和适应2 | 间歇跑 | 400米x8 | 快速 | 间歇休息2分钟3 | 长距离慢跑 | 60分钟 | 轻松跑 | 注意跑姿4 | 核心力量训练 | 20分钟 | 中等 | 结合自重训练5 | 休息或交叉训练 | 游泳/骑车 | 轻松 | 保持身体活动6 | 重复跑 | 800米x6 | 中等 | 间歇休息3分钟7 | 长距离慢跑 | 70分钟 | 轻松跑 | 增加距离8 | 技术训练 | 跑姿调整 | 中等 | 重点是跑姿的正确性9 | 间歇跑 | 200米x15 | 快速 | 间歇休息1分钟10 | 长距离慢跑 | 80分钟 | 轻松跑 | 保持节奏六、营养与恢复合理的营养摄入和充分的恢复对于训练效果至关重要。

中学生中长跑耐力训练方法探讨

中学生中长跑耐力训练方法探讨

中学生中长跑耐力训练方法探讨邓文广田径运动对于耐力要求非常高,是普通中学对于学生开展体能健康测试的重要项目之一。

在中学体育课堂上开展中长跑耐力训练,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对于耐力训练质量影响非常大。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学生中长跑耐力训练方法,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品质。

中长跑田径运动项目能够增强人体的心肺功能,帮助促进身体各个神经中枢的协调性,提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耐受能力,具备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重要品质。

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中长跑,甚至在跑步结束之后出现了脸色苍白、眩晕和呕吐等情况。

因此当前中学体育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研究中长跑耐力训练有效方法。

1 精神方面进行正确引导1.1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参与中长跑的运动中,运动员体能消耗可能会到达极点,这一阶段的学生会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运动迟缓、情绪低落的情况。

极点问题的出现会让学生产生中途放弃的想法和行为。

因此教师在中长跑的运动中要科学合理的设置运动目标,多采用激励性方式进行教学,在学生的能力以及极限之间科学合理的制定运动目标,既能够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生理情况和情绪情况,适当采用激励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进行中长跑耐力训练的时候,教师进行口头提示、鼓励、评价等,对于学生的帮助非常大。

目前一部分学生由于是集体练习,因此忽视了中长跑技巧的应用,最终在运动完之后不仅起不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还会感觉疲惫不堪,心里对中长跑项目产生抵触想法。

教师可以鼓励和提醒学生采用正确的运动方式完成任务,一旦面临极点问题,教师更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不断培养学生的耐力素质,让学生能够拥有敢于克服困难的经历和精神。

1.2 提升训练参与积极性田径运动的中长跑项目本身比较单调,例如中考体育男子1000米和女子800米运动项目,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非常高,教师为了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体能为学生安排大量的体能训练,导致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还为了应付老师作出弄虚作假的行为出现,导致学生缺少耐力练习,影响了耐力素质水平的提升。

中学中长跑训练计划3篇

中学中长跑训练计划3篇

中学中长跑训练计划一:中学中长跑小周期训练计划星期一:准备活动:1000米左右慢跑;一般发展练习;5~6次30m——50米加速跑;85%~90%的速度300~500m间歇跑(一次训练课上间歇跑可以采用不同的距离,例如:5次300m;3次500m等),总距离2~3km,间隔休息时间3~5min;整理活动的慢跑2km。

星期二:匀速越野跑30分钟(男运动员跑5~6km,女运动员跑3~4km)(有氧性质);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三:准备活动;5~6次30m加速跑;85%的速度200~300m间歇跑,总距离1.5~3.0km,间隔休息时间1.5~3min;每一组训练练习之间休息5~6min;2km慢跑。

星期四:休息或者恢复性匀速5~6km;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五:准备活动;5~6次30m加速跑;95%~100%速度的检查跑(或者800~1500m的反复跑),总距离2~5km,间隔休息时间5~6min;整理活动的慢跑1km。

星期六:2——3个专项跑星期日:休息。

中学中长跑训练计划二:中学中长跑训练计划(517字)星期、时间、内容:一下午 1、热身3圈 2、韧带练习、专门练习 3、 40米单脚跳4次 4、前脚掌支撑慢跑600米 5、走跑交替10圈二早上 1、热身3圈 2、韧带练习、专门练习 3、加速跑2*30米、2*50米、1*100米、1*200 米 4、收腹抱膝跳20*3次下午 1 、热身3圈 2 、韧带练习、专门练习 3、杠铃蹲跳15*3 4、弓箭步跳15*3 5、弓步上举杠铃15*3 6、弓步前平举15*3 每项目加30米冲刺跑三早上 1、热身3圈 2、韧带练习、专门练习 3、 60—80米快速高抬、积极下压 4、仰卧起坐40个*4组,俯卧撑尽力做4组 5、两头翘20*3组,立卧撑20*3组下午 1、热身3圈 2、韧带练习、专门练习 3、原地摆臂带哑铃100次*5组,原地高抬腿1 分钟*4组,400米一组,600米一组,900米一组四早上 1、热身3圈 2、韧带练习、专门练习 3、 50米冲刺*2组,100米冲刺2组,200米一组 4、 250米1组,400米一组(全速)下行 1、热身3圈 2、韧带练习、专门练习 3、前脚支撑600米慢 4、走跑交替:女 10圈男 15圈 5、放松五早上 1、热身3圈 2、韧带练习、专门练习(压腿杠上) 3、加速跑50米2组 4、150米到200米快速跑6组 5、橡皮条100米3组中学中长跑训练计划三:中学中长跑训练计划(512字)第一阶段周训练计划:星期、基础性阶段(冬训)训练内容:星期一变速跑(200m快、100m慢 + 400m快、200m慢 + 200m快、100m慢)x 3 组星期二重复跑2000m x 5(1200m x 7)星期三间歇跑400m x 10星期四计时跑 800m或1500m或3000m或5000m星期五力量练习(摆臂60次 x 4;换腿跑60次 x 5;腹肌练习)星期六耐力跑12公里(或40-50分钟跑)星期天休息第二阶段周训练计划:星期、强化阶段训练内容(准备阶段):星期一跑田径场台阶50分钟(或上下台阶跑20次/3分钟)星期二 500m-1500m个人计时跑(不同项目运动员测不同距离)星期三变速跑50-60分钟星期四快速跑100m x 10组星期五重复跑400m/10分钟星期六耐力跑15公里星期天休息第三阶段周训练计划:星期、比赛期训练内容:星期一分段跑2000m + 1600m + 1200m + 800m星期二耐力跑12000m慢跑(速度分配)星期三变速跑50分钟星期四重复跑2000m x 5(计时)星期五重复跑600m x 8星期六速度跑200m x 8或100m x 10星期天休息注:由于运动员参赛项目不同,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上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训练内容。

体育中考中长跑训练方法

体育中考中长跑训练方法

体育中考中长跑训练方法一、训练前准备1.起跑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脚尖指向前方,身体略微向前倾斜。

2.呼吸配合:鼻中呼气为主,口中吸气为辅,保持均衡的呼吸。

二、基础训练1.慢跑:通过慢跑来增加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

一开始可以采用有氧慢跑,每次15-20分钟,逐渐增加到30-40分钟。

2.长跑:定期进行较长时间的长跑,以增强持续性耐力和心肺功能。

开始时可以尝试5公里的跑步,逐渐增加到10公里以上。

3.技术训练:进行跑步姿势的训练,如膝部提高、手臂摆动、节奏掌握等。

三、提高耐力1.间歇训练:通过高强度的跑步和适当的休息来增加肌肉的供氧能力和耐力能力。

跑步时可采用30秒冲刺,30秒慢跑的方式,每次进行8-10组。

2.逐渐加长距离:逐渐增加跑步的距离和时间,每周增加适应性距离的10-20%。

3.梯度跑:在长跑中逐渐加入坡度,模拟赛道的复杂环境,增加肌肉的耐力。

四、提高速度1.高强度间隔训练:通过短跑和间隔跑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可以采用100米冲刺和100米慢跑相结合的方式,每次进行8-10组。

2.倒计时训练:在一定距离内进行连续的冲刺,减少跑步次数,提高速度。

3.运动员对抗:可以与其他运动员或队友进行对抗训练,通过与对手的竞争来增加跑步的速度和爆发力。

五、调整和评估1.适当休息:在训练过程中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训练造成身体疲劳和受伤。

2.身体评估:定期对身体进行评估,包括体重、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身体异常,做出相应调整。

最后,长跑训练需要坚持和耐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结合科学的训练方法,将能够提升长跑的成绩。

中考体育中长跑训练方法

中考体育中长跑训练方法

中考体育中长跑训练方法体育中长跑是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要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中长跑能力,需要科学和系统的训练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长跑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一、训练方法1.系统性训练:中长跑训练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有计量的系统性训练。

首先,要确立训练目标,比如提高耐力、速度或者持续时间等。

然后,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训练计划,包括跑步距离、时间、强度、次数等。

最后,根据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并记录训练成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2.分层次训练:中长跑训练应该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分层训练。

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训练基础和目标,确定不同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

对于初学者,可以从较低的强度和较短的距离开始训练,逐渐增加强度和距离。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适度增加训练强度和距离,提高训练效果。

3.循序渐进:中长跑训练应该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距离。

刚开始训练时,要以低强度、短距离的方式进行,逐渐增加训练量,使身体适应训练的负荷。

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训练和休息的时间,避免过度训练导致身体的损伤。

4.综合训练:中长跑训练不仅仅是跑步,还需要进行其他综合性的训练。

比如,可以进行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灵敏性训练等,提高跑步的综合素质。

此外,还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如游泳、骑车等,增强心肺功能。

5.技术训练:中长跑需要掌握一定的跑步技巧和策略。

可以通过观摩专业运动员的比赛,学习他们的跑步姿势和策略。

同时,可以请教专业教练,学习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逐渐提高跑步的技术水平。

二、注意事项1.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中长跑训练应该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合的时段进行训练。

一般来说,早晨和傍晚是比较适宜的训练时间,避免在高温或寒冷的天气中进行训练。

此外,在训练前要做好热身准备,防止受伤。

2.合理安排饮食:中长跑训练需要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和消耗的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生的中长跑耐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1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初中生的中长跑耐力训练问题,文章分析了中长跑项目的特点,然后又从一般耐力训练、速度耐力训练等方面做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对初中中长跑教学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耐力训练体育课堂
一、中长跑项目特点
(一)能量代谢特点:中长跑是典型的周期性耐力项目,其能量代谢特点是有氧代谢、糖酵解和磷酸原(atp-cp)三种供能系统兼有的混合代谢。

代谢类型随项目中距离的增加,逐渐从无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过程向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过程过渡。

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既要有良好的耐力能力作基础,又要具备很高的速度水平,属于高速度的耐力项目。

(二)训练特征:现代中长跑的显著特点就是具备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与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的方向。

随着中长跑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无氧代谢供能比例相应增加,其训练特征也逐渐发生着变化。

无氧能力和速度训练受到高度重视,且速度耐力训练已成为中长跑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有氧能力是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而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是决定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训练中强调在有氧耐力训练后进行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最
后进行atp-cp和糖酵解代谢为主的大强度训练。

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一般是在专项训练或大强度训练后,机体内处在一定乳酸堆积的条件下,发展运动员的最大速度,以促进运动员速度耐力水平。

了解中长跑项目的供能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时候做到胸有成竹,也能树立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信心。

当然以上理论是针对高水平的专业运动员,对于普通的初中生,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有氧训练的成分,从而减少无氧训练带来的身体负荷和损伤,毕竟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巅峰时期。

二、改进和提高运动技术
(一)运动员跑技术的经济性的实效性对运动成绩有很大影响。

目前中长跑运动员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后蹬用力较大,大腿前摆较高,步幅较大,但频率相对较慢;另一种是频率较快,步幅相对较小,这样后蹬力较小,腾起时间缩短,跑起来比较平稳,轻松省力,符合经济性原理。

所以现代采用第二种方法的较多。

过去的训练,比较重视后蹬用力,加大步幅而忽视了动作速率,由于过分的后蹬和高抬,每一步都消耗很大的能量。

况且初中生一般身材还没发育到最高点,不提高步频是没有出路的。

当然步频和步长也不是绝对对立的,根据跑的距离不同要采用不同的步频和步长比例。

(二)运动中身体的放松对整体技术动作也很重要,首先,面部肌肉放松,两眼看着下方,这样可使劲部肌肉放松,稍含胸,两臂轻快有力的小幅度摆动,摆动时肘关节夹角一般90度最好,这样
加上良好的步频整个动作就会轻快平稳,节奏感强。

(三)中长跑能量消耗大,机体要产生一定的氧债,为了保证机体对氧气的需求,呼吸必须有一定的频率和深度,还必须与跑的节奏相配合。

一般是跑2~3步一呼气,跑2~3步一吸气,随着速度的加快和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有所增快,此刻应着重将气呼出,只有充分呼出二氧化碳,才能吸进更多的氧气。

改进和提高学生跑的技术,应是中学体育课堂中长跑教学的重点内容,从年龄层次来说,学生的动作需要定型;从心理层次来说,更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不易让学生过早地失去训练的兴趣。

三、体育课堂的中长跑训练
(一)一般耐力练习。

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的方向。

中长跑各个项目的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比重不同,距离越长,有氧训练比例越大。

我们初中生的练习项目800-1500米,有氧供能占50%左右。

所以一般耐力练习就是有氧训练,它是持续时间长、速度慢、强度小的跑的能力,如,定时、定距跑等。

由于练习比较单调乏味,因此,可穿插越野跑,图形跑等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二)速度耐力练习
速度耐力是运动员在整个跑的过程中保持速度的能力,速度耐力练习可称为无氧练习。

其训练强度以80%~94%,方法有以下几种:(1)持续跑的方法,要求运动员在70%左右的强度匀速跑完1000米。

(2)重复跑的方法,如4×100米要求运动员每100m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间歇5分钟,采用重复跑练习,选择的段落应短于专项距
离。

(3)间歇跑的方法,间歇跑与持续跑、重复跑的区别在于训练的休息时间。

间歇跑的休息时间短,体力不能充分恢复。

如3×200米,要求每200m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每个之间慢跑200米作为间歇。

(三)中长跑运动恢复
(1)耐力练习后,做一些慢跑和徒手体操等。

(2)课堂结束时,采用较低强度的慢跑。

并可结合整理活动安排一些基本体操、游戏等。

(3)每堂课开始部分应先慢跑一段距离,有助于消除体内残留的代谢物质,促进肌糖原的恢复,同时为后面的快跑预热了身体,做好了准备活动。

一节45分钟的体育课,既要做好热身活动,又要做好放松阶段的练习,中间还要让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练习,同时还要组织课堂教学,这对于一线的体育老师是个极大的考验,也是智慧课堂的体现。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少批评,多鼓励,让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中长跑的训练中来,这样可以为我们教师减轻很多负担。

跑速的不断提高和保持高速度的距离不断延长也会对运动员身
体各种机能提出新的要求,当运动员的绝对速度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时候,就必须随时改进和调整运动员建立起来的速度定型,在保持运动员原有的最高速度的基础上,采用新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挖掘人体的各种潜在能力,完善跑的技术,最大限度完成快跑距离,只有经过千千锤百炼的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游刃自如,控制跑速,适应比赛或者考试的需求。

所幸对于普通学生,只要能顺利通过考试,
并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耐力素质,以适合自己身体的需求就足够了。

这一点对于专业运动员其要求要低很多很多,也是我们体育课堂练习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冯炜权.运动生物化学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 李诚志.教练员训练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