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农业物流地理

合集下载

物流经济地理——第十章 西北地区物流

物流经济地理——第十章 西北地区物流
北地区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 2.简述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的类型。 3.分析中部地区各省份的物流现状。 4.简述西北地区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谢谢!
三、人口
(一)人口相对稀疏,却又早已超标 (二)人口增长过快,且素质偏低 (三)多民族成份与民族自治地方双重集中
第二节 产业基础
一、工业
(一)煤炭工业 (二)原材料工业 (三)纺织工业 (四)石油工业。 (五)水电开发与电力供需平衡
二、农业
(一)优质长绒棉商品基地 (二)灌溉农业发达的种植业 (三)畜牧业
(一)管理体制分割,企业机制陈旧 (二)缺乏统筹规划、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三)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四)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五)缺乏实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物流企业 (六)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关于本系统
三、西北地区物流发展对策及展望
(一)规范市场准入,改进市场监管 (二)努力营造现代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 (三)规划引导,物流资源整合 (四)大力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五)广泛吸纳优秀人才
(三)新疆物流现状分析
新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长约4131公里, 国内段西行途径新疆。阿拉山口位于新疆博尔塔 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我国西部地区惟一的铁路、 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去年进 出口货物总量超过了580万吨,过货量占全疆过 货量的90%,占新疆进出口贸易额的65%。
二、西北地区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西北 地区的商贸流通业日趋活跃,一个大商贸、大市 场、大流通的新格局已现雏形。商贸业的空间布 局主要沿亚欧大陆桥东西展开。总的来看,陇 海—兰新铁路干线串联的陕、甘、新3省区商贸业 较为发达,而其南北两侧的青、宁省区则相对薄 弱。
四、交通运输业 (一)铁路

物流经济地理第五章工业物流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第五章工业物流地理
目前我国毛纺织工业企业分布广泛,但又相对集中, 突出表现为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羊毛产 地,中部地区规模相对较小。
1.东部沿海集中区 2.西部地区集中区 3.中部地区
中 国 棉 、 毛 纺 织 工 业 分 布 图
二、纺织工业
(四)麻纺织工业布局
我国麻纺织工业布局情况如下:
三、食品工业
(五)制盐工业
制盐工业一般应以“近产近销”为原则。制盐的原盐分海盐、 矿盐、井盐、湖盐4种
① 我国海盐的主产区包括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省区。我国的四大盐区是天津长 芦、辽宁、山东和苏北盐场。
② 我国的矿盐产区主要分布于湖南省的衡阳盐矿和澧县盐 矿;湖北省的盐矿资源极为丰富,已成为我国盐和盐化工的 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3.以青岛、济南为中心的山东棉纺织区,是我国第 三大棉纺织工业基地
4.以武汉为中心的湘鄂赣棉纺织区 5.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地区 6.以太原为中心的山西地区 7.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8.东北地区。 9.南方地区
二、纺织工业
(三)毛纺织工业布局
毛纺织工业是生产高中档毛织品的纺织工业部门。 毛纺织原料主要有羊毛、山羊绒、驼绒、兔毛和其 他动物毛纤维,其中以羊毛用量最大。
② 以花生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山东省的青岛、烟 台、济南及天津、石家庄、广州、南京、郑州等地
③ 以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连、营口、 丹东、长春和哈尔滨等地
④ 以芝麻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郑州、新乡、开封、 安阳和武汉、蚌埠等地
⑤ 以棉籽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天津、郑州、西安、 上海、无锡、南通等地
五、发展工业物流的意义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理(正式)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理(正式)

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及四川东部、河南南部、陕西南部等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水稻产区。长江以南多种双季稻,长江以北大多实行单季稻与其他农作物轮作,籼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云贵高原稻谷区:主要包括云南和贵州。区内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稻品种也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
获得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上: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荣誉:
粮食生产布局组合
我国主要生产的粮食有哪些呢?它们的布局有哪些特征?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粮食的种类: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谷类、薯类、豆类(稻米、小麦、玉米、高粱、大豆)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分布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南方稻谷集中区
本区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的95%左右。根据其栽培制度、品种类型及分布位置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三个区:
华南双季稻区:包括两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是我国水热资源最丰富、复种潜力最大的地区。栽培制度一般为双季稻连作,部分纬度较低的地区可一年三季,品种以籼稻为主。
3
袁隆平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
中国将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了一位“种”了一辈子 水稻的“农民”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最著名的农民
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 ——联合国粮农组织
冬小麦区
南方冬小麦区 本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岷山、大别山以东的地区,包括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安徽、江苏等省的南部地区。区内居民以稻米为主食,小麦商品率高。本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小麦生产基地。安徽、江苏、四川和湖北为区内小麦的主要产地。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物流经济地理第三章 物流空间布局
一、物流基地 二、物流枢纽城市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二)物流基地的分类
(一)物流基地的作用
① 减轻了物流对城市的交通压力; ② 减少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 ③ 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 ④ 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的要求; ⑤ 满足了货物联运发展的要求
2.物流中心
2)物流中心的特点 ① 物流中心集中了所有的物流功能,成为具
有多种物流功能的流通形式和作业体系; ② 由人力化、机械化仓储作业发展为具有强
大信息功能的自动化、智能化物流中心; ③ 服务内容由原来的商流、物流分离发展到
商流、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 ④ 工商关系由临时、随机的关系发展到长期、
二、产业布局原则
1.全局原则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三、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布局主要有三种模式,即增长极(结点)、 点轴(线)开发和网络(域面)开发。
增长极模式
1966 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 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 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五、产业演进与经济发展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
我国产业结构的主要问题是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 的变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技术水平低。其具体表 现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尚未根本改变“靠天吃饭”的 局面,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不高;第二产业技术含量低, 缺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第三产业受各种因素影 响,尽管传统生活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但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服务业发展缓慢。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

《物流地理》练习题答案(第二单元农业物流地理)综合知识模块一农业生产布局【综合训练】一、填空题1.稻谷主要分布于淮河岭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玉米主要分布于东北至西南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于淮河岭以北,六盘山以东、长城以南地区;春小麦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北地区。

2.芝麻以淮河中游的洪河、南汝河流域及汉江中游、南襄盆地等为主要产区。

3.我国桑蚕茧尤以太湖流域、嘉陵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最为集中。

4.我国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来源有牧草、农副产品及食品、畜产、水产、酿造等加工工业的大量下脚料等。

5.中国牧区畜牧业主要以提供皮、毛、乳制品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以提供肉乳禽蛋产品为主;半农半牧区畜牧业以提供牛、羊肉、乳、细毛产品为主;城郊畜牧业以提供鲜肉乳禽蛋产品为主。

6.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具有“南蔗北甜”特点。

甘蔗主产省份有粤、闽、桂、滇南、台等省区及盆地中南部;甜菜主产省份有黑、吉、辽、蒙、。

7.我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香茅、剑麻、椰子、腰果、胡椒、咖啡、油棕、南药等,主要分布于琼、粤、滇、桂、闽等省。

8.我国用材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我国经济林主要分布于南部地区。

9.我国最大的烟叶产区正在由华北向西南地区转移。

10.我国茶叶的主产省主要有浙、湘、皖、川、闽等省。

11.我国海洋四大渔场是指黄渤海渔场、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

12.以长江、钱塘江、淮河流域三大水系为主干的华中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是我国池塘、湖泊、水库最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3.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发展开始呈现合理分工的新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业有了长足发展;中部地区发挥优势,初具规模;西部地区和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

二、选择题1.棉花主产区在向以为中心的( D)转移。

A.棉花产区棉区B.华东棉区 C.长江中下游棉区 D.西北棉区2.冬油菜绝大部分产于(A)。

A.长江流域 B.在长城以北C.、西北D.青藏等地区3.花生产量最大的地区是(A)。

物流经济地理

物流经济地理

第一章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生产布局的基本条件是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呢.中国位于北半球,是在全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中国国土大部分地处中纬度,最北境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度34分,最南境在广东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度51分.中国国土最东境子啊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京135度05分,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京73度附近.中国国土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陆地面积的十五分之一,亚洲面积的四分之一.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自然资源指对生产力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自然界中的各个因素包括:1土地2气候3陆地水4海洋5矿藏6动植物.第二章我国物流业的基本状况物流结点又称物流接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所以也称为物流结节点.物流结点的作用是:对整个网络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执行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职能,在有些场合也称为物流据点,执行中枢功能的有称为物流中枢.物流结点的功能1衔接功能2信息功能3管理功能物流结点的种类1转运型结点2储存型结点3流通型结点4综合型结点第三章农业物流地理人类劳动的定向干预,这是农业生产最本质的特征.粮食作物是物理的一大对象小麦大量出产并转化为商品粮区为华北及西北部分地区、安徽、江苏、四川、湖北.玉米大量出产与山东、河北、四川、辽宁、吉林.高粱集中出产于东北地区.大豆大量出产于东北地区经济作物是工业原料.粮食又称食用作物包括: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我国粮食生产主要以细粮为主.青藏高原以青稞为主.小麦是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又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其中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产量均占小麦总量的百分之80以上.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及六盘山、岷山和大别山以西的区.北方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六盘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南方冬小麦只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岷山、大别山以东的地区.玉米为杂粮之首.纤维作物是纺织工业的原料,主要包括棉花、麻类和蚕茧.蚕茧按蚕的食料不同可分为桑蚕茧、柞蚕茧和蓖麻蚕茧,其中以桑蚕茧,柞蚕茧产量最多.1桑蚕茧又名家养蚕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2柞蚕茧又名野养蚕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河南伏牛山地区是我国三大柞蚕产地,其中以辽东半岛的生产规模最大.麻类主要有黄麻、红麻、苎麻、和亚麻,我国世界上主要产麻国,主要生产黄麻、红麻、苎麻、亚麻.1黄麻以浙江产量最大2红麻有称洋麻3苎麻在国际上有“中国草”之称4亚麻以黑龙江最多花生是我国的第一大油料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油菜最多的国家.我国是大豆故乡.产量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居世界第三.哈尔滨、辽源、长春,人称“三大大豆仓库向日葵是一种新兴的高产油料作物,以内蒙古产量最高.我国糖料以南糖北菜,以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其中以甘蔗生产规模较大.甘蔗以广西产量最大,是全国最大的产糖区,糖量占全国的百分之.甜菜以黑龙江产量最大.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甜菜糖产区.云南烤烟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山东是我国烤烟种植历史最久的地区.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为我国的五大产茶省苹果是我国产量和消费量名列第一的大宗水果.山东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地.梨也是我国的大宗水果,总产量居世界第一.称为我国三大果园的有:辽南丘陵、山东丘陵和珠江三角洲.我国三大鱼苗基地1太湖流域2江汉平原3西江流域胡椒以海南产量最多,云南西双版纳质量最好.人参吉林产量最大、质量最好.鹿茸以东北产量最高,质量也最好.虫草又名“冬虫夏草”中国农业生产的链状结构1产前准备2产中管理3产后加工4商业流通5最终消费五大环节.第四章轻工业物流地理轻工业是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部门.我国丝纺分为桑蚕丝纺织工业和柞蚕丝纺织工业.我国以桑蚕纺织为主.我国的桑蚕纺织工业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柞蚕丝绸生产国.浙江杭州是全国最大的麻袋生产中心.苎麻全国是湖南原料最充足、生产力最强,生产规模最大,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地.上海也一直是全国最大的服装生产中心.青岛啤酒最负盛名.烟台是我国着名的葡萄酒产地.辽宁省是全国生产纸张最多的省份.上海是全国最大的高级文化用纸产地.第五章重化工业物流地理华北区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区.西南地区以贵州产煤最多.煤炭运输布局指煤炭的基本流向既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和煤炭出关.电力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能源.我国的钢铁主要工业基地:鞍山、本溪、包头、上海、马鞍山、武汉及渡口现在的攀之花.主要的有色金属产区是:上海、辽宁、甘肃、湖南、及云南.有色金属是指:铁、锰、铬等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在工业上用途最广泛的有色金属有:铜、铝、铅、锌.有色金属的5个生产环节1采矿2选矿3粗连、4精炼、5轧制.2006我国水泥产量为亿吨居世界第一.专用设备是机械工业中产量最大的一类.仪表厂只要分布在:上海、重庆、西安、哈尔滨、南京、北京、德兴.发电设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哈尔滨、上海、四川、北京、武汉、天津.铁路车辆制造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大连、青岛、唐山、大同、戚墅堰、株洲、资阳、长春齐齐哈尔、浦镇、武昌、眉山、西安等地.汽车制造业只要分布:长春、上海、南京、济南、襄樊、沈阳、重庆等.船舶制造业主要分布:上海、大连、广州、天津、武汉、青岛等.飞机制造业主要分布:上海、西安、沈阳、成都、南昌等.我国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北京、上海、西安、武汉、成都、广州、南京、无锡等.第六章商业物流地理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 2生产布局因素3人口因素 4交通因素商业布局的原则4点1工业品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 2农产品收购及批发网点布局的原则3零售商业网点布局的原则 4饮食服务行业布局的原则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因素4点1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生产力的发展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决定性因素2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3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状况是商业中心形成的基本因素.4行政区划的建制和变更亦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商业中心的作用和特征商业中心的作用3点1促进各地区间的横向经济联系2促进生产,引导生产,调整区域经济结构.3促进商品交换,强化商品流通,推动经济贸易的发展商业中心的特点4点1地区差异性 2综合性较强3聚集性较高 4辐射能力大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大型商业中心:商品流向规律是:商品沿着最经济合理的路线和方向,从产地到达销地的客观必然性.我国主要商品的流向1粮食——东北地区的小麦、大豆、杂粮南运华北、西运西北.长江流域的大米南运广东,北运华北,东运上海及沿海城市.2糖——基本上是南糖北运、西运,东北及内蒙古产的甜菜糖少量运至华北及西北.3盐——基本上是北方沿海场长芦盐流至华北、东北、华东、中部,南部沿海盐场流至华中、华南及南部地区,我国西部盐除本地消费外,还运至我国中部地区.4石油——我国石油主要分布于北方,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原油运输以管道为主,其次是水运和铁路.成品油运输以铁路为主,运输量占总运量的百分之75,水运占百分之20,极少量用管道运输.5煤炭——主力是铁路,运煤路线是京广、津沪铁路和北方沿海线.煤炭总流向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物流经济地理复习资料◆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这是农业生产活动最本质的特征.◆亚麻纺织工业集中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以黑龙江省规模最大.◆以木本油料为基本原料进行油脂生产的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湖南有“茶油之乡”之称,综油生产在广东、云南.◆酒是一种含酒精成分的饮料,白酒被认为是“中国酒”的代表.◆重工业泛指生产资料的生产工业,有能源、机械制造、电子、化学、冶金及建筑材料等工业◆石油:我国石油工业主要分布于北方,因而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原油运输以管道为主,其次为水运和铁路运输.◆煤炭:我国煤炭运输的主力是铁路,主要运煤线是京广、京沪铁路和北方沿海线.煤炭的总流向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东早西晚: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早.◆煤炭: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海上运输:指以船舶为工具,通过海上航道运送旅客或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简称海运.◆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波斯湾地区的门户.。

桂林物流调研报告

桂林物流调研报告

桂林物流调研报告桂林物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物流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桂林市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中心,物流业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桂林物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桂林市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0份,对20家物流企业进行深度访谈。

问卷调查主要涵盖桂林物流企业的规模、从业人员、运输方式、仓储设施等方面;实地访谈主要了解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物流企业规模调研结果显示,桂林物流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物流企业数量较少。

2.从业人员情况桂林物流业从业人员总体规模较为庞大,但专业人才相对不足。

部分企业反映,由于物流行业竞争激烈,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但人才储备有限。

3.运输方式桂林物流运输方式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占比超过80%。

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相对较少。

4.仓储设施桂林物流仓储设施整体较为薄弱,仓储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特别是在冷链物流方面,仓储设备和技术仍然滞后,限制了桂林农产品等特色资源的物流发展。

5.物流企业面临的问题大部分物流企业反映,物流成本上升、竞争压力加大、招聘难度增加等问题是当前物流发展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四、发展建议结合本次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发展建议:1.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2.完善桂林物流运输网络,优化运输方式,提升物流效率;3.加大对仓储设施的投入和技术改造,特别是冷链物流领域;4.加强桂林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共同应对市场竞争和发展挑战。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桂林物流企业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物流发展的机遇。

桂林市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物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推动桂林经济的发展。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

广西区域地理知识点广西是中国的一省,位于中国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广西的地理特点主要包括地貌、气候、水系和自然资源。

以下将详细介绍广西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貌广西地貌复杂多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喀斯特地貌是由于长期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广西有许多喀斯特地貌景观,如桂林的漓江、阳朔的著名山水画廊等。

此外,广西还有丘陵、河谷和平原等地貌类型。

这些多样的地貌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二、气候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

广西的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在夏季,广西经常受到台风的影响,降雨量较大。

而冬季则相对较干燥,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

三、水系广西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最著名的河流是西江,它是广西省内最长的河流,流经广西中部,对于当地的农业灌溉和交通运输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广西还有柳江、百色江等河流。

湖泊方面,广西有象州湖、邕江湖等,这些湖泊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广西的旅游资源之一。

四、自然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矿产资源是广西的重要资源之一,包括铝土矿、锡矿、锰矿等。

此外,广西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森林覆盖率较高,尤以北部和西部地区为主。

水资源方面,广西有许多河流和湖泊,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总结:广西是一个地貌复杂、气候多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它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广西的地理特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广西的气候适宜,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在未来的发展中,广西将进一步利用其地理优势,加快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桂林市观光农业物流地理
(一)桂林市观光农业地理简介
桂林市的观光农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结合山水旅游,近年开始开发田园风光、民居、古林欣赏、果园观光游。
龙胜县龙脊梯田就是一处亮丽的高山田园风光观景线,每年吸引数万名中外游客观光。在景区的28户瑶族中,有22户办起了民居旅馆及导游,学会了用普通话和英语为游客导游,接待远方来客,每户仅此一项年收入1.5---2万元。
2、农产品较丰富,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迅速
盛产水稻、荔浦芋、马蹄、花生、油菜、苎麻、黄红麻;是广西水果重要产区之一,柑桔产量大,品质优,沙田柚多次评为国家优质产品。罗汉果、银杏(白果)、月柿、荔浦芋等名优产品驰名中外;番茄、大蒜、红辣椒、莲藕、生姜等优质蔬菜。同时随着物流设施建设的完善,物流的不断发展,各种农产品的配送速速也越来越快。由于是桂林的交通枢纽所在。因此,在该地区建设物流园区,应该定位为区域型物流园区,具备仓储、中转、运输和展示等功能。不仅承担桂林工农业产品走出桂林的任务,而且要担负起转口物流业务,打造成为珠三角物流、长三角物流和北部湾物流的交汇枢纽,成为三个经济体物流的重要物流交汇节点。
桂林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广西十大农业示范园之一。它集现代农业展示、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已建成林业生态园,四季花果园,特种养殖园,瓜果艺术展示园,生物技术园等功能区。今年十月一日开园后,节假日每天进园观光者达500---600人,平常日接待也在100人之多。入园不但能观赏农业的艺术,还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现已成为桂林市中小学生教育基地,大专院校学生实验实习基地,旅游农业基地。
桂林市农业物流地理
———————————————————————————————— 作者:
—————:
桂林市农业物流地理
一、桂林农业发展
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辖12县5城区,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4万公顷,其中水田19.77万公顷。总人口4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9万人。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物产丰富。盛产水稻、荔浦芋、马蹄、花生、油菜、苎麻、黄红麻;是广西水果重要产区之一,柑桔产量大,品质优,沙田柚多次评为国家优质产品。罗汉果、银杏(白果)、月柿、荔浦芋等名优产品驰名中外;番茄、大蒜、红辣椒、莲藕、生姜等优质蔬菜,倍受市场青睐。
灵川县大圩镇毛洲岛(村)位于漓江江中,并将岛分为两半,漓江水从岛中及其南北部流出,岛上竹木葱葱,瓜果飘香,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已成为观光者休闲、观光的好去处。邻近毛洲岛(村)的江东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种植成片的2000多亩草莓、桃、李、梨等四种水果,吸引了大批游客,到地里采果、尝果、买果,玩个尽兴;果子也卖得了好价钱。
近年来,桂林市认真贯彻广西区党委"1234610"农村工作思路,坚持按"结构调优、经济调活、农民调富、调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原则,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全面开展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明显增长,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成绩。粮食连续十五年获得增产丰收,2001年粮食总产达211.4万吨,人均有粮436公斤;水果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达到108.22万吨,人均有果223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77万公顷,其中蔬菜15.27万公顷,产量285.2万吨;农业总产值163.8亿元,其中种植业93.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63元。以农业和旅游为重点的桂北经济区正在红红火火地发展。
二、桂林市农业物流现状
1、物流基础设施较完善
桂林市地处广西东北部,是华南、中部、西南内陆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也是湘、粤、桂经济带核心区之一,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位置。向东可以接受粤、港、澳、台等沿海地区先进的经济、科技辐射,向西可凭借桂北区域中心的地位,将产业、产品、技术向西部地区扩散;向南可凭借桂海高速公路连接国家重点建设的南、贵、昆经济带向东南亚发展;向北可以沿湘桂铁路向华中腹地发展。这种地域上强聚集和远辐射的核心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阳朔县高田镇月亮山历村,依托于"大榕树,月亮山景区",开展田园风光、民居旅游,组建了"月亮山民居旅游有限公司"。全村300多村民中有60多名导游员,有近100人会用英语导游,引导中外游客游山水、田园、果园;到农民家吃家常饭,自办了60多个床位的民居旅馆接待来客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
兴安县溶江镇黄毛坝与大凸村是广西有名的农民新村,2000年"五一"假日黄金周期间,每天到新农村民居观光的游客多达2000多人。游客们享受到大自然田园风光乐趣,看到农村美好前景,品尝农村餐饮的风味,得到农民的淳朴热情的接待。寄居于新村民居及镇上旅馆的游客爆满。
据了解,这两个村每逢节假日、双休日来此观光人数高达3000多人,其中仅2002年第一季度到此观光游的人数4.28万人。
桂林市是多民族居住地。民俗风情浓郁,恭城县平安乡大岭、社山两个村的瑶族同胞,充分利用生态农业优势,开展观光风情、赏生态农业风光游,其中仅2002年三月桃花节、"五一"、"十一"节期间就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龙胜县更是多民族居住县,从今年起新增开放了四个瑶寨村和二个侗寨村的民俗风情农业观光游,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农业物流技术较落后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导致桂林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不能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桂林农业物流技术有以下特点:第一,除国家投资或扶持建设了一批较先进的农业物流设施(如桂林兴安等县的农产品交易系统,全州、恭城等县的果品冷库等)外,仍以传统的低档次设施设备为主,如接近农村市场终端的物流主要是以拖拉机、农用车、摩托车甚至脚踏三轮车和自行车为运输载体。第二,农业物流技术的系统性集约优势因组织程度低而难以发挥。第三,农业物流设施设备及管理技术的改善速度相对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