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PPT课件

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PPT课件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出血:黑便、呕血等 穿孔:胃肠内容物泄漏、腹痛等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梗阻:食物难以通过、腹胀等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宜忌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宜忌
宜食:高蛋白、低脂肪、容易消化的食 物如鸡蛋、豆腐等 忌食:煎炸、油腻、辛辣、酸甜等食物 ,咖啡、酒类等
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生活 习惯
症状: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 等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
饮食宜忌:少油腻、易消化、少咖啡、 酒、辣椒等 心理调节: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
注意生活习惯:定时就餐、不暴饮暴食 、不吃过冷或过热食物等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药物治疗:碱性药物、制酸药、胃粘膜 保护剂等 手术治疗:对于复杂溃疡、穿孔等严重 情况
消化性溃疡健康教育 PPT课件
目录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的饮食宜忌 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黏膜溃疡 病因:胃酸过度分泌,幽门螺杆菌等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与消化性溃疡相关的生活习惯
定时就餐、不暴饮暴食、不抽烟、减轻 精神压力、避免失眠等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就医及时:出现消化系统不适应及时பைடு நூலகம் 医
孕妇及儿童特别注意:药物使用要遵医 嘱
注意事项
生活中保持健康:规律作息、科学饮食 、适量运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消化性溃疡患者 健康教育指导手册[M].中国协和医科大 学出版社,2019.

2024消化性溃疡医学PPT课件

2024消化性溃疡医学PPT课件

•消化性溃疡概述•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治疗方法与药物选择策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患者教育与心理干预消化性溃疡概述发病机制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名消化性溃疡。

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定义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

定义与发病机制发病率发病年龄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流行病学特点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统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

男性患病比女性较多。

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青壮年,胃溃疡则多见于中老年。

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上腹痛或不适为主要症状,性质可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可能与胃酸刺激溃疡壁的神经末梢有关。

分型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根据胃镜下表现可分为活动期、愈合期和瘢痕期。

基于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胃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方法。

诊断标准需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进行鉴别。

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等,但胃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慢性胃炎也可有上腹痛或不适,但胃镜下表现为胃粘膜充血、水肿等炎症改变;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胃镜下可见溃疡形态不规则,底凹凸不平,覆污秽苔,周围皱襞中断,质地硬脆易出血,活检可确诊。

鉴别诊断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01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

02Hp感染导致胃黏膜炎症,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

03Hp产生的毒素和酶类物质进一步损伤胃黏膜,促进溃疡形成。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0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常见导致消化性溃疡的药物。

02NSAIDs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保护作用。

药物因素导致溃疡形成生活习惯与饮食影响01吸烟尼古丁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溃疡风险。

02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饥饿等不良饮食习惯可损伤胃黏膜。

消化性溃疡护理PPT课件

消化性溃疡护理PPT课件

病因
主要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 药、过度饮酒和压力等因素引起。
了解病因有助于预防和管理。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腹痛、消化不良、反酸和体重下降 。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而异。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长期服用药物的人群及有家族史的人更 易患病。
了解高风险因素可以帮助及早识别和干预。
这些症状可能表明溃疡出现并发症。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持续不适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咨询医生。
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避免严重后果。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高风险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道检查以监测健康状 况。
定期检查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
怎样进行日常护理?
怎样进行日常护理? 饮食管理
遵循易消化、低酸性食物的饮食原则,避免刺激 性食物。
消化性溃疡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怎样进行日常护理? 5.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定义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部缺损。
常见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导致疼痛和 其他症状。
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症状的改善是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变化,包括饮食和活动 能力。
良好的生活质量通常意味着有效的护理。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复查
通过定期复查和检查,评估溃疡的愈合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适应患者的需求。
谢谢观看
谁会受到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

消化性溃疡课件ppt

消化性溃疡课件ppt
胃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削弱是PU发生的重 要因素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天平学说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NO acid,NO ulcer ❖ NO HP, NO ulcer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 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
早在1910年就有人提出 “无酸就无溃疡”,这是 人类与PU作斗争90余年来的经典总结。胃酸是由壁细 胞分泌的,约10亿壁细胞分泌盐酸23-25mmol/h,胃液 PH为1.3-1.8。胃蛋白酶是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经 盐酸激活转变而来,它的生物活性取决于胃液PH,当 PH升高到4时,胃蛋白酶就失去活性。抑制胃酸的分泌
秋冬、冬春发作,天气转暖缓解 3.节律性上腹疼
GU多于餐后1h痛---餐后痛 DU为饥饿疼,进食缓解,有夜疼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症状
1.上腹痛---主要症状
部位 上中腹,剑下或偏右 性质 钝痛、灼痛、胀痛、少数不疼,偶有剧痛,或
❖ 但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故一般所谓 的消化性溃疡,就是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刘教师总是让学 生带着 问题来 学习, 而问题 的设置 具有一 定的梯 度,由 浅入深 ,所提 出的问 题也很 明确
消化性溃疡的分类

消化性溃疡课件(共74张PPT)

消化性溃疡课件(共74张PPT)

预防溃疡复发的措施:一个疗程后,用H2RA或奥美拉唑10mg/d,每周2~3次维持治疗,采用自我调节方式,间歇给药,以减少复发,
预防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
复合性溃疡:幽门梗阻发生率较高
X线、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发生率GU为2%~5%,DU为6%~10%
DU90%,GU70-80%
疗程:抗HP治疗1-2周
注意癌变可能: ✓ 长期慢性GU病史、年龄45岁以上 ✓ 无并发症而疼痛的节律性丧失,疗效差 ✓ GI检查示胃癌
✓ 粪OB试验持续阳性 ✓ 经一个疗程(6~8周)的严格内科治疗,症状无好转者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消化不良的症状,无器质性病变
病情明显受精神因素影响,常伴有消化道以外的神 经官能症,心理治疗、安定剂、对症处理常能收效
➢ 病理区别良、恶性溃疡
送HP检测
直接征象:溃疡龛影—可确诊
间接征象:激惹、局部压痛、变形、胃大弯侧痉挛性 切迹-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胃体小弯溃疡
钡餐造影切面观示 胃体小弯龛影,口
部光整,并出现项圈征。。
胃溃疡X线
胃溃疡X线
胃体后壁溃疡:
钡餐造影正面观
示龛影周围粘膜 纹呈广泛均匀地 纠集,且愈近龛
✓ 停服NSAID
70年代以前:抗酸药、抗胆碱药 第一次变革:H2RA
第二次变革:根除
药物:
铋剂:
枸橼酸铋钾 220~240mg bid
果胶铋 200mg
bid
抗生素:
阿莫西林
1.0
bid
甲硝唑
0.4
bid
替硝唑
0.5
bid
克拉霉素
0.5
bid
左氧氟沙星
0.5

ppt课件消化性溃疡

ppt课件消化性溃疡
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最佳。
05
CATALOGUE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出血风险预警及干预
预警信号
黑便、呕血、头晕、心悸等。
干预措施
卧床休息、禁食、补充血容量、止血 药物应用、内镜下止血等。
穿孔风险降低策略
要点一
风险因素
溃疡深大、饮食不当、过度劳累等。
量。
中医调整机体功能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调理患者脾胃 功能,改善机体内环境,减少复发 。
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长补短,提高 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溃疡愈合。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方案
结合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
考虑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
了解患者既往用药情况和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药 物。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定期随访和复查计划
遵医嘱定期随访
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血常规 、便常规、胃镜等检查。
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如出现腹痛、黑便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和医生建议 ,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
THANKS
感谢观看
进行根除治疗。
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适应证
大量出血经药物、胃镜及血管介入治 疗无效时;急性穿孔、慢性穿透溃疡 、瘢痕性幽门梗阻等并发症时。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可选择胃 大部切除术、迷走神经切断术等手术 方式。
中西医结合治疗优势
西医快速缓解症状
利用西医药物迅速缓解患者疼痛 、反酸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

消化性溃疡病治疗教材ppt课件

消化性溃疡病治疗教材ppt课件
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消化性溃疡病的(De)诊断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病最主要的方法。 胃镜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溃疡的部位、形态、大小、深度、病期以及溃疡周围
黏膜的情况,胃镜检查对鉴别良恶性溃疡具有重要价值。必须指出、胃镜下 溃疡的各种形态改变对病变的良恶性鉴别都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对胃溃 疡应常规做活组织检查,治疗后应复查胃镜直至溃疡愈合。对不典型的或难 愈合的溃疡,要分析其原因,必要时做进一步相关检查如胃肠X线钡餐,超
的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高于非根除组。在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方面, 根除H.pylori组优于对照组。在预防胃溃疡复发方面,根除治疗效果也 优于对照组。
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消(Xiao)化性溃疡病的抗H.pylori治疗
H.pylori根除治疗方案的变化。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提出我国H.pylori感染率总 体上仍然很高,成人中染率达到40%~60%,推荐的用于根除治疗的6种抗 菌药物中,甲硝唑耐药率已达到60%~70%,克拉霉素达到20%~38%,左
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消化性溃疡病(Bing)的诊断
中上腹痛、反酸是消化性溃疡病的典型症状,腹痛发生与进餐时间的关系是鉴别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临床依据。
胃溃疡的腹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左右,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常发生在空腹时。 近年来由于抗酸剂、抑酸剂等药物广泛使用,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日益增多。
由于NSAID和阿司匹林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临床上NSAID-溃疡以无症状
消化性溃疡病还须与胃癌、淋巴瘤、CD、结核、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继发的上 消化道溃疡相鉴别。
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消化性溃(Kui)疡病的一般治疗
消化性溃疡病在针对可能的病因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休息等一(Yi)般治 疗。

(完整)消化性溃疡课件pptpptx

(完整)消化性溃疡课件pptpptx

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发病机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遗传因素、应激与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

流行病学特点年龄与性别分布发病率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地域与季节分布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分型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及隐血试验等。

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检查、腹部B超、CT等。

内镜检查及活检技术内镜检查活检技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030201一般治疗原则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抑制胃酸分泌药物通过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保护胃黏膜药物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胃黏膜修复和再生,如硫糖铝、米索前列醇等。

根治幽门螺杆菌药物通过抗生素、铋剂等药物联合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溃疡复发率。

用药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处理01020304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定期复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预防策略积极治疗原发病01避免刺激性药物和食物02定期复查和随访031 2 3根据感染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提高疗效足疗程治疗确保根治合并感染时抗感染治疗方案制定营养支持在并发症处理中作用提供能量和营养底物改善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调节胃肠道功能和代谢状态辛辣、油腻、过硬、过热等食物以及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可能加重溃疡症状,应尽量避免。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规律饮食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生活方式改善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胃肠负担。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溃疡愈合。

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

饮食调整建议及生活方式改善措施心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重要性缓解焦虑和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指导自我管理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正确使用药物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病因不完全清楚。 近年来多认为幽门螺杆菌(H. pylori
Hp)感染和胃酸分泌异常可能是发生 溃疡病的主要原因。此外NSAIDs亦 可引起。
5
病因及发病机理
胃、十二指肠粘膜除经常接触高浓 度胃酸外,还受到胃蛋白酶、微生 物、胆盐、乙醇和其他有害物质的 侵袭。因此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十分复杂,概括起来说溃疡的形成 是由于胃、十二指肠粘膜的自身防 御-修复(保护)因素和侵袭(损害) 因素平衡失调所致。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Hp感染)
2)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学说:研究发现 DU多位于有胃上皮化生处,因此认为十 二指肠球部的胃上皮化生是十二指肠对 酸符合的一种代偿反应。 Hp只定植在胃 上皮组织上。 Hp感染导致十二指肠炎,粘膜屏障破坏, 导致DU发生。
12
病因和发病机制( Hp感染)
3)十二指肠碳酸氢盐分泌减少:研究 发现80%DU患者十二指肠粘膜分泌 的碳酸氢盐明显减少,根除Hp后碳 酸氢盐分泌恢复正常。 Hp削弱粘膜屏障保护作用,是DU发 病重要机制。
2
概述
1. 消化性溃疡病亦称溃疡病。 病变发生在食管下端,胃或/和十 二指肠,或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 口,罕见于回肠Meckel 憩室。 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见。大部分 为慢性病变,伴有纤维化。
3
流行病学 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人,男性多于女
性,男女之比大约为3.9~8.5:1。一般认为 人群中发病率为10%左右 临床上DU多于GU,两者比例为3:1 DU好发于青壮年,GU平均晚十年 我国南方>北方,城市>农村 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夏季
15
尿素酶作用:HP具有很强的尿素酶 活性,将尿素分解为NH3,既能保护 细菌的生长环境,又能损伤上皮细胞。
毒素作用:HP具有细胞毒素相关基 因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HP菌体细胞还可作为抗原产生免疫 反应。
16
三、非甾体抗炎药 直接损伤胃粘膜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削弱前列腺
素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19
病因和发病机制(NSAID)
NSAID引起溃疡的发病机制: 通过破坏粘膜屏障使粘膜防御和修复
功能受损而导致消化性溃疡, 损害作用包括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20
病因和发病机制(NSAID)
局部作用:大多数NSAID在胃内酸性 环境下呈非离子状态,透过细胞膜弥散入 粘膜上皮细胞内,细胞内较高pH环境是药 物离子化而在细胞内聚集,细胞内高浓度 NSAID产生细胞毒损害胃粘膜屏障。
10
病因和发病机制(Hp感染)
Hp导致溃疡发病的机制: 1) Hp-胃泌素-胃酸学说:研究发现Hp感
染的DU患者空腹或餐后胃泌素增高,并 见胃粘膜分泌生长抑素的D细胞减少,根 除Hp后部分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和胃酸 分泌恢复正常。 Hp感染通过直接或间接(炎症细胞因子) 作用于G、 D细胞和壁细胞,导致胃酸分 泌增加。 在部分DU患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13
病因和发病机制( Hp感染)
Hp感染导致GU的发病机制,认为 Hp感染引起的胃粘膜炎症削弱胃粘膜 的屏障功能。
14
HP的作用机理 粘附作用:HP具有粘附素能紧贴上皮细
胞,使细胞绒毛断裂,细菌被绒毛覆盖, 不易去除。推测粘附作用可能与致病性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相似。 蛋白酶的作用:HP可产生蛋白酶分解蛋 白质,并消化上皮细胞膜,破坏粘液屏 障结构。
PU患者中HP感染率高:DU 患者HP的感 染率为90~100%,GU为80~90%。而在HP 感染人群中约15~20%发生PU。
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 复发率:常规用抑酸药治疗PU,不根除 HP,愈合率低,加用抗HP治疗愈合率高。 常规用抑酸药后愈合溃疡的年复发率为 50~70%,根除HP后复发率为5%。
17
病因和发病机制(NSAID)
(二)NSAID 引起消化性溃疡是另一常见原因 研究显示:在服用NSAID患者中过半数内镜下 见胃粘膜糜烂/出血,10%~25%可发现胃或十 二指肠溃疡,约有1%~2%患者发生出血、穿孔 的溃疡并发症。
18
病因和发病机制(NSAID)
NSAID引起的溃疡以GU 较DU多见。 溃疡形成和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与服用 NSAID的种类、剂量、疗程有关,与是否 同时服用抗凝剂、糖皮质激素等因素亦有 关。
6
保护因素
损害因素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胃酸
黏膜屏障
胃蛋白酶
黏膜血流量
HP
细胞更新
NASAIDs
前列腺素
酒精、吸烟、应激
表皮生长因子
炎症、自由基
•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 •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7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近要病因。
8
病因和发病机制(Hp感染)
(一)Hp为消化性溃疡病因的证据: a、消化性溃疡的Hp的检出率明显
高于普通人群(DU约为90%;GU为 70%~80%);
b、根除Hp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 (下降到5%以下)。
9
HP感染改变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 素间的平衡:通过毒力因子在胃型 黏膜定植,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 应,损害局部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强 侵袭因素。
局部作用非主要致溃疡机制。
21
病因和发病机制(NSAID)
系统作用:NSAID主要是抑制环 氧化酶(COX),COX是花生四烯酸合 成前列腺素的限速酶,COX有两种异 构体,即结构型COX-1和诱生型COX-2。
22
二、胃酸和胃蛋白酶 PU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
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在“HP时代”仍 未改变。 胃壁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在胃酸的 作用下,变为胃蛋白酶—能降解蛋白质 分子,而它的活性取决于PH值,当PH> 4时,其失去活性,所以胃酸起到决定性 的作用。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1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
概述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 的慢性溃疡。
类型: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
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