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法发生器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成套设备
1项目简介
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又称为等离子体炬,它可将电能传递给工作气体从而形成高温电离气体。
离子体发生器成套设备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专用电源和辅助设备等,可实现对等离子体射流的控制、监测、显示等功能。
图1等离子体射流
图2等离子体发生器
图3等离子体专用电源面板
2 主要产品名称、型号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发生器(装置)成套设备
DC-5k型;DC-20k型;DC-35k型;DC-70k型;DC-120k型;DC-200k型;DC-350k型 3 功能特点
等离子体射流的温度可达5000~6000K,射流速度可超过200米/秒;工作气体可以是氮气、空气、氢气等。
4 技术指标
功率:5~300kW,等离子体温度3500~6000K。
5 应用领域及产业化前景
需要温度超过3500℃的场合。
如等离子体气化、等离子体锅炉无油点火、等离子体球化、等离子体化工、废弃物(有毒有害)处理等。
6 现有合作基础
已为国内工业厂家、大学等提供了多套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7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等离子体由于温度高,具有很多优点,如化学反应速度快、效率高等,在节能减排、精细化工、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其潜在的用途。
8 合作方式
提供全套设备,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提供不同温度、不同工作气体、不同功率的等离
子体发生器。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浓度检测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浓度检测
介绍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在化学、医学、冶金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其运
行过程中,对发生器内等离子体的浓度进行准确检测和监测至关重要,因为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其性能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浓度检测的方法和重要性。
检测方法
1.光谱法:通过测量等离子体中特定光谱线的强度来推断其浓度。
这
种方法灵敏度高,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
2.电子探测器:通过电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输运来检测等离子体浓度。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3.传感器检测:利用传感器对等离子体的参数进行测量,如电容、电
阻等,推断等离子体的浓度。
这种方法实用性强,但需要准确的校准和维护。
重要性
1.性能保证: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性能直接受等离子体浓度影响,
准确的浓度检测可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2.安全保障:过高或过低的等离子体浓度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定期
检测可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3.效果优化:不同应用领域对等离子体浓度的要求不同,通过监测和
调整浓度可以优化等离子体的效果。
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浓度检测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
选
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定期监测和及时调整浓度都是保证等离子体发生器性能的关键。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以上是关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浓度检测的介绍,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
践有所帮助。
ICPOES基本原理

ICPOES基本原理ICPOE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即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发射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的技术。
它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产生的等离子体通过光电发射光谱仪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ICPOES的基本原理。
1.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发生器主要由射频发生器、电感耦合线圈和基座构成。
射频发生器通过输出高频电压激励电感耦合线圈产生高温等离子体。
基座则用于支撑样品和实现气体进入等离子体室。
2.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仪主要由光栅、光电倍增管和光电转换器等部件构成。
样品中的元素在等离子体中被激发产生辐射,辐射光进入光栅分光仪,被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光线。
光线通过光电倍增管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光电转换器转化为可用于分析的数据。
3.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用于控制整个分析过程,并将光谱分析仪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
它包括光谱仪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首先,将待测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构成样品溶液。
溶液经过进样系统进入等离子体发生器,其中样品被分解成原子,并激发产生辐射。
辐射光通过光谱分析仪进入光电倍增管,并转化为电信号。
电信号被光电转换器转化为定量分析所需的光谱线强度数据。
分析结果的解读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建立标准曲线:使用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测量,根据标准品的浓度和光谱线强度数据建立标准曲线。
2.样品测量:使用相同的分析条件,测量待测样品的光谱线强度数据。
3.数据处理:将待测样品的光谱线强度数据代入标准曲线,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元素的浓度。
1.高灵敏度:ICPOES能够检测到微量元素,可测定多种元素同时存在的样品。
2.宽线性范围:ICPOES的线性范围广,适用于不同浓度范围的分析。
3.高分辨率:ICPOES的光谱分析仪具有高分辨率,能够准确测量样品中不同波长的光谱线。
4.高精确度:ICPOES具有非常高的分析精确度,能够提供准确的结果。
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旋转电极的制造方法、执行

专利名称:等离子体发生器、用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旋转电极的制造方法、执行基板的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以
及采用等离子体形成具有混合结构的薄膜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南基锡,权正大,郑容秀,李建焕,尹政钦,李性薰,金东好,姜宰煜,朴圣奎,金昌洙
申请号:CN201280050231.2
申请日:20120810
公开号:CN104160790A
公开日:
201411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体发生器设置为通过防止等离子体到电弧的转变以近大气压的压力产生高密度和稳定的等离子体。
该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用于设置基板的板状下电极;以及在板状下电极上的圆柱旋转电极,其中圆柱旋转电极包括导电主体和绝缘屏蔽层,导电主体连接到电源且包括在导电主体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多个毛细管单元;绝缘屏蔽层由绝缘材料或电介质材料制成,暴露多个毛细管单元的下表面,并且屏蔽其它部分。
申请人:韩国机械研究院
地址:韩国大田市
国籍:KR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焦玉恒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小型等离子发生器制作方法

小型等离子发生器制作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小型等离子发生器的制作方法,这可真是超级有趣又充满挑战的事儿呢!
首先呢,咱得准备好这些材料:一个高压电源、两个金属电极、绝缘材料、导线等等。
然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啦!第一步,把两个金属电极固定在绝缘材料上,要确保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哦,可别挨得太近啦!第二步,用导线把高压电源和金属电极连接起来,这可得接得稳稳当当的呀!第三步,检查一下所有的连接是否牢固,可不能有松动的地方哟!注意哦,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小心操作,高压电源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别不小心电到自己啦!
接下来谈谈安全性和稳定性。
哎呀呀,这可是非常重要的呀!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可别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呀!确保所有的连接都正确无误,不然可能会出现短路等危险情况呢!只要我们小心谨慎,那这个小型等离子发生器的稳定性还是很不错的啦,可以放心地去探索它的奇妙之处呢!
那这个小型等离子发生器都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哇塞,那可多啦!它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等离子体的特性呢!还可以用于一些特殊的加工工艺,比如表面处理啥的。
它的优势就在于体积小呀,携带方便呀,能在各种不同的地方发挥作用呢,是不是超级厉害呀!
给你们讲个实际案例哈,有一次在一个科学展览上,就有人展示了用小型等离子发生器做的一个小实验,哇,那效果简直太震撼啦!大家都被吸引住了,纷纷感叹这个小玩意儿的神奇呢!这就充分展示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出色效果呀!
我觉得呀,制作小型等离子发生器真的是一件超级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呢!它能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魅力,还能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呢!大家都快来试试吧!。
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的装置

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的装置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是一种新型的制氢技术,它利用等离子体在水中的作用,将水分子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环保、可持续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燃料电池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的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一、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的装置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的装置主要由等离子体发生器、电解槽和气体分离装置组成。
1.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发生器是制氢装置的核心部件,它能够产生高温、高能量的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发生器通常采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或电子束等离子体技术。
微波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微波场能够将气体分子激发至等离子体状态;电子束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电子束加热气体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发生器一般由微波发生器或电子束加热器、等离子体反应室、加热装置等部件组成。
2.电解槽电解槽是用于将水分子裂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装置。
电解槽一般由阳极、阴极、电解质溶液等部件组成。
通常情况下,电解槽会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的高能量等离子体,作为分解水分子所需的能源。
3.气体分离装置气体分离装置用于将裂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分离,以获取高纯度的氢气。
气体分离装置一般采用膜分离、压力摩尔分数差异分离等技术。
以上就是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的基本装置,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二、等离子体裂解水制氢的工作原理1.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微波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微波场能够将气体分子激发至等离子体状态。
当微波场作用于气体时,气体分子会受到电磁波的激发而产生振动,当激发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分子将发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电子束等离子体技术是利用电子束加热气体产生等离子体,通过向气体注入高能电子束,使其能够激发气体分子产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2.电解槽的工作原理电解槽是用于将水分子裂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装置。
当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高能量的等离子体时,这些等离子体会作为分解水分子的能源。
等离子体激发了水分子的内部结构,使得水分子发生裂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ICP工作原理

ICP工作原理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是一种常用的离子源,广泛应用于元素分析、质谱分析、表面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ICP的工作原理。
一、ICP的基本构成ICP由离子源、质谱仪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
离子源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气体供应系统和样品进样系统。
1. 等离子体发生器等离子体发生器是ICP的核心部分,它通过高频电源产生高温、高能量的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发生器由两个线圈组成,一个是产生高频电场的激励线圈,另一个是产生高频电流的感应线圈。
当高频电源通电时,在激励线圈中产生高频电场,进而在感应线圈中产生高频电流。
高频电场和高频电流相互作用,形成高温、高能量的等离子体。
2. 气体供应系统气体供应系统用于提供等离子体发生所需的气体。
常用的气体有氩气、氮气和氧气。
氩气用于产生等离子体,氮气和氧气用于稀释和调节等离子体的性质。
3. 样品进样系统样品进样系统用于将待分析的样品引入等离子体中。
通常采用喷雾器将液体样品雾化成微小颗粒,然后通过气体流将颗粒引入等离子体。
固体样品可以通过溶解、研磨等方法转化为液体样品后进样。
二、ICP的工作过程ICP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等离子体发生、离子激发和离子检测三个阶段。
1. 等离子体发生当高频电源通电时,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的激励线圈产生高频电场,感应线圈产生高频电流。
高频电场和高频电流相互作用,形成高温、高能量的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发生器中的气体被加热并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云。
2. 离子激发等离子体中的气体离子与高温等离子体碰撞,发生激发和电离。
激发和电离过程中,气体离子吸收能量,电子跃迁至高能级。
当电子返回低能级时,会释放出特定的光谱线。
每个元素都有独特的能级结构,因此可以通过测量特定的光谱线来确定元素的存在和含量。
3. 离子检测离子激发后,离子会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质谱仪中的磁场和电场可以对离子进行分离和加速。
离子根据质量-电荷比在质谱仪中运动,并被检测器捕获。
等离子体发生器结构

等离子体发生器结构等离子体发生器是一种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医疗技术等领域。
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等离子体源、高频电源和反应室等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等离子体发生器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等离子体源、高频电源和反应室。
1. 等离子体源:等离子体源是产生等离子体的核心部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产生等离子体。
常见的等离子体源包括直流放电源、射频放电源、电子束源等。
其中,直流放电源是通过高电压电场激发气体分子或原子,使其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射频放电源是通过高频电场激发气体分子或原子,使其电离形成等离子体;电子束源则是通过高速运动的电子束撞击气体分子或原子,使其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2. 高频电源:高频电源是为等离子体源提供能量,使其工作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
高频电源通常采用射频电源,通过高频振荡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功率的交流电信号,然后将信号输入到等离子体源中,使其产生等离子体。
高频电源的频率和功率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调节。
3. 反应室:反应室是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容器,用于容纳等离子体和待处理的物质。
反应室的材料通常选择具有良好耐高温、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的材料,如不锈钢或石英等。
反应室的结构和尺寸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以满足处理物质的尺寸和形状要求。
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入到等离子体源中,激发气体分子或原子产生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在等离子体中,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和碰撞,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
这些过程包括电子冲击、碰撞激发、自由基反应等,可以用于表面处理、材料改性、化学合成、气体清洁等领域。
二、不同类型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根据等离子体源的不同,可以将等离子体发生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高频感应等离子体发生器:采用高频电源产生交变电场,通过感应耦合作用,使等离子体源中的气体分子或原子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万和测控仪表有限公司与洛阳博耐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及西安天立能源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精诚合作,是一个强强联合的实体,在研发和制造上属国内领先地位。
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前方向,我们以优质的产品和近在咫尺的服务,迎接用户的选择。
一、等离子体燃烧器1 、等离子体发生器燃煤原理:随着等离子体电子源在不同工业领域应用和扩展,对它们的物理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它们尤其在电子束燃煤技术中广泛应用。
在等离子发生器里,利用直流电流将压缩气体电离形成等离子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该等离子体会稳定定向流动,内含有大量化学活性粒子,如原子、原子团、粒子和电子等,这些粒子正负电荷数值相等,对内为良导体,对外呈中性,其内部有着上万度的高温,用眼睛就可以看见明亮的火炬。
实验室等离子体状态等离子发生器由线圈、阴极、阳极等组成,等离子载体为压缩空气,阴极材料采用具有高导电率、高导热率、耐氧化的金属材料制成,阳极亦由高导电率、高导热率及抗氧化的金属材料制成,它们均采用水冷冷却方式,以承受电弧的高温冲击等离子发生器原理图2、等离子煤粉燃烧器配置:(1) 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电功率80~300 Kw的空气等离子体;(2) 直流电源(含整流变压器):将三相380 VAC或厂变6000VAC电源整流成直流电,用于产生等离子体。
WHDLZ-250型等离子发生器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并且该电源经常工作在低电压、大电流输出状态。
因此该电源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多种使用工况,具有较大的抗冲击负荷的能力。
(3) 燃烧器:等离子发生器配套使用将点燃煤粉喷进炉膛即一次风管;(4) 控制系统:由PLC、CRT、通信接口和数据总线构成,实现装置的全数字自动控制。
(5) 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是等离子的载体,由空气压缩机、分流器、空气过滤器和电磁阀组成。
(6) 水冷却系统:给等离子发生器、燃烧器冷却,由水箱水磅等组成。
(7) 火焰检测图像探头:用于检测等离子燃烧器工作状态,由摄像机、石英光学传输系统、画面分割器组成。
(8) 风速测量系统:用于检测一次风速帮助运行人员控制燃烧,由风速测量探头、变送器、PLC自动吹扫系统组成。
控制屏控制系统3.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与一般的煤粉燃烧器有所区别,它除了要有一般煤粉燃烧器的功能外,还要求它能使通过燃烧器的煤粉充分地与等离子电弧混合。
这样才能使煤粉深度裂解,完成再造挥发份的过程。
由于受到高温作用,煤粉在1 ms内迅速释放出挥发物,并被破裂粉碎,从而迅速燃烧。
由于反应是在气固两相中进行,使混合物组份的发生立即变化,因而使煤粉的燃烧速度加快,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了促使煤粉燃烧所需要的引燃能量E(E等=1/6E油)。
同时,等离子体内的化学活性物质可加速热化学转换,促进燃料的完全燃烧。
等离子发生器是利用空气作等离子的载体,用引弧放电的方法制造功率80-250 kW的等离子体,同时采用磁压缩及等离子体输送至需要进行点火的部位,完成持续长时间的点火和稳燃。
等离子煤粉燃烧器的示意图等离子火焰和煤粉同时燃烧4.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该型等离子点火燃烧器可在常温下直接点燃贫煤煤粉气流。
一次风速:18~22 m/s;二次风速:40~50 m/s;粉量:1.5~4 t/h;风温:常温;点火煤粉浓度:0.3~0.5 kg/m3。
(3)等离子煤粉燃烧器技术参数:输出功率:80~250 kW,连续可调;电流调节范围:200~650 A,±2%;电压调节范围:250~400 V,±5%;空气压力:0.12~0.2 MPa;空气耗量:100 /m3/h;冷却水:除盐水,p≥0.2MPa,qm≥8 t/h,t≤35℃。
二、火焰图像监视系统火焰图像检测系统是现代计算机技术、DSP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燃烧学等相结合的产物,采用光学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新技术,是新一代的火焰检测装置。
它利用耐温石英光学材料和CCD 摄像机作为一次传感元件,经图像采集卡把火焰图像采集到计算机进行实时显示并设定检测条件,然后将判断条件传送到DSP 处理器,DSP 根据一定的算法对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输出火焰状态信号至相应的控制系统(如FSSS 等),从而克服了传统火焰检测系统的缺陷,有效的预防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
并能根据拍摄到的图像调控锅炉的燃烧,从而实现对大型火电机组燃烧系统的火焰检测、燃烧控制优化、开关量输出、燃烧状况记录、历史追溯等功能。
系统构成:本图像火焰检测装置由光学子系统、CCD 摄像仪、火焰监测器、模/ 数转换器件、计算机处理子系统和辅助子系统( 包括记录用的硬盘录像机、画面合成器等) 等组成。
系统特性:采用传像光纤和CCD 摄像机直接观测炉膛及燃烧器的火焰,大大提高了火焰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利用DSP 数字处理系统对火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有火信号,提高火焰的单角鉴别能力。
运行人员可以直观、清晰地在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CRT 上观察每个燃烧器及全炉膛的燃烧状态,并能直观显示炉膛各部分的温度场及辐射能量,及时进行燃烧调整,提高燃烧效率。
系统特性:采用传像光纤和CCD 摄像机直接观测炉膛及燃烧器的火焰,大大提高了火焰检测灵敏度、准确性;利用DSP 数字处理系统对火焰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有火信号,提高火焰的单角鉴别能力。
运行人员可以直观、清晰地在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幕CRT 上观察每个燃烧器及全炉膛的燃烧状态,并能直观显示炉膛各部分的温度场及辐射能量,及时进行燃烧调整,提高燃烧效率。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可向运行人员提供丰富生动的火焰燃烧信息。
运行人员可以有选择地观察单个燃烧器的火焰图像,或同一层四个角的火焰图像。
准确可靠地输出每个燃烧器火焰燃烧状况并输出开关量信号,可以方便地与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相连。
能够自动记录24 小时的火焰图像并且可以按要求回放。
有助于事故追忆且用于分析燃烧燃烧工况,提高运行水平;使用本图像火焰检测系统并配合我公司的等离子点火系统,锅炉可以直接点燃煤粉并进行监控,现场不需要留人与主控室联系,减少了运行人员配置,防止了运行人员因现场观察点火而造成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
通过监视画面,可以调节燃烧器运行,使燃烧器参数优化,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能节省燃料,提高了锅炉效率,而且减少了烟气中有害物质排放量,减少对大气污染。
检测原理:采用DSP 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判断,在煤粉燃烧时,火焰分为未燃区,着火区和亮区,在亮区和未燃区分别设定火焰的亮区和暗区,用DSP 对设定的亮暗区域的亮度进行比较,如果同时满足亮暗条件,则认为本角煤粉投入。
单火嘴探头三、风速测量系统在等离子点火运行中一次风速控制至关重要,风速对等离子体点燃煤粉有很大的影响。
利用差压测量风速风量是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该系统采用耐磨型风速测量探头配PLC自动吹灰系统能够在多粉尘环境下正常工作。
风速公式:式中ρ -输送气体的密度,Kg/m3k -流速修正系数ω -风速,m/sK=0.72 在DCS运算中代入流速修正系数。
将标定过的风速测量探头安装在一次风管道上,测量一次风动压,由PLC控制开闭电磁阀完成吹灰过程也可在集控室控制吹扫。
PLC自动吹扫系统WHFC型测速系统带有防堵装置,在运行中不会出现堵塞现象。
为了保证测速管不会被堵死,风速测量系统采用自动反吹扫设备,在此系统中配置了PLC自动吹扫系统。
PLC采用西门公司S7-300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工作可靠性能稳定,广泛用于自动化控制,在本系统中要是控制电磁阀的定时吹扫。
电磁阀选用进口产品,每路测量系统由两组常开和两组常闭电磁阀组成,四、超小油枪直接点燃煤粉燃烧器超小油枪直接点燃煤粉燃烧器是油枪火焰直接点燃一次风煤粉中的气流,是小油枪技术和浓淡燃烧技术的结合。
其核心是组织浓淡分离,实现分级燃烧,使燃烧能量逐级放大,煤粉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满足锅炉启停及低负荷稳燃。
超小油枪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开始时将液体燃料直接雾化进行燃烧,极短时间内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燃料进行气化,使在正常燃烧过程中直接燃烧气体燃料,从而大大提高燃烧效率及火焰温度。
气化后的火焰刚性强、呈完全透明状,根部为蓝色高温火焰,中间及尾部为透明红色火焰。
火焰温度1500℃-2000℃,可作为高温火核在燃烧器内进行直接点燃煤粉燃烧,从而实现电站锅炉启动、停止以及低负荷稳燃。
超小油枪直接点燃煤粉燃烧技术能形成梯度极大的局部高温火核,煤粉颗粒通过气化燃烧火核时,使煤粉颗粒破裂粉碎,并迅速燃烧。
由于反应是在气固两相混合物中进行,气化燃烧高温火核使混合物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进而使煤粉的燃烧速度加快,达到点火并加速使煤粉燃烧的目的,大大减少煤粉燃烧器所需引燃能量。
1、超小油枪直接点燃煤粉燃烧器特点:☆ 以煤代油,煤油混烧,燃烧器热负荷满足点火及稳燃要求☆ 油枪容量15-80公斤/小时,节油效果显著☆ 油枪采用气化燃烧技术,燃烧强度高☆ 采用分级燃烧方式,NOX排量低☆ 投资少,回报周期短超小油枪直接点燃煤粉燃烧热态试验台五、气泡雾化节能小油枪(一)传统的雾化机理传统的雾化机理是依靠高压使液体预先成膜,然后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完成液膜的破碎;或者是在气动力的作用下,液膜被撕裂成丝线后破碎。
因此其雾化质量受液体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比较大,液雾颗粒的分布特性比较差,颗粒大小不均,直接造成燃烧恶化。
(二)WH-DL350型燃烧器的雾化原理WH—DL350型燃烧器则是通过适当的方式使气体和液体预先形成泡状流动,并于出口下游由于气泡内外压力差的变化,促使气泡急剧膨胀、破裂,同时将包裹在周围的液膜破碎,形成均匀的液雾分布;并且本燃烧器的雾化质量对于液体粘度的并不敏感。
因此本燃烧器的燃烧效果极佳,火焰明亮,污染物排放低;并可实现低氧燃烧,过量空气系数1.03时仍可取得良好燃烧效果。
为使液体燃料搭燃烧室中有效燃烧,必须先将其破碎成微小的液滴,即通常低于其燃料的自燃温度,所以燃烧实际上是在汽相中发生的。
液体燃料蒸发的越快。
燃烧就越好。
而单位质量液体燃料具有的表面积越大,其蒸发速度就越快。
液体燃料雾化的目的,就是通过雾化,形成颗粒直径非常小,尺寸非常均匀的液雾,以增加液体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蒸发速度,取得更好的燃烧效果。
(三)、气泡雾化技术气泡雾化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雾化技术,其雾化机理是利用流体力学两相流理论,将低压雾化介质(蒸汽或压缩空气)注入到低压油里面,在一混合腔内混合,形成油包气的特定流态—气泡流,利用气泡的产生、运动、变形,直至在枪头出口处形成气泡内外压力差,通过其压差使气泡涨裂来雾化的,破坏的是燃油的表面张力,所以其能耗小,雾化颗粒度细(一般可达50μm左右),而且尺寸分布均匀,分布指数N>2。
因此,燃烧充分,不冒黑烟;再加上其结构特性,油孔、气孔均较大,而且孔数多,所以不易出现结焦、堵塞,冷炉点火冒黑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