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研文章常见语言技巧

英文科研文章常见语言技巧
英文科研文章常见语言技巧

英文科研文章常见语言技巧

a)如何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导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叙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来引导不足,比如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little attention...

little work...

little data

little research

or few studies

few investigations...

few researchers...

few attempts...

few attempts...

or no

none of these studies

has (have) been less

done on ...

focused on

attempted to

conducted

investigated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Previous research (studies, records) has (have) failed to 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 to

overestimated, underestimated

misleaded

thus, these previus results are

inconclisive, misleading, unsatisfactory, questionable, 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 (discrepancies) still exist ...

这种引导一般提出一种新方法,或者一种新方向。如果研究的方法

以及方向和前人一样,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强调自己工作的作用:

However, data is still scarce

rare

less accurate

there is still dearth of

We need to

aim to

have to

provide more documents

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 the dataset

Further studies are still necessary... essential...

为了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还要在However之前介绍自己研究

问题的反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比如:

1)时间问题

如果你研究的问题时间上比较新,你就可以大量提及对时间较老的问题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说(However),对时间尺度比较新的问题研究不足

2)物性及研究手段问题

如果你要应用一种新手段或者研究方向,你可以提出当前比

较流行的方法

以及物质性质,然后说对你所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研究甚少。

3)研究区域问题

首先总结相邻区域或者其它区域的研究,然后强调这一区域研究不足

4)不确定性

虽然前人对这一问题研究很多,但是目前有两种或者更多种的观点,

这种uncertanties, ambiguities,值得进一步澄清

5)提出自己的假设来验证

如果自己的研究完全是新的,没有前人的工作进行对比,在这种情况下,

你可以自信地说,根据提出的过程,存在这种可能的结果,本文就是要

证实这种结果。

We aim to test the feasibility (reliability) of the ... It is hoped that the qutestion will be resolved (fall away) with our proposed

method (approach).

b) 提出自己的观点

We aim to

This paper reports on

provides results

extends the method..

focus on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e will also discuss...

c) 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围

前言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告诉读者包括(reviewer)你的文章主要研究

内容。如果处理不好,reviewer会提出严厉的建议,比如你没有考虑

某种可能性,某种研究手段等等。

为了减少这种争论,在前言的结尾你就要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

1)时间尺度问题

如果你的问题涉及比较长的时序,你可以明确地提出本文只关心这一时间范围的问题。

We preliminarily focus on the older (younger)...

或者有两种时间尺度的问题 (long-term and short term),你可以说两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种

2) 研究区域的问题

和时间问题一样,明确提出你只关心这一地区

d) 最后的原场

在前言的最后,还可以总结性地提出,这一研究对其它研究的帮助。

或者说,further studies on ... will be summarized in our next

study (or elsewhere)

总之,其目的就是让读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讨论的问题上来。减少争论(arguments).

关于词汇以及常用结构,要经常总结,多读多模仿才能融会贯通。

---------------------------------------------------

----------

怎样提出观点

在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很重要。

不合适的句子通常会遭到reviewer的置疑。

1)如果观点不是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 confirm that...

2)对于自己很自信的观点,可用

We believe that...

3)在更通常的情况下,由数据推断出一定的结论,

用, Results indicate, infer, suggest, imply that...

4) 在及其特别的情况才可以用We put forward (discover, observe..) .. "for the first time".

来强调自己的创新。

5) 如果自己对所提出的观点不完全肯定,可用

We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interrprete this to..) Or The results may be due to (caused by) attributed to resulted from..

Or This is probably a consequence of

It seems that .. can account for (interpret) this.. Or It is pisible that it stem from...

---------------------------------------------------

------

连接词与逻辑

写英文论文最常见的一个毛病就是文章的逻辑不清楚。解决的方法有:

1)句子上下要有连贯,不能让句子之间独立

常见的连接词语有, However, also, in addition, consequently, afterwards, moreover, Furthermore, further, although, unlike, in contrast, Similarly,

Unfortunately, alternatively, parallel results,

In order to, despite, For example, Compared with other results, thus, therefore...

用好这些连接词,能够使观点表达得有层次,更加明确。比如,如果叙述有时间顺序的事件或者文献,

最早的文献可用AA advocated it for the first time. 接下来,可用Then BB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再接下来,可用Afterwards, CC..

如果还有,可用More recent studies by DD..

如果叙述两种观点,要把它们截然分开

AA pput forward that...

In contrast, BB believe

or Unlike AA, BB suggest

or On the contrary (表明前面的观点错误,如果只是表明两种对立的观点,用in contrast), BB..

如果两种观点相近,可用

AA suggest

Similarily, alternatively, BB..

Or Also, BB

or BB allso does ..

表示因果或者前后关系,可用

Consequently, therefore, as a result,

表明递进关系,可用furthermore, 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

当写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检查一下是否较好地应用

了这些连接词。

2) 段落的整体逻辑

经常我们要叙述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逻辑结构。

首先第一段要明确告诉读者你要讨论几个部份

...Therefore,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of this problen have to be addressed.

The first questuon involves...

The second problem relates to

The thrid aspect deals with...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把观点逐层叙述。

Or, 可以直接用First, Second, Third...Finally,..

当然,Furthermore, in addition等可以用来补充说明。3) 讨论部份的整体结构

小标题是比较好的方法把要讨论的问题分为几个片段。

一般第一个片段指出文章最为重要的数据与结论。补充说明

的部份可以放在最后一个片段。

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读者会分为多个档次。文章除了本专业

的专业人士读懂以外,一定要想办法能让更多的外专业人读懂。

所以可以把讨论部份分为两部份,一部份提出观点,另一部份详细介绍过程以及论述的依据。这样专业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比较专业的讨论他可以把它当成黑箱子,而这一部份本专业人士可以进一步研究。

为了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时,最好加以个括弧,给出较为详细的解释。

如果文章用了很多的Abbreviation, 两种方法加以解决

1) 在文章最好加上个Appendix,把所有Abreviation列表

2) 在不同的页面上,不时地给出Abbreciation的含义,用来

2) 在不同的页面上,不时地给出Abbreciation的含义,用来

提醒读者。

总之,写文章的目的是要让读者读懂,读得清晰,并且采取各种

措施方便于读者。

---------------------------------------------------

------

一定要注意绝对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来

前人的结论完全不对。这是前人工作最起码的尊重,英文

叫做给别人的工作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现非常negative的评价,比如Their results are wrong, very questionable, have no commensence, etc.

遇到这类情况,可以婉转地提出:

Their studies may be more reasonable if they had considered this situation.

Their results could be better convinced if they ... Or Their conclusion may remain some uncertanties.

讨论部份还包括什么内容?

1. 主要数据特征的总结

2. 主要结论以及与前人观点的对比

3. 本文的不足

第三点,在一般作者看来不可取。事实上给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护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隐藏文章的漏洞,觉得别人看不出来,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谓不足,包括以下内容:

1. 研究的问题有点片面

讨论时一定要说,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only.. We concentrate (focus) on only...

We have to point out that we do not..

Som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re...

2. 结论有些不足

The results do not imply,

The results can not be used to determine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be taken as evidence of

Unfortunately, we can not determien this from this data Our results are lack of ...

但是,在指出这些不足之后,随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强本文的

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来解决这些不足,为别人或者自

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浮笔。

Notwithstading its limitation, this tudy does suggest.. However, these problems culd be solved if we consdier Despite its preliminary character, this study can clearly indicate..

用中文来说,这一部份是左右逢源。把审稿人想到的问题提

前给一个交代,同时表明你已经在思考这些问题,但是由于

文章长度,试验进度或者试验手段的制约,暂时不能回答这些问题。但是,这些通过你的一些建议,这些问题在将来的研究中游可能实现。

《翻译技巧》第一部分翻译的性质与职业要求教学目的:使学生很好地了解翻译的性质和作为译者的职业要求。教学要点: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原则、翻译的过程、译者的职业要求教学难点:学生缺乏翻译实际工作经验和对语言学、文学等翻译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得他们难于真正理解翻译的性质。教学方法:项目驱动的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教学设备:网络多媒体课室教学情境:参观翻译公司时间分配:第1-2节: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原则翻译的过程关于翻译的一些重要概念第3-4节:参观翻译公司译者的职业要求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翻译服务规范翻译工作者操守准则与职业规范翻译的定义“翻译”(translation)可以有多种理Translating(翻译活动)/ translation(译文)/interpreting(口译活动)/interpretation(口译),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研究), translatology(翻译学)。本课程所说的指的是翻译实践活动(Translating),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而不是指翻译产品。 a. He is doing translation.(活动) b. He is doing a translation. (翻译产品) c. He is good at translation. (技能) d. 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 in translation. (译文) e. The translation of theories into practice. (转化) 我们可以轻松地从词典中查找到翻译的定义,一般来说,会说成是“将一门语言转化为另一门语言”,但这种定义太简单、太笼统。关于翻译人们有着不同的定义。如: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技能、技艺。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翻译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引自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1)所有以上的表述都是从某个角度对翻译进行的定义,可借鉴来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翻译的性质。翻译工作作为一种脑力劳动,其目的是将文学、科学方面的材料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承担着由该工作性质产生的特殊义务。(Translation,being an intellectual activity, the object of which is the transfer of literary,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exts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imposes on those who

practice it specific obligations inherent in its very nature..)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翻译工作者宪章 (THE TRANSLATOR'S CHAR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 翻译可以分为: 1、语内翻译:如:从古汉语已成现代汉语。 2、语际翻译:如:从英语译成汉语。

3、符际翻译:如:从体态语译成口语。翻译的主体:译者翻译的对象:科技文化信息翻译的目的:交流翻译的过程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理解是指对原文文本进行分析和彻底了解原文的意义,表达指以目的语再现在原文中理解的内容。翻译过程包括语言转化和文化交际,其复杂性和困难性难以一言蔽之。表1 源语(语言和文化) 目的语 (语言和文化) (表层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分析/解码转化重构 /编码翻译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表2 原文作者原作译作读者读者(译者) 译作1) 句式分析 2) 语义分析 3) 语用分析 4) 语用合成 5) 语义合成 6) 句式合成死扣原文的词汇、短语或语法结构进行词词对应的翻译永远难以行得通。译者必须以科学的方式彻底理解和准确表达。意即说,译者在着手翻译时,首先必须理解原文的内容和风格,然后才能通过灵活使用相应的规律和适当的方法,创造性地再现原文的真实,以使译文既具有可读性又具有忠实性。 a. * How are you? 怎么是你?

b. * How old are you? 怎么老是你?

c. *He stood up from

the chair.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站了起来。)翻译的原则 1. 信、达、雅(严复)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Yan fu) 1898 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明确提出“信、达、雅”乃“译事楷模”,并详加申说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 2. 信Faithfulness; ---to be faithful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信于原文内容达Expressiveness; ---to be as expressive as the original 达与原文形式切Closeness --- to be as close to the original style as possible.切合于原文的文体风格 (刘重德Liu Zhongde) 3. 1935 年,鲁迅在《“题未定”草》( 1984 : 246 )里,也提出了自己对于翻译原则的结论性观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4. 语际的意义转换不能是任意的,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使翻译成为有意义的社会行为。翻译的标准,就是语际意义转换的规范性制约条件。刘宓庆:1990《现代翻译理论》 5. 泰勒三原则(Alexander Fraser Tytler) 1791 年,第一本用英语撰写的系统研究翻译过程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问世,作者泰特勒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①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

与原文的性质相同。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 ③译文应和原作同样的流畅。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6. 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翻译工作者宪章(THE TRANSLATOR'S CHAR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ranslators) 任何译文都应忠实于原意,准确表达原文的思想和形式,遵守这种忠实的原则是翻译工作者法律上与道德上的义务。Every translation shall be faithful and render exactly the idea and form of the original - this fidelity constituting both a moral and legal obligation for the translator. 然而,正确的译文不应同逐字翻译混为一谈,因为翻译的忠实并不排除文字上的必要改变,以便使人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在另一个国家体会到原作的形式、气氛及其内在含意。A faithful translation, however,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a literal translation, the fidelity of a translation not excluding an adaptation to make the form, the atmosphere and deeper meaning of the work felt in another language and country. 作为职业的翻译翻译的重要性(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翻译工作在当代世界被看作是一种经常、普遍和必不可少的活动形式;翻译工作能够使各国人民进行精神与物质上的交流,丰富各国

人民的生活,促进人们之间的了解。(Translation has established itself as a permanent, universal and necessary activity in the world of today; that by making intellectual and material exchanges possible among nations it enriches their life and contribute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mongst men.)翻译作为一种职业(Translation as a profession):尽管从事翻译工作的环境各有不同,但当前必须把翻译工作看作是一种固定、独立的职业。(In spite of the various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t is practised translation must now be recognized as a distinct and autonomous profession.)

考研英语常用翻译技巧总结

常用翻译技巧总结 (编辑整理by会员solxf) 个人认为,翻译题很重要!考研是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只要你还需要英语,就离不开翻译,所以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 及多义词的翻译 (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 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浅谈商务英语的特点及英译汉翻译技巧-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商务英语的特点及英译汉翻译技巧 目录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2) 提纲 (3) 正文 (4) 参考文献 (8)

浅谈商务英语的特点及英译汉翻译技巧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扩展,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英语的作用也变得日益显著,本文以商务英语作为实用英语语言工具的角度,对其显著的特点以及对应的英译汉翻译技巧进行简要分析,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商务英语,更好地进行商务沟通,取得国际经济贸易的成功。 关键词:商务英语;特点;英译汉;翻译技巧

On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Business English and Its E-C Translation Skills Abstract:As the world continues to deepen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having become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 role of Business Englis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the paper business English as a practical tool for English language point of view.Its significant features, as well a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hinese translation skills to carry out a brief analysis, which helps business people to learn better English, better for business communicat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success.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feature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kills

科技英语论文实用写作学习心得 (5000字)

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学习心得作为一名刚刚步入科研工作的学生,深切的感触到,科研的进步在于科研工作之间交流,讨论,阅读。而面对全球众多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本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最多的形式不过于是以文字形式进行传播的科研文章,各个国家学者的文章是大家相互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那么面对不同种族,不同语言,文字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要想让更多的相关领域的人们读到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审阅。他们就需要用一种大家都可以看的懂的文字来将自己的文章展现在相关的科研平台上以供大家的查看和检索。英语作为世界各国人们交流的一种流通语言,同样可以用来作为科研领域学术文章流通的工具。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英文的科技论文,如何让那些非英语为母语和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科研人员可以读懂你的文章,不会对你所达的内容产生歧义,以达到科研学术结论供大家参考的目的,这其中的方式与技巧,必然与我们平常的英语写作形式,写作以及口语表达习惯有着很大的区别。每一个科研学者都需要自己去阅读和学习,英文科技论文当中大家定性的相关规定与方法,从而了解到其他的科研学者是通过什么样的写作模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通过英文的方式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并去传播的。通过对研究生阶段的这门科技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虽然自己已经经历过从中学到大学的十多年的英文学习,对英文这门语言来说也算是有课一定的掌握,但面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时发现其有着自己的一套详细而又独特的写作方法,面对这种新颖的写作特点,既觉得新奇有感觉到了有点难受,特别是当面对最后的大作业中文文献翻译成英文时候,深深的感受到其翻译中给我带来的艰难。在课堂上,老师生动,幽默而又不失严厉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通过与学生互动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后又通过在课堂上及时的实战练习,将学过的知识点直接进行应用练习,让学生很快就可以掌握其翻译要领,这样有条有理的教学方法,必然是一个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才可以展现出来的风采。教学内容上老师较多将在学术文章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了举例讲解,如面对实验方法,实验设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结果等语法表达,以及对一篇文章所要具有的结构,主题,除此之外,文章开头的背景,研究课题的意义,目的,价值,研究方法的描写,其中在英语论文的书写中多使用到的语法,时态等都通过不同例句进行分析和学生一起学习。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以后遇到的可能的写作都有着很实用的价值。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主动和大家交流互动,引导大家的思维开放,用自己积累的方式与单词将一句话表达清楚,整个过成让人心情愉悦,轻松。其次,课堂上还着重讲解了在引用文章,引用他人的结论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技巧,如何通过时态的不同和使用将不同的内容引用的合理,其中的有些规定在科技文章的写作中如果要想表达的准确,明了还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在自己私下的阅读和练习中是很难以注意到的。在用词造句上,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别,和使用方法也同样通过例句的分析比较传授给学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书面语言的正式,严谨。在句型上通过对一段长句的划分析,每一个单词的词性和多意的理解,进行揣摩构造,表达出自己想要讲述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老师多次带领学生一起对一整篇已经在科学杂志期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进行现场导读讲解,使学生可以完全跟进老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模式,以达到将自己的英文方面的技能的到传授的目的。在课堂的结束阶段,老师又对以往大家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错误进行了总结和指导,让我对今后使用英文对科研类文章的撰写有了更大的信心。总的来说,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这门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应该学习并拥有的一项必要技能,这门课程对新入学的研究生,即将进入研究岗位的大四学生等都是有着及其重要的教学意义,希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接触科研的学生在这个课堂上受益。

翻译技巧总结

1. 句子内部指代的翻译 当代词与其所指代的对象在同一划线句中时,一般来可以将代词译为相对应的代词。但是如果前面出现多个名词,而且从数量、性质等方面很难判断代词的指代,则最好将代词翻译成相对应的名词。 98 71) But even more important, it was the farthest 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 for what they were seeing 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existed 15 billion years ago.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 But even more important是整个句子的状语,it was the farthest是主句,that scientists had been able to look into the past是修饰the farthest的定语从句,for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参见1995年71题),在这个状语从句中,what they were seeing是主语从句,were th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是状语从句中的系表结构,that existed…是修饰名词patterns and structures的定语从句。 译文:但更为重要的是,这是科学家们所能观察到的最遥远的过去的景象,因为他们看到的是150亿年前宇宙云的形状和结构。 01 71) 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 that will disable them when they offend.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There will be television chat shows hosted by robots, and cars with pollution monitors是主句,其中hosted by robots是过去分词短语做television chat shows 的后置定语,with pollution monitors是介词短语修饰cars;that will disable them是定语从句,修饰pollution monitors ;when they offend是时间状语从句,修饰动词disable。 译文:届时,将出现由机器人主持的电视谈话节目以及装有污染监控器的汽车,一旦这些汽车排 污超标(违规),监控器就会使其停驶。 01 74) But that, Pearson points ou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But tha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是主句,其中有一个插入语Pearson points out。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是直接引语中的主句,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名词integration,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是介词短语作状语。. 译文:但皮尔森指出,这个突破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路的第一步,最终会使人们在下世纪末之前就研制出完全电子化的仿真人。" 2. 句外指代的翻译 A.对于指代具体某个或几个名词的词,一定要搞清楚他指代的内容,译文中用代词表示不清的就用名词来表达,哪怕是罗嗦一点也一定要多用名词,只有在明显清楚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名词才用代词。P8-74 01 74) But that, Pearson points ou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 "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fully electronic human 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 结构分析:这是一个复合句。But that is only the start of man-machine integration是主句,其中有一个插入语Pearson points out。It will be the beginning of the long process of integration 是直接引语中的主句,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名词integration,before the end of the next century是介词短语作状语。. 译文:但皮尔森指出,这个突破仅仅是人机一体化的开始:"它是人机一体化漫长之

医学论文英语翻译技巧

医学论文英语摘要的写作及难句翻译 [摘要] 2.1 文章标题文章标题具备信息功能(提供文章的主要内容)、祈使功能(吸引读者阅读和购买)、美感功能(简单明了、新颖、醒目)和检索功能(方便读者和科技工作者检索、查阅及引用)。 2.2 语态在英语中却常常采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 2.3 时态: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偶尔也会出现完成时。 结论”中的一句,是论文作者对研究工作进行的总结,并指出其对当前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因此使用的是一般现在时。当然,使用何种时态不能一概而论。在翻译时,要根据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来最后确定。 3 长、难句的翻译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医学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的句子通常较长,结构较复杂,有时,长长的一段文字仅由一句话组成。在医学论文摘要中更是如此,要做好它们的互译还真不容易。这是因为汉语句子建构在意念主轴(thought?pivot)上'英语句子建构在形式(或主谓)主轴(form?pivot or subject? predict?pivot)上。也就是说,虽然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汉语强调的是意义,不太强调句子结构,许多句子没有主语,还有的句子主语不明显,但意义是明确的;而英语句子特别强调句子结构,绝大多数句子需要主语和谓语。这就要求在汉译英过程中注意句意的转换,学会抓找中心词和使用英语中的各个关联词。请看下列例子 例1:“以BPDE诱导恶性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16HBE为模型,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比较转化细胞及正常对照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分离恶变细胞中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翻译:The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uman bronchial cell line 16HBE induced by BPDE was used as a m odel for comparing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ed cells and controls. cDNA 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solat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cDNA fragment in transformed cell s.分析:在中文原句中,出现了“以……”、“采用……”以及“比较……”、“分离……”这两个看似并列的机构'如果按照原文翻译'就会不知所云。因此,根据句意和英语的句子结构,将原文分成两层意思,按照两个句子去翻译。在第一层意思中,“上皮细胞株”在句中是中心词,但在实际翻译中,应通过所有格形式将“恶性转化”处理为中心词。翻译时,将它们的位置颠倒过来,并且为了保持和中文“以…”结构相一致,使用了被动语态。第二层意思中,“c 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方法”是中心词。其他结构按照英文习惯出现,层次分明,出落自然,毫无累赘之感。 例2:“这些感受器是神经末梢,它们嵌入血管壁,根据该血管扩张的程度发出冲动。”翻译:These r eceptors are nerve endings that discharge impulses according to the extent of stretch in the wall of the vessels in which they are imbedded.分析:原文虽然不是太长'但如果按照中文结构去译'就显得很幼稚。因此'就应使用英语中的各个关联词及关联结构。本句中采用的是定语分译法'即用一个主句带上一个定语从句'该定语从句又带上它自己的定语从句'这不仅符合英文习惯'而且逻辑性很强。整个译文层次明晰、流畅自然。以上是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探索'希望能对进行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的医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翻译的等效性和灵活性 1. 正确理解“等效翻译”

英语教学写作经验

我认为上述见解有失偏颇。时代在前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减负”要求我们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我们不少英语教师拥有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若能将其付诸铅字、发扬光大,不仅是我们多年辛勤耕耘的写照,是我们人生价值的体现,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教书育人,进而以点带面、影响一片,促进英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撰写英语教学论文要树立良好的心态 提及英语教学论文写作,我们不少人总以为那是专家学者、高校教师的专利,与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无缘,或者觉得写论文高不可攀,不敢问津。这些心态使我们对论文写作望而生畏,以致不敢提笔。于是,评职称时,一些人硬着头皮,东拼西凑,手忙脚乱地挤出一点干巴巴的东西”,连自己也不知所云,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因此,对我们中小学英语教师而言,写论文首要的一点就是树立良好的心态,要勇于拿起笔杆子,勇于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勇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写论文固然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资料、信息的积累,但只要有一孔之见,遵循正确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写出一篇较好的英语教学论文。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经验是撰写论文最宝贵的财富,没有经验,论文写作就成为无本之木、纸上谈兵。写论文就是要有感而发,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东西,才能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拙作“目的十方法十恒心=成功”、“归纳·浏览·联想’复习法”、“把握规律高效记忆”分别是本人平时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英语复习及单词记忆进行指导的写真,因此,写起来就得心应手,并分别被《学习报》、《中学英语之友》及《学英语》所采用。 三、英语教学论文的基本形式 教育科研论文是专门研究、探讨教育教学规律的学术论文。英语教学论文主要研讨英语学科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对象,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类型: 1.知识性小论文:系作者学习、研究学科的心得,常见于以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刊,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导向、促进作用。这类文章严格地说不算学术论文,本人1989年-1 995年撰写的大多是知识性的小论文。 2.经验总结:将英语教学实践中丰富的经验事实加以抽象概括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 研究方法,不能面面俱到、记流水帐或停留在经验上。 3.研究性论文:对英语教学中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进行研究、分析,不拘泥于个体经验,但须有作者个人观点,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前者通常是亲自参加教改实验者所撰写,一般包括确定研究课题、提出假设和预测、实施、验证、追踪、对照等;后者撰写的是调查教和学的情况报告。二者一般都含有数据等统计资料。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归纳 一、词汇方面 ㈠.词义选择 大多数英语词汇是多义的,翻译时必须选择正确的词义。词义选择的方法有三:根据上下文和词的搭配选择、根据词类选择、根据专业选择。 ㈡.词义转换 在理解英文词汇的原始意义基础上,翻译时可根据汉语的习惯按引伸义译出;或用反义词语译出,即所谓的正文反译、反文正译。 ㈢.词类转换

英语中很多由动词转化而成的名词、以及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汉译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 ㈣.补词 是指原文已有某种含义但未用词汇直接表达,译文中需将这些含义补充进去,这样才更通顺易读,如:英语中数词与名词之间没有量词,而译成汉语时可酌情增加。 ㈤.省略 是指原文中某些词在译文中省略不译,只要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如:上面讲的汉语“量词”,译成英语时则可以省略;又如:英语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词而汉语中往往省略不用。 ㈥.并列与重复

英语在表达重复含义的并列结构中常采用共享、替代、转换等形式来避免重复,而汉语却常常有意重复表达以加强文字的力度,如:英语的物主代词替代前面的名词,短语动词只重复介词而省略主动词,汉译时可考虑重复表达。 二、句子结构方面 子结构方面的翻译技巧,主要有三种类型:语序类、组合类和转换类。 ㈠.语序类 1. 顺译法与逆译法 英语时间状语可前可后。不仅如此,英语在表达结果、条件、说明等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也很灵活,既可以先述也可以后述。而汉语

表达往往是按时间或逻辑的顺序进行的,因此,顺译法也罢逆译法也罢,其实都是为了与汉语的习惯相一致。英语表达与汉语一致的就顺译,相反的则逆译。 有时候顺译法与逆译法的差别,就象前面谈的正译与反译,依译者的爱好而定。 2. 前置法 英语中较短的限定性定语从句、表身份特征等的同位语在译成汉语时,往往可以提到先行词(中心词)的前面。 3. 分起总叙与总起分叙 长句子和句子嵌套现象在英语中比较普遍,这是因为英语的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虚词比较活跃、生成能力强,可构成并列句、复合句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

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是与同行交流、取得国际影响的必经之路。有些国内的科学家,实验做得很漂亮,但常常苦恼于论文的写作力不从心,成为国际交流的一大障碍。本文从博主的亲身体验出发,给博士生、博士后、以及年轻的PI提供一个借鉴。文章最后做简短总结。 我大学时的同班同学都知道,那时我的英语不算好(英语四级考试仅为“良”),写作尤其糟糕。初到美国之时,对英文环境适应得很差,读一篇JBC的文章要五、六个小时,还常常不理解其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意思,心里压力极大。 很幸运,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攻读博士学位时,1991年4月遇到了学兄和启蒙老师John Desjarlais。听了我的苦恼后,John告诉我,“Spend 45 minutes every day reading Washington Post, and you will be cruising with your written English in two years”(每天花45分钟读《华盛顿邮报》,两年后你的写作能力会得心应手)。这条建议正合我意- 我原本就对新闻感兴趣!于是,我每天上午安排完第一批实验后,都会在十点左右花一小时的时间阅读《华盛顿邮报》,主要看A版(新闻版)。刚开始,我一个小时只能读两、三个短消息或一个长篇报道,中间还不得不经常查字典看生词。但不知不觉间,我的阅读能力明显提高,1992年老布什与克林顿竞选总统,我跟踪新闻,常常一个小时能读上几个版面的消息或四、五个长篇报道,有时还把刚看到的新闻绘声绘色地讲给师兄师姐听。 阅读直接提升了我的英文写作能力。看完一些新闻后,我常常产生动笔写自己感想的冲动。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取得了四金五银的好成绩,美国主要媒体纷纷指责这是中国运动员服用违禁药物,但没有任何检测的证据,完全凭美国运动员的感觉。此事让我很气愤,我生平第一次给《华盛顿邮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各写了一封信,评论报道的不公平。没想到两天后《巴尔的摩太阳报》居然原封不动的把我的信刊登在“读者来信”栏目,同事祝贺,我也洋洋得意。受到此事鼓励,我在此后三年多的日子里,常常动笔,有些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大部分投稿石沉大海),也曾代表中国留学生写信向校方争取过中国学生的利益。有时还有意外的惊喜。95年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今天出版的《巴尔的摩太阳报》上有我的评论文章!我急匆匆赶到街头买来5份报纸,果然,在A版的倒数第二页,以15x15厘米的篇幅发表了我一个多星期前寄给报社、本以为不会发表的一篇抨击吴宏达的文章。 以上是简述我个人英文写作提升的一段过程。但是,科研论文不同于读者来信,有其专业特点、甚至是固定格式。1994年,我第一次完整地写科研论文,感觉很差。好不容易写完的文章,连我自己都不愿意读第二遍;勉强修改之后,交给了老板Jeremy Berg。他拖了三周没看我的文章,我实在忍不住了、去催他,上午9点,Jeremy告诉我:今天看!11点,我去他办公室催,秘书拦住我,说Jeremy正在办理重要事务,两点前不得打扰。我心里惴惴,不知Jeremy在干什么。下午一点半,Jeremy急匆匆过来找我,拿了一叠纸,“This is the draft. Please let me know what you think. We can aim for a Science report.”(这是初稿,你看看如何,我们可以试试《科学》)我仔细一看,天啊!一共7页,四个多小时Jeremy已经把文章的整体写完了,只是缺少Method和references。让我郁闷的是,他根本没有用我的初稿。 其实,写文章贵在一气呵成。我也沿袭了Jeremy的风格。2006年10月,在我们处于劣势

科研论文写作简介

科研论文写作简介 引导语:通过科学实践所获得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后,按论点和论据所写成的论证性文章。一篇优秀论文既要求内容丰富、新颖、科学性强,又要富有理论性和实践性,且文字通顺,层次清楚,逻辑性强。 一、题目:文章最重要和最先看到的部分,应能吸引读者,并给人以最简明的提示。 1.应尽量做到简洁明了并紧扣文章的主题,要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使之起到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作用。 2.字数不应太多,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3.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公式或不太为同行所熟悉的符号、简称、缩写以及商品名称等。题目中尽量不要用标点符号。 4.必要时可用副标题来做补充说明,副标题应在正题下加括号或破折号另行书写。 5.若文章属于“资助课题”项目,可在题目的右上角加注释角号(如※、#等),并在脚注处(该文左下角以横线分隔开)书写此角号及其加注内容。 6.为了便于对外交流,应附有英文题名,所有字母均用大写,放在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的下面。 二、作者署名: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要能反映实际情况。 1.作者应是论文的撰写者,论文写作指导老师Q:1366273999,是指直接参与了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对该项研究作出实质性贡献,并能对论文的内容和学术问题负责者。 2.研究工作主要由个别人设计完成的,署以个别人的姓名;合写论文的署名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学生的毕业论文应注明指导老师的姓名和职称。作者的姓名应给出全名。 3.作者的下一行要写明所在的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注上邮政编码。 4.为了便于了解与交流,论文的最后应附有通迅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电子信箱地址。 三、摘要:科研论文主要内容的简短、扼要而连贯的重述,必须将论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内容表达出来(重点是结果和结论)。 1.具体写法有“结构式摘要”和“非结构式摘要”两种,前者一般分成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栏目,规定250字左右;后者不分栏目,规定不超过150个字,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医学、药学期刊都采用“结构式摘要”。 2.摘要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结果要求列出主要数据及统计学显著性。 3.一般以第三人称的语气写,避免用“本文”、“我们”、“本研究”等作为文摘的开头。 四、关键词:主要为了图书情报工作者编写索引,也为了读者通过关键词查阅需要的论文。 1.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要求尽量使用《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所列的规范性词(称叙词或主题词)。 2.关键词一般选取3~8个词,并标注与中文一一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每个词之间应留有空格以区别之。 3.关键词通常位于摘要之后,引言之前。 五、引言:论文的开端,起纲领的作用,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1.引言的内容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围,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意义以及前人的主张和学术观点,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论文拟解决的问题、研究范围和技术方案等。 2.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如果在正文中采用比较专业化的术语或缩写词时,最好先在引言中定义说明。 3.字数一般在300字以内。 六、正文:科研论文的主体,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内容,其中某些部

翻译技巧:汉译英最易翻错的100句(12)

英语知识 56. 我的学习很忙。 [误] My study is very busy. [正] I am very busy with my study. 注:第一句译文完全套用汉语的结构和语序,却犯了英文的句法错误。因为在英语中,study(学习)是一个行为,并不懂得忙不忙,感到忙的应是进行这一行为的人。所以,be busy with sth. 或be busy (in) doing sth. 才是地道的英语表达。 57. 给他当二把手我看也值得。他太能干了。 [误] I feel it worth being a second hand to him. He is so capable. [正] I feel it worth playing second fiddle to him. He is so capable. 注:英语的second hand 作名词指“中间人”、“旧货”或“助手工人”,而汉语的“二把手”是“副手”,即“第二负责人”的意思,所以二者不是一回事。play second fiddle 则源于管弦乐队中第一提琴手(first violin)不在的时候由第二提琴手负责,并被人们引申为“当主要领导人的副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当第二把手”。由此,不难猜出“当一把手”译成英语应该是paly first fiddle了。 58. 电车上十分拥挤,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误] The tram was so crowded that there was hardly sufficient room for you. [正] The tram was so crowded that there was scarcely sufficient room for you. 注:副词hardly 和scarcely 虽然都含有“几乎不”等否定含义,有些时候也可以互换,如:I could hardly/scarcely recognize her (我几乎认不出她来了),但仍有细微的差异。如在强调数量“不足”时只能用scarcely,这时它常与enough、sufficient等词连

英语翻译技巧论文-推荐下载

2005 SHANGHAI JOURNALISM Septem ber 新闻记者 在 国际新闻报道中,英语新闻翻译占了相当大的 比重。在英语新闻中,“标题被视作报道全文的 缩写”,为了尽量吸引读者,编辑往往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力争使新闻标题更具吸引力。这为英语新闻翻译带来挑战。翻译者需调动各种翻译手段,力争把原标题的意义和风格以汉语形式再现出来。为此,翻译时应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意义,尤其是要透过字面理解其深层意义;在不曲解原意的情况下发挥汉语特点,以增强译文可读性;在文化背景缺失的情况下,注意译文的可接受性。 一、直译或基本直译新闻标题 直译和意译孰是孰非在我国译界争论不休,迄今 未有定论。笔者以为,两种译法各有长短,翻译中需视实际情况而定,扬长避短。但无论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首位。就英语新闻标题翻译而言,笔者以为,如果英语标题的含义明白,译成汉语以 后中国读者不至于产生理解上的困难,可考虑采用直 译或基本直译。比如: Putin facesharsh presscriticism overterror 普京因恐怖事件受媒体严厉批评 O lym picsBegin in Style;Sw im m erTakes1stG old 奥运盛妆开幕泳将喜夺首金 U K!soldestperson diesat115 英国第一寿星谢世,享天年百岁又十五 以上三则新闻标题属于直译或基本直译,没有洋 腔洋调,显得很自然流畅。又如: U gly D uckling N-Ship atLastG etsH appy H om e 丑小鸭核动力船终于找到安乐窝 这则新闻讲述的是某国一艘核动力船,因许多国 家担心核污染而拒绝让其靠岸,所以只得在海上到处 漂泊,历经周折之后最终被获准在一港口停泊。原标题中以调侃的语气将这艘核动力船比喻成安徒生笔下的“an uglyduckling”(丑小鸭),这也是广大中国读者早已熟悉的典故,故译文采用了“拿来主义”的直译手法,读者一看也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翻译中添加注释性词语 英语报刊的新闻标题往往迎合本国读者的阅读需 要,而且由于思维习惯与中国人不同,英语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也与中文有所不同。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充

科研论文及写作方法

科研论文及写作方法 一、论文格式 1、论文内容要紧扣主题,有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 2、用Word软件编排,纸质件和电子版各交一份。其中,纸质 件用A4标准纸(210*297mm)打印,版芯(即文字和空格等所占 的范围)居中,版芯大小为38行*40字(5号字)。 3、论文书写顺序为: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二、撰写体例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需加破折号),并译成英文(实用技术报告文章可以不用)。居中,2号 黑体字。 3、中文摘要:在正文前,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50-300字为宜。小5号黑体。 4、关键词:在摘要下方,限3-8个。小5号黑体。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 个层次),各级标题一律顶格并使用阿拉伯数字连 续编号。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字,序号为1,2,3??;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字,序号为1.1,1.2??2.1,2.2??用点号分开;三级标题用4号宋体字,序号为1.1.1,1.1.2?? 1.2.1,1.2.2??用两个下圆点分开。 6、正文文字:用小5号宋体字。 7、文中公式、算式和方程式均应编排序号。计量单位和符号,缩略词应使用国家标准和国际通用符号。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

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 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 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外文字符须 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对易混淆之处请注明。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 占篇幅,建议累计不超过5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 伯数字顺序编号(如表1、图1),应有简明表题(放表上),图题(放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文中表格取消表头左上角 斜线,一律使用三线表,提供图片,照片必须清晰。图表中的文字,数字使用小5号宋体。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 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 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必须为公开出版物,引用文献应在文章中的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如[1],[2]??),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用6号宋体字。 引用文献超过200字就应该列参考文献。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 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格式 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 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8-61。示例:[3]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 [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2-27。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 要真正掌握英文翻译的技巧并非易事。这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下面就和大家分享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推荐,来欣赏一下吧。 英文翻中文的八大翻译技巧推荐 首先是英文理解难,这是学习、使用英文的人的共同感觉,由于两国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一句英文在英美人看来顺理成章,而在中国人看来却是颠颠倒倒、断断续续,极为别扭。 二是中文表达难,英译汉有时为了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等词汇,往往被弄得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 另外,英译汉时对掌握各种文化知识的要求很高,因为我们所翻译的*,其内容可能涉及到极为广博的知识领域,而这些知识领域多半是我们不大熟悉的外国的事情,如果不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难免不出现一些翻译中的差错或笑话。 正是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翻译实践,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况和总结,

以找出一般的表达规律来,避免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翻译错误,而这些表达的规律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技巧。 一、词义的选择和引伸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类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一词多类就是指一个词往往属于几个词类,具有几个不同的意义;一词多义就是同一个词在同一词类中又往往有几个不同的词义。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我们在弄清原句结构后,就要善于运用选择和确定原句中关键词词义的技巧,以使所译语句自然流畅,完全符合汉语习惯的说法;选择确定词义通常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根据词在句中的词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They are as like as two peas .他们相似极了。(形容词) He likes mathematics more than 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 欢物理。(动词) Wheat, oat, and the like are cereals .小麦、燕麦等等皆系谷类。(名词) 2、根据上下文联系以及词在句中的搭配关系来选择和确定词义。 He is the last man to come .他是最后来的。 He is the last person for such a job .他最不配干这个工作。

旅游英语翻译技巧论文模板

翻译技巧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一、题名(TM)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二、作者(ZZ)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用连字符。姓名均不缩写。如: 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 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从其惯例。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江滨 (牡丹江师范学院商务英语系,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如: 江滨1,李晓述2 (1.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2.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英文作者姓名下同样注明相应的英文项目,如: JIANG Bin (School of Law,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Hubei,China) 三、作者简介(ZJ)及工作单位(DW) 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例如: [作者简介]江滨(1979-),女,湖北仙桃人,武汉大学法学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国际经济法学。 同一篇文章的其他作者简介可以在同一“[作者简介]”标识后相继列出,中间以分号隔开,最后以“。”结束。 英文作者简介用“Biography:”(单一作者)或“Biographies:”(多作者)作为标识。 四、内容摘要(ZY) 文章均应附中文和英文摘要,100-250字以内。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应出现图表、冗长的数学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语,并应尽量避免“本文认为”之类的空洞内容。最后以“。”结束。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加“[内容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加“Abstract:”作为标识。 五、关键词(JC)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按学科级别从上至下选取3~8个,不得少于3个,并以分号隔开。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文关键词前冠以“[关键词]”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模板

Research 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Freedu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9,China E-mail:1111111111@https://www.360docs.net/doc/8711084991.html, Abstract —As the total station trigonometric leveling can survey without the restrictions oftopography. So, we can use it to survey the third &fourth order level survey in some special areas.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ew total station measuring method from combining the defect of traditional measurementmethod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is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precision without measuring height of device and prism, and it canreplace the third and fourth level of measuremen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is method can greatly improve efficiency and shortenthe project du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 Keywords- trigonometric leveling ;total station ;error analysis I. I NTROD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ten relates to height measurement. The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s are leveling surveying andtrigonometry trigonometric leveling. Although the two method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there are shortcomings.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 Total Station and using the track rod with the total station method to measure the elevation of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 traditional trigonometric leveling method has shown its limitations.After a long journey, a new trigonometric leveling method has been summed up.This approa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two 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trigonometric leveling and tosurvey faster.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trigonometric leveling methods and the new methods, compar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nalyses the main errors and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the process of trigonometric leveling. II. P RINCIPLE OF T RADITIONAL T RIGONOMETRIC L EVELING AND THE N EW M ETHOD The basic formula of the traditional trigonometric leveling: tan B A H H D i t α=++- (1) where A H is the elevation of a known point, B H is the elevation of the unknown point, D is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points, αis the vertical angle when observe from point A to point B,i is instrument height, t is the height of the prism. For traditional methods, total station must be set up in the known elevation point. At the same time, you must measure out the height ofboth the instrument and the prism if you want to measure the elevation of the unknown points. If we can measure the elevation of the measured point while set point of total station arbitrarily like leveling surveying, instead of set it on a known elevation point, and do not measure out instrument and prism,speed of measurement will be faster. As shown in the figure 1, assuming that the elevation of the point A is known, the elevation of the point B is unknown, here we measurethe elevation of other points by total station. Figure 1. Diagram for trigonometric leveling Firstly, seen by trigonometric leveling principle: (tan )B A H H D i t α=-+- (2) where i, t is unknown, but one thing is sure that once the instrument set, value of i will remain unchanged.At the same time choose tracking lever as a reflecting prism, assume that the value of t is also fixed. Seen from formula (2), tan B A H i t H D W α+-=-= (3) By formula (3),the value of W will remain unchanged in any station. And while both A H and tan D αare known, it is possible to calculate the value of W . Operation of this new method is as follows: Shown in Figure 2, elevation of point A is known, elevation of point B is unknown, and the instrument is set up at point C between A and B. The instruments sight point A to get the reading 1V . That 1V =1D 1tan α, and calculate the value of W, W = A H +1D 1tan α. At this time related constants such as elevation of station, instrument height and prism height can beof any value, not necessary to set before measuring. And then set elevation of point Cto W , set the instrument height and prism height to 0. Then elevation of point C is known. Finally sight the target point B and measured its elevation, that is 22tan B H W D α=+ (4) Therefore, using the new method, elevation of point B is 1122tan tan B A H H D D αα=-+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