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总结

《经济法基础》总结
《经济法基础》总结

《经济法基础》总结

《经济法基础》中有很多考点值得我们去总结,这也是为了以后复习的方便。以下是《经济法基础》总结内容,欢迎阅览!

1.到期后追索,是指票据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票据的其他债务人行使的追索;

2.到期前追索,是指票据到期日前,持票人对下列情形之一行使的追索:(1)汇票被拒绝承兑的;(2)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3)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

1.票据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

2.持票人可不按票据债务人的先后顺序,对其中任何一人、数人或者全体行使追索权;

3.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已经进行追索的,对其他票据债务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

1.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额和费用:(1)被拒绝付款的票据金额;(2)票据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3)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2.被追索人依照前条规定清偿后,可以向其他票据债务人行使再追索权,请求其他票据债务人支付下列金额和费用:

(1)已清偿的全部金额;(2)前项金额自清偿日起至再追索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3)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1.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

2.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证明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但是,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责任;

3.持票人应当自收到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之日起3日内,将被拒绝事由书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书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时向各票据债务人发出书面通知;

4.未按照规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由没有按照规定期限通知的票据当事人,承担对该损失的赔偿责任,但是所赔偿的金额以汇票金额为限。

(一)生产应税消费品

1.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销售时”纳税。

2.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二)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1.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是指由委托方提供原料和主

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辅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2.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委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委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不论在财务上是否作为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按照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

3.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委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收回后缴纳消费税。

4.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委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

5.委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为直接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直接出售,需按照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三)进口应税消费品

单位和个人进口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缴纳消费税。为减少征税成本,进口环节缴纳的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四)零售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

1.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生产环节不再缴纳。

2.金银首饰仅限于金、银以及金基、银基合金首饰和金

基、银基合金的镶嵌首饰。

【注意】不包括镀金首饰和包金首饰。

(五)批发销售卷烟——单一环节纳税的例外情况

烟草批发企业将卷烟销售给“零售单位”的,要再征一道消费税。

税率:11%,并按元/支加征从量税

【注意】卷烟消费税改为在生产和批发两个环节征收后,批发企业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不得扣除已含的生产环节的消费税税款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经济法基础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填在题目的括号内,本类题共25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经济纠纷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为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行上诉。如果当事人发现终审的裁判确有错误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 B.重新向人民法院起诉 C.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纠正 D.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其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是()。 A.审判员 B.审判员和陪审员 C.审判员或者陪审员 D.审判员和书记员 3.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无效合同的处理中,对于当事人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 A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B双方都不承担责任 C双方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 D双方平均分担损失 4.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在下列人员中,有任期限制,每届任期不超过3年的是()。 A.公司的总经理 B.公司的监事 C.公司的股东 D.公司的总会计师 5.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行使的职权是()。 A.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B.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 C.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D.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6.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中,有权决定公司董事工资报酬标准的是()。 A.股东大会 B.股东会 C.董事会 D.总经理 7.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时,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 A.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B.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C.申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D.申请上级主管部门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8.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A.原始凭证 B.企业的生产计划 C.明细账 D.年度会计报表 9.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的产生方式是()。 A.业务主管部门聘任 B.单位主要负责人聘任 C.政府主管部门聘任 D.上级有关机关聘任 10.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各项中,代表国家对各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实行监督的国家机关主要是()。 A.工商行政机关 B.财政机关 C.审计机关 D.税务机关 1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可以撤销的合同,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一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失。该一定的期限是()。 年内年内 年内年内 12.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的销售行为是否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其确定权属于()。 A国务院 B.地方税务局所属的征税机关 C纳税人上级主管部门 D.国家税务局所属的征收机关 13.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增值税的起征点属于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其适用的对象是下列中的()。 A.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 B.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 C.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 D.利润率比较低的纳税人 14.根据营业税法律制度的规定,纳税人从事运输业务,应当缴纳营业税,其营业税的纳税地点应当是()。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复习要点1

中药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细目一四气 要点一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要点二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细目二五味 要点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2013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故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具有淡味。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 细目三升降浮沉 要点一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 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 3.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影响有关

要点二升浮与沉降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 2.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 3.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 4.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5.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 细目四归经 要点一归经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中药归经理论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 要点二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掌握归经便于临床辨证用药。 2.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3.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还要依据脏腑经络相关学说,注意脏腑病变的相互影响,恰当选择用药。 细目五毒性 要点一毒性的含义 要点二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要点三引起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1.剂量过大。 2.误服伪品。 3.炮制不当。 4.制剂服法不当。 5.配伍不当。 6.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 要点四掌握药物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经济法基础》(三)

201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法基础》考前最后六套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不同,法可以分为( )。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公法和私法 2.下列争议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进行仲裁的是( )。 A.某公司与其职工李某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B.高某与其弟弟因财产继承发生的争议 C.某学校因购买电脑的质量问题与某商场发生的争议 D.王某因不服某公安局对其作出的罚款决定与该公安局发生的争议3.根据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的是( )。 A.权利人提起诉讼 B.权利人提出要求 C.权利人所在地爆发洪水 D.权利人死亡,但继承人已经确定 4.王某大学毕业后在甲公司参加工作,10年后调到乙公司工作,现已在乙公司工作满12 年,且全年无病事假。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王某今年可以享受的带薪年休假 天数为( )。 A.5天 B.10天 C.15天 D.20天 5. 2014年12月10日,甲公司主动和王某协商解除劳动舍同。已知王某在甲公司的工作年 限为18年,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25000元,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为 4500元。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主动与王某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其 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数额为( )元。 A. 4500 x3 x12 =162000 B.4500 x3 x18=243000 C. 25000×12= 300000 D.25000 x18 =450000 6.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生育保险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初级药师基础知识汇总

2011 卫生职称初级药师基础知识考前冲刺模拟题一 一、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 A、B、 C、 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下列不是易化扩散特点的是 A.顺浓度差转运 B.是脂溶性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 C.细胞本身不消耗能量 D.需要膜蛋白质的“帮助” E.有一定特异性 B 2.关于动作电位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沿膜向两端传导 B.动作电位幅度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C.动作电位幅度不随传导距离增大而减小 D.连续产生的多个动作电位不会总和 E.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兴奋性无关 E 3.下列关于正常人血管内血液不发生凝固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B.凝血酶原无活性 C.有抗凝物质存在 D.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起作用 E.血流速度慢 E 4.下列因素中属于心室肌后负荷的是 A.心房内压力 B.心室收缩前腔内容积或压力 C.大动脉血压 D.回心血量 E.中心静脉压 C 5.下列关于肺换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泡中 O。分压低于静脉血 B.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血液中的Oz 向肺泡扩散 C.肺泡中C02 分压高于静脉血 D.静脉血流经肺泡时,肺泡中COz向血液扩散 E.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E 6.关于内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主细胞分泌 B.是一种胃肠激素 C.能与食物中维生素B 结合 D.能与食物中维生素 B12 结合

E.能与食物中维生素E 结合 D 7.用冰袋为高热病人降温的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蒸发散热 E.辐射十对流散热 B 8.中毒性休克引起尿量减少,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高 B.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加 C.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D.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增大 E.肾血浆流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加快,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 9.与肾小球滤过无关的因素是 A.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B.肾血浆流量 C.肾小囊内压 D.血浆晶体渗透压 E.血浆胶体渗透压 D 10.治疗呆小症最能奏效的时间是在出生后 A.3 个月左右 B. 6 个月左右 C. 10 个月左右 D.12 个月左右 E. 1~ 3 岁时 A 11.幼年时腺垂体功能亢进可引起 A.侏儒症 B.呆小症 C.肢端肥大症 D.巨人症 E.黏液性水肿 D 12.蛋白质中下列哪个元素的含量较稳定 A.碳 B.氢 C.氧 D.氮 E.磷 E

经济法基础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B.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C.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D.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2.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房屋装修合同,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客体是()。 A.被装修的房屋 B.甲乙双方应当收付的款项 C.乙方承揽的装修劳务行为 D.甲乙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 3. 下列各项客观事实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A.某服装厂与供货商订立了一份合同 B.某沙漠三天没下雨 C.战争爆发 D.海底火山爆发 4. 根据法的内容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可以将法分为()。 A.国际法和国内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6.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有关仲裁协议效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B.合同无效,仲裁协议也无效 C.仲裁庭无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只能请求法院作出决定 7. 下列各项中,符合《仲裁法》规定的有()。 A.仲裁实行自愿原则 B.仲裁一律公开进行 C.仲裁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D.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8.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 A、合议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D、一审终局制度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 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有效 B、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C、仲裁庭有权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 前提出 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D、申请行政复议,必须书面申请,不可以口头申请 4、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是( )。 A、试用期用工 B、非全日制用工 C、固定期限用工 D、无固定期限用工 5、A公司为员工贾某支付培训费30000元,约定服务期为3年。2年后,贾某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不肯再续签合同。那么贾某 应支付违约金( )元。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6、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集体合同与劳务 派遣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 过 B、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 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2018《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三免三减半政策

2018《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三免三减半政策三免三减半政策 (2)三免三减半政策 ①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是,企业承包经营、承包建设和内部自建自用的,不得享受上述企业所得税优惠。 ②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1年至第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4年至第6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技术转让所得 ①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 ②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 1. 免税+减半征收 (1)农林牧渔业

长期待摊费用 4. 长期待摊费用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提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 ①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 ②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第一单元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 资产的税务处理 3. 无形资产 (1)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①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②自创商誉;

【提示】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③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④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2)计税基础: ①外购的无形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发生的其他支出为计税基础。 ②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以开发过程中该资产符合资本化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为计税基础。 ③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3)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第四单元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1. 劳动合同的履行 (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点

医院药品检验室根据医院药学部的面积、 医院编制床位数级医院制剂的范围综合 考虑确 定,一般300张以下床位的医院需60m, 300?500张需80m, 600张以上 需100m ,以确保对本院购入药品及制剂室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装材 料进行检验。 二级以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的药学、 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 稀释剂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 亦称为填充剂。 常用的有:如 淀 粉、糊精、可压性淀粉 ( 亦称为预胶化淀粉 )、乳糖、微晶纤维素、一些无机钙 盐( 如硫酸钙、磷酸氢钙及碳酸钙等 )糖粉、甘露醇、山梨醇等。 黏合剂系指对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料给予黏性,从而使物料聚结成粒的辅料。 常用的 有:淀粉浆(常用浓度为80%?15%)、聚维酮(PVP )的纯溶液或水溶液、 糖粉与糖浆、聚乙二醇、胶浆及纤维素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MC )、羟丙基纤维 素(HPC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乙基纤维素(EC ) 等。 助流剂,在粉体中加入 0.5%?2%滑石粉、微粉硅胶等助流剂时可大大改善粉 体的流动 性,主要是因为微粉粒子在粉体的粒子表面填平粗糙面而形成光滑表 面,减少阻力,减少静电力等,但过多的助流剂反而增加阻力。 电解质输液: 用以补充体内水分、 电解质, 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等。 如氯化钠注射 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注射液等。 胶体输液: 用于调节体内渗透压。 胶体输液有多糖类、 明胶类、高分子聚合物类 等, 如右旋糖酐、淀粉衍生物、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 )等。 营养输液:用于不能口服吸收营养的患者。营养输液有糖类输液、氨基酸输液、 脂肪乳 输液等。 糖类输液中最常用的为葡萄糖注射液。 氨基酸输液与脂肪乳输液 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根据乳剂给药途径选择: 口服乳剂应选择无毒的天然乳化剂或某些亲水性高分子 乳化剂 等;外用乳剂应选择对局部无刺激性、 长期使用无毒性的乳化剂; 注射用 乳剂应选择磷脂、泊洛沙姆等乳化剂。 10. 防腐剂:液体制剂在制备、 贮存和使用过程中, 为了避免微生物的污染, 常加入 防腐剂抑制其生长繁殖, 以达到有效的防腐目的。 常用防腐剂有: ①对羟基苯甲 酸酯类(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乙酯、丙酯、丁酯 ),亦称尼泊金类。常用浓度为 0.01%?0.25%,这是一类很有效的防腐剂, 化学性质稳定; ②苯甲酸及其盐, 用 量一般为0.03%?0.1% :③山梨酸及其盐,对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 0.02%? 0.04%(pH<6.0) ,对酵母、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 0.8%? 1 .2%; ④苯扎溴铵又称新 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防腐剂使用浓度为 0.02%?0.2%。 11. 常用的助溶剂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 如苯甲酸钠、 水杨酸 钠、 对氨基苯甲酸钠等;另一类为酰胺类化合物,如乌拉坦、尿素、烟酰胺、乙 酰胺等。 12. 包合物的特点: 药物作为客分子经包合后, 溶解度增大, 稳定性提高, 液体药物 可 粉末化,可防止挥发性成分挥发,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或味道, 调节释放速率,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刺激性与毒副作用等。 13. 阻滞剂:是一大类疏水性强的脂肪类或蜡类材料。 常用的有动物脂肪、 蜂蜡、巴 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 硬脂酸(十八酸)、硬脂醇(十八醇 )、单硬脂酸甘油酯等。 常用肠溶包衣阻滞材料有醋酸纤维素酞酸酯 (CA P )、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 (HPMCP 、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 及丙烯酸树脂L 型、R 型(eudragit L 、 eudragit R ) 等 14. 难溶性载体材料:常用的有乙基纤维素(EC )、含季铵基 的聚丙 烯酸树脂 Eudragit (包括E 、RL 和RS 等几种),其他类常用的有胆固醇、p -谷甾醇、棕榈 酸甘油酯、 1. 2. 3. 4. 5. 6. 7. 8. 9.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1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法的形式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初级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最终版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关系的主体:(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事业团体。(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法律关系的内容:(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①自然物:土地、森林②人造物:机器、建筑③货币和有价证券(2)非物质财富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3)行为①生产经营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完成的建设项目)。(4)人身 法律事实:1、法律事件:(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2、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特别行政区的法7、行政规章(1)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2)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8、国际条约 法的分类: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3、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4、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5、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和国内法【解释】《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国内法。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2、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仲裁的适用范围(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2)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②行政争议; ③劳动争议;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仲裁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按照公平合理的一般原则来解决纠纷。(3)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委员会:(1)仲裁委员会的独立性:仲

2018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第三批次 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按照一定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该标准为()。 A.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 B.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 C.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 D.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答案】D 【解析】职工因工死亡,或者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P355) 【知识点】工伤保险待遇的内容 【东奥相关链接】 (1)黄洁洵老师冲刺班第18讲涉及该知识点;(2)黄洁洵老师习题班第19讲涉及该知识点;(3)黄洁洵老师习题班第41讲涉及该知识点;(4)黄洁洵老师基础班第69讲涉及该知识点;(5)黄洁洵老师考前突击班第3讲涉及该知识点;(6)郭守杰老师直击70分第50讲涉及该知识点;(7)郭守杰老师再攻20分第13讲涉及该知识点;(8)郭守杰老师再攻20分第14讲涉及该知识点;(9)陆中宝老师习题班第15讲涉及该知识点;(10)陆中宝老师习题班第16讲涉及该知识点;(11)陆中宝老师模考班第6讲涉及该知识点;(12)陆中宝老师基础班第71讲涉及该知识点;(13)轻一P539页涉及该知识点;(14)轻二P229页涉及该知识点;(15)轻四第四套多选第15题涉及该知识点;(16)过关必刷300题单选第12题涉及该知识点。 2.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取得含税收入318万元,取得奖金5.3万元,咨询服务的增值税税率为6%,该业务应计算的销项税额是()。 A.(318+5.3)/(1+6%)×6%=18.3万元 B.318/(1+6%)×6%=18万元 C.[318/(1+6%)+5.3]×6%=18.318万元 D.318×6%=19.08万元 【答案】A 【解析】(1)题目明确说明是含税收入;(2)取得的奖金为价外费用,为含税金额;(3)应纳税额=(318+5.3)/(1+6%)×6%=18.3(万元)。(P128) 【知识点】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东奥相关链接】 (1)黄洁洵老师冲刺班第5讲涉及该知识点;(2)黄洁洵老师考前突击班第2讲涉及该知识点;(3)黄洁洵老师基础班第30讲涉及该知识点;(4)郭守杰老师直击70分第21讲涉及该知识点;(5)陆中宝老师模考班第6讲涉及该知识点;(6)陆中宝老师基础班第34讲涉及该知识点;(7)陆中宝老师习题班第6讲涉及该知识点;(8)轻一P214页涉及该知识点。 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 A.甲有限责任公司 B.乙事业单位 C.丙个人独资企业 D.丁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C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法的本质与特征: (1)本质:统治阶级+国家意志 (2)特征:国家意志性、强制性、规范性、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2、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服务机构(3)国家 3、法律关系内容: (1)权利 (2)义务:积极、消极 4、法律关系客体: (1)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人身人格 (2)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荣誉产品 (3)行为: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5、行为能力: (1)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精神状态 (2)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8周岁(<8)“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8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8≤X<18)“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4)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18) 6、法律关系客体的适用范围:(1)物(2)行为(3)人格利益(4)智力成果 7、法律事实: (1)事件:A: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B: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2)行为:(表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几方表意)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特定形式)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主体参与)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8、法的形式: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9、适用法的效力原则: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 10、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 (3)法规: A: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 B: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条例(4)规章: A: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无“上位法”依据,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自身的权力或者减少自身的法定职责××办法××条例实施细则 B: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地方××办法 11、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划分: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公法和私法。 12、行政诉讼管辖一般由什么法院管辖: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13、行政诉讼判决生效规定:一审判决——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不上诉一审裁定——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不上诉 14、民事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3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权利被侵害”之日起20年

初级药师考试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和答案

初级药师考试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和答案

初级药师考试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能够产生重氮化-偶合反应的药物是 A.盐酸美沙酮 B.盐酸哌替啶 C.磷酸可待因 D.盐酸吗啡 E.普鲁卡因 2.下列药物中属于吸入性全麻药的是 A.氟烷 B.盐酸氯胺酮 C.羟丁酸钠 D.普鲁卡因 E.利多卡因 3.作用时间最长的巴比妥类药物其C5位取代基是 A.饱和烷烃基 B.带支链烃基 C.环烯烃基

E.吲哚美辛 7.含哌啶环的药物是 A.地西泮 B.苯巴比妥 C.别嘌醇 D.哌替啶 E.艾司唑仑 8.胆碱酯酶抑制剂临床用于 A.治疗胃溃疡 B.治疗重症肌无力和青光眼 C.抗过敏 D.麻醉前给药 E.抗炎 9.具有VihAli反应的药物是 A.毒扁豆碱 B.阿托品 C.氯化琥珀碱 D.哌仑西平 E.溴丙胺太林

10.颠茄类生物碱中为中药麻醉主要成分的是 A.阿托品 B.樟柳碱 C.东莨菪碱 D.山莨菪碱 E.丁溴东莨菪碱 11.既是肾上腺素能Q受体激动剂又是肾上腺素能p受体激动剂的是 A.盐酸去甲肾上腺素 B.盐酸多巴胺 C.盐酸肾上腺素 D.盐酸克仑特罗 E.盐酸异丙肾上腺素 12.属于肾上腺素能 A.甲氧明 B.酚妥拉明 C.普萘洛尔 D.克仑特罗 E.特布他林 13.普萘洛尔是哪一类抗心律失常药

A.IA(NA通道阻滞剂) B.III类 C.Ⅳ(钙拮抗剂) D.Ⅱ(p阻断剂) E.磷酸二酯酶抑制 14.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钙拮抗剂是 A.硝苯地平 B.桂利嗪 C.维拉帕米 D.氨氯地平 E.尼群地平 15.辛伐他汀是 A.降血压药 B.驱肠虫药 C.调血脂药 D.抗溃疡药 E.解痉药 16.有关硝苯地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遇光不稳定

初级经济法基础各章节知识点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速记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记忆口诀:说起法,找国家。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来保证;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特征也为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益导向性、规范性。 (三)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 (1)公民(自然人) (2)机构和组织(法人) (3)国家 (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就是说,任何一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记忆口诀:权义不分家。 (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象对) 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1)物,是指可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9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模拟题19 一、 1.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 A.南瓜子 B.使君子 C.山楂 D.苦楝皮 E.雷丸 答案:D 苦楝皮苦寒有毒,内服善毒杀蛔虫、蛲虫、钩虫,治蛔、蛲、钩虫病。外用能除湿热、杀灭皮肤寄生虫及抑制致病真菌,治头癣、疥疮。故选D。 2. 连续回流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比较,其优越性是 A.节省时间且效率高 B.节省溶剂且效率高 C.受热时间短 D.提取装置简单 E.提取量较大 答案:B 连续回流提取法是回流提取法的发展,具有溶剂消耗量小,操作不烦琐,提取效率高的特点。 3. 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时,是根据 A.极性大小不同 B.水中溶解度不同 C.吸附力强弱不同 D.酸性大小不同

总生物碱中各单体生物碱的碱性往往不同,可用pH梯度萃取法进行分离。 4. 具有宁心安神,祛痰开窍功效的药物是 A.酸枣仁 B.柏子仁 C.合欢皮 D.远志 E.龙骨 答案:D 远志辛开苦泄,微温通散。既能助心肾相交而安神益智,又善祛痰而开窍,常用治心神不安或痰阻心窍诸证,故选D。 5.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三七的药理作用 A.抗心肌缺血 B.扩张血管 C.强心 D.镇痛 E.抗心律失常 答案:C 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 6. 醋炙后能增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A.枳实 B.青皮 C.枳壳 D.佛手

香附入肝经,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醋炙后酸味增强,酸味入肝,故醋炙后能增强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功效。故选E。 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麝香的药理作用 A.抗炎 B.抗心肌缺血 C.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D.抑制子宫平滑肌 E.抗血小板聚集 答案:D 麝香对离体和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8. 治疗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口唇指甲色淡,脉细,舌红的血虚证当选用什么药味的中药 A.辛 B.甘 C.苦 D.酸 E.涩 答案:B 甘味药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补血药均具有甘味,故当用甘味药治疗。 9. 可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是 A.知母 B.黄芩 C.青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