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分析

合集下载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其他同行公司。

所申请专利的内容基本反映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如,
上海三爱富产品结构比较全面,氟聚合物、ODS替代品和
氟精细化学品的产品品种比较多、规模比较大,它所申请
的专利在这些方向上也都有所反映;中昊晨光比较集中在
氟橡胶等氟聚合物方面,而像鹰鹏、浙化院、中化集团和
近代所主要集中于ODS替代物,但是也在逐步开发下游产
占聚合物总量的85%。

我们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品种和品级少,质量不够稳定,氟
聚合物仍以聚四氟乙烯为主,但高档的品种还要依赖进口。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3 氟橡胶及其加工产品

2011年氟橡胶产能超过10000吨,但由于新扩建装置
技术来源单一,对高性能特种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应
用研究的投入少,一些如羧基亚硝基型、全氟醚型及氟硅
含氟烯烃调聚与齐聚技

干法氟化铝、氟化铵和氟氢化钾等生产技术的推广;
关键装备创新、放大及应用技术;适用于含有氟、氟化氢
、有机氟等有毒、强腐蚀的极端条件的过程控制技术。综
合利用与三废治理技术的提升,循环经济生产的建立。
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近况
• 世界氟化工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性能聚合物, 多品种、多规格、多牌号的,高质量的含氟聚合物;新型 制冷剂替代品及规模化生产;清洁生产工艺制备低成本的 含氟农药及其中间体;生理活性含氟医药及其中间体;新 型高效含氟染料及其中间体;含氟电子化学品及其助剂; 含氟信息与光学材料;氟碳表面活性剂;新一代氟碳涂料 等。总之,是高端含氟材料产品,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
、全氟醚橡胶等胶种我们还处于试制阶段,关键原因是制
备高性能特种氟橡胶的改性单体质量还未过关。国外厂商

氟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氟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氟化工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氟化工行业是指以氟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化工行业。

氟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建材、制冷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全球氟化工产业发展迅猛,尤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主。

中国氟化工行业起步较晚,但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氟化工生产和消费大国。

二、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目前,全球氟化工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约3000亿美元。

中国氟化工市场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率超过10%。

主要原因是氟化工产品在高新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

另外,我国政府加大环保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整个氟化工行业向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三、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氟化工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特点:1.主要生产企业:全球主要的氟化工生产企业有孚日集团、多福集团、东华科技、旭硝子集团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和资本实力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2.市场份额:目前,中国在全球氟化工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和消费国家。

3.产品竞争:氟化工行业产品种类繁多,竞争激烈。

在传统产品领域,国内企业的竞争力逐渐提升;而在高新技术领域,国外企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四、发展机遇和挑战1.政府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氟化工产业的发展,给予相关企业税收减免、资金扶持和研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2.产业升级: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升级,氟化工行业将面临产业升级的机遇。

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环保压力:氟化工行业涉及化学制品,对环境污染的风险较高。

政府对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这给氟化工企业带来了挑战。

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保技术水平,以便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五、发展建议鉴于当前氟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建议相关企业采取以下措施:1.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从传统产品向高性能、高科技产品的转变。

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1)

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1)

附件第一节氢氟酸行业分析一、生产分析国内氢氟酸生产技术在突破万吨技术瓶颈以后,随着有机氟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大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2005年底我国氢氟酸生产装置总量达到59万吨,实际产量达到46万吨;2006年生产能力达到66.6万吨,实际产量达到52.4万吨;2007年生产能力达到79.4万吨,实际产量达到61.8万吨。

2008年9月生产能力大达到100万吨。

2005-2008年我国氟化氢生产能力增长19.6%,产量增长10%。

根据无机氟化工协会2008年9月得统计2008-2009年我国在建项目合计为34.5万吨。

2005-2008年我国氢氟酸产量变化(万吨)2008年我国氢氟酸产能地域分布2007-2008年我国氢氟酸新增生产装置单套生产能力普遍达到1.5万吨/年,最大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年。

技术装备水平逐渐达到国际先进盛会。

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得提高,进一步带动产品质量得提高、目前,国内氢氟酸生产企业得技术都能够达到水分含量<100ppm,硅含量<80ppm。

部分企业可以控制水分含量小于30ppm。

同时,生产条件得以进一步改善。

即将实施得氟化氢国家标准将以此为依据。

第二节价格预测随着我国氟化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能力的增加,氟化工的高端产品的进口价格会有所降低,而随着我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出口的氟化工产品的平均价格会有所增加。

氢氟酸价格预测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4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美元/吨上图为氢氟酸的价格预测图。

由图可知,2004年至2008年氢氟酸价格曲线符合y = 99.31 x 2- 393.87x + 901.94,其中R 2= 0.9484,因此根据趋势图预测2009年与2010年氢氟酸的价格分别为6500美元/吨左右和6000美元/吨左右。

预计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氢氟酸未来运行的价位会比趋势图预测的价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氟化工行业分析

氟化工行业分析

氟化工行业分析
氟化工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工业,主要以氟化物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

氟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材料、电子、医药等,对现代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氟化工产品在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氟化工产品可以用于制备特种材料,如氟塑料、氟橡胶等。

这些特种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腐蚀、绝缘性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次,氟化工产品在电子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氟化物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例如电池、电容器、半导体器件等。

氟化物可以提高电子元件的导电性能、热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元件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再次,氟化工产品在医药领域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氟化物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过程中,例如用来制备药物、医用设备和医用材料等。

氟化物具有抗菌、防腐、抗衰老等功能,使得氟化工产品在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此外,氟化工行业在环境保护和能源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氯氟烃被广泛应用于制冷剂、消防剂等领域,但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和温室效应的贡献使得其在近年来受到了限制。

氟化工行业以其独特的技术和创新推动,研发出了更环保、低温和低能耗的制冷剂和消防剂,为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作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氟化工行业在材料、电子、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氟化工产品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然而,与此同时,氟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也需要注重环保和节能,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氟化工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可持续性,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分析

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分析

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分析首先,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优势在于:庞大的产量和技术储备。

作为全球最大的氟化工生产国家之一,中国在氟化工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

中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氟石、氟化铝等,在原料供应方面具备优势。

此外,中国在氟化工生产技术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专业人才,可以提供高质量和多样化的氟化工产品。

其次,中国氟化工行业在生产技术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环境污染。

氟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固体中含有高浓度的有害物质,如氟化氢、氟化物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中国氟化工行业在生产技术方面需要加强环保治理,推动绿色生产方式的应用。

此外,氟化工产品的高附加值问题也是一个关键挑战。

目前,中国氟化工产品的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价格优势和规模效应,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因此,中国氟化工行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氟化工行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环保治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废气处理、废水处理和废固体处理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提高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此外,加强环保监管,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氟化工行业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推动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政府可以加大对氟化工行业的科研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此外,加强行业协作与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可以建立氟化工行业协会或组织,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面对行业发展的挑战。

通过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行业的升级和转型。

总的来说,中国氟化工行业在生产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通过加强环保治理、技术创新和行业合作,中国氟化工行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氟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和氟产品发展的一些思路

目前氟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和氟产品发展的一些思路

目前氟化工行业形势分析和氟产品发展的一些思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氟化工行业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当前氟化工行业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进行形势分析,并提出一些发展的思路。

首先,氟化工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环保压力。

氟化工产品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氟化工企业需要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污染治理,倡导绿色生产,推动绿色化学工业的发展。

其次,氟化工行业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崛起和传统产业的调整,氟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此,氟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此外,氟化工行业在国内外竞争中也面临着压力。

目前,国内氟化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大量进口氟产品。

因此,氟化工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针对目前氟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发展思路。

首先,氟化工企业应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可以通过引进清洁生产技术和装备,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氟化工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可以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此外,氟化工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主动找寻新的市场空间。

最后,氟化工企业应加强行业协作,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和集约化发展。

可以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组织行业交流会议等方式,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信息共享,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总之,目前氟化工行业面临着环保压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内外竞争的挑战。

要应对这些挑战,氟化工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开拓市场空间,加强行业协作。

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
二、发展趋势
1.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冶金、电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氟化工产品
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2.技术升级:为了满足环保要求和提高产品质量,氟化工企业将加大
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

3.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规模扩大和并购重组将是行业的发展趋势,
大型企业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4.创新发展:氟化工行业将重点发展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提高
行业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市场前景
1.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氟化工产品的
需求将继续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2.出口市场拓展:中国氟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竞争力,出口
量将继续增加。

3.电子行业需求增加: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氟化工产品的需
求将大幅增加,市场前景可观。

四、存在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氟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氟化废物,对环境造
成污染。

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行清洁生产技术,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低端产品过剩: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低端产品过剩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行业整体竞争力。

发展高端产品是调整行业结构的关键。

3.市场竞争激烈: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来提升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氟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低端产品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技术水平,拓展高端产品市场,加强环境保护,将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氟化工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

氟化工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

氟化工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氟化工,顾名思义,是指以氟元素为主要原料制造出各种不同种类的氟化物化学品的工业领域。

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电子、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扩张,氟化工行业的市场需求有了快速的增长,成为了全球化学行业的一个重要的板块。

在这种行业背景下,我们将分析氟化工行业的供需结构、市场规模、市场竞争、行业内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行业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

一、供需结构氟化工行业的供需结构既有专业化的制造单一品类的企业,也有多元化的涵盖多元的方向等企业。

根据市场调研,氟化工所涉及到的品类较为直观的可以分为材料硬质产品、涂层及媒体、医药产品、密封制品、抗加剧剂、饲料添加剂和烷基化剂等。

其供需结构以硫酸铝、氟化钙、氟化氢、氟化铝、氟化镁、氟化锂、氟化钠、氟化钾、氟化铵等诸多氟化物化学品为主导。

供给侧方面,全球的氟化工企业分布广泛,其中中国占据了重要市场地位。

二、市场规模氟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巨大,预计到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美元。

目前,全球氟化工市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韩国等国家,而中国氟化工行业则被视为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

主要由于国内企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在工艺技术、原材料资源和政策环境上有独特的优势。

三、市场竞争目前,国内市场氟化工企业数量很多,市场竞争激烈。

华氟化工集团、江苏远洋化工、广州智光化学、上海氟因特、河北赛特等企业是目前较为具有综合实力的、在全国内的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

另外,在其他方面细分领域,企业分布更为分散,市场份额抢占的机会更大。

然而,全球氟化工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的垄断程度也较高,这也导致了国内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困难。

四、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氟化工企业一般较为注重科研和创新,同时要考虑品质、价格、技术等多方面。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拥有独特技术、品质好客户口碑好的企业,将在业内更具竞争力。

此外,氟化工产品的质量、技术、价格都是企业经营和获得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氟化工行业生产技术分析
一、氯(溴)氟烃及其替代品技术现状
我国含氟替代品发展颇为喜人,形成了具有相当水平、一定规模的开发、生产能力,掌握了主要含氟替代品的生产技术。

专业性开发、生产企业如常熟中昊、浙江蓝天环保、山东东岳的含氟替代品开发、生产的水平和规模,已相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外氟化工公司。

生产、消费基本上完成从CFCs转向HCFCs的过渡替代。

含氟替代品品种较为齐全,个别产品已是供大于求;某些ODS替代品如HCFC - 141b、HFC - 152a、HFC - 227ea、HFC - 32、HCFC - 123、HFC - 143a、HFC - 125等出口数量均超过国内销售量;一些高科技含量品种,如HFC - 245和HFC - 365mfc、HFC - 236等尚处在技术、市场的开发阶段;也研制出了10余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工质,主要有清华大学1~5号,上海申豹1~3号,浙江省化工研究院1~8号格林柯尔411、415等。

含氟替代品质量也逐渐接近甚至超过国际标准,达到了国外着名公司的水平,微量毒害杂质及烯烃含量允许值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提高,大多数可保持在ppm数量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完成ODS淘汰,禁止生产、消费CFCs,从CFCs 进入HCFCs的使用时期,同时我国又将为发达国家生产、供应HFCs,含氟替代品和国外一样也将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HCFCs市场、HFCs技术将基本上成熟。

从市场需求具体分析,中国人口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空调、冰箱、汽车需求量日益增加,相关行业竞争力迅速增强,含氟替代品及其空调、冰箱甚至汽车等机电设备出口量较大幅度提高,为含氟替代品未来五年需求量提供了快速增长空间。

就各个产品而言, HFCs系列主要供出口; HCFC - 22和HCFC- 141b一部分满足国内需求,一部分供应出口。

国内含氟替代品发展将从ODP > 0. 05 替代品转向ODP < 0. 05替代品开发、生产,GWP值低的ODS替代品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国外混合工质专利的有效保护期在2008年左右失效,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含氟树脂及其加工产品技术现状
为了获得性能优异的氟树脂及涂料,人们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悬浮聚合、沉淀聚合、乳液聚合、辐射聚合等。

也有尝试采用含氟聚合物与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进行混合以求获得高性能低成本含氟聚合物。

氟树脂的发展经历了从热熔型、溶剂可溶型和现在的可交联型几个阶段。

新的世纪氟树脂的高性能化、多功能化以及环境友好化将成为现代氟树脂涂料工业发展的趋势。

三、氟弹性体和氟橡胶及其加工产品技术现状
氟橡胶建设亟待升级近年来,我国氟橡胶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加上丰富的萤石资源,国内掀起了一轮氟橡胶装置建设热潮,预计2010 年产能将超过1 万t/a。

但由于新建装置技术来源单一,对高性能特种产品、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应用研究的投入少,我国氟橡胶产业在高端产品开发、应用技术
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国产氟橡胶主要用作各类密封杂件,而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曲轴油封、燃油管等高端氟橡胶产品被国外巨头所控制。

在对巨大市场蛋糕的激烈争夺中,我国的氟橡胶产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努力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1.特种单体和新产品国外氟橡胶品种繁多,仅杜邦公司一家就拥有30 多个品种,而我国不足10个。

耐低温氟橡胶、过氧化物可硫化氟橡胶等胶种还处于试制阶段,关键原因是制备高性能特种氟橡胶的改性单体质量还未过关。

2.环保型氟橡胶面对国际对PFOA 的禁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应用于氟橡胶聚合替代品研究。

目前国外不含PFOA 的氟橡胶已经问世。

近期国内企业也致力于PFOA 替代品的开发,并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3.配套供货体系国外厂商既可提供生胶又可提供混炼胶或母炼胶,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配方的胶种。

而国内企业基本上只提供生胶,新产品、新性能的开发周期长,产品应用领域拓展能力弱。

因此,民族氟化工企业必须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升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延伸产业链,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氟涂料技术现状
目前氟涂料等使用限制主要源于制造氟树脂的生产工序较多、工艺控制要求较高,价格高出同类树脂10倍左右,如果有机氟材料价格下降(美国已
有相关研究成果) ,则市场规模将成倍的扩大。

我国氟涂料行业近年发展迅速,在青藏铁路、奥运场馆、大型石油储罐及全长36千米杭州湾跨海大桥等重点工程中,氟涂料凭借其高耐候、耐腐蚀、耐环境老化特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水泥底材和钢结构防腐都采用氟碳面漆。

氟碳涂料在国内应用领域在“十一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从外墙、铁路、桥梁拓展到建筑(瓷砖、烧结面砖)防腐、高速公路、交通车辆、船舶、海洋工程、机场等领域,年均增长率云海在30%以上,氟涂料专委会估计年均增幅达60%以上。

氟弹性体涂料、水性氟树脂涂料、热固性氟树脂粉末涂料有望得到开发。

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成为21世纪的发展主题,许多国家开始限制使用溶剂型涂料,高固体分氟涂料和水性氟涂料的开发成为氟涂料重点开发方向。

随着我国水性氟涂料原材料及成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产能稳步跟进,紧随日本大金公司和美国道化学公司之后,大连振邦氟涂料等公司也已开始在市场上销售水性氟涂料。

但与之配套的水性底漆和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工艺程序的优化及行业标准的制订等工作,应纳入计划之中。

五、含氟精细化学品技术现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我国含氟精细化学品研究异常活跃,已开发出百余种各类芳香族含氟中间体及含氟精细化学品。

含氟中间体发展迅速,生产厂家近百个,并形成10余家骨干企业。

“十五”期间,国内含氟精细化学品开始从含氟中间体转向下游产品含氟农药、含氟
医药、含氟染料的开发。

已经完成含氟医药如氟喹诺酮类药和氟哌酸、环丙氟哌酸等;含氟农药如乙氧氟草醚、四氟丙酸钠等的工业化生产,并大量出口,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国和供应国。

同时,也在迅速开发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氟电子化学品(清洗剂、防雾剂、脱膜剂) 、含氟金属光纤处理添加剂、含氟灭火剂及其添加剂、农药含氟添加剂、油漆含氟添加剂等,但总体上开发、生产、应用均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六、无机氟化物技术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掌握HF大型成套装置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国际、国内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备,提升了中国生产装置的技水平。

无机氟化工科学技术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走产品创新之路,为此要积极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科技交流活动,掌握最新科技信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要大力发展绿色工艺,逐步淘汰那些技术含量低,污染环境、损害健康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要用高新技术来促进无机氟化工的发展,重视发展新材料(产品) 、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由于氟烃(特别是制冷剂)工业生产逐渐转向中国,氟化氢增长将略高。

金属铝生产、钢铁工业等相关工业的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使其相关的氟化铝、无机氟盐需求保持适量增长;冰晶石等少数产品将随着相关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呈负增长。

未来发展的重点:创造条件加速氟硅酸的综合利用,要努力增加利用氟
硅酸制备无机氟化物的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特别是用氟硅酸制备无水氟化氢的技术难关等。

还要大力发展电子级含氟无机化学品,如三氟化硼、三氟化氮、六氟磷酸锂、超高纯氢氟酸、氟化氪(氩) 、光学用单晶氟化钙等精细、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力争电子级含氟无机化学品在纯度和净度方面有所突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