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巨大褥疮的综合性治疗一例

合集下载

血管蒂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10例报告

血管蒂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10例报告
变 化 、 胱 腹 膜 反 折 上移 打 开 困难 。 由于 手 术 时 间与 手 术 视 膀 野暴露有关 , 因此 平 均 所 需 手 术 时 问 、 中 出血 量 均 明 显 多 术
病理性粘连时造成 ; 1例是 因在 打开膀胱反 折腹膜 时, 另 未
能 辨 清确 切 部 位 , 膀 胱 误 认 作 腹 膜 而 切 开 , 中发 现 膀 胱 将 术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第 4 0卷 5期
者占 1. %( 0 25 , 括子 宫肌瘤 、 4 5 4/ 7 ) 包 卵巢囊 肿等。其 中,
可以在术中同时予 以处 理。④ 并发症 : v 由于术 野小、 TH 操
作受限等不足, 较易发生膀胱、 直肠、 输尿管等临近脏器损伤 及术后阴道流血 。本研 究 出现 了 7例并 发症 。膀 胱损伤 3
c ~11 m × 1 m o m e 3e
皮瓣 , 以免影响下肢伸髋及外旋功能。臀大肌上部肌皮瓣可
修复骶部 巨大褥疮 , 但术 中需尽 量游离血管 蒂 , 仅保 留血管 蒂周围少量组织 , 以使肌皮瓣充分旋转覆盖创 面。韦建勋等 报道 , 利用单侧臀大肌上部 肌皮瓣可修复骶 尾部 1 m X1 5c 0 e m巨大褥疮。但供区常需植皮 。全臀大肌 肌皮瓣切取范 围 广泛 , 制成岛状旋转肌皮瓣可修复骶尾部相 当范 围内巨大褥 疮 , 区多数不必植皮 , 供 是全 瘫患者修复 巨大褥疮 的 良好选 择 。尽量避免应用 双侧 臀大肌肌皮瓣 , 否则 , 一旦手 术失败 或褥疮复发 , 二次修复的皮瓣选择会有相 当难度 , 同时 , 也不
患者营养 、 输血及 白蛋 白、 创面换药 、 清洁后受 区直接缝合 、
供 区二 次 植 皮 愈合 。经 6个 月 一 随访 , 质 地 优 良, 6a 皮瓣 外

综合疗法治疗骨科三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综合疗法治疗骨科三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采 用统 计软 件 为 S S 50进行 统计 学 处 理 ,计 量 资 料 P S1 .
以 X S 示 , 间 比较采 用 x 及 t +表 组 。 检验 。以 P 00 < .5为差 异 有 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究 中笔 者对 本 院 2 1 0 0年 4月 ~ 0 1 3月 收 治 的 3 例 骨科 21年 2
【 键 词】 关 综合 疗 法 ; 科 ; 骨 三期 压疮 ; 临床 观 察
【 中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类 号】 6 R8
[ 献 标识 码】C 文
[ 章编 号】 1 7 — 7 1 2 1 ) 9( 一 7 — 2 文 6 4 4 2 (0 1 0 a) 1 6 0
压 疮 (rs r oe) 指 局 部 组 织 长 时 间受 压 , pes esrs是 u 血液 循
三 期压 疮 患者 的 临床 资料 进行 了回顾性 分 析 , 总结 分 析 如 现
下:
经 过 治 疗 后 。 察 组 的 总 有 效 率 为 1 00 % , 照组 为 观 0 .0 对
8 . % , 察组 的 愈合 时 间平均 为 ( .+ .)d明 显短 于对 照 66 7 观 55 1 9
例 , 性患者 1 女 3例 , 龄 3 ~ 1岁 ; 臀 部 8例 , 尾 部 1 年 35 左 骶 3

注 : 间 比较 ,< .5 组 P O0
例, 右臀 部 9例 ; 疮面 积为 1c x m~ mx m。所有 患 压 r 1c 6c 6e u
者 均 为 三期 压 疮 , 所有 患 者 损 伤 均达 真 皮 下 , 喷火 口状 的 呈 缺 损 , 有渗 出液 和感 染 , 坏 死组 织 。 伴 有

综合治疗褥疮10例护理体会

综合治疗褥疮10例护理体会
维普资讯
实用 心脑 肺血管病 杂 志 20 0 7年 1 1月 第 l 5卷 第 l 期 l
8 71

临床 护 理 ・
综 合治疗褥疮 l O例 护 理 体 会
高倩
褥疮 是局 部组 织 长期 受 压 、 液循 环 障碍 、 血 持续
缺 血 缺 氧 、营 养 不 良而 致 的 软 组 织 溃 烂 和 坏 死 。 引 起 褥 疮 最 基 本 最 重 要 的 因 素 是 : 由 于 压 迫 而 造 成 局
用 过 后 统 一 销 毁 处 理 ,不 要 将 针 头 留 在 治 疗 台 、 治
先 促 使 伤 口处 血 液 流 出 ,后 用 生 理 盐 水 清 洗 伤 口 , 用 碘 伏 液 消 毒 后 贴 上 创 口贴 包 裹 伤 口 ; 早 报 再 尽
疗 车 和床 旁 桌 上 ,也 不 要 将 其 丢 在 一 般 的垃 圾 桶
( 稿 日期 :0 7 1— 0修 回 日期 : 0 7 1— 0) 收 20 — 0 2 20— 11
维普资讯
82 7
PC P J C VD , v mb r2 0 Vo 5, No e e 0 7, Il NO. I I
皮肤 干燥 、 加舒适 感 , 免了褥 疮 的发生 。 增 避 32 诺 氟 沙 星 治 疗 褥 疮 .
须加 强 临床护理 , 少 褥疮 的发生 , 高护 理水 平 。 减 提
1 褥 疮 发 生 的 原 因
本组 1 0例 均 为 颅 脑 损 伤 导 致 偏 瘫 全 身 营 养 不 良患 者 , 中 男 6例 , 4例 , 龄 6 其 女 年 0岁 ~ 3岁 , 8 褥 疮 分 布 在 骶 尾 部 、 部 , 中 5例 骶 尾 部 皮 肤 破 溃 , 髋 其 深 达 肌 层 ,面 积 6m ×7m, c c 5例 骶 尾 部 浅 层 皮 肤 破

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深度褥疮的临床体会

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深度褥疮的临床体会

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深度褥疮的临床体会
杨丽;曹义战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医药论坛》
【年(卷),期】2010(002)004
【摘要】@@ 通常情况下,深度褥疮往往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对患有多发病的危重病人深度褥疮的治疗,由于病人不能耐受手术打击多采用保守治疗.我院采用湿润烧伤膏治愈一例该类病人,
【总页数】1页(P281)
【作者】杨丽;曹义战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710032;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710032【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治疗一例危重病人并发骶尾部深度褥疮的临床体会 [J], 杨丽;曹义战
2.臀大肌皮瓣移植修复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临床体会 [J], 王龙真;吴国保
3.糖尿病并发骶尾部Ⅲ°巨大褥疮1例的治疗和护理 [J], 王霓虹;李来刚
4.双侧筋膜蒂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的临床体会 [J], 徐明凤;邹建峰
5.一例激光治疗犬褥疮的临床体会 [J], 李一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护理体会

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护理体会

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本科2013-03~2015-01间18例骶尾部大面积褥疮患者彻底清创后进行VSD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

结果:在拆除负压引流装置后,创面均有大量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行游离植皮或皮瓣移植术后伤面愈合良好。

结论:应用VSD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可以很好的保护创面,避免了换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VSD;封闭式负压吸引术;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178-02我们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骶尾部大面积褥疮患者18例,给予精心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65~73(平均69岁)。

面积最小4×6cm最大10×15cm。

1.2 方法创面一期彻底清创,去除异物坏死污染组织。

根据创面大小选择合适敷料型号,妥善固定[1-2]。

在VSD下预置冲洗管,连接引流管,用生物半透膜封闭整个创面及敷料,范围必须超过创缘皮肤。

接负压吸引,保持负压在30-40kPa。

7~10天开启创面,肉芽组织新鲜者,可行二次手术进行植皮缝合等。

创面不理想者,可继续进行VSD封闭负压吸引,至创面肉芽组织新鲜。

2.护理2.1 心里护理患者多因心脑血管疾病偏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大多表现为恐惧、忧虑。

担心手术意外有生命危险,或创面不愈合,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介绍VSD的相关知识,列举成功病例,增强患者自信心。

并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思想需求,理解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患者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2 饮食患者患病较严重、病程长、机体消耗较大。

骶尾部褥疮的外科治疗

骶尾部褥疮的外科治疗

骶尾部褥疮的外科治疗目的:探讨骶尾部褥疮的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对于骶尾部Ⅲ、Ⅳ期的褥疮入院后给予综合治疗,包括营养的支持,创面的处理,基础疾病的治疗等,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创面特点,选择相应的皮瓣(皮片),修复创面。

结果:共收治64例骶尾部褥疮患者,综合治疗后,采用外科的方法,全部愈合。

结论:外科的方法仍然是骶尾部Ⅲ、Ⅳ期的褥疮主要治疗方法。

标签:褥疮;骶尾部;外科治疗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64例骶尾部褥疮,皆为Ⅲ、Ⅳ期褥疮,入院后通过综合治疗后采用手术方法,褥疮全部愈合,疗效满意。

皆康复出院。

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骶尾部褥疮中;女性38例,男性26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38岁;入院时皆伴有感染及中毒症状,体温在37.8-39.2度;血象皆有不同程度升高,白蛋白在30g/L以下;血色素在100g/L以下,1.2治疗方法:1.2.1抗感染、支持治疗:由于此类病人入院时候都伴有明显的中毒症状,此中毒症状源于毒素的吸收和创面的继发性感染;因此大多需要联合使用抗生素,特别是抗厌氧菌的抗生素;其次:病人入院时候皆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障碍,因此,需要一些支持治疗;如静脉输注白蛋白;每天在10-20克以上,或血浆200-400毫升;输注红细胞2单位;以及氨基酸和脂肪乳等;能口服者。

可以服用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高能量的营养素;如能全力等。

1.2.2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必须进行清创手术;可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患者能耐受的手术方法进行清创,目的是清除坏死的组织,防止毒素的吸收;保护好创面,定时翻身,防止褥疮进一步扩大。

1.2.3手术方法:在患者营养状态纠正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方法是:切除褥疮坏死组织及瘢痕,创面有骨外露者用骨刀将骨突凿平,使骨面光滑,设计带臀上动脉(A)/静脉(V)或/和臀下A/V肌皮瓣修复。

对于体质极差,或不能耐受手术者,清创后可以考虑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方法;等创面肉芽组织良好时,即时移植中厚层皮片,达到封闭创面,但此方法极易再次受到压力而复发。

褥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褥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褥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褥疮亦称席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压疮,属于难愈性溃疡范畴,为外科常见的疾病,多见于半身不遂、瘫痪、久病重病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好发于易受压和摩擦的部位,如骶尾部、髋部、背部、足跟部、枕部。

本病由于病因复杂,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困扰患者及患者家属许久,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效果较好。

2016 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依据损伤局部的病理特点将压疮分为 6 期:Ⅰ期(瘀血红润期)、Ⅱ期(炎性浸润期)、Ⅲ期(浅度溃疡期)、Ⅳ期(坏死溃疡期)、不可分期及深部组织损伤,其中不可分期压疮可根据其病理表现大致分为坏死期、炎性反应期、肉芽生长期和上皮形成期[1]。

本文主要介绍中医内治、中医外治治疗压疮的总结。

1中医内治中医内治法主要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压疮的治疗以中医外治为主,配合内治,根据中医外科学教材,将压疮分为:(1)气滞血瘀证: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继而紫暗红肿或有破溃;舌边有瘀斑,苔薄,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2)蕴毒腐溃证:褥疮溃烂,腐肉及脓水较多,或有恶臭,重者溃烂可深及筋骨,四周满肿;伴有发热或低热,精神萎靡,不思饮食;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理气托毒。

方药:生脉散、透脓散加减。

常用麦冬、五味子、人参、当归、生黄芪、川芎、皂角刺。

(3)气血两虚证:疮面腐肉难脱,或腐肉虽脱但疮色淡,愈合缓慢;伴有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差食少;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气养血,托毒生肌。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常用人参、川芎、当归、白芍、白术、金银花、茯苓、白芷、皂角刺、甘草、桔梗、黄芪。

李振宏[2]的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在褥疮的治疗上有明显疗效。

方药如下:黄芪50g、当归15g、地龙10g、川芎15g、赤芍20g、桃仁10g、红花10g、皂角10g、马齿苋10g、毛诃子10g、甘草5g、甲珠6g、马勃15g、黄药子15g。

中医药综合治疗褥疮25例

中医药综合治疗褥疮25例
王志远
关键词 : 中医 药疗 法;褥 疮 d i 036/in17 —7 9 000.1 o :1. 9 .s.622 7. 1. 04 9 js 2 4 文章编 号 :17-79 (00 0-02O 6 227 2 1 )一402 一l
二 年・刊 第0 总期 0O下 84第 — 月月 卷期8 第 半 二4
黑龙江省鸡 西市中 医院 ( 5 10) 180
褥疮 是临床上最常见 的并发症之一 ,它发生部位为
无肌 肉包裹或肌 肉较薄 ,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常受压的 骨突处。褥疮不仅影响原发疾病的治疗 ,而且给病人增 加痛苦 ,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危及生命。我院于20 年 07 1 至 20 0月 0 8年 l 2月,中医辨证治疗褥疮 2 5例,取得满 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 资料 本组中男性 1 . 1 2例,女性 1 3例;年龄 4  ̄9 岁 ;疮面直径 0  ̄2 c 8 3 . 8m;浅度溃疡期 l 例 ,深 5 5 度溃疡期 6例 ,有骨膜损伤 者 3例 ,有骨质坏死脱 失者 1 ;偏瘫者 2 例 0例 ,全身瘫痪者 2例,截 瘫者 2例 ,植 物人 1 例。褥疮分期 :I 皮肤仍完整 , 开始起红疹) 期( 但 9 ,I期 ( 例 I 有部分皮肤损 失,包括表皮或真皮 )1 例 , 2 I期 ( I I 表皮完全损失 ,并损失部分皮下组织 ,但疮面 尚 未穿透筋膜 )4 。 例 1 治疗 方法 . 2 1 2 1 中医疗法 褥疮膏组方 :黄连 5 g .. 0 ,黄柏 6g 0, 黄芩 5 g 0 ,白芷 6 g 0 ,连翘 6 g 0 ,乳香 2g 0 ,没药 2 g 0, 紫草 5 g 0 ,珍珠粉 5g 0 ,血竭 5 g 0 ,鼠肉油 5 0 ,麻油 0g l0 g O 0 。将乳香、没药、紫草 、黄连 、黄柏、黄芩 、白芷、 连翘浸入麻油中浸 7 ,文火煎至呈干焦样过滤去渣 , 2h 再将珍珠粉、血竭 、鼠肉油置入 ,继续文火煎 1ri 后 5 n a 过滤 即可 。新鲜创面可不必清创 直接用 药,如仓 面分泌 物及坏死组织较多,则需常规 消毒后,用无菌 剪剪去坏 死组织 ,清除腐骨,以不损伤正 常组织或不 出血为宜 。 对坏死组织过多的创面 ,可采用 少量 多次清创 ,用无菌 生理盐水冲净创面,并用无菌纱布沾干 。以棉签蘸取褥 疮膏涂于创面 ,2 h涂药 1 ,涂药面积应大于创面 2 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骶尾部巨大褥疮的综合性治疗一例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石磊孙炳伟
病例男,76岁,双下肢无力卧床2月,臀部溃烂一月余。

查体:卧床,恶病质,两肺可闻少许湿性啰音,腹膨,全腹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脐平面以下感觉逐渐减退,膝关节平面以下感觉丧失,双下肢肌力I级,左下肢肿胀(+++),右下肢肿胀(++),骶尾部褥疮15cmx15cm,创面凹陷,深至骶骨,呈“烧瓶”状,自创面皮下组织向创周扩展约3cm,恶臭,大片软组织坏死,伴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全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双侧胸腔积液;双下肢B 超示左侧股深静脉、腘静脉栓塞,右侧股静脉部分性栓塞,双下肢动脉硬化;创面培养为粪肠球菌,鲍曼氏不动杆菌。

中度贫血,重度低蛋白血症。

(图1)治疗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防止创面扩大加深,改善营养状况(0-20天)。

睡软床,每两小时翻身。

密切观察其他褥疮好发部位皮肤的颜色、弹性及血运情况。

双氧水、新洁尔灭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清除坏死软组织,空腔内脓性分泌物充分引流,碘仿纱条填塞空腔,表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每日换药。

环丙沙星及丁胺卡那霉素抗感染。

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剂、能量合剂及全血,口服肠内营养合剂(瑞素,华瑞制药)等支持疗法。

给予甲钴胺口服营养神经,华法林口服溶栓治疗。

20天后,营养状况明显改善,食欲增强,胸水腹水均吸收,血红蛋白达10.5g,血白蛋白32 g,血电解质正常。

创面坏死组织大部分脱除,肉芽红润,分泌物减少。

第二阶段,创面修复,改善全身状况(21-60天)。

每日换药时使用稀释后庆大霉素(每100ml中含庆大霉素8u)湿敷创面20分钟,康惠尔溃疡糊填充创周空腔,溃疡贴覆盖创面。

保持微环境的湿润。

局部使用微波照射治疗,改善循环,减轻炎症。

甲钴胺,华法林继续口服。

入院后60天,全身状况改善,双下肢肿胀消退,感觉及肌力恢复,可短时间下床活动。

创面空腔消失,创周上皮爬行,创面缩小至5cmx5cm,但创面中央骶骨仍外露,有少量渗出。

(图2)
第三阶段,修复骨外露,控制局部反复感染,恢复性功能锻炼(61-90天)。

骶骨外露处每日予以搔刮,直至局部岀血,肉芽组织形成,上皮爬行完全覆盖创面。

双下肢予以按摩针灸,缓解因长时间卧床所导致的肌肉萎缩。

(图3)
体会褥疮是由于神经营养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
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其发生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

下肢与脊柱骨折、截瘫患者多需长期卧床,尤其容易发生褥疮,不仅影响疾病的治疗,给患者增加痛苦,甚至可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我们的治疗体会:
1 营养支持疗法营养不良是褥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有研究显示, 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可使褥疮的发生率降低50%。

丰富的蛋白质摄入, 是治疗难治性褥疮的前提,在增加蛋白质摄取时必须评价肝和肾功能, 保证患者获取足够的热量, 可以节省蛋白质。

此外, 尽可能在食物中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A、锌及某些矿物质在对损伤组织的愈合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创面的处理充分的清创,并在无菌条件创造湿润的微环境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

3 创面敷料的使用溃疡贴是水胶体敷料,上层表面为聚氨基甲酸乙酯半透膜,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钠,允许氧气和水蒸气透过;受压部位表面以水胶体物质覆盖,可以保持微环境的湿润,后者已被证实对预防褥疮的发生有利。

溃疡贴还对受压部位皮肤起保洁、保温作用,为伤口创造了低氧张力且微酸的环境, 促进纤维细胞合成以及刺激血管的增生,同时维持受压部位适宜的氧分压,促进微循环形成,改善局部组织供氧,促进瘀血消散,并增强局部组织的抗炎能力。

此外,溃疡贴透明,易于观察受损部位的皮肤情况;弹性好,不影响关节及肢体的活动;透气、防水,在皮肤表面构建了一层防御细菌侵入的屏障。

该例患者因周围神经炎导致下肢无力,长期卧床,臀部受压出现巨大褥疮,本身又有严重的偏食挑食,引起重度营养不良,双下肢均有血栓形成,并伴有肺部感染,治疗难度较大,无法耐受手术。

我们采取积极的全身支持疗法,针对性应用抗生素,加强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合理处理创面及整体护理相配合。

根据患者骶尾部褥疮面积巨大,疮基深,周围软组织较松弛的特点,根据各阶段创面情况,调整创面处理方法。

经过三个月最终修复创面,并治愈了原发疾病。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图1 图2
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