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测试题

黄土高原测试题
黄土高原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很多,自然的原因有()

①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

②黄土层受水浸湿后,强度降低,极易塌陷

③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④黄土层太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千沟万壑,地面崎岖 B.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C.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D.雪上连绵,冰川广布

3、读图15该区域自然景观图完成37-38题:

37.右图中地表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农民修筑梯田造成的

B.长期水土流失形成的

C.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造成的

D.大量取土烧砖建房形成的38.针对右图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④实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黄土高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酸雨的危害

5、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原因是

A.风力的作用 B.冰川的作用 C.流水的作用 D.地壳的作用6、下列地形区中,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能源基地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塔里木盆地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B.黄土土质疏松

C.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

8、有关以下我国四个省区及内部山脉描述正确的是:

A.四个省份分别位于我国西北、青藏、北方、南方四大地理区域

B.黄河流经①②两省,都以灌溉农业为特色

C.③④省内的山脉都是东北——西南走向,都是我国二、三阶梯的界线

D.②省的山脉与我国一条河流组成我国最为重要的地理界线

9、黄土高原上的代表建筑是

A.窑洞 B.竹楼 C.平顶土房 D.四合院

10、王超在街头看见一辆汽车,车牌号是“滇J一56778”。请你说出这辆车来自我国的

11、素有“乌金三角”之称的是接壤的地区( )

A.甘肃、内蒙古、宁夏 B.甘肃、内蒙古、陕西 C.内蒙古、陕西、山西 D.宁夏、甘肃、陕西

12、下列地区中,挖窑洞居住,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

A.东南丘陵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3、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右图),回答58-59问题。

58.有关图示区域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煤炭资源特别丰富②森林资源特别丰富

③甘肃、宁夏水能资源丰富④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9.图中表示太行山和秦岭的字母分别是

A.a、b

B.b、c

C.c、d

D.a、d

14、读中国局部地形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①地形区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下B.亚热带季风气候 C.1月气温在0℃以下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13.关于②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地表崎岖,农田多为梯田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15、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台湾附近海域是我国开发远洋资源、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地

②台湾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民族以高山族为主

③台湾海峡是我国近海南北航线的重要通道

④台湾岛是扼守我国进出太平洋海域的重要门户,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⑤台湾的工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16、读右图,回答16~19题。

16.在图示阴影地区有一句著名的信天游歌

词“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其原因是()

A.河道纵横 B.沼泽遍布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

17.右图中山脉①是()

A.秦岭 B.太行山 C.乌鞘岭 D.燕山

18.黄河中游在此区域的支流主要是()

A.汾河、渭河 B.泾河、洛河

C.湟水、洮河 D.淮河、渭河

19.该河段是下列哪两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分界线()

A.晋、冀 B.豫、鲁 C.秦、晋 D.鲁、晋

17、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下题。

下列关于该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发源于该省

B.省会南宁

C.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D.与印度、缅甸、老挝三国接壤

18、我国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状况受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图中①

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黄土高原坡面生态建设图

A.①修筑挡土坝②修筑梯田③种植优质牧草

B.①修筑梯田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士坝

C、①开挖鱼塘②打坝淤地③种植山杏

D.①开挖鱼塘②种植谷子③建设人工草场

19、全部位于黄土高原上的省是A.陕西 B.山西 C.宁夏 D.甘肃

二、综合题

(每空?分,共?分)

20、某中学开展“关爱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小组通过数据分析、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调查研究。(9分)

⑴数据分析:读表,黄河流经游黄土高原,含沙量明显增加。原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或坚实),植被,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

⑵实地考察黄河下游素有“”之称。原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

速(加快或减慢),携带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

⑶实验探究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读图14,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

是。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

越。因此,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生态建设措施:

21、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

⑴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省会名称:C D

⑵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A B

⑶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原因。

⑷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应一方面采取措施与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22、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山脉是黄土高原与_______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2)黄土高原在成因上是由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风成高原”,其土壤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的荒漠、戈壁。

(3)关于图中B山和C河一线,说法正确的是()

A.此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此线以南、以北气温和降水差异很小

C.此线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D.此线以南多水田,水稻种植广泛;以北多旱田,小麦是主要种植作物

(4)黄土高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所采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解决措施正确的是()A.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把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它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

23、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和“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左图说明的问题

是:

(2)

(3)。

(2)写出下列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山脉);①:(河流);

②:(河流);③:(河流)。

(3)目前,左图反映的生态问题在黄土高原地区最严重,简要分析其原因。

24、观察“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4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高原)B_______(山脉) C_______(山脉)

D_______(河流)

(2)黄土高原从五带看,属于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

于_______区;从四大地理分区看,位于_______地区;从阶梯

位置看,位于_______级阶梯。

25、读图2,“我国某一高原景观图”,回答22—25题。

22、该地区房屋的建筑形式主要是()

A.砖墙斜顶房

B.窑洞

C.土墙平顶屋

D.晾房

23、该高原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环境污染

C.生物灭绝

D.酸雨危害

24、治理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生物措施是()

A. 深耕改土

B.修筑梯田

C.植树种草

D.平整土地

25、图示所在地区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26、读黄土高原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东起A___________,此山是黄土高原和______平原的分界线。西至B____________。

(2)黄土高原地区跨山西、_________、宁夏、甘肃等省区。

(3)支流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流经本区的河流①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主要在于:

(4)目前,黄土高原地区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试分析原因:

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刻不容缓。请你为改善该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国山川壮丽,境内有绵延不绝的山峰,有气势磅礴的高原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起伏和缓的丘陵……你了解祖国这些壮丽的山山水水吗?你知道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吗?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任意写出图中一条山脉的名称及走向。

(2)与甲地区地形类型相似的是()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东南丘陵

(3)④山脉以东地区缺水严重,请你简述该地缺水的自然及人为原因有哪些?

(4)下图是③山脉某地段的剖面图,耕地、林地、果园宜分布在哪一地段,请你选择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

①②③

三、填表绘图题

(每空?分,共?分)

28、下图是我国两个著名的三角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l )将上海、广州填注在图中适当位置。

( 2 ) A 、B 、C 三条铁路线均通往北京,其中京九线是____________(填字母)。③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___,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我国________个特别行政区。

( 4 )长江三角洲地区钢铁工业发达,这里布局钢铁工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5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互补关系,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在下列影响工业生产的要素中,港澳地区占优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珠江三角洲地区占优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 B.科学的管理水平

C.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 D.价格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

29、

在陕北的米脂县境内,有个高西沟。50年代当地信天游唱道:“雨涝流泥浆,冲成万条沟,肥土顺水流,籽苗连根丢。”60年代起,人们创造性地开始对每一座山采取生物措施:山顶植松树,沟岔栽材林;阳坡栽杨槐、椿树,荒坡种柠条,沟谷栽果树。经过几十年治理,高西沟已经变得青山绿水。当地人民切切实实感到是科学挽救了高西沟。

(1)高西沟位于_________地形区,材料中“肥土”最终流入_________河道中.

(2)本区域东到_______山脉,南达______山脉,最丰富集中的能源矿产是______.

(3)60年代起,当地人民科学挽救高西沟的措施是什么

A.生态建设 B.人口迁移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陡坡种植粮食

(4)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本地区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以及主要治理措施。

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在图中填注下列食物名称。

①秦岭②太行山③宁夏平原

(2)位于黄土高原的省级区域主要有哪些?

(3)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四、填空题

(每空?分,共?分)

31、黄土高原东起,西抵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是世界最大的黄土覆盖区。

32、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B 省会名称:C D

⑵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A B

⑶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水土流失是形成这一自然景观的主原因。

⑷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应一方面采取措施与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

排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D

4、B

5、A

6、B

7、D

8、D

9、A10、B11、C 12、D13、A 14、BC 15、C 16、D 17、B 18、A 19、C

17、C18、B 19、B

二、综合题

20、(1)中疏松破坏严重(或稀少)(2)地上河减慢抬高

(3)丙少(或不严重)植树种草

21、⑴太行山秦岭兰州银川⑵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很难恢

复⑶千沟万壑⑷工程生物生产

22、(1)华北平原(2)中亚、蒙古(3)D

(4)植树种草,修建土坝,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5)ABCD

23、

24、(每空0.5分)

(1)A内蒙古高原 B太行山C秦岭D黄河(2)北温季风北方第二

25、BACD

26、(1)太行山华北乌鞘岭

(2)陕西省

(3)汾河渭河河流含沙量大,下游形成地上河

(4)①地面破碎,多沟谷、斜坡②植被缺少,地表光秃③土质疏松④降水集中,多暴雨

人为: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

(5)①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垦殖、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③坚持计划生育力度,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7、(第1、2小题各2分,3、4小题各3分。共10分)

(1)①山脉是昆仑山脉,西北——东南走向;②山脉是天山山脉,东西走向;③山脉是秦岭,东西走向;④山脉是太行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答出任一项即可得分)

(2)C (3)自然原因:年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小;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巨大;水资源的浪费及污染,也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

(4)①林地②果园③耕地

三、填表绘图题

28、( 1 )略( 2 ) C

( 3 )上海2 个

( 4 )接近消费市场

( 5 ) BC AD

29、(1)黄土高原黄河

(2)太行秦岭煤炭

(3)A

(4)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疏松,易塌陷,地表缺少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等。人为原因: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修路、采矿等工程建设。工程措施:修梯田,筑堤坝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合理生产活动等。

30、(1)略

(2)甘肃陕西山西宁夏

(3)略

四、填空题

31、太行山、秦岭

32、⑴太行山秦岭兰州银川⑵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黄土高原的环境遭到破坏后很难恢

复⑶千沟万壑⑷工程生物生产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节黄土高原 【课题】第六单元第3 节黄土高原(第2 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 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说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了解综合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重点)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本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其开发要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相协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说出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教 学难点: 结合实例分析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从而使学生分析出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教学模式】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1)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点是什么?造成这种特点的原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什么?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应该怎样治理黄土高原? 【设置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黄土高原的人们怎样看待水土流失的视频。出示问题:怎样治理黄土高原? [学生归纳回答]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修堤坝和小型水库。 【能力提升】出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图片。出示问题: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中

遇到的问题?在坡脚,陡坡,缓坡分别怎样治理?黄土高原是不是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学生探究后回答] 坡脚修挡土坝,陡坡植树种草,缓坡修梯田。 黄土高原是不是应该全部退耕还林还草?不是,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缓坡地可以修建梯田。 师小结:所以在治理黄土高原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承转】:现在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成就最突出的就是南小河沟。大家默读24 页阅读材料。 出示南小河沟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体会黄土高原成功治理的案例。 出示黄土高原今夕对比视频。然学生更直观,深刻体会治理后的黄土高原所发生的巨大 变化。 【承转】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古老的黄土高原正焕发着勃勃生机。大家是 否知道,在这古老的地层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合作探究】出示黄土高原矿产资源分布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四个问题:据图说出: 1、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是什么?此矿种有哪些特点? 2、找出主要的矿产地并说出他们分别位于哪些省级行政区? 3、本区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4、找出经过黄土高原的主要铁路线有哪些?并说一说它们对当地的能源开发及经济发展 有何作用? [学生分析地图,归纳回答] 1、据图回答:主要矿产为煤炭,特点:煤种齐全,品质优良,埋藏浅,多为露天煤矿, 被称为乌金高原。 2、据图说出,山西:大同,阳泉,平朔。陕西:神府。内蒙古:东胜。 3、有利条件: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4、主要的铁路线:陇海线,包西线,同蒲线,太焦线。作用:促进当地能源的开发和经 济的发展。 【承转】这些丰富而优质的煤炭是怎样被输送出去的? 【生总结回答】 煤炭资源的输送方式:铁路、公路运输,传统。火 力发电,煤液化气,新方式 展示煤炭输出的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 板书: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看图D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D“黄土高原景观与地形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 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 2.黄土高原的来历 黄土高原的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85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 首先让学生读图85页活动,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习题精选人教版

选择题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B.秦岭C.太行山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D.生态建设已步入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B.衡山C.华山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油菜C.甘蔗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D.黄山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B.安徽 C.河南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B.京包线 C.陇海线D.哈大线 16.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B.青海C.山西D.陕西 17.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B.银川C.石家庄D.合肥 18.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D.黄土本身疏松、干燥的特性 19.下列省份中水土流失较严重的有:() A.陕西B.山西C.黑龙江D.西藏自治区 20.被誉为“塞上江南”的两大平原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D.河套平原 21.下列事物与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相关的有:() A.赛龙舟B.秧歌舞 C.面食为主D.青稞酒 22.黄土高原蕴藏量较为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初中地理七下《第五节黄土高原》教案

黄土高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读图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 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五、安排 二 六、教学过程 第一 教学内容: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 板书: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看图D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D“黄土高原景观与地形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 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 2.黄土高原的来历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85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 首先让学生读图85页活动,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2.人为因素 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 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 第二 教学内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 丰富的矿产资源 教学过程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黄土高原披绿 1.看P86讨论,说说怎样治理黄土高原干旱和水土流失? 2.看图E、F,说出杨凌是怎样治理水土流失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通过讨论,的出结论:退耕还林,保护植被;发展科学,培育耐旱品种;发展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经济,丰富产业结构,加强同外界的就经济合作。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画出黄土高原地图,找学生在图上填出以下矿产:大同、阳泉、平朔,神府、东胜乌金三角。 2.看地图册,说说煤炭可以通过哪些铁路外运?特别指出“神州第一线” 3.看图I、J,想想,黄土高原的煤炭除了通过铁路,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外运? 三种运输方式:原煤输出、发电输出、转化为煤气输出 三.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1、2、3、5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版讲解学习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教案-新人教 版

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资料。 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黄土高原)看一看这是什么地形区,主要地貌有哪些?(黄土高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引出新课。 板书: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二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第一课时 一、复习反馈:1、秦岭—淮河分界线(以此为界的南北方差异)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及依据 二、新课导入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三、新课教学 多媒体出示图5. 9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提问]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范围?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南方地区大体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临东海和南 1

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2、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3、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4、(深入)教师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名称和大致范围 展示中国地形图,组织学生活动 (1)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根据图片观察其特点。(2)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湖。 总结讲述:北方地区主要有三大地形区,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南方地区有四大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北方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黄河;南方的河流有长江和珠江等,还有鄱阳湖、洞庭湖等许多湖泊。 2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教案 (一)知识目标 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方法 读图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 2、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水土流失分布图。 五、课时安排 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唱《黄土高坡》,由黄土、窑洞等引入。 板书: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教师出示挂图——黄土高原的位置。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汾河、渭河、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再让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地理事物。然后教师可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简单介绍。 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1.看图D把握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承转过渡:同学们,我们从课本插图D“黄土高原景观与地形图”中可知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并把景观图与地形图连起来。 黄土高原总的地形特点是什么?——沟壑纵横。 2.黄土高原的来历 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请同学看课本第85页阅读,分组讨论,寻找答案。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与原因 首先让学生读图85页活动,讨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地面物质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因此加剧了水土流失。 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蚀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牧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水土流失状况相对就不会特别严重。

课-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

第七单元黄土高原第2课黄土高原的开发与治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理念】课堂开放、面向全体、多媒体手段、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课标要求】 ●运用读图与气候资料归纳黄土高原的气候特征,并总结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根据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 成功经验。 ●以黄土高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重点)(难点)2.运用图文资料,知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德育目标) 3.了解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德育目标) 4.记住大同、阳泉、神府等煤矿的分布,理解能源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点) 【教学模式】三段式有效课堂导学模式。【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黄土高原地形图、黄土高原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地理助学》等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预习展示导入图中景观体现黄土高原地形特点是什么? 思考1.黄河的含沙量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2.形成黄土高原的风力、流水属内力还 是外力?(出示目标) 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学生 进入“问题——思考——探究——发 现——解决问题”的探讨情景 (读图片)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 成果,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思考:家乡是否有水土流失?是怎样 治理的? 激发学生 浓厚的学 习兴趣, 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 极性。 培养学生 热爱学 习、探究 知识的情 感和态 度。 合作 学习 (板书)探究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读图)1.读水土流失示意图,完成问题。 A坡虽然土质疏松,夏季也多暴雨,但地面有植 被保护,因而水土流失并不严重,B坡土质坚硬, 雨量也小,还有植被,水土流失将会很小。D坡 虽没有植被保护,但土质坚硬,雨量小,流失 也不严重。C坡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地面缺(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 及创设问题情境下,自主学习探究黄 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完成问题。 (思考分析) (1)黄土高原是我国最为严重的地 区,水土流失导致_____下降、河流 _____剧增、_____频繁等问题,制约 利用教师 提供的信 息及问 题,学生 完成问 题,培养 综合能力 注重前后 知识的连 接和过 渡。训练 学生对比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其自然环境特点。 (2)知道黄土高原悠久的历史和多样的文化。 (3)能够运用资料分析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4)知道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运用地图识别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举例说明黄土高原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与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的关系,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 (2)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学会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人与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以及多样的黄土风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土高原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本节课就是以多样的黄土风情为出发点,从位置范围、黄土的来源以及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等几方面展开学习。通过分析黄土高原独特的民风名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在了解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同时也为后续“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两个标题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中国地理总论的学习,学生对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土高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这些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对学生而言极具吸引力。因此本节课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自主读图、分析、推理等过程,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按四人一组划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教学过程]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2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教学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臵、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并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3.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的位臵和范围。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媒体展示:黄土高原景观 同时媒体播放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师播放课件——黄土高原的位臵与范围。让学生在图上找出太行山、乌鞘岭、秦岭、长城以及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然后教师根据有关资料把黄土高原给学生做个简单介绍。 板书:一、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文明的摇篮) 过渡: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在这片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么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请同学结合教师课件,看课本第67页活动2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读图8.3看课本第67页活动第1题,小组讨论,分析“风成说”证据。学生分析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让学生结合图8.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中国地势与地形讲课讲稿

第三篇中国地理 第二单元中国的地形·地形地势特点及评价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李燕妮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地势特点及评价》是区域地理整合教程第三篇第二单元中国的地形里的内容。中国“地势和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 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是试卷考察的重点,所以课堂知识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 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节的复习内容主要是两个知识点,即地势与地形。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空间印象,能将地势和地形的特点与相应的图、表建立联系,对地形区图、山脉分布图等能准确掌握;另外就是这样的地形地势特点对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中国的地形单元”这部分内容,所以初步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构建了一个初步的体系,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让同学们自己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节的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我国地势特征,三级阶梯状况并能分析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 2理解我国地形特征,主要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及它们的分布、位置等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地图、表格,明确一些重要的地形区的特征、分布、位置。 2、能列举实例简要评价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优劣。 3、通过分析材料得出地形地势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分工合作中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组竞赛法、教师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综合归纳法。 五、复习重点、难点 重点:1 地势特征 2 地形特征的影响

初中地理《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 原》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导入新课】 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哪条河流?(黄河)那么黄河含沙量如此之大是受谁的影响呢?(黄土高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文明的摇篮 引导阅读:在黄土高原上奔腾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土质疏松便于耕种,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同时也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24-25 页内容。 1.、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 置和相对位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 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二、风吹来的黄土 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我们通过26 页阅读材料了解一下风成说的内容。 请大家合作完成P27 的活动题。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过渡:黄土高原因此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面我们看看它的样子。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资料搜集和阅读能力。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初步了解科学论证的一般方法。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和综 合分析的能力。 4、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懂得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 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图文资料,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认识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等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真理的执着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方法。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教学难点: 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地理区域,假如从飞机上看这一区域,那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那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窑洞居住。黄河也流经其中,因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这区域就是黄土高原。 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在哪儿呢?请同学们P24“黄土高原的地形图”,明确其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 1、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引导读图:黄土高原主要跨越哪些省区呢? 2、主要跨越省区:晋、陕、甘、宁等 引导阅读:说起黄土高原,很多人不仅会想起它那千沟万壑的景观,而且还会想起这片古老黄土地上孕育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请阅读课文24-25页内容。 3、文明的摇篮:古文明、革命圣地、黄土风情 设疑: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厚度一般超过100米的黄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讲述: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许多科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其中“风成说”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是吹来的。 二、风吹来的黄土 引导思考:虽然我们不能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周密严谨的研究,但我们也能客观地对这一学说进行分析。请大家合作完成P27的活动题。 1、黄土高原成因—风成说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doc

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教案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学习难点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仪器、课件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挂图教学流 程个案补充【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960万 km2的陆地面积。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景观不同。我们生活的地方,处在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上。今天我们 §8.1-1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主备人潘振江课题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课型传授新知识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1.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2.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 3.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读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说起黄土高原,人们眼前总浮现厚厚的黄土和千沟万壑的大地景观,那么黄土的由来和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找出: 内蒙高原、秦岭、太行山、鸟鞘岭。 (2)在图中找出: 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 (3)黄土高原东起山脉,西至,北连高原(大致以为界),南抵 (4)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而得名,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2.古代文明 (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黄土高原土质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园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 3.黄土风情: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1)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原因是黄土具有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开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现象 课本P27页活动: 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写出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测吗? 归纳: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的是“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1.水土流失的原因: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教学重点 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教学难点 1.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2.掌握黄土高原生态重建的措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由于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和人 1

口的不断增长,使这里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长期的广种薄收、陡坡垦耕、过量樵采,再加上独特的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状况,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而今,经过治理,黄土高原的山变青了,水变绿了,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我们一起去看看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教授新课 (一)自然地理概况 教师:读图8-65,归纳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说出黄土高原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 教师:观察图8-65,概括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黄土高原平均海拔约1000~20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 2

低。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 教师:概括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形态,简要说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简要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黄土高原的三种地貌形态中,黄土塬地势坦荡,有利于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黄土梁、黄土峁地形支离破碎,不利于农业生产。 教师:根据前面所学内容,完成活动题: 1.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以7-8月最为严重,其产沙量一般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且往往又是几场暴雨造成的。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大量土壤。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议一议,黄土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3

初中地理-八年级地理黄土高原测试题 最新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习题一、单项选择 1.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3.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4.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5.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 B.资源缺乏,特缺煤炭 C.人多地少 D.生态建设已步人良性循环 6.“五岳”中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泰山 B.衡山

D.嵩山 7.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8.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中下游 9.黄土高原所属的温度带主要是:() A.亚热带 B.暖温带 C.中温带 D.寒温带 10.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11.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主要界于:() A.800mm~1600mm B.400mm~800mm C.200mm~400mm D.200mm以下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 B.避暑山庄 C.布达拉宫

13.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1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15.为将黄土高原上山西大同的煤运往东南沿海而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铁路线是:()A.大秦线 B.京包线 C.陇海线 D.哈大线 二、双项选择 1.下列省份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安徽 B.青海 C.山西 D.陕西 2.下列城市分布在黄土高原的有:() A.太原 B.银川 C.石家庄 D.合肥 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A.年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B.人类的植树造林活动 C.地表破碎,缺乏植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