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大学生网络游戏认知_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心理测量与评估・大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效度检验3李欢欢①@ 王力② 王嘉琦①【摘 要】目的:编制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I nternet ga me cogniti on2additi on scale,I GCAS),并检验其信效度。
方法:在165名大学生中先进行试测,确定16个条目的正式版本后以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广东省在校大学生654名,施测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和Young量表,考察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涵盖2个维度,游戏非适应认知因子和成瘾行为因子,可解释总方差的61163%,各条目的因素负荷在01550-01850之间。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二因素模型的拟合指数分别为:χ2=118144,NNF I=0198,NF I=0198,CF I=0199,R M SE A=01087。
量表的重测信度r=0176,P<0101,各维度和总量表的α系数为01901~01943。
网络游戏认知-成瘾量表总分、各维度分与Young的成瘾量表总分呈正相关(r=0124~0126,P<0101)。
结论:I GC AS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辅助诊断的有效测量学工具。
【关键词】 网络成瘾;大学生;信度;效度;心理测量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15、B8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5-0319-04D evelop m en t of I n ternet Gam e Cogn iti on2add iti on Sca le i n College Studen ts of Ch i n aL I Huan2huan1,WANG L i2,WANG J ia2Q i11 Depart m ent of Psychol ogy,Sun Yat2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2 Center for Studies of Psychol ogical App licati on,South China Nor m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31【Abstract】O bjecti ve:To devel op I nternet game addicti on scale(I G AS)and exa m ine its app licability in college students of China1M ethods:After a p retest in165college students f or deter m inating a162ite m versi on of I G AS,A sa mp le of654college students comp leted I G AS and Chinese versi on of Young Scale for I A D(internet addicti on dis or2 der)1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I G AS were analyzed1Results:(1)The retest reliability,s p lit2half and Cr onbach’s αreliability coefficients of t otal scare were0176,01917and01943,res pectively1(2)Scores of t otal scale and each sub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cores of Young scale at0101levels(r=0124~0126)1(3)T wo fact ors were extracted by exp l orat ory fact or analysis and exp lained61163%of the t otal variance,the l oad of each ite m varied fr om0155t o01851(4)CF A confir med that standard measure ment model fit datu m well:χ2=118144,NNF I=0198 ,NF I=0198,CF I=0199,R MSE A=010871Conclusi on: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I G AS is corres ponded with p sy2 chometric standard,and it could be an effective instru ment using in diagnosis of I nternet ga me additi on dis order1【Key wards】 lnternet additi on dis order;college student;reliability;validity;p sychometric study 网络成瘾障碍(I nternet Additi on D is order,I A D),又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 ogical I nternet U se,P I U)是指由于过度使用网络造成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并伴随与上网有关的耐受性、戒断反应以及强迫等行为表现[1]。
强迫性网络使用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

强迫性网络使用量表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作者:马林李巾英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2019年第06期摘要为翻译并修订强迫性网络使用量表(Compulsive Internet Use Scale,CIUS)中文版,考察该量表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及信效度,选取528名大学生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效标关联效度的检验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修订后的CIUS与原量表一致,包括14个条目,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分半信度为0.77,重测信度为0.73。
CIUS中文版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强迫性网络使用的测量工具。
关键词强迫性网络使用量表;信度;效度;大学生分类号 B841.7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9.06.005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过度的、不可控制的使用网络限制了个体的发展,“网络成瘾”概念逐渐被提出。
但有研究者提出网络成瘾是一个误导性的术语,人们成瘾的对象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特定的网络活动(Van Rooij,Schoenmakers, Van den Eijnden, & Van de Mheen, 2010)。
随着网络成瘾研究领域的成熟,应该区分网络媒介与具体应用(聊天、邮件、游戏、社交网络)的区别。
现有的一些网络成瘾量表,测量了互联网使用的与心理社会有关的方面而不是網络成瘾的核心特征,如我更愿意在网上结交新朋友(杨晓峰,郑雪,2008)。
此外,人们对网络的整体态度发生了变化,认为网络是进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一个人严重依赖于网络或许只是为了工作,因而区分私人网络使用与工作网络使用是有必要的。
在此基础上,Meerkerk等人提出强迫性网络使用(Compulsive Internet Use,CIU)一词,排除了因工作使用网络的部分,将其定义为个体无法控制上网活动的行为,属于一种功能失调性的强迫行为(Meerkerk, Van den Eijnden, & Garretsen,2006)。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请您认真阅读下面每个条目,把题目所描述内容和你目前的真实情形进行比较,根据符合程度,在对应数字上画○;其中:“1”代表极不符合;“2”代表不符合;“3”代表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
你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请大胆作答。
极不符合不符合符合非常符合1 曾不止一次有人告诉我,我花了太多时间在网络上。
123 42 如果有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
1 23 43 我发现自己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
1 2 3 44 断线或接不上时,我觉得自己坐立不安。
1 2 3 45 再累,上网时觉得自己很有精神。
1 2 3 46 我每次都只想上网待一下子,但常常一待就很久不想下来。
1 2 3 47 虽然上网对我日常与同学,家人的人际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但我仍未减少上网。
1 2 3 48 我曾不止一次因为上网的关系一天睡眠不足四小时。
1 2 3 49 从上学期以来,我平均每周上网的时间比以前增加许多。
1 2 3 410 我只要有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情绪低落。
1 2 3 411 我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1 2 3 412 我发现自己投入到网络上而减少了与周围朋友的交往。
1 2 3 413 我曾经因为上网而腰酸背痛,或者有其他身体不适。
1 2 3 414 我每天早上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
1 2 3 415 上网已经对我的学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 2 3 416 我只要一段时间不上网,就好像缺少了什么。
1 2 3 417 因为上网的关系,我与家人的互动少了。
1 2 3 418 因为上网的关系,我平常的休闲活动时间少了。
1 2 3 419 我每次下网后,其实要去做别的事,却又忍不住在上网看看。
1 2 3 420 没有网络,我的生活就没有乐趣可言。
1 2 3 421 上网对我的身体造成了负面影响。
1 2 3 422 我曾经试想花较少的时间在网络上,却无法做到。
1 2 3 423 我习惯减少睡眠时间,一遍有更多的时间上网。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台湾陈淑惠)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台湾陈淑惠)
该量表是台湾陈淑惠教授于1999年以大学生为样本,根据DSM一IV对各种成瘾症状的诊断标准编制的,共26道题目,4级评定,共包括强迫症状(如个体有一种难以自拔的上网渴望和冲动)、退瘾症状(如如果被迫离开计算机,个体就会情绪低落、坐立不安)、耐受症状(如随着使用者网络使用经验的增加,必须通过增加网络使用时间才能在网络中获得与原先相当程度的满足感)、人际健康问题(如个体因为在网络中沉溺时间太长而与家人和朋友疏远)和时间管理问题(如个体因为在网络中沉溺时间太长而造成学业被耽误)五个维度。
得分越高表明沉迷于网络的程度越严重。
该量表共包括强迫性上网、戒断反应、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和时间管理问题五个维度。
每个维度中各个题目得分之和即为该维度的得分。
各维度对应的题目如下:
强迫性上网:11、14、19、20、22
戒断反应:2、4、5、10、16
耐受性:3、6、9、24
人际与健康问题:7、12、13、15、17、18、21
时间管理问题:1、8、23、25、26
该量表可作为YDQ量表的有效补充,既进一步验证学生是否成瘾,又可明确学生在哪个方面比较严重,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
中文网络成瘾评估量表的修订版(CIAS-R)

中文网络成瘾评估量表的修订版(CIAS-R)中文网络成瘾评估量表的修订版 (CIAS-R)修订版中文网络成瘾评估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Revised,简称CIAS-R)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在互联网使用方面是否存在成瘾倾向的工具。
本文档旨在介绍CIAS-R的修订内容和使用方法。
修订内容CIAS-R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1. 题目调整:根据最新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和用户需求,对原有题目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的使用特点。
题目调整:根据最新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和用户需求,对原有题目进行了调整和更新,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群体的使用特点。
2. 维度调整:将原有的维度进行了重新归类和调整,使得新评估量表更加全面、准确地覆盖互联网成瘾的各个方面。
维度调整:将原有的维度进行了重新归类和调整,使得新评估量表更加全面、准确地覆盖互联网成瘾的各个方面。
3. 语言表述优化:修订了原有的语言表述,将问题描述更加简明扼要,减少了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语言表述优化:修订了原有的语言表述,将问题描述更加简明扼要,减少了歧义和误解的可能性,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使用方法以下是使用CIAS-R的简要步骤:1. 了解背景:评估者应该了解CIAS-R的背景信息,包括其修订目的和适用范围,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该量表。
了解背景:评估者应该了解CIAS-R的背景信息,包括其修订目的和适用范围,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该量表。
2. 依据维度评分:评估者根据被评估者的回答,按照CIAS-R 各个维度的评分指引,对其进行评分。
依据维度评分:评估者根据被评估者的回答,按照CIAS-R各个维度的评分指引,对其进行评分。
3. 计算总分:根据各个维度的评分结果,计算出被评估者的总分,以判断其是否存在互联网成瘾的倾向。
计算总分:根据各个维度的评分结果,计算出被评估者的总分,以判断其是否存在互联网成瘾的倾向。
中文网络成瘾症状量表的修订版(CIAS-R)

中文网络成瘾症状量表的修订版(CIAS-R)中文网络成瘾症状量表的修订版 (CIAS-R)简介中文网络成瘾症状量表的修订版(CIAS-R)是一种检测和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网络成瘾症状的工具。
它用于了解个体在使用互联网时是否表现出痴迷、控制失衡和社交失调等症状。
原始版本CIAS原始版本于2009年发表,是由中国香港的研究人员所开发。
该量表通过20个项目来评估个体在使用互联网时的行为和心理状况。
原版量表经过许多研究的验证,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成瘾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
修订版的目的为了使CIAS-R更准确和有用,修订版于最近进行了开发和验证。
修订版的目的是在保持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新的项目来覆盖更广的网络成瘾症状。
修订版还修订了一些项目的表述,以使其更符合当前互联网使用的特点。
修订过程修订版的开发过程经历了几个阶段:1. 文献回顾:研究人员对近年来有关网络成瘾症状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总结了新发现和研究进展。
2. 专家讨论:研究人员邀请了互联网成瘾领域的专家参与讨论,对修订版的项目进行了初步筛选和修改。
3. 预测试:修订版的初步版进行了预测试,以评估其可行性和信度。
4. 修订:根据预测试的结果和专家意见,修订版进行了一些修改和调整。
5. 正式验证:修订版的最终版本进行了正式验证,以评估其准确性和效度。
新项目的添加修订版增加了一些新的项目,以更全面地评估网络成瘾症状。
这些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1. 失控使用互联网的程度2. 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疏远程度3. 对个人生活和研究的影响4. 互联网使用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这些新项目的添加使得CIAS-R在评估网络成瘾症状时更加全面和准确。
结论CIAS-R修订版是一种有效的工具,用于评估和检测网络成瘾症状。
通过增加新的项目和修订旧的项目,它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评估结果。
修订版的使用可帮助研究人员和临床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网络成瘾问题。
参考文献:- 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中文网络成瘾症状量表修订版的编制与探究- Smith, J., & Wang, L. (2018). The revised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CIAS-R): Validity structure and treatment process。
伤害医学(电子版)2019年第8卷1—4期总目次

…………………………………………应佳丽/黄程君/苏亚娅/喻 彦/闫 蓓/林 涛/杨 琛 (3) 04 儿童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中介效应分析 …………………………喻 彦/胡嫣平/彭娟娟 (3) 11 学龄前儿童家长对非故意伤害发生的知信行调查
……………………杨桂涛/黄碧玲/刘子健/李婉仪/林佳玲/陈金凤/陈铭俊/陈宝坚/李丽萍 (3) 16 某职业中学学生对伤害危险因素认知及伤害预防教育需求研究
………………………………………………………………薛 城/王书梅/叶周丰/李粉粉/任 俊 (3) 24
68 2019 年第 8 卷 1—4 期总目次
某职业高中学生危险交通行为与交通伤害相关性研究 …李粉粉/王书梅/叶周丰/任 俊/薛 城 (3) 30 中国煤矿伤害事故变化趋势分析 …………………………………………… 张 涛/孙 晶/周 虹 (4) 01 深圳市居民 1994—2013 年伤害死因监测分析 ……………唐冬纯/刘晓剑/付英斌/李丽萍/吴永胜 (4) 07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s) 中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目标预测——中国、日本和柬埔寨比较研究
摘译 儿童轻度颅脑外伤的诊断与管理——系统综述 (摘译) ………………………张孟伟译/麦倩挚审校 (1) 58 在北美创建伤害领域:部分先驱者的观点 (摘译) ………………林泽婷译/陈晓东译/李丽萍审校 (2) 51 医院资源对有效压力性损伤预防的价值:成本效益分析 (摘译) ……………卜柳秀译/李丽萍审校 (2) 55 基于跌倒风险筛查指南的老年人康复服务 (摘译) ……………………………高 然译/李丽萍审校 (3) 54 2018 年平昌冬季残奥会运动伤害的高发生率:6 804 个运动日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摘译)
网络成瘾损害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社 会
・行 为 ・心 理 ・
网络 成 瘾 损 害量 表 的 信 度 和 效 度 研 究
曹建琴 ,杨金 伟 ,杨 军 ,姚 大志 ,周郁秋
【 要】 目的 摘 测试。结果 考察 网络成瘾损 害量表 的信度与效度 ,为 网络成瘾 的有 效测量提供依据 。方法 按 系统分层 整
群抽样方法,抽取 大庆 市 20 0名大 中学生为研究对 象,运 用网络成瘾损 害量表 和 中文 网络 成瘾量表对研 究对 象进行 1
【 e od 】 Itre adco p i et ne ;R l bly a d y K yw rs nent ditni a n dx ei it;V l i i m r m i a i it
国 内外 研 究 者 已从 不 同角 度 对 网络 成 瘾 进 行 测 量 评估 ,在 的研 究 中较 为 常 用 ,但 目前 对 该量 表 的信 效 度 报 告 不 多 。 因此 本 研 究 根 据 Y u gK o n S对 网 络成 瘾 的 界 定 , 以 “ 中文 网 络 成 瘾
【 关键词 】 网络成瘾损害量表 ;信度 ;效度 【 中图分 类号 】R3 5 1 【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9 7 (0 0 2— 9 3一 3 0 7— 5 2 2 1 )1 30 O
Reibl ya dVaiiy o n e n t Ad it n I p im e t I d x s C in — qn, Y l it n l t f I tr e dci m ar n n e e AO Ja a i d o i ANG Jn — we, Y NG J n, e i i A u t
测评工具方面已取得 一些有价值 的研究成果 ,但 目前该领域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 2095-1566CN11-9306/R 论著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8YD057)作者简介:陆茜(1982—),女,浙江杭州,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通讯作者:吴欧,E-mail :wuou1@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的信效度研究陆茜1,吴欧2*,赵贞卿1,郭芳1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3100182.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310021摘要:目的引进中文版Young 的自评式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 ),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以此为大学生病态网络使用的评估提供有效的工具。
方法对杭州市某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进行测试,并分析其在IAT 得分上的性别和网络使用偏好类型的差异。
结果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抽取出3个因子分别为因子1戒断反应和耐受性、因子2冲动和社会退缩、因子3时间管理问题。
IAT 的内部一致性为α=0.93和分半信度为0.94,被测学生中存在重度和中度网络成瘾的百分比分别为1.40%和12.30%。
网络成瘾得分在网络使用偏好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喜欢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和手机游戏的学生在IAT 戒断反应和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2个因子上的得分都要显著高于使用社交网络平台和普通组的学生。
结论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具备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病态网络使用的测试。
关键词:病态网络使用;因子分析;大学生Validation Study of Young ’s Chinese Vers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LU Xi 1,WU Ou 2*,ZHAO Zhen-qing 1,GUO Fang 11.Hang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No.68Xueyuan Street,Jiang Gan District,Hangzhou 310018,China2.Hangzh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angzhou 31002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validate the assessment tool to measure the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this study assessed the psychometric attribute of Young ’s Chinese vers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IAT).Methods A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was completed among freshman in a vocational college of Hangzhou.The impacts of gender and internet appli-cation preference on IAT factor score were tested.Results A 3-factor model was built with all factor loading above 0.40.Factor 1was tolerance,factor 2was impulse and social withdrawal,and factor 3was time management problem.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IAT (α)was 0.93and the split-half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was 0.94.The percentages of severe and moder-ate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ere 1.40%and 12.30%,respectively.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cross internet application preferences on the factor scores of IAT.Students who like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 and mobile games re-por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 than those who use the social network sites and who were from the genera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core of tolerance and time management problem.Conclusion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d could be applied to college students.伤害医学(电子版)2019年3月,8(1):17-23DOI:10.3868/j.issn.2095-1566.2019.01.00418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的信效度研究Key word: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factor analysis,college students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CNNIC)[1]发布的第42次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网民的每周上网时间长达27.2小时,明显高了2011年(18.7小时)8小时。
尽管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好处,但长时间的网络使用也确实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学业成绩的下滑[2-4],人际关系的疏离[4]和生理疾病的发生(颈椎病)[5]。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设备技术的发展,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型的精神伤害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
最新出版的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V)[6]已经将“internet gaming disorder,IGD(网络游戏成瘾)”列入第三部分,以此鼓励进一步研究并搜集更多有关发病率、病程、生物因素、遗传性等重要的流行病学信息;同时推荐了“IGD网络游戏成瘾”诊断的9条标准。
国内外各种研究结果[7]显示,大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危人群,因此制定适合评估中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1995年Goldberg[8]第一次提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至今,最少已产生了13种用来测量网络成瘾的量表,但诊断标准都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理论所提出的,并未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各个研究所计算的网络成瘾发生率也差异较大(1.20%~29.00%)[9-11],这些差异的产生可能与抽样方式、样本来源、国家地区、年代等有关,但因其测量工具并未统一,很难进行比较。
即使是同一个量表,例如Young的“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作为最早制定出来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和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测量工具,其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也因使用的人群、地区以及分类标准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9,12-14]。
尽管国内外研究[15]在使用IAT时所报告的信效度都在可接受和较好的范围内,但对其结构维度的分类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11,16-21]。
鉴于此,本研究拟对中文版IAT的中文表述进行修订,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应用,以此检测其信度和结构效度,从而取得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的现状。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8年9月至10月期间对杭州市某高职院校3750名大一新生进行抽样调查,从新生普测系统内的名单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226人,删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221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7.35%。
样本的性别和网络使用偏好类型分布情况见表1。
1.2工具由美国学者Young[7]根据DSM-IV中的病态赌博诊断标准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自评式问卷量表,此量表共有20个项目,该量表计分采用0~5分,分值越高,该项目的表现越严重。
根据Young提出的分类标准,总分80~100分之间,判定为有严重网络成瘾倾向;总分在50~79分之间为中度网络成瘾倾向;31~49分之间为轻度;总分在0~30分之间被认为是网络正常使用。
本次研究的中文版量表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部分语言进行了修改,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的现状;为避免趋中误差,本研究保留原有的6点计分,而非中文版通用的5点计分方式。
1.3统计分析数据回收后Epidata3.02进行录入,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的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用描述统计;IAT各项目均分与总分的相关用Pearson相关法;用决断值检验(critical ratio,性别男生女生网络使用偏好类型普通大型多人在线游戏手机游戏社交网络平台其他合计人数(n)131907137376610221百分比/%59.3040.7032.1016.7016.7029.904.50100.00表1研究对象的性别、网络使用偏好类型分布注:网络使用偏好类型由被试学生选择喜欢的网络应用,没有特殊喜好的学生被归为普通组,同时手机游戏组包括了小游戏和手机多人在线游戏。
中文版网络成瘾量表的信效度研究19CR)项目的鉴别力;分半信度计算Pearson相关后用Spearman-brown公式矫正;效度检验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用MANOVA检验IAT各因子得分在性别与网络使用偏好类型上的差异;检验水准选择P<0.05。
2结果2.1IAT单项评定结果对IAT各项目平均分进行统计,计算项目平均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各项目的平均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且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
根据IAT量表总分的分布,分别取高端和低端27.00%的被试学生组成高分组和低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IAT所有项目的CR 值达到0.01的显著性水平。
说明20个项目均具备良好的鉴别力,对网络成瘾者进行有效鉴别,见表2。
2.2信度分析对IAT进行内部一致性检测结果显示α=0.93,对IAT各项目用奇偶进行分半,分别计算出每个学生在两半项目组上的总分,然后用Pearson相关计算分半信度,结果r=0.89,通过Spearman-brown公式矫正后r=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