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

监测水质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监测水质指标来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了解水中溶解氧、浊度、PH值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试方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水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实验材料1. 水样收集容器2. 水质测试工具包3. PH计4. 溶解氧测试仪5. 水样采集器具6. 实验室常规设备实验步骤1. 选择不同来源的水样,包括自来水、河水和湖水,并分别收集到相应的水样收集容器中。
2. 使用PH计对水样的PH值进行测试。
将PH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下PH值。
3. 使用溶解氧测试仪对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进行测定。
打开溶解氧测试仪,校准仪器后将电极插入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溶解氧含量。
4. 使用浊度计对水样的浊度进行测定。
将浊度计放置在水样中,待读数稳定后记录浊度值。
5. 使用BOD5测试法对水样的BOD5值进行测定。
将水样倒入标准BOD瓶中,标定刻度线,同时设置一瓶含有附带达标的生物群落的BOD瓶作为对照,将标准BOD瓶放入恒温箱中,在5天的时间内保持温度恒定并不断摇动。
5天后取出瓶中液体,用BOD法仪器测定,并记录BOD5值。
6.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下表为实验数据和评估结果:水样来源PH值溶解氧(mg/L)浊度(NTU)BOD5(mg/L)水质评估- - - - - -自来水7.2 7.8 2.4 2.0 优河水 6.8 6.2 10.1 5.5 良湖水7.5 5.5 15.8 10.2 中结果分析根据国家标准,水质评估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优、良、中、差和劣。
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对所测四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可以判断水质优良的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河水则属于良好水平,湖水的水质则处于中等水平。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得出结论:1. 自来水的水质优良,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使用。
2. 河水的水质良好,适用于工农业用水等一般用途。
3. 湖水的水质处于中等水平,可供生活和工农业用水,但需要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特殊需求。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在电导率测量状态下,按“温补系数”键,仪器进入温补系数调节状态。显示如下:
转换
系数:0.020
调节▲按键系数
▼
一般水溶液电导率值测量的温度系数α选择0.02温度补偿的参比温度为25℃。当温度传感器不接入仪器时,仪器无温度补偿作用,仪器显示值即为当时温度下的电导率值。
6.贮存功能
需要将当前测得的数据存贮起来,在测量状态下,按“贮存”键,仪器即将当前测量数据贮存起来。贮存时仪器显示当前存贮号和存贮标志。下图为电导率测量模式下电导率存贮时的显示示意图。存贮完毕,仪器自动返回测量状态。
⑸ 按RUN/ENTER键,系统开始自动读数。
⑹数值稳定后,仪表显示电极斜率和电极状态柱状图。
⑺ 按M键返回到测试模式。
2、溶解氧的测量
⑴ 把电极连到主机。(电极接上就可以马上测试,只有在更换了电解液和薄膜后才需要极化。)
⑵ 测试注意所需的最小流速。(水的流速要足够,拿着电极在水中来回慢慢搅动,在电极顶端装一个搅拌附件。)
由于电极面积A和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电极池常数(以Q表示)。
比例常数ρ称作电阻率。其倒数1/ρ称为电阻率,以K表示。
S=1/R=1/ρQ
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所以,K=QS或K=Q/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三)实验仪器
电导率仪(DDSJ—308A)
显示
电极斜率(mV/pH)
S=0.8~1.25
S=0.7~0.8
S=0.6~0.7
E3
校正失败
S<0.6或者S>1.25
校正步骤:
⑴ 准备好贮存校正套。
⑵ 将DO电极接到主机上。多次按<M>键,直到屏幕上显示O2(溶解氧测试)为止。
环境监测水质采样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中水质采样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3月10日至3月20日实习地点:XX环境监测站三、实习内容和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水质采样工作。
实习过程中,我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先后参与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的水质采样工作。
1. 地表水采样地表水采样主要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地进行。
在采样前,我们需要了解采样点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水流速度、水深、水温等信息。
采样时,我们使用采样绳、采水器等工具,按照规范操作,采集适量的水样。
同时,我们还对采样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
2. 地下水采样地下水采样主要在井、泉和地下水监测井等地进行。
采样前,我们需要了解采样点的水文地质资料,包括井深、井径、水层厚度等信息。
采样时,我们使用采样泵、采水器等工具,按照规范操作,采集适量的水样。
同时,我们还对采样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
3. 工业废水采样工业废水采样主要在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口进行。
在采样前,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废水处理设施和废水排放情况。
采样时,我们使用采样泵、采水器等工具,按照规范操作,采集适量的废水样品。
同时,我们还对企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废水的处理效果。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水质采样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采样工具的使用方法、采样规范和样品处理等基本技能。
同时,我还明白了水质采样工作的重要性,它是环境监测的基础工作,对于掌握水质状况、预防水污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还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克服了种种困难,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成果。
总之,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今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质质量评价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水质检测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等。
3. 了解不同水质指标的评价标准,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水质质量评价实验主要通过测定水样中的各项理化指标,如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等,根据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主要仪器和试剂1.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pH 计、溶解氧仪、电导率仪、浊度仪、重金属测定仪等。
2. 主要试剂: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硝酸、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采样:在实验区域选取采样点,采集水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样品预处理:对水样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
3. 指标测定:- pH值:使用pH计测定水样的pH值。
- 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的溶解氧含量。
-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
-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的氨氮含量。
- 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4.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结合国家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五、实验现象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2. 溶解氧:水样的溶解氧含量在5~1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3. 化学需氧量(COD):水样的COD值在20~30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4. 氨氮:水样的氨氮含量在0.5~1.5mg/L之间,表明水质较好。
5. 重金属: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水质较好。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本次水质监测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表明实验区域水质较好。
以下是对各项指标的详细分析:1. pH值:水样的pH值在6.5~8.5范围内,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表明水质呈中性,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水质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检测,评估水体的质量,了解水质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1. pH值检测:pH值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一般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计进行测试。
2. 溶解氧检测:溶解氧是衡量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溶解氧检测仪进行测量。
3. 总氮检测:总氮是水体中各种态氮的总和,可以通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4. 总磷检测:总磷是水体中各种态磷的总和,可以通过酸性高温消解和酶法测定总磷含量。
5. 氨氮检测:氨氮是水体中氨离子和氨基酸含量的指标,可以通过纳氏试剂法进行检测。
三、实验步骤1. 收集水样:从测试水体中取得适量的水样,并尽快进行检测以保证准确性。
2. pH值测定:将检测水样取出,加入适量的酸碱指示剂,或使用pH计进行测定,并记录结果。
3. 溶解氧测定:将水样倒入硝化瓶中,并按照仪器说明操作溶解氧检测仪,记录测得的溶解氧浓度。
4. 总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的总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氮的浓度。
5. 总磷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酶法和酸性高温消解法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磷的浓度。
6. 氨氮测定:按照实验要求,使用纳氏试剂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含量,并计算出溶液中氨氮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pH值:根据测定结果,水样的pH值为7.2,属于中性范围。
2. 溶解氧: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为8.2 mg/L,处于较好的水质范围。
3. 总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氮含量为0.11 mg/L,符合水质标准。
4. 总磷: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总磷含量为0.02 mg/L,低于水质标准。
5. 氨氮:实验测定结果显示水样中氨氮含量为0.08 mg/L,符合水质标准。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水体的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氨氮等指标均符合水质标准要求,水质达到了规定的合格水平。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水质环境的监测,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以及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为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水质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水样,对其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分析和测试,以评估水体的质量和污染程度。
常用的水质监测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浊度、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
三、实验步骤1. 采样:选择不同水域进行采样,如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水样,并尽量避免污染。
2. 测定溶解氧: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以反映水体的氧气供应能力。
3. 测定pH值:使用pH计测量水样的酸碱性,pH值越低表示酸性越强,越高表示碱性越强。
4. 测定浊度:使用浊度计测量水样的浑浊程度,浊度值越高表示水体中悬浮物质越多。
5. 测定COD: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样中的化学需氧量,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6. 测定氨氮、总氮和总磷:利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分别反映水体中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不同水样的监测和测试,得到了以下结果:1. 溶解氧含量:在河流和湖泊水样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说明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充足;而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低,可能受到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
2. pH值:不同水域的pH值有所不同,河流水样的pH值接近中性,而湖泊水样的pH值稍高,可能受到藻类的影响。
地下水的pH值较稳定,接近中性。
3. 浊度:河流和湖泊水样的浊度较高,说明水体中存在较多的悬浮物质,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和土壤侵蚀的影响。
地下水的浊度较低,说明水质相对较清洁。
4. COD:河流和湖泊水样的COD值较高,说明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含量较多,可能受到污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的COD值较低,说明水质较为清洁。
5. 氨氮、总氮和总磷:河流和湖泊水样中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含量较高,可能受到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影响。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以水质环境监测为目标,通过对水质的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了所选取的水样的水质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水样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需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水质改善。
一、引言水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因此,对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水质的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所选取的水样的水质状况,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1.水样采集与处理:选择若干个典型的水样点进行采集,并将其分为不同的组别进行处理。
2.化学指标监测:测定水中的溶解氧(DO)、氨氮(NH3-N)、总磷(TP)和总大肠菌群的含量,并根据国家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3.微生物指标监测:采集水样后,使用培养基进行微生物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的测定,并进行定性鉴定。
4.物理指标监测:测定水样的颜色、浑浊度、温度和pH值。
5.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化学指标监测结果:根据测定结果,水样A的溶解氧浓度为8.5mg/L,低于国家水质标准的要求;水样B的氨氮浓度为0.3mg/L,超过了标准限值;水样C的总磷浓度为0.05mg/L,属于较好的水质;水样D 的总大肠菌群数目超过了国家水质标准。
2.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经过培养基培养后,水样A的微生物菌落总数为10^4CFU/mL,属于较好的水质;水样B和水样C中检测不出大肠杆菌;水样D中大肠杆菌含量超过了国家水质标准。
3.物理指标监测结果:水样的颜色、浑浊度、温度和pH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水质监测与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所选取的水样中,存在部分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超过国家水质标准的情况,说明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2.通过监测水样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和总大肠菌群等指标,可以对水质进行准确评估。
水质分析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分析监测实验报告前言水质分析是对水体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性质进行测定和评价的过程,对保护水资源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水样的分析监测,了解水质状况及其中存在的污染物,以及对水质进行评价。
实验目的1. 了解常见水质参数的测定方法;2. 掌握水质分析的基本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 进行水质监测实验,评价水质情况;4. 提供水质改善的参考意见。
实验装置和试剂实验装置:1. 水样采集器;2. 试剂瓶、量筒和滴定管;3. 水质分析仪器(如PH计、离子色谱仪等);4. 加热设备。
试剂:1. pH标准缓冲液;2. 氯化物指示剂;3. 高锰酸钾溶液;4. 硝酸银溶液等。
实验步骤1. 水样采集在实验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水源,采集样品,并分别记录采样点、时间、日期和天气情况。
2. 温度和pH值测定使用温度计和pH计测定样品的温度和pH值,并记录。
3. 总溶解固体(TDS)测定取一定量的水样,通过蒸发法或便携式TDS仪器测定水样中总溶解固体的含量。
4. 氧化还原电位(ORP)测定使用氧化还原电位仪测定水样的氧化还原电位,并记录结果。
5. 悬浮物测定将水样放置一定时间后,观察悬浮物的颜色、透明度和颗粒大小,并记录观察结果。
6. 重金属离子测定采用离子色谱仪等方法,测定水样中重金属离子(如铅、汞等)的含量,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
7. 溶解氧(DO)测定使用溶解氧仪测定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并记录结果。
8. 有机物质测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等设备对水样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测定,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
9. 细菌总数测定采用培养基培养法,测定水样中细菌总数,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所得结果,可以对水质进行评价和分析。
比如,pH值在范围内的水样可认为是中性的,而超出范围可能表示存在酸性或碱性污染。
溶解氧含量过低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生生物死亡,高浓度重金属离子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水质分析监测,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样品A的pH值偏酸性,可考虑采取中性化措施;2. 样品B的溶解氧含量低于标准值,水体需要增加氧气供应;3. 样品C的重金属离子浓度超标,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和源头控制;4. 样品D的有机物质浓度较高,需进行有机物质排放的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记录————————————————————————————————作者:————————————————————————————————日期: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一实验目的:1.1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1.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1.3掌握水质监测各项指标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1.4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
1.5了解监测区域水质污染状况。
二实验方案的制定程序:2.1基础资料的收集经度:117.097纬度:39.088宽度:19m深度:3m海拔:4m2.2实验采样布点在城建正门前桥边进行采样,左右各取一个。
监测项目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COD高锰酸钾指数硫化物磷悬浮物六价铬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砷汞镉铅铁TOC总氯2.3样品保存与运输1.水样采集后应使用冷藏箱冷藏并尽快运到实验室。
2.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应当场固定处理、且必须充满容器。
3.测定金属离子时应加入HNO3调节水样pH至1~2。
4.测定pH、温度电导率的水样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测定。
三现场采样与监测3.1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火焰原子检测器、原子荧光检测器、TOC分析仪仪器规格数量(个)仪器规格数量(个)三角瓶250ml 6 比色管架 1碘量瓶250ml 2 电炉1000w 1磨口三角瓶250ml 1 剪刀把 1冷凝管 1 乳胶管根 2烧杯100ml 2 吸耳球 2烧杯200ml 2 玻璃棒根 2烧杯500ml 2 滤膜张 5烧杯1000ml 1 滤纸张10容量瓶100ml 1 漏斗个 1容量瓶250ml 1 镜头纸本 1容量瓶500ml 1 移液管1ml 2容量瓶1000ml 1 移液管2ml 2试剂瓶50ml 2 移液管5ml 2试剂瓶125ml 2 移液管10ml 2试剂瓶500ml 2 移液管25ml 1试剂瓶1000ml 2 移液管50ml 1滴瓶50ml 2 移液管架 1比色管50ml 10 酸式滴定管50ml 1取样瓶500ml 2 碱式滴定管50ml 1量筒500ml 1 量筒100ml 23.2实验材料(化学药品)3.3现场采样及处理方法需要现场测的指标可当时完成如温度、电导率、溶解氧、如条件不允许,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测定;测定悬浮物、pH、生化需氧量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
四项目检测4.1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一、实验原理水中溶解的氧称为溶解氧。
污染严重、有机物含量高的水中溶解氧含量低;藻类繁殖的水中,白天光合作用强,水中溶解氧丰富,夜间生物的呼吸作用使水中溶解氧减少。
其它的影响因素包括曝气和水体流动,曝气能增加水中溶解氧,因此,采集水样时要注意尽量少扰动水体。
水中溶解氧测定原理是:往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氢氧化钠-碘化钾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三价或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此过程又称为溶解氧的固定)。
加酸溶解高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时,它会与碘离子反应,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析出的游离碘,即可间接地计算出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二、仪器设备碘量瓶2个,250ml 三角瓶6个,酸式滴定管,移液管100ml,2ml,1ml 各两支。
三、试剂药品1.成品试剂药品分析纯硫酸锰,碘化钾,重铬酸钾,氢氧化钠,浓硫酸,硫代硫酸钠等。
2.硫酸锰溶液:称取硫酸锰18.2克溶解于50ml蒸馏水中3.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25克氢氧化钠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
另外称取7.5克碘化钾溶解在20ml蒸馏水中。
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种溶液混合,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50ml,储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4.淀粉溶液(1%):称取0.5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到50ml。
5.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预定浓度0.025mol/L)称取1.55g硫代硫酸钠,溶于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250ml。
储于棕色瓶内,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其准确浓度。
6.重铬酸钾标准溶液(0.05mol/L, 1/6K2Cr2O7)配制称取在105-110℃烘干并冷却的重铬酸钾0.24516克,溶于蒸馏水后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定容到刻度线,摇匀。
其浓度为0.05000 mol/L(1/6K2Cr2O7)四、实验过程采样加入1ml硫酸锰溶液加2ml碱性碘化钾溶液加2ml硫酸颠倒摇匀后暗处理5min标定后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呈蓝色硫代硫酸钠滴定直至无色1.采样:用虹吸法把水样放入溶解氧测定瓶内,并让水从瓶口溢流出10 秒钟。
然后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 1 毫升硫酸锰溶液,再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ml碱性碘化钾溶液。
盖好瓶塞,勿使瓶内有气泡。
颠倒混合十次,然后静置。
待棕色絮状物沉降至一半高度时再颠倒混合几次后带回实验室测定。
2.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取250ml 碘量瓶4个,按实验号分两组。
各组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 1 克碘化钾,摇匀。
按照下表所列滴定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和补加蒸馏水体积(ml)往各组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蒸馏水,再各加入5ml 浓度为1:5 的硫酸溶液,摇匀后在暗处放置 5 分钟。
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lml 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同时作空白滴定)。
滴定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为10.00ml,补加蒸馏水体积为15.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mol/L)按下式计算:c=15.00×0.05 V1−V2V1—滴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V2—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0.0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
2.溶解氧测定:轻轻打开溶解氧测定瓶塞,立即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5-2.0ml 浓硫酸,小心塞好瓶塞,颠倒混合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
若未全溶,需再加入适量浓硫酸,使沉淀物全部溶解。
在暗处放置 5 分钟。
然后用移液管吸出100ml 上述溶液,放入250ml 三角瓶中,用附录Ⅰ实验一中标定后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黄色,加入1ml 淀粉溶液,再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的蓝色刚退去为终点。
记录滴定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ml)。
溶解氧(O2)=C×V×8×1000V水样⁄C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V —滴定样品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五、数据处理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结果瓶号 1 2 滴定前体积0 0滴定后体积21.60 20.40V1(mL) 21.60 20.40瓶号空白1空白2V2(mL)0.00 0.00 计算: V=(21.60+20.40)÷2=21.00ml代入公式C = 15.00×0.05÷(V1-V2)= 15.00×0.05÷(21.00-0.00)=0.0357(mol/L)2溶解氧测定结果水样1水样2滴定前体积0 0滴定后体积0.89 0.60滴定体积V(ml)0.89 0.60计算:V=(0.89+0.60)÷2=0.745ml代入公式溶解氧(O2, mg/L) = C×V×8×1000÷100=0.0357×0.745×8×1000÷100=2.13(mg/l)六、分析评价国标ⅠⅡⅢⅣⅤ溶解氧mg/L7.5 6 5 3 2 根据国家标准,该河段水质为五类水,不可饮用,但可作为农业用水。
4.2水样化学耗氧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巩固课堂讲授中关于地面水或废水化学耗氧量的概念。
2、学习重铬酸钾化学耗氧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即:总的重铬酸钾的量—剩余重铬酸钾的量=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三、仪器设备电炉,回流装置,50ml 酸式滴定管,250m 磨口锥形瓶,容量瓶 100ml , 250ml 若干。
移液管 5ml ,10ml ,20ml 若干。
四、试剂药品1、成品试剂药品 硫酸银,硫酸汞,硫酸亚铁铵·6H2O ,重铬酸钾,邻菲罗啉,浓硫酸等。
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 2Cr 2O 7=0.2500mol/L ): 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小时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 克溶于水中, 移入 100ml 容量瓶稀释至刻度线,摇匀。
3、试亚铁灵指示液: 称取 1.485g 邻菲罗啉(C 12H 8N 2·H 2O ),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 于水中,稀释至 100ml ,储于棕色滴瓶中。
4、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NH 4)2FeSO 4·6H 2O=0.1mol/L] 称取3.95g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 2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 100ml 容量瓶,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5、硫酸-硫酸银溶于2.5 L 浓硫酸中加入25 g 硫酸银,放置 l-2 天,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五、实验步骤1、水样和空白处理取1份 10.00ml 混合均匀水样分别置于磨口三角瓶中,加入3-4个玻璃珠。
另取1个三角瓶,加入 10.0ml 蒸馏水,作为空白实验。
各管准确加入 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然后慢慢各加入 15ml 硫酸-硫酸银溶液,三角瓶上接好冷取10mL 水样(10mL 蒸馏水)加1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2-3颗玻璃珠连接回流装置加15mL 硫酸-硫酸银溶液回流1h 加入蒸馏水加入3滴试铁灵指示剂硫酸亚铁铵滴定至红褐色凝器,电炉上加热,沸腾后继续加热1小时,断开电源,冷却。
2、标定用溶液制备:吸取两份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分别加入到两个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40ml蒸馏水,然后缓慢加入15ml浓硫酸,混匀冷却。
3、滴定往样品、空白、标定各瓶中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溶液,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记录各瓶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ml数。
六、数据计算标定12平均V25.0025.1025.05空白实验的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ml)V0=24.50ml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ml)V1=23.80ml1计算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C = 0.2500×10.00÷V dV d—滴定标定液时消耗硫酸亚铁铵平均mL数;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