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论语别裁]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南怀瑾论语别裁]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南怀瑾论语别裁]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南怀瑾论语别裁]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主持词大全】

前两年,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便对《论语》产生了兴趣,

学问究竟是什么?读了《论语别裁》开篇对“学而”前几句的诠释,才发现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三句话,原来根本没能正确理解。以前学到的解释是“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是很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南怀瑾老先生用幽默的话语对古人的注释进行了反驳,指出正是这些已成为教条的误解,导致了年轻人对“四书五经”的反感。

南怀瑾先生在此书中诠释了孔子所指的学问不只是读书、文字和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正如孔子所言“观过而知仁”。看见人家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

反观现在,学生八小时在课堂上,接受着课本上的知识,回家后又是一大堆的作业,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出有学问的人。实际上,这种与社会脱节的做法,恰恰堵塞了学生从社会吸收学问的渠道。从实践中得来,通过自己的体会得到提高,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而这个获取学问的过程,才能使人“不亦说乎”,

尊师重道当今过时吗?《论语》中提倡要“尊师重道”,南怀瑾先生说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他列举了七十年代台湾社会状况,学识越高,越没有尊师重道的精神。念小学的孩子,总把老师的话挂在嘴上,张口闭口老师怎么说;到了中学这便淡化了;到了大学,学生老师成了陌路人,在路上见面如同不认识。这样的问题近几年我们身边也出现了——也许是受急功近利环境的影响。作为学生,我出钱,老师为我讲课天经地义;作为老师,学生付多少钱,我就讲多少课。如此的商业行为,不是与尊师重道传统相违背吗?

读完此书,我感到说来说去《论语》主要讲了“为人、处世”两件事。通篇论语都在教人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而现在学生学习的目的掺杂了太多功利性,虽然社会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却偏偏对人文缺失现象视而不见。这本书则告诉我们:一个人思想所在的高度决定一个人的宽度,决定着这个人的思想、心境、眼界,“为人”则恰恰是决定一个人一切的根本。

读过《论语别裁》,使人不由赞叹孔子思想中闪现出的人性光芒,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言“孔子学说与《论语》这本书,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汇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本文:

内容仅供参考

南怀瑾语录经典

南怀瑾语录经典 导读:本文是关于南怀瑾语录经典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2、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3、我们用各种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个波浪,想尽办法要让那个波浪变平,变平了又怎么样?变平了还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所以说,拚命去弄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我想是这个道理!你仔细想想看。你的想也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它本身就在如来清净的境界。 4、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5、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6、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7、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8、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9、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10、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1、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12、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

南怀瑾经典名言28句

南怀瑾经典名言28句 1、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2、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3、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4、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 5、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6、功成身退数风流,只有人类的心不肯死,永远想在不可把握中冀求把握。妄想违反自然,何其可悲! 7、人生该这样过活: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能在身、技在手、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8、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9、能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 10、人修持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11、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2、真正的修养,是把自己恢复到儿童阶段的活泼天真,那就干净了。 13、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4、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15、没有认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问舍求天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16、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17、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8、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19、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20、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21、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关于南怀瑾最经典霸气的语录

关于南怀瑾最经典霸气的语录 南怀瑾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南怀瑾有许多霸气的语录。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最霸气语录,希望你喜欢。 1) 有时候处理一件复杂困难的事,百思不得其解,忽然自己的思想说,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这就是静态的作用。所以你要处理复杂困难的事,一定先要静下心来什么都不想。你越想就越是把自己的脑子转了起来,所有的神经都转起来,最后不死即病。 2)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历史上做大事的人都是能任劳,还更能任怨,甚至要任天下之怨而不悔。 3) 中国人讲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好朋友不是酒肉朋友,不是天天来往,平常很平淡。但这并不是说冷漠无情,朋友碰到困难,或生病之类的事,他就来了。平常无所谓,也许眼睛看看就算打招呼了,可是有真热情。 4) 其实,人与人的交往,人际事物的交流,势利是其常态。纯粹只讲道义,不顾势利,是非常的变态。物以稀为贵,此所以道义的绝对可贵了。 5) 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为什么我们忙碌到夜里就要睡觉呢?因为人也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是不行的。

……人的生命常常忘记了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 6) 多跟人品行可靠的人往来,帮忙你成长,急难的时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来,可以学很多经验学问。 7) 真正的修养,在动心忍性之间,能够确实检查出自己的错误,然后“顺受其正”。所受的一切遭遇,不怨天不尤人,不迁怒不二过,这就是正命的活着。 8) 人人都以为为自己好,自己就会越来越好。殊不知,太为自己好的人,往往得不到福报,也就越来越差了。相反地,不为自己好,就想着为别人好,那上天反而不会亏待他,而他慢慢地就会变好起来。 9) 如果一个人器度不空灵,那就完了,等于拿个杯子在小坑的水里当船,永远动不了。有空灵的境界,才可以在这个人世间,这个宇宙里,自由自在地飞,才能得到逍遥。 10) 处富贵中时,不以养而伤害自己。相反地,在贫贱之间,“不以利累形”。人在贫贱中,就要为生活而赚钱,可也不能过分地贪求,所谓“人为财死”,过分的贪求,过分地劳累,同样地会损害身体的健康,而危及生命。 11)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12) 不要动不动说夫妻是冤家,儿女是债主,也不要说金钱是毒

南怀瑾名言警句

南怀瑾名言警句 1、读书不只要靠两只有形的眼睛,要用智慧的眼睛去读。 2、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3、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4、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5、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6、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7、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 8、历史上的人名和地名,都是真的,但有许多事实,大多数已经走了样,甚之,完全变质。而小说中人名和地名,大多数是假托的,

可是那些故事的内容,却几乎都是真的。只不过再经文人的手笔,加以渲染剪裁而已。 9、我从小读书时,我的老祖母告诉我:‘孩子啊,读书可以,不要去做官啊,’因为古语说‘一代做官九代牛’,你这一辈子做官,你来生要九次变牛还债,因为做官容易犯错误。现在没有这个观念了。 10、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1、禅宗不但不立文字,而且以无相、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清绝点、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12、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13、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4、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国学大师南怀瑾语录 1、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2、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 3、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4、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5、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6、对人,学问并不一定可贵,但是文人有知识,最喜欢乱叫。 7、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8、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9、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10、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11、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12、世界上真理只有一个,无二亦无三,只是东西方在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罢了。 13、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14、世界上谁最漂亮?每个人自己看自己最漂亮,镜子照了又照,百看不厌,看到年老,还是喜欢,哈!都被幻化所骗。 15、有一个方法,对于高血压、老年人、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16、人历长途倦老眼,事多失意怕深谈。明知众生度不尽,偏向红尘恒抛心。 17、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8、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

南怀瑾超经典语录_1

南怀瑾超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南怀瑾超经典语录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2、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3、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4、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5、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6、“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学。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7、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

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8、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9、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10、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11、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12、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3、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14、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15、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

南怀瑾20句经典语录,读懂一半就可以让你受用终生

南怀瑾20句经典语录,读懂一半就可以让 你受用终生 本文是关于经典语录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南怀瑾20句经典语录,读懂一半就可以让你受用终生 1、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2、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3、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4、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今天的世界唯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

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5、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国家、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6、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发财、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 7、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8、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9、如果要消费刺激生产,顶好天天打仗。所以你看,美国到处挑动打仗,这是最大的消费刺激生产了。现在,美国又提倡走所谓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你们去研究下这个新自由主义,完全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拿经济武器统治全世界,用钱来控制全世界的人,变成经济军阀。这是什么文化?我们要深思。 10、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这是我们中国历史非常重要的关键,身为中国人,这个历史关键是应该知道的。

关于南怀瑾经典语录推荐80句

关于南怀瑾经典语录推荐80句 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南怀瑾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南怀瑾语录推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南怀瑾语录推荐1 1、科学是没有真伪的;换一句话说,科学开始都是从幻想来发展的,它本身就是假的。 2、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3、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4、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5、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6、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7、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8、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9、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0、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1、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12、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13、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4、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5、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16、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17、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18、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19、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20、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21、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22、情到深处反成空。

南怀瑾语录精选

南怀瑾语录精选 1、学佛不是要度一切众生吗?善人固然要使,恶人更要度了。好人要爱护,不好的人更值得怜悯。 2、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科学、科技、哲学、宗教、文艺、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3、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4、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5、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6、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

7、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就是达到“挫其锐”的程度,把尖锐的聪明棱角都磨下去了。 8、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注重在形式上,而且多半以有所得的心,求无所得的果。 9、我看你们来学佛学道,年纪轻轻,非常照顾自己,又懒,又不肯助人,但要求起别人却非常严格,看看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觉得别人都不是圣贤,难道你就是圣贤吗?我看你是“剩闲”,是剩下来没有用的闲人,有你也不多、没你也不少的人。 10、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11、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12、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3、有人指出你的烦恼,指出你的业障和染污的心理,自己还不服气,还不肯改,然后还抱住那习气业力的心理,把它当宝贝。唉!就让你去缠绵吧,反正六道轮回也蛮好玩的,多滚几回,我在那边等你就是。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 南怀瑾先生经典语录 1、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2、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3、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4、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5、我常说,英雄的事业是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上,圣人则把天下人的痛苦一肩挑起,英雄与圣人的差别就在这个地方。 6、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7、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8、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9、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

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10、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11、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12、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3、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14、人体的神经系统,大体说来,都以脊椎为中心,左右交叉分布,随着意识的支配而发散为肢体感官的动作。犹如树木的枝条,依据它的中心树干,向外分散而至于枯落。 15、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6、修道的人,大多数都把道的境界,先由自己的主观观念,建立起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构想。也可以说是自己首先建立起一个到的幻境,妄自追求。其实,一存此念,早已离道太远了。 17、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18、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南怀瑾励志名言

南怀瑾励志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南怀瑾励志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2、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3、什么叫作魔境界?就是求快乐、求享受、求快感。 4、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5、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6、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7、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8、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9、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10、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11、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12、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3、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14、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15、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16、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17、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8、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19、我们中国文化的财产太大了,古文不懂,繁体字不懂等于丢了钥匙,这个财库的门打不开了。 20、道是天下人的公道。生命的意义不在**上,自性是光明的,不要被四大牵着走,不要玩弄四大。 21、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22、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南怀瑾先生语录

一、南怀瑾谈心兵难防 ●英雄可以征服天下,而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之道,首先要征服自 己,不想征服天下。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难。降服自己的心思而返归平静。 ●诸葛亮的千古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只有先肯淡薄,而 又甘于淡薄,甚至享受淡薄,做到孔子所讲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才能到达宁静的境界。 ●明代一个人对于买卖古董的看法,说了三句话:“任何一个人, 一生只做了三件事,便自去了。自欺、欺人、被人欺,如此而已。” 天下聪明都相等,谁也骗不了谁,别人看你,你看别人,都是很明显的,尤其不能装假,明眼人一看,便会把你的心肝肺脏都看透了似的。人,因为有“自欺”,才会“欺人”,最后当然要“被人欺”。人不自骗,谁又能骗了你呢?换言之,人要自爱,才能爱人,最后自然可被人爱。也可以说,人要自尊,才能尊人,这样才能使人尊你。 ●天下的歪理千条,正理只有一条。当是非纷纭,莫衷一是的时候, 只能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组织那个不合情理的一边,再也不要争辩下去。总之,就超越时空的“形而上”来说,是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但是在现实的人世间,你只能依照全体人们共同认定的是非善恶为标准。在我们的心脑中,随时都有矛盾乱流,理性和情绪不断在内战。如果心兵不动,自心的天下就太平了。

●养生学理论认为,“愤怒伤肝,恐惧伤肾,好乐伤心,忧患伤肺。” 即,容易发怒、容易发脾气或脾气不好的人,便是肝气不平和的现象。容易害怕,胆小怕事,便是肾气不平和。嗜好过分,特别如饮食、男女方面过分,可使心脏有问题。多愁善感,或遇家庭问题,其他等等事故,心多忧患,便由肺气不平和开始,影响内脏健康。 ●对于思想,我们不要去控制它,譬如我们想静下来,脑子里在想 “我最好静下来”,这反而又多了一个念头,所以最好不要去做“我最好静下来”的想法。我们不要去刻意想一切,只做好眼下事即可,保持心境的安宁。不要受欲望(好胜心、荣誉心、有希望、生活有意义)的控制,成为欲望的奴隶,而是要指挥欲望。 ●“慎而无礼则葸(x?)”。有些人做事很谨慎,非常小心。小心 固然好,过分的小心就变成无能、窝囊,什么都不敢动手了。 ●我们人类的心理,有一个自然的要求,都是要求别人能够很圆满: 要求朋友、部下或长官,都希望他没有缺点,样样都好。但是不要忘了,对方也是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再从心理学上研究,这样希望别人好,是绝对的自私,因为要求对方圆满无缺点,是以自己的看法和需要为基础。。我认为对方的不对处,实际上只是因为违反了我的看法,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行为产生的观念,才会觉得对方是不对的。 ●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

南怀瑾大师语录125句

南怀瑾大师语录125句 1、根据我的经验,学佛修道的人,废物多,懒的多。佛叫你精进,你做不到,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作不到。姑且不论诸恶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为他懒嘛!这是我们要自我检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2、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3、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4、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5、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许在猪、牛、狗、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我们猪、牛、狗、马”。 6、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7、耶稣的道,佛的道,穆罕默德的道,孔子的道,老子的道,哪个才是道?哪个道大一点,哪个道小一点呀?真理只有一个,不过呢,佛经有个比方,如众盲摸象,各执一端。瞎子来摸象,摸到了那个象耳朵,认为象就是圆圆的;摸到尾巴的时候,象就是长长的。所以一般讲众盲摸象,各执一端,都是个人主观的认识,以为这个是道,那个不是道。

8、能够成为一个生命,神和气很重要。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9、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10、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1、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12、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去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13、“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学。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14、你能不取于相,魔也是佛;著相了,佛也是魔。 15、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6、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17、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有佛法。虽然佛教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理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都是佛法。我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要讲佛经。可以把佛经变成电视剧、电影、笑话,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作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有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革命。 学佛要度人,什么是度人?你作人家的桥梁是度人。度人的方法太多了,不只是劝人出家才是度人,那是作理发匠度人。度人是作众生桥梁,助他渡过苦海,解除他的烦恼痛苦,甚至进而使他证得菩提。 中国老话说文人千古相轻,我改了几个字来形容宗教界,就是宗教界千古相仇,彼此攻讦不休。跑江湖献艺卖膏药的,就是千古相恨,等于做生意说同行是冤家。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例如济颠和尚,已经成就了,仍然装疯卖傻,让人家看不起。

南怀瑾经典语录

南怀瑾经典语录 导读:经典语录南怀瑾经典语录 1、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2、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3、佛经处处教我们自谦,不要傲慢,贪嗔痴慢疑,这个慢字会挡住我们一切成就,非常重要。众生本来就有我慢,不要学了佛法,加了佛法的观念,变得我慢更重,成了增上慢,那就太可怕了,永远上不了这个座。这是要点,千万不要有增上慢心。 4、以前的官做得越大,书房越大,下班以后是先进书房。你们看京戏就知道了,那个做大官的回家,太太在门口,老爷请,夫人请,然后送到书房里了。现在呢?有些公务员一天两餐应酬,光吃饭,五六个钟头去掉了,哪有时间办公?回来以后,再卡拉OK一搞,完全是OK卡拉了!问题很严重,讲不完。

5、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6、所以,开始我们已说过,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宗教、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密;智慧到了极点啊,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伟大。 7、这是一个好像最讲民主平等自由的时代,其实全世界的皇帝姓“钱”,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修养、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学研究、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8、真要学佛就要放下一切,至少有个短时期要放下。有的人不肯放下,还以功利心来求佛法,希望对他的事业有帮助。这我就不懂了,我学佛一辈子了,对我的事业没有帮助,我也不求帮助,要这样的心情才可以学佛。没有这个认识,不但学佛,学任何宗教我都反对。

南怀瑾语录

南怀瑾语录 1、没有出世的修养,便不能产生入世的功业。 2、一个人内心没有真正的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外表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 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3、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4、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 5、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做了三件事后走路,自欺欺人被人欺,自骗骗人被人骗。 6、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7、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 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 8、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 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9、读书明理难,做人做事有高瞻远瞩而能把握现实更难。 为恶易,为善难,而无明智以处善事,翻将善事而成恶果甚易。 10、慈悲就是爱一切众生,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难行能行,虽然做不到,心向往之,才是广大的修行;一切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是菩萨道。 11、少年戒之在色,壮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 12、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13、真正的智慧到了最后,无所谓智慧不智慧,用世俗道理说,最聪明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看起来最平凡最笨的人,(经典语录https://www.360docs.net/doc/872897599.html,)却有上上智。 一般人觉得自己聪明的,其实是笨人。 什么理由?因为他不肯平凡;真能够平凡,就是最高明的人。 14、教育的目标,敬业乐群。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学问乃一生之事,做人做事都是学问。 15、每个人养成独立的人格,卓尔不群,就是真的自由。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没有办法表达人的真正思想和情绪,如果有办法那么人与人没有误会。 16、我平生不欺人,但亦不宁为玉碎,不做瓦全了。 但也情不自禁,珠觉难堪。 17、没有认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 问舍求天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18、人生,不管你发了多大的财,永远会觉得房子少了一间,衣服少了一件,钱少了一笔。

南怀瑾超经典语录

南怀瑾超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语录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2、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3、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4、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5、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6、“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学。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7、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

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8、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9、以亦仙亦佛之才,处半人半鬼之世。治不古不今之学,当谈玄实用之间。具侠义宿儒之行,入无赖学者之林。挟王霸纵横之术,居乞士隐沦之位。誉之则尊如菩萨,毁之则贬为蟊贼。书空咄咄悲人我,弭劫无方唤奈何。 10、此所以我们过去的文化历史,始终在帝王专制政体中,“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一个模式之下,度过了两千多年。也使孔孟的道统精神,依草附木式地攀附在帝王政体之下,绵延存续了两千多年。 11、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12、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3、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14、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15、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

关于南怀瑾经典语录推荐80句

关于南怀瑾经典语录推荐80句 南怀瑾语录推荐1 1、科学是没有真伪的;换一句话说,科学开始都是从幻想来发展的,它本身就是假的。 2、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3、这个道理与心的道理是同样的,你们学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钻牛角尖,要了解科学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佛学,佛学是大科学。 4、万古千秋事有愁,穷源一念没来由,此心归到真如海,不向江河作细流。 5、什么是真头陀行,真出家才是头陀行,心出家才是真出家。各位在座的不论在家出家的,要心能出家,才是真比丘比丘尼。 6、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7、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8、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9、夫妇本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原是宿债,欠债、还债,有债方来。 10、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1、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12、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13、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4、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5、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16、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17、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18、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19、浮生自苦不从容,睡起依然日又红。贫富不知闲是福,几人肯唱大江东。 20、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21、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

读南怀瑾名言 学做人做事

《读南怀瑾名言学做人做事》 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掀起这次“道德讲堂”活动的高潮,其主题非常明显:道德力量是国家安定、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已飞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经济建设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显得有些贫乏,诚信信仰缺失。建设“道德讲堂”就是要适应社会的新形势,搭建思想道德的新平台,把勇于创新、奋发向上、诚信友爱的优秀品格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一个人的意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什么样的行动,所以提高思想意识水平、提升自身的文明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传播正能量、奠定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 纵观整个社会,进步光明是主流,但不和谐的现象却仿佛显得越来越多,例子比比皆是,比如: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峻了;老人晕倒在路上也没人敢扶了;为人师表的校长竟然领小学生开房了;一个郭美美炫富差点毁了整个中国红十字会;“我爸是李刚”的狂言都喊到国外去了;一个将军和歌唱家培养出来的据说曾被称为“根正苗红、前途无量的天才”的儿子都沦为阶下囚了……据国家有关统计,国土系统已经成为腐败的高发领域。

大家可能要问:现在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仿佛真的让人“三观毁灭”!国外就有人抨击说中国人缺乏信仰。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我认为不!我国有三千多年的佛学、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更有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和博大精深的国学精粹,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怎么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了呢?我们缺乏的不是道德与精神,而是需要积极地宣传与信仰,在这种时期,中央文明办发起“道德讲堂”活动显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由人组成,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先提高每个人的素质,先学会实实在在做人!才能学会踏踏实实做事! 谈到怎么做人,古今中外有无数的名人给了我们无数的教诲。今天,请允许我介绍一位国学大师,那就是南怀瑾先生。 南怀瑾,1918年生于浙江,2012年去世,是两岸著名的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在国学、儒释道四个领域均居极高的造诣!温家宝总理曾评价说:“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