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 孔融让梨 少年宰相甘罗 四岁画画的王冕 七岁做诗

合集下载

有关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

有关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

有关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可能是曹冲称象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其他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思想家,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他小的时候,有一天,家里买了很多好吃的,其中有一只特别大的梨,大家都想吃,但孔融却主动把这只梨让给了哥哥们。

大家都很赞赏他的谦让和聪明。

1.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小时候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其中一个小朋友爬到水缸里玩,不小心掉进去了。

其他小朋友都吓得跑掉了,但司马光却冷静地拿起一块石头,把水缸砸破,救出了那个小朋友。

大家都称赞他勇敢而聪明。

1.杨志卖刀杨志是北宋时期的名将,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只好把家里的宝刀拿到市场上去卖。

有一个无赖想低价买下宝刀,杨志不同意,两人便争执起来。

杨志灵机一动,指出刀鞘上的金子是假的。

无赖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这件事显示了杨志的聪明和机智。

1.曹植七步成诗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是曹操的儿子。

有一次,曹操怀疑曹植背叛自己,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曹植应声开始作诗,七步之后,一首《煮豆燃豆萁》的诗作成了,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兄弟的深厚感情和对父亲的忠诚。

曹操听后非常感动,放过了曹植。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植的才华和聪明才智。

1.甘罗十二为使臣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宰相甘茂之孙。

他12岁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聪明,被秦王任命为使臣出使赵国。

在出使过程中,他凭借聪明才智和不凡的外交才能成功说服赵王割五城与秦国,立下赫赫战功。

回到秦国后,秦王又封他为上卿。

这个故事展示了甘罗的聪明才智和外交才能。

这些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非凡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教育的成功之处。

这些少年们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勤奋学习,成为了杰出的人才。

他们的故事也激励着我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和奋斗,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世说新语》二则优秀语文课件

《世说新语》二则优秀语文课件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主要 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二则
柳絮 xù 无奕 yì 尊君在不 fǒu 谢道韫 yùn 谢太傅 fù 差可拟 chā nǐ 雪骤 zhòu
《世说新语》两则
咏 雪
文言文的三步学习法:
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 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世说新语》两则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行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书理解基本内容。
❖ 2.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 3.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
美德的价值。
陈纪(128-199),字元方。以
道德知名于世。兄弟友爱, 孝养父亲,家中和睦亲善, 其家风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4、背诵课文。
成语典故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
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xián), 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 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ju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 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 似火,为激励士气曹操说:“前 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 渴。”同义词:画饼充饥。
作者简介: ▪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儿女 文义 因风起
文章的
子侄辈 义理
子女
文章的 意思
趁、乘, 凭借
因为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 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_______,地点______,人物______,事件 _________等要素。
— 咏雪—寒冷的,下雪的咏Fra bibliotek家庭聚会

《甘罗》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5篇)

《甘罗》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5篇)

《甘罗》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5篇)《甘罗》文言文阅读答案篇1甘罗是甘茂的孙子。

甘茂死去的时候,甘罗才十二岁,侍奉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小编整理了《甘罗》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甘罗甘罗者,甘茂孙也。

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

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

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

甘罗曰:"臣请行之。

"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

"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

"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

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张唐曰:"请因孺子行。

"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

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

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故事简洁概括

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故事简洁概括

历史上有关儿童早慧故事简洁概括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关于儿童早慧的简洁概括:
甘罗: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之孙,12岁上朝拜相,凭借出众的智慧助秦国取得五座城池,成为秦国上卿,自此受到秦始皇的喜爱。

曹冲:东汉末年曹操之子,5岁称象,展现出超乎常人的智慧和才能。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4岁让梨,懂得尊老爱幼,被广为传颂。

王勃:唐代诗人,6岁作诗《七夕赋》,才华出众,被誉为“神童”。

杨慎:明代文学家、官员,3岁能读《论语》,5岁能诗文,被誉为“神童”。

纪晓岚:清代文学家、官员,幼年便显露才华,11岁考中秀才,被称为“奇才”。

陶渊明:东晋诗人,幼年便精通诗词,13岁时便写出了《闲情赋》,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

李白:唐代大诗人,5岁诵六甲,10岁观百家,被誉为“诗仙”。

骆宾王:唐代诗人,6岁咏鹅,展现出非凡的诗歌天赋。

这些儿童早慧故事都展现了他们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超乎常人的天赋和才能。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

《少年王冕》课文原文《少年王冕》课文原文王冕是元末明初人,他的家乡在今天的浙江诸暨。

王冕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示做些针线活供他读书。

眼看三个年头过去,王冕已经十岁了。

一天,母亲把他叫到面前,说:“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

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

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

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

”第二天一早,母亲便同王冕来到隔壁秦家。

秦家人牵出一头水牛来,交给王冕,指着门外说:“离这不远就是七泖湖,湖边的草地上有几十棵合抱粗的垂杨柳,十分阴凉。

牛要渴了,就在湖边喝水。

我每天供你两顿饭,早上再给你两个钱买点心吃,只是做事要勤快些。

”母亲谢了秦家,替王冕理理衣服,说道:“你在这里处处都要小心,每天早出晚归,免得让我牵挂”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

从此,王冕白天在秦家放牛,晚上回家陪伴母亲。

遇上秦家煮些腌鱼腊肉,他总合不得吃,用荷叶包了回家孝敬母亲。

每天给的`点心钱,他也舍不得花,积攒一两个月,便偷空来到村学堂,从书贩子那里买几本旧书。

白天牛吃饱了,王冕就坐在柳树阴下看书。

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一天,正值黄梅时节,天气闷热,王冕放牛累了,便在绿草地上坐着。

转眼间,阴云密布。

一阵大雨过后,天空中黑云边上镶着白云。

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

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lóng),青翠欲滴。

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

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

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真是一点不错。

可惜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下来。

”随后转念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己画几笔?”自此以后,王冕就把攒下来的钱托人到城里买些颜料,学着画荷花。

起初画得不好,三个月之后,便大有长进,那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没有一处不像真的。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8《世说新语》二则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8《世说新语》二则

6.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主旨) ?
①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 的聪敏,懂礼识仪。 ②更说明“信”和“礼”的重 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 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取信, 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 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信 相伴,一生无悔!
掌握重点词的意思。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何:什么。 Nhomakorabea似:像。
差:大体。
拟:相比。
1.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 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 为“寒雪日”“俄而雪骤”, 才能引出“咏雪”。
3.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取信?
从“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可以 看出,他是个特别守时、恪守诚信的人。
4.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明他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人品并不坏, 只是脾气急躁、心直口快。
5.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示例一:不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生 气时这样做,恰恰符合孩子单纯、幼稚的性情。 况且友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 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 拒之千里之外。所以不能因为元方的“入门不 顾”就认为他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 示例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 有识之人。既然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 谅他,而他竟然“入门不顾”,弄得友客人为 难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
1.完成课后“思考探究”。 2.完成相关练习。 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 。

古代名人小时候聪明的故事

古代名人小时候聪明的故事

古代名人小时候聪明的故事1. 司马光砸缸!那司马光小时候可真是机灵得很啊!有一次,一群小孩在院子里玩,有个小孩调皮爬进了大水缸里,眼看就要被水淹了。

其他小孩都吓得不知所措,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一块大石头就把缸砸破了,水一下子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这司马光小时候的聪明劲,像不像那小小的英雄,难道不令人佩服吗?2. 曹冲称象!曹冲小时候的智慧让人惊叹啊!孙权送了一头大象给曹操,大家都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可都没办法。

但曹冲就想到了好主意,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舷上做记号,然后再装石头到同样的记号处,称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啦!这小小的脑袋怎么就这么灵呢,这不是让大人都自愧不如吗?3. 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球,球一不小心掉进树洞里了。

大家又捅又掏都拿不出来,可文彦博却想到用水灌进树洞,球就浮起来啦!哇,这孩子的点子咋就这么妙呢,就跟那小精灵一样聪明,是不是很厉害呀!4. 匡衡凿壁偷光!匡衡小时候穷啊,读不起书。

但他聪明又好学,为了晚上能看书,竟然凿开墙壁借用邻家的光亮。

哎呀呀,这得是多爱学习多机灵呀,这种精神能不让人动容吗?5. 甘罗十二为相!甘罗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小鬼头。

才十二岁呀,就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为秦国谋取了好多利益,被秦王封为上卿。

这年纪小小的,本事却大得很,难道不是让人刮目相看吗!6. 仲永之伤!仲永小时候那也是很聪明的哟,五岁就能写诗。

可惜呀可惜,他爹整天带着他显摆,不给他好好学习的机会,后来就变得平庸了。

这多让人惋惜呀,要是好好培养,那得多大的成就啊,真是太遗憾了!7.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小时候跟着他爹去参加聚会,孙权故意让人牵来一头驴,上面贴着诸葛恪他爹的名字。

诸葛恪马上添了两个字,就变成了一头驴的名字。

哈哈,这反应多快呀,这小孩真是太有趣太聪明啦!8. 王戎识李!王戎小时候和小伙伴在路边看到一棵李树长满了李子,其他人都去抢着摘,只有王戎不动。

他说那李子肯定是苦的,不然早被人摘光啦。

世说新语两则

世说新语两则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 更好? 没有标准答案,请各抒己见
• 一般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此 “咏絮才”成为典故,谢道韫被称为 才女。 • 但“撒盐空中”在某一种情况下更合 适 ——雪成“霰”(xiàn)时。
1、 谢太傅对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 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作者也 没有表态。那么作者赞赏哪个呢? 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谢 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的 才气。 后来作诗的才气被称为“咏絮才” 《红 楼梦》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就是这样。其中“咏絮才”指林黛玉。
看谁背得快
咏雪
谢太傅 , 俄而 ,公 曰:“ 兄子胡儿曰:“ 曰:“ 。” 大兄无奕女,
。 ?” 。”兄女 。即公 。
看人搜集几首自己 喜欢的咏雪诗,并背 诵下来。 • 2、背诵《咏雪》。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陈纪(128-199),字元方。以道德知名于世。 兄弟友爱,孝养父亲,家中和睦亲善,其家 风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陈纪也曾遭到党锢, 他在家发奋著作,写成《陈子》一书。党禁 解除后,朝廷虽然多次征召,他都拒绝出仕。 中平六年(189)灵帝去世,少帝即位,大将 军何进再次谋除宦官,辟召智谋之士二十余 人,陈纪被举为五官中郎将。但当陈纪应召 到达京都洛阳时,形势已发生了大逆转,何 进在与宦官的斗争中被杀,长期盘踞宫廷的 宦官也被翦除殆尽,但政权却落入了奉召领 兵入洛
五读学习法 一读课文,读准节奏 二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读课文,角色扮演 四读课文,问题探究 五读课文,快速记忆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柳絮 xù 无奕 yì 谢道韫 yùn 谢太傅 fù 雪骤 zhòu
差可拟 chā nǐ
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友 人
元 方
读一读 背一背
1、熟读,理解。 2、抓住叙事线索: 起因 不至→ 发展 客问元方→ 高潮 友人便怒→ 结局 引之
读一读 练一练

曾子之妻之①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 顾反②为汝杀彘③ 。”妻适④ 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⑤与婴儿戏⑥耳。”曾子曰:“婴儿非 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 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⑧也。”遂烹彘也。 • 注释 ①之:到 ②反:通“返”,返回。 ③ 彘:读“zhì”,意为猪。 ④适:恰巧。 ⑤特:只不过。 ⑥戏:开玩笑 ⑦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 ⑧成教:教育有效果。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您,对对方的尊称
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⑿君与家君期日中
1、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猜读: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
内容?(提示:人?事?)
读一读 译一译
留 替 文言词语换成现代汉语 调 特殊句式调换顺序。 补 将省略内容或关联词补出来。 句首尾的语气词、连词、副词。 删 组词法,有时候也叫加字法 组
五千年,文明史,
礼仪邦,德至上;
国之魂,民之本,
仁义礼,诚信善。
一词多义
当时

例:元方时年七岁。 例:余忆童稚时。 例:故时有物外之趣。
……的时候 时常
判断动词,是 例: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通假字
不:通“否”,放在问句句末 表示疑问语气。
古今异义词
古:约定 古:离开 去 今:日期 今:前往
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元方)回答说:“(我的父亲)等了您很 久,(您)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朋友就生气了:“不是人啊!和别 人约定同行,丢下别人就离开了。
•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元方说:“您和我的父亲约定在正午。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到了正午还不到,就是不诚信; 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惭愧,下车拉他,元方进入家门, 头也不回。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 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六字”翻译 古今通用的专用名词。 法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在正午 时分,(友人)过了正午还没到,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太丘放弃等待离开了,(太丘)离开 后,(友人)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元方当时的年龄是七岁,(在)门外玩耍。
•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司马光砸缸 曹冲称象 孔融让梨 少年宰相甘罗 四岁画画的王冕 七岁做诗的曹值
陈太丘与友期
读一读 记一记:
翻译红色的文言词
⑴与友期行 ⑵太丘舍去 ⑶ 去后乃至 ⑷门外戏 ⑸ 相委而去
约定 放弃 才 玩耍
丢下 诚信
⑹ 则是无信
⑺ 则是无礼 ⑻ 下车引之 ⑼ 入门至
返回
品析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写作意图: 提示(仅供参考):
1、对文中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句进行剖析,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谁?一个什么样的人?你 是从文中的什么词句看出来的?) 2、揣测其人物性格特征所形成的原因?(为什么有 这种性格特征,可联系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特征 和所受影响来谈一谈) 3、你想对文中人物说些什么?(可以赞扬,可以批 评,还可以向他们提出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