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的诊断和处置
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次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

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次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阳聪聪; 钟竹青; 罗优梅; 刘亚琪; 李成媛【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9(000)004【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护理【作者】阳聪聪; 钟竹青; 罗优梅; 刘亚琪; 李成媛【作者单位】[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41病室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湖南长沙410013; [2]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护理部湖南长沙4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迄今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1]。
随着各种新药的不断开发、骨髓移植技术的发展以及靶向治疗技术的应用,MM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突破,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治疗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正常T细胞,使其具备识别肿瘤细胞表面上的特异性抗原并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靶向治疗技术)的问世[2],延长了复发难治性MM患者生存时间,改善了生活质量。
随着研究的深入,CAR-T细胞治疗临床效果不断给患者和医生护士带来希望和鼓舞。
笔者总结1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2次行CAR-T细胞治疗的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供鉴。
1 临床资料男,63岁。
于2016年9月因右侧腰背部疼痛来本院就诊入院。
血清全自动免疫固定电泳示:λ型M蛋白(+),血λ轻链10.8 g/L、尿λ轻链6886.25 mg/L;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浆系原幼浆占42%;流式细胞学检测:12.22%的细胞(占有核细胞)考虑为异常浆细胞来源;染色体核型分析示:46,XY;综合患者各项临床表现、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流式细胞学结果,明确诊断为MM-λ轻链型, ISS分期为Ⅲ期B组、肾功能不全 CKD4期,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其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相关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及其治疗摘要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获得的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T细胞有望成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治疗的新有效手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 cell,CAR-T)治疗B细胞恶性血液疾病可诱导产生快速和长期的临床反应,但也可能导致发生独特的急性毒性反应,甚至因此危及生命。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是CAR-T治疗的最常见毒性反应,严重程度从轻微反应直至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CRS可演变、发展成暴发性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CAR-T治疗的另一常见毒性反应是与CRS同时或在CRS之后发生的神经毒性,即CAR-T 相关的脑病综合征。
为了尽量降低CR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监测和迅速处理CRS相关的症状非常重要。
本文概要介绍CRS的症状、分级和治疗。
ABSTRACT T cells obtained by genetic engineering to express a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are rapidly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new treatment for haematological disease. CAR T cells (CAR-T)for the treatment of B cell malignant blood disease can induce rapid and durable clinical responses,however it is possible to cause unique acute toxic reactions or even death due to them.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CRS)is the most commonly observed toxicity and its severity can be from mild to life-threatening multiorgan dysfunction,in which severe CRS can evolve and develop into fulminant ha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Another common toxic response to CAR-T therapy is the neurotoxicity termed CAR-T related encephalopathy syndrome,that occurs at the same time as CRS or after CRS. Intensive monitoring and prompt management of CRS-associated syndromes are essential to minimize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yndrome,grading and treatment of CRS are briefly introduced.KEy WORD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related encephalopathy syndrome2017年8月,美国FDA批准了第1种抗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产品tisagenlecleucel,用于治疗儿童至青年的难治和(或)复发性急性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分级与处理方案

西部医学2019年10月第31卷第10期Med J West China,October2019,Vol.31,No.10・1477・•专家述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分级与处理方案*何爱丽贾亚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陕西西安710004)【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的新方法,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免疫治疗,尤其是CAR-T治疗的一种最常见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多样、发生率高,严重者可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CRS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其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等升高、血管内皮激活相关。
及早诊断及治疗CRS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托珠单抗及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CRS的主要药物,合适时机应用是控制CRS的关键。
【关键词】免疫治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730.51【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511.2019.10.001Progress of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HE Ai】i,JIA Yachun{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 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04,China}(Abstract]Antigen receptor T cells(CAR-T)has achieved surprising results in tumor therapy especially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t diseases.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dverse reactions of CAR-T.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RS are various and the incidence is high.Severe cases can cause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even endanger the lives of patients.The pathogenesis of CRS is still unclear.The occurrence and severity of CRS are related to the elevation of cytokines such as IL-6.Ear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Tocilizumab and glucocorticoid are used to control CRS at present.It is crucial to use drugs at the appropriate time.[Key words!Immunotherapy;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2013年,肿瘤免疫治疗被《科学》杂志评为突破性研究进展第一位⑴。
cart细胞疗法 crs原理

cart细胞疗法 crs原理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的免疫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
其中,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原理和效果。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具备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
该疗法的原理是将患者的T细胞收集出来,经过基因改造后再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这些改造后的T细胞被称为CART细胞,它们携带着特定的受体,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
在CART细胞疗法中,通过改变T细胞表面的受体,使其能够与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
当CAR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时,CART细胞会释放出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这些细胞因子能够引发免疫反应,进一步激活免疫系统。
然而,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其中最常见的就是CRS。
CRS是一种由细胞因子释放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热、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
CRS的发生是由于CAR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后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导致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为了减轻CRS对患者的影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调整CART细胞的活性来减轻CRS的程度。
通过改变CART 细胞的受体亲和力,可以调节CART细胞与癌细胞结合的力度,从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
此外,还可以使用抗细胞因子抗体来阻断细胞因子的作用,从而减轻CRS的症状。
预防CRS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CART细胞疗法治疗之前,可以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等。
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及时识别和处理CRS的早期症状。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有潜力的癌症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具备识别和攻击癌细胞的能力。
然而,CART 细胞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CRS,这是一种由细胞因子释放引起的免疫反应。
为了减轻CRS的副作用,需要调整CART细胞的活性和使用抗细胞因子抗体等方法。
CDE发布CAR-T治疗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设计原则

CDE发布CAR-T治疗淋巴造⾎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设计原则⽬前,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CDE)收到多家企业或研究机构递交的CAR-T细胞治疗淋巴造⾎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申请。
CDE在审评过程中发现,申请⼈递交的临床试验⽅案在受试者筛选、疗效预后指标、风险控制等⽅⾯存在很多共性问题,可能影响受试者的安全性和疗效判断。
为了进⼀步促进我国CAR-T类细胞产品治疗淋巴造⾎系统恶性肿瘤的新药临床试验的规范开展,保障患者在临床试验期间的权益和安全性,我中⼼对上述共性问题进⾏了梳理并与相关领域的临床专家进⾏了探讨,旨在与专家和业界在科学设计和开展CAR-T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达成共识,本⽂中的相关内容及考虑要点可能随着CAR-T类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和相关疾病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进⼀步完善。
同时,也⿎励申办⽅或研究者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产品的种类特征和研究进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有利于探索产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案。
⼆、临床试验设计中的考虑(⼀)受试者年龄在以急性B淋巴细胞⽩⾎病为适应症的临床试验中,考虑到⼉童及青少年与成⼈患者在致病原因、免疫表型、染⾊体异常、化疗⽅案、临床预后等⽅⾯存在较⼤差异,⽽上述差异⼜可能对临床试验中的⼲预⼿段(细胞治疗)的反应带来差异,因此,建议不要在⼀项临床试验中同时招募⼉童及青少年患者与成年患者,申请⼈可基于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发病和治疗预后等⽅⾯的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试验⽅案,在⼉童及青少年患者与成⼈患者中分别开展研究。
(⼆)受试者⼊选标准1、急性B淋巴细胞⽩⾎病(B-ALL)成⼈ALL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可达70%~90%,3~5年⽆病⽣存(DFS)率达30%~60%;⼉童ALL患者的长期⽆事件⽣存率可达70%~80%。
因此,为保护受试者利益,应⾸先考虑让患者接受现有的标准的系统治疗。
⽽对于免疫细胞产品的临床试验则应选择在缺乏有效治疗⼿段的复发性或难治性(R/R)患者中开展,以期患者参与临床试验的获益能⼤于风险。
CAR-T细胞免疫疗法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指南

CAR-T细胞免疫疗法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指南在细胞治疗探索研究发展中,CAR-T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 r T-cell immunotherapy,CAR-T细胞免疫疗法)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但目前CAR-T技术仍属于新兴领域,其技术标准、临床疗效与潜在风险尚需更多评估数据,临床研究监管存在诸多挑战。
为指导北京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在现行政策下对CAR-T临床研究进行科学、规范地伦理审查,充分评估研究的风险与获益比,落实受试者权益,特制定本指南。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CAR-T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包括药物临床试验及研究者发起的探索性临床研究。
二、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定义CAR-T细胞免疫疗法,指从受试者血液中分离T淋巴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含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片段、T细胞受体活化分子、共刺激信号分子的CAR 基因修饰T细胞,使其不仅获得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的能力,又能获得细胞激活能力。
将构建的这种CAR-T细胞经体外扩增、纯化后回输至受试者体内,从而达到靶向杀伤肿瘤细胞,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研究机构及伦理委员会要求开展临床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具备相应资质与条件,建议参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2017)》、《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研究项目已按要求完成药物临床试验或临床研究项目备案,并在备案项目范围内开展研究。
药物、器械临床试验应在具有临床试验资格的机构中进行。
医疗机构承担研究的主体责任,应当建立完备的细胞制备及临床研究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数据信息管理及相关风险管理机制。
开展CAR-T临床研究的机构不得向受试者收取任何研究相关费用,且应购买第三方保险,对于发生与研究相关的损害或死亡的受试者承担治疗费用及相应的经济补偿或赔偿。
研究机构应具有与开展CAR-T临床研究相适应的、由高水平专家组成的独立伦理委员会。
CAR-T治疗中的医疗干预与人体自然力的平衡

CAR-T治疗中的医疗干预与人体自然力的平衡刘晓航;许钧杰;贾馥蔚;陈未【摘要】进入21世纪后,医疗干预手段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过度医疗的现象,导致了过分依靠外部干预的诊疗趋势,忽视了人体内环境以及机体自然功能对疾病治愈起到的作用.本研究针对医疗干预与人体自然力平衡的问题,阐述了人体自然力与医疗干预中过度干预的概念;并从CAR-T治疗入手,介绍了CAR-T治疗相关的原理、概念、过程、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了CAR-T治疗在理念以及过程中体现的医疗干预与人体自然力的结合.并得出结论:将医疗干预与人体自然力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必会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为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动力.【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9(040)004【总页数】4页(P10-12,28)【关键词】CAR-T治疗;医疗干预;人体自然力【作者】刘晓航;许钧杰;贾馥蔚;陈未【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02医学的诞生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而不断前进的。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古代医学、传统医学和近代医学。
进入20世纪后,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发展成为现代医学。
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的医疗干预手段层出不穷,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
例如,医疗干预手段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过度医疗的现象,导致过分依靠外部干预的诊疗趋势,忽视了人体内环境以及机体自然功能对疾病治愈起到的作用。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治疗作为近年来兴起并逐步推广和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治疗手段,体现了将外部医疗干预与人体自身免疫力相结合的理念。
CAR-T 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及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

CAR-T 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及非临床研究考虑要点目录一、引言 (1)二、适用范围 (2)1、本技术要点适用于哪类CAR-T 细胞产品? (2)2、本技术要点包括哪些内容? (2)3、本技术考虑要点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三、原材料和辅料及其质量控制: (3)1、在CAR-T 细胞产品的原材料和辅料通常都要考虑哪些因素? (3)2、转导/转染T 细胞的病毒载体/质粒载体是否可按照原材料管理? (4)3、如何进行原材料和辅料的选择和风险控制? (4)4、在载体物质或CAR-T 细胞终产品中是否需要进行原材料残留的质量检测? (5)四、病毒转导载体及质粒转染载体制备及质量控制: (5)1、转导/或转染载体制备的起始原材料包括哪些或如何定义转染载体的起始原材料? (5)2、起始原材料要建立种子库系统吗? (6)3、如何建立种子库系统?如何确定各级种子库的代次及数量? (7)4、种子库的质量要求是什么?如何管理种子库? (8)5、如何考虑质粒载体的生产工艺及规模?质粒载体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 (9)6、病毒载体的生产规模要设计多大?是否可以采用细胞培养皿进行病毒载体的培养?关键工艺研究包括哪些?病毒载体制备过程中如何降低牛血清的风险? (11)7、是否要进行病毒载体生产终末细胞的检定? (12)8. 如何开展病毒载体中的外源因子污染的检测? (12)9、病毒载体是否要纯化?纯化及浓缩工艺应考虑哪些因素?纯化的病毒载体如何保存? (13)10、纯化后的病毒载体的质量控制检测需要考虑哪些参数? (13)11、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病毒载体的滴度测定?是否需要规定病毒载体的比活性?. 1412. 采用何种方法进行RCR/RCL 检测? (14)13、如何考虑病毒载体工艺杂质质量控制的要求? (16)14、是否要开展病毒载体的稳定性研究以及如何设定稳定性评价参数? (16)15、转导载体是否允许外包加工?如何控制外包加工的转导载体的质量? (16)五、建立可提供T 细胞的供体资质标准: (17)1、选择T 细胞供体的基本考虑是什么? (17)2、细胞供体(者)应进行哪些传染性疾病因子的检测?应采用何种方法检测?. 183、自体细胞供体是否必须要进行传染性疾病因子筛查和检测? (18)4、如使用可建系的细胞制备CAR-T 细胞,如何评估其供体及细胞的风险? (18)5、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开展供体资质的研究? (18)六、CAR-T 细胞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研究及检测 (19)1、CAR-T 细胞产品的生产工艺研究应考虑哪些因素? (19)2、如何定义CAR-T 细胞的批次及批量? (20)3、CAR-T 细胞产品的质量控制研究及检测至少应包括哪些项目?应如何设置这些质控项目更符合CAR-T 细胞产品的特点? (20)4、选择或建立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制定其每一检测项目的质量标准? (21)5、CAR-T 细胞产品如何留样更为合理?为便于质量检测及留样,是否可以将需在最终包装中检测的项目分装在非最终包装容器中? (25)6.是否要开展CAR-T 细胞稳定性研究? (25)七、CAR-T 细胞的非临床研究 (26)1、非临床研究的一般原则 (26)2、CAR-T 细胞产品的药效学研究 (28)3、CAR-T 细胞产品的药代动力学(药代)研究 (29)4、CAR-T 细胞产品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 (31)结束语 (35)参考文献 (35)起草单位及起草人 (38)参与提出意见及建议的单位 (38)CAR-T 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检测研究及非临床评价考虑要点一、引言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是指通过基因修饰技术,将带有特异性抗原识别结构域及 T 细胞激活信号的遗传物质转入 T 细胞,使 T 细胞通过直接与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相结合而激活,通过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素 B 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募集人体内源性免疫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而且还可形成免疫记忆 T 细胞从而获得特异性的抗肿瘤长效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R-T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的诊断和处置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技术发展迅速,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s)T细胞(CAR-T)介导的免疫治疗,对与B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得许多晚期的,复发性和难治性患者,重新获得完全缓解。
在CAR-T这种新型免疫治疗的部分病例中,可能出现一类特殊的临床综合症,这种综合症的发生,常表现有发热,低血压,缺氧,以及出现与血清中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显着升高有关的神经系统症状。
上述一系列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点改变被称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
目前,这种CRS现象的生物学性质大多尚未明确定义。
广告novoprotein病毒转导增强剂: NovoNectin (FN)
总结具有临床表现的CRS或重症CRS的诊断指标,主要包括:发热;特征性细胞因子升高;和临床毒性的存在(表1)。
并发CRS患者的典型发烧,通常在回输CAR-T细胞后约24小时开始并且可以持续数天。
然而,发烧并不总能够预示临床发生相关毒性的多少,严重程度和发病趋势。
已有的临床观察发现,至少7个细胞因子水平在血清中的增高与患者发生CRS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这些细胞因子是:IFN-γ (干扰素-γ),Fracktalkine (分形趋化因子),
GM-CSF (粒-巨噬细胞生长因子),IL-5(白细胞介素-5),IL-6 (白细胞介素-6),Flt-3L (人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和IL-10 (白细胞介素-10)。
7种细胞因子在需要治疗的重症CRS患者中,至少有2项比治疗前基线水平增高75倍。
重症CRS患者都出现了至少一个下述临床表现:缺氧,低血压,和/或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因此,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可以根据以下3项指标来确诊患者CRS的发生: 1. 持续发烧超过3天(~38 C°); 2. 选择性细胞因子升高; 3. 伴有临床毒性反应的证据。
Yang L et al.Sci China Life Sci. 2016 Mar 7. 上述标准可以将患者分为重症CRS组和非CRS 组。
非CRS组患者包括未发生CRS患者,也包括仅有低热和轻度细胞因子增高的轻度CRS患者。
重症CRS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和治疗干预。
非CRS患者仅需要常规观察和一般性对症处理。
重症CRS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6.7天
(SD=28.6;范围20-104天)。
非CRS患者平均住院15.1天(SD=18.8;范围:4-61天)。
Han W et al,Sci China Life Sci. 2016 Mar 24. 尽管在CAR-T治疗引起的严重副作用发生之前,检测血清CRS相关细胞因子,可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但是每天快速实时检测细胞因子,因技术上的限制并不现实可行。
研究发现,血清急性反应蛋白之一,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增减与CRS时患者
血清IL-6水平和IL-6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显著相关。
同样C-反应蛋白水平与类固醇药物对CRS的疗效显示了明显的负相关。
因此认为C-反应蛋白是预测CRS的一个良好指标。
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正常阈值预示具有CRS发生的高度危险性,C-反应蛋白测定的敏感性约86%,而特异性为100%。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的处理重症CRS产生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需要有效和强力的医疗干预。
通常包括血管活性升压药支持,呼吸机支持,使用抗癫痫药和解热镇痛药物。
尽管这些毒副作用令人担心,迄今为止,在正确有效的医疗处理条件下,临床上CRS已经是完全可逆性的。
采用大剂量类固醇激素相当于每天100mg以上强的松剂量,可以迅速逆转CRS的临床症状。
然而,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类固醇药物也能抑制CAR-T的体内增殖,使得使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CRS的患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影响CAR-T治疗的疗效。
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阻断性单克隆抗体药物(Tocilizumab)也可以用来治疗和改善CRS的毒副作用。
已有临床试验证明,阻断IL-6受体后能迅速解决CRS带来的毒副作用。
在3例CRS 患者中(患者血清中IL-6浓度增高达正常浓度的27-400倍),单独使用Tocilizumab 抗体后,患者发烧和CRS症状在1-3日内明显缓解,疗效与类固醇疗法相似,外周血检测显示Tocilizumab治疗对CAR-T细胞体内增殖没有影
响。
CAR-T治疗能引起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患者可能出现可逆性神经系统并发症。
包括神志不清和癫痫样症状。
患者可以发生渐进性的神志混乱,词语困难,失语,可最终发展到反应迟钝。
有些患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展到需要气管插管及机械辅助通气等措施,以便对呼吸道加以保护。
对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检查,CT和磁共振成像常无特别发现。
脑电图能确诊癫痫样脑电波活动,有助于指导抗癫痫治疗的处理。
腰椎穿刺脑脊液分析在部分有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发现有淋巴细胞的增多,通过进一步的定量定性分析,可见至少部分淋巴细胞是来源于CAR-T细胞。
然而,在许多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脑脊液中并没有检查出CAR-T细胞的存在。
CAR-T治疗引起的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通过及时的对症治疗和针对CRS 的有效治疗,通常可以逆转和消除神经系统并发症。
目前,成人难治性或复发性急性B细胞白血病只有经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有希望获得治愈的可能。
急性B 细胞白血病初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诱导疾病完全缓解。
为能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创造条件。
CAR-T疗法可以为难治性和复发性患者获得重新缓解的宝贵机会,成为目前能使这些患者通向适合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唯一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