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涵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铁路涵洞工程

目录

1、编制依据及原则 (3)

2、编制范围 (4)

3、工程概况 (4)

4、施工总体方案 (7)

5、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及工艺要求 (9)

6、总体工期和形象进度 (12)

7、主要材料的保证措施 (12)

8、创优规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12)

9、安全组织 (15)

10、工期保证措施 (32)

11、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的措施和方案 (33)

12、施工配合措施 (35)

13、常见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 (36)

14、雨季及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36)

15、上岗人员培训内容及考核办法 (37)

16、应急预案 (37)

1. 编制依据及原则

1.1 编制依据

1.1.1 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兰新线××至××段增建第二线涵洞施工图

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的铁道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铁

路工务安全规则》

1.1.4 国家和铁道部有关安全、质量、验收等方面的规范、标准、法规文件等;

1.1.5 《箱涵顶入法施工设计参考图集》

1.1.6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九版

1.1.7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桥涵》工字钢架空有关资料

1.1.8 铁路局关于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

1.1.9 施工现场勘察调查资料。

1.2 编制原则

1.2.1认真贯彻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批示、指令和要求。遵守施工规范和规程, 严格遵守规定的施工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

1.2.2 坚持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安全可靠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 降低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统筹安排施工, 做到均衡生产。

1.2.3 全面推行贯彻质量标准,并按照我单位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建立、运行质量体系,做到“层层按标准管理,人人按标准办事,事事按标准执行,处处按标准考核”。

1.2.4 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优化处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1.2.5 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已有设备,尽量减少临时工程,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投资经济效益。

1.2.6 切实贯彻环保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护的方针、政策、法令。注意水土保持、保护人文环境和文物、旅游资源。

1.2.7 节约施工用地, 少占或不占农田, 注意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1.2.8 强化精品意识,以“视昨天为落后,视精品为合格”的企业精神为指导,努力使本工程达到优良标准。向业主交一份优质的工程答卷,并以此作为对业主给予我方信任的答谢。

1.2.9 加强施工管理, 制定“创优”实施方案,全面推行GB/T19002-ISO9002贯标程序,把全部施工管理纳入受控状态。科学地组织施工, 做到“文明施工”、“优质高效”、确保工期。

1.2.10工程施工中, 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树立“精品意识”,将“我干工程必精品”的口号落到实处。坚持以“质量为本、用户至上、信誉第一”的宗旨, 创建“名牌”、创建国优工程。

2 编制范围

改建铁路兰新线××至精河段增建第二线×××右线绕行段,起讫里程为:K××+××~K××+××,本段共计涵洞44座。其中:矩型涵共9座(新建2座,接长7座);盖板涵2座,全为接长;框架涵1座(接长);圆管涵32座(接长26座,新建6座)。

3 工程概况

3.1 技术标准

3.1.1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1999;

《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TBJ105-88;

《铁路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5-2003;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94;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TB10401.1-2003;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TB10401.2-2003。

3.1.2试验规程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方法》TB10102-2004;

《填土密度湿度核子仪测试规程》TB/T10217-96;

《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3.1.3采用的规定、办法及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铁路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暂行办法》(铁建设[2004]45号)、《铁道部建设管理办法》(铁道部令第11号)、铁道部《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通知》(铁劳(1996)85号)、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问题的通知》(铁科教(2000)99号)、铁道部《关于印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铁办[2004]29号、《乌鲁木齐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乌铁总【2007】86号)。

铁道部现行有关设计规范、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院下达的有关技术文件、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图纸。

3.2 工程概况

本段涵洞工程分布在××至××区间11km线路上,平均约250米1座。多为1-1.5m和1-2.0m的圆管涵,使用功能为泄洪及灌溉,除便线K××+××~K××+×××两段内共6座圆管涵为新建外,其余均为从既有线两侧或一侧接长。盖板涵和矩形涵在本段数量共12座。

××至××区间地势平缓,路基施工多以填方为主,因此本段涵洞数量较多,具有“点多线长,工期紧张”的施工特点。

接长和新建的盖板、圆涵管节和矩形涵管节均采取集中预制分别安装,框架涵就地灌注利用现场搅拌站砼。施工时需拆除原八字墙,距既有线较近的接长涵,除有效支撑外还需采取线路加固措施,确保行车安全。既有涵为交通要道的,需采取临时方案保证一般车辆通行。

3.3 自然特征

3.3.1 地形、地貌

工程位于北疆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自然环境好,地势起伏小。

3.3.2 气象

本涵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准葛尔盆地,原离海洋,系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以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少雨多风,蒸发剧烈为特征。据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6.1~7.3摄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7~-17.5摄氏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6~25.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3~4摄氏度,极端最底气温-32.0~-38.0摄氏度,年平均蒸发量1624.0~2617.0mm,年最大降水量163.9~289.7mm,最大积雪厚度13.0~40.0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141~182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