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doc

合集下载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初中历史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初中历史

1922年10 月国王授权墨 索里尼组阁, 法西斯专政在 意大利建立。 图为墨索里尼 向意大利国王 致敬。
法西斯党徒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
(二)、日本法西斯化 1.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2.军部法西斯专政的逐步建立 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1933年危机中的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1/3 进出口贸易下降50% 失业工人达300万人 在业工人工资下降1/3以上 1/3的农民失去土地 工人农民斗争不断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沈阳。
1936年参加 “二二六”兵变 的本青年军官
1936年广田弘毅 上台组阁,标志着日 本建立了军事法西斯 专政。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卢沟桥。
说一说,法 西斯统治为什么 应受到谴责?
四、“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1.《德意议定书》和《反共产国际协定》 2.“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失业工人占1/3,达600万人
希特勒
(1889—1945)
纳粹党臂带
1933年1月希特
德国总统兴登堡任
勒出任德国总理。 命希特勒为总理后,接
见希特勒的合影。
图为1934年兴登堡逝世。此后,希特勒 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国 的 最希 高特 统勒 治走 宝上 座纳 。粹

德国国会纵火事件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二、反犹狂潮 三、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四、“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的形成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冲击 2.希特勒纳粹党的上台 3.纳粹党的恐怖独裁
1929—1933年危机中的德国 工业生产下降40.6% 农业生产下降30% 对外贸易缩减69.1%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设计人:刘英民使用人:学习目标:1、识记德、意、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及内外政策,了解德国纳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

2、通过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能够认识到法西斯势力的恐布统治严重地威胁世界各平,现在和平局面的来之不易,争当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

学习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学习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二、合作探究(群体智慧,能力提高,共同进步)比较美德两国摆脱危机的不同方式、原因及其影响:不同方式:②原因:③影响: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感悟历史)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而德日却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来摆脱危机,那么危机摆脱了吗?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作为中学生,你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哪些努力呢?四、巩固训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1、下列不是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表现的是()A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 B希特勒上台,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C残酷迫害犹太人 D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妄图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2、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不包括()A由法西斯控制政权 B对内实行独裁统治C对外推行侵略扩张 D疯狂扩军备战3.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下列没有被波及的国家是()A.日本 B.苏联 C.美国 D.德国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

法西斯主义曾经世界人民带来沉重灾难,历史上实行过种族灭绝政策的是()A.德国法西斯 B.意大利法西斯 C.日本法西斯 D.西班牙法西斯5.失业率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缩影。

针对右图中失业严重的状况,德国采取的主要应对措施是()A.建立法西斯专政B.加入“欧洲共同体”C.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D.寻求美国援助6.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CA.宗教纷争 B.美苏争霸 C.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D.地区冲突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摆脱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两种方式
美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 罗斯福新政 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第五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专政 的建立与恐怖政策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⑴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严重的打击了德国。 ⑵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以 希特勒 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 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2、建立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 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着手建立法 西斯独裁统治, 影响: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世界大战欧洲 策源地的形成。
五、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 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 马—东京轴心”,又称“轴心国集团”。
三、合作释疑 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有什么异同点?它们建立后 分别进行了哪些罪恶活动?
(1)相同点: ①背景同:都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②本质同: 都是反动的恐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2)不同点: 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 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 式夺取政权。 日本没有法西斯政党、没有突出的领袖,而 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政变来 控制政权。
பைடு நூலகம்
三、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 乱,工农运动高涨。 2、建立:墨索里尼趁机组织法西斯党,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 大利建立起来
四、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持者和集中地。 1936年2月日本军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政变失败, 结果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 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 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党,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打击,希特勒与纳粹党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日本二、二六兵变,季米特洛夫,共产国际“七大”,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英法美的绥靖政策,西班牙内战。

要使学生认识: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和发展的分析和认识,培养学生通过史料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而演变的政治危机,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是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两国反法西斯失败的主要原因。

重点和难点重点:两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反犹狂潮难点: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讲授新课、纳粹政权的建立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在三个法西斯国家中,意大利早在一战后就出现了经济衰退和政治混乱的严重局面。

利用这样的条件,墨索里尼在1922 年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墨索里尼加紧了世界范围的武力扩张。

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 年代下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威斯计划后大量流入德国的英、美资本。

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英、美抽走大量资本,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使德国成为首批牺牲者而很快卷入危机。

另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既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又不能以关税壁垒保护自己的国内市场,因此,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思考《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对德国造成了什么影响?)纳粹党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现实和《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打着当时流行的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煽动民族复仇情绪,骗取了社会各阶层日益广泛的支持,势力大增。

在此基础上,希特勒又乘机向对他夺取政权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垄断资产阶级靠拢。

对于政权武装力量的支柱——国防军,希特勒也极尽争取拉拢之能事,最终换取了他们的支持。

1933 年初,希特勒出任总理,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了政府,日本法西斯专 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标志性事件
国家 建立时间 1922年 建立者 墨索里尼 标志性事件 法西斯党徒进军罗马夺取政权

德 日
1933年
希特勒
纳粹党头目希特勒上台
1936年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阅读教材25页第一段并结合所学)
①《凡尔赛和约》引起了德国强烈的不满;
②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激化了社会矛盾。
③ 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趁势发展壮大。
2、德国法西斯建立的标志
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 总理大权于一身,并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 统治。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军部的强硬派
军部的强硬派控制了政府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本课知识结构
经济危机
德国 意大利 法西斯专政 日本
欧洲战争策源地
亚洲战争策源地
柏林 罗马轴心国集团 东京
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
3、法西斯政权特点
对内独裁统治,对外扩军备战。
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具体表现



1.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3.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4.掀起反犹狂潮。
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
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 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
据对美国犹太人的统计,有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65% 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 和博士学位。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1、历史背景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埋下了复仇主义的种子
经济危机
签署《凡尔赛和约》
领土 军事 政治 赔款
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允 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 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 (国联管理) 国不得设防。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有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 殖民地 日等国瓜分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 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 殖民地。
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
工业生产 对外贸易 工人失业 工人罢工 下降 缩减 人数 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日本
意大利
32.5%
33.1%
50%
300万
100万
19311934 1000多次 1931年 2415次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 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 殖民地。 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 力量。
法西斯专政:
对内镇压 对外扩张
“纳粹‛是什么意思?
演讲中的希特勒
这是1925年希特勒在 广播演说中的一幅照片, 他极富戏剧性的表情变化 加强了其滔滔不绝的演讲 的气势。在任何公开场合 的演说中,希特勒总能以 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 表演,引起听众们歇斯底 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 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 是非的能力。
希 特 勒 检 阅 忠 于 他 的 党 徒
纳 粹 党 旗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课件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课件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希 特 勒 上 台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 斯独裁统治。 ①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 并为一,集党、政、军权于一身,称 国家元首。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 共产党和进步人士。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希 特 勒 的 宣 传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希特勒的宣传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获得统 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 上的大力支持。 银 行 家 支 持 希 特 勒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②加深勾结军队,煽动民族复仇主义 和种族狂热等,纳粹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军 队 支 持 希 特 勒
国会纵火案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 所有政党。 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焚 书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二、反犹狂潮
原因: ① 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 反犹传统。 ② 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 从心理、思想上及其厌恶犹太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希 特 勒 的 书 《 我 的 奋 斗 》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法西斯头子希特勒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历史背景: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 世界经济危机,也严重打击了德国。 德 国 的 经 济 危 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的经济危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的经济危机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② 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严 重的政治危机。 对内:需要压制国内日益发 展的革命力量。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高涨。
日本 法西斯 的建立
背景 ★法西斯 势力篡权
军部
,通过恐怖手段逼迫政府法西斯化。
军部
侵略 1931 年侵略
内少壮派发动的“二二六政变”虽失败,但
新政府加紧对外
侵略 中国东北
的准备,世界大战的
,1937 年发动
军部 亚洲策源地 全面侵华战争
控制了新政府。 形成。

1937 年, ★法西斯 结盟
★ 内 外 政 策
⑵强化 内
⑶加强
⑷掀起大规模

撕毁
背景 意大利 法西斯 的建立
★夺权
政策
国会纵火案 专政机器 思想控制 迫害犹太人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 衰退 政治 中央政府 工农运动 1922 罗马 墨索里尼 实行独裁统治 罗马帝国
,进而解放一切工会和政党,实行独裁统治。 ,打进、迫害反法西斯和进步人士。 ,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的狂潮。 ,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战后经济 , 混乱, 瘫痪, 组织法西斯政党, 组织法西斯政党, 年向 进军,夺取政权。 进军,夺取政权。 对内 ,对外企图恢复 的疆界。 由于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非常大。 法西斯势力集中在
希特勒 纳粹 欺骗宣传
年,
党,利用人们的不满趁机崛起。
骗取人民的信任。
⑶还得到了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⑴ ★ 夺 权
⑵不久,

1933 纳粹 希特勒 纳粹
党在大选中获胜,党首
希特勒
成为新政府总理。
又攫取总统权力,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元首。
党夺取德国政权,标志着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1、思考探究: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如何建立?观察分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如何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什么严重威胁? 2、议论解疑综合归纳: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相同吗?试比较其异同。

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唯物史观: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教学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出示《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分析: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

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超过八百万,1930—1934年出现了1000多次工人罢工,对外贸易额在直线下跌,缩减70%,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有关内容,思考、讨论: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怎么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如何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归纳。

(1)历史背景。

结合《1932~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

指导学生阅读p25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

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

③加紧勾结军队。

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教师充分利用有关课件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全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32017-05-13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1、思考探究: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如何建立?观察分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如何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什么严重威胁? 2、议论解疑综合归纳: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相同吗?试比较其异同。

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唯物史观: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教学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出示《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分析: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

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超过八百万,1930—1934年出现了1000多次工人罢工,对外贸易额在直线下跌,缩减70%,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有关内容,思考、讨论: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怎么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如何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归纳。

(1)历史背景。

结合《1932~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

指导学生阅读p25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

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

③加紧勾结军队。

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教师充分利用有关课件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全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32017-05-13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1、思考探究: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如何建立?观察分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如何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什么严重威胁?2、议论解疑综合归纳: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相同吗?试比较其异同。

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唯物史观: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教学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出示《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分析: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

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超过八百万,1930—1934年出现了1000多次工人罢工,对外贸易额在直线下跌,缩减70%,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有关内容,思考、讨论: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怎么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如何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归纳。

(1)历史背景。

结合《1932~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

指导学生阅读p25教材小字部分内容,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

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

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

③加紧勾结军队。

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

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教师充分利用有关课件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全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32017-05-13点击::第一范文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

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过程方法:1、思考探究: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如何建立?观察分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如何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什么严重威胁?2、议论解疑综合归纳:德国、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相同吗?试比较其异同。

在师生共同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唯物史观: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2、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警惕法西斯主义重新抬头。

教学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而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课课题-──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纳粹政权的建立出示《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分析: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