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研究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研究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研究

XXXXX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姓名:XXXXXXXXXX

学号:

专业:临床医学

年级:二○○九级

层次:专升本

完成日期:2011.7.23

指导教师:XXXXXXXXXX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葛根素 (Puerarin)系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物,其化学名为 8-β- D葡萄吡喃糖 - 4, 7 二羟基异黄酮。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扩张血管、降血糖、血脂、抗氧化,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本文将从药理作用及治疗心脑血管、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健词:葛根素;药理;临床应用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葛根素中含有六种黄酮成分,其化学名为 8-β-D葡萄吡喃糖- 4,7 二羟基异黄酮。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扩张血管、降血糖、血脂、抗氧化,保护心、肝、肾等方面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

1. 药理作用

1.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葛根素可明显扩张正常和痉挛的冠状血管,使血流量增加。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1]。慢性缺氧损伤可导致心肌酶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且与病情程度成正比,而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其改变。其中有效成分黄酮苷,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自律性降低,不应期延长,故在临床上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均能延长豚鼠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PD),并发现此作用是通过抑制外向整流 K+ 电流完成的。马佳佳等[2]发现,葛根素呈现内皮依赖性舒血管效应,该作用与一氧化氮(NO)系统等有关。其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降低缺血与再灌流时心肌的氧消耗量与心肌水含量。

1.2.改善肾功能

葛根素可通过扩血管及抗凝作用来改善肾小球的血流供应及滤过,还能降低其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刘淑霞等[3]采用链脲佐菌素(65mg/kg)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发现葛根素用药组肾皮质 MMP-10, TIMP-1 mRNA 蛋白的表达降低明显,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也说明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1.3.解酒及肝保护作用

张兆志[4]等用葛根素注射液对 90 例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并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葛根素,能使患者迅速清醒,缩短病程,且效果

确切可靠,副作用小。也有研究表明,葛根素能明显减轻中毒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 ALT和 AST[5]。此外,其可通过抗氧化等途径减轻对肝细胞的损害,因此可用于有机磷中毒的辅助治疗[6]。

1.4.促进骨形成

有研究报道,葛根素具有减少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而在刺激子宫组织增生不良反应方面远较雌激素为轻-。有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发现葛根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分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 OPG、mRNA 的表达[7];对 ALP 活性也有较好的刺激作用,这就提示葛根素具有提高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功能[8]。

1.5.抗氧化活性作用

葛根素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它可以阻断脂类的自动氧化过程,能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 OH),抑制红细胞膜、肝、脾、脑组织的氧化损伤,说明葛根素可用于生物膜免受氧化损伤[9]。其通过抗氧化与提高 NO含量,可抑制在灌注后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损伤[10]。此外,葛根素可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所致衰老退行性病变[11]。

1.6.降血糖、血脂作用及血粘度作用

用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大鼠,结果表明其既可有效控制糖浓度,又可阻止蛋白糖基化的进程,减少血清糖基化物的形成,下调其受体表达。提示葛根素有降低血糖、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血管发症的作用[12],还可在一度提高肺组织中 SOD的活性,从而减轻糖尿病致肺微和肺组织结构的损伤[13]。此外,有实验表明它还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14],提示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能明显改善急性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作用和抑制异常增高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且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2.临床应用

1.1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俊荃〔l2]将常规组给予消心痛10mg/次,3次/d;依那普利 5mg/次,2次/d;美托洛尔25mg/次,2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次,1次/d,治疗4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5)。陶向辉〔13〕等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治疗组59例,葛根素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ICAM-1、TNF的水平,而且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在

传统治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葛根素可使患者心绞痛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心电图改善明显,表明葛根素可显著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其心电图表现,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应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2治疗脑血管系统疾病

章金梅[14]等将13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S例,治疗组静滴葛根素注射液与纳络酮,对照组静滴盐酸培他定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行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血液流变学参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葛根素注射液联合纳络酮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改善血液砧稠度。何俊标〔15]将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90例;治疗组50例给予葛根素静脉滴注,20d为一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20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葛根素注射液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理想药物之一。

褚长荣〔16〕将治疗组用葛根素注射液250ml静滴2次/d,共14d;同时口服天舒胶囊4片,3次/d,共12周。对照组予5%葡萄糖液250ml+丹参注射液30ml静滴1次/d,共14d,同时口服天舒胶囊4片,3次/d,共12周。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0.31士1.23)h和(20.92士1.46)h,每月发作次数为(4.94士1.26)次和(4.86士1.39)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头痛持续时间分别为(n.31士2.23)h和(17.23士1.96)h,每月发作次数为(3.13士1.01)次和(4.52士0.94)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表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舒胶囊具有协同作用。对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疗效。

1.3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张云峰〔17〕等整理临床资料,统计应用葛根素联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112例,治疗2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显效58例 (51.79%),好转42例(37.5%),无效12例(10.71),总有效率为89.29%;结论:二者联合能提高组织血液灌流量,改善缺氧状态,恢复周围神经有功能。

1.4治疗急性乙醉中毒及双硫仑样反应

赵湘娥〔18〕将56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合治疗;纳洛酮组26例单用纳洛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症状消失和重症清醒时

间。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重症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纳洛酮组(尸均<0.05)。结论: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是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有效药物,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葛根素作为葛根中含量较多的有效成分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药效明确,安全低毒,临床应用广泛,且葛根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葛根素的广泛应用研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倪秀芹,李星,赵玲辉等.葛根素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梗死部位胆碱能神经支配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12):968- 970

[2]马佳佳,马恒,王跃民等.葛根素对大鼠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 (24):2231- 2234

[3]刘淑霞,陈志强,何宁等.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MMP- 10 与 TIMP- 1 表达的影响[J].中草药,2004,35(2):170

[4]张兆志,王利红,李广琪等.葛根素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 90 例临床疗效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15(2):143- 14

[5]孙霞.葛根素治疗慢性酒精中毒 68 例疗效观察[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7:291- 292

[6]杜艳秋,赵敏.葛根素对敌敌畏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国腹部疾病杂志,2005,5(6):408- 409 [7]郭辉,刘奕深.葛根素对大鼠成骨细胞代谢调控机制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医药,2008,28(1):48- 50 [8]藏洪敏,陈尹长,刘亦恒等.葛根素对成骨细胞生物学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47- 1949

[9]张元荣,蒋企洲.葛根素的抗氧化活性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5):92- 93

[10]郝卯林,徐正价,王方岩等.葛根素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5,35(2):92-95

[11]徐晓虹.葛根素抗 D- 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66

[12]高俊荃.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09,37(l):67.

[13]陶向辉,郑定容,周伟.葛根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

察[J〕.中医中药,2009,6(7):81-82.

[14]章金梅,曾宪恩.葛根素联合纳络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

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5):59一60.

[15] 何俊标.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

医学,2009,15(3):1.

[16] 褚长荣.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3):4113.

[17]张云峰,郭先科.葛根素联合丁咯地尔治疗 DPN112例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5(l):47-48.

[18]赵湘娥.纳洛酮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乙醇中毒的疗效观

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1464-1465.

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作者:佚名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4 更新时间:2002-7-12 [关键词]: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临床应用 健康网讯: 艾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i.et Vant的叶。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具有浓烈香气,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春夏间花未开时采摘,晒干生用或炒炭用,捣绒为艾绒。苦辛温,归肝脾肾经。艾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中医别录》。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血,安胎,杀虫止痒等作用,用于虚寒出血,尤宜于崩瞩。本文就艾叶的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作如下综述。 药理作用的研究 抗菌抗病毒作用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浸剂,艾叶烟熏和艾叶油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支原体作用。叶春枚等观察了艾烟熏的抑菌作用,发现艾烟熏20 min后可抑制金黄色葡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熏30min 可抑制大肠杆菌,熏50min可抑制绿脓杆菌。曹仁烈等观察到艾叶水混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立包毛癣菌、革兰氏黄癣菌、羊毛状小芽孢所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艾叶有较好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其中尤以平喘作用量为显著。有研究表明艾叶油能直接松驰豚鼠气管平滑肌,且随剂量加大,作用亦增强。0.5mg/ml的作用强度与异丙肾上腺素0.125mg/ ml相当;也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和组胶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艾叶油不论灌胃,肌肉注射或气雾剂对豚鼠由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药物性哮喘均有平喘作用。 止血与抗凝作用张学兰等人研究了炮制对艾叶主要成分及止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艾叶加热地制后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炒炭或烘制后对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时间有显

艾叶药理作用的研究

艾叶药理作用的研究 作者:常思琪宇文亚换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 1.概述: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ev.l et Vant的干燥叶,《别录》《药性论》《本草纲目》等书中对其都有记载,以湖北蕲州地区产者最为著名,称蕲艾。性味:苦,辛,温,入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镇咳平喘及安胎等功效。艾叶含挥发油,油中有桉油素、B-石竹烯、A-萜品烯醇、芳樟醇等,并含多糖类物质[ 1]。大量的药理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与抗凝血、免疫调节、抗过敏、镇静、护肝利胆等作用[ 2]。研究目的: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机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的意义:目前对艾叶的提取物或挥发油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对它的有效部位研究很少,这不利于艾叶的开发应用。在对艾叶的药理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艾叶有护肝利胆作用,但剂量过大时可引起黄疸,这就需要加强对它的毒理学研究。同时艾叶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艾叶在传统针灸(艾灸)中的药理作用有待于学者的进一步深入研究。选题的依据:在药理作用研究方面,众多的药理实验已证明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镇静、抑制心脏收缩及降压等作用。从而使艾叶的应用范围在传统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并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方法: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式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临床一些疾病治愈案例的统计。 2 艾叶药理作用的研究 (1)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研究表明艾叶油灌胃给药或气雾吸入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并呈剂量依赖保护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引起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气道流速改变;抑制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和促进小鼠气道酚红排泄,故此认为艾叶油具有扩张支气管、祛痰和镇咳作用。另有研究发现艾叶油能抑制致敏豚鼠气管Schultz- Dale反应,明显降低氨甲酰胆碱或组胺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pD2值,抑制大鼠5-羟色胺和被动皮肤过敏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反应;拮抗SRS-A对豚鼠回肠的收缩;抑制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因此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这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气管炎作用机制之一。 (2)对肝胆系统的作用 艾叶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能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艾叶油混悬液十二指肠给药,可使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增加;艾叶油十二指肠给药,可使正常小鼠胆汁流量增加20%,显示明显利胆作用。

生长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生长激素(GH)在正常的心血管生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采用小剂量的生长激素补充疗法,同时也可以保持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这些研究尚在进行中,但是已经有临床研究可以证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可减轻生长激素疗法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生长激素;心血管疾病关系 1临床资料 本组共62例病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在46~70岁,平均年龄为55.46岁,其中,冠心病12例,脑血栓10例,心脑血管疾病35例,其余病例5例,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都过高,临床伴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2 结果 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随机抽取病例,一组病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案,一组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应用生长激素配合,结果显示,临床中配合生长激素的患者心力衰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心脑血管疾病又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年龄越大,患病几率就越高。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40 %~45 %的患者在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 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在正常的心血管生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采用小剂量的生长激素补充疗法,同时也可以保持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这些研究尚在进行中,但是已经有临床研究可以证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可减轻生长激素疗法的不良反应。通过从生长激素分泌过量和不足的患者身上我们得知了生长激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病理和生理上产生的重要性。 生长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生长激素对舒张功能影响不大,但可以使健康人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心输出量增加。Cittadini等[1]研究显示,β-受体的密度、亲和力等都没有改变。 心脏对过量生长激素引起的压力和容量的超负荷状态能够产生适应,左室的射血分数没有相应增加,说明心功能储备受损。生长激素对舒张功能影响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对人的心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心率加快有明显疗效。 timsit等[2]研究显示心脏V3肌球蛋白异构体(isomyosin)浓度相对于V1肌球蛋白异构体增加。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可以采取给予生长激素补充治疗,这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精兵的相关危险因素。向心性肥厚主要是因为生长激素过量对心脏引起的容量和压力的超负荷,向心性肥厚到了晚期会出现心力衰竭现象,其余时候不会引起心室内径变化。 支持性的研究报告。生长激素对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是证明生长激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利研究报告。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待选药物,生长激素在临床上是有数据证明的,也是可利用的。

艾叶提取物的作用和 临床应用

艾叶提取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李平前言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 Art emisia ar gyi Livl. et vant ) 的干燥叶, 其性味辛、苦、温, 归肝、脾、肾经。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效【1】。临床上用以治疗少腹冷痛, 经寒不调, 宫冷不孕, 吐血, 衄血, 崩漏经多, 妊娠下血、消化道肿瘤、肺癌、甲状腺肿瘤、胰腺癌、外治皮肤瘙痒。该药用植物虽然在民间习用已有几千年历史, 但对艾蒿的药用成份进行科学分析和利用, 则始于近代。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 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2】本文仅就艾叶提取物在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主体 1化学成分研究 1.1 挥发油艾叶含挥发油(0.45-1.00) % ,从中鉴定出2 - 甲基丁醇、2- 己烯醛、三环萜、α-侧柏烯等60 种成分。从山东崂山产野生艾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4 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α- 侧柏酮、α- 水芹烯和香茅醇等。又从全株的挥发油中分得水合樟烯、1 ,4 - 桉叶素、蒿属酮、辣薄荷酮和羽毛柏烯等32 个成分。1.2黄酮类成分 5 ,7 - 二羟基- 6 ,3′,4′- 三甲氧基黄酮、5 - 羟基- 6 ,7 ,3′4′- 四甲氧基黄酮、槲皮素和柚皮素等。

1.3 桉叶烷类成分柳杉二醇,魁蒿内酯,1 - 氧- 4β- 乙酰氧基桉叶- 2 ,11 (13) - 二烯- 12 ,8β内酯、1氧- 4α- 乙酰氧基桉叶- 2 ,11 (13) - 二烯- 12 ,8β- 内酯 1.4 三萜类成分α - 及β - 香树脂醇、无羁萜、α- 及β- 香树脂醇的乙酸酯、羽扇烯酮、粘霉烯酮、羊齿烯酮、24 -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酮、西米杜鹃醇和3β- 甲氧基- 9β,19 - 环羊毛甾- 23 ( E) 烯—25 ,26 -二醇。 1.5其它成分β- 谷甾醇、豆甾醇,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和反式的苯亚甲基丁二酸等。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菌、抗病毒 艾蒿在体外对炭疽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艾叶的水浸剂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艾叶烟熏患处有明显抗菌作用, 使空气中菌落数减少, 完全抑制化脓菌的生长。艾叶烟熏对腺病毒、鼻病毒、疮疹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抑制作用【3】,刘巍等【4】将艾叶用水提取,用其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证明艾叶水煎液对这5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2.2 抗肿瘤 刘延庆等【5】采用MTT法观察艾叶的各种提取物对多种人癌细

精选-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大黄的药理作用 1.1致泻作用 大黄自古以来即用作泻下药物, 大黄素和番泻普等是其致泻的主要成分, 其中以番泻普的作用最强, 一般在服药后6 ~10h出稀便。番泻肠道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黄酸蕙酮有以下药理作用:①具有胆碱样作用, 大黄酸蕙酮可刺激大肠载膜, 可兴奋肠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 使肠蠕动增加而泻下; ①通过抑制肠细胞膜上Na﹢一K ﹢一ATP酶, 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的离子主动转运, 阻碍N a + 转运吸收,使肠腔容积增大, 肠内渗透压增高, 保留大量水分, 反射性地使其推进性蠕动幅度增强, 刺激肠载膜分泌, 促进排便, 临床用于: 大便燥结, 热结便秘, 单用作用缓和, 可提高结肠中段和远端能力, 增强肠推动, 常以复方应用, 依据辩证选用大承气汤、黄龙汤、温脾汤等加减应用, 可加速滞留于肠道的病原体毒素和多种肠源性有毒物质排出, 达到以通为补的目的. 1.2 免疫调控作用 对内毒素诱生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内毒素血症时, 大黄也可减低内毒素血症的阳性率及血浆内毒素浓度, 抑制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 减少细胞因子的过度分泌, 防止或减轻急性感染中可能出现的内毒素血症, 可以起到保护器官, 降低病死率。对自细胞介素( IL )及淋巴细胞的影响: 大黄素可以抑制不同有丝分裂原( ConA ) 刺激脾细胞增殖反应, 抑制C onA 诱导白细胞介素一2 的产生, 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 1.3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 大黄对多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其中对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最敏感。幽门螺杆菌(HP)是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及溃疡的病因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大黄中的游离蕙醒类衍生物刊钊P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蕙醒类衍生物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问产物的氧化、脱氢、脱氨,并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影响了幽门螺杆菌芳胺乙酞转移酶的活性。另外大黄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与保护胃载膜细胞也有一定关系.醒类衍生物中的芦荟大黄素对带状疤疹病毒、假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均有灭活作用,同时大黄对艾滋病(AIDS)病毒H lV--R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对霍乱毒素有对抗作用。 l.4止血作用 大黄有明显的促进血凝作用和微循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血管脆性,能使血小板、纤维蛋白质增加,可缩短出血和血凝时间,对治疗血实热而引起的吐血、衄血、便血和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齿龋出血等均有令人满意的疗效。大黄所含儿茶素、没食子酸可使血小板载附性和聚集性增加,有利于血栓形成,降低抗凝血酶IV和纤溶酶活性,使纤维蛋白原增加,血管的收缩活性增加,血黏度上升,促进血液凝固。 1.5心、脑血管作用 抗凝血、降血脂、降胆固醇大黄可通过渗透效应,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

精油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艾草精油 艾草精油 - 简介 艾草精油是从艾草的叶子、茎的提取物,挤压法和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 性芳香物质。艾草精油未经稀释一般最好不要直接使用。精油的挥发性很强, 一旦接触空气就会很快挥发,也基于这个原因,精油必须用可以密封的瓶子储存,一旦开瓶使用,也要尽快盖回盖子。 艾草精油 - 功效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 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面部皮肤方面: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 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面部温灸次序:额头--太阳穴--眼部(瞳子胶、承泣、四白)--脸颊--鼻翼--嘴周--颌 尖--颈部--耳周 温灸方试:以下向上打圈,上有力下无力。面部时间10分钟!眼部时间3分钟 身体方面:可疏通经络、和谐肝脏、平衡阴阳、调整生理机能、增强人体的免 疫力、强身健体。 腹部用精油按摩完之后进行温灸。温灸方式:用温灸棒在腹部来回滚动,再点 脐周穴点,(归来、气海、关元);时间:15分钟 艾草精油 - 适用范围 颈椎病,风湿类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等痹症。 艾草精油 - 使用方法 打开瓶盖,即可使滚珠在疼痛的部位来回滚动,既起来按摩作用,活备效果更好。然后反复揉搓至吸收,揉擦二至三遍,配合艾灸,效果更好。 艾草精油 艾草精油的主治功效,理气血,温经脉,祛寒湿,止痛,抗菌,消炎,激励消 化腺,镇咳化痰,促循环,补气,提升免疫力 痛经:取本品5滴左右调和10ML植物油在下腹部进行按摩,可以温经脉促进 腹部血液循环,具有很好的通经效果,缓解由于宫寒引起的经痛问题(可在经期

艾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艾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06-03 16:17:00 ] 作者:王新芳董岩孔春燕编辑:studa20 【关键词】艾蒿 关键词:艾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艾蒿Artemisia vulgaris L.,也称艾叶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艾蒿为我国传统中药,以叶入药,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是妇科常用药之一。艾蒿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效[1]。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该药用植物虽然在民间习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对艾蒿的药用成份进行科学分析和利用,则始于近代。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艾蒿在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报道。本文仅就艾蒿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 艾蒿的药用部位是艾叶,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2]。 1.1 艾蒿挥发油类成分的研究艾蒿全草的挥发油含量为0.20%~0.33%[1]。1985年朱亮锋等[3]首次报道了艾蒿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以1,8-桉叶素为主体化合物的挥发油(39.45%)近40种成分,主要为α-侧柏烯、蒎烯、莰烯、香桧烯、1-辛烯-3-醇、对-聚伞花素、1,8-桉叶素、γ松油烯、樟脑、龙脑等。顾静文等[4]报道的艾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1,8-桉叶油素(35.40%)、1,4-桉叶油素(4.17%)、樟脑(5.52%)、等。艾蒿叶含挥发油约0.020% [1]。潘炯光等[5]从艾蒿叶中鉴定出2-甲基丁醇、2-己烯醛、三环萜、α-侧柏烯等60种成分。刘国声[6]从山东崂山产野生艾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4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α-侧柏酮、α-水芹烯和香茅醇等。各报道中艾蒿全草和艾蒿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含量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生长的地区、环境、气候、及材料采集时间等有密切的关联。

生长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生长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4-03T10:20:20.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艾山·依明1 吐尔逊阿衣·加拉力2 [导读] GH在心血管生理和病理中的重要性可以从GH分泌不足和GH分泌过量的病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艾山·依明1 吐尔逊阿衣·加拉力2(1新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 843000;2新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 843000)【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84-02 【摘要】生长激素(GH)在正常的心血管生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采用小剂量的生长激素补充疗法,同时也可以保持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这些研究尚在进行中,但是已经有临床研究可以证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可减轻生长激素疗法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生长激素心血管疾病关系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2例病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在46~70岁,平均年龄为55.46岁,其中,冠心病12例,脑血栓10例,心脑血管疾病35例,其余病例5例,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都过高,临床伴有头晕目眩、心慌气短、记忆力衰退、四肢麻木、听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 1.1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可使健康人的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收缩末期容积减少。而对舒张功能影响不大。在动物模型对产生这种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GH对心脏的作用往往经由心脏局部产生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介导,后者增强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力是通过刺激Ca2+从终末池和有纤维膜下池中释放的结果。注意到大鼠心肌在GH作用下对Ca2+的反应性增强。Ito 发现IGF-1可使大鼠心肌细胞的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1的基因转录增强,因而使肌纤维增粗,收缩力增强。对垂体性侏儒大鼠的研究发现,尽管该大鼠对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性降低,但是β-受体的密度、亲和力等都没有改变。用GH治疗后,心功能得到改善,与心得安合用时疗效也没有改变。说明GH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与β-受体路径无关。 2 结果 GH在心血管生理和病理中的重要性可以从GH分泌不足和GH分泌过量的病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有病例分为两组,随机抽取病例,一组病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案,一组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应用生长激素配合,结果显示,临床中配合生长激素的患者心力衰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心脑血管疾病又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年龄越大,患病几率就越高。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40 %~45 %的患者在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 3.1生长激素(GH)。生长激素在正常的心血管生理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采用小剂量的生长激素补充疗法,同时也可以保持老年人的健康。目前这些研究尚在进行中,但是已经有临床研究可以证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可减轻生长激素疗法的不良反应。通过从生长激素分泌过量和不足的患者身上我们得知了生长激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病理和生理上产生的重要性。 3.2生长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生长激素对舒张功能影响不大,但可以使健康人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心输出量增加。研究显示,β-受体的密度、亲和力等都没有改变。 3.3心脏对过量生长激素引起的压力和容量的超负荷状态能够产生适应,左室的射血分数没有相应增加,说明心功能储备受损。生长激素对舒张功能影响不是非常理想,但是对人的心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收缩末期容积减少、心率加快有明显疗效。 4 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 4.1 充血性心力衰竭初步的研究表明,不论是GH水平正常还是分泌不足的CHF病人,短期应用GH治疗均可改善心功能,但也有相反的报道。目前尚没有大规模的GH治疗CHF的研究。 研究显示心脏V3肌球蛋白异构体浓度相对于V1肌球蛋白异构体增加。对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可以采取给予生长激素补充治疗,这有利于减少心脑血管精兵的相关危险因素。向心性肥厚主要是因为生长激素过量对心脏引起的容量和压力的超负荷,向心性肥厚到了晚期会出现心力衰竭现象,其余时候不会引起心室内径变化。 4.2 支持性的研究报告。生长激素对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是证明生长激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利研究报告。作为治疗心力衰竭的待选药物,生长激素在临床上是有数据证明的,也是可利用的。Fazio等[3]研究显示肺动脉压下降,心肌重量显着增加,冠脉血流量也增加,左室内径缩小,心肌能量代谢改善心输出量增加。研究显示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可改善心功能。研究显示生长激素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治疗的待选药之一。 4.3 不支持的证据。在对用快速心室起搏而诱发心力衰竭狗的研究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但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外周血管阻力却没有显着变化。研究显示生长激素对心肌功能疗效不大,仅可以扩张性心肌患者左室重量增加。 参考文献 [1]邓显昭.老年病人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0,21( 05):21-23. [2]刘必成.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逆流行病学现象[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2(3):183. [3]耿隽超,朱建华.他汀类药物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 (37) :286-288.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白花蛇舌草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 作者:康连香, 王瑛 作者单位: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462000 刊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英文刊名:CHINESE MEDICIN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OF CHINA 年,卷(期):2009,7(2) 被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5条) 1.任仁安中药鉴定学 1986 2.周建波.尤斯华.黄存礼白花蛇舌草的微量元素分析 1990(12) 3.秦风华.谢蜀生.张文仁白花蛇舌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z强作用 1990(06) 4.单保思.张金艳.杜肖娜白花蛇舌草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肿瘤活性[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05) 5.夏文娟.吴文涛.李淑君白花蛇舌草对联合化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2003(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洋.赵文静.孙敏.LIU Yang.ZHAO Wen-jing.SUN Min鹿鞭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展望[期刊论文]-中医药信息2007,24(1) 2.鲍志祥王氏保赤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12) 3.李宏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5,25(1) 4.孙增民.王德松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的影响[期刊论文]-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6) 5.焦柏魁.冯克玉仙人掌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概况[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5) 6.白世庆.刘艳红白头翁的药理研究及临床新用[期刊论文]-内蒙古中医药2007,26(7) 7.赵晓丽.路广晁半夏配伍应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举隅[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5,25(6) 8.李晋奇.王岚川乌配伍白芍的现代临床应用与药理研究浅析[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2003,21(12) 9.朱瑄大柴胡汤药理研究及临床新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17) 10.张丽颖.Zhang Liying银杏叶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近况[期刊论文]-中国药事2006,20(2) 引证文献(2条) 1.刘松雷天芝草胶囊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观察[期刊论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33) 2.张益勋.陈素红.吕圭源抗肿瘤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10(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75485976.html,/Periodical_zgzyyxdycjy200902066.aspx

葛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75485976.html, 葛根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李立夏李一凡胡晓丹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8期 摘要:葛根首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具有保护心脑血管、降血糖血脂血压、解酒护肝、抗肿瘤、抗氧化、止泻、增强免疫、改善骨质疏松、抗炎之功效,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内外关于葛根的有效成分及其所具有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葛根;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葛根是豆科植物葛的块根,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材,且属于国家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兼用资源,2005 年被世界粮农组织推荐为第六大类粮食作物。我国葛根资源相当丰富,有葛属植 物11种,大多分布在云南及其邻近省份和自治区,其中尤以野葛和粉葛分布最广。 葛根全身是宝,葛根中富含淀粉、膳食纤维、黄酮类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其含量因产地、品种而略有差别[1]。而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主要功能成分包括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甙类化 合物、三萜皂甙等。此外,葛根中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如铁、锌、磷、钾、钙、镁)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纤维素等。下面对葛根的药理作用进行阐述: 1.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口服葛根素能使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血糖明显下降,血清胆固醇含量减少,当选用最低有效剂量的葛根素与小剂量(无效量)阿斯匹林组成复方后,降血糖作用加强,且可维持24 h 以上,并能明显改善四氧嘧啶性小鼠的糖耐量,明显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且认为葛根素可能是葛根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成分。口服葛根煎液能对抗饮酒大鼠因乙醇所致的血中APOA-1 降低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升高现象。 2.抗氧化 葛根中的许多成分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如葛根中的葛根素可以不同程度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系,如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 氧化氢酶活性。王友川等[2]以糖尿病大鼠为模型,研究发现葛根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 大鼠的血糖、血肌酐、尿蛋白水平、肾脏中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过氧化氢酶含量以及肾脏组织形态。 3.增强免疫 葛根中的葛根素通过抑制蛋白在 mRNA 水平上被脂多糖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从而增强免疫。杨俊超等[3]进行葛根及其复方对重症肌无力大鼠肌力恢复和白细胞介素-4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葛根及其葛根复方可促进重症肌无力大鼠骨骼肌的肌力恢复,大鼠的

艾灸文化的起源与应用汇总

艾文化由来已久,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的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可见先人对艾的厚爱。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能治愈它。民间曾留传“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颜语。可见,人们对艾草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都肯定了它的药用价值。现在祖国医学的发展步履艰辛,很多人对中医感到迷惑,曲解它的理论。像中药的炮制、配伍,独特的药性理论,中医的辨病诊治都是我们先辈们留下的宝贵文化,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就像艾叶,古人用来辟邪,并不仅仅是迷信,也有它的科学所在。 除了“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午时节的“保健”有关。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且不说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也不说端午节最有气氛的划龙舟比赛,今天就说说艾叶这种神奇的植物和艾制品——“艾香”。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挂艾草,而且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悬于空中,或剪成虎形,妇人争相佩戴,用以辟邪驱瘴,因此也有人称端午节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全国均产,但以湖北蕲州“蕲艾”最佳。夏季花未开时摘,生用、捣绒或制炭用。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因此,我国民间常用艾叶挂在门窗上驱虫杀菌。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味苦、辛,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 本品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症,由宜于崩漏。本品又能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经,为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克胞宫之要药。同时又为安胎之要药。若将本品捣绒,制的艾条、艾柱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通达经络,是温灸主要原料。《名医别录》: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药性论》: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癣,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煎叶,主吐血。炒艾作馄饨,吞三、五枚。以饭压之良。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又捣末和干姜末为丸,一服三十丸,饭压,日再服,治一切冷气,鬼邪毒气,最去恶气。 《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

中药鲜药的研究应用

中药鲜药的研究应用 李璐瑒 前言:中医临床应用鲜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成就,但近几十年来,随着门诊量增大,药材保鲜技术落后,以致鲜药供应长期断档,绝大部分鲜药品种均以干品代之,因此许多临床医生对鲜药应用经验不足,学生所学知识几乎不涉及,导致鲜药应用日渐衰落。 摘要:本文主要概括了鲜药应用的历史、特殊作用、适应证、以及应用方法和储藏保鲜方法,以唤起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鲜药应用的重视。 关键词:鲜药、鲜药应用、鲜药保存 一.中医应用鲜药的历史 早在秦汉时代就有鲜药临床应用的历史,两千多年来历代名医应用鲜药组方治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治疗温病、内科杂病及解毒、外治等方面疗效显著。 随着中医药理论的逐步发展,人们认识到各种药物在应用上干品与鲜品的性味及功效有的相同有的相近,而有的差异较大,不能混而论之。于是在中药炮制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味药有生熟鲜等诸多品种,它们有着不同的临床作用。 历代临床应用的鲜药,根据用法大概可分为三类,其一为捣烂外用,其二为捣取或榨取自然汁内服或外用,其三为水煎煮内服。以下为一些古代医术中记载的鲜药应用实例: 早在古医籍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即记载了取薯蓣的自然汁,浸渍干燥药材茎后制成药浆饮服,说明在秦汉时期已将鲜药应用于临床。 汉代《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鲜药应用已多见,如生姜泻心汤等。 《肘后备急方》中卷三治疟病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渍没取汁尽服之”,青蒿必须鲜品绞汁,干品煎汤则效果不佳。 《千金药方》备急篇曾记载孙真人用鲜蒲公英治恶刺的亲身体会,生动至极。 《太平圣惠方》广集民间效方,使用鲜药得方剂甚多,如“麦门东饮子”中麦门东汁、生地黄汁、生刺蓟汁调服伏龙肝来治胃热盛所致之吐衄;马齿苋汁治小便热淋等。 鲜药应用于临床的高峰可以说是起始于中医温病学说理论的形成,并随温病理论不断发展完善,所用药种类逐渐增多,明清以来至解放初期渐达鼎盛。温病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和研究

XXXXX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姓名:XXXXXXXXXX 学号: 专业:临床医学 年级:二○○九级 层次:专升本 完成日期:2011.7.23 指导教师:XXXXXXXXXX

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葛根素 (Puerarin)系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物,其化学名为 8-β- D葡萄吡喃糖 - 4, 7 二羟基异黄酮。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扩张血管、降血糖、血脂、抗氧化,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本文将从药理作用及治疗心脑血管、糖尿病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健词:葛根素;药理;临床应用 葛根素(Puerarin)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葛根素中含有六种黄酮成分,其化学名为 8-β-D葡萄吡喃糖- 4,7 二羟基异黄酮。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葛根素可通过抗交感样作用、钙拮抗作用及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扩张血管、降血糖、血脂、抗氧化,保护心、肝、肾等方面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具有通络活血、抗氧化、益智作用。 1. 药理作用 1.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葛根素可明显扩张正常和痉挛的冠状血管,使血流量增加。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1]。慢性缺氧损伤可导致心肌酶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且与病情程度成正比,而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减轻其改变。其中有效成分黄酮苷,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强心肌收缩力,使自律性降低,不应期延长,故在临床上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不同浓度的葛根素均能延长豚鼠乳头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 (APD),并发现此作用是通过抑制外向整流 K+ 电流完成的。马佳佳等[2]发现,葛根素呈现内皮依赖性舒血管效应,该作用与一氧化氮(NO)系统等有关。其还能明显减少缺血引起的心肌乳酸的产生,降低缺血与再灌流时心肌的氧消耗量与心肌水含量。 1.2.改善肾功能 葛根素可通过扩血管及抗凝作用来改善肾小球的血流供应及滤过,还能降低其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肌酐。刘淑霞等[3]采用链脲佐菌素(65mg/kg)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发现葛根素用药组肾皮质 MMP-10, TIMP-1 mRNA 蛋白的表达降低明显,肾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也说明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结构和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1.3.解酒及肝保护作用 张兆志[4]等用葛根素注射液对 90 例酒精中毒患者进行治疗并作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重度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葛根素,能使患者迅速清醒,缩短病程,且效果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姓名: 万沙桐 专业: 药学 班级: 122 学号: 125242624 指导教师: 闫晓菲职称: 副教授 2015年04月02日 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制

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万沙桐指导教师:闫晓菲 摘要:硝酸甘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起重要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应用中有着或不可缺的地位,对于硝酸甘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和探讨。 关键词:硝酸甘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耐受机制;毒理作用 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Wan Shatong Tutor:Y an Xiaofei Abstract:nitroglycer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has or is the position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itroglycerin, this article will be introduc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nitroglycer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 Tolerance mechanisms; strychnos 1

药学专业论文题目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15.2011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某医院调查报告 26.某药厂调查报告 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35.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

37.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38.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39.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40.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 41.唐松草研究的现状 42.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 43.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44.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5.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46.绿色化学。 47.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48.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49.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50.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51.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52.甜菜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53.仙人掌研究概况。 54.枸杞子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55.猪毛菜的研究现状。 56.藜科植物菠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57.菠菜的研究进展。 58.玉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59.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60.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1.洋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2.薤白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3.大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4.苦碟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5.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66.西洋参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7.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8.红姑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69.中药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70.银杏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1.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72.枸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73. 洋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74. 玉米须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艾叶挥发油研究综述完整版

艾叶挥发油研究综述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最早正式记载于《名医别录》。作为药物,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挥发油类物质。艾叶的挥发油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消炎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867.)。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樟脑、龙脑、丁香酚等40多种物质(朱亮峰.艾蒿和蕲艾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云南植物研究,1985,7(4):443-445;潘炯光.艾叶挥发油的化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2,17(12):741-744)。其主要提取的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本文拟就近年来国内对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提取与测定方法、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1.艾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 挥发油的成分以小分子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此外还有脂肪族化合物,小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已鉴定出的萜类化合物有: 柠檬烯、α-蒎烯、β-蒎烯、α-萜品烯醇、β-萜品烯醇、莰烯、β-水芹烯、桉叶油素、α-水芹烯、崖柏酮、樟脑、龙脑、萜品烯醇-4、萜品烯醇

-5、反式-香韦醇、香芹酮、石竹烯、百里香酚、古巴烯、匙叶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何正友、张艳红、魏东、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08)脂肪族化合物有:十四烷酸乙酯、正十六烷酸、十六烷酸乙酯、亚油酸乙酯、(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苯丙酸乙酯、十八烷酸乙酯。芳香族化合物有:辛烷、2,4-二甲基庚烷、2,5-二甲基庚烷、3,4-二甲基庚烷、4-乙基庚烷、对对二甲苯、、1,3-二甲苯、壬烷、1-甲乙基苯、1-乙基-3-甲基苯、1,2,3-三甲基苯、甘菊环。 2.艾叶挥发油提取方法 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提取方法为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石油醚提取法。 2.1水蒸气蒸馏法 将自然干燥的艾叶粉碎后,取5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冷浸一段时间后按水蒸气蒸馏法(刘国声。艾叶挥发油成分的研究。中草药,1990,21(9):8-9)加热提取。回流分出挥发油,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钠干燥既得到挥发油产品。何正友(何正友、张艳红、魏东、郁荣华、袁慧慧、蓝闽波.三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8,08)等人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样品中初步鉴定了39个化合物,其艾叶挥发油所含化合物以小分子的挥发性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含量大于3%的化合物有桉叶油素、崖柏酮、樟脑、龙脑、反式-香韦醇、α-萜品烯

秦艽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篇名:秦艽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苏妃妃 专业年级:针灸推拿(20XX级) 学号:310XXXX032 邮箱:318XXXX20@https://www.360docs.net/doc/875485976.html, 电话:132XXXX4416 关键词:秦艽;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概述: 秦艽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粗茎秦艽的干燥根。主产于陕西、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载“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故名秦艽、秦纠。”;《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平。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生山谷”;《名医别录》“疗风”,“无问久新,通身挛急”;金·张元素《珍珠囊》“去阳明经风湿痹,仍治口疮毒”;清·张山雷《本草正义》“则治胃热,泄内热,而黄疽酒毒,牙痛口疮,温疫热毒,及妇人怀胎蕴热,小儿痛热烦渴等证”。 其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具有祛风湿、舒筋络、退虚热、清湿热等功效,传统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中风手足不遂及骨蒸潮热、小儿疮积发热、湿热黄疽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秦艽具有抗炎、镇痛、镇静、解热及保肝等作用,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广泛用于风湿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肛肠疾病及皮肤病等的治疗。现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将近年来该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本品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止痹痛。虽为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的通用药,但因其性微寒而兼清热、故对兼热者更宜。治风湿热痹之关节红肿热痛,常与忍冬藤、虎杖、黄柏等配用。共奏祛风湿除止痹之效;治风寒湿痹之肢节疼痛拘挛,常与川乌、羌活、川芎等祛风散寒止痛药配伍。靳皓文等[1]研究表明,甘肃秦艽提取物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及足肿胀、耳部红斑、尾部结节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甘肃秦艽提取物一方面直接抑制吞噬细胞产生释放前列腺素E2(PGE2),另一方面还可抑制环氧化酶2(COX2)活性从而降低炎症部位PGE2的合成释放。 2.镇静作用 秦艽碱甲小剂量对小鼠、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则有中枢兴奋作用, 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其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麻醉作用。较小剂量注射给药,即能抑制狗肠瘘因灌注氯化亚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 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这种抑制作用随剂量加大而增强。秦艽碱甲能提高大鼠(光热刺激法)的痛阈,但作用短暂;对小鼠(热板法)亦有镇痛作用,如与元胡索、草乌、天仙子等配伍,能使镇痛作用增强,作用时间延长;但与吗啡合用时,则无互相增强作用。 3.对心血管的作用(降血压) 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麻醉犬、兔的降压作用短暂,且使心率减慢。静脉注射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