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的作用
常用表面处理知识——水镀

常用表面处理知识——水镀水镀是一种电化学的过程,通俗的理解就是将需要电镀的产品零件浸泡在电解液中,再通以电流,以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沉积在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好的金属层的表面加工方法。
1.电镀的作用无论的水镀还是真空镀,电镀的主要作用如下所述。
(1)装饰表面,塑件电镀可以让塑胶件表面产生金属的光泽。
(2)防腐蚀,如螺丝表面电镀为了防止生锈。
(3)防磨损,如电镀硬铬可加硬电镀件的表面,使电镀件更耐磨。
(4)提高电性能,如镀铜与镀金能提高导电性能。
2.水镀的工艺流程水镀的工艺流程包括镀前出来、电镀、镀后处理三个过程。
镀前出来主要作用为清洁产品零件表面,为电镀作准备。
(1)镀前工艺流程大致为去应力——脱脂、水洗——粗化、水洗——中和、还原——浸酸、水洗——敏化、水洗——活化、水洗——化学镀、水洗——电镀。
(2)电镀工艺流程大致为镀前出来品——活化——镀底层——镀表面层——水洗——烘干。
(3)镀后处理一般为钝化处理及除氢处理等。
3.水镀适应的材料及镀层介绍能进行水镀的常用塑胶材料不多,最常见的是ABS,做好的是电镀级别的ABS,其他的常用塑胶如PP、PC、PE等都很难水镀。
(1)常见的镀层有铜、镍、铬。
铜:一般用于镀底层,俗称打铜底。
镍:银色,主要用于普通表面或者作为镀铬的前道工序。
铬:亮银色,用于高亮表面。
(2)常见度表面颜色有金色、银色、黑色、枪色。
金色:可通过镀真金及镀六价铬有(假金)来实现。
银色:可通过镀镍、铬、银来实现。
黑色:可通过镀黑铬、黑锌来实现。
枪色:可通过镀合金来实现。
(3)常见的电镀效果高亮、亚光、雾面、混合等。
高光:产品表面形成高亮的效果,常见的是银色。
实现前提为塑胶模具需要进行高抛光处理,注塑出来的了塑胶件通过镀光铬来实现效果。
亚光:产品表面形成一般光亮的效果。
实现前提为塑胶模具进行一般的抛光处理,注塑出来的塑件通过镀亚铬来实现效果。
雾面:茶农表面形成朦胧的效果。
实现前提为塑胶模具进行表面蚀纹或者喷砂处理,注塑出来的塑件通过镀亚铬来实现效果。
模具电镀的作用

模具电镀的作用
模具电镀技术是指电镀技术在模具上的应用,它利用电镀技术使模具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膜是一种有机或细粉末的涂层,为模具表面提供了各种加工性能。
模具电镀可以改善模具表面质量,改善微细结构,提高抗腐蚀能力,使模具表面抗磨损性好,改善模具耐热性能,从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减少模具维修率,降低生产成本。
模具电镀的作用除了能改善模具性能外,还可以美化外观,使模具表面更加光洁,具有光泽,既可以提高模具的美观度,也可以增加模具的市场竞争力。
模具电镀还可以用来加强模具的表面结构,提高模具表面的硬度,使其抗磨损性更好。
由于涂层的厚度可由客户自行调节,可以有效的控制模具表面的硬度,进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总而言之,模具电镀技术的应用有许多好处,可以有效的改善模具的使用性能,提高模具的表面质量和美观度,减少模具维修率,降低生产成本,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 1 -。
电镀出光的作用

电镀出光的作用电镀出光是指利用电解过程中的电能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使其在被电镀物体表面析出形成一层金属薄膜,从而赋予物体表面金属的光泽和耐腐蚀性。
电镀出光作为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电镀出光可以提供金属外观。
通过电镀出光,可以使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薄膜,这层金属薄膜能够增强物体的光泽和亮度。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通过对汽车零部件进行电镀出光处理,可以使汽车外观更加亮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电镀出光还能提高物体的耐腐蚀性。
金属薄膜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能够防止物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物体与氧气、水等物质的接触机会,降低了物体的腐蚀速度。
通过电镀出光处理,可以有效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提高物体的耐久性。
电镀出光还可以改善物体的导电性能。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通过电镀出光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薄膜,从而提高物体的导电性能。
这在电子器件制造、电路板制作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证电子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传输信号的稳定性。
电镀出光还能改善物体的硬度和耐磨性。
金属薄膜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能够增加物体的硬度和耐磨性。
这在机械制造、工具制作等领域非常重要,能够提高物体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然而,电镀出光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电镀出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金属资源,造成能源浪费和资源消耗。
因此,在进行电镀出光时需要注意环保和节能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电镀出光作为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镀出光,可以提供物体金属外观,提高物体的耐腐蚀性,改善物体的导电性能,增加物体的硬度和耐磨性。
然而,电镀出光也需要注意环保和节能问题。
通过合理的电镀工艺和控制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电镀出光的作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镀锌、镀铬等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

镀锌、镀铬等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我们都知道如今电镀技术在现代应用非常广泛,电镀可以让产品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等。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下:镀锌、镀镉、镀铬、镀镍到底有什么不同以及8种电镀工艺原理与特点汇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电镀,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中又分为镀铜、镀金、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具体工艺,在制造业领域尤其对镀锌、镀镉、镀铬、镀镍应用最广。
而这四者之间一定有什么区别的吧?镀锌:锌在干燥空气中比较稳定,不易变色,在水中及潮湿大气中则与氧或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氧化物或碱性碳酸锌薄膜,可以防止锌继续镀氧化,起保护作用。
锌在酸及碱、硫化物中极易遭受腐蚀。
镀锌层一般都要经钝化处理,在铬酸或在铬酸盐液中钝化后,由于形成的钝化膜不易与潮湿空气作用,防腐能力大大加强。
对弹簧零件、薄壁零件(壁厚<0.5m)和要求机械强度较高的钢铁零件,必须进行除氢,铜及铜合金零件可不除氢。
镀锌成本低、加工方便、效果良好锌的标准电位较负,所以锌镀层对很多金属均为阳极性镀层。
应用:在大气条件和其他良好环境中使普遍使用镀锌。
但不宜作摩擦零件。
镀镉:与海洋性的大气或海水接触的零件及在70℃以上的热水中,镉镀层比较稳定,耐蚀性强,润滑性好,在稀盐酸中溶解很慢,但在硝酸里却极易溶解,不溶于碱,它的氧化物也不溶于水。
镉镀层比锌镀层质软,镀层的氢脆性小,附着力强,而且在一定电解条件下,所得到的镉镀层比锌镀层美观。
但镉在熔化时所产生的气体有毒,可溶性镉盐也有毒。
在一般条件下,镉对钢铁为阴极性镀层,在海洋性和高温大气中为阳极性镀层。
应用:它主要用来保护零件免受海水或类似的盐溶液以及饱和海水蒸气的大气腐蚀作用,航空、航海及电子工业零件、弹簧、螺纹零件很多都用镀镉。
电镀蓝锌 作用

电镀蓝锌作用电镀蓝锌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将锌材料置于含有蓝色染料的电解液中,利用电流使锌材料上生成一层蓝色的氧化膜,从而达到保护材料和美化表面的作用。
电镀蓝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防腐蚀作用:蓝锌层能够有效地防止锌材料与外界氧气、水蒸气等物质的接触,从而减少了锌材料的氧化反应,延长了锌材料的使用寿命。
蓝锌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酸碱等化学物质的侵蚀。
2. 美观作用:蓝锌层呈现出独特的蓝色,能够为锌材料赋予一种时尚、高贵的外观,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蓝锌层具有光泽度高、颜色均匀的特点,能够增加产品的美观度,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3. 提升硬度:电镀蓝锌的过程中,锌材料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具有一定的硬度,能够增加锌材料的表面硬度。
这不仅提高了锌材料的耐磨性和耐刮性,还增加了材料的抗变形能力,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4. 便于涂装:电镀蓝锌能够在锌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平滑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基底,便于后续的涂装处理。
无论是喷涂、粉末涂装还是电泳涂装,都能够在蓝锌层的基础上实现较好的附着力和涂装效果。
5. 环保作用:电镀蓝锌是一种无污染、无废水排放的表面处理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镀铬和电镀锌技术,电镀蓝锌不需要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能够节约能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符合现代社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需求,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表面处理技术。
电镀蓝锌通过形成蓝色的氧化膜,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和美观度,还能够提升锌材料的硬度和涂装性能,同时具有环保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镀蓝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各行各业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表面处理方案。
电镀钝化的作用

电镀钝化的作用
电镀钝化是通过电解反应将金属表面产生钝态膜,起到防腐、耐磨、耐蚀、增加导电性、美化等作用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
具体作用如下:
1. 防腐:将金属表面镀上一层慢速溶解的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化合物膜,形成一种致密无孔的保护层,从而使金属表面不受氧化环境的侵蚀和腐蚀。
2. 耐磨:电镀钝化后金属表面会产生有机致密覆盖层或涂层,可在表面形成一层坚硬、耐磨的保护层,增强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
3. 耐蚀:钝化膜对空气、水和化学物质的腐蚀具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够保护被处理的金属表面不被腐蚀。
4. 增加导电性:电镀钝化层能提高金属表面的导电性,降低接触电阻,减少电流损耗,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5. 防反射、美化:电镀钝化可将金属表面变得光滑并具有均匀的外观,同时还可防止金属表面的反射,美化产品的外观。
塑料件电镀的作用

塑料件电镀的作用
塑料件电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强金属质感:塑料电镀制品不仅可以实现很好的金属质感,而且能减轻制品重量。
在有效改善塑料外观及装饰性的同时,也改善了其在电、热及耐蚀等方面的性能。
2. 赋予表面特性:电镀可以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例如赋予产品以金属光泽而美观大方,还可以提高导电度、润滑性、强度、耐热性、耐候性等。
3. 增强功能性:电镀可以防止物品的防锈、防止磨耗,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寿命。
还可以防止热处理时渗碳、氮化,以及在尺寸错误或磨耗的另件上进行修补。
需要注意的是,电镀用塑料材料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机械性能、材料成本、电镀成本、电镀的难易程度以及尺寸精度等因素。
因此,塑料电镀制品的应用非常广泛。
电镀的作用

电镀的作用电镀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液使金属离子沉积在金属或其他导电物体表面的方法。
它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下面将详细介绍电镀的作用。
首先,电镀可以提高金属物体的耐腐蚀性能。
金属的本质是容易氧化的,例如铁容易生锈。
通过电镀,可以在金属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较强耐腐蚀性的金属薄膜,如铬、镍、锌等。
这样可以防止金属与空气或液体的接触,有效地延长金属物体的使用寿命。
其次,电镀可以改善金属物体的外观和装饰效果。
许多金属物体的表面粗糙、暗淡无光,不具备良好的外观。
通过电镀,可以在金属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光滑、均匀、有光泽的金属膜,提高其外观和装饰性能。
电镀还可以通过调节电镀时间和电解液成分等参数,控制金属膜的颜色和厚度,实现各种金属物体的表面处理和装饰。
此外,电镀还可以增强金属物体的导电性能。
有些材料的导电性能较差,不适合直接用作导电部件。
通过电镀可以在这些材料的表面形成一层高导电性的金属薄膜,提高导电性能。
电镀还可以修复已损坏的导电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
另外,电镀还可以实现金属物体的防磨损和硬度增加。
例如,在工业领域中,电镀铬常用于提高零件的硬度,并提高其耐磨性能。
此外,电镀还可以改善金属物体的润滑性能。
最后,电镀还可以用于金属物体的保护和修复。
一些珍贵的金属文物需要保护,可以通过电镀的方法,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性能的金属薄膜,保护文物不受氧化和腐蚀的侵害。
此外,电镀还可以修复已经受损的金属物体,如修复银器的破损部分等。
总而言之,电镀具有提高金属物体的耐腐蚀性能、改善外观和装饰效果、增强导电性能、防磨损和硬度增加、润滑性能、保护和修复等作用。
这些作用使得电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制造、电子设备、航空航天、珠宝制作等。
电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众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的作用
电镀作为工业中的表面处理工艺技术的一种,虽然不是主流,但不可或缺。
在很大程度上,现代工业的发展背后都有电镀工艺技术发展的支撑。
电镀在工业中的作用大致分为美观装饰、防护延寿、特殊功能等三大类:
1.1 美化产品美观,提升产品附加值
通过在基体表面电镀一层金属镀膜,赋予产品表面金属质感、仿古色等多种精美金属色,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在家居建材装饰等行业广泛应用,如:门锁、灯具、卫浴、家居装饰、工艺制品等。
常见的镀种有,镍、铬、仿金(黄铜)、黑镍、金、银等。
1.2 防护基体,延长产品寿命,节约金属资源
防护性电镀是电镀加工工艺中主要的工艺种类之一。
通过在基体表面镀覆一层薄而致密的耐蚀镀层或比基体电位负的阳极性镀层,以达到保护基体、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目的。
在装饰产品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防护型镀层广泛应用在汽车、轮船、机械等行业。
如:汽车轮毂、摩托车档泥板、机械配件、钢构等,代表工艺有多层镍铬、锌、锡等。
1.3 改变表面性质,获得特殊的表面性质
通过在零部件基体上镀覆一层薄的功能镀层,使产品获得某些特殊功能,也俗称功能性电镀。
功能性电镀也是目前电镀工艺中应用最多的工艺,在工业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子、材料、机械、航天等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代表的电镀工艺有镀金、银、锡、塑料电镀、化学镀等。
常见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
1)、提高产品的导电性:用最少的金属资源达到最大的功能效果,从而实现产品的工业化普及:在铜或锌合金基体镀覆一层金、银,使产品获得具有金、银的良好导电性能,低电阻性,实现单一贵金属产品不可能达到的工业应用。
此类工艺广泛应用与电子工业中,代表的电镀工艺有金、银、镍、多元合金等;
2)、提高产品的可焊接性:通过电镀一层锡铅合金,使得产品在不影响到导电、机械等功能的情况下,提高了产品的可焊接性能;特别是电子工业中机械组装种很重要的表面处理技术。
3)、使非金属材料金属化:塑料电镀是此类工艺的代表。
随着塑料电镀工艺的发展成熟,使得塑料等新材料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工业中的集成电路成为可能,推动了整个电子工业的发展,最具代表的就是PCB塑料电路板电镀工艺。
通过在塑料表面金属化后镀覆一层铜,再经过电路刻蚀后形集成电镀板。
现代的体积小,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均得益于此电镀工艺。
4)、提高产品的耐磨性能:此类电镀工艺的代表是镀硬铬。
铬具有非常好的硬度特性,通过电镀工艺在产品表面获得一层均匀的铬镀层,可使产品的表面耐磨性提高四五倍,此类工艺广泛应用于模具、工程机械轴、液压气缸等行业,大大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5)、非晶体记忆材料:化学镀Ni-P合金,通过改变P的含量,可以获得非晶体结构均匀的镀层。
现在电子工业中记忆储存产品的主要镀层均为化学镀非晶体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