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族集团传承体制

构建家族集团传承体制

中国家族企业“子承父业”传承模式的若干问题探析(一)

中国家族企业“子承父业”传承模式的若干问题探析(一) 摘要:家族企业的继承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首先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其中的两种理论模型。然后结合众多家族企业传承的案例,对中国家族企业采用“子承父业”这种传承模式的原因及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各自进行了论述。最后,简要介绍了未来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家族企业;接班人;子承父业;传承模式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主流,而以民营经济为载体的家族企业由于经济规模小、地位不明确,一直不受重视,使得我国对家族企业及其继任的研究一直相对滞后。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之后,我国第一代企业家已集体临近退出商业舞台,到了薪尽火传的时候,我国家族企业也正面临着权力的交接,理论的落后和实践需求的迫切,这也使得相关研究变得尤为有意义。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分析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西方,一方面是因为家族企业在西方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家族企业在西方存在历史比较长,西方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着手也比较早(西方对家族企业及其继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其中,主要的理论模型有亨得勒的角色相互调整理论,马修斯、摩尔和菲戈的认知归类模型,丢恩的焦虑分析模型及贝克哈德、戴尔、亨得勒等人

形成的系统理论模型。这其中以认知归类模型较有现实意义,以系统模型较为完善,它们对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也最有借鉴意义。 认知归类模型从心理学认知归类的角度阐述了继任过程,既有助于加深对继任过程的理解,同时有助于理解父辈和子辈各自不同的心理归类对其行为和继任过程的影响,所以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系统模型较好的阐述了家庭和企业两系统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对继任过程的影响,打破了把继任过程研究仅限于父子两人的局面,并提出继任过程是由一个个平衡走向不平衡和不平衡走向平衡的动态过程。因此是比较全面和完善的。 家族企业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企业形态,西方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模型对我国家族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应注意到,我国家族企业无论企业本身还是外部环境都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性。这些传承理论假设前提的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资本结构、中介结构以及有效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体系,目前在我国都还有待完善。这就给这些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对现实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之后,如何选择、修正和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模型为我国家族企业服务是我国学术界今后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中国家族企业采用“子承父业”传承模式的原因 1.文化传统方面。美国学者兰斯贝格认为,对父母来说,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永续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们一生所从事和建立的事业传递给他们的子孙,并代代相传,这是人类的天性(Lansberg,1999)。在中

国内家族企业传承案例

第十八讲国内家族企业传承案例(上) 李氏家族 鲁氏家族 茅氏家族 荣氏家族 其他家族 来自军队的启迪 前边讨论了历朝历代帝王的传承,只是以史为鉴;还介绍很多国外的案例,也可作为借鉴,未必是标准。那么我们国内是否有相对比较成功的家族式企业的传承案例呢?是否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披荆斩棘在走自己的路呢?当然也有不少这样的企业,我们把这些传承了若干代的家族式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一下总结。 李氏家族 1.李嘉诚 李嘉诚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是香港首富。1928年,他出生于广东潮州,因父亲去世非常早,李嘉诚14岁就辍学当学徒;1950年他筹集5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胶厂,生产塑料花;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他开始投资房地产,然后逐步涉及到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行业。现在,他的产业遍及全世界。李嘉诚及其家族身价约有110亿美元,在亚洲十大富豪中位列第4。 2.李氏家族的第二代 李嘉诚现在年近80岁,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泽钜,另一个叫李泽楷,李嘉诚对两个孩子的培养教育相当严格。他要求儿子在生活上必须克勤克俭,绝对不能因为家里有钱,而变得非常奢侈;在事业上,要注重名誉,一定要信守承诺;他特别教导儿子要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李泽钜和李泽楷八九岁时,李嘉诚召开董事会就让儿子列席会议听取父亲和各位董事讨论工作。 李泽钜和李泽楷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想到公司施展才华,李嘉诚却对他们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兄弟俩当时非常震惊,于是他们到了加拿大,李泽钜开设了地产公司,李泽楷成为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 两年后,两兄弟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以后,李嘉诚才把兄弟俩召回香港公司,但要求他们:“注重自己的名声,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诺言,这会有助于你们的事业。” 从李嘉诚对孩子的这种态度上,中国家族式企业的家长应该认识到娇惯和纵容会毁掉整个企业。 鲁氏家族 1.鲁冠球 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是铁匠出身,现在60岁左右。1969年鲁冠球出掌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厂长,靠作坊式生产犁刀、铁耙、万向节、石蜡铸钢等产品。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9年,鲁冠球调整战略,放弃次要产品,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到2002年,鲁冠球资产超过百亿元,营业收入118亿元,利税10.47亿元。 2.鲁氏家族的第二代 1971年出生的鲁伟鼎是鲁冠球的独子,很早就在集团的各种岗位轮岗,1992年底任集团副总裁,1994年出任集团总裁,5年后赴美读书,现任集团CEO。鲁伟鼎说:“父辈们创造了过去,经历着现在,还将继续走下去;而我们这一代踩着他们打下的基础,沿着他们开辟的大道前进,理应走得更好、更远。” 所以好的传承,会使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美国的企业是这样,日本的企业是这样,中国有一些企业也是这样。

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的法律设计

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的法律设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第一代企业家,但第一代企业家没有上一代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经验,在处理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方面的经验和信心很有限。如何对家族和个人的各种财富和资产进行法律方面的结构设计,从而达到保密、减轻税负、保护资产不受侵扰和财富传承的目的成为第一代企业家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作者就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的法律结构设计,作出了分析和解读。 家族财富规划的法律保障 家族财富规划的法律保障是指运用婚姻法、继承法、信托法、保险法以及离岸地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家庭财产的法律结构进行专业化设计。在设计方案中,通过私人财产信托、家族企业治理、家族基金的规划、设立与管理离岸信托、海外保险、环球基金、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等全球化传承工具结合股权设计、婚内财产约定、婚前财产约定、海外上市等法律方案,为家族成员提供更有效的家庭财产规划,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和情感的融洽。本文对集中常见的家族财富规划手段作出简要分析。 家族财富规划的模式 制定一部好的家族宪法 提到家族财富规划就得先了解家族宪法。家族宪法是一个家族治家传业的根基。拥有法国欧尚集团等众多企业的Mulliez家族很好地诠释了制度化的家族治理。 Mulliez家族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目前已经传承到第五代,有780名继承人,但家族仍然治理得井井有条。Mulliez家族的核心价值是家族统一,强调家族团结,任何希望参与家族企业的成员必须遵守一个家族宪章。除了核心家族价值,Mulliez家族还有一套成熟的家族治理机制。家族设有四大机构,四大机构相互形成监督制约,以家族利益为重,防止一人专断。 在各机构的协调下,对家族继承人的培养也有固定的流程。继承人首先应接受家族内部教育,通过严格的家族内部训练并得到家族顾问委员会的批准后,继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家族企业都是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给家族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和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中国的家族企业,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理性地分析家族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家族企业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打造百年企业,是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的重要责任。家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问题、代际传承问题等。 其中代际传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被认为是企业最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之一。代际传承影响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企业员工、股东、供应商、顾客、公众等,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企业的绩效。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陆续进入换代高峰,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正面临着代际传承的严重挑战,能否顺利进行权力交接,是关系家族企业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在开始部分,简单介绍了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接下来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相关理论做了回顾和评述,综合参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笔者分析了当代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内部性、有效性和不确定性,并指出目前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多采用于承父业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代际传承与组织演进、与企业绩效、与继任计划、与文化认知。家族企业组织演进有两条基本路径——公司化路径和网络化路径,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了公司化路径上,而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化路径和网络化演进过程中的代际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子承父业”是家族企业网络化的客观要求,在现阶段现有条件下,很可能是最优的权力交接方式。接下来,文章介绍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传承绩效的几个决定因素,如接班人的个人能力、家族凝聚力和继任计划的规范性。 继任计划是代际传承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西方国家企业常用的管理手段之一。通过对近几年国内部分家族企业交接班过程的分析,本文将继任计划分成了正式进入前培养和进入后培养两方面,结合方太集团的实例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合理有效的继任计划对代际传承所起到的正面作用。然而在中国研究家族企业,就不能不考虑到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家文化对中国人、中国

[vip专享]“娃哈哈”的家族企业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DD 管理咨询WWW.BEISTC.COM “娃哈哈”的家族企业传承创新与可持续 发展 一、“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中国人的勤奋、吃苦、强烈地追求财富的精神乃是财富增长的本源动力。这种精神使中国企业,尤其是形成“中国制造”鲜明特色的民营制造企业,在与全球范围内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本和速度优势。但是,伴随一代企业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初步完成,人们对企业的使命与价值观问题的思考却才刚刚开始。

DD 管理咨询WWW.BEISTC.COM 办企业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勤奋、努力、节俭之外,还有哪些精神因素能够长远地支撑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久?民营家族企业管理名家曾水良认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在企业中注入一种现代理性精神,是以程序化、规则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去取代民企与生俱来的家族化、个人化、神秘莫测化、感性化和原始化。而,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老板个人背景和出身不再是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唯一起决定作用的是正式的职务和标准的工作程序,“人”和“老板”的作用已经退居其次,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科学的组织架构、被严格执行的工

DD 管理咨询WWW.BEISTC.COM 作职责和正常的现代化组织管理运筹。 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与中国式“宗式经营哲学”的二元化经营管理理念的融合,将是娃哈哈“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二元化经营管理理念的融合之“痛” 1、宗氏父女经营管理理念: “后宗式”时代,面临着家业的传承问题,尤其是“宗式思想”经营哲学的传承;娃哈哈家族企业经过初创期发展、得以巩固后,现在摆在宗庆后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家业的传承,是传“家业”,还是传“思想”?如果将家业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问题研究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问题研究 摘要:从中国允许私营经济发展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也就是家族企业“接班问题”,于是就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状况,结合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做出对比分析,给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承模式职业经理人 1背景介绍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根据美国学者克林·盖尔西克的研究,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族所有或经营。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1995)也指出:大部分企业,包括美国和所有其他发达国家都是由家族控制和管理的。据统计,在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约有30%是家族企业,法国最大的200家公司中,有50%是家族企业,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王彬,2001),日本的中小企业95%以上是家族企业,在拉美,由家族建立和控制的大型企业在绝大多数产业中主导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2000年我国私营企业户数达到了243.53万,其中大约90%以家族形式经营。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也大量存在着家族式、泛家族式管理。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还是在中国大陆方兴未艾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都是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问题、权力传承问题等。其中权力传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被认为是企业最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陆续进入换代高峰,第一代成功的企业掌门人正面临着权力传承的严重挑战,能否顺利进行代际传承,是关系家族企业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

家族企业的传承要义

家族企业的传承要义 编者按:从创业、发展、成熟、衰退到结束,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传承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不应该是将家族企业拖入衰退的黑手,而是延续家族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基于此,无论是国内的家族企业还是从事家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都将传承放在一个愈加重要的位置上。本刊本期主题文章着眼于家族财富传承,邀约到在这一领域享有盛誉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先生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为读者解读家族财富传承问题,其中后两篇文章:《家族传承路线图》、《两个家族的传承故事》编译自范博宏教授与哥本哈根商业学院教授班默顿?班纳森(Morten Bennedsen)新作《家族企业路线图:长期规划中的资产和障碍》(The Family Business Map: Assets and Roadblocks in Long Term Planning)。 作者简介:范博宏,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及财务学系的联席教授,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主任。他于199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财务学博士学位。在200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前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范博宏的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是公司治理、家族企业治理,公司财务、与组织经济学。他对东亚的民营与家族企业有前沿的研究,特别是企业传承问题。他也是新兴市场企业财务与管理问题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多种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多种商业报刊杂志报道,包括《经济学人》,《英国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新财富》,及《21世纪经济报道》。他是数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香港研究资助局商学组评审委员会成员,及不定期担任世界银行[微博],OECD, 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咨询任务。 默顿?班纳森,André and Rosalie Hoffmann 家族企业的首席教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温德尔家族企业中心的教导主任以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他在家族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且他在继承以及持续性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其作品曾发表在诸如金融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杂志等顶尖杂志上。默顿?班纳森曾任丹麦商务部家族企业以及继任政策方面的顾问。此外,他还曾在私募基金、丹麦外交部、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其他机构和组织担任过咨询工作。他常给家族企业、公司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以及私募基金等机构就家族企业等问题进行演讲。 导语:华人家族企业的兴衰荣辱,取决于创业家族能否“看到”无形的长期价值,着眼于跨世代进行规划。 一听到家族企业这个词,最先进入你脑海的是什么?也许你马上会联想到各种影视剧中演绎的豪门恩怨,或是大家族中子女们为争权争钱的勾心斗角,或是主角不顾大家长的反对坚持追求爱情或工作的自由。无论种种,都成为大众对家族企业最直接的认知。然而,镜头对准的只是家族企业的一个侧面,不论企业还是家族都像是影视剧里的明星那样,有着许许多多镜头之外更为真实也更为丰富的方方面面。 家族企业顾名思义,就是所有权、经营权、或两者都是集中在创始人与其家族成员的事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顽强的生长和发展着。美国学

经典案例 股权传承规划

经典案例股权传承规划 案例:高先生拼博半生,拥有了一家大型企业。 高先生与妻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三名子女目前都在家族企业担任核心管理层,其中大儿子已婚,有两个小孩,但与老婆感情不甚和谐。由于年事渐高,体力状况大不如 以前,高先生开始认真思考家族企业的接班与传承。由于两个儿子能力相当,加上他担心股权要是分得不公平,兄弟俩恐会心生嫌隙,所以,高先生决定分给两个儿子的股权要平衡。至于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高先生对集团未来的股 权结构规划是:直接转移全部的股权平均给到两个儿子,大儿子50%,小儿子50%。并决定由大儿子担任公司的法定 代表和执行董事,小儿子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以上为编纂案例,系根据实务经验撰写,不涉及当事人隐私)股权平衡分配的惨痛案例著名的香港镛记酒家曾获美国《财富杂志》选为世界15大食府之一,后也连续获得米其林一 星评级。香港特首曾荫权、华人首富李嘉诚、影帝周润发等都是镛记酒家的座上宾。 创办人甘穗辉去世后,以相对公平的原则将镛记控股各35%股份分给了长子甘健成和次子甘琨礼。第三子甘琨岐、小女甘美玲和甘老太各持10%股份,但不参与经营而坐享分红。没想到就此种下了日后家人争产、反目成仇的祸因!

长子和次子主管公司业务,其他亲人享受股权收益,不参与运营,这种股权分配方法看似合情合理,但却制造了潜在的“关键少数”的危机。后,也是由于另外三人持有的百分之三十股份的权益发生变动,直接导致了镛记酒家的两位掌门兄弟爆发争产纠纷。三子甘琨岐去世后,其持有镛记控股百分之十的股份转移至次子甘琨礼名下,而小妹甘美玲也将其持有的镛记控股百分之十的股份转让于甘琨礼。但甘老太太则将剩余的百分之十股份转让于长子甘健成。就此,两兄弟的股份比例变更为45%:55%。之后,二子甘琨礼意在掌控镛记,眼看逐渐丧失控制权的长子甘健成只能一纸诉状将其兄弟甘琨礼告上法庭。2010年3月,甘健成要求甘琨礼收购其持有的镛记控股45%的股份,否则将申请把镛记酒家的母公司镛记控股清盘。甘建成持有的45%股份,市值估计达到10亿港元。然而,原告长子甘健成在初审尚未结束时就已撒手人寰。而后,甘健成之妻不服初审判决,继续提出上诉。又经过香港高等法院的败诉,最终,香港终审法院(Court of Final Appeal)于2015年11月11日作出终审判决,推翻了初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判决,判定应当对镛记控股进行清盘。 “磐基永固﹒期臻万年”,镛记大厦奠基石上的八个大字写的是镛记创始人、烧鹅大王甘穗辉的毕生心愿。他和他的儿子们苦心经营多年的镛记酒家,称得上香港饮食业的传奇。可他

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与传承

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与传承 滕斌圣: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家族企业管理和传承的问题。 这个题目虽然很受关注,大家意识到谈家族企业管理,在中国并不容易,因为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愿意自己企业叫做家族企业的。我先讲几个数字,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些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然后把时间交给我们的嘉宾。 在全球范围内,65%和80%企业可以称之为家族企业,中国50%企业都是家族企业。2003年中国家族企业在制造业占了38%,商业、餐饮占了21%,这是两个最大的行业,这个跟美国的比例是非常相似的。接下来在中国做了一个大规模家族企业的调研,然后企业的拥有者有67%认为,他们对职业经理人不能完全信任或者不很信任,在美国对职业经理人满意程度则达到71%,在中国是67%不能信任,在美国71%的家族企业拥有者是觉得他们对企业经理人还是很满意的。美国有40%家族企业,在未来五年内面临领导权更替的过程。而在中国家族企业平均年龄是43岁,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们接班问题还没有全面临近,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像万象、红豆等一些企业,事实上已经把经营权交给了第二代。这组数字我想先抛给大家做一个思考,我想第一个问题给四位企业家回答一下,因为我们前面也讲到了,家族企业这几个字,在中国未必每一个企业家都愿意跟自己企业联系在一起,所以想让几位企业家用简短几句话说一下在你心目中你的企业算不算家族企业。我们请张总先开始。 张祥青:我最早创建企业是要实现一个理想,和我太太每年赚五万块钱。当时我们在路边弄一个补棚,在冰雪天也要出摊,我们赚够五万块钱就不要这么辛苦,可以找一份工作,过正常的生活。我们用三年的努力赚一万块钱,我打工,我去北京倒卖废钢,三年一不小心亏了,后来找到窍门又去干,我赚到五万,速度很快了。每天赚几千块几万块,一直从小企业然后雇佣几个帮手,最后建立一百多人小作坊企业,利用废弃物生产钢铁的原材料,到1998年租赁第一个钢铁厂,2001年买断了天津钢铁公司这样过来的。我们起步的时候是1991年的事情,我们1995年第一个企业,1998年是第二个企业,我们每个阶段都要有不同模式不同心态来管理,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企业变化我们人员也要不断的变化。现在来讲这个企业还是由我和我的太太持有全部的股份,是典型家族企业,我是董事长,我太太是总经理,之前我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另外也有很多风险,我既当法人又当总经理,我们不怕风险,只要企业能够生存发展下去,当然这个前提一定遵守道德。但是我太太很担心,我说没关系大不了交公,交公不怕,我怕你被绑走,因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都很小心。所以她才当法人,我太太是总经理我是董事长,我的企业是我们的股份。另外,我们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提升,请外面管理公司帮助我们提升,然后我们管理者也不断的优胜劣汰,否则我们队伍也要被淘汰的。 钱金波:从红蜻蜓创业十三年来,刚创业的时候还是我,我们创业五六年之后已经成为了我们,一开始创业100%,最后70到76%,现在70到49%,事实上已经进入我和我们这个阶段。但是我们始终想到家族整个资本还在绝对控股权这样的前提之下,怎么样考虑企业持续增长,这个持续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年龄,根据自己兴趣来决定我们对自己股权怎么创新,所以我们接下来仍然在想怎么样引进他们。所以我认为红蜻蜓这个板块,从我到我们这个阶段还是比较有特点。谢谢! 陈南:我是三全食品的,在国内做速冻食品的一家上市公司。刚才家族企业定位问题,从股权构筑来讲,我们绝对是家族企业,因为我们家族爸爸妈妈弟弟,我们四个人直接间接控制上市公司32%的股权,应该说是纯粹的家族企业。但是另外在我们经营团队我们有八个总裁副总裁,我们高管团队只有两个,如果加上大区老总算起来比例更多了,如果是助理经理以上大概二百多个职业经理人。家族企业定位,很难去理解什么叫做家族企业,股权上的控制还是经营上的参与度,中国企业可能现在需要重新定义家族企业的概念。昨天我们聊起来张总也认同我这个观点,现在我们很多家族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我补充一点,我在所有几个企业里我是第二代,但是很惭愧我们公司成立只有15、16年,按年头算2009年已经16年,16

企业战略中国家族企业子承父业传承模式的若干问题探析

★★★文档资源★★★ 摘要:家族企业的继承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首先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其中的两种理论模型。然后结合众多家族企业传承的案例,对中国家族企业采用“子承父业”这种传承模式的原因及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各自进行了论述。最后,简要介绍了未来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家族企业;****人;子承父业;传承模式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主流,而以民营经济为载体的家族企业由于经济规模小、地位不明确,一直不受重视,使得我国对家族企业及其继任的研究一直相对滞后。现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之后,我国第一代企业家已集体临近退出商业舞台,到了薪尽火传的时候,我国家族企业也正面临着权力的交接,理论的落后和实践需求的迫切,这也使得相关研究变得尤为有意义。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分析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理论模型主要来自于西方,一方面是因为家族企业在西方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家族企业在西方存在历史比较长,西方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着手也比较早(西方对家族企业及其继任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其中,主要的理论模型有亨得勒的角色相互调整理论,马修斯、摩尔和菲戈的认知归类模型,丢恩的焦虑分析模型及贝克哈德、戴尔、亨得勒等人形成的系统理论模型。这其中以认知归类模型较有现实意义,以系统模型较为完善,它们对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也最有借鉴意义。 认知归类模型从心理学认知归类的角度阐述了继任过程,既有助于加深对继任过程的理解,同时有助于理解父辈和子辈各自不同的心理归类对其行为和继任过程的影响,所以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系统模型较好的阐述了家庭和企业两系统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对继任过程的影响,打破了把继任过程研究仅限于父子两人的局面,并提出继任过程是由一个个平衡走向不平衡和不平衡走向平衡的动态过程。因此是比较全面和完善的。 家族企业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企业形态,西方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理论模型对我国家族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是我们应注意到,我国家族企业无论企业本身还是外部环境都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性。这些传承理论假设前提的完善的经理人市场、资本结构、中介结构以及有效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体系,目前在我国都还有待完善。这就给这些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对现实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之后,如何选择、修正和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模型为我国家族企业服务是我国学术界今后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中国家族企业采用“子承父业”传承模式的原因 1.文化传统方面。美国学者兰斯贝格认为,对父母来说,将他们的希望和梦想永续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们一生所从事和建立的事业传递给他们的子孙,并代代相传,这是人类的天性(Lansberg,1999)。在中国,由于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方式更是深入人心。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注重家庭,一直有“血浓于水”,“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说法,“子承父

时代光华-家族企业治理、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方略答案

单选题 1. 家族企业在以下哪个时期需要勤奋的“老黄牛”式员工√ A开办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转型期 正确答案: A 2. 当子女的年龄进入15-25阶段时,他们的职业生涯侧重的是√ A读书学习 B责任承担 C工作历练 D企业传承 正确答案: C 3. 下面哪一项不是贵族所主要传承的事物√ A财富 B品德 C气质 D文化 正确答案: A 4. 组织行为中独裁模型的模型基础是√ A领导 B权力 C经济资源 D伙伴关系

正确答案: B 5. 下列哪个组织行为模型以依赖老板作为员工精神√ A独裁模型 B利益模型 C层级模型 D社团模型 正确答案: A 6. 战略规划的哪个阶段是围绕责任中心开展工作的√ A制定规划阶段 B制定预算阶段 C实施执行阶段 D分析评估阶段 正确答案: B 7. 战略规划的哪个阶段注重的是系统性和程式性× A制定规划阶段 B制定预算阶段 C实施执行阶段 D制定战略实施计划阶段 正确答案: D 8. 家族企业在以下哪个时期需要管理类的人才√ A开办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转型期

正确答案: C 9. 组织行为中利益模型的管理定位是√ A权威 B金钱 C支持 D团队工作 正确答案: B 10. 传统的家族企业的特点是√ A企业从老板到管理者再到员工,全部都是一家人 B企业由家族长来控制大权,关键的岗位由家族成员担当 C家族持有股权,但是不一定持有经营权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11. 以下哪一项属于家族企业内部交易体系的特点√ A市场的沟通成本低 B内部交易的公平性和竞争性差 C易造成产品价格、质量的波动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12. 家族企业在成长期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 A勤奋的“老黄牛”式员工 B有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员工 C管理类的人才 D各类的复合型人才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解决之道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解决之道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道家的理论充分强调自然界的均衡,并认为失衡就是灾难,严重的失衡就是死亡√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2. 第一代企业家在70岁到100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神仙期。这时,其职业生涯侧重的是良性循环√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3. 30岁到40岁,企业家职业生涯进入稳定期,其子女的年龄是15岁到25岁,职业生涯进入实习期√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4. 传承会趋强,因为基因在不断地改良和延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A是

正确答案: A 5. 人们应该传承愿力,培养能力√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解决的是人的能力和愿力问题。能力是指是否有能力做,愿力是指是否愿意做√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7. 所谓继承,是指子女逐步地承续企业的资产。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承接√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8. 所谓传承,是指子女得到上辈人的遗产。这是一种突发性的承接√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9. 传承的内涵有两个:第一,竞争的能力;第二,生存的手段√ A是

正确答案: A 10.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是指√ A告诉他事情很严重,看看这个人是否有勇气去面对 B针对一个问题,看他能否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观察这个人的见识如何,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C委托他做一件事情,看看这个人的信用怎么样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B 11. 企业家在50岁到60岁的年龄段时,其子女的职业生涯特点是√ A子女职业生涯侧重的是责任的承担 B子女的年龄大概在25岁到35岁之间,他们的职业生涯特性是进入期 C以上都正确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12. 一些第一代家族式企业的老板不但重视责任,而且看重权威。但是到了后期出现了两种情况√ A由于他们年龄大、健康欠佳,所以往往有心无力;而他们的继承人严重地缺乏责任感 B很多第一代的创业者不甘退休,这时子女们就急于抢班,他们把父辈的身体健康看成一种非常倒霉的事情

传承家族企业传承的不仅是财富更是理念

家族企业传承的不仅是财富更是理念 2015-03-11 10:09 全国政协委员、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森在今年的政协提案中建议:改进和创新家族企业新生代培养方式,实现由拥有财富的“富二代”向创造财富的“创二代”的成功转变,使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第一代家族企业创业者年龄的日益老化,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如何使大批继承父辈财富的‘富二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承前启后、创业创新的新生代企业家,让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李惠森说。他表示,家族传承的不仅仅涉及财富,更重要的是理念的传承。他所在的李锦记集团正是因为“思利及人”的理念才使得家族企业持续发展,如今已经传承五代人。 李惠森认为,新生代企业家群体文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强、开放意识强、创新观念强,但实践经验少、承压能力弱、社会责任感不强。以往填鸭式、灌输式的培养,开会学习、传达文件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实现由拥有财富的‘富二代’向创造财富的‘创二代’成功转变,培养和教育是关键。”他说。 对于“富二代”的培养教育方式,李惠森建议,针对新生代群体学历高、起点高、思想活跃,以及相对应的实践经验少、承受压力大、社会责任感较弱等特点,多开展互动式、体验型的活动。同时,借助家族企业的社团组织,开展跨地域、跨代际、跨行业的分享交流,听取老一辈企业家的经验,说出新生代企业家的心声,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家族企业两代人的相互理解,减少分歧,增强对家族、企业以及社会的责任感,实现“富二代”向“创二代”的成功转变。 他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协助设立有资质的、规范的家族企业社团组织,以家族企业人士为主体,整合学术机构、专业机构、媒体等资源,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活动,关注家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和新生代企业家的需求,研究中外成功家族企业的经验,提供思路借鉴与操作方法,全方位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促进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 李惠森建议,还应全面了解家族企业及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生存环境和发展趋势,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对于一些由商业机构举办的“富二代”培训活动,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 李惠森最后表示,家族企业的传承期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期,政府部门在秩序维护及路径引导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指引家族企业新生代的培养工作进入自发自觉、有正规社团组织推动的规范化、系统化发展阶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士的健康成长和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张丽芳 2012-10-12 9:27:55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期上摘要:从世界范围来看,家族企业是出现最早的企业形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家族企业在当地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国的民营经济中,有90%是家族企业,他们在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在权力交接中面临的继承人选择和代际冲突两方面入手,探讨家族企业继承人的培养模式和如何解决家族矛盾。 关键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培养模式 家族企业指在企业上市前家族拥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上市后拥有临界监控权和代际交接的企业。家族企业权力的代际传承是指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由家族的掌门人传递给继承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家族的财产、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传递过程,这个过程以继承人进入家族企业为开始点,以老掌门人完全退出企业,继承人接掌企业大权为终点。有研究表明,家族企业权力代际传承的持续时间,短的需要3~5年,长的要10~20年。比如,方太从茅理翔到茅忠群的交接班是一个“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继任计划,实际上方太的代际传承从1996年开始,到2010年茅理翔计划将董事长传给茅忠群为止,经历15年。而我国的家族企业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培养家族企业继承人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问题已成为家族企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我国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中遇到的问题 我国的家族企业传承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子承父业,一种是引入职业经理人。

本文主要分析子承父业的情况。我国的家族企业在代际传承上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继承人的不确定性 1、子辈冲突。在有众多家族子嗣的家族企业,选择继承人就变成一种艰难的工作。一方面是子女不一定适合经营企业,要选一个自己愿意又有经营才华的子女并非易事;另一方面多个子女为争夺继承人的位置相互倾轧。 2、创始人逆向选择继承人。在家族企业进行接班人选择的时候,如果只有一个儿子,会制定一个继任计划,逐渐地培养其成长为企业的继任者。如果一家家族企业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儿子特别优秀,另一个儿子不学无术,没有什么能力,从家庭角度的最优安排来讲,企业主会选择最没有能力的那个儿子接掌企业,但是这样不利于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很有可能家族企业最后在没有能力的儿子手中死掉。 (二)代际冲突 代际冲突是指两代人因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差异而结成的矛盾关系。作为创业者的上辈与作为接班者的下辈由于年龄差异、教育程度、自身经历、思想观念、情趣差异等方面的异同,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形成矛盾。一方面创始人认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或者创始人具有强烈的支配欲望,不愿意面对传承问题,如傻子瓜子的倒下,就是由于作为创始人的年广久对自己退出企业经营不满,导致傻子瓜子集团的解散;另一方面子女在继承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过于强烈的超越父母的冲动或无法超越父母的失落感,这两方面的矛盾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会使创始人和接班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冲突。

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的比较

Management 经管空间 104 2012年7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876503195.html, 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的比较分析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刘芳 摘 要:在家族企业中,传承问题是最困难的。本文从家族企业的现状出发,提出家族企业传承是关系其前途和命运,又追寻了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历史根源,及目前的主要传承模式;最后,对比分析了主要的传承模式。关键词:家族企业 传承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b)-104-02 1 现状 在全世界企业中,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占65%~80%,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洛克菲勒、沃尔玛等等都是代代相传的百年老店。在美国,家族企业占优势,美国经济学家估计,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GDP 的一半,雇佣的劳动力也占一半。在欧洲,家族企业是最普遍的企业形式,家族企业在意大利占95%以上,在瑞典为90%,西班牙为85%,巴西为80%,英国为75%,葡萄牙为70%,西班牙为70%,瑞士为48%,瑞典为46%,英国最大的116家公司中,有29%是家族公司,法国最大的200家公司中有50%是家族公司,原联邦德国最大的150家公司中有48%是家族企 业。在东亚地区,家族企业也是最普遍的企业形式。根据美国《国 际先驱论坛报》的报道,1996年东亚国家和地区规模最大的8家企 业集团中,有6家属于家族企业,在被调查的9个东亚国家和地区的 2980家上市公司中,有超过60%的公司,都和这些家族企业有关。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日前指出,我国共有790万家的民营企 业,占企业总数70%以上,其中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据统计,2010年 底,我国2063家A 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达762家,家族 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比重达36.9%。我国现存的家族企业绝大多数诞 生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抽样调查发现,家族企业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和湖北等地,多数尚处创业发展早期;以中 小企业为主,所有者权益在1000万元以下的占75.2%;主要从事制 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调查也显示,在农林牧渔、住宿餐饮、居民服 务、卫生和文化体育行业中,家族企业比重甚至达90%左右。即开放 程度越高的行业,家族企业比重越高;资本密集程度越低的行业,家族企业比重越高。我国一些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于现 代大型企业、外资公司、跨国集团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家长式粗放型 管理、家族成员争权夺利等问题,还暴露出保守、任人唯亲等弊端,尤 其是部分“富二代”成为“负二代”,已成了家族企业的“负资产”。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在传承和继任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企 业主平均年龄约为46岁,45岁及以上的企业主占调查总样本数的一半以上,其中50岁及以上的企业家占调查总数的1/3。也就是说,未来5至10年,我国家族企业将迎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家族 传承。很显然,一些家族企业在传给谁、如何传的问题上依然缺乏 明晰规划。调查发现, 约44.3%的企业主表示目前没有考虑交班问题。在已考虑的家族企业中,多数希望能由家族继续保持对企业的 控制权,约45.4%的企业主表示希望子女能直接管理本企业,还有 19.33%的企业主打算让子女继承企业股权,“子承父业”的内部传 承模式仍是主流。 但企业主们强烈的家族传承意愿恐怕会被泼上一盆冷水。调查数据显示,只有16%的企业主子女愿意接班,当然也有一部分企业主不愿意交班。将子女接班意愿和父辈交班意愿做契合度进行比较,超过3/4的家族企业在交接班问题上还没有达到统一。 对中国很多家族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老板很难信任经理人。因此财富传承问题在中国变得更复杂。家族企业全球网络曾在很多地方做调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家族企业传承是最困难的。家族企业传承继任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着家族的利益,而且牵动着企业所在地方的利益,甚至关系着国家的竞争优势。 2 传承模式的根源在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方面,已有许多学者作了较有成效的研究。很多学者根据继任人的不同将家族企业的继任模式分为“子承父业” 和“职业经理人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几千年,从那个最深厚文化层次中流传下来的,至今仍是中国人行为核心的“家”的概念。“家文化”几乎渗透到家族企业的方方面面,如创业资金的来源,家族成员的任用等,所以在考虑中国式的继承思维顺序时,往往儿子是排名第一的, 通过子承父业的模式延续家族的香火。历史上的继承制度,包括身份继承和财产继承。身份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财产继承主要以诸子均分制为主。身份继承是为了家族世袭的延续,而财产继承是继承制度中最具实质意义的内容。中国很多知名的百年老字号,都是父传子、子传孙进行的,他们从不发达的商业社会环境里成长壮大, 并以带有明显小农经济色彩的交班方式进行着财富的继承,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管理权和所有权不旁落他人,保证财富的安全,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经营理念的一致性。在中国,家庭与事业往往是一体的。家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与完美化身,家族成员依据与核心成员血缘关系的远近呈现出“差序格局” (费孝通,1985),即“近者越亲,远者越疏”。其中“父”与“子” 是最亲密的血缘关系,相互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基本上对等的,如父母通过生产活动养育儿女,反之当父母丧失劳动能力时,儿女有赡养的义务。正因如此,父辈一生所积累的财富由其下一代继承被认为是合理的事情。子承父业的继承方式在国外的一些百年企业发展初期也是经常采用的,比如福特家族、杜邦家族等,他们用子承父业或从家族内部选拔人员的方式进行着财富的传递,但随着竞争的加剧,再加上继承者本身的素质不够或者没有兴趣经营家族企业,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了不合理的地方,现在很多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采用职业经理人或者在非血缘关系的情况下进行。在家族企业中,家族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委托-代理的关系。①基金项目: 本文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的研究——以江西民营企业为例

- 114 - 第4期2019年8月No.4 August,201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1.1 国外 企业的代际传承,顾名思义,指的是企业在两代之间的传承,能否顺利解决代际传承问题是企业能否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Christensen 在1953年开始对企业代际传承进行研究,在1988年创办《Family Business Review 》杂志,更系统性、深入地进行了研究,历经20多年,收获了很多成果。 Handler 提出了一个4阶段角色调整模型,讲述在家族企业的传承中,角色的调整变化是举足轻重的。此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始人的目光集中在企业的发展上,对产品和服务具有较高要求。第二阶段,生存期,企业考虑如何优化和提升企业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能力。管理者在最后两个阶段中会产生观念转变。创始人在企业中日渐透明,关注点从公司的业务等方向逐步转向需要专家经验的方面。此外,管理权和所有权的转移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中需要重点考虑的[1]。1.2 国内 国内对家族企业及其代际传承的研究相对薄弱,有关家族企业与代际传承的论文篇数在家族企业有关论文篇数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是对国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归纳与分析。 除此之外,在对国外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国内学者开始着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经济文化背景 下的家族企业相关理论[2] 。 2 国内外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现状2.1 国外 美国企业在面对代际传承问题时往往具有一个较为完善的选择机制。对日本企业家来说,家族、家庭、企业更是密不可分,长子继承和超血缘继承是日本企业的两种继承方式[3]。2.2 国内 在中国,“子承父业”仍为最主要的代际传承方式。我国家族企业传承方式一般采用两种形式:(1)家族企业的继承人选拔范围确定在亲戚或者是血缘亲人,即选择有血缘关系的继承者。(2)继承方式拥有更大的选择范围,亲属成员也被包括在内,选贤举能。 数据显示,很多中国知名企业的传承模式都选择了 “子承父业”。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职业经理人,专业的人才交流中心配备了人才咨询、开发等中介 服务[4] 。 2.3 江西省民营企业代际传承现状2. 3.1 江西省民营企业基本概况 据江西省工商局统计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末江西省企业总数达40万,民营企业总数已达32.89万户,民营企业数量占所有企业总数的80%,可见比例之高。2.3.2 主要代际传承模式 自古以来,江西省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重要地区,中国传统“家”文化的思想深入当代企业主的管理思维中。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民营企业采用“子承父业”的模式较多,尤其是将嫡子、嫡女作为继承人。 3 江西煌上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传承模式案例3.1 企业介绍 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由创始人徐桂芬女士始建于1993年,这是一家以生产、制造并销售畜禽肉制品为主、其他酱卤制品为辅的食品类加工企业。煌上煌于2012年9月5日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酱卤肉制品行业中的“第一股”。3.2 代际传承模式—“子承父业”模式3.2.1 创业初期 徐桂芬女士在创业初期,丈夫褚建庚并未一同创业,而是在沿海城市发展,徐桂芬一人势单力薄,只能依托娘家亲戚的协助。 3.2.2 企业发展期 随着煌上煌不断发展,徐桂芬的亲戚开始占据煌上煌,家族企业传统模式弊端涌现。此时,徐桂芬的丈夫禇建庚便回来重新调整公司组织架构,此后煌上煌迅猛发展,并于2001年改名为煌上煌集团,由禇建庚担任集团总裁,徐桂芬为董事会主席。3.2.2 企业传承 禇建庚在2008年任命其长子禇浚为公司总经理,由他全权掌管公司的财务。江西煌上煌此后不断发展壮大,并于 基金项目: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421095) 作者简介:余钒(1998— ),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的研究 —以江西民营企业为例 余 钒,闵思梦,杨子星,林颖茜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摘 要:家族企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浪潮的到来,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 采用哪种继承模式、如何顺利实施都是家族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通过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展开研究,为家族企业提出传承模式优化、改进策略。以江西省民营企业煌上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找出煌上煌代际传承存在的问题,对江西民营企业代际传承模式进行研究,即优化当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提出家族企业“继任者计划+三权分立+职业经理人”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模式优化建议。关键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江西煌上煌集团现代盐化工 Modern Salt and Chemical Indust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