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言学研究的论文题目

有关语言学研究的论文题目
有关语言学研究的论文题目

本体:

语音试论现代汉语元音的主位分界

【作者基本信息】温州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12,硕士

【i。

【关键词】现代汉语;音素;语音感知;元音分界;

试论人类语音简化的动因【作者】赵贤德;

【摘要】人类语音具有简化的趋势,简化动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类发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语音具有简化性特点;大脑对语言信息处理的方式具有经济性特点;高度发达的社会促使了语音简化;科学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语音的简化性。另外从汉语语音简化的个案研究也可以证明人类语音简化的趋势。

【关键词】人类;语音;简化;生理;社会;

汉语语音史中的双线发展

【摘要】高本汉对汉语语音史研究的贡献可分已竟之业和未竟之业两项。前者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串连历史文献,形成所谓直线发展观;后者系从比较法透视而来,形成所谓双线发展观。直线发展观下,方言差异遭到漠视;音变条件据韵图加以翻译,有违比较法精神。经由双线发展观,可以较好地廓清历史文献的性质,解释方言屡见的例外。对高本汉来说,他心中所悬的双线发展只是一个愿景,终其一生并未付诸实践。

【关键词】汉语语音史;双线发展观;比较法;

陕西紫阳方言与普通话音系对比分析

【摘要】紫阳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语音学的角度出发,以声母、韵母、声调为研究点,对紫阳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进行分析比较,揭示两者语音系统的联系与区别,试图对拓展汉语方言研究领域,探索紫阳方言规律,促进该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普通话;紫阳方言;音系;

辽宁通溪片语音研究

【摘要】《辽宁通溪片语音研究》系统详尽地描述了辽宁通溪片方言的语音面貌,同时兼顾辽宁境内和周边方言的语音状况,从共时描写、历时比较、语言接触三个角度力求全面、立体地研究本区方言的语音问题,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具体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辽宁通溪片地区的范围,并对本地区的历史概况进行了简介,然后重点梳理了一百年来关于本片方言语音的研究成果,将其整理、归纳、研究,全面借鉴和吸收其合理的方法和结论,从而探讨辽宁地区通溪片语音系统。第二章为辽宁通溪片方言音系:首先从探讨共性特征的角度出发,从声、韵、调三方面系统详尽地描述了本片方言的音系及其特点,其次从研究个性的角度着手,将片内最具代表性的几大方言点进行对比研究,揭示方言点间的主要差别,最后将新派、老派进行比较,探讨今后本片方言语音可能的发展趋势。第三章为辽宁通溪片语音的共时研究:本章从共时研究的角度入手,首先将本片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全面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其不同之处,为本区人民学习普通话做出正音指导,其次将本片方言与辽宁境内其他方言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从对比中发现一些方言接触给本片方言演变来带的影响。第四章为辽宁通溪片语音的历时研究:本章从历时研究的角度出发,首先对比《切韵》《中原音韵》《五方元音》音系来探讨辽宁通溪片语音,以此来揭示辽宁通溪片语音的发展与演变,并分析了几个本片方言语音历史演变的热点问题,之后通过运用清代辽东音韵书《黄钟通韵》来确定清代满语规范语语音音代表的《御制清文鉴》以及口语语音代表的《清文启蒙》的满语音系,来揭示出汉语对满语语音的影响,为后文探讨满语对清代辽东语语音的影响奠定基础。第五章为语音专题研究,本章首先描写了几个古音存字,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语音资料,之后探讨了满语对辽宁通溪片方言语音的影响,最后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包括轻声、儿化、连读变调等本片方言的音变现象。第六章为结语部分,本章对本文内容作了全面的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还原

【关键词】辽宁通溪片方言;语音;音系特点;共时描写;历史演变;语言接触;

汉语声调的时长与汉语声调曲拱、音高的相关性讨论

【摘要】通过对近十几年来用语音实验的手段,研究现代汉语声调的研究材料进行统计分析,考察汉语声调的时长特征与汉语声调的曲拱和音高特征的相关性。

【关键词】声调;时长;曲拱;音高;相关性;

高本汉《汉文典》上古音研究

【摘要】高本汉是瑞典著名的汉学家,他致力于汉语语言的研究,在汉语上古音

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汉文典》是其上古音研究的结晶性著作,本文以高本汉《汉文典》为研究对象,兼及其他上古音著作,分析高本汉上古音系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声调系统,通过全面具体地分析讨论高本汉上古音构拟的原则、方法,认识高本汉的上古音研究对汉语上古音研究的历史推进作用。高本汉的上古音研究推动汉语上古音研究由传统走向现代,具有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高本汉;汉文典;上古首;

北京话“儿化韵”的来历问题

摘要】要证明北京话里哪一种语音现象是外来影响的产物,不能孤立地看待它,应该关注这种现象在系统中的地位,关注北京话和汉语其他方言的联系。在某个方言的整个语音系统没有表现出北京话明显影响的情况下,说它的儿化韵来自北京话的影响就缺乏牢靠依据。儿化韵在汉语方言中分布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功能的能产性,表明这种语音现象不是北京话中孤立产生出来的。满语没有儿化音,不会促使汉语产生儿化韵,古代典籍反映出明代汉语就有了儿化音。因此,儿化韵不是"满式汉语"的证据。

【关键词】近代汉语;北京话;儿化韵;满语;语音系统;

词汇

古汉语心理动词词义演变研究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

【摘要】 21世纪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在过去的十二年间,研究的情况大致可以概括为:研究内容上的深入化、细致化;研究方法上表面描写与深层解释相结合;研究呈交叉性的特点;应用词汇和词汇的比较研究成为热点。其中,研究的交叉性则主要表现在从其他学科寻找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加强词汇学的研究,如潜显理论、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零度偏移理论、回环理论、语义缠绕理论等理论以及计量研究和社会调查等方法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现状;

汉语派生词新词语研究

黄梅方言词汇研究

【摘要】本文以湖北省黄梅县黄梅镇方言的词汇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田野实地调查,整理出黄梅方言词汇表,以词汇表为依据,展开横向比较研究,将黄梅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对比研究,再进一步对黄梅方言历时间比较,分析研究黄梅方言中的古语词;其次,试图以词汇学的角度,提取出黄梅方言特征词,并加以进行了描绘、分析,尽可能认清黄梅词汇的基本面貌,揭示出黄梅方言在词汇方面的特性。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节主要有选题理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黄梅方言语音系统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本章,初步了解黄梅方言词汇。第二章:黄梅方言与普通话词汇比较从词形、词义两个方面对黄梅方言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重点是二者的差异。第三章:黄梅方言词汇结构从构形和构词两个方面着手,主要有复合式、重叠式和附加式三种。第四章:黄梅方言特征词本章节分两大部分,一是源自古语的特征词,一是常规特征词。古语特征词要对其进行较详尽的分析解释,常规特征词要深入挖掘其独特之处。

【关键词】黄梅词汇;横向比较;特征词;

当代汉语词汇新增义位研究

晚8清外来词发展研究

语法

现代汉语主动宾句的认知研究

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综述

【摘要】双宾句是现代汉语中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句式,长久以来一直受到许多语法学家的重视。对双宾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现代汉语语法体系,而且有助于人们解释更多的现代汉语语法现象。随着研究的深入,双宾句分类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者们去克服,以提升近代汉语研究的水平和层次。

【关键词】现代汉语;双宾句;分类研究;理论方法;

“很+含数量补语VP”成立条件研究

【摘要】现代汉语中存在一种“很+含数量补语VP”组合(以下简称“很量补”组合),如“很找了一阵子、很去过几次”。关于这一组合的成立条件汉语学界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复杂句法组合,“很量补”组合成立条件的范围、成立条件协同作用的机制、成立条件的理据诠释都是有待研究而又极具理论价值的问题。本文在考察了“很量补”组合大量实际语例与可能语例的基础上,提取得到了一系列约束组合成立的条件,包括:数量补语应“表虚量”、“表可主观化量”、“表非小量”,VP整体应“有量维”、“非突显”、“有高紧固度”,“很量补”组合整体应“有整体推理义”、“有迂回风格语境”,等等。在

获取了较为完备的成立条件之后,我们借鉴计算语言学界的复杂特征分析法,特别是HPSG理论,提出汉语组配特征结构分析法,对“很量补”组合这些成立条件的协作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包括四个步骤:成立条件的组配特征化、同一成分多个组配特征的结构化、不同成分的特征组合过程描述的规则化、合一运算。对于本文发现的这些成立条件,我们还在学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归纳-系联”法,层层归纳了其动因理据。最终,通过系联得到了句法组合成立的系统完谐律,包括结构完整律和关系和谐律两大规律及若干子规律(如语义结构完整律、组合成分之间关系和谐律、组合与成分之间要素和谐律、组合的形式与意义关系和谐律、组合与其语境关系和谐律等)。我们还将本文发现的“很量补”组合成立条件放在副词和数量词语共现组合的更大背景中进行了拓展考察。拓展考察既验证了已发现的成立条件,关联起了更多的语言现象,也深化了对已有成立条件的认识,增强了解释力。本文研究的主体虽然只是一个具体的“很量补”组合,但研究所得到的成立条件以及对这些条件所作的多视角、多方位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学界长期以来没有弄清的一系列问题,有助于发现新的汉语语法现象,并对汉语复杂句法组合成立条件的研究、对汉语的语法分析方法、对汉语的数量范畴研究等都有一定的启发,而这也正是本项研究成果之价值。还原

【关键词】很;数量补语;成立条件;组配分析;中心语驱动短语结构语法;

生成语法框架下现代汉语副词研究

【摘要】汉语虚词的研究,尤其是现代汉语副词的研究始终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瞩目的焦点和争议颇多的热点。针对各家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汉语副词展开的研究,拟在生成语法框架下,采用生成语法的轻动词假设和述谓理论假设,从另一新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副词相关研究研究进行述评和探讨。

【关键词】生成语法;述谓理论;现代汉语;副词;

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五个问题商榷

【摘要】针对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层次分析法运用所提出的五个需要注意问题,认为:不仅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问题是隶属和被隶属关系,第二个问题完全可以并入到第一个问题中去,而且把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分作两个问题来探讨,也不符合简单标准,应该舍弃第三个问题而只取第四个问题。不过,有了句法规则的约束,便无需担心第一个问题所涉及的非自觉语感会起副作用。同时指出,在谈运用层次分析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时,应该更加紧密地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在具体进行层次分析时应当遵循两个原则——结构原则和搭配原则。【关键词】句法;层次分析法;《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焦点研究汉语动态存现句及其历时演变考察

语用

汉语语用歧义的研究

【摘要】作为人类语言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现象,歧义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同时,歧义研究的理论成果相当丰富。时至今日,歧义研究从定性分析和静态描写发展到今天歧义的应用性和跨学科研究,业已形成多种视角和方法并存的理论态势。但是,目前歧义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术语名称使用不统一,有些与歧义相关的概念界定不够严密,研究角度虽多,但一些研究视角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语用歧义研究。语用歧义,作为歧义的一种类型,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以往主要从语法、语义角度的歧义研究不同,本文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语用歧义案例出发,主要从语用学的角度讨论语用歧义的生成、认知及在交际中的运用问题。在梳理了前人的歧义研究中与歧义类型划分相关的资料后,对歧义的类型描述有所认知,并针对目前歧义分类研究中术语名称使用混乱的问题,考察了“语用歧义”这一术语的科学性,同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随后,对语用歧义的具体类型进行了描述。用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对歧义现象进行系统的阐述是本文的重点,在对语用歧义的生成、认知机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又从交际的角度主要讨论语用歧义的功能,对语用歧义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歧义;语用;认知;

现代汉语否定副词的语义语用分析

【摘要】传统语法研究上最主要是从句法方面来研究语法而很少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对语法进行分析。但一套完整的语法研究理论不只是从句法方面进行研究还应该从语义和语用方面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由胡裕树、张斌、范晓等人提出了"三个平面"的理论来研究语法,因此本文试从语义和语用来探讨现代汉语中的否定副词。

【关键词】否定副词;语义;语用;

与第一人称相关的人称指示现象的语用解析汉语警示类告示语语用研究

“已经”和“曾经”的语用功能及对句类的选择

【摘要】 "已经"和"曾经"的语用功能从三个平面语法研究理论入手,表现在:"曾经"句的话题是静态的,往往简单,"已经"句的话题是动态的,相对复杂一些;"

已经"往往可以表示非真值性的完成,"曾经"往往表示真值性的完成;"曾经"表示正向强调,"已经"表示反向强调;当"曾经"在表示衔接功能时,"曾经"可以出现在句首,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已经"不具有衔接功能。在句类的选择关系中,在陈述句中,"已经"句具有叙述功能,其最终目的是传达语义的延续性,表示的语义是客观的,不带有说话人的主观判断,而"曾经"句用于对过去某事的追溯,起到回忆或叙述的功能;"已经"能用在疑问句和祈使句里,"曾经"能用在是非问和选择问中。

【关键词】已经;曾经;语用;句类;

修辞

试论现代汉语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摘要】现代汉语中修辞方式又被称为修辞格,它是经过人们长期的语言交流,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格式化的方法和手段。现代汉语中的修辞手法很多,本文简单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现代汉语;修辞手法;运用;

汉语仿词修辞格的多维研究

汉语谐音修辞多维研究

【摘要】修辞格可以从陈述性和描写性两个方面进行分类,描写性修辞格具有凸显性,再现事物的场景,具有语义的确定性;而陈述性修辞格不具有凸显性,作用在于言说事实,与事物的真值相联系,具有语义的非确定性。

【关键词】修辞格;描写性;陈述性;

汉语语修辞格的描写性与陈述性

南通话修辞研究

【摘要】根据方言实际调查的结果,结合相关资料的查阅,南通地区方言可以分为四类:如海话、南通话、海启话、通东话。本文研究的对象和语料来源主要为南通市区的南通话。本文对南通话的语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普通话和周边方言进

行比较分析,观察南通话的修辞现象,研究有关南通话的修辞问题,体察南通的地域文化,同时试图寻找方言和修辞研究的结合点,以期能探索出方言与修辞研究的新视角,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一、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南通地区及其方言的概况,南通话与修辞研究现状及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对象、方法及所引材料情况。二、南通话的语音修辞。本部分主要从节奏、音变两个方面,分别从词重音、语句重音,叠音、押韵,语调与声调的连续变调以及儿化这几个小点分析了南通话的语音修辞现象。南通话特殊的语音修辞产生了特有的修辞效果,使得南通方言口语朴实、亲切,同时富有韵律节奏美。

三、南通话的语法修辞。本部分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阐释了南通话的特殊语法现象及其修辞现象,并试图探讨南通话中有关修辞现象向语法现象转变的这一语法化过程。其中词法从介词、副词、数词和词的形态这几个方面阐释。句法从双宾句、比较句和疑问句这几个方面阐释。四、南通话的词汇修辞。本部分从语素与词义两个方面阐释南通话的词汇修辞问题。语素方面,根据对构词语素的选择不同对南通话的词汇分类阐释;词义方面,通过理性义和色彩义两个方面对南通话的词汇分类阐释。从词的形和义两个方面综合观察南通话中有关词汇方面的修辞情况。从中观察当地的民俗风貌,方言区人们的性格特点,浓郁的地域色彩。五、南通话的方言俗字修辞。本部分对南通话中存在的方言俗字及其修辞现象进行了分类描述。从方言俗字字形和字用这两个角度,分别从修改意符、修改声符、创造新字、同音代替和因避讳改变他字他音这几个方面对南通话的方言俗字分类,从而探讨方言俗字在南通话中的修辞效果。六、南通话的辞格及其文化蕴涵。本部分对南通话中的辞格现象做了数据统计,将南通话的辞格分为常用辞格、其他辞格以及辞格兼用这几部分,并进行了阐述,同时探讨了辞格下展现出来的南通文化。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法、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统计法和采用实验语音学软件praat5.0进行语音处理分析的方法。调查形式包括:问卷调查、日常口语记录、走访调查记录等。还原

【关键词】南通话;修辞;方言;

汉语辞格系统比较研究

也谈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期中论文选题 (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 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具体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自己的思路写作。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作时应多查阅相关论文,但要有自己见解。 建议:因为宏观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你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理论功底,你会把握不住论题,无法很好分析。所以,建议可参考附件题目来确定选题,选题不要过大,最好限定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一个大方面的某一个问题、某一个侧面展开分析,即“以小见大”,效果可能更好。并且建议最好选择自己所熟悉的内容。 要求: 1、论文的字数1000—1500字之间即可(当然你如果能够多写、多分析更好)。 2、不要照抄教材,不要象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不是一般的作业和考试,所以,不要象回答简答题和问答题那样去原封不动的抄教材,而应该从多方面广泛的寻求你所确定的论题的理论与资料,并加以融会贯通和自我消化,最好能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有所收获,取得好的效果。最好围绕论题层层展开分析,把问题分析深,分析透。 3、课程论文必须围绕主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有一定的见解。 4、关于抄袭问题。各位同学可以借鉴其它的理论分析文章,借用其中一定的观点和方法(参考文献要注明出处),但是,一定要加以消化,融入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绝对不可以完全照搬,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中国的国情,并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实行的大政方针,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二、以下题目仅为参考: 1.毛泽东思想与当代大学生 2.论毛泽东思想与民族创新精神 3.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4.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5.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6.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7.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

《英语语言学概论》复习纲要 1.复习的基本原则:第一,理解和吃透各章的重点内容。第二,以 各章的题目为统领,理解各章节下的具体内容。第三,动手书写和记忆重要内容,部分语言学理论会应用到实际中。 2.各章节复习要点如下 Chapter 1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language, linguistics, arbitrariness, duality, creativity, displacement,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synchronic VS diachronic, langue VS parole, competence VS performanc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language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Which subjects are included in macrolinguistics Chapter 2 Speech Sounds Definitions of the following terms: articulatory phonetics, acoustic phonetics, auditory phonetics, phonetics, phonology, consonants, vowels, allophones, broad transcription VS narrow transcription Analyze the 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 free variation with exampl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consonants and English vowels and the features involv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Understand some processes of phonology: nasalization, dentalization, velarization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精选多篇) 第一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社会语言学the definition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its characteristic 外语系06接本6班尹珊珊24号 [abstract]sociolinguistics is a term including the aspects of linguistics applied towar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society, and the way we use it in different social situations. it ranges from the study of the wide variety of dialects across a given region down to the analysis between the way men and women speak to one another. sociolinguistics often shows us the humorous realities of human speech and how a dialect of a given language can often describe the age, sex, and social class of the speaker; it codes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 language. [key words] sociolinguisticssociolinguistics variationsocial function [content]soci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ny and all aspects of society, including cultural norms, expectations, and context, on the way language is used. it also studies how lects differ between groups separated by certain social variables, e.g., ethnicity, religion, status, gender, level of education, etc., and how creation and adherence to these rules is used to categorize individual socio-economic classes. as the usage of a language varies from place to place, and language usage varies among social classes. it is socialists that sociolinguistics studies.

编辑出版论文选题参考

编辑出版基础理论研究 1.论编辑出版学科的特殊性 2.从传播学的“把关人”原理透视出版工作的若干环节 3.图书(期刊、报纸)发行与营销书目整理与分析 4.出版学的学科体系 5.编辑出版学书目整理研究 6.编辑与出版的关系研究 7.编辑出版史研究(选择一个角度) 8.编辑出版人物研究(编辑家、出版家等)研究 9.编辑出版机构(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的历史研究 10.编辑在文化建构中的功能研究 11.编辑的素质与精品培植 12.谈编辑的专业化 13.编辑审稿中的价值判断 14.创意在编辑实践中的作用 15.编辑思路与市场效应 16.网络时代的编辑特征 17.论编辑的创造性与前瞻性 18.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19.论编辑创造的特性 20.中外出版业比较研究(可细化角度,从图书、杂志、报纸等角度展开) 21.论选题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22.数字化环境下的读者研究 23.出版业与危机传播 24.易中天、于丹走红给出版业带来的启示 25.“盛世修典”理念探讨 26.论编辑组稿艺术 27.编辑与作者新型合作关系探索 图书编辑出版研究 28.编辑在图书营销管理中的定位 29.如何“做”好畅销书

30.从畅销书排行榜看市场走势 31.关于国家图书奖获奖情况的分析 32.中国人文类图书市场现状分析 33.影响图书成本的若干因素 34.图书发行业的改革与民营书店发展脉络 35.图书营销的外部环境分析 36.图书消费行为分析 37.图书市场调研策略 38.图书市场预测策略 39.图书营销策划与操作程序 40.图书营销的产品策略 41.图书营销的价格策略 42.图书营销的分销策略 43.图书营销的竞争定位策略 44.图书新产品的上市策略 45.图书营销的促销策略 46.图书营销的“势”战略 47.图书区域营销制度的建立与运作 48.图书营销计划的制订与运用 49.图书发行折扣的确定与运用 50.图书宣传炒作 51.图书直销研究 52.图书营销中的分销商辅助 53.参加图书订货会的策略 54.图书网络营销 55.图书品牌营销 56.图书营销中的出版服务 57.图书营销中的收款管理 58.图书俱乐部的管理与运作 59.图书连锁网络的建立与运作 60.图书营销的反盗版策略 61.图书营销的法律责任

英语论文语言学方向选题课件.

语言学方向论文选题 1.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2.诗意的美和喜剧性幽默 3.英汉禁忌语、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4.英汉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 5.词义演变的原因与方式 6.名词化的语篇功能 7.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8.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 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 10.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11.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 12.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比较研究 13.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 1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 15.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 16.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 17.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 18.英语复合词的语义分析及其类型 19.英语委婉语的使用原则与策略 20.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21.汉英色彩词汇的对比研究及其象征意义 22.中英恭维语对比研究 23.委婉语的礼貌原则研究及策略 24.汉英“山丘”对比研究 25.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 26.英语道歉方式的策略及研究 27.英语拒绝言语行为研究 28.英语委婉语的寒暄功能 29.英语请求言语的策略研究

30.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的策略研究 31.会话得体:会话者的立场语境运用研究 32.英语课堂学生提问的策略研究 33.英语课堂的焦虑现象及策略研究 34.广告口号语的语言特点 35.从礼貌原则看短信语言 36.从合作原则看课堂师生互动 37.浅析中英言语行为中的礼貌原则 38.中英政治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研究 39.言语错误分析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40.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 41.外语学习中应该重视中介语的作用 42.浅谈英汉句子结构差异 43.副词EVER的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 44.论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45.学习者的动机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 46.浅谈词汇搭配错误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47.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48.礼貌原则在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49.中英文性别歧视习语的对比研究 50.称谓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 51.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经济语篇中的应用 52.浅析广告语言的特点 53.浅谈英语新词的产生、构成及翻译 54.浅谈网络英语中的缩略语。 55.论中英文化对隐喻的影响 56.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57.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 58.英诗中的常用修辞研究 59.英语词汇中的外来语单词

英语语言学第1-3章课后练习题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第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Chapter 1 Introduction P13 1. 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答:Linguistics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linguistic data, conducted with reference to some general theory of language structure.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nature and rules of the underlying language system, the linguists has to collect and observe language facts first, which are found to display some similarities, and generalizations are made about them; then he formulates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language structure. The hypotheses thus formed have to be checked repeatedly against the observed facts to fully prove their validity. In linguistics, as in any other discipline, data and theory stand in a dialectical complementation, that is, a theory without the support of data can hardly claim validity, and data without being explained by some theory remain a muddled mass of things. 2. 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答: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are: (1) phonetics: it studies the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2) phonology: it studies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3) morphology: it studies the way in which linguistic symbols representing sound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ds; (4) syntax: it studies the rules which govern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grammatically permissible sentences in languages; (5) semantics: it studies meaning conveyed by language; (6) pragmatics: it studies the meaning 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use. 3. In what basic ways does modern linguistics differ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答:The general approach thus traditionally formed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over the years is roughly referred to as “t raditional gramma r.” Modern linguist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g rammar in several basic ways. Firstly, linguistics is descriptive while traditional grammar is prescriptive. Second, modem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primary, not the written. Traditional grammarians, on the other hand, tended to emphasize, maybe over-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written word, partly because of its permanence. Then, modem linguistics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grammar also in that it does not force languages into a Latin-based framework. 4. Is modern linguistics mainly synchronic or diachronic? Why? 答:In modem linguistics, a synchronic approach seems to enjoy priority over a diachronic one. Because people believed that unless the various states of a languag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re successfully studied,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5. For what reasons does modern linguistics give priority to speech rather than to writing? 答:Speech and writing are the two major media of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Modem linguistics regards the spoken language as the natural or the primary medium of human language for some obvious reason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inguistic evolution, speech is prior to writing. The writing system of any langu age is always “invented” by its users to record speech when the need arises. Even in today's world there are still many languages that can only be spoken but not written. Then in everyday communication, speech plays a greater role than writing in terms of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conveyed. And also, speech is always the way in which every native speaker acquires his mother tongue, and writing is learned and taught later when he goes to school. For modern linguists, spoken language reveals many true features of human speech while written language is only the “revised” record of spe ech. Thus their data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are mostly drawn from everyday speech, which they regard as authentic.

论文选题及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1、《表演艺术的特性》 3 2、《论演员与形象》 2、《演员怎样塑造人物》 3 3、《论表现派和体验派》 3、《从自我出发创造人物形象》3 4、《人物性格的创造》 4、《行动——表演艺术的基础》3 5、《演员与角色的双重感觉》 5、《表演是感觉的艺术》 3 6、《论演员的信念感》 6、《表演中演员肢体语言的魅力》3 7、《戏剧、电影、电视表演比较》 7、《论创造角色过程中体验与表现的结合》38、《演员的任务与目标》 8、《把握人物与体现人物》 39、《表演素质与创作方法的关系》 9、《角色情绪与情感的创造》40、《表演艺术的矛盾》 10、《演员的真实感与信念感的培养与训练》41、《演员、素质与创作》

11、《表演中的交流》 42、《表演训练与身心发展》 12、《表演中的体验与表现》 43、《影视表演的特性》 13、《浅谈演员的三度创作》 44、《舞台情感与生活情感的关系》 14、《浅谈演员在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45、《成人、成才、演员.》 15、《演员与角色》 46、《表演中的内心视象与情绪记忆》 16、《论演员在表演中的台词与潜台词》47、《舞台交流与内心独白的关系》 17、《论演员的素质与修养》 48、《规定情境与舞台行动的关系》 18、《浅谈戏剧语言的性格化》 49、《表演创作方法探索》 19、《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异同》50、《浅谈演员在角色创造中的自我感觉》 20、《浅谈语言与行动的结合》 51、《论表演行动假定性之构成》

21、《表演中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关系》52、《浅谈表演状态文化气质与形象塑造》 22、《试论演员舞台创作中的下意识》 53、《谈演员的评判定论与人物形象塑造》 23、《怎样外化人物的心理与情感》54、《浅谈演员的表演风格如何形成》 24、《感觉记忆的重要性》 55、《浅论舞台表演与镜头前表演的相同与异同 25、《表演中的节奏》 56、《演员角色观众三者关系的转化》 26、《表演中的风格体裁感》 57、《语言艺术在表演中的功能》 27、《表演艺术是什么》 58、《演员与表演艺术修养》 28、《论演员与观众》 59、《浅谈表演观念》 29、《戏剧表演要素》 60、《通向创造角色的不同途径》 30、《舞台行动论》 61、《演员与形象》 31、《角色性格论》 62、《演员与角色关系》

语言学论文选题小范围

语言学论文选题小范围 1.题目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可行性。这样就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占有的材料等等。比如《某某县方言音系调查与研究》,题目很好,但是,如果作者在方言调查以及辩音、记音方面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的话,这样的题目是没有办法做的。再比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一个本科生的创新支持项目,几个同学打算做这样一个题目《大学生使用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该计划中包括对全国各大城市的代表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这对于几位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无法进行的,所以笔者就让他们改成《曲阜师范大学文科大学生使用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这样,题目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完成项目就不那么困难了。 2.题目要具有一定的新意。这就是说,要尽量避开那些热点、大家讨论较多的问题,除非自己确实有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理论、方法或材料,否则还是选择冷门为好。有一年笔者指导了一批自考生和函授生的毕业论文,其中不少学生写了“四大名著中的佛道描写”之类的题目,这当然不是语言类的,是文学类的题目,但是由于写类似文章的太多,许多文章都给人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难写出新意的。那么,怎么保证选题有新意呢?那就是尽量避开热门问题,比如选择研究对象的时候,尽量选择别人不太关注的。例如,关于《红楼梦》的语言大家研究的比较多,你可以选择《儒林外史》或《儿女英雄传》等。

3.选题宁小毋大。不少同学喜欢选择大的题目,比如《论汉语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现代汉语语法方向》《古汉语“俗”字研究》等题目,这些是08级毕业生的论文选题,这三个题目都是太大,让人感觉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第一个题目《论汉语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题目中的新词语指的是哪个时代的新词语?如果不限制时代,所有的汉语词汇都曾经是新词语。再说“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社会哪个方面的发展,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这样宏观的题目,根本没有办法去进行研究。第二个题目《现代汉语语法方向》,这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学研究的方向还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哪种意思,都是语法学家们也不敢进行的研究,我们的本科生选择这样的题目,只能暴露对语法研究的无知。第三个题目《古汉语“俗”字研究》,古汉语有那么漫长的历史,指的是哪个时期的俗字?历代文献中都有大量俗字,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学者进行研究,比如,有的专门研究碑刻的俗字,当然里面又分汉魏碑刻、唐宋碑刻等。有的研究敦煌俗字,有的研究近写作本的俗字等等,选择这样的题目,也暴露了学生对“俗字”研究领域的陌生。 有的同学选择了这样的题目,相比以上题目就要好的多:《<红楼梦>中的骂语研究》,《安丘方言语音特点及音变研究》。这些题目都比较“小”,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研究范围,如果这些题

好的论文题目(参考)

课程整合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平台使用计算机“英语阅读能力测评练习系统”提高和评价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报告视觉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运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快速成长的探究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效课堂的新推手让多媒体托起英语词汇教学的翅膀依托信息技术提升作文教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浅谈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作用让博客给班级管理插翼添翅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农村学生多了一位“良师” 英语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讨基于网络学习平台,构建探究式学习模式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促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的运用将初中英语教学引入全新境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环境构建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模式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催化剂多媒体课件应用中的矛盾剖析及解决策略关于网络资源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点困惑及对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探究式学习的整合研究——以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为例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研究——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柳州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一些思考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活起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究巧借媒体剪刀精裁诗教新叶——诗歌教学“悦”读与

同步练写初探信息化支持下的叙事性教学由实例到模式的探析——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课堂教学为例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地理学力评估案例浅议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学生主体作用融入于信息技术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信息化课程资源——“学生美术作品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讲评课中有效运用的策略浅谈“校讯通”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优缺点多媒体应用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效应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西宁市晓泉小学为例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发挥网上教学优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数字仿真实验”变革高中物理学习模式的探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研究语文教学携手信息技术共话“五讲四美三热爱” 网络多媒体教室条件下中学语文整合课的教学张力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学生心理疲劳的调节策略PPT魔棒在手,语文综合性学习灿若礼花——浅析PowerPoint技术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PHP学生成绩查询及分析系统制作让信息技术之花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绽放用“区域性”媒体素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增色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功能系统设计的研究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班主任工作浅谈借“远教资源”之玉,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何兆熊第五章笔记和习题

Chapter 5 Semantics ?Semantics----the study of language meaning. ?Semantics is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However, it is not the only linguistic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meaning. ?Semantics answers the question “what does this sentence mean”. In other w ords, it is the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meanings in words and sentences out of context. ?Meaning is central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Classification of lexical meanings. Here are G. Leech’s seven types of meaning. ( British linguist) ? 1. Conceptual meaning (also called denotative or cognitive meaning) is the essential and inextricable part of what language is, and i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central factor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It means that the meaning of words may be discussed in terms of what they denote or refer to. ? 2. Connotative meaning – the communicative value an expression has by virtue of what it refers to, embrac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referent, peripheral ? 3. Social meaning (stylistic meaning) –what is conveyed about the so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use of a linguistic expression ? 4. Affective meaning (affected meaning)– what is communicated of the feeling or attitude of the speaker/writer towards what is referred to ? 5. Reflected meaning – what is communicated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nother sense of the same expression ?Taboos ? 6. Collocative meaning – the associated meaning a word acquires in line with the meaning of words which tend to co-occur with it ?(2, 3, 4, 5, 6 can be together called associative meaning–meaning that hinges on referential meaning, less stable, more culture-specific ) 7. Thematic meaning—what is communicat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message is organized in terms of order ?What is meaning?---- Scholars under different scientific background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language meaning. Some views concerning the study of meaning ?Naming theory (Plato) ?The conceptualist view ?Contextualism (Bloomfield) ?Behaviorism Naming theory (Plato): Words are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The linguistic forms or symbols, in other words, the words used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words are just names or labels for things ?Limitations: 1) Applicable to nouns only. 2) There are nouns which denote things that do not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e.g. ghost, dragon, unicorn, phenix… 3) There are nouns that do not refer to physical objects but abstract notions, e.g. joy, impulse, hatred…

英语论文题目大全_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英语论文题目大全_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下面是学术堂整理的英语论文题目大全,供选题使用,如有更多需求可以联系本站客服。 英语论文题目大全导航: 英语毕业论文题目英语专业论文题目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英语语言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题目(英美文学)英语论文题目(文化研究)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 英文论文题目选择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各个大方向中又可以选择小的方向。 英语文学:选择英语文学的毕业论文题目选择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国别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理论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语言学:选择语言学的毕业论文题目选择可以在两个大的方向进行: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就是对于英语语言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如对一种词性、或一种时态、或拼写、语调等等方面的研究(如“一般现在时及其交际功能”)。应用语言学包括教学法的研究和其它

一些新兴的应用语言学分支的研究。师范专业或本身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选择教学法方向的较多。在这个方向选题,也要避免过大范围的选题,而应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或实验。这个方向的好的选题有:“个性与英语教学”,“方言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等。 翻译学:翻译学的选题一般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翻译理论以及翻译活动。对翻译理论的研究就是探讨某一种翻译理论等等。相比之下,对翻译活动的研究更多一些,这些选题可以是对一种语言现象的翻译、或一种修辞格的翻译的研究(如“汉语成语的英译”)。应该注意的是,在对翻译活动作研究时,往往需要某种翻译理论支撑,总结规律,并对这一活动作出评价,要避免仅仅时例子的罗列。【扩展阅读】:完成英语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英语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可以说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

好的论文题目 参考

课程整合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平台 使用计算机“英语阅读能力测评练习系统”提高和评价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构建与实践”研究报告 视觉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运用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快速成长的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高效课堂的新推手 让多媒体托起英语词汇教学的翅膀 依托信息技术提升作文教学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_浅谈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作用 让博客给班级管理插翼添翅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农村学生多了一位“良师” 英语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实践探讨 基于网络学习平台,构建探究式学习模式 家校互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促学生阅读能力发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的运用将初中英语教学引入全新境界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环境构建语文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模式 让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催化剂 多媒体课件应用中的矛盾剖析及解决策略 关于网络资源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的几点困惑及对策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探究式学习的整合研究——以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为例 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策略研究——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例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 柳州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一些思考 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活起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巧借媒体剪刀精裁诗教新叶——诗歌教学“悦”读与同步练写初探 信息化支持下的叙事性教学由实例到模式的探析——以《Photoshop平面设计》课堂教学为例 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地理学力评估案例 浅议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将学生主体作用融入于信息技术课堂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信息化课程资源——“学生美术作品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模式探索 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讲评课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浅谈“校讯通”在中职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的优缺点 多媒体应用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效应 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西宁市晓泉小学为例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的整合 发挥网上教学优势,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采用“数字仿真实验”变革高中物理学习模式的探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报告 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研究 语文教学携手信息技术共话“五讲四美三热爱” 网络多媒体教室条件下中学语文整合课的教学张力 多媒体课件教学中学生心理疲劳的调节策略 PPT魔棒在手,语文综合性学习灿若礼花——浅析PowerPoint技术背景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PHP学生成绩查询及分析系统制作 让信息技术之花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绽放 用“区域性”媒体素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增色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功能系统设计的研究 一对一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班主任工作浅谈 借“远教资源”之玉,攻“数字校园”之门 教育技术革命背景下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途径初探 启发,提升,超越——信息教育技术让语文教学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校讯通”对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语言学论文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文题目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 in Language 完成时间 2012.12 课程名称 现代语言学概论 专 业 辅修第二学位英语专业 年 级 2010英语第二学位辅修本科生 成 绩 评卷人 姓 名 学 号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s in Language I. Introduction Knowledge of a language includes that of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language: the morphemes,words,phrases,and sentences. It also includes knowing what sounds are in the language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to form meaningful units. Different terms can be found in describing the sound system of language. Traditional terminology puts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t a paralleled level. In this terminology, phonetics is the study of separate speech sounds, while phonology is concerned with the system of combination of sounds. According to the terminology in some books, however, the study of speech sounds in a general way is termed as phonology. It is concerned with all the aspects of the speech sounds and sound systems of a language. Its subdivisions are phonemics. Phonetics deals with speech sounds in isolation, and phonemics studies the systems of speech sounds. To avoid confusion, the traditional terminology is adopted in this book. II. Analysis on ---- 2.1. Analysis of speech sounds The study of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in isolation is the level of phonetics, attempting to describes all the sounds that occur in human language. It’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production, transmission, and perception of the speech sounds. Analysis of speech sounds can be approached from the following 4 levels Level 1: anatomy and physiology----refers to speech organs and their functions Level 2: articulatory phonetics----studies how to produce speech sounds. Level 3: auditory phonetics---studies how the sounds are perceived by the hearer. Level4: acoustic phonetics----studies the way speech sounds are transmitted in the air(using spectrographs, analyze sound waves). 2. 2. Process of speech production and perception 2.2.1. Articulatory phonetics studies the sounds from the speaker’s point of view,how a speaker manipulates his speech organs to produce speech sounds. This branch is the longest established and the most highly developed. 2.2.2. Auditory phonetics studies the way listeners perceive the spee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