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胚挽救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新葡7号”葡萄胚挽救最佳接种时期研究

“新葡7号”葡萄胚挽救最佳接种时期研究

1 次, 采集 的幼果 样 品带 回实验 室 , 随机 抽取 3 0
培养 能否 成功 的前 提 。郭 修 武等 人研 究 了胚 珠 粒 果粒 测量 幼果 重及 胚珠 质 量和纵 横 径 ,确 定 接种 时 间和培 养基 种类对 无 核葡 萄胚 挽 救 的影 最 佳取 样 时间 。 响, 结 果表 明 , 影 响无核 葡 萄胚挽 救 最重 要 的 因
菌水 漂洗 4 - 6次 , 将 消 毒后 的果粒 切 开 , 取 出胚
胡 学林 , 钱文婕 , 张静 , 新 疆 生 产 建设 兵 团 第 十 三 师
珠 ,接 种 于 内装 5 0 m L培 养 基 的 1 5 0 mL的培 养瓶 中 , 每瓶接 种 2 0枚 胚珠 , 每 处理 5瓶 , 置培 养室 中培养 。 培养 条件 为 : 温度 2 5 _ + 1℃ , 光 照强
农 业 科 学研 究 所 , 邮编 8 3 9 0 0 1 ; 朱婉 婷 , 新 疆 哈 密 市 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1 0 — 0 4


- + +
一 +
一 +
“ + 一+ “ +
w +
一 +

一 — + ~一 — ・ - ・ +
一 +
率达 7 5 . 2 3 %。不 同品种 、 不 同组合 取 样 时 间都 7 0 %酒 精 浸泡 3 0 ~ 6 0秒 , 无 菌水 冲洗 3  ̄ 4次 , 再 不同, 本 文 以无 核 白葡萄 大 粒芽 变新 品种 “ 新 葡 将 果穗 放 入 0 . 1 %升汞 中浸泡 6 - 8分钟 , 再 用 无
2 0 1 7 . 1 1
矗, 匕 l 亳 } 艺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研究进展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研究进展
D OI :1 0 . 1 3 4 1 4 / j . c n k i . z w p p . 2 0 1 4 . 0 3 . 0 1 3
萄是 世 界上 种植 面 积较 大 的水 果之 一 ,占全 球 无核 品种作 父本 ,但 是获得 无核 后代 的几 率较 低 。而且育 j水 果种 植 面积 的 1 0 %以 上 。它不 仅 能 投产 旱 , 种 周期 长 ;三 倍体杂交 育种 虽可 以获 得 无核葡 萄 ,但是 二 营 养 丰富 ,而且 适应性 强 ,经 济效 益高 …。而无 核葡 萄 品 倍体 与 四倍体 的亲和 力差 ,获 得杂交 后代 难度 同样 很大 。 种 更是 以其 品质优 良、食 用方便 广受 消费 者的喜 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近 因此 将无 核 品种做母 本 ,利用 胚挽 救技 术 ,在 合子 胚 败育 年 来 无核葡 萄育 种技 术取得 较大 进展 。迄 今为 止 ,美国 已 之前 将其 取出 并在适 宜 的条件 下离 体培 养 ,使 其继 续发 育 培育 出了 4 O 多个 无 核葡 萄 品种H 】 ,中 国 、 日本 、以 色列 也 成苗 ,最 终形 成完 整植株 的话 ,这 样便 能极 大地 提高 后代
萄也 习惯称 为 “ 无核 葡萄 ” 。有 个别 葡萄 品种 存在 种子 败 小 的胚 中获得 植株 ,也 可以获 得单 倍体 植株从 而 缩短 育种
育和 不 完全 败育 两种 败育 形 态 ,如 壬亮 经 过 试验 研究 发 周 期 】 。鉴于 胚挽 救 的种 种优 势 ,此项 技 术 已在 无核葡 萄
子 ] ,仅 留有 不 同大 小 的种子 痕 迹 。由于 残存 种痕 很 薄且 针对 这些胚 进行 早期 离体 培养最 终获 得 完整植 株 的一种 技 脆 ,在 食用 葡萄 时 ,不 易 感觉到 它的 存在 ,所 以把这 类葡 术 。胚挽 救技 术不 仅影 响植物 问远 缘 杂交 ,而且可 以 从弱

无核抗病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优化及新品系培育

无核抗病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优化及新品系培育

无核抗病葡萄胚挽救技术体系优化及新品系培育无核葡萄是当今世界葡萄消费和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无核葡萄的合子胚在发育过程中败育而不能发育成正常的种子,因而常规育种只能以无核品种作父本杂交选育无核葡萄品种,但后代中无核几率低(0~15.9%),育种效率低下。

胚挽救技术可用于无核葡萄作母本的品种间杂交,后代无核性状比率高(45%~82%),育种效率高,但选育的欧洲葡萄无核品种的突出缺点是缺乏抗病性。

国外已将该技术应用于无核葡萄与圆叶葡萄育种中,但又存在杂交障碍,成苗率极低的问题。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病性强,与欧亚种无核品种杂交亲合性强。

因此,利用胚挽救技术获得欧洲葡萄无核品种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杂交后代,以培育无核抗病葡萄新品种(系)是完全可行的。

本研究田间人工杂交38 个葡萄种间杂交组合和13 个种内杂交组合。

在前期胚挽救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用19 个以无核葡萄为母本的杂交组合为试材,进行了无核抗病葡萄胚挽救的进一步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 1. 通过田间杂交和胚挽救获得了51 个杂交组合的葡萄新种质2998 份。

利用胚挽救技术获得19 个杂交组合幼苗814 株,其中13 个无核品种×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杂种)组合成苗257 株;常规田间杂交组合32 个,成苗2184 株,其中20 个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杂种)×无核品种组合成苗1606 株; 2. 获得了适宜无核抗病葡萄即将败育的幼胚继续发育的最佳培养基:MM3+10mmol/L 甘氨酸;建立了其最优培养方式:固液双层培养;筛选到了适宜作胚挽救母本的欧洲葡萄无核品种是爱莫无核(Olmo Seedless)、底来特(Delight)和火焰无核(Flame Seedless)。

适宜培养基、培养方式和胚挽救母本的最佳搭配使无核抗病葡萄胚发育率高达66.67%,成苗率达64.58%。

获得了一种适宜诱导合子胚胚状体再生的培养基配方:ER 固体+1.0umol/L BA。

南方地区无核葡萄胚挽救及其取样时间研究

南方地区无核葡萄胚挽救及其取样时间研究

南方地区无核葡萄胚挽救及其取样时间研究作者:梅军霞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13期摘要 [目的]探讨无核葡萄品种离体培养的培养条件,并确定最佳取样时期。

[方法]选取南方无核葡萄品种中5个自然授粉胚珠和4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取样时间,探索适宜南方无核葡萄品种的胚挽救程序。

[结果]适宜火焰无核×寒香蜜、碧香无核、火焰无核、奥迪亚无核等的胚挽救程序为授粉后30~40 d剥取胚珠接种在ER培养基,暗培养90 d,取胚转入WPM培养基上成苗。

[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幼胚离体发育和萌发成苗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无核葡萄;胚挽救;取样时间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3-03842-02Abstrac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discuss the in vitro cultivation conditions of seedless grape and confirm on the best sampling time. [Method] Choosing five kinds of natural pollination and four hybrid combinations of southern seedless grape as materials, the sampling time was identified by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the suitable embryo rescue progress for southern seedless grape was explored. [Result] The suitable embryo rescue progress for Flame Seedless×Hanxiangmi, Bixiang Wuhe, Flame Seedless, Otilia Seedless was that the embryos were first inoculated at 30-40 days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then developed on the ER medium for 90 d, the embryos were cultured on WPM medium for germination. [Conclusion] The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embryos development in vitro and germination rate.Key words Seedless grape; Embryo rescue; Sampling dates由于无核葡萄没有种子,不能作为母本获得杂交后代植株,只能利用有核品种作为母本与其杂交,但其后代出现无核植株的比率很低,且育种周期较长。

金星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

金星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 无核葡萄 ; 胚挽救; 金 星无核 ; 培养基 ; 取样 时期
中图分类号 : S 6 6 3 . 1 文献标识码: A
S t ud y o n Fa c t o r s Af fe c t i n g Em b r y o Re s c ue o f Ve n u s S e e d l e s s Gr a pe
西南农业学 Nhomakorabea报
2 0 1 3年 2 6卷 1期
V0 I . 2 6 No . 1
S o u t h w e s t C h i n a J o u r n a l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8 2 9 ( 2 0 1 3 ) O 1 —0 2 9 4— 0 5
t i n g t i me,a n d t h e i x d l u e n e i n g l e v e l o f o t h e r f a c t o r s we e r d i fe r e n t a mo n g c o mb i n a t i o n s:t h e s u i t bl a e er p io d o f i n o c u l a t i o n W s a c o l o in r g i n f r u i t pe e l o f 1 0 % ,t h e h i g h e s t g r o wt h at r e r e a c h e d 6 3 . 3 8% ;ER me d i u m s u p p l e me n t e d wi t h 1 . 5 mg / L I B A ,1 . 0 ms / L 6 - B A nd a 0. 5 mg / L

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胚败育时期的确定及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

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胚败育时期的确定及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

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胚败育时期的确定及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无核葡萄是当今世界葡萄消费和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假单性结实无核葡萄的合子胚在发育过程中败育而不能发育成正常的种子,因而常规育种只能以无核品种作父本杂交选育无核葡萄品种,但后代中无核几率低(0~15.9%),育种效率低。

而胚挽救技术可以挽救败育的幼胚,使无核葡萄品种作母本成为了可能,大大提高了无核葡萄的育种效率。

本试验以延边地区主栽的两个无核葡萄品种无核白和布朗无核为试材,研究了胚败育时期及胚挽救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表明:无核白在授粉后第38天大部分胚开始败育,胚乳在胚发生败育之前已经开始败育并解体消失,随之胚也开始出现败育,并在授粉后第44天完全败育;布朗无核的胚也是伴随着胚乳的败育消失而开始大量败育的,大部分胚在授粉后第42天开始败育,并在授粉后第46天完全败育消失。

所以,无核白的最佳胚挽救时期是授粉后第37天,布朗无核的最佳胚挽救时间是授粉后第40天。

无核白的最佳胚挽救培养基为Nitsch+IAA 1.0 mg·L<sup>-1</sup>+BA 0.5 mg·L<sup>-1</sup>+GA<sub>3</sub>0.5 mg·L<sup>-1</sup>,附加6%的蔗糖;在此培养基上,授粉后第37天的无核白胚珠的萌发率为42.25%,成苗率为23.96%;布朗无核最佳胚挽救培养基为Nitsch+IAA 2.0mg·L<sup>-1</sup>+BA 0.5 mg·L<sup>-1</sup>+GA<sub>3</sub> 0.5 mg·L<sup>-1</sup>,附加6%的蔗糖,在此培养基上,授粉后第40天的布朗无核胚珠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分别为44.97%和39.74%。

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无核葡萄及三倍体新种质的开题报告

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无核葡萄及三倍体新种质的开题报告

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无核葡萄及三倍体新种质的开题报告
背景概述:
葡萄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对多种气候和土壤类型的容忍性使其成为各国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

为了应对市场需求,保证葡萄产业的可
持续发展,需要不断研发新的葡萄品种。

无核葡萄和三倍体新种质因其具有较高的生
产性和经济效益,一直是葡萄育种的研究热点。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采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无核葡萄及三倍体新种质,为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研究方法:
1. 无核葡萄的创制:通过胚挽救技术,将已经成熟的花粉或叶片细胞脱除基因组,然后与无核葡萄雌性植株杂交,得到无核葡萄。

2. 三倍体新种质的创制:将双倍体无核葡萄与四倍体葡萄雌性花器杂交,得到三倍体新种质。

3. 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PCR、酶切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无核葡萄及三倍体新种质杂交后代进行鉴定,确保其品质与性状符合预期。

预期结果:
通过使用胚挽救技术创制无核葡萄及三倍体新种质,我们预期得到的新种质将具有较高的生产性和经济效益,并且对于葡萄产业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意义与价值:
研究结果可以创制出真正意义上的无核葡萄,可以便于人们直接食用,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加工和储存方面的需求,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同时,三倍体新种质可
以通过不同的组合运用到不同地理环境中,提高葡萄品种整体的适应性,对于丰富葡
萄品种、提高葡萄产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弗雷无核’胚挽救适宜接种期研究

‘弗雷无核’胚挽救适宜接种期研究

目前无核葡萄在国外葡萄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消费市场的日趋成熟,无核葡萄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市场对不同类型品种的需求日渐丰富多元化。

因此培育优质无核葡萄品种,已成为葡萄育种的主流方向。

传统的育种方法,为避免无核葡萄合子胚败育,只能用有核葡萄品种作为母本、无核品种作为父本进行杂交。

这种方法,仅能产生较少的无核后代,效率非常低,平均仅为13.5%[1]。

而使用胚培养技术,则可以使用无核葡萄作母本,有核、无核葡萄均可以作父本杂交,既可以极大拓宽亲本的选择范围,同时也可以简化育种程序,提高了后代的无核率,胚的离体培养使无核葡萄的育种周期缩短,对无核葡萄的育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1982年RAMMING 等[2]率先发明胚挽救技术,成功实现无核葡萄作为杂交母本,从而大幅提高无核后代的比例,使得这项葡萄育种技术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普及应用。

国内外专家学者也正在利用这种手段进行无核葡萄的选育,到目前为止,法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创造出了大量的无核葡萄新品种种质。

我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进发展该技术,在无核葡萄的胚培养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目前,通过胚挽救技术已选育出了数十种新的无核葡萄品系,并培育出一些新种质[3]。

‘火焰无核’葡萄又称‘弗蕾无核’,欧亚种,原产美国,由美国Fresno 园艺试验站杂交选育而成。

1993年新疆葡萄瓜果开发研究中心将其作为资源引入新疆,1998-2001年3年品比试种,获得好评[4]。

2001年大量扩繁推广,目前已成为新疆推广面积较大的无核品种之一。

据中国农业大学梁树乐等人研究,以火焰无核为母本进行胚培养,胚萌发率以及成苗率明显高于其他10个无核品种。

因此本研究采用弗雷无核做母本,本地自育与外引品种做父本配置组合,做进一步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于2019年在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葡萄所试验园进行,供试母本材料是8年‘弗雷无核’,3~5个中部果穗挂牌,去雄后分别与本所资源圃多年生‘无核白鸡心’‘紫香无核’‘夏至红’‘粉红亚都蜜’葡萄进行杂交,获得杂交组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胚挽救研究进展马宗新(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摘要:本文综述了葡萄胚挽救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葡萄育种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

胚挽救技术已成为国内外无核葡萄育种的重要方法而被广泛应用[1,2,5,22]。

Charles分离并培养了菜豆(Phaseolus)与荞麦(Fagopyrum)的胚并获得了植株。

Hannig在1904年提出胚胎组织培养的研究路线,在一些十字花科植物如萝卜上应用,取这些植物接近成熟的胚分离培养,成功地在含有无机盐和糖液的培养基上将其培养为成熟胚:Laibaeh使用不能发育成有活力种子的亚麻杂种(宿根亚麻×澳洲亚麻)将其合子胚培养成熟,获得了在自然条件下由于胚败育而得不到的杂种:Van等在1941年在诱导曼陀罗植物胚胎发育和愈伤组织形成中使用椰子汁(液体胚乳),增加了培养基中的营养促使胚胎生长和发育,成为胚胎培养的转折点。

迄今为止,通过胚胎培养已经获得了许多由于胚败育而不能获得的杂种。

开创了胚胎培养在植物育种中应用的先河,自Rammig首次利用无核葡萄胚珠培养的方法获得了两株葡萄实生苗以来,给无核葡萄胚挽救培育新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

这充分证明借助胚培养技术获得无核新品种是完全可能的[1,3,6,8]。

1、胚挽救的意义胚拯救技术是基于组织培养技术发展起来的。

主要针对由于营养、生理或遗传原因,造成难以播种成苗或在发育早期阶段就败育或退化的胚进行早期离体培养主要是利用离体胚在培养基上的再次培养获得适宜的生长条件及营养成分.使发育不良的幼胚得以二次生长.分化成健康的植株体。

目前胚抢救技术在果树上应用最为广泛,其中在抢救小麦远缘杂种和葡萄三倍体育种及无核品种的培育上都取得不少成果。

胚挽救技术可以及时抢救不能继续发育的胚:通过胚拯救获得的苗瓶内生根及根尖染色体制片.及早鉴定杂交后代的倍性,大大缩短倍性育种的周期:通过胚拯救技术获得的杂交后代,可以直接快速获得更多的幼苗.极大的提高了杂交后代的繁殖速度,极大地促进育种效率。

2、培养技术2.1 培养基刘佳[21],杨国放[10],赵凯[26,28 ]等认为ER培养基最适宜离体幼胚的发育;郭修武[ 29],孙莉[12]、刘海琳[27]等以MS为基本培养基;夏培蓓[19],李桂荣[24]等以Nitsch为基本培养基,都获得了较好的胚珠萌发率,牛茹萱[18]采用MM4培养基培养胚珠,也获得了试管苗。

2.2 取材时期赵凯[26,28]等以金星无核葡萄开始着色期作为采样接种的形态学指标,郭修武[]取金星无核自然授粉后55 d的胚珠培养,夏培蓓[17]认为木纳格葡萄在开花后第4O天是胚挽救最佳时期,胚萌发率可高达76.8%。

任杰[ 30,31]认为最佳接种时期为花后45—55d。

刘海琳[27 ]选用无核白葡萄在开花后35~60d培养。

李桂荣[24 ]认为无核白葡萄在授粉后20-50d,杨国放[ 10]在火星无核×无核白鸡心幼胚培养中认为花后40d取材较好,金星无核×康能无核在花后55d较好,优无核×布朗无核在花后45d较好;牛茹萱[ 18]认为“红无籽露”、“波尔莱特”、“皇家秋天”的最佳取样时间分别为花后51-53、55和66d。

2.3 激素多数学者采用BA,NAA组合,任杰[30,31 ]等采用6-BA 0.4 mg/l+NAA 0.5 mg /L,郭修武[ 29]等采用 BA 0.5 mg/L+IBA 1.5 mg/L+GA3 0.5 mg/L+25 g /L,赵凯[ 26,28]等采用IAA 1.5 mg/L。

夏培蓓[19]采用6-BA 1.0 mg/l +GA0.2 mg/I +IBA 1.0 mg/I,刘海琳[ 27]等采用BA0.5mg/L+IAA1.5mg/L。

李桂荣[24]等采用BA0.5 mg/1+IAA1.5 mg/l 。

杨国放[10 ]等认为不同品种的胚珠对培养基中IBA浓度要求不同,幼胚发育程度较高,败育时期较晚的胚珠,适合较低IBA浓度,胚发育程度较低,败育较早的胚殊则需要较高的IBA浓度。

牛茹萱[18]采用0.5 m_g /L GA+1.5 mg/IAA0.5mg/l进行培养。

2.4 有机添加物为了促进胚培养成苗,多数学者在培养基中添加复杂有机物。

赵凯[ 26,28]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络蛋白(CH)500 mg/L获得了最高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添加不同种类氨基酸对‘波尔莱特’ב北醇’组合胚的发育率及成苗率有不同影响,以1 mmol/l 丝氨酸的促进效果明显,烟酸的添加对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夏培蓓[17]采用添加活性炭0.5 g/I,牛茹萱[18 ]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6O0mg/L +1.5 g/L活性炭+1.0 mmol/L氨酸+1.0 mmol/L半胱氨酸+100.0 mmol/L甘露醇。

2.5 胚珠处理赵凯[26,28 ]对胚珠进行横切、纵切处理都能够提高胚珠的萌发出苗率,郭修武[ 29]胚珠进行一定处理可以提高胚珠的萌发出苗率,其中剥取裸胚的萌发率最高。

夏培蓓[17]对胚珠进行横切处理,木纳格葡萄胚萌发率最高。

4 存在问题4.1 确定最佳取材时期难度大无核葡萄胚的发育受基因型的严格控制,不同品种、年份和气侯条件下胚发育期长短也不同。

无核葡萄胚的发育和败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取材过早,合子胚发育程度低,培养难度大;取材过晚,大部分合子胚已经败育,虽然培养的难度小,但是成苗率也较低。

理论上讲,接种效果好的时期应该在胚发育程度最高而尚未败育的时期,要想获得最多数量的萌发苗,必须在未败育的合子胚的最大数量及发育的最高程度的合子胚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进行培养。

因此,确定最佳的接种时期是胚挽救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4.2 培养技术尚待完善虽然培养取得了不少成绩,也有成功地范例,但是葡萄胚培养,仍然需要继续研究。

问题仍然较多,例如,培养的胚珠处理程序,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

还有成苗率不高,还不能够100%培养成苗。

参考文献:[1]纪薇. 无核葡萄胚挽救种质创新及畸形苗转化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张剑侠*,牛茹萱.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园艺学报,2013,09:.[3]金钊,贾琢,王冬.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初探[J]. 北方果树,2009,01:13-15.[4]刘三军,蒯传化,于巧丽,陈勇鹏. 葡萄无核性状遗传与胚挽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 果树学报,2009,01:71-76.[5]范春霞,周燕,高述民,张小方. 胚挽救技术应用于无核葡萄育种的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09,09:19-20.[6]唐冬梅,王跃进,赵荣华,潘学军,蔡军社,张剑侠,张朝红,骆强伟. 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影响胚发育的因子[J]. 中国农业科学,2009,07:2449-2457.[7]任杰,徐彦平. 葡萄胚挽救试管苗配套优化移栽技术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2009,04:91-93.[8]贺艳楠,张振文. 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影响因素分析[J]. 北方园艺,2010,16:222-223.[9]王爱玲,王跃进,唐冬梅,张剑侠,张朝红. 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成苗率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0,20:4238-4245.[10]杨国放.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655-13656.[11]夏培蓓,伍新宇,吴玉霞,朱瑜,陈新红,阿尔孜古丽·卡斯木,罗淑萍. 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2011,07:1201-1204.[12]孙莉,朱慧,李意坚,蒋利春. 三倍体葡萄胚挽救技术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1,04:199-200.[13]杜万涛,郭印山,王英. 三倍体葡萄胚挽救技术研究[J]. 北方果树,2012,02:4-7.[14]朱瑜,夏培蓓,伍新宇,蔡军社,李宁,彭银双,罗淑萍. 木纳格葡萄胚挽救苗的获得及其无核性状分子鉴定[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2,01:22-24.[15]牛茹萱,张剑侠,王跃进,赵凯. 种子败育型无核葡萄胚挽救研究[J]. 北方园艺,2012,07:1-5.[16]樊秀彩,张颖,姜建福,孙海生,李民,刘崇怀. 近20年来国外鲜食葡萄品种选育进展[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2,02:53-59.[17]夏培蓓,伍新宇,代培红,吴玉霞,朱瑜,潘建,闫璐,罗淑萍. 木纳格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2,04:294-297.[18]牛茹萱,张剑侠,王跃进,翟焕,赵凯. 抗病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研究[J]. 果树学报,2012,05:825-829+965.[19]夏培蓓. 木纳格葡萄胚挽救技术及新种质创建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20]王爱玲. 利用胚挽救技术创造无核葡萄新种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21]刘佳,刘晓,陈建,刘伟. 金星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3,01:294-298.[22]张剑侠,牛茹萱. 无核葡萄胚挽救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园艺学报,2013,09:1645-1655.[23]郝燕,杨瑞,王鸿,王发林. 无核葡萄剥胚胚挽救技术关键影响因子[J]. 西北农业学报,2013,09:114-120.[24]李桂荣. 无核葡萄胚胎发育的生理特性和胚挽救育种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5]唐冬梅. 无核葡萄杂交胚挽救新种质创建与技术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26]赵凯,刘巧,张剑侠,牛茹萱,李桂荣,王跃进. 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影响因素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3,17:11-15.[27]刘海琳,廖康,尚忠海,吴国新,陈力耕. 无核白葡萄胚挽救机理的研究[J]. 河南科学,2006,04:512-516.[28]赵凯. 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及VaERD基因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29]郭修武,郭印山,张海娥,李轶晖,李成祥. 接种时期和培养基对无核葡萄胚挽救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7,02:329-332.[30]任杰,徐彦平. 葡萄胚挽救试管苗配套优化移栽技术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2009,04:91-93.[31]任杰,徐彦平. 胚挽救技术在葡萄上的应用[J]. 宁夏农林科技,2007,03:45-46+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