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唐遗址公园与唐文化

西安的唐遺址公園與唐文化

攝影及pps製作:zwl

2011.01.13

寫在前面

走進西安這座歷史古城,處處能感受到它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幾年,隨著曲江池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一批攜帶唐文化氣息的遺址公園和區域的建成對外開放,唐文化已經成為西安重要的歷史文脈之一。

西安市區及附近唐文化氣息比較集中的區域有: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唐城牆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及其南北廣場、唐大慈恩寺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小雁塔及西安博物館、興慶宮公園、青龍寺等。

要營造一座城市的美麗,最重要的是它的文脈,就像一本小說刊物有其主線一樣,城市也有它的文化脈絡。

我希望將來大明宮遺址公園建成後能產生新的空間,使人到此能得到盛唐時期皇帝站在含元殿上的時空感覺。…現在將使所有的人都能體會到這種環境和歷史交集的優越感的愉悅。這是當今遺址公園與當年歷史宮殿的不同之處。

——池上俊郎(國際知名建築家)

2010年10月1日,西安大明宮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大明宮遺址是盛唐文化的重要載體,是西安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文化符號。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唐大明宮周長7628米,面積3.3平方公里,是北京紫禁城面積的3.5倍,也是唐長安城規模最大的一處宮殿區。共有11座城門。自唐高宗起,唐朝歷代帝王大都在大明

宮居住、處理朝政,它作為國家統治中心,歷時達200

餘年。丹鳳門為正南門。含元殿為主殿。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依據盛唐時期宮廷文化遺跡

和考古成就為背景展開建設的,旨在“打造中國最大的

露天古代宮廷文化遺址博物館”。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主體建築丹鳳門

丹鳳門

看仿唐建築感受唐文化

複建的丹鳳門是丹鳳門遺址保護工程,外觀是丹鳳門的復原展示,其實是遺址本體的一個大保護罩。

走進唐遺址,更能感受唐文化氣息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含元殿遺址區》

含元殿遺址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雕塑《八十七神仙卷》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雕塑《宮樂圖》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玄武門》雕塑

《玄武門》雕塑背面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馬球》雕塑

丹鳳門守防軍守防交接儀式

曲江池遺址公園

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

西安曲江池是古都長安最著名的風景區。秦、漢時已開始建園。因其水曲折,故名曲江。

唐玄宗開元年間又對曲江大加興修。從終南山義谷口的黃渠引河水入池,使它變成了一個南北長、東西短、彎曲有致、水波蕩漾的大湖池,並恢復曲江池的原名。

曲江池遺址公園充分利用現有的自然地貌,再現了歷史典籍中的人文勝境。打造了漢武泉、藝術人家、曲江亭、明皇棧橋、閱江樓、煙波島、雲韶居、暢觀樓等各大景區和32處雕塑。總占地面積1500畝,水域面積近700畝。

人教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知识点总结

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一、儒道佛的融合 (一)过程: 1. 儒家独尊:汉武帝时,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 2. 佛教东传: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 3. 道教发展: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 4. 儒道合流: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与儒家合流,形成玄学; 5. 佛道交融:南北朝时期,佛道首先交融。(设问:佛道为何能够首先交融?一是思维方式比较接近,习惯于直观性思维;二是有共同的沟通话题,佛家的“空”与道家的“道”可以相互理解;三是都带有一定的神秘性)佛教时而尊崇,如梁武帝四度出家,隋文帝和隋炀帝广造石像、普著佛经;时而备受打击,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6. 三家交融: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发展迅速,以茅山道为代表;武则天时,尊崇佛教,佛教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唐中期,韩愈、李翱和柳宗元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设问1:儒佛交融的进程为何困难重重?一是儒家独尊地位及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佛教难以轻易撼动,缺乏文化基础,即使某一阶段佛教备受重视,仍难以企及;二是受“华夷”思想影响,从心理抵制外来文化,佛教传播缺乏心理基础;三是儒家始终没有宗教化,世俗特征明显文化的产物,佛教缺乏社会基础) 7. 儒家兼容:两宋时期,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形成哲学范式的“理学” (二)特点: 1. 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 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的理论基础,形成独立的宗派体系; 3. 道佛关系: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形成三家交融现象,孕育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方正统哲学—理学。 (三)影响: 1. 经济上:强化了农业社会所必需的身心内外合谐的价值取向——即人与人和自然的和谐; 2. 思想上:强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出现了政治、哲学、宗教和伦理等交融的局面; 3. 政治上:为统治者提供了多重治理国家的范本,一定时期内都有利于维系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二、兴盛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概况: 1. 魏晋时期: (1)建安文学。以曹氏父子为核心,诗歌、辞赋和散文均有发展,是社会分裂到逐步统一的产物,形成了高扬政治理想、哀叹人生苦短、追求个性特点和浓郁悲剧色彩的文学特征。 (2)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因社会环境危机四伏和哲学思考的探索,形成了避开现实,以哲学眼光,从广袤时空中理性思考现实的风格。 2.南北朝时期: (1)南朝文学。以鲍照、谢灵运等为代表。民歌偏多,多描绘男女爱情,兼论自然风景和朋友之谊。(2)北朝文学。以温子升、邢劭等为代表。现留存作品较少,以《敕勒歌》为代表。 3.隋唐时期: (1)隋朝文学。以虞世基和隋炀帝等为代表,重视边塞诗歌。 (2)初唐文学。以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等为代表,诗歌内容从宫廷生活到江河山川,处于文学新旧过渡阶段。 (3)盛唐文学。形成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诗派;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

十条风情街情况介绍

十条风情街情况介绍 福保街道:保税国际(香港)风情街 保税国际(香港)风情街已成为集餐饮、娱乐、休闲、景观于一体的中高档商业步行街区,呈现出浓郁丰富的“港式生活”氛围。东起保税区椰风道,西至紫荆道,总长约700米,主要由长宝路、绒花路及绒花路侧沿街绿地组成。采用综合设计元素,第一种是欧洲多国风格的小尺度建筑与各具风情的零散夜间消费,犹如香港的标志性商业街“兰桂坊”。第二种元素就是香港的“紫荆花”,在入口广场铺装、特色灯柱、座椅和东入口建筑立面上树立大型金色紫荆花,突出了“香港风情街”的优雅、精致、活力。第三种元素符号应用了维多利亚湾的海景,把它的景观凝固成一个天际线雕塑,作为风情街主入口的主体标志,结合旱喷与灯光组成入口广场。第四种元素选择咖啡色基调,借鉴欧洲建筑材料的暖色感受,配合多样的地面铺装,留出空间能给商业提供足够的“缤纷、精致、典雅”的室外茶座区。形成两头大型旗舰欧风风情餐饮、内街多种服务并存,南侧风情酒吧为主的休闲综合服务商业街。 华强北街道:时尚都市风情街 街道选址中航路(振华路至振中路段)建设“时尚都市风情街”。改造路段全长170米,主要包括飞亚达、高科德、新亚洲、鼎城国际4座大厦建筑立面及户外广告店招拆除重臵;建设街心通风口视觉中心;重铺破损路面,增加不锈钢止车柱;添设休闲特色按键状石凳,加种花草;架设路灯、光伞、流星灯集成灯光亮化系统等工程。以“环境立区”为理念,打造一条与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业态匹配、

功能互补,集休闲、时尚、体验、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时尚精致街区,依托业已形成的华强、中航、高科德、新亚洲等以电子元器件、服装、百货、物流为主要业态的实力企业经济圈,引进发展高端休闲、服务、展览体验产业,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丰富华强北商圈经济文化内涵,提升区域经济社会价值。 香蜜湖街道:东亚国际风情街 香蜜湖东亚国际风情街选址农坊路(东海坊),该片区原来己经是东亚外籍人员的聚居地,周边金融机构等写字楼较多,白领较多,通过集中打造旅游观光、休闲购物、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特色街区,产生较大的聚集效应,起到链条和杠杆作用,带动该片区的商贸、旅游等行业,提升和丰富现有的业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该风情街总长410米、宽24米,需改造的景观面积约1.9万平方米,设计将本土文化和国际风情融合,突出与东亚特色接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日韩民族风情为主,入口处建特色牌楼,两侧街区按东亚风格设臵檐蓬,增设庭园绿化休闲岛,配臵别具风格的灯饰小品等,于3月3日开工建设,5月30日主体基本完工,街道自行组织检查整改,并于6月14日报批验收。 莲花街道:书香风情街 中心书城“书香风情街”项目由福中一路吊顶工程、福中一路玻璃幕墙工程、中心书城塔楼灯光工程与立面灯光工程及投影等组成。项目整体已于6月8日初步竣工,6月15日完成自检,目前正准备

唐文化史 对外文化交流编(二)

唐文化史对外文化交流编(二) 第二章海路通与唐朝对外文化交流 唐朝是陆路对外交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海路交得到长足进步,并取陆路交通在对外交往的地位的时代。由于唐朝海外的影响,在宋代时,东南海外国在与宋朝廷的交往中,甚将宋朝管辖下的中国地区称之为唐”[1]。历宋元至明,在海外,尤是在东南亚各地,一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中国”之地的代称[2],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3],中国姓氏为唐姓”[4],中国衣为“唐衣”[5],中国商为“唐舶”或“唐船”[6],而舶上转贩得到的中国货物则被称“唐货”[7]。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称的“汉语”,也被宋代海外诸国之为“唐语”[8]。中国人居海外一年不还,称之“住蕃”;而外国人在国逾年不归,则称为“住唐”[9]。沿袭至今,有些流寓海外华人仍然自称为“唐人”,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称为“唐人街”,而华侨则将祖称之为“唐山”。历时千载,绵不绝。唐朝在海外影响于此可见一斑,这种影响是与唐朝发达的路对外交通是分不开。 第一节海路交通的发展和繁 唐朝海路对外交往的发展,首表现在海上交通路线的辟与利用。在唐代,取道南海往西方的人数和航海路线都所增加,直航能力也有所加强,形了南海交通发展和荣的局面,并表现出了取代陆交通地位的趋势。较之前代,朝人对非洲的了解更全面和准确。与此同时,朝通过黄海和东海海与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交通也得到较大的发展,为东亚汉文圈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通条件。

1.《大唐西域求高僧传》与南海交通的展 在人类社会的期,茫茫大海限制了不同地区间相互交往和了解,人们充满了探究海的渴望,但又无法超越淼无垠的波涛的阻隔,海洋彼岸的心驰神往,提了人类探索大海的恒久力。早在先秦时代,华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成熟的近海行技术,广州发现秦代造船工场遗址,显了当时海上交通的水[10]。《汉书》详细记载汉代远海航船从徐闻、合浦通南海诸国的航程[11],这时中的航船已能够到达印度东南沿海和里兰卡。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葬于公元前122年)出土银盒、金花泡饰、象牙香料等西亚或南亚的物[12],广州横枝岗2061号西汉中期墓出土的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罗马玻璃等[13],都证了秦汉时代海上贸易存在。 东安帝永宁元年,缅甸掸国国王雍由调遣使者入,朝贡使中有精通魔术表演的“海幻人”,《后汉书》中明确出“海西即大秦”[14],而大秦就是汉代对罗帝国的称呼。这位马帝国的魔术师当是由路至印度、缅甸,然后辗来到洛阳的。海西幻人的到,沟通了中国古代与欧洲的交。广州第4013号东汉前墓中出土的镂空12面形小金珠,就是这一时期从南亚海路传入的舶来品[15]。三国吴孙权时,遣宣化从朱应、中郎康泰扬出海,游历南海诸国,“所经传闻,则有百数十国”[16]。归来之,两人根据见闻分别撰写了《南异物传》和《吴时外国传》加深和丰富了对从中国南到东南亚,越阿拉伯海,以红海港口的古代航线的认识。东晋及南,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西行求活动的发展,中国僧人纷纷前往外,为了解海上交通的进一步提了更多的资料。最具代表性的是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在隋唐五代发展到了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战国以来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其中,诗歌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不到300年的时间里,遗诗近5万首,是西周至南北朝1600-700年间遗诗数量的两三倍。具有独特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位,远远超过战国至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时间背景。 唐代建国后,唐太宗吸取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采取了土地均等化、租平化、官兵化、科学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减轻了人民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经济生产,增强了国力。与此同时,他整顿了官僚行政,改革了政府机构,使社会迅速走向稳定繁荣。从贞观到开元的一百多年间,国家政治经济达到了如上所述的繁荣顶峰。随着经济的繁荣,综合国力日益增强。 从太宗、高宗到玄宗,他们打赢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缓解了东、北边界的威胁,使西部国家纷纷依附。在帝国周围设立了六个杜胡府政府,长期保持了边境的稳定和稳定。以积极友好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华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但是,封建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继续存在和发展。

首先,这一点在土地兼并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唐代有均分土地的措施,占据了土地的界限,但到了高宗时代,洛阳却有很多人超限占有土地。到玄宗天宝年间,更是“违法乱纪,吞并之弊超过汉代之丧”。在经济繁荣的外衣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玄宗早年虽能“大干一场”,但晚年却放纵放荡,信赖李林甫、杨国中。他的内部事务日益腐败,对外傲慢。 天宝在十年和十三年两次征征南召,彻底歼灭了全军,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玄宗为了加强边防,创办了我们的时代,埋下了边城救兵、救兵、起义的祸根。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终于爆发。这场叛乱持续了8年,唐朝的统治权受到重创,开始由盛转衰。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2(隋唐五代文学到宋代文学)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一、解释:1、华夷如一2、士人3、漫游4、入幕5、读书山林6 贬谪7、文以明道8传奇9、词10、《全唐诗》 二、填空 1、唐代__________ 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2、唐代的思想领域,是____________ 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 3、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_______________ 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上。 4、以__________ 为分水岭,唐代文学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5、唐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_______________ 动机。 6、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_____________ 小说作为一种文体的成熟。 7、词的出现,主要因为_____________ 的需要。词随燕乐起,选词配乐,依调 填词,都为了____________ 。 三、简答 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怎样? 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有什么影响? 3、佛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4、道家、道教对唐文学有什么影响? 5、唐代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6、唐代散文文体文风革新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7、词的出现与兴起有哪些原因? 四、论述:论述唐诗的发展轨迹。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背诵默写篇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野望》、《从军行》(杨炯)、《度大庾岭》、

《渡汉江》、《感遇》其三十五、《登幽州台歌》 二、名词解释:1、贞观诗风2、上官体3、初唐四杰4、文章四友 5、沈宋6王绩 三、填空 1、隋代的建立,结束了_________ 年南北分裂的局面。终隋一朝,南北诗风相 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_____ 的过渡性质。 2、初唐四杰从宫廷诗人_________ 的写诗倾向,转向了______________ 。 3、文章四友”和沈、宋”属台阁体”诗人,为唐代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定型作出 4、陈子昂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 起点。 5、隋、唐统一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新文学,经历了隋、初唐______________ 年的探索过程。 6、?沈、宋之称,成为______________ 定型的标志。 四、简答 1、卢思道的《从军行》如何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2、贞观诗坛对南北文学的认识是什么? 3、初唐四杰对文风的自觉追求是什么? 4、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有何得失? 五、论述 1、陈子昂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是什么? 2、试述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 一、背诵篇目:《使至塞上》、《山居秋暝》、《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春晓》、《宿建德江》、《钓鱼湾》、《题破山寺后禅院》、《江上琴兴》、《鹿柴》、《竹里馆》、《辛夷坞》、《凉州词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其一、其 二、其四、其五、《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采莲曲二首》其二、《黄鹤楼》、

日本史书中关于唐文化对日本影响的记载

【内容提要】中世纪的日本,对唐代文物制度多所仿效,两者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但是,以往唐史界对此似乎注意不够。本文依据日本史书,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方面论述了中世纪的日本所受唐朝的重要影响,可供学界参考。 日本元正天皇养老四年(720)成书的汉文《日本书记》记载,推古天皇三十一年(623)七月,留学隋唐的学生福因,学问僧惠齐、惠光,药师惠日等回到日本,向天皇奏称:“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些人又多次建议召回已经学成的留学生、学问僧,让他们在日本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以“大唐国为蓝本来建立…法式备定?的天皇制国家”。〔1〕 自舒明天皇二年(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至宇多天皇宽平六年(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日本向唐朝先后正式派遣唐史20余次,除3次“送唐客使”、1次“迎入唐使”和2次未能成行外,实际入唐14次。〔2〕这些遣唐使和随船的留学生、学问们,在唐朝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特别是留学生进入唐朝国子监系统学习唐文化,据送唐客使伊吉博德记载,”所朝诸蕃之中,倭最胜”〔3〕。大批留学生学成回国,无不将其所学引进到日本,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差不多接收过去了,真可谓“全盘唐比”了。本文以在日本史上占重要地位的“大化改新”、奈良文化和平安文化为例,略加考察,以见其是如何“全盘唐化”的。 一、重要制度的影响 公元645年6月,日本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发动政变,迫皇极天皇退位,拥立孝德天皇即位。中大兄以太子身份摄政,中臣镰足为内大臣,“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进退废置,计从事立”。〔4〕长期在华留学的高向玄理、学问僧僧旻这时被任命为国博士,充当最高国务顾问。学问僧灵云、惠云等亦因参预改新而被列为“十师”。大化二年(646)元旦,孝德天皇颁诏“改新”。首先是废除皇室和贵族的领地及部民,一律改归国有,变为公地、公民。与之相应的经济措施便是效法唐初实行的均田制,施行了“班田收授法”,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6岁以上的男子授田2段〔5〕,女子为其2/3,私奴婢给良民的1/3,死后归公。受田人承担租税,一如唐朝的租庸调制:租为每段2束2把〔6〕,庸为每人每年10日,调为每户交布1丈2尺。到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又颁《田令》,规定“凡给口分田者,男二段”,“凡国郡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宽乡,不足者为狭乡。”《田令》中还规定:“凡职分田,太政大臣卅卌町,左右大臣大卅町.大纳言廿町”,“凡内外诸司公厩田,交代以前种者,入前人”。又有:“正丁(21岁至60岁)每人每年服役十日,次丁减半”〔7〕。“调”则分两种,有“田调”、“户调”之分。由此《田令》可见,不仅“口分田”、“职分田”、“公厩田”、“宽乡”、“狭乡”、“正丁”、“次丁”,租庸调等等名称均与唐朝相同.而日具体条文也颇相近。 在政治体制方面,“大化改新”废除了世袭氏姓贵族的称号臣、连、国造、伴造等,制定新官制和冠位制,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大化四年,根据国博士高向玄理和僧旻制定的方案,设置了二官、八省、一台的中央官制和国、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其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号称“三公”,与唐朝的太师、太傅、太保相当。左、右大臣之下有大纳言、少纳言、左辨官、右辨官。左辨官掌中务(管修史、天文)、式部(管官吏任免)、治部(管贵族婚娶、对外事务)、民部(管户籍、民政)四省。右辨官掌兵部(管用兵、治军)、刑部(管司法、刑罚)、大藏(管财政、利税)、宫内(管官田、官营手工业)四省。这与唐朝的尚

详解特色商业街5大开发模式及12个成功案例-GOOD

详解:特色商业街5大开发模式及12个成功案例2015-02-06 18:27 本文从三里屯village、世贸天阶、蓝色港湾、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成都锦里、天津鼓楼文化街、南锣鼓巷、798艺术区、美国City Walk、天津音乐主题商业街、日本秋叶原动漫商业街12大知名案例全面分析特色商业街的开发模式与成功因素。 一、时尚+商业 1、三里屯village 定位:集文化、艺术、休闲和购物于一体的全新空间。 艺术建筑: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独立品牌大楼,以三维建筑去宣示品牌形象。 不规则的楼体、色彩斑斓的外观,到大胆的建筑材料的运用,以及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连接的多层空间设计,使得建筑整体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趋势:世界一线品牌购物终端的发展史,大多都经历了从只重视店铺内的设计,到重视整体建筑艺术风格的演变过程。)

业态:业态丰富,南区偏重年轻时尚,北区定位更高端,多为国际一线品牌。 南区业态 定位:南区更偏重年轻时尚,中高端为主。 领域广泛:业态涉及时装/配饰、美容、家居、电子产品、书店、餐厅、影院和艺术文化,经营范围延伸到了家电和儿童乐园的领域,如香港知名大型儿童教育品牌WiseKids,也是三里屯Village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进入北京的首家店。 配比:业态比餐饮等。 北区业态 定位更高端,瞄准国际一线品牌。品牌旗舰店装修风格前卫、时尚。

品牌—特色体验 接连不断的创意、艺术、展示、活动使得三里屯village成为北京时尚潮流地标。

2、世贸天阶 京城时尚旅游新地标。 定位——定位为“结合美食、娱乐、空间艺术、时尚信息橱窗以满足看、听、嗅、味、触的全感官之旅的休闲购物场所”,将为CBD内的中高收入的白领提供流行时尚零售业态及商业服务设施,将集6星级Night Club异域特色主题餐厅、家居生活、Spa、美食广场、品牌旗舰店等于一体。 京城独一无二的巨型天幕使世贸天阶成为时尚旅游新地标。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含答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 61. “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 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 B. 汉代末年的文学 C. 汉末到魏初的文学D . 魏晋时期的文学 62. 《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A. 曹操 B. 曹植 C. 鲍照 D. 李白 63.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曹植 B. 王粲 C. 孔融 D. 徐干 64.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 A. 曹操 B. 曹丕 C. 曹植 D. 王粲 65. 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A. 曹操的《观沧海》 B. 王粲的《七哀诗》 C. 张衡的《四愁诗》 D. 曹丕的《燕歌行》 66. 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 曹植 B. 曹操 C. 曹丕 D. 蔡琰 67. 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 B. 《燕歌行》 C. 《白马篇》 D. 《将进酒》 68. 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 B. 《燕歌行》 C. 《白马篇》 D. 《将进酒》 69. 《登楼赋》的作者是()。 A王粲 B. 曹植 C. 鲍照 D. 左思 70. 《洛神赋》的作者是()。 A. 王粲 B. 曹丕 C. 曹植 D. 曹操 71.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A.《赠白马王彪》 B.《赠丁仪王粲》 C.《白马篇》 D.《美女篇》 72. 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 A. 建安诗风 B. 正始诗风 C. 西晋诗风 D. 东晋诗风 73. 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A.《咏史》 B.《拟咏怀》 C.《咏怀》82首 D.《咏怀》8首 74. 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A. 小说 B. 赋 C. 散文 D. 诗歌 75. 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潘岳 B. 陆机 C. 左思 D. 刘琨 76. 《三都赋》的作者是()。 A. 左思 B. 陆机 C. 张衡 D. 潘岳 77. 《咏史》八首的作者是()。 A. 阮籍 B. 嵇康 C. 左思 D. 鲍照 78. 左思《咏史》中的名句是()。 A.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B.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C.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D. 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 79. 《悼亡诗》的作者是()。 A 左思 B. 刘琨 C. 陆机 D. 潘岳 80. 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家是()。 A. 左思 B. 刘琨 C. 郭璞 D. 孙绰 81. 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 A. 左思 B. 刘琨 C. 郭璞 D. 孙绰 82. 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 A. 陶渊明 B. 谢灵运 C. 王维 D. 孟浩然 83. 最能反映陶渊明诗风中“金刚怒目”一面的诗歌作品是()。

荆门国际广场简介

1、荆门市商业格局 北部以电子市场与街铺为主;中部以酒店、新兴商业体;南部是传统商业中心,除去中天街传统商业中心外,项目区域内的帝豪酒店、金象广场、荆门国际广场及文化宫地块、公交地块建成后必将成为荆门首席中央商务中心, 2、区域人口 区域现居住人口约3300000人 白庙街道办事处130000人;泉口街道办事处110000人;龙泉街道办事处90000人 3、荆门国际广场项目位置 荆门国际广场地处荆门的主干道长宁大道与联合巷交汇处。长宁大道作为城市主干道,北领火车站泉口路,南接城区商业中心中天街。项目左右共分布了大小约 400 家门面,其商业成熟度在荆门列属前例,也是荆门独一无二的电脑手机数码类商圈,其商业经营与中天街的零售商圈形成了有效的互补。 4、项目的机遇 荆门市近年来开展了旧城区综合整治,长宁大道沿线陈旧社区也被列入改造规划之中,部分拆迁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区域发展环境将随着拆迁进度的推进而不断优化。城市的发展,对商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商业的需求、

旧商业的改造,也为整个区域的商业开发了巨大的潜力。 5、项目组成 三栋高层景观电梯房和九层LOFT公寓组成,底下为四层商业裙楼,两栋南楼29+1层,一栋北楼为32 层,共354户; 6、项目一期定位 项目一期商业定位: 荆门国际广场 高端消费人群、商务人士及区域家庭消费的“不夜城”。 一期商业打造“荆门国际广场”,一期与二期之间块打造“国际风情街”,以品牌打造品牌,实施品牌联动,立足高起点,引进知名品牌,建设荆门购物商业。项目在商业空间设计与环境设计应实现步行化、人性化、自然化、情景化的完美融合。形成项目商业空间的一道亮丽风景,配以餐饮、娱乐、购物的现代商业模式。 项目一期LOFT公寓定位: 荆门国际广场?国际公寓 打造办公别墅、同时也适合年轻人及白领、企业的管理阶层居住。 国际公寓利用荆门国际广场成熟完善的生活氛围,再配合空间优势,为荆门时尚财富新贵提供无限想象:作为一层使用,是无尽气度和恢弘仪式感的复兴;作为两层使用,是价值实现和创意生活的融合。一半是挑高,一半是隔层,则是另外一种瞰领城市中心、悠然名利场外的复式存在。 项目一期住宅定位: 荆门国际广场?中央公馆 荆门国际广场? 中央公馆打造荆门首家高端智能化住宅引进国际先进居住社区与高档商业结合的超前规划思想,将居住高品质与高档特色商业、豪华主题会所、具有国际水准的酒店式物业服务巧妙结合,成就上流财富阶层在城市中央生活的终极梦想。 7、项目一期商业业态初步规划 负一楼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考点7 隋唐时期的文化

考点7——隋唐时 期的文化 【学习目标】 4.继承传统文化。秦汉以来我国封建文化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我国科技文化及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

局面。 5.科举制度的推动。隋唐开创和完善的科举制度,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进而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大衍历》它表明了我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

三、隋唐文化发达的特点: ⑴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⑵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 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⑶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 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⑷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隋唐文化的地位 1、隋唐时期文化不仅全面,而且水平高超,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 2、隋唐文化的繁荣景象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是一个顶点。 3、隋唐文化不仅对后来的封建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在今天都留下了明显的痕迹。 4、当时东方文明远远领先于西方文明,隋唐文化对周边邻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隋唐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代表了中国文明,形成了中国文化圈,至今还保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知识点总结.docx

统编人教2019 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8 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知识点总结第 8 课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 一、儒道佛的融合 (一)过程: 1.儒家独尊:汉武帝时,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 2.佛教东传: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筑白马寺; 3.道教发展: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 4.儒道合流: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与儒家合流,形成玄学; 5.佛道交融:南北朝时期,佛道首先交融。(设问:佛道为何能够首先交融?一是思维方 式比较接近,习惯于直观性思维;二是有共同的沟通话题,佛家的“空”与道家的“道” 可以相互理解;三是都带有一定的神秘性)佛教时而尊崇,如梁武帝四度出家,隋文帝和 隋炀帝广造石像、普著佛经;时而备受打击,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 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 6.三家交融: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发展迅速,以茅山道为代表;武则天时,尊 崇佛教,佛教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唐中期,韩愈、李翱和柳宗元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设问 1:儒佛交融的进程为何困难重重?一是儒家独尊地位及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佛教难以轻易撼动,缺乏文化基础,即使某一阶段佛教备受重视,仍难以企及;二是受“华夷”思想影响,从心理抵制外来文化,佛教传播缺乏心理基础;三是儒家始终没有宗教化,世俗特征明显文化的产物,佛教缺乏社会基础) 7.儒家兼容:两宋时期,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形成哲学范式的“理学” (二)特点: 1.儒家思想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儒佛关系: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儒家思想的屈从到隋唐时期取得坚实 的理论基础,形成独立的宗派体系; 3.道佛关系:道佛之间从魏晋南北朝时的道佛互用转为隋唐时期道佛争宠,并最终形成三 家交融现象,孕育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官方正统哲学—理学。 (三)影响: 1.经济上:强化了农业社会所必需的身心内外合谐的价值取向——即人与人和自然的和 谐; 2.思想上:强化了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统治地位,出现了政治、哲学、宗教和伦 理等交融的局面; 3.政治上:为统治者提供了多重治理国家的范本,一定时期内都有利于维系政治的稳定和 国家的统一。 二、兴盛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概况:

隋唐文化 含部分答案

知识梳理

一、课堂练习 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2016丰台一模14)唐代节度使冯宿曾奏请朝廷:“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违背)敬授之道。”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雕版印刷术在民间流行②活字印刷提高印制效率 ③民间私印有损朝廷权威④私营商业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以诗证史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下列诗句中可用来佐证中国瓷器发展的是 A.越毂缭绫织一端,十匹素缣功未到 B.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C.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吐分明 D.铸锅烟接炼锅烟,村畔红光夜烛天 4.“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A. 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 B. 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 C. 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 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5.唐中期有了用硝石、硫磺、木炭制成火药的方法,至唐末用于军事,到宋代则出现了“突火枪”等管形武器;战国时已有司南,后来人们用磁针制成了指南针,北宋用于航海;在印刷术方面,毕昇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上述材料突出说明宋代科技A. 是对传统的继承创新 B. 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C. 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D. 开始形成理论体系 6.(2017昌平二模41)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中华文明史》 依据材料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8分) 二、课后作业 1.高考总复习检测第三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到5题、练习二1到5题(把答案在本试卷和检测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概述 一、学习要求 了解隋唐时期主要作家概况,大致描述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掌握部分代表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领略唐诗兴盛,五代词盛行的文学奇观。 二、学习重点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唐诗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五代西蜀词和南唐词的创作风格;唐代“古文运动”。 公元581年,隋文帝统一全国,结束南北朝对峙的分裂局面。隋王朝仅存在了37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隋代文学属于由魏晋南北朝文学向高度繁荣的唐代文学的过渡时期。隋亡后,公元618年,李渊、李世民建立了唐朝。有唐一代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城市繁华,思想活跃,加以科举取士,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唐王朝的繁荣昌盛达到了顶点。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乱”爆发,使唐王朝由盛转衰。公元907年,唐王朝在内外社会矛盾的交互作用下终于灭亡。此后,在北方的黄河流域,经历了梁、唐、晋、汉、周五代,南方先后建立了吴、南唐、吴越、楚、南汉、闽、前蜀、后蜀、荆南和北汉十个国家,即所谓“五代十国”。唐五代文学涵盖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文学。隋唐五代文学的重点是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一般可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初唐文学两个系统,一是继承齐梁的一派,二是以改革六朝文风为主的一派;盛唐文学进入全盛期,风骨声律兼备,尤以高亢、豪放、刚健、明朗为主要特色;中唐文学特点是改革和多变;晚唐文学诗文每况愈下,少有大家,小说和词则方兴未艾。 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是: 隋—→唐五代十国—→宋 (581)(618)(907)(960)

(总379年) 一)隋朝文学的发展概况(581-618) 隋朝的短暂统一,促使了南北文风的融合并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由于它是一个时间较短的朝代,成就并不大。在诗歌形式上,产生了一些近于初唐歌行、七律、七绝的作品。这表明,诗文革新,势在必行;而方向,则是融合南北文风。 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许善心、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文坛主流仍然延续着梁、陈浮靡之风。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二)唐朝文学概况(618-907): 唐朝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成熟、繁荣时期。有唐一代,诗歌、散文、小说(传奇)、词等文学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唐代文学不仅作品数量之众,文学形式之丰富多样,是前此各个时期的文学所无法相比的,而且且题材广泛而深厚,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1.唐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原因: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由胜而衰的转变时期。唐朝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成熟、繁荣时期,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 ①开放的文化环境:唐朝国力的强盛;中外文化的交流、胡汉文化的交融、统治者华夷一家的政策;南北文化的交融;科举制的推行;唐人恢宏的气度和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理;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都有很大的发展,都对文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②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及文人贬谪经历 ③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 ④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和主观因素 2.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①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唐诗繁荣的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解放、中外学术的交流、各种艺术的相互渗透、统治者的重视与提倡、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的

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规划书

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规划书 一.研究背景 1.项目简介 地理位置国际风情街位于济南市仲宫镇,从济南市济微路南出南外环,沿104国道南行10公里即可到达。商业街南临仲宫镇,西接104国道。 项目规模整条商业街长约800米,沿街两边各一排3层商业楼,总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米(商业街往东为二期工程,预计建筑面积为15000余平米)。 建筑单体欧式建筑风格,共计19座,120余单元,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从200—1000平米不等,大部分为300-600平米。内设独立卫生间。 交通状况内部交通商业街向东没有重要场所,因此商业街内部交通压力很小。 外部交通从商业街到济南市有3路公交车,作为近郊而言,外部交通是比较方便的。 建筑结构低层砖混结构,坡层顶。 目标售价2300元/平米左右(均价)。 2.调研背景: 经科学分析与多方论证,作为开发商和营销策划公司,均对国际风情街的商业业态定位——娱乐休闲MALL模式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使商业街的业态规划进一步切合经营者和终端消费者双方的需求,最终实现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三赢,消费者满意的商业局面,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势在必行。 二、调研目的 1.调研目标概述: A.分析目标买家(包括投资者和自用经营者)的消费心理及承受能力。 B.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业态规划与消费档次(包括商业街具体提供何种服务及商品?究竟针对哪个层次的终端消费群体?等等)。 C.分析目前与商业街定位相符的经营者投资商业街的意向及其强烈程度。 D.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物业管理内容。 E.调研与前期宣传、销售模拟互动,为项目推广积累经验与信心。 2.调研报告内容规划: A.济南市商业物业宏观环境研究 宏观经济、商业物业投资行为与心理(济南宏观经济研究、济南商业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商业物业的格局分布、商业物业的投资回报率、商业物业的投资行为)。 B.国际风情街商业业态定位研究

济南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规划书

济南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规划书

一.研究背景 2.调研背景: 经科学分析与多方论证,作为开发商和营销策划公司,均对国际风情街的商业业态定位——娱乐休闲MALL模式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使商业街的业态规划进一步切合经营者和终端消费者双方的需求,最终实现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三赢,消费者满意的商业局面,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势在必行。

1.调研目标概述: A.分析目标买家(包括投资者和自用经营者)的消费心理及承受能力。 B.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业态规划与消费档次(包括商业街具体提供何种服务及商品?究竟针对哪个层次的终端消费群体?等等)。 C.分析目前与商业街定位相符的经营者投资商业街的意向及其强烈程度。 D.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物业管理内容。 E.调研与前期宣传、销售模拟互动,为项目推广积累经验与信心。 2.调研报告内容规划: A.济南市商业物业宏观环境研究 宏观经济、商业物业投资行为与心理(济南宏观经济研究、济南商业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商业物业的格局分布、商业物业的投资回报率、商业物业的投资行为)。 B.国际风情街商业业态定位研究 国际国内流行的商业业态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国际风情街业态定位的先进性、国际风情街业态与济南其它商业业态的互补性研究、消费者对国际风情街业态的认同度与期望值、相关行业经营者对国际风情街的认同度及倾向值。 C.国际风情街业态规划研究 国际风情街各类商品及服务的分布与格局、国际风情街各类商品及服务所应占的比重。 D.国际风情街物业管理与经营的研究 物业管理的具体内容、物业经营的可行性及经营方向。 E.政策环境(地房地产行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对项目的影响,城市规划对项目的影响)。 F.媒体环境(重点研究媒体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作用和沟通效果,为项目媒体运作提供分析依据)。

风情大道高架规划图 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规划书

风情大道高架规划图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规划书 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规划书一.研究背景 1.项目简介地理位置国际风情街位于济南市仲宫镇,从济南市济微路南出南外环,沿104国道南行10公里即可到达。商业街南临仲宫镇,西接104国道。 项目规模整条商业街长约800米,沿街两边各一排3层商业楼,总建筑面积约为35000平米(商业街往东为二期工程,预计建筑面积为15000余平米)。 建筑单体欧式建筑风格,共计19座,120余单元,每个单元建筑面积从200—1000平米不等,大部分为300-600平米。内设独立卫生间。 交通状况内部交通商业街向东没有重要场所,因此商业街内部交通压力很小。 外部交通从商业街到济南市有3路公交车,作为近郊而言,外部交通是比较方便的。 建筑结构低层砖混结构,坡层顶。

目标售价 2300元/平米左右(均价)。 2.调研背景:经科学分析与多方论证,作为开发商和营销策划公司,均对国际风情街的商业业态定位——娱乐休闲MALL模式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使商业街的业态规划进一步切合经营者和终端消费者双方的需求,最终实现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三赢,消费者满意的商业局面,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势在必行。 二、调研目的 1.调研目标概述: A.分析目标买家(包括投资者和自用经营者)的消费心理及承受能力。 B.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业态规划与消费档次(包括商业街具体提供何种服务及商品?究竟针对哪个层次的终端消费群体?等等)。 C.分析目前与商业街定位相符的经营者投资商业街的意向及其强烈程度。 D.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物业管理内容。 E.调研与前期宣传、销售模拟互动,为项目推广积累经验与信心。

对唐文化的认识

抄点书 一、研究唐代文化应有的新观点 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中外学者所公认的。韦尔斯世界文化史“中国的隋唐时代”一章说:“在第七、第八、第九世纪,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定最文明的国家……。那时候,欧罗巴及西亚细亚的零落的人民.住在茅舍,小城,或悍盗的堡垒中;而中国的人,却大多数在平静,快乐,慈爱的环境中过活;西方的人心,正苦於神学锢蔽的黑暗,而中国的人心,却开展宽畅,而有进步”。 这可知,唐代,在当时实是世界文化的重心,实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不了解唐代的文化,是不能了解当时的世界大势与世界历史的。 可是,过去我们研究唐史,对於唐代文化,因为受观点和研究方向的限制,检讨起来,仍不免有若干部分.还觉不足: 第一、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迹象,而没有注意事物本身的发展和影响。历史上发生的事物,我们往往只就事物的外表研究。 第二、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唐代所有成就的各个局部,而不注意他整个的演进,而为综合的研讨。对於唐代文化的研究,往往只注意零零碎碎的考据,而没有系统的研讨而尤忽略唐代很有系统的典章制度。结果,对於唐代文化,体系不为昌明,使人有“见树不见林”的感觉。 第三、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唐代外国文化的如何输入中土,而忽略中国文化的对外国输出。结果对於唐代文化的体用与精神所在,使也不易昌明。 总之.过去我们,对於唐代文化的研究,虽然已有相当的历经,不过还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的补充。我们站在现代史学的立场来研究唐代文化。自然不能没有一种新的观点。这观点.就是指补充上述三点的不足来说的。我们对於过去研究唐代文化所已得到的资料。要完全理解。而过去所不够的地方,我们也要加以补阙,加以阐扬。 我为著“抛砖引玉”的关系,对於研究唐代文化内重点,“不揣浅陋”,打算就下列各部分,作几个举例的说明,希望博雅君子,多予指正! 二、唐代在国际关系上的和绥精神 唐代在国际关系上有一种的特点而为各朝代所没有的,这就是“天可汗”的观念,与据此观念而生的国际上和绥关系的存在。在中国东北西北边外的各国,可汗是国家领袖的尊号,等於中国内地历来所称的皇帝或天子。而唐代自太宗时起,一方面为中国的皇帝,而同时又受中国以外的各国,共同拥戴为“天可汗”,服是诸国向化的可汗。换句话说.就是国际上所以和绥的重心。这一点,自文化播荡方面看来,是很有意义的。王溥唐会要卷一百,杂录,谓:

济南国际风情街项目调研与规划

济南国际风情街工程调研规划书

一.研究背景 2.调研背景: 经科学分析与多方论证,作为开发商和营销策划公司,均对国际风情街的商业业态定位——娱乐休闲MALL模式达成了一致意见。为使商业街的业态规划进一步切合经营者和终端消费者双方的需求,最终实现开发商、投资者、经营者三赢,消费者满意的商业局面,开展一次全面深入的市场调研势在必行。 二、调研目的 1.调研目标概述: A.分析目标买家(包括投资者和自用经营者)的消费心理及承受能力。 B.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业态规划与消费档次(包括商业街具体提供何种服务及商品?究竟针对哪个层次的终端消费群体?等等)。 C.分析目前与商业街定位相符的经营者投资商业街的意向及其强烈程度。 D.通过调研,明确商业街的物业经管内容。 E.调研与前期宣传、销售模拟互动,为工程推广积累经验与信心。 2.调研报告内容规划: A.济南市商业物业宏观环境研究 宏观经济、商业物业投资行为与心理(济南宏观经济研究、济南商

业物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商业物业的格局分布、商业物业的投资回报率、商业物业的投资行为)。 B.国际风情街商业业态定位研究 国际国内流行的商业业态及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国际风情街业态定位的先进性、国际风情街业态与济南其它商业业态的互补性研究、消费者对国际风情街业态的认同度与期望值、相关行业经营者对国际风情街的认同度及倾向值。 C.国际风情街业态规划研究 国际风情街各类商品及服务的分布与格局、国际风情街各类商品及服务所应占的比重。 D.国际风情街物业经管与经营的研究 物业经管的具体内容、物业经营的可行性及经营方向。 E.政策环境(地房地产行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对工程的影响,城市规划对工程的影响)。 F.媒体环境(重点研究媒体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作用和沟通效果,为工程媒体运作提供分析依据)。 三、调研方法 1.调研方法概述: 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成立由工程专家构成的调研工程小组,研究方法将包含定量和定性研究两个方式,按照前面设定的研究内容,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研究结合开展。 A.整合调研:成立由专业调查人员、地产营销策划人员、高校经济学专家、商业研究机构成员共同组成的工程组,分别发挥调查整体过程控制、调查内容制定与规范、商业物业策划与推广、宏观经济层面等方面的优势,走整合调研之路。 B.利用工程组核心成员的身份优势,召集被调查对象举行座谈会。 C.充分发挥专业市场调研机构的经验与组织能力,开展定量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由工程组进行定量研究。 2.核心难点的突破: 由于商业物业的主要目标买家为投资者和符合商业物业业态定位的经营者,因此,接触难度极大。为了顺利地完成调研任务,特设计有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